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4 03:26:45 |
Post #2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 |
|
2010-06-14 03:30:04 |
Post #2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我眼中的西藏 在电脑前整理西藏的照片,在西藏的每一天似乎又都随着这些画面重新浮现——虽然在当时没有太多的感触,拍摄也是出于旅行习惯性的记录,但现在看起来确实有那么特别的味道,当松赞干布和他的子孙在海拔3658米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建造这座城市的时候,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城市在今天会成为圣地之一,这种圣净不在于蓝天白云的透明,而在于人心的简单与纯净。 我倒并不愿意为所谓的“圣洁”高唱赞歌,在所有人都在因为青藏高原洗礼了自己突然间就充满罪恶的灵魂而放声歌唱的时候,却也可以听到对拉萨街头小偷或者景区的讹诈的抱怨,现代的文明总是伴了远古的荒蛮而来,人性的纯洁也只能在丑恶中成长。如果我是西藏人,我肯定厌恶透了那样艰苦的生活和环境,我会爱它又恨它,而不像现在全天下一个调的赞歌。谁认为艰苦的生活是值得赞颂的呢?大约都是吃腻了鱼肉的城里人,一边享用着工业文明的大餐,一边却赞美着草根树皮。有句流行的话赞美那些朝圣的人:“他们的衣服很脏,但灵魂是干净的。”我倒是更希望他们的衣服也能够和我们臆想之中的灵魂一样光鲜和洁净。 我向往简单的生活,但那一定是复杂之后的返璞归真,混浊之后的透明。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那一定是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喜怒哀乐之后的安详和平静。寺庙里远隔人世的僧人,山洞里枯坐终年的修行者,他们在平静与简单中终老,这样的生活固然有可取之处,却不是常人所能得到的拯救,更何况,这种拯救有多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上帝赋予人生命的恩泽呢?他创造了万物是给人亲近体验而非逃避的。 现代文明的每一片花瓣无不是建立在曾经的罪恶之上,到头来却又回头向我们曾经质朴的艰难中寻找心灵之源,这是现代生活的尴尬。在西藏,了解这种尴尬的人似乎要比那些动辄热泪盈眶的人可爱一些。那些因为爱西藏而漂泊在拉萨,开旅店、卖古玩赚取生活费的人,并不比到拉萨砌墙挑砖的工匠生活得更有诗意,当我们梦幻的积雪覆盖了一切时,天地间是如此纯洁透明,透明到我们已经看不到原来所有的生活都还有那么多的苦难和伤痛。 如果让我来定义一个自己的西藏,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呢?我得承认自己的感动还是太过肤浅,我并不了解西藏,我未曾和那些牧羊人一起经历风暴,未曾和大山里的人们一起背负食粮,未曾和他们一起挣扎在恶劣环境而带来的死亡边缘,更未曾和他们一起磕着长头祈求来生的幸福安详。我想起那些流亡在外的藏人——他们依然把拉萨的图片挂在厅堂最醒目的位置,在印度,在尼泊尔,都曾经有人向我们打听如何才能重回西藏,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再也回不来了。他们只能带着对美好家园的怀想漂流,每天面朝着西方顶礼膜拜——一如我们这些在现代文明中失去了家园的流浪汉。 藏族村庄 藏东南河谷地带的风光。 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主峰。 藏东南地区的马帮。 前往珠峰保护区的大门。 巴松错的转湖线路 |
大老虎 于 2010-07-05 02:21:21 编辑
---------------------------------------- |
|
2010-06-14 04:47:07 |
Post #2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主绳 |
看完德国精彩球赛 做了第二页的板凳 留下脚印,看大作! |
---------------------------------------- |
|
2010-06-14 06:43:29 |
Post #2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
鲜甜靓汤 | 晚上失眠而起,被你的《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击中...... |
---------------------------------------- |
|
2010-06-14 11:16:09 |
Post #30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
大老虎 | 谢谢楼上不睡觉的各位……我也睡醒了,继续! |
---------------------------------------- |
|
2010-06-14 11:19:34 |
Post #31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加德满都河谷:莲花初绽的地方 传说,加德满都谷地曾是个大湖,湖中生长着蓝色莲花。文殊菩萨路过,挥剑开山,水退莲没,一座城市就此出现在喜马拉雅冰川与印度平原热浪交汇的地方。加德满都,这里的千座寺院,万种风情,皇家广场的华贵连同佛眼的慈悲,一起汇成我永不消逝的记忆。 地域不及广东,人口不到2000万的尼泊尔,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古迹名胜有八处之多,而其中七处都集中在加德满都河谷。在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公元12世纪前,被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统治者,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由于东西方人的杂处,加德满都谷地很早就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了。这种融合产生了独特的“纽瓦丽文化”,创造出了美妙绝伦的尼泊尔艺术和建筑。 17世纪是纽瓦丽人的“黄金时代”。当时,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这段历史与吗喇王们(Malla kings)密不可分:马拉王朝的亚克西雅·马拉王将土地分给三个儿子,他们分居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三个城市之间虽然各自为政,竞争却非常激烈没有战争,他们就比赛看谁能将城市建得更漂亮,不知道是“比阔”的心态在作祟,还是信仰的虔诚在支撑,如果哪个城市有了建筑上的创新,比如在柱子上添加国王的雕像,就不可避免地会被其他城市模仿,最后的结果是,今天这三个皇家广场都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留给我们无数的惊奇与猜想。 17世纪中叶廓尔客人兴起,在西部干达克河沿岸建立了一个小王国,1769年,Prithvi Narayan Shah王统一了尼泊尔,结束了加德满都谷地三城割据的状态,一直到今天。是以现在所指的“加德满都”已经包括了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冈。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清晨。 在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眺望加德满都城市。 一位老人经过杜巴广场的庙门。 杜巴广场的鸽群。 |
