主题位置 驴光掠影 / 深圳 / 长假远行 / 广州 » 城市 » 珠海 »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1040
旧帖 2010-06-14 18:44:35
Post #7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德里:倘佯在古老与现代间

      德里,一个有着一千四百万人口的古老都城,一道城门把它分隔成新旧两个城市,仿佛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我就住在新城和旧城交界的德里火车站附近,从德里到新德里之间,只是小小的一道城门,跨越它却如跨越了几个世纪的隧道。

      和印度其他城市一样,老德里那些古老的房屋、拥塞的街道、喧嚣的人群与垃圾遍地的景象,昭示着这个国家千年未曾改变的古老与繁华,然而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噪杂与混乱,住进旅馆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最负盛名的红堡,这个古老城堡据说也是沙贾汉下令修建的,因为泰姬。玛哈的去世,他在阿格拉的城堡处处睹物思人,于是决定迁都德里,动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建筑格局处处效仿阿格拉堡,枢密宫王座上方的墙上还能看到当年沙杰汗国王下令雕刻的波斯文诗句:“如果说天上有天堂,天堂就在这里。”其奢华可见一斑,但由于历史浩劫,举世闻名的孔雀王座已荡然无存,唯有来自德干高原洁白的大理石柱头与恒河平原的红砂石台阶默然孑立。

      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就在红堡的对面,座落于高高的石阶之上,俯瞰着人潮汹涌的老德里城,当宣礼塔上阿訇高昂的唱经声在晚霞中响起,从四面八方纷纷涌来的穆斯林挤满了台阶重复千年的礼拜仪式。登上高高的宣礼塔,这个一望无际的城市静穆在落日的惨淡光芒之中,一如这个过去比今天伟大得多的国度。

      从老城的皇宫到今天的总统府只有20分钟的路程,感觉却像过了一千年。印度博物馆里丰富的收藏与精美的艺术使人赞叹不已,然后到旁边不远的国会广场,在魏然矗立的印度门对面,一条笔直、干净而宽阔的大道直通国会山与总统府,两旁绿草茵茵绿树葱笼,三三两两的印度人坐在大树下闲聊,孩子们在宽阔的草坪上踢足球,不急不慢地倘佯其间,一直到夕阳褪尽它的色彩,然后再一次在夜色中仰视灯火璀璨的印度门,回味这个拥有伟大文明的国家在几天里带给人的震憾:聪慧与狡缬并存,奢华与贫困交接,美妙与嫌恶共生,不切身体会,其间的惊叹与感触是难以向外人说明的。

      在新德里我幸运地加入了十胜节的游行,这是为了纪念罗摩大战魔王罗波那最后取得胜利而举行的盛大节日。早上刚出门便听见鼓乐喧天,驻足观看时,只见两头巨象从闹市中走过来,后面跟着马队、鼓队、号队、杜尔伽女神的彩车以及无数叫不出名的队伍,迤逦数里,热闹非凡。就在我举起相机拍照的时候,象夫邀请我坐到大象头上去,旁边的路人不由分说就把我推上大象抬起的巨腿上,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端坐于大象头上游过了四个街区,高高在上地俯看德里那些古老的街道与兴高采烈的人群,同时接受路人的瞩目与欢呼,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象个国王。

      我有充裕的时间在德里闲逛,除了把国会山细细地重新游览了一遍,还去了古印度七大奇迹之一的库杜布塔——仅仅为了满足王后想站在高处欣赏德里风光的愿望,12世纪的国王修建了这座高达75米的高塔。胡马雍陵,这位莫卧儿王朝的开国之君沉睡之地,其建筑形式直接影响了泰姬陵的建造。还有那座在夜色中如莲花绽放般洁白美丽的现代寺庙,作为“世界大同教”的庙堂,当我在空阔大厅中听唱诗班的人吟诵出天籁般美妙的和声,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纯洁与神圣时,不禁也在心里祝福这个古老的国家,希望他们拥有和古代一般伟大与辉煌的未来。


行政院前面的石柱和雕刻,类似于天安门的华表。



从贾玛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上俯瞰德里老城。



夕阳下的德里城区。



国家大道的黄昏,远处是印度总统府。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8:49:44
Post #7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红堡:最后的皇家庭院

      德里红堡位于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因整个建筑主体呈红褐色而得名红堡。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据说失去泰姬 玛哈的沙贾汗不愿睹物伤情,将帝国首都自阿格拉迁址于此,举全国之力修建了这座城堡。整座城堡都是用红色砂岩所建,周围城墙高耸,气势非凡,在设计时同时兼顾到美学及战略因素,红堡有护城河环绕,东北角是建于1546年萨林加尔古堡(Salimgarh),四面环以厚重的围墙。

      红堡共有两座大门、三座小门。最宏伟的是西面的拉合尔门,有拱门,护楼上有凉亭、塔柱。拉合尔门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1947年8月15日,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是在这里宣布国家独立,第一面三色国旗也是在这里升起的;时至今日,全国性的重大集会通常也是在拉合尔门前广场举行。城堡内的建筑包括明珠清真寺、公众厅与私人厅以及专供皇帝使用的冉玛哈勒宫等。

      红堡内所有内殿都是用大理石和其他名贵石料砌成。殿间柱间壁上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用整块大理石楼空的窗板上,镶嵌着各色宝石,灿烂夺目。堡内觐见宫是昔日国王亲理朝政之地。这是一座三面敞开的殿宇。堡内最豪华的白色大理石宫殿叫枢密宫,是国王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之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三面是方形组成的拱门,一面为透雕方形窗户,外形象一座雕饰华美的凉亭。

      红堡拉合尔门对面是印度有名的“月光集市,当年这里曾是王公贵族们赏月娱乐和购物的极中地,因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德里最为繁忙的商业区,也是最能感受老德里之“老”的地方。这里到处是曲折的小巷,巷里挤满了数不清的店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这里都能买到。这里出售的金银首饰、手工艺品,印度全国闻名。


红堡壮观的拉合尔门,尼赫鲁就在这这宣布了国家的独立。



从贾玛清真寺远眺德里红堡。



城堡花园中的凉亭,雕刻精美的廊柱仍然在诉说昔日的荣光和辉煌。



私人大厅的外景,1760年马拉地人曾经洗劫过这座城堡,拿走了它装饰的宝石和银制的天花板。



私人大厅的内景,大理石的墙面上有独特的金属镶嵌工艺。



城堡内的珍珠清真寺,不对外开放,只能从外面欣赏它洁白的外墙。



入口处长长的甬道,两边满是小商贩。



残破的花窗。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8:54:26
Post #7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贾玛清真寺

