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置 异域之旅 / 深圳 » 论坛 » 异域之旅 » 中西亚 »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58
旧帖 2016-02-25 22:47:13
Post #1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2015年 伊朗精彩视频:  


  
2014年 伊朗游记回顾:《平淡如水 回味尤甘 · 伊朗 2014 春》


 
 
我相信,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所有的事情之间都有联系;我们相遇,我们分开,都有无形的力量在安排。
 
2014年5月第一次来伊朗时,我从未想过会来第二次或者更多次,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在预料之内。侯赛因常对我说,自从第一次见到我,就有预感我会再来,我们会再见,而彼时,我只是一个稍显落魄,误打误撞冲进他公司的背包客。
 
背着包,脚步匆匆,景点留影,维持本来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放下行囊,停下来,聆听四周的声音,看此刻的日升日落,跟随本地人的步伐,笑他所笑,悲他所悲,更是我现在喜欢的生活模式。
 
 
所有想和我一起去伊朗的朋友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伊朗安全么?”我从容淡定地回答,“世界各地都有安全和不安全的地方,伊朗也一样。”我不会说这是绝对安全的地方,但是因为有过一次到访的经验,我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朋友看着我的淡定终于下了决心,“好,跟你走!”临出发前两周,我还在兰卡,收到朋友们对伊朗的关注,气温炎热啦,据说有美国记者被割喉啦...我安慰她们,“我们在旅游区,有专车,有专人陪同,不用担心。”朋友们不再说什么,直到登机,其中一个朋友向我坦白,“登机前夜,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取消这次旅行。”我看着脸上仍带忐忑的她,眼神坚定,拍拍她的肩膀,没说什么,信任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责任。

a loverly cancer 于 2016-02-25 23:23:10 编辑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2-25 22:48:21
Post #2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依然在广州机场登机,马汉依然没有网上值机,柜台没有上次的拥挤,在我们前面只有零星几个伊朗人民在排队,可是等我们办完手续回头一看,居然有两个旅行团跟在了后面,目测人数有50多人,听口音应该是广州周边城市的居民,有老有小,我和朋友微笑着对望了一下,看到她脸上的表情终于轻松了起来。
 
女士在伊朗的着装要求,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肃,伊朗本地的现代女性许多都烫染头发,头巾象征性地遮挡,露出大半个脑袋,后脑勺上高高的发髻支撑着华丽的头巾,立体分明的五官展示着动人艳丽的妆容,回眸转眼间或爽朗大笑,或妩媚温柔,或含蓄娇羞;本地保守家庭的女性就像电视上看的那样身披黑色“查尔多”,“查尔多”下面还有长衣长裤和紧包发丝的头巾,除了五官外,没有丝毫乱发裸露出来,这类女性脸上的表情分明没有现代女性那样开朗欢乐,大多蹙眉忧郁,仿佛有许多烦恼困扰心中;反而外国女性大多宽松衣饰,头巾厚重,拖沓,歪歪扭扭地戴得像个老太太。除非是去宗教场所,例如圣陵,这些严肃的地方需要穿前不露脚趾后不露脚跟的鞋(也就是不穿拖鞋)或者是穿拖鞋同时穿袜子,否则一般的9分裤,长裙,过臀的轻便外衣都是可以的。头巾是必备的,可以很矬也可以风姿卓越,撩人诱惑;本地女性戴的头巾不会很薄很滑,再加上数十年的“训炼”所以不容易滑落,但对于从未与头巾为伍的中国女性来说,则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如果选择配戴轻薄的头巾,可以用头箍或卡子固定,否则经常滑落的头巾必定把你烦恼得花容失色。
 

发展中的国家变化很快,仅隔了一年时间,伊朗已匆匆向前,核谈判有进展,制裁有望取消,就连曾经黄土散落的古堡也开始装上厚重的玻璃,我知道,伊朗开始迈开大步,现在的景象有可能很快不复存在。
 
1年多前来伊朗没印象“微信”的“朋友圈”不能发图片,1年多后抵达德黑兰的第一天,不能更新“朋友圈”的郁闷严重影响了行走的乐趣;所以,来伊朗前请准备好“穿越”的安排。
 
前10天带着朋友重游了2014年走过的大部分地方,少了一分新鲜,多了一分观察,伊朗在镜头下仿佛比以前更有活力,更有色彩,更有吸引力;后面大半个月自己走了波斯湾、胡泽斯坦,感觉对伊朗了解又多了些。
a loverly cancer 于 2016-02-26 13:02:35 编辑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2-26 13:47:29
Post #3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德黑兰