---------------------------------------- |
|
2010-06-14 11:23:54 |
Post #32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加德满都:独木的辉煌 体验古城的方式很多,最好当然沿着街道一条条地逛过去。从泰米尔出发往东,穿过几个街区就可以到达加德满都皇家广场,外国人进入广场需要购买250卢比的门票,本国人进出去是免费的。在广场上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尼泊尔人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闲聊,或者躺在庙里的木地板上睡觉,和在国内所见到的被围墙围起来收门票的“遗产”大不一样,感觉这就是他们自己生活和栖息的家园或者这才是真正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归宿,尼泊尔人建了它,理应归每一个尼泊尔人所拥有和享受。在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塔庙式建筑,两重檐,高约20米,据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有人用一棵巨树的木料建成此庙。于是,人们叫它加德满都(尼泊尔语意为“独木庙”)。后来,“独木庙”成了城市的中心,加德满都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城市的名字。独木庙前面有好几个穿着大红或者鲜黄色袈衣,脸上画满各色香料的“苦修者”,长像和打扮各有千秋,看起来倒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们是尼泊尔的名人,让游人拍照以及和游人一起拍照是他们的职业,以至于大部分的旅游书籍上面都有他们的尊容,比国王还出名。 在皇家广场的左西北角,是有名的童女神庙(Kumari Devi)。在尼泊尔历史上,童女神只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传说王室家族的保护神萨拉丝瓦蒂(Saraswati)女神经常下凡与国王对弈,但某代国王有一天忽然动了邪念,女神抽身而去,国王幡然悔悟并祈求女神原谅,萨拉丝瓦蒂(Saraswati)女神告诉国王自己你能再降临于尘世的土地,但可以挑选年幼的女孩子作为自己的化身,保佑国王的家族和整个王国。 选择童女神的条件非常苟刻,除了必须出生自纳瓦尔金银首饰匠的家庭,年龄在四岁左右,还要求其体貌符合体个特征,比如脸如满月发色蓝黑等,而最后最关健的考验是黑暗大厅,里面放着新宰杀的四十头牛的牛头,候选女孩必须轮流独自一人走过大厅,其间还有人不停地制造怪声。只有最无所畏惧的女孩才能最后成为童女神。一旦通过考验,她就被带离父母家庭,与大祭司一家同住在库玛瑞宫的三楼,覆行着活女神的职责,直到青春期来临。她的脚再不能沾地上的泥土,以避免随之而来的地震,一年一度的出巡都必须由人抱上抱下,她也不能受伤,流血和青春期的到来一样意味着女神生涯的结束;她同样不能随意哭笑,信徒们一边匍匐在她的脚下献上鲜花朱砂,一边留意她的表情以求得来年祸福丰歉的征兆;她更不能嫁人,迷信的尼泊尔人相信担当过活女神的女孩子会给丈夫及他的家庭带来不幸。 在我们到达的时候,库玛瑞宫的庭院里阳光正灿烂,仰望三楼雕刻精美的木窗,半天也不见童女神的影迹,虽然只需要花上200个卢比就可以到楼上近距离地瞻仰她的芳容,但我们还是在半个小时的等待之后匆匆离开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呆坐在杜巴广场的石阶上细细品味尼泊尔人和他们的生活,当一个个蓬发沧桑的苦行僧,披着艳丽的袈衣托钵从身边走过;当广场一隅几位席地而坐的年轻女人大大方方地拉开衣襟,露出丰腴的乳房给孩子喂奶;当人力三轮车夫摇着清脆的铃声消失在宫墙的角落;当一群额头点着朱砂,披着莎丽的妇人围成一圈窃窃私语……这些古老的视觉冲击,让我怀疑自己是否拥有过电脑,是否曾在深圳忙碌的写字楼里做过事,或者说我暂时忘记了自己是活在古代还是现代。我喜欢随处可见的尼泊尔人脸上平和的笑容,那么纯净,如同加德满都的蓝天白云。 离开皇家广场,浪荡于加德满都老城的街道,如同所有的旅游书籍所介绍的一样:“神跟人一样多,庙宇跟房舍一样多。”我们迷失于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的宗教建筑中,在那些游人可以参观的庙宇,我们也和当地人一样焚香燃烛,向那些永远不知道名字的神灵祷告,心情也变得如同喜玛拉雅的阳光一般简单与明净。 清晨的阳光照在神庙的屋顶上,鸽子们在安静地享受日出时和煦温暖的辰光。 哥鲁达雕像矗立在帕坦毗斯瓦纳特神庙前面,半人半鸟的哥鲁达(Garuda)是毗斯奴的坐骑。 四处可见精美的雕刻。 一队皇家卫兵神气地在新皇宫周围巡逻,随着共和政权的建立,这种景象已经很难见到了。 |
---------------------------------------- |
|
2010-06-14 11:25:39 |
Post #33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
lily6692 | 中毒了, 羡煞LZ , 美景,美人,美食。。。。。。。。。 |
2010-06-14 11:30:16 |
Post #34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尼泊尔人和他们的宗教 尼泊尔的文化和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尼泊尔人一生中,遇到的所有重要事情。都少不了特别的祭典和庆祝仪式,使人、神之间的关系愈加巩固。而尼泊尔的建筑,上至皇宫广场和寺庙,下至一般村落,都与宗教遗迹混杂,外人很难分辨出那些建筑是属于神,那些建筑是属于人。至于雕刻、绘画、五金、工艺、音乐和舞蹈,也全都洋溢看浓烈的宗教气息,成为尼泊尔艺术的不朽遗产。 在早晨烟雾迷蒙中,当第一道阳光洒入门口,不管男女老幼,都出发前往印度教或佛教寺庙,手上还带了祭品,献给这些庙宇中的神祇。他们带的金铜小碟子,通常是钢制的。碟子上面堆了米、红粉和一些细小的黄色花瓣,他们把这些东西洒在神像上。然后搅和上黏土,并把这混合物点在额上眉头,这就叫作帝卡(tika),象征神的存在。 像这样的供物,在尼泊尔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和任何庆典都可看到。这是从最古老的祖先那儿传下来的,是尼泊尔宗教的基石。每个人依据他的问题、阶级或爱好,同最需要、最有关的神祇祈福,而这些供物则是为博得神明欢心,以重新加强神人之间的交往。 有些虔诚的信徒有一套特别奉献程序,他们把供物小心地安置在分格的铜盘上,然后依序先拜一个神,再拜另一个神,把早晨最美好的部份都奉献给神。有些人则带着酸奶酪或精炼奶油(ghee),也许还带些硬币布施给那些僧侣。还有些人就在住家附近,同特殊的岩石或树,浓下米、粉和花瓣,来表示他们对神的敬意。 每天早上的祈祷是尼泊尔人必修的功课。 尼泊尔的缤纷色彩:花市 尼泊尔的缤纷色彩:用来做装饰的各种颜料 色彩缤纷的纸灯笼,让人有全部买下的欲望。(阿剑拍摄) 阳光闲坐的尼泊尔人,和煦温暖是他们拥有的全部颜色。 孩子们的游戏。 无论什么地方的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时光。 |
---------------------------------------- |