      位于旧德里东北角的贾玛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的意思是“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贾玛清真寺仍然由沙贾汗组织庞大的工匠群建成,1650年动工,5000多名工人前后共建了6年时间,耗资1000万卢比。这座清真寺高大而庄严,建筑在一座岩石小山的高台上,距离地面大约有9米,远远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圆顶和两支高耸的尖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雄伟壮丽。它有三个大门可以通向寺的主体,其中最大的是东面的大门,它专供帝王进出。寺顶部有三座白色大理石穹形圆顶,上面点缀着镀金圆钉和黑色大理石条带,在蓝天下显得分外皎洁。南北两支高耸的尖塔名宣礼塔,用红色沙石和白色大理石交错砌成,塔内有130级台阶,游人可登上塔顶,观看旧德里的闹市景观。

       贾玛清真寺被称为“建筑奇迹”,全寺没有使用木料,地面、墙壁、顶棚都采用了精工细雕的白石,用铅灌封,十分坚固。寺院所用的石料选材极为严格,颜色配搭很讲究,在通体洁白的大理石之中,又杂以黑大理石条纹,黑白相间,优美醒目。寺院四周是红色砂岩墙,更衬托出它的宏伟。每到礼拜日,特别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穆斯林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朝拜,把清真寺门前挤得水泄不通,数以千计的头戴白色帽子的教徒,排列整齐,跪在地上虔诚祈祷,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贾玛清真寺的黄昏,鸽群在夕阳下自由飞翔。



从高高的宣礼塔上俯瞰礼拜堂的穹顶和德里老城。



夕阳下的宣礼塔和角楼。



清真寺座落在一座小小的高台上。



清真寺内景。



夕阳下的清真寺。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8:57:54
Post #7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总统府

      印度总统府位于印度门以西宽广的拉杰巴特街旁的一座小山岗上,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原为英国殖民时代的总督府,印度1947年独立后改为总统府。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此外,还有一个长400米、宽180米的莫卧儿式样的庭院。总统府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还有无数喷泉水池、亭榭长廊。

      总统府内有一处十分有名的花园,是仿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花园格调而建,故名莫卧儿花园。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方园、长园和圆园,种有成千上万种名花异草,每年开放期间,来此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晚霞中的总统府。



总统府前面高高的铁门。



走近了看。



一小队巡逻的士兵在总统府的广场前巡逻。



一位在国会大厦前值勤的士兵 。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9:00:48
Post #80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印度门:无名英雄纪念碑

      印度门是1921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印度阵亡的7万名将士而建的,又称“ 印度战士纪念碑”,位于拉杰巴特街东端,巍峨耸立在王子公园中心。它的外形与法国巴黎的凯旋门相似,高48.7米,宽21.3米,全部用红砂石砌成。拱门高42米,门上端刻着“印度”的英文字母及修建年代,门洞两壁镌刻着1.3万多名阵亡将士的名字。拱门顶端有一个直径3.5米的大油灯,每逢重大节日,夜间燃起一米多高的火焰,远远即可看到。印度门东侧的三支旗杆悬挂着印度海、陆、空三军军旗,三军卫兵轮流为它站岗值日。


印度门夜景。



夕阳下的印度门。



印度门后面的亭子和石台,这里曾经安放过英王乔治五世的雕像,不过在印度独立后,它已经被挪到加冕公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了。



印度街头的可乐瓶。



在草坪上嬉戏的孩子们。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9:03:00
Post #81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传闻中的七公主 离线 传闻中的七公主 占位慢慢看,好评送上
 
旧帖 2010-06-14 19:04:30
Post #82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莲花寺:世界大同的宗教

      巴哈伊寺按巴哈伊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寺”,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礼拜堂。它位于德里的东南部,1986年建成,又被誉为“印度的悉尼歌剧院”。它高34.27米,底坐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 产生于伊朗的世界大同教在世界七大洲建有大型教庙,但形状各不相同,主要是根据当地国的文化特色来设定造型。莲花庙的形状之所以采自莲花,缘于印度的历史文化渊源。莲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为神物,又被当代印度人尊为国花,所以这座庙宇一建成,就备受重视宗教生活的印度人喜爱。

     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卖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只是由一人朗诵巴哈欧拉的作品。进庙的教徒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

      世界大同教创立于1844年,有崇拜神,不崇拜偶像,不需教士,也无复杂的祭祀仪式。它的教义目的是融合各种族、国家和宗教,并组成一个人类的大家庭,建立持久的世界和平,扫除各种迷信和偏见,强调科学的作用等,其教义融进了现代意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同教影响已遍及世界各地,现有教徒一千多万人。大同教创立三十年后传入印度,到20世纪90年代,在印度有三万多名教徒。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即使不传教,在世界各地发展也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夜晚的莲花寺,像一朵洁白的白莲花。



夕阳下朝拜的人们。



莲花寺和它的水池。



暝色中留恋不去的人们。



莲花寺一角。



巴哈伊寺旁边一座很有名的耆那教寺庙,名字我搞忘了。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9:17:35
Post #83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德里博物馆:印度艺术的宝库

        德里国家博物馆是一座白色廊柱的三层建筑物,座落在一条不是很热闹的街道边上。博物馆里分古印度各时代,像阿育王、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等的展室、及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故事的石刻,佛教艺术又分为犍陀罗风格、摩菟风格、阿马瓦提风格等,按照年代以叙分类。作品都十分精美,让人赞叹印度古代工匠的杰作。

        贵霜(Kushan Empire)王朝与罗马、汉朝、安息(波斯)并列,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枢纽,商业发达,致力保护佛教及弘扬佛教艺术,深受亚历山大大帝希腊文化的影响,融合印度、希腊、罗马三种元素自成一体,称为犍驮罗艺术,博物馆中可见数尊释迦牟尼佛就是罗马波浪发型及身着凯撒的披肩的雕像,有着西方人健美的体型、刀刻般挺直的鼻子,是东西合璧的造型。