 
不知道是我习惯了,还是他们进步了,伊朗的交通好像比一年前有秩序,司机好像不再那么疯狂,甚至有不少司机看到横穿马路的外国游客会主动减速让行,当然高速公路上还是不时看到被撞得不成样子的破车,但奇怪的是,好像没怎么看到严重受伤的不幸场面。
 
德黑兰作为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拥有超过3000年文明的波斯历史长河中实在排不上什么号,对于大多数伊朗人,这里只是首都,交通枢纽,工作的地方,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景色,就是博物馆比较好,喜欢博物馆的朋友可以大饱眼福。
 
德黑兰的前美国大使馆是必然会去的地方,非开放日不能进入内部参观,气氛与一年前比感觉轻松不少,以往站立高墙之后的持枪民兵仿佛不见了,经过的民众对墙上的画作熟视无睹,匆匆经过,只有看到旅客经过时会礼貌避让。
 
作为超过3000年历史的国家,伊朗的国家级博物馆从时间角度分为伊斯兰前的“国家博物馆”和伊斯兰进入后的“伊斯兰博物馆”,两个馆在同一大院内,在同一个售票处买票,不能带包入内,可以带相机或手机,不能用闪光灯,包包可以免费寄存,保管行李的工作人员很有礼貌,经常微笑着说,“欢迎到伊朗!”,那天我的手机没电,他还很热心地帮我充电。

两栋建筑很容易辨认,一栋是古老的建筑,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一栋是全新的建筑,从外表看没什么特色。旧的建筑内就是“国家博物馆”,新的是“伊斯兰博物馆”,据说才重新开放没多久。“国家博物馆”内的展示风格和“伊斯兰博物馆”的完全不同,我分两次来参观这两个馆的,第一次去的是“国家博物馆”,里面的装修很简单,完全没感觉到“国家级”展馆的氛围,历史久远的文物很随意地放在简单的玻璃柜里或直接裸露在温度并不低的展馆内,因为说明不多,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波斯波利斯”文物和那个著名的“盐人”,其他的小摆件不是太清楚具体年代和用途,只知道有些很流线型的锁,伊斯兰进入波斯以前的文物主要在西部重要省份“胡泽斯坦”出土,这个地方在出产文物的概念上与西安类似,除了文物,胡泽斯坦更出名的是油、气和战场,这些稍后再说。
a loverly cancer 于 2016-02-26 14:46:58 编辑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2-26 18:08:35
Post #4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weilin2014 离线 weilin2014 devil  坐等更新!
送分!

----------------------------------------
行走的乐趣
元旦韭菜岭休闲行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mountain/2336612,0,0,0.html
香港麦径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2331230,0,0,1.html

 
旧帖 2016-02-26 19:53:58
Post #5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weilin2014 wrote:
devil  坐等更新!
送分!


谢谢支持!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2-26 22:41:19
Post #6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伊斯兰博物馆”外形看平平无其,进入其中才大呼“精彩”!这里也许是我所有去过的伊朗博物馆当中,最现代化、最漂亮的博物馆!展品丰富,从伊斯兰进入早期开始,到塞尔柱、蒙古、萨法维、一直到恺加的伊斯兰精彩文物!按年代早晚,参观顺序应从3楼到2楼,3楼大门的右边开始逆时针走,当然你也可以任意行走,只是不同年代的同类型物品细心看就发现工艺的变化、图案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波斯历史长河仿佛就在眼前飘过。


不可错过的波斯经典的文物精品:古兰经,大门、瓷砖、书法、细密画、砖刻、陶器、玻璃器皿。在伊斯兰来到波斯后,抄写《古兰经》成为重要的宗教献礼,虔诚的信徒用各种方式抄写,用各种方式装饰,就像波斯地毯一样,没有一本手抄本是一样的。
 