|
2010-06-14 11:36:24 |
Post #35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
鬼火 | 老虎又有新作了 ~~ 期待更多精彩。 |
---------------------------------------- |
|
2010-06-14 11:37:38 |
Post #3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帕坦:回不去的马拉王 帕坦离加德满都不过三公里的路程,我们穿过喧嚣的街道向南,从河边塞满垃圾的贫民区经过,再翻过一座满是别墅的小山,就到了帕坦的杜巴广场。帕坦的城市规模虽然不及加德满都,但杜巴广场的规模与建筑却不逊于加都。其中最有名的一座是供奉黑天神的克里希纳庙,整个神庙坐落于高台基之上,没有围墙。在主殿的圣所正上方,矗立着一座有21个鎏金塔顶的竹笋状主塔。除塔顶外,完全用石头建造,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石雕工艺品,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据说塔亭的栏杆间雕刻着印度古典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图像,神像和鸟兽都栩栩如生。低头钻进低矮的小门,再登上窄窄的石阶,可以一直上到第三层,在此俯瞰帕坦杜巴广场,人流如织却并不拥挤,尼泊尔人三三两两悠闲而慵懒地坐在四处的石阶上,反而是那些游人显得行色匆匆。在庙前竖着一根石柱华表,华表顶上有金翅鸟王迦楼那的石刻镀金像,带着似笑非笑的微笑,显得如此安祥而平和。 此外,杜巴广场上有一座“性庙”,据说,“性庙”是专门用来传授生育知识的寺庙,每年只开门一次,让印度教的善男信女们集体接受性教育。其实,即使不入此庙,就这雕悬在外面的84种合欢之态,已是够人学习观摩的了。屋檐下斜撑着的木雕支柱无一例外刻绘着两性合欢的画面。高度夸张的动态,变形优美,性感强烈,只要脸皮比我稍薄一点的人都应该将自己的脸先羞红了,然后将眼睛移向别处,直到周围无人时再转头细瞧。不过同行的老彭却“性”趣昂然,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研究这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不知道他将来是否有机会一一实践。 帕坦杜巴广场当年的皇宫已经被改建为一所宾馆,没有大堂,门厅如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陈列和装饰着那些精美的文物。它的花园整洁而雅致,露天餐厅的服务生似乎无事可做,一遍又一遍地拭擦红砂石的桌子。 尤加纳兰德拉.马拉国王雕像,正对着皇宫的一扇永远敞开着的小窗,传说他的头顶的小鸟代表了他的灵魂,只要小鸟在,他就能重新回到自己的宫殿。 晨光中的JAGANNARAYAN神庙,供奉毗瑟恕的化身纳拉扬,是帕坦最古老的神庙之一。 库玛丽女神庙的清晨。 MANGA HITI水渠,它是帕坦最有名的饮水渠,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帕坦博物馆的大门。 色彩艳丽的万寿菊经常被用来作为供奉给神灵的礼物。 广场上经常能见到一些性爱的雕塑,连大像也被幽了一默。 性爱雕刻。 杜巴广场的清晨。 无所事事的人们。 小朋友的恶作剧。 |
---------------------------------------- |
|
2010-06-14 11:47:19 |
Post #3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巴克塔普尔:遗世独立 巴德岗杜巴广场离加都13公里,门票是最贵的,需要750卢比,但中国人只需要50卢比,所以到这里的中国人一般都会大方地掏出护照和50卢比,在一众游客间得意洋洋地放到售票处的窗台上。穿过蛛网般繁密的街区,终于在一处开阔之地远远看到尼亚塔波拉庙,它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供奉着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庙高达30公尺,要爬上五层平台的上百级阶梯才能到达顶端。在每一平台的阶梯旁,都立着一对威严雕像,并依照力气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鹰、狮子、大象、大力士。据说每层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层雕像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要比凡夫俗子大10倍。这座神庙被印在100卢比的票面上,高高耸立,一眼就可以认得出来。 除此之外,光彩夺目的王宫金门和精巧迷人的五十五窗宫也不容错过。金门为鎏金铜铸,门上的女神雕像无不体态丰盈,呼之欲出;飞檐之上排列着的狮、象、鸟也各司其职地尽着看守之责。金门东面就是四层砖木结构的五十五窗宫,暗红的宫墙上排列着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其精细程度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更让人惊奇不已的是,经过近600年的风侵雨蚀,其上精美的花纹依然清晰如初。 广场入口的神庙位置独特,居然被改建为一咖啡馆,拾阶而上要上一杯咖啡,便可以细细品味着充斥着神秘与古老的城市,如当年的帝王一般俯视着广场上的人们。耳边传来那首耳熟能详的曲子:“Resham phiriri, Resham phiriri……”心绪变得悠远而空旷。但天色晚了,我们不得不放弃飘浮云端的优越感,走出巴德冈古城。在暮色之中登上最后一班巴士,驶上灯火通明的加得满都。 盛妆的“修行者”,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扮整齐供游人拍照。 尼亚塔波拉庙,这是尼泊尔最有名的神庙之一,出现在100卢比的钞票上。 面对镜头兴奋不已的孩子们。 一位正直数钱的耍蛇人,脖子上挂着吓人的巨蟒。 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彩虹。 雨后的巴德岗。 巴德岗杜巴广场俯瞰。 三轮车夫 |
---------------------------------------- |
|
2010-06-14 12:11:36 |
Post #3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加德满都周边 :无所事事的闲逛 其后的几天里,我们又悠闲地游览了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SWAYAMBHUNATH)那座有着2500历史,供奉着文殊普萨脚印的四眼天神庙,两千多年前,阿育王曾站在佛塔坐落的地方俯瞰加德满都谷地,帝王双眼中鹰般的锐利如今已被佛眼的慈悲代替。我们和佛眼一起在这里守望加都美丽的日落黄昏和万盏灯火的宁静夜晚。还有博德纳特大佛塔(BOUDHA),千百年来,从拉萨来的商队,到达加德满都前,一定会先到此点上几盏酥油灯,感谢艰辛旅途中佛的保佑,我们在大佛塔旁边屋顶花园的餐厅里从下午一直呆坐到夜晚,遥想古代的人们是如何翻越高耸入云的喜玛拉雅而进入青藏高原腹地。 