        笈多(Gupta )王朝时期,封建制度取代了长期存在的奴隶制度,政治比较开明,文化兴盛,产生了精致的雕刻、古典的梵文诗集、戏剧,是印度史上的黄金时代,震古铄今的那烂陀佛教大学也在鸠摩罗笈多一世时修建,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国佛教文物,最珍贵的收藏品是佛陀肩胛骨舍利,这是在迦毗罗卫国旧王宫遗址发掘出来的佛陀舍利塔,佛陀舍利早由阿育王取出,供奉在印度各个圣地。只留下佛陀的肩胛骨舍利留在原址。三十多年前。由印度考古学家挖掘出来,供奉在德里的国家博物馆中。泰国国王蒲美蓬特地打造一座两米多高的泰式舍利金塔供奉。

        朱罗(Chola)王朝统治南印度泰米尔(Tamil),文学、建筑、雕刻都到达一个新高峰,不但兴建宏伟的寺庙,经济与文化生活蓬勃发展,为后世留下长远的影响。当时神像的青铜雕刻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佛像的站姿、手势、武器及饰物都有一定的比例,在青铜器展览室中展示的每尊神像都优雅美丽,充满力与美。其中有一尊舞蹈的湿婆是个中极品,形象非常经典。三目四臂的湿婆在燃烧着团团火焰的圆环中翩翩起舞,圆形外环代表宇宙,右手的鼓代表生命的节奏,发辫因下降人间而飞扬,整座雕像和谐无间,代表大自然的偱环与转移。这位印度教主神的舞蹈节奏正象征着创造与毁灭交替的宇宙运行节奏,堪称印度文化的代表形象之一。


Shiva─宇宙舞者,成像于12世纪的南印度,三目四臂的湿婆在燃烧着团团火焰的圆环中翩翩起舞,圆形外环代表宇宙,右手的鼓代表生命的节奏,发辫因下降人间而飞扬,整座雕像和谐无间,代表大自然的偱环与转移。



这尊女神像充分体现出印度宗教形象的传统规范:一对异常夸张的浑圆的乳房,纤细的腰肢,丰满的臀部,这是印度佛教雕刻对女性美的最早体现。它显示了印度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观。他们认为夸大女性的性征可以体现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力量。这和我国古代的审美传统似乎正相反。



健驮罗时期的佛陀像,有着罗马式的卷发、身着凯撒袍的佛陀。



健陀罗风格的佛陀头像,有着希腊人的面孔。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佛陀肩胛骨舍利和供奉它的金塔。



不知道什么时期的雕像。



古代印度早期王朝的人物雕像中,多半是印度民间信仰的药叉和药叉女,药叉是男性的精灵,药叉女是女性的精灵。他们起源很早,是古代印度人对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作为古印度民间自然的神而受到崇拜。源于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药叉女的形象一般都是夸张的女性丰腴人体,并已升华为古代印度女性美的标本。



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个栏杆的支柱。是焚天所创造的第一个女人Ahalya(阿赫里耶)。



一处展示匠人们工作的浮雕。



哈拉帕文化晚期的乐俑像,约公元前1200年。



大肚子的印度财神,约成像于公元2世纪。



一个公元七世界的浮雕局部,繁复的装饰有典型的南印度风格。



另一处石雕。



精美细致的象牙雕刻。



印度画,有非常严谨细密的风格。



一幅很有名的画,好像是某位皇帝和野兽作战的英勇故事。



金丝和珍珠编织的首饰盒,博物馆里有数不清的珠宝。



铜像。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9:24:28
Post #84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库杜布塔:印度七大奇迹

      关于库杜布塔的来历,历史学家众说纷坛。从塔的石壁上的刻文看,此塔是德里最后一个印度教统治者乔汉为其王后建造的,这位王后希望每天都能登高望远,看到神圣地亚穆斯纳河。乔汉还在塔旁建造了一座印度教的神庙。不过,一般人更能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库杜布塔是德里苏丹的第一个王朝,即奴隶王朝的第一个国王艾伯克建造的。12世纪下半叶,来自土耳其高里族强大的穆斯林势力的将军艾伯克在在德里自立为苏丹,开创了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伊斯兰王朝,也就是德里苏丹国。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对印度教的这一次重大胜利,艾伯克决定要造一座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塔,并于1199年在一座印度教神庙的旧址上开始了浩大的工程。艾伯克用印度盛产的红砂石把塔的外形改造成清真寺的诵经塔,把旁边的印度教神庙改造成了清真寺。高塔的四周雕刻了精美华丽的花纹和古兰经的经文,在塔最底层的大门上还刻下了这么一句话:“谁在地下为真主建造清真寺,真主就在天国为他建造同样的寓所”。为了省事,印度教神庙的石柱直接被用作了清真寺的廊柱,本地的信仰印度教的民工成为修寺造塔的主力,伊斯兰教风格和印度教风格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被自然地融成了一体。


落日下的库杜布塔,从这里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修造和材料的不同。



从清真寺废墟看过去。



废墟墙壁上伊斯兰风格的繁复雕刻和装饰 。



在库杜布塔下面的清真寺内,竖立着一根乌黑发亮的古老大铁柱,柱上铸的梵文记载,约铸于公元 10 世纪以前。铁柱是由合金铸成,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仍不生锈,堪为冶金史上的一大成就。



清真寺的廊柱,是典型的印度教寺庙风格。



伊斯兰风格的水草装饰。



塔身上的纹饰,也是伊斯兰风格。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19:49:31
Post #85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十胜节:盛大的化妆游行

       十胜节是印度具有几千年的传统的重大节日,每年9、10月份进行,这一传统来源于史诗《罗摩衍那》,主要内容是讲述古代罗摩王子和妻子悉多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表现了印度古时宫廷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其间穿插了许多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该节日是庆祝印度教教徒心目中的英雄罗摩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大战10日,并最后大获全胜,故称“十胜节”。节日期间,不管是地处偏远的乡下,还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到处都群情鼎沸、热闹非凡。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庆祝活动更是规模宏大而隆重。