富庶的波斯帝国,达官贵人无数,其财富武装到了大门,除了材质不同,装饰的繁复如果不亲眼所见,一定不能想象,就拿其中一种专门属于伊斯法罕独有的镶嵌技术来说,表面看到的花纹不是工匠描画,而是用不同的细小木头、金属、贝壳、动物骨头等材料捆扎一起根据成品的长度、高度或宽度做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打磨呈现不同的图案,展厅里展出的其中一扇大门就是用这种工艺做的,让人叹为观止!“伊斯兰博物馆”继“国家珍宝馆”后成为我两次光临的地方。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2-27 12:14:53
Post #7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如果来伊朗只看一个博物馆,那么“国家珍宝馆”是最不能错过的地方!它的性质与普通博物馆很不一样,属于国家中央银行的一部分,展示地点也是在央行的地下金库内,馆内珠宝熠熠生辉,同行的MM大呼惊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全球最昂贵的博物馆,少了些激动,多了些冷静,这里的珠宝价值超乎想象,随便拿起一颗宝石都价值连城,这里的珠宝不属于皇家所有,而是归于国家,所有的首饰是皇室成员出席活动时借戴,活动结束后归还。关于这里的介绍,请看上篇内的详细介绍(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1065361,0,0,0.html),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最让人争议的还是“光海”,虽然已提醒同行的妹妹,但是她们也和我第一次看到一样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地毯博物馆内的古董地毯是末代皇后的收藏,从17世纪到现代,其中的“生命之树”图案最有意思,既有著名领袖、社会学者、科学家,还有争议的人物,不知道其中表达是否人类的复杂共融,正邪交替;波斯地毯图案分乡村和城市风格,不论哪种都讲究对称,相对而言乡村风格因为工艺受限制,对“对称”的要求不那么严谨,稍微有些偏差都可以接受;但是城市风格的就不同了,讲究严格的对称,如果出现偏差,就是次品了。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在博物馆里会看到一张宗教为题材的地毯,四角却是不同的图案。
 
据说编织名贵的地毯不能同时多人一起操作,因为人多时手工会出现偏差,最多4个人;编织时视乎地毯面积的大小,编织时有从下往上织,织工们先是坐在地上,慢慢随着地毯长度增加,座位逐渐抬高,像脚手架那样升起;也有把织好的部分卷起的架子,这样人的位置不用提高;但是如果面积特别巨大的地毯,则只能跪在地上低头编织;编织时,带头的织工会喊口令,实际上是织布时走的针法,有点像我们划龙舟时领队喊的号子,据说龙舟喊的号子用的语言就是来自波斯,只是织地毯喊的口令不激动人心而是平实无华,划龙舟只是几分钟,织地毯可是按月为单位,太激动,嗓子都废了!波斯地毯的珍贵在于图案的繁复、工整、细腻;用料的讲究;染料的程序;编织的工艺和时间,编织工人织一张2米乘1米的地毯,视乎图案的复杂性,至少要3个月;波斯地毯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艺术珍品!全丝地毯一般用作装饰,半丝混毛的地毯是富裕家庭的日常用品,一般家庭用的多是是全毛或是化纤,看一个波斯家庭的财富首先就是看家里地上铺就的地毯。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01 14:33:13
Post #8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一碗呐 离线 一碗呐 坐等更新~

----------------------------------------
日暮洗碗,破晓吃饭。

 
旧帖 2016-03-01 21:26:08
Post #9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德黑兰作为大约200年的首都,最古老的建筑时间也不超过200年,大多是恺加皇朝的建筑,恺加皇朝的感觉就像晚清政府,挥霍无能,在政治民生上没什么建树,因为花钱却也为后世积攒了可观的大宅,古勒斯坦皇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古宫位于大巴扎旁,其建筑风格充满欧式风情,墙上嵌有欧洲风景的瓷片,这是曾经的恺加沙阿-NASSER AL-DIN的主意,这位君主向往欧洲,多次游历欧洲,把欧洲文化直接带回波斯,现在的波斯语中有不少词来自法语,例如“谢谢”,而德黑兰也曾被称为“小巴黎”。除了墙上的欧洲风景,NASSER AL-DIN还刻意模仿了法国凡尔赛的“镜厅”,虽然这里的“镜厅”不及凡尔赛的豪华,但是巨大的厅堂,豪华的吊灯也足够让人发出啧啧的赞叹。
 
古宫旁边就是大巴扎,据说是中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巴扎,有体力的话可以去逛逛,这里的人流密度超越伊朗境内任何一个地方,来自中东各国的人民,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地在吆喝叫卖声中耐心地挑选心怡的商品,巴扎的视觉冲击力强,尤其是卖女士内衣的专区,裹着“查尔多”的中东妇女, 款式大胆,颜色艳丽的内衣,面无表情的大男人,构成一幅在中国人眼中难得一见的画面,另外还有卖各式晚礼服的店铺, 中东女子身材曼妙,曲线玲珑,在非公众场合非常在意自己的外形打扮,也和一般现代女子那样张扬裸露,只是伊朗法规使然,在公众场所都要罩上外套, 批上头巾。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01 21:27:29
Post #10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巴扎很大,按不同种类的商品各自形成小集市,在巴扎如果看中商品就赶紧下手买,不要想着走走再回头,因为很有可能找不到回头的路。我自己曾经一个逛过,感觉除了人多拥挤外还是安全的,但是我的伊朗朋友们却很小心谨慎地提醒我注意包包,提防小偷,更夸张的是其中一个女性朋友基本上从背后把我抱住,她说这样才安全;另一个男生Andy则说,“你一定要牵着我哦,不然丢了你,不知道怎么找到你。”巴扎边有各式快餐店也有餐厅,Andy带我去的那家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它恐怕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拥挤的餐厅!首先从楼下就开始排队,队伍长度至少100米,楼梯上也排满人,上楼点单后需要站在其他有位置的人身后等位置,吃完马上有人收拾,旁边等候的人立马上前就座,桌子上人挤着人,好在厨房上菜很快,味道还不错,最重要的是有羊颈!来这里吃饭一定要找当地人带,否则语言严重不通,还不知道点餐的规矩。