集中在加德满都河谷有七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但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些古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那些存在了几百年的寺庙与佛塔仍然在使用与不断的修缮之中,任何人都可以进去朝拜参观,甚至当年的皇家广场同时也是肉菜市场,那些足以被列为文物的古建筑,要么还住着人,要么被改建成小饭馆咖啡厅,花上几块钱就可以爬上去享受一番,古老的街道上几乎每个拐角都有建筑精美的小庙和佛塔,你会感觉尼泊尔弥散着浓重的历史与宗教气息。数百年来街道依然如此狭窄、建筑依然如此古老、人们依然如此安闲,一个多星期里,从寂寞的清晨到喧嚣的夜晚,从泰米尔的泥泞街道到佛塔前高高的台阶,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让我们沉醉在这充满了神圣、安详与平和的古老城市之中,不思归路。 博德纳特大佛塔(BOUDHA)和藏族寺庙小鹿法轮雕像。 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SWAYAMBHUNATH)无所不见的佛眼和金顶。 加德满都的街头像一个艺术宝库。位于加都杜巴广场的神兽像。 库玛丽神庙前的石狮子像,毕竟亚洲不产狮子,不太像。 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下的大鹏明王雕像。 库玛丽庙前精美的雕花窗户。 白麦群卓那神庙庙门口的铜铸狮子像。 阿山街克利须那神庙正对着繁华的街道,它的窗台上有两座精美的鸟嘴怪兽像。 巴格玛蒂河岸边的伽特上供奉林伽的小庙,每座小庙上都有不同的石雕,非常精美,可以看上一整天。 用于仪式和祈祷的铜铃。 市场上出售的面具,价格便宜。 象头神的木雕,逛尼泊尔的工艺品市场也挺有意思。 巴克塔普尔广场上的制陶工人。 孩子和他们的狗。 亲密的两兄弟 |
---------------------------------------- |
|
2010-06-14 12:21:41 |
Post #3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 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SWAYAMBHUNATH)又名四眼天神庙,在首都加德满都都郊外斯瓦扬布山顶上。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也是尼泊尔开展国际佛教交流的中心。斯瓦扬布意为“自体放光”的意思,相传原始七佛中的毗婆尸佛曾在此处投下一支藕根,预言这里将来会长出发光的莲花,湖水将变成富饶的国土。斯瓦扬布寺所在位置,便是当年毗婆尸佛种莲之处。释迦牟尼佛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山坡东面的台阶旁,至今还保留有文殊师利菩萨的脚印。藏传密教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等数度驻足于此。1234年,该地成为佛教中心。 佛塔主体建筑佛塔,塔基纯白,塔身金黄,华盖宝顶高耸,庄严雄伟,被誉为尼泊尔佛塔建筑的典范。第一层塔基建在一宏大白色半球上,均有三重檐的金门金顶佛龛,内供着5个大如来金佛。第二层是一截镀金的方形砌石建筑,其4面,绘着4双巨眼,象征佛陀目视4方,警示世人。两眼间的第三只眼,代表智慧,眼下似问号的符号,是尼泊尔文数字“1”,是和谐一体之意。第三层是层层递减的13个铜制圆盘,叠呈圆锥形,表示13层天界之意,上刻佛像和图案。第四层是象征日、月二光的两层圆轮。第五层塔顶衬托着一个结构繁复的巨型华盖,四周悬垂数十挂铜质透雕的华幔,每挂下悬小铜铃。华盖上面竖起高达数米的铜质镏金宝顶,称为塔刹,阳光照耀,金光闪烁,四周云雾缭绕,背后青山围屏、似仙山琼阁。庞大白色半球体有铁栅环绕,铁栅上各挂铜铃,黄昏时刻,教徒们绕塔祈祷,并转动铜铃叮当作响,给人们增添神秘色彩。传说文殊菩萨闻说这里有光芒四射的斯瓦扬布,即大梵天佛像,故从中国五台山前来参拜。当时加德满都河谷为一湖泊,文殊劈山放水,化湖泊为盆地。文殊的弟子尚蒂师利原为国王,后出家皈依。尚蒂师利将熠熠闪光的大梵天佛像覆盖起来。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尼泊尔,曾代表皇帝将极贵重的黄袍赠给斯瓦扬布佛院。 佛院西面有阿难陀库蒂寺、一座高大的白塔,释迦牟尼佛祖的舍利放在塔前的洞穴里。每逢佛陀诞辰,就从地下将其取出,供人参拜。山坡上有文殊师利菩萨庙,岩石上并有一双传说是文殊留下的足印。佛院西北面有一幢建筑,名尚蒂普尔,意为“幽层”,是古代大乘金刚教祖尚蒂卡尔冥想悟道之处,佛院北面有50年代新建的大乘教喇嘛庙,高近7米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供奉在大堂基座上。1957年周恩来总理参观时曾捐款给此庙。佛院东北有金顶二重檐的哈里蒂庙(哈里蒂为斯瓦扬布佛塔的保护神),还有建于14世纪的斯瓦扬布寺和建于18世纪的不丹式喇嘛寺,寺内供有东、南、西、北、中五佛贴金像、佛院东面有两座高耸的塔式建筑,为阿难陀普尔寺和普拉塔普普尔寺,是300多年前普拉塔普.马拉纪念王后阿难陀.普丽娅所建。寺外刻有大乘金刚教的4尊守护神像,其面分别为鸦、夜莺、狗和猪,为尼泊尔雕像艺术中的新颖创造。 阳光下的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佛塔上绘着代表佛陀无所不见的眼睛。 阿难陀库蒂寺、一座高大的白塔,据说释迦牟尼佛祖的舍利就放在塔前的洞穴里。 一个古老的石柱,据说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时代。 一座小佛塔在夕阳中的剪影 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的金顶 绝大多数尼泊 尔人既是印度教徒,又是佛教徒,因此不妨碍他们到所有的印度教和佛教寺庙朝拜。 一对青年人在俯瞰加德满都的城市。 佛塔所在的山坡下也供奉着佛塔和雕像。 一些建筑细部。 |
---------------------------------------- |
|
2010-06-14 12:29:25 |
Post #40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博德纳特大佛塔:世界上最大的佛塔 博德纳特大佛塔(BOUDHA)在首都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8公里。通常认为是由6世纪李查维王朝国王希瓦 德瓦所建。其规模比位于加德满都以西的斯瓦扬布纳特寺更大,占地甚广,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复钵状半圆形佛塔建筑,是尼泊尔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喜马拉雅山一带佛教徒的圣地。 塔身部分共分 5 层,第一层为复钵状半圆形结构,代表水;第二层为方形结构,代表地,它是一方形镀金石砌物,东南西北绘有 4 副眉眼,称“慧眼”;第三层为三角形结构,代表火,这一层再分成 13 级,层层缩小;第四层为伞形结构,代表气;最高一层,即第五层为螺旋形结构,代表“生命之精华”。它以地、水、火、风四元素表示万物的组成,在佛教中称“四大和合”,此即为“柴特亚”式佛塔。佛塔之下有一圆形基座,基座外壁内凹 80 个壁龛,每个壁龛内均有佛像一尊。圆形基座之下还有 3 层宽阔高大的白色石砌基座,在平面布置上每层基座均为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十”字相交迭形,因而每层均有 12 角。在底层基座的 12 个角上各建有数米高的小佛塔一座。基座四面均有石阶通向半圆塔基,石阶旁又各有石狮数对,整个佛塔气势磅礴,令人赞叹。 大佛塔内安放着释迦牟尼弟子摩柯迦叶佛的遗骨。佛塔附近有 5 座西藏喇嘛庙,一座为淡红色的建筑,为宁玛派喇嘛庙(别称“红教”)。距此不远,为一黄色的喇嘛庙(俗称“黄教”)。稍远处,有萨加派喇嘛庙(俗称“白教”)。整个佛塔群像一座小山城,房舍和佛舍之间形成一道环形街道,商店林立,居民大都是西藏裔。出售的多为佛像或西藏式首饰。每年朝拜季节,不丹、锡金和中国西藏佛教徒来此甚众。 一场大雨使游人纷纷离去,我有机会拍下夜色中的安静的博德纳特大佛塔(BOUDHA)。 佛塔的高台上永远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朝圣者。 TABSANG寺院里面精美的壁画。 TAMANG寺院里的藏族僧人正在做法事。 藏族寺院的大门。 小女孩。 |