        “十胜节”的前9天,各地搭台演戏,从罗摩降生开始,一直演到罗摩最后彻底战胜罗波那。这种活动被称之为“罗摩里拉”。“罗摩里拉”一般都是在露天举行。在天高气爽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星空,怡人的凉风轻轻吹来,在悠扬的印度民族乐曲声中,观看一次生动的“罗摩里拉”,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到第10天晚上,庆祝活动进入最高潮,人称“十胜第十日”。好多地方都会选一个大大的空地,上演十胜节的压轴戏。空地上会搭起三个巨大的纸做凶神,分别代表作恶多端的十首魔王罗波那以及与他同流合污的弟弟和儿子。各地的纸人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有几十米高,它们被打扮得花花绿绿,凶相毕露,身体内部塞满了火药和爆竹。三魔一手持剑,一手握盾,龇牙咧嘴,形象可憎。

     在这一天,首先要上演《罗摩衍那》,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们尽管不像在舞台上那么穿戴齐整,但也一个个披红挂绿,有的骑马,有的坐牛车,在乐队的伴奏下绕场游行。接着,他们又表演罗摩最后战胜罗波那的故事。与此同时,有名的说书人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以浑厚的嗓音通过高音喇叭讲述着故事情节。也是在高台之上,有印度妇女身穿纱丽,面戴轻纱,头顶燃着的叠层油灯,跳起了传统舞蹈。日落时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扮演罗摩的演员成了全场注目的中心,他一身英武,动作潇洒,弯弓搭箭,瞄准了巨魔,箭头是一个小小的火球。说时迟,那时快,三支火箭“嗖、嗖、嗖”地向三个巨魔飞去。在人们目不转睛、屏息静气之中,“轰、轰、轰”三声,三魔全部中箭,观众一片喝彩。顿时,爆竹齐鸣,焰火冲天,火树银花,光彩一片。三个庞然大魔在腾腾烈焰中颓然倒下,凄凄惨惨,化为灰烬。罗摩大获全胜,善终于战胜了恶。此时,四周的观众为罗摩的胜利欢呼雀跃。


队伍的前面是两头巨象,后来我也坐上面去了。



吹鼓手。



另一个吹鼓手。



扛着这么大个圆号游行真够辛苦的。



一个心情激动的小伙子。



漂亮的马车。



还有鼓队。



我一直很好奇牌子上写的什么,谁知道?



游行当然少不了漂亮的姑娘。



临近的大象上两个漂亮女孩。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20:06:34
Post #8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慕沙瑞:印度北部的度假胜地

       慕沙瑞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慕沙瑞可以说是避暑地中的女王,它位于海拔2500米的绿色的喜玛拉雅山脉上。这里的森林茂密,气候宜人,1820年,英军上尉杨被此地美景深深打动,于是便把这里变成他的居住地。其后逐渐地发展成为了一个教育、商业以及旅游中心。如今它不仅是一个大型山中避暑地,还聚集着许多知名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尤其是几所贵族学校,在印度都享有盛名。在这里可以俯瞰到延绵的多恩(Doon)山谷以及德拉敦城。

      从新德里的汽车站出发,坐上印度有名的“红眼BUS”向北方的德拉敦进发。这种BUS总是在夜里出发,不到300公里的路程耗去整整8个小时,当我在灰白的早晨来到德拉敦,我朋友的同学的爸爸,哈桑钒⒗锓?Hassan Arif)先生接待了我从他的名字可以知道他的家族是伊斯兰教徒,在德拉敦市中心经营着一家不大的旅店,没有什么客人,我一个人住了很大的一个房间,老式的“空调”(一种用水降温的电扇)嗡嗡地响着,然而对印度平原的酷热似乎没有一点点帮助。

      “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慕沙瑞?”哈桑先生温文尔雅,透着一种通常的印度人所鲜见的自信和从容,“我可以安排车送你上去,还可以帮你订酒店,不过你也可以自己安排,看你喜欢。”

      “我还是坐巴士去吧,我喜欢和当地人一样的旅行。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把这个大包放在这里。”

      第二天一早,哈桑先生派他的家仆送我到车站,尽管我一再推辞,他还是帮我预定了豪华的旅行巴士——说是豪华,其实也就是软座和高靠背,连空调也没有,车上全是举家出行的印度人,男人们深沉难解,女人们叽叽喳喳,孩子们兴奋得大叫。汽车离开平整的德拉敦市区驶向喜玛拉雅山麓,德拉敦市郊约7公里是有名的慕沙瑞湖,它的入口的形状很特别,像是在欢迎从德拉敦来的旅游者。游人们在湖泊中一边划船,一边欣赏敦谷(Dun Valley)的风景,周围的村庄宁静而安详,沿盘山公路一直往上,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慕沙瑞小镇。

      一如传说中的那样,慕沙瑞凉爽得让人不敢想象,对于一个在酷热的印度平原煎熬了近一个月的旅行者来说,用什么言辞来形容这种美妙都不过份,阳光洒在肩上虽然还有些隐隐的刺痛,但比起平原上的蒸煮已经算不了什么,凉风拂过双肩的时候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干爽和惬意。空气清新明丽,前方是安详地氲氤在薄雾之中的德拉敦河谷,后面是高高耸立的喜玛拉雅群山,洁白的云团流过山峦,轻抚着山坡上静静矗立的酒店和教堂。

       慕沙瑞康诺特城堡酒店(MUSSOORIE CONNAUGHT CASTLE HOTLE)座落在小镇林荫路一侧的山坡上,远远就可以看见,和Lal Tibba山丘遥遥相对,后者是慕沙瑞的最高处,其下是慕沙瑞最古老的居民点。说是城堡,其实只是个废弃的军营改建。它有城堡的气派却没有城堡的实力,偌大的套间仅需350卢比,住这里是因为喜欢它宽大的露台,整个酒店只住了我一个客人,冷清无比,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凉意。不过对于在繁嚣的印度奔忙了多日的我却正得宜章。

      虽然哈桑先生曾经竭力推荐我乘坐人力车沿慕沙瑞林荫路和驼背峰的小道观光,将喜马拉雅山北部山脉的风景尽收眼底,但我决定还是先补充在德里的热浪中失去的睡眠,所以冲凉之后在凉嗖嗖的床上狠狠地睡了一下午,下午时分起来,在旅馆的天台上无所事事地坐着。从印度平原滚滚而来的热气流止步于山脚,而从喜玛拉雅腹地奔涌而来的凉意正好盘桓于山腰,这种气流直观到看山间的气流就可以欣赏得到。巨大的云团在脚下翻涌,在夕阳的光里幻化出万千气象,非亲眼所见难以描摹,那怕是没有任何的文物、古迹、风光、名胜,仅仅在这里呆坐每个下午,也不枉从新德里千里的奔波而来。