 
德黑兰除了博物馆和疯狂的交通,和其他国际大城市没什么不同,一样的高房价,一样的高消费,青年人一样很潮流。德黑兰的北部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脚下,属于富豪区,因为这里海拔高,有山丘、峡谷,气温比南部老城区凉爽,树木也多,天朝的大使馆就位于这里,据说比位于老城区的德国、土耳其领馆等气派多了。这里随处可见头发胡子修剪有型的帅哥穿着瘦腿修身西装开着名贵跑车、头发披散随意披戴头巾,化着精致妆容的美艳女子。

 
德黑兰的新潮与保守、艳丽与黑色、名贵与简陋夹杂一起,充满矛盾和分裂,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城市。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05 16:02:53
Post #11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设拉

 
 
与设拉子总欠一点缘分,去年因为时间关系匆匆掠过,只去了“粉红清真寺”、波斯波利斯、居鲁士墓和哈菲兹墓,又因为SAM的原因,倍感沉重;今年除了照例不能错过的“粉红清真寺”,还多了几个市内景点,很不凑巧碰上第6伊玛目的忌日,全城除了悬挂黑旗,居然所有景点都关闭了!是的,波斯波利斯都不开门了!同去的当地导游都觉得不可思议,什叶派教徒一般为第1、3和8为伊玛目举行祭祀,第6伊玛目按说没那么重要,但是它就是那样发生了!波斯波利斯的地位如同“长城”,我好歹还去过一次,同去的MM只能将遗憾留待以后有机会补上了。
 
“粉红清真寺”是国人的叫法,一般游客都是说它正式的名字Masjed-e Nasir-al-Molk,对于大部分国人只留意了它的冬季祈祷大厅,就是出镜率最高的地方,其实这里的“蜂巢式”壁龛顶也非常出色,只是大家常常忘了它。为了避免光照对大厅的损害,彩色玻璃窗上盖上厚厚的窗帘,照进大厅的阳光也没有明信片上的丰富了,真正“粉红清真寺”已经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神话”,留待有缘人来相会。
 
“瓦洁尔清真寺”是另一个值得一看的清真寺,它没有“粉红清真寺”那么华丽妖艳,但有一个少见的拱形祈祷厅,长75米,宽36米,由48根雕花柱子支撑,在拱形大厅里晃荡,想象着如果这里坐满了信徒是多么的壮观。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07 21:11:38
Post #12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马什哈德因为第8伊玛目礼萨而成为伊朗圣城,设拉子虽然没有伊玛目但因为有伊玛目的亲戚葬于此地,也有规模庞大的圣陵 - 光明王之墓(也称“灯王之墓”)。这里葬的是伊玛目礼萨17个兄弟之一的SAYYED MIRAHMAD, 他在去和哥哥伊玛目礼萨汇合的途中被当时的国王追杀,据说当时找到他的遗体时,葬身之地闪耀着光芒,于是信徒在此地修建圣陵,并称为其为“光明王”。和其他圣陵一样,进入的女性衣着保守,全部都要穿“查尔多”,进入圣陵做祈祷的“查尔多”不是黑色,而是浅碎花的“祈祷查尔多”,圣陵的工作人员会为非信徒的外国女性准备全新的“查尔多”(需要在门口等待一些时候,因为她们要拿全新的给你),给游客的“查尔多”还是很人性设计的,做成斗篷的样子,有帽子,有拉绳方便穿着。

游客必须由工作人员带领集体参观,带队的工作人员英语一般,介绍只听了个大概。圣陵非祈祷区可以拍照,祈祷区男女分开,据说祈祷区镶嵌的大理石上写了一千个真主安拉不同的名号,就像观音有多种变形一样的概念,核心祈祷区的穹顶用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镶嵌,细碎晶莹的玻璃片如同挂在银河闪闪发亮的星星,安静深邃悠远熠熠生辉,让人感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力量; 大殿中心的地下18米是“光明王”的墓地,墓地正上方是散发绿色光芒放置《古兰经》的神龛,信徒争相触摸、亲吻神龛,希望能得偿所愿,作为一个旁观者,深深地被信徒虔诚的谦卑所感动。
 