---------------------------------------- |
|
2010-06-14 12:36:20 |
Post #41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帕苏帕蒂纳特寺:生与死的交汇 帕苏帕蒂纳特寺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印度教圣地。寺庙坐落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 5 公里,背靠青山,面朝被视为圣河的巴格玛蒂河。占地260公顷。寺庙的主体是一座塔式建筑,周围许多小寺环绕,与主体建筑构成众星捧月之势。“帕苏”意为“众生”,帕提意为“主”,合起来即“众生之主”, 帕苏帕蒂纳特即湿婆神,在印度教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是全智全能、至高无上的,帕苏帕提是最早被载入尼泊尔历史的一位保护统治者的神。据说,国王每每在他的宝座上即将结束讲话时都要宣布:“让帕苏帕提神保佑我们!” 寺庙始建于 1500多年前,公元 14 世纪中叶,遭到来自印度的穆斯林入侵,受到严重破坏,数年后阿琼·马拉国王照样重建。主殿面向马格玛蒂河,是一座二重檐金顶银门的典型尼泊尔塔庙建筑,殿顶为尖塔式镏金宝顶,状如金钟倒置,四角有小塔陪衬。纯银制的三进大门和半圆形门楣上镌刻着精美细腻的花纹图案。窗棂和檐柱上雕满了色彩绚丽、千姿百态的男女神像。主殿内供有一个高 1 米多的“林伽”,只是中间隆起部分稍细而高,呈圆柱状,圆柱上有 5 个浮雕面像,称为五面灵格石雕,这是湿婆神的象征。主殿前有一只巨大的铜牛,是湿婆神的忠实坐骑。这只跪卧于长方形石基之上的神牛高约 2 米,长约 6 米,昂首阔视,神形感人。铜牛后面立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公元 8 世纪李查维国王的诗。这是尼泊尔历史上有记载、为数不多的古老诗篇之一。寺院南门内有一幢三重檐的圆顶寺庙,称为科蒂灵盖斯瓦寺,亦称伞形寺,是普拉塔普·马拉时期的建筑。这种圆顶寺庙建筑十分奇特罕见,在整个尼泊尔也只有两幢。圆顶寺庙顶层为铜制,下两层为瓦檐,三重檐上小下大,是仿古代尼瓦尔人所用的 3 层伞的形式设计的。 帕苏帕蒂纳特寺长年人流不息,印度教徒到寺内敬神祈祷,到寺前的巴格玛蒂河洗圣水浴忏悔赎罪,所以死后也愿意在此火化升天。也是印度教徒举行焚尸仪式的地方,庙附近河边有许多用于焚化尸体的圆形石砌平台,称为阿里雅火葬场。附近有一个老人院,居住着风烛残年、行将就木、期待死于圣水之滨的老人。河对岸是规模宏大的湿婆神的林甘(男性生殖器)神龛建筑群,上游还有印度教苦行僧修行的山洞。 清晨,一位祈祷的老人。 帕苏帕蒂纳特寺和巴格玛蒂河。 林枷和修行者。 寺庙里的僧人。 |
---------------------------------------- |
|
2010-06-14 12:55:24 |
Post #42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博卡拉:在芭蕉林中仰望雪山 博卡拉(Pokhara)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整座城市乏善可陈,但凡到尼泊尔的游客一定会到博卡拉,因为在这里矗立着高耸入云的安娜普娜(Annapurna)群峰。传说中,Annapurna是湿婆大神的妻子,这位女神掌管着收获与富裕,在整个山区有五座山峰以她的名字来命名,其中8091米的世界第10高峰Annapurna I和7939米的Annapurna II峰像两道巨门守护着喜玛拉雅。在不到30公里的距离里,海拨从700多米上升到8000多米,当你在芭蕉林里仰望雪山,在倒映着雪峰的费瓦湖里游泳时,尤其是面对金字塔状高高耸立百看不厌的鱼尾峰(Machhapuchhre),这种感受让人终生难望。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经过七十多年的开发,安娜普娜的群峰之中开辟出无数的徒步线路,每一条线路都可以轻松地与雪山亲密接触。人们都说,到尼泊尔不到博卡拉,就相当于没到尼泊尔;到博卡拉不走一走安娜普娜徒步线路,也就相当于没有到博卡拉。如果说加德满都是尼泊尔历史文化沉积的灵魂,博卡拉的安娜普娜山区则是尼泊尔自然风光的精髓。 安娜普娜享有盛誉的徒步线路有好几条,最轻松的一条是徒步到Poon Hill,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站到3210米的地方尽览安娜普娜群峰的庄严;去到1950年法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的安娜普那大本营(Annapurna Base Camp)的线路则是开发最早的一条,从博卡拉出发只需要走上一两天就可以触摸到这里群峰的曼妙与庄严,走完全程则需要5~8天;开发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马朗(Manang),这个也被誉为“香格里拉”的美丽小镇环绕安娜普娜群峰的一条相对艰苦,需要15~21天左右的时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徒步安娜普娜的黄金季节,每一天都有数不清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倘徉在安娜普娜山区无限风光的山径上,在冬日的阳光里留恋沉醉,不思归路。 我没能赶上最好的季节来亲近安娜普娜,而是在八月份的时候伴着印度洋湿热的气流到来,基于对山野的热爱与迷恋,我选择了玛朗(Manang)线路,用11天走完全程。虽然行程艰辛,也没有看到安娜普娜的美丽雪峰,但一路饱览数不清的瀑布,开满鲜花的村庄,充满神奇的宗教圣地以及这个神奇国度的风土人情,11天的美妙感受远远超出了所有的付出。 海拔8167米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这座山是喜玛拉雅山真正的宝石。 布恩山(POON HILL)山的云海。 博卡拉清晨看到的鱼尾峰。 在博卡拉留影,阿剑拍摄 |
---------------------------------------- |
|
2010-06-14 12:59:27 |