      慕沙瑞的欧式建筑无疑是一道特别的风景,露台的左下方是金黄色的Charlieveli酒店,这是印度唯一一个由玛丽女王(后来的英女王)资助修建的酒店。从上世纪直到印度独立,这个酒店在印度国内外都非常的著名。而我的背后则是更为有名的“云之端”(Cloud End)酒店-一个英国人在1838年建造了这座建筑物。这栋美丽的大楼后来成为了一个旅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位于地平线尽头,看起来云的尽头也就在此旅馆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深受蜜月的夫妻的欢迎,有“蜜月酒店”之别称。正下方是有名的白色教堂,而后方的侧上方却又是一座新建的红顶教堂与它遥遥相对,市政花园远在山脚,不过遥遥望去依然可见整齐的园林和建筑,在它的旁边是尖顶的修道院。总之,在山坡上举目所及,都是欧式建筑的酒店和渡假屋,宛如置身于欧洲的避暑胜地。

      第二天我按旅行指南的建议去了位于慕沙瑞的快活谷(Happy valley area)的西藏神殿(Tibetan Temple),以及一公里之遥的国家行政学院(Lal Bahadur Shastri),然后是Kempty瀑布和雾湖(Lake Mist),不过比起在旅馆的露台上坐看云起云落而消磨掉整个下午来说,奔走的乐趣要远远不及安闲的享受,倘使有人再去慕沙瑞,我的建议是什么也不要做,静享这一刻的安宁平和就足够。


慕沙瑞的山坡上四处都有漂亮的酒店和别致的学校。



小镇的清晨。



慕沙瑞的黄昏。



我住的酒店,是由一座废弃的兵营改建。



有名的“云之端”酒店,又被戏称为“蜜月酒店”。



夕阳。



慕沙瑞的云海。

大老虎 于 2010-06-14 20:59:23 编辑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20:09:14
Post #8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传闻中的七公主 离线 传闻中的七公主 第一次赶上直播,好鸡冻。。。
 
旧帖 2010-06-14 20:11:07
Post #8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瓦嘎口岸:印巴边境的虚拟战争

         因为中国人只能乘坐每周一和周三的火车进入巴基斯坦,我不得不在边境滞留一天,正好有机会去瓦嘎口岸一睹印巴边境的降旗仪式。在口岸相对的国门两边,敌对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面对面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降旗仪式。大概是由于这种夸张的“泄愤”表演,满足了印巴观众的心理需要。即使在印巴关系紧张的关键时刻,瓦嘎边境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武力相向的冲突。

        三四点钟,四处慕名而来的观众已经陆续进入国门前面的看台,到日落时分数千人的看台已经座无虚席,满眼都是花团锦簇、人头攒动和大旗飘扬。仪式还未开始,但双方观众的叫喊声已经较上了劲,充耳皆闻印地语的呼喊声“印度斯坦金达巴(印度万岁)!”巴基斯坦一边也是群情激奋,往往这边的叫喊未落,那边的喊声又起,掌声和呐喊声便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海洋。双方声势浩大的前奏,正待主角的隆重登场。

        仪式首先由双方号手的吹号开始。接着是两道遥相呼应嘹亮的长啸声揭开了降旗仪式的序幕。驻守两边的各5名仪仗兵,穿着具有各自浓郁民族特色的亮丽军服,共同迈着英国式的步伐直向对方国门冲去。在距边界线20多米远处,双方同时“刹车”。接着,每个值勤仪仗兵轮流上场亮相,双方无不精神高涨,仿佛最后决斗的时刻已经来临。只见一名仪仗兵狠狠将脚甩过头顶,然后使足全身气力将皮靴砸在地上,力量之大仿佛有踏平对方之势,让人瞠目结舌。双方仪仗兵每重复一遍动作,目光就瞪一眼对方方向,仿佛单单只有动作还无法化解心头之恨。几次之后,仪仗兵叉脚叉腰,昂首挺胸,宛如中国京剧的武生亮相,赢得掌声和笑声一片。忽然,双方排头兵转头相视,如遇仇家,一声怒吼,摆着齐肩高的直臂,对向气呼呼地冲往国门。在几要贴身相撞之时,同在边界线旁“急刹车”,大力跺脚立定后转身,并把枪托磕得巨响。其他仪仗兵也如法炮制,陆续冲向国门,一次次与对方逼近,将“面对面的对抗”推向新的高潮。经过数回合的比试、跺脚和怒吼,各自的国门被轰然一声拉开。军号声中,两国国旗徐徐落下——最有意思的是:双方士兵的表演路线以边境呈对称分布,表演的节奏、步伐几乎完全一致,似乎真是一场经过双方多次演练彩排的正式演出。

        仪式结束后,有的观众高兴地与盛装的仪仗兵合影留念,但更多的群众则像潮水般拥向边界线,隔门相望,仿佛要将对方的面孔看个仔细,双方甚至友好地打着招呼。印巴50多年的历史,几乎写满了无数冲突和大小暴力,3次大规模战争在双方民众内心的确刻下了难以抹平的积怨和仇恨。可他们彼此陌生吗?从双方军队完全一致的动作仪式,观众发音相同的呐喊口号就能看出,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是一家。1947,一条人为诞生的分界线不但催生了印巴两个国家,也将旁遮普活生生劈成两半,多少家庭由此分离,多少祸根从此种下。不由人不想起一句古老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数千人的看台座无虚席。



盛装的仪仗兵个子都非常高大,在两米左右。






仪式开始,印方士兵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向关口。



神气活现的印度士兵



阳中,两国的旗帜慢慢降下。



仪式结束,明天再来。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4 20:56:18
Post #8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你给我管饭不? 离线 你给我管饭不? 偶像
 
旧帖 2010-06-14 22:23:03
Post #91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mirror273 离线 mirror273

   赞  。。。。

----------------------------------------
從明天起 喂馬劈柴彈琴唱歌看世界
有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旧帖 2010-06-14 22:27:27
Post #92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fishf 离线 fishf 太精彩了!
好评送上smile

----------------------------------------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fishgm

 
旧帖 2010-06-14 23:32:58
Post #93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休閑旅遊 离线 休閑旅遊 相片美丽,多谢分享。。

我也有冲动座班车去拉薩。。
 
旧帖 2010-06-15 00:06:41
Post #94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fionacheng 离线 fionacheng 宛如一本精致的图书,有故事的游记。

----------------------------------------
to be continue......