Post #43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一天:伴着歌声上路 我在加德满都遇到骑车到尼泊尔的七菜MM,在博卡拉呆了一天之后,我们乘巴士前往徒步线路的出发点Besisahar。在车上遇到Adi,一个来自以色列的犹太女孩子,以及她的向导Bil,攀谈起来得知他们也准备走此线,计划用16~18天的时间。Adi和Bil听我们说准备用10天时间来完成此线,连连摇头,说即使是那些最强壮的徒步者,也要请着背夫每天不停地走8个小时以上,才可能在10天内走完全程。 和所有在路上的朋友一样,Adi热情邀请我们一起走,这样我们一行四人就踏上旅程。车到Besisahar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Bil告诉我们不远的Bhubhule有很好的旅馆,只需要两个小时。沿一条断断续续的公路往上,三个多小时后才到达Bhubhule,在旅游淡季,只要在旅馆用餐,住宿便是免费的,但吃的东西却不便宜,一份在加德满都40Rs左右的炒饭,到这里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不止,此后的食物和一路的海拨一样攀升,大概是每一站会上升5个Rs,而且每一站每一家旅馆的菜单从品种到价格惊人地一致,让人不得不叹服安娜普娜徒步委员会(ACAP)的管理如此到家。 隔壁一家人不知道有什么喜事,正在敲锣打鼓地唱歌跳舞庆祝,唱得最多的还是那首“Resham phiriri,……Resham phiriri……”,这一路上,旅馆里,巴士上,收音机里,音像店内,听得最多也就也是这首歌,仿佛尼泊尔只有这一首歌似的。以致回忆尼泊尔的时候,耳边也还是挥之不去的这段旋律。 夏天的安娜普娜东南坡,每一缕阳光都弥足珍贵,只要有阳光照耀的山坡就会显得那样多情而动人。 数不清的瀑布。 徒步路上的小木桥。 在尼泊尔徒步最常见的铁索桥。 路上经过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开着客栈。 客栈颇具特色的石头房子。 |
---------------------------------------- |
|
2010-06-14 13:01:58 |
Post #44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二天:看完一生的瀑布 早上起来,感觉天气还不错,不过很快我们就知道这只是安娜普娜的小小玩笑。在这个季节里的天气规律是:早上的天气看起来都还算不错,但仅仅是晨曦初露的那一瞬,之后便开始起雾,然后是小雨落下来,一直到晚上,基本上每天都是如此。沿Marsyangdi River一直往上。虽然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历经三十多年的开发,这已经是一条非常之成熟的徒步线路,成熟到每隔两个小时就会有一个休息站,几乎不需要携带任何装备就可以走完全程,但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她的旅游业。道路十分艰难,太多的雨水使路上到处都是积水,好多地方干脆道路就是水沟。 大约下午两点,我们到达Bahundanda,一个建在山头上的小村子。大约是地势特别的原因,有一大队尼泊尔军队在此驻扎,山顶上修着碉堡架着机枪,荷枪实弹的士兵四处游荡。我们在山顶的旅馆里午餐,遇到几个美国人,其中一个还在中国上过几个月的大学,“中国好大,中国的烟很好抽!”这是他对我说的若干中文里唯一还记得的一句话。 从Bahundanda一直往上,高山峡谷的地形开始显现,两边的山峰一直往上,云深雾重,不知道有多高。很多瀑布从山顶直挂下来,这才看明白什么叫“银河落九天”,非常漂亮。沿山径绕过数不尽的弯和爬不尽的坡,下午六点多终于到达Syinle,一个座落在山间台地上的小村子。我们在一家稻田中间的小旅馆歇息,在楼上的小阳台上享用晚餐,虽然并不丰盛,但时时皆可望见几条巨大的瀑布从山壁上垂挂下来,伴随着这样的美景用餐,即使是再难吃的东西也会变得绕有情味了! 一路上数不清的瀑布。 |
---------------------------------------- |
|
2010-06-14 13:06:36 |
Post #45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三天:没有钱的犹太人 中午时分到达的Jagat是我一路上见到的最有特点的村庄之一:村子后面是高不见尽头的山崖,村子前面也是数百米深不见底的悬崖,村子就建在悬崖中间一个小小的突出台地上。在紧依着村子的前方,有一道瀑布直挂下来,远远望去像梦幻中的城市。如果不是急于赶路,我真愿意在这里静静地呆上一天,然而我们只能在这里吃中午饭。 两天的行程都发觉Adi不吃午餐,第一天没好意思问,今天实在是按捺不住了:“Adi,你为什么不吃午餐呢?”她笑了一笑说:“我的钱不够了,所以决定每天只吃早餐和晚餐。”一脸的坦然。“哦!”我止不住有一些惊异:“我还以为你们犹太人都是有钱人呢!可是你居然有钱买飞机票!”这下轮到她吃惊了:“不,你怎么会觉得犹太人都有钱呢?机票是我爸爸送我的,他可没有送我钱。”我笑了一笑。“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请你吃午餐,来一个的炒饭怎么样?和我的一样。”她显然有些诧异,不知道是不忍拂我的好意还是确实饿了,看了看菜单说:“来一个苹果派吧,这里的苹果派很有名,我们可以分享。” 下午六点多,当我们冒着细雨,在Marsyangdi River巨大的轰鸣声中登上一个小小的山口,眼前豁然开朗!Tal,一个美丽的小村出现在我们面前,虽然两边都仍然还是巨大的悬崖,但这里终于有一小块约两平方公里的平地,河水在这里也显得十分温柔。穿过一道写着:“My Manang,My Higrila!”的大门,就到了村子里面,我们落脚于村子里最漂亮的旅店,旅店里只有几个女孩子经营,非常漂亮端庄,想起所谓空谷幽兰,绝代佳人,又叹息于她们或者将终老于这样的小村之中,幸或者不幸不是件容易评说的事情罢,可惜没有能留下她们的照片。 徒步沿着汹涌的MARSYANGDI河往上。 一位在河边小憩的女孩。 博卡拉山区风光,阿剑拍摄。 一道小小的瀑布。 绿衣服的小女孩。 JAGAT村后的瀑布。 |
---------------------------------------- |
|
2010-06-14 13:10:38 |
Post #46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四天:“SORRY,什么肉也没有。” 从Tal出发,风景又有不同的变化,随着海拨的升高,地形虽然还是峡谷地带,但植被上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针叶的松树与杉树逐渐取代了原来的阔叶树林,并且在山崖的石缝里显露出不同的姿态,异常美丽。山脚是成片的紫杉林,修长的躯干更映衬出山崖的雄奇巍峨,实在是值得留意与欣赏。这几天一直都在下雨,拍不了照片,穿着巨大的雨披走路也很不方便。这一天在路上看到了无数的瀑布,各种形态的,各种大小的,各种颜色的,数都数不过来。 午饭的时候,Adi说不想走了, Bil说从Manang有直飞博卡拉的飞机,坚持走上去就可以飞回博卡拉去,于是大家继续向前。尼泊尔的旅游意识之强,从Bil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路上尽心竭力,不离左右,一旦Adi有任何需要,总是尽心竭力予以满足。在尼泊尔,做向导是一份很不错的职业,在旅馆的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尼泊尔向导的贴纸,Bil中总是满脸骄傲也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故事——大概成为“一代名导”也是他的心愿吧! 在Bagarchhap的山头上有一所类似中国山区小学的建筑,Bil告诉我们这是一所大学,还特别强调不是College,而是University,这很令我们吃惊,不过想想整个尼泊尔也不过两千万人,不及中国的一个城市,也就释然。我告诉他在中国,一所University往往都在几万人,他瞪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在路的两边有很多罂粟,像所有的野花野草一般自由生长,Adi吃惊万分,摘了好些藏在袖子里面,还神神秘秘地跑过来问我认不认识,好在我早知道尼泊尔和印度一样并不禁止罂粟,于是微笑着告诉她,罂粟的花非常漂亮,可惜我们运气不好,只能看见它的叶子。 虽然一直都在不停的走,但是显然地,我们还是没能赶到Chame。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住下来,Chame实在太遥远,算起来我们已经走了整整八个小时。在旅馆里,我试探着问:“菜单上的东西都有吗?” “都有。”店主非常自信地回答说。 “那来一份牛肉吧!”我很知足,没有指望牛排,更没有指望牛拔。 一会儿之后招待上来说:“对不起,我们没有牛肉。” “那有羊肉吗?”我指着菜单上的羊肉问他。 “我去问问。” 又过一会儿他过来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也没有羊肉。” “那有鸡肉吗?”我还不死心。他愣了一下,转身准备再去问的时候,我叫住了他说:“这样吧,你们这里都有些什么肉?随便什么肉都可以!” 他回到厨房,一会儿出来,满脸歉意地告诉我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什么肉也没有!” 这是我在安娜普娜山区为吃肉所做的最后一次尝试。 山坡上的风光。 TAL附近的森林,树木长得像盆景。 另一些树。 还是瀑布。 这一带是毛党的统治区。 |