 
旧帖 2010-06-15 00:38:17
Post #95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转山与转水 离线 转山与转水 羡慕,记号

----------------------------------------
It must be free as the dream...must be strong like the sky...

 
旧帖 2010-06-15 01:23:44
Post #9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拉合尔:巴基斯坦的灵魂

        从印度的瓦嘎(Wagah)口岸到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直线距离只有12公里,走起来却要花掉一天的时间。因为印度不让中国人通过公路过境的缘故,我不得不坐周一的火车过境,早上11点钟的火车不知为何下午1点才到,车上的巴基斯坦人个个都倒腾着一大堆东西!然后是等待所有火车上的人以及他们的货物一一过关检查,折腾足足三点钟才上了火车,走不到10分钟又是巴基斯坦这一方的检查,之后走走停停,等到我在拉合尔城堡一般的火车站里走出来,已经是落霞满天华灯初上。

        天色已晚,我决定到旅游者和《Lonely Planet》大力推荐的Regale Internet Inn这家旅馆去。火车站的广场上停满出租车和三轮车,一问价钱都不便宜,用在印度学到的经验拦腰砍价,结果换来一脸善意的微笑。看来只好坐巴士去了,出租车司机非但没有因为我不坐他的车而给脸色,反而热情地告诉我巴士站的位置,走不到几步,两个骑摩托车的巴基斯坦人热情打招呼,一直带我走到巴士站上车,还跟巴士司机交待清楚我要去的地点才离开。

        Regale Internet Inn比我想象的要破旧拥挤,房间里散发着大学里男生宿舍熟悉的气味。150Rs/床的价格并不便宜,安顿下来已经近晚上九点。一天没吃东西,不过居然在楼下的超市里买到了中国制造的方便面,一下感觉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亲切了很多。晚上旅馆里居然有巴基斯坦民俗歌舞表演,因为宗教原因,乐手都是男的,唱的也是巴基斯坦充满宗教气息的歌曲,比起印度男女同欢载歌载舞风情万种的情景来显得有些乏味。体会得到,这家旅馆之所以在背包客中享有盛誉,和它专门针对背包客的特色服务很有关系:和它的名字Regale Internet Inn一样,这里上网是免费的;这里经常会有免费的民俗歌舞表演;可以代为订购可口而便宜的早中晚餐;它甚至还为来这个保守的伊斯兰教国家旅行的女性提供免费的巴基斯坦服装;他的主人人们叫他“酋长”成天就是带着世界各国的客人四处游玩,生意则由两个儿子打理。

         我花了三天时间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古老的拉合尔位于南亚到中亚的古代商路要道上,已经建城两千多年了,公元630年,大唐高僧玄奘旅行到这里,于是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面留下了第一个关于拉合尔的可靠记录,16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定都于此,拉合尔进入它最辉煌的时代。而现在则被誉为“巴基斯坦灵魂”, 巴基斯坦人自己说:一个巴基斯坦人要是没有去过拉合尔就等于白活。“林荫大道”是这个城市最为光鲜繁华的地方,英国人统治期间在这里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官邸和豪华别墅,至今仍然是市政府的办公场所。沿这条道路一直向北,美丽的建筑一座连着一座,先是被誉为“巴基斯坦的伊顿公学”的爱奇生学院,接着是英国人修的大教堂,然后是市政厅,再往后是邮政局,在著名的旁遮普大学校园艺术学院的对面,则是巴基斯坦藏品最为丰富的拉合尔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大门口静静地安放着一尊巨炮。据说,谁得到了这尊大炮就可以得到整个富庶的旁遮普省,而今天大炮安静地伫立在车水马龙的闹市,旁遮普却伴着印巴分治而一分为二,东面是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的旁遮普,西面才是伊斯兰教的旁遮普。

        沿这条大道一直向北就可以直达拉合尔老城。拉合尔老城的中心是有名的拉合尔古堡和夏利马尔花园,这个由11世纪的迦兹纳维王朝建立的古堡,在莫卧儿王朝第一个皇帝阿克巴手下有了现在的轮廓,历代皇帝都加进了自己的建筑。城堡内有建于不同朝代的20多座宫殿,镜宫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宏伟建筑,是莫卧儿王朝王后的居住地,硕大的拱形屋顶上,镶满了宝石和玻璃珠子,在日光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它是由莫卧儿王朝的著名君主沙贾汉所建——他同时还倾其国力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陵墓泰姬陵。拉合尔古堡旁边的巴德夏希清真寺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它那巨大的广场可以同时容纳10万人同时祷告,在礼拜堂顶上,3只巨大的银球在阳光下光芒四射,礼拜堂内顶上镌刻着各种美丽花纹和涂上金粉的古兰经,但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它那精美的雕刻与纹饰,而是那些友好而热情的穆斯林:每走上几步便有人向我问好,几个学生模样的少年甚至一直带着我绕遍了清真寺的每一个角落,向我一一介绍这里的动人故事与美丽传说,虽然彼此都很蹩脚的英语让我不明就里,但那份热情却让人难忘。因为忙着拍照,我把帽子弄丢了,门口一位刚刚认识的小伙子二话没说就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中回去帮我找,当他满头大汗却又满脸歉意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感到一顶帽子已经微不足道了!或者这也是这座城市之所以被称为“巴基斯坦灵魂”的缘由之一吧:穆斯林所力倡的诚实、热情、信念和所有人皆是兄弟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拉合尔博物馆门前的青铜大炮,炮身上隽刻着:“谁得到这尊大炮,谁就能得到旁遮普。”



伊克巴尔墓前站岗的士兵,满眼都是坚毅。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5 01:26:18
Post #9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拉合尔堡:关于镜厅的爱情故事

      公元1021年,迦兹纳维王朝为了防御敌人的入侵,用泥土筑成一座军事要塞,这就是拉合尔古堡最初的模型。五百多年后,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统治了当时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尽管此时的帝国已非常强大,但阿克巴还是下令军队在拆除旧城后修建高墙环绕的砖石结构堡垒。而后,随着拉合尔逐渐成为帝国的商业中心和夏都,历代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古堡进行增补修葺扩建花园、喷泉和宫殿。就这样,原本只具有军事功能的古堡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这座宫苑凝聚了当时莫卧儿王朝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葩。到了17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贾汗时期,拉合尔古堡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在王室的命令下,工匠们将古堡原先红砂岩结构的城墙改为白色的大理石,并在城墙上修建了敌楼、碉堡,不但使古堡显得更加坚固壮观,也使其成为巴基斯坦唯一一组完整反映从迦兹纳维王朝到莫卧儿王朝数百年建筑史的建筑群。

     拉合尔古堡的“镜宫”,是沙贾汗为其爱妃泰姬·玛哈尔所造。传说来自波斯的女子阿姬曼美丽聪慧,多才多艺,被沙·贾汗封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两人发誓同生共死、形影不离。一天晚上,阿姬曼在古堡的宫墙上仰头观赏灿烂的夜空,动情地对沙·贾汗说,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座神奇的寝宫,即使躺在床上也能在一睁眼时便看见那满天的星斗。于是,沙·贾汗下令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泰姬修建这样一座寝宫。在匠人的精心构思下,寝宫用上乘的大理石造就,宫殿内侧顶端有一个穹顶,四面墙壁上镶嵌了各色珍贵宝石,穹顶和四壁粘贴着90万片红色、蓝色和褐色的玻璃镜片,只要在大殿的中央点燃一支蜡烛,各色镜片便可交相辉映出一片浩瀚的星河,其情其景着实气象万千、美不可言。这座华丽得登峰造极的寝宫因而得名“镜宫”,是整个拉合尔城堡中美轮美奂的经典之作。镜宫由迎宾厅、会议厅、娱乐室、寝室、人工湖、喷水池和象房组成,宫殿的拱门和柱子上饰以繁缛的装饰,建筑的地面用磨得滑腻透亮的灰色大理石铺就,下层全部注满了水,行走在上面恍如神仙穿行在云间。令人惋惜的是,镜宫于1631年完工,但阿姬曼在此前一年便在生下第十四个孩子后撒手人寰,至死也未能住进国王为她精心打造的寝宫。

拉合尔堡的正门。



城堡内的花园。



镜厅一角。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5 01:30:37
Post #9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
在巴德夏希清真寺的坏廊一侧,恰好可以望见不远处伊克巴尔公园内的著名纪念性建筑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1940年,领导巴基斯坦独立事业、享有“巴基斯坦国父”之尊的政治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宣读了决定建立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决议》,为了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巴基斯坦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了这座塔。塔身高达59米,塔座为一朵白色向上的莲花,喻指纯洁和发展,塔座的四周分别用英文和乌尔都文镌刻着真纳讲话的节录。



英国统治时期在拉合尔建造的红砖教堂,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SACRED HEART天主教堂,伊斯兰教国家看到这样宏伟的天主堂,还真是不多见。



教堂的彩色玻璃,有圣主诞生的故事。



教堂的吊灯和穹顶。



讲坛。



这里还有一所教会学院。



旁遮普大学是巴基斯坦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882年创建于拉合尔,是巴基斯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曾培养出三名诺贝尔奖得主。



拉合尔高等法院,2008年这里曾发生恐怖袭击。



合尔是有名的美食之都,在一家自助餐厅里,厨师正在准备菜品。



老城里卖小吃的摊档,有很多油炸的东西。



一位大排档的主厨正在忙碌,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同时得照看着好几口锅里的菜肴。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5 01:34:27
Post #9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巴德夏希清真寺: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

       巴德夏希清真寺又称皇家清真寺,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位于拉合尔古城外,同瑰丽的拉合尔古堡隔街相望。它是在公元1673-1674年由奥朗则布王的兄弟菲达.汗. 科卡监督下建成。寺院的高大围墙由红砂岩砌成。登上22级台阶,进入院内,为一160米见方的巨大广场,场内可容纳六万人同时祷告。广场正中是一用大理石砌成的16米见方的水池,供穆斯林礼拜前斋戒沐浴。广场西侧是整个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堂,墙、柱全用雕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大理石砌成,建筑宏伟。堂顶上,3只巨大银球在阳光下光芒四射,同围墙四周4座高达43米的宣礼塔形成一体,为清真寺增加了肃穆的宗教气氛。礼拜堂内圆顶上,镌刻着各种美丽花纹 和涂上金粉的《古兰经》经文,光彩夺目。墙上的瓷嵌饰带,间以涂上金粉的古兰经经文,显出浓厚的波斯和莫卧狼风格。周围的壁龛结构,别具匠心。正中地面一排排整齐的方砖,上铺用石线隔开的地毯,供穆斯林祈祷之用。寺内还珍藏着用10年时间以金银丝线绣成的30卷阿拉伯文《古兰经》,蝌蚪似的经文绣在天蓝色锦缎上,绣工极为精湛,是罕见的艺术珍品。攀登207级台阶,到达宣礼塔之顶,可眺望拉合尔市全貌和郊区景色。

       在伊斯兰世界里,诗人有着特别的殊荣,他们往往也被看着哲人和先知。巴德夏希清真寺正门的右侧,是巴基斯坦著名诗人伊克巴尔(1873至1938)的陵墓。他是南亚次大陆一位伟大的穆斯林诗人和哲学家,也是最早提出建立巴基斯坦作为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的主张。墓建于1951年,主要用红砂石砌成,墓内和门框用白色大理石装饰。墓中间的大理石棺上镌刻有伊克巴尔的诗句。


正午的巴德夏希清真寺,太阳把红砖的地面晒得滚烫,只好铺上隔热防暑的地毡。



侧面。



从礼拜庭里遥望清真寺的正门。



一队学生经过清真寺的礼拜庭。



一队女孩子经过中庭。



伊克巴尔墓前站岗的士兵。



伊克巴尔墓前一直都有前来朝拜的人们,络绎不绝。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5 01:41:07
Post #100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拉合尔博物馆:佛教文物的宝库