---------------------------------------- |
|
2010-06-14 13:15:06 |
Post #47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五天:一个人上路 一早起来感觉天色还不错,甚至能看到成片的蓝天。对面是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大概是5910的Kuchubhro。随着太阳的升起,云雾也跟着上来,一时间云蒸霞蔚,十分壮观。旅店对面树林里有好几棵漂亮的树,在云岚与雪峰的映衬下显得别有风姿。 从旅店出发,Adi大概是想早点到Chame跟男朋友打电话,一路跑得飞快,这样我们两个多小时就到了Chame,在 ACAP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雨季游客稀少的原因,Manang到博卡拉的飞机已经停飞,如果继续,必须再艰苦跋涉3~4天翻过Thorung La Pass山口,再历经差不多两天的步行到达Jomoson才可能有飞机。Adi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缩到墙边哭了起来的确,这一段旅程对于一个初次离家,而且从来没有经历过户外锻炼的女孩子来说,实属不易。实际上,从我们出发开始,每天徒步的时间最少在6个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是8个多小时,再加上休息、吃饭的时间,感觉上是从睁开眼睛就开始走路,一直走到晚上睡觉,如果不是一个体魄强健意志坚定,同时对户外与自然有深挚热爱的旅行者,旅途的艰辛完全可以洗刷掉所有对美景的欣赏与享受,剩下的只有苦累而无乐趣可言了。我过去安慰了Adi几句,不过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决定了原路返回,七菜因为身体原因也决定返回,看起来只有我一个人准备继续上路了。. 下午告别Bil和七菜一个人上路,天空下起了小雨,不过这要次的感觉却大不如前,总是觉得简直是“凄风凄雨愁煞人”,一个人在路上,又是旅游淡季,从早上走到下午就遇到过两次赶马的尼泊尔人,想起古人常说的“天涯孤旅”,大概就是这番景象。 没有人同行,似乎也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风景自然之上,虽然是“霰雪纷其无垠兮,下幽晦以多雨”,但从峡谷之中仍然可以看到那些巨大的崖壁与山体,高耸入云,气势逼人!我不禁在想,以造化之伟大,何以制造出如此雄伟可怖之群山?难道仅仅是为了使人恐怖与敬畏?又或者正是以这样艰险的景观来表明生命之顽强与生活的美妙。在这深不可测的峡谷之中,人行其间而不见天日,数日来都是如此,不知道何处是一个尽头,恐怖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只有那些偶尔出现的村庄与田地,才给人以些许的安慰。又或者在这无尽的峡谷之尽头,在群山之颠,那些美不胜收而且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景会使人感动,王安石曾经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或者只有在登临群峰,举目四望而一览众山之时,一切的苦难、孤独与磨砺都会显得微不足道了吧! 暝色渐重之时到达Lower Pisong,,看起来那一天似乎只有我一个游人。 难得有阳光的清晨,在晨光中享受早餐。 有雨的阴暗天气,山坡上密布的瀑布群。 雨季让道路变成了水沟。 漫漫山间路。 徒步线路上的山间客栈,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情味。 安娜普尔娜的云海。 |
---------------------------------------- |
|
2010-06-14 13:16:52 |
Post #48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故事 |
鲜甜靓汤 | 老虎的风格很特别,跟他人不一样,很新鲜,爱看! |
---------------------------------------- |
|
2010-06-14 13:20:37 |
Post #49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第六天:“My Manang,My Higrila!” 清晨的朝霞没有欺骗我,这是我此行遇到的第一个晴天。说是晴天,其实也仅限于头顶的一片湛蓝,而两旁所有的山峰依然隐没于厚厚的云层之中,一直期盼的雪峰依然未见踪影。从Lower Pisong到Manang,基本上是山间一个峡长的谷地,那些美丽的雪山都沉没在云层之中。仅剩下飘扬的经幡、石头与木板搭建的房子以及成片的青稞与荞麦,大片大片的荞麦正在开花,铺天盖地的紫红点缀着山间的谷地,一路上遇不到一个人,似乎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在行走,就这样一个人穿过许多开满鲜花的村庄,下午时分就到了Manang。 Bil曾经自豪地告诉过我:Manang是个大地方!不过这个“大地方”让我吃惊,因为它大概只有不到两百户人家,然而虽然不大,但和国内几个号称撓愀窭锢瓟的地方比起来,她的安祥与宁谧无愧于世人对她的赞誉。 在离Manang不远的地方,依着雄浑的山肩有一座比较大的寺庙,主殿高高耸立在山头,周围则是僧侣们的住所,无论从那方面看都像一座小小的松赞林寺。经过这座寺庙再往前,是一排转经筒,再往前一两百米,爬上一个台地,穿过一道白塔一般的大门,整个Manang就展现在眼前。村子不大,但其整洁与漂亮却无可企及:脚下是干净整洁的石板街道,两旁是各具特色美丽大方的旅馆,每一家的院子里都种满了鲜花,在阳光下竞相怒放,而在客栈与客栈之间的空 地上,则是大片大片盛开的荞麦花。 穿过这样的美丽街道来到有名的YAK Hotel门前,这家酒店正对着7555米的AnnapurnaIII以及7454米高的Gangapuma之间的几大冰川,要了一份混合炒饭,居然吃到几块午餐肉。一边吃饭一边欣赏冰川,AnnapurnaIII以及Gangapuma巨大的山体矗立在眼前,高耸入云,被巨大的云团所遮挡,不知道有多高。在两峰之间的悬冰川却倒清晰可见,直落数千米,冰川稍高一点的地方可以看见其蓝幽幽的巨大冰塔林和冰瀑布。冰川把巨大的山体凿出一个巨大的裂口,又在山脚冲积出小小的冰湖,非常壮观。 我虽然留恋这个开满鲜花的村庄,但为了翻越5416的Thorung La Pass山口的行程不至于太过艰难,只得告别“My Manang,My Higrila!”