        巴基斯坦最大、收藏品最为丰富的拉合尔博物馆,位于拉合尔市真纳路旁遮普大学校园对面,红砖拱顶,白色门柱,门对面摆放着一尊被称为“狮吼”的青铜古炮,它曾经在1818年锡克王朝统治者吉兰特 辛格在木尔坦打仗时使用过,传说谁得到了这尊古炮,谁就能得到整个旁遮普。博物馆馆藏丰富,从50万年前石器时代的原始工具和陶器、公元前后佛教鼎盛时期的石雕人像、伊斯兰时期的建筑装饰,一直到现代的绘画作品,以及历代的兵器、钱币等等,都可见到,其中还收藏着中国的古代书法和绘画作品。其著名藏品包括4000年前的陶制牛车,有健陀罗时期的千佛像,有最早的古兰经,有莫卧儿皇帝用过的地毯,还有象征中巴古代交往的用整支象牙雕成的千佛像和刻有汉字的瓷瓶,以及其他的石雕佛像等。

        拉合尔博物馆收藏的佛教文物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精美的同类收藏之一,其中最为著名、最为珍贵的藏品,当数全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健陀罗时期苦行佛陀的雕像。石座上的佛陀盘膝合十,闭目入定,形容峭瘦,额头上条条筋络和胸脯上根根肋骨历历浮现,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陀苦修的状态,堪称镇馆之宝。


佛陀苦修像,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吉祥天女原木塑像。



一座木雕神龛的局部,有着非常细致漂亮的工艺。



石雕的伊斯兰神龛局部,其雕刻和缕空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雕刻的细部。



德里苏丹时期的佛龛,看风格是来源于南印度。



一座纯金的佛陀造像,有奇怪的三顶华盖。



阿育王石柱,是印度国徽的原形,最早树立在佛陀得道讲法的鹿野苑。



哈奴曼铜像。



博物馆的正门。



邮政局,是一处著名的英殖民时期建筑,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寄出明信片。



印章文字,是古代印度河流域特有的文字系统。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旧帖 2010-06-15 01:54:52
Post #101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大老虎 离线 大老虎


塔克西拉:玄奘讲学之地

      塔克西拉(Taxila)古城遗址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曾是佛教中心,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30多公里处,是一座建于2500年前的古城,曾历经波斯,希腊,佛教三种文明的冲刷。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将塔克西拉译作“坦叉始罗”。公元6世纪,玄奘描述当时的塔克西拉是“地称活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崇敬三宝”。我国晋代高僧法显于公元405年至411年也访问过此地。

  1980年,考古学者在这里挖掘出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陶器,有人推测此地可能就是南亚地区人们最早聚居的地方。如今,历史的风雨早已消磨了古城身上的光彩,但那多年繁华所酝酿出的神韵却仍然散发着光芒。步入方圆12公里的塔克西拉遗址区,只见一片半米多高的墙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座小丘之侧,宽达10米的主干路、街巷中纵横的排水沟、城脚深深的水井仍然清晰可辨,恍惚中那些高大的城垣、精致的神庙仿佛再现在眼前。

      塔克西拉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见证者。公元前4世纪,希腊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进驻塔克西拉,希腊人不但没有将塔克西拉毁灭于战火之中,反而将希腊的雕像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距离遗址不远的塔克西拉博物馆,展览着许多高鼻、深目、卷发的佛头雕像,这些具有欧洲“血统”的佛像显然只会诞生在东西方混血的文化氛围中。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是当年英国人统治时期所建,据说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这些佛像,将遗址中很多雕像的头部敲了下来,移入博物馆。巴基斯坦政府成立后,花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对佛像进行维护,但很多佛像只能身首分居两地了。

      塔克西拉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据史料记载,公元405年晋代高僧法显到达此地,并居住了长达6年之久,不过当年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在公元650年来到塔克西拉,在此讲经、说法整整两年。如今,玄奘的讲经堂遗址仍然保留着。


斯尔卡普城市遗址,是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莫拉默杜拉是位于山谷中的一座寺院。



尧里安寺院,寺院中间这座小小的建筑是浴室。



著名的达摩拉吉卡悉波堵,这里有一座巨大的石塔遗址,从巨大的废墟可以想象当年它的雄伟壮观。



敲掉了佛头的塑像,从剥落的表面可以看到内胎。



犍陀罗艺术

   南亚次大陆西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的佛教艺术。形成于公元1世纪,5世纪后衰微。犍陀罗地区原为次大陆古代十六列国之一,孔雀王朝时传入佛教,1世纪时成为贵霜帝国中心地区,文化艺术很兴盛,犍陀罗艺术主要指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而言。因其地处於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大夏等长期统治,希腊文化影响较大,它的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艺术形成后,对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佛教在前6世纪末兴起后,数百年间无佛像之刻画,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处,皆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1世纪后,随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渐成风气,遂有佛像的创作。最初佛像乃从印度民间的鬼神雕像转化而来,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又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现存最早的犍陀罗艺术的佛像约作于1世纪中叶,是一块表现释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赠花园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当地流行的希腊风格表现,仅佛头部雕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其後表现佛从诞生、布道说法到涅盘的浮雕渐多,并有圆雕佛像出现。现存最早的犍陀罗圆雕佛像出土於马尔坦,佛的脸型、衣衫皆有浓厚的希腊特色,但神态肃穆,颇具佛教精神。桑奇大塔1世纪末至2世纪中叶是犍陀罗佛像制作的成熟期,这时已成功地融汇印度、希腊风格於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塔克西拉遗址和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贵霜王国首都富楼沙城址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犍陀罗的佛塔建筑也有较大发展,对印度原有的窣堵婆式圆塔(见桑奇大塔)作较大改动,基座层级加多加高,圆塔本身变为基座的一层,上部伞盖亦加高增大,从而成为高耸入云的佛塔。

  3世纪后,犍陀罗艺术逐渐向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5世纪时,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7世纪,此即後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称巴米扬艺术。主要代表有巴米扬佛教遗迹﹑哈达佛寺遗址、丰杜基斯坦佛寺遗址等。这个艺术流派除继承犍陀罗艺术固有风格外,还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传统,佛像脸形趋圆,衣衫变薄,以灰泥表现衣褶,并将印度的石窟建筑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创立石窟佛像综合体,对中国新疆、敦煌、云冈的佛教艺术有重大影响。另外犍陀罗式佛塔也经中亚传入中国,和中国固有的楼阁形式结合,形成常见的多层宝塔。


犍陀罗风格的佛像造型,有着西方人的面孔和罗马式的宽袍。



健陀罗时期的佛陀头像。






莫拉默杜拉遗址出土的佛塔,这一式样成为后世佛塔的基本结构。

----------------------------------------
欢迎关注:www.800days.com

 
» 城市 » 珠海 »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1040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