继续向前,在Manang后面的山头上回望这个可爱的小村子,只见繁花簇拥阳光灿烂,一派的安宁祥和,这个远离尘嚣的村子,隐没于群山之间,倘使不是那些能够历经艰难险阻来到的人们,有谁还能知道这一处世外桃源呢?我站在后面的山坡上等待哪怕是一缕阳光把她照亮,但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那片云彩似乎一动也不动,最后不得已拍下了几张照片。虽然没有动人的光影效果,但我相信Manang的天生丽姿一样足以使我们赞叹。 沿山路顺Marsyangdi River往上,两个多小时之后到达Gunsang,天色尚早,坐在小旅店的餐厅里发呆,身后是AnnapurnaIII以及Gangapuma的巨大山体,可惜山峰隐没于群山之间,不见踪影。 向导BEAR曾经满怀自豪地对我说,MANANG是个“大地方”。这就是我所见到的大地方了。不过地方虽然不大,但和国内几个号称“香格里拉”的地方比起来,她的安祥与宁谧无愧于世人对她的赞誉。站在后面的山坡上等待哪怕是一缕阳光把她照亮,但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那片云彩似乎一动也不动,最后不得已拍下了这张照片。虽然没有动人的光影效果,但我相信MANANG的天生丽姿一样足以使我们赞叹。 干净整洁的MANANG小镇。 山坡上的村庄,这一带基本上全部是藏族风格的建筑。 PISANG后面的巨大山壁,相信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徒步路上经过的小木桥 接近MANANG附近的山区风光,这里有一座小小的飞机场。 山区平整的山谷地带,已经有高原的感觉。 这一带已经遍布藏式建筑。 |
---------------------------------------- |
|
2010-06-14 13:27:55 |
Post #50
Re: 从喜玛拉雅到喀拉昆仑——1300张照片和旅行的 ... |
大老虎 |
关于玛朗:群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Manang是隐藏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靠近尼泊尔与中国西藏边界的一个小镇,位于安娜普娜保护区内( ACAP ),它周围遍布8000米以上的安娜普尔娜群峰。按地形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包括13个村庄,生活着约9000居民。 其核心Manang离公路能够到达的Besisahar镇还有大约5天的路程。相对于北部密林覆盖雨水充沛而使山谷呈现一片绿色的锡金和尼泊尔东部。位于北部地区Manang山谷显得干燥,是遍布棕色和荒凉的地方。从这里 有三条著名的线路从这里通往圣地拉萨。 第一条是通过西北方的Thorangla到达Muktinath,然后从Mustang抵达拉萨,大概需要四天的时间;第二条是通过Naur Khola和Naurgaon,这需要5天到拉萨;第三条通过L arkiya巴扎尔,这是一条最常通行的道路。 在河谷上游生活着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有着经商的传统,他们自称为“Manangi”,这大约就是这些村庄名称的起源。在漫长的历史中,Manang河谷一直受着北部游牧民族的侵扰,直到数百年前游牧的西藏人来到这个区域定居,安娜普尔娜河谷丰茂的水土使他们改变了传统依靠狩猎和放牧的生活方式,转而成为农业居民,他们主要种植大麦、小麦、马铃薯和青稞。不过很多藏传佛教的传统被保持下来了,他们修建了很多宁玛派寺庙,庆祝藏传佛教的节庆,今天的Manang河谷虽然是藏族人为主的聚居地,也有一些印度教徒生活在这里,他们虽然可以务工和经商,却不允许买卖土地,大概是作为平衡,印度教的节日也会一样得到庆祝。 相比其它的印度教徒,Manang人是最有名的商人,他们经常在美丽而艰苦的山谷与首都加德满都之间往来,并且得到特别豁免,经营着尼泊尔在东南亚的贸易,主要出口宝石和贵重金属,麝香,草药和其他物品。同时他们进口成衣,钟表和电子产品。许多Manang人花费6个月远离家乡,只有在夏天的时候回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居住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那里他们的孩子进入英文学校接受良好教育。 虽然他们的父母并不精通英语,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它绝不会影响他们教导好子女杰出的贸易技能。 在1970年之后,群山深处的偏远地区在已故国王马亨德拉的支持下得到开发,Manang是闻名世界的安娜普尔娜徒步线路中重要的一环,居民中的很多已经成为成功的旅馆老板和商人,他们在登山线路上修建了为数众多的旅馆。从Manang到Muktinath,Manang人一直使用的当地人数百年的巨大运输牲畜牦牛进行运输。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谋生途径。Manang是旅行和登山者的天堂,这里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植物群和动物群,也保留着藏族人原始的风貌和文化,基于这些资源而开发了众多的旅游项目,如观赏雪豹,宗教仪式,民间的节庆,还包括登山课程,山地自行车,马拉松竞赛和艰苦的徒步。最近,政府还宣布了一些可以开放的新山峰,以便它能够成为像东北部的萨迦玛塔或朗塘地区一样的登山圣地,而它的北部,是若干通过未知线路前往西藏的秘境。除了美不胜收的雪山,Manang还拥有大约17个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这些湖泊不仅风景如画,还蕴藏着无数美丽的传说,Tilicho湖海拔超过4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湖泊。 虽然现代生活已经逐步融入了Manang,外来的影响日益深广,但传统的力量在社区里面依然强大,比如这里的某些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换婚和一妻多夫制度,如果兄长的妻子成为寡妇,那么家族中年长的弟弟将自动成为她的丈夫。传统的节日依然保留,赛马节、射箭节、雪顿节、转湖节等都是人们欢庆的盛会,在Manang有一个盛大的节日会要求这里居住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个人出席,否则将需要支付罚款——不过,纵使支付了罚款,不参加这样的节庆和仪式一样会影响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类似的规矩还有在Manang猎杀鹿是非常大的罪行,如果是一个外来人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可能会被要求支付高额的罚款,但如果是当地人,他可能就不得不离开这里的一切到博卡拉或者加德满都之类的地区去谋生。此外,一些特别的药材或者植物是不准采集的,虽然政府没有这样的法律和规定,但是显然,今天的Manang人还是生活在世俗法律以外的地区,在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旅馆的清晨,喜玛拉雅深处有最为明艳动人的阳光。 MANANG人的悠闲生活。 开满鲜花的村庄。 游走于群山深处的马帮驮队,玛朗人是天生的贸易专家。 |
---------------------------------------- |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