和“光明王之墓”内部类似装饰风格的还有“镜宫”(Imamzadeh-ye Ali Ebn-e Hamze),这也是伊玛目礼萨的亲戚,是“光明王”的侄子,也是在追随伊玛目礼萨的途中在设拉子被杀,据说当时的现场血流成河,所以这里飘扬的是红色的旗子而不是一般伊斯兰教的绿色旗子。祈祷厅里面的装饰风格和“光明王之墓”几乎类似,就是规模小些,进入圣陵也要穿查尔多,但不需要工作人员陪同,可以自由拍照,建议未能在“光明王之墓”拍照的朋友在这里多拍些。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07 21:12:33
Post #13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来之前我对小伙伴们说,“做好心理准备哦,在伊朗会随时见到刚做完美鼻手术的女士在大街上逛哦。”大家在德黑兰逗留的时间短,还没多少这个印象,等来到设拉子总算见识到“美鼻国度”名不虚传!设拉子地处伊朗西南,在中东区域伊朗的医术备受推崇,许多邻国的女子专门坐飞机来此地整理仪容,这概念和去韩国是一样的。那天在酒店的餐厅里吃早餐,周围至少坐了5,6个鼻子上贴着厚厚纱布的女子,有些伤口还在渗液,把其中一个小伙伴吓得不轻。波斯女子90%都是美人,眼大鼻高嘴小身材曼妙,其他中东的阿拉伯女子也是美艳异常,可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我们觉得她们的高鼻子很好看,她们却嫌弃自己的鼻子太高,所以她们是把鼻子做低(也就是做塌些),是不是特晕?鼻子塌的想把鼻子弄高,鼻子高的想把鼻子弄塌。侯赛因常对我说,“我真不懂,真是不可思议!”哎,男人从来都是不能理解女人对美丽的极致追求。与亚洲女子整容大都视为秘密不同,波斯女子整容大大方方,唯恐天下不知,才从手术台下来就贴着膠布满街逛,因为这是“有钱人”的象征 - 穷人整不了呢;价钱从1千到3千美金不等,怎样,便宜吧,只是不适合亚洲人,因为人家是削鼻子,我们是增高,方向相反,除非你想大饼脸上“一马平川”自当别论。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10 19:49:01
Post #14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设拉子是波斯名城,其他地方的波斯人对设拉子人的评价是“懒惰”,因为他们沉溺于诗歌、美酒和华丽的建筑,没心思干活。设拉子本是葡萄酒的一种,可是因为伊斯兰的禁酒所以基本在此地无法品尝;设拉子拥有著名的波斯诗人哈菲兹和萨迪,他们的陵墓是波斯人的朝圣之地,关于哈菲兹在上篇已有详细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还是一起听听哈菲兹的诗,看看为什么他的诗集在波斯人心目中比《古兰经》还重要。
 
今夜的话题就是爱
明晚也是
后天同样如此
其实
我不知道
还有什么更好的
我们可以探索的话题
直到我们都死去为止。
-- 哈菲兹《今夜的话题就是爱》
 
为什么
玫瑰
能敞开她的心
将所有的
美丽
献给这个世界
因为她
亲身
感受到光的激励
否则
我们都将
太恐惧
-- 哈菲兹《感受爱》
 
设拉子曾有一个出名的统治者 -- 卡里姆汗,他不是沙阿(和“王”的意思相若),是赞德皇朝(萨法维皇朝与恺加皇朝中间的一个朝代)的一个统治者,他的前任是纳迪尔沙阿,也就是把“光海”从印度那抢夺过来的人,在1747年遇刺后,由卡里姆汗继任。

卡里姆汉最大的政绩是把首都定在设拉子,修建了古兰经门、卡里姆汗城堡、瓦洁尔清真寺和整个波斯最好的大巴扎。

可惜赞德皇朝真的短命,在他死后四分五裂,被恺加皇朝所取代,恺加皇朝把首都迁移到德黑兰,还把卡里姆汗的尸体带走,放在了古勒斯坦皇宫。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18 22:44:15
Post #15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亚兹德

 

亚兹德是我在伊朗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这是和伊朗结缘的地方,也是和侯赛因认识的地方。

从地图看,亚兹德位于伊朗中心,是伊朗的心脏,有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和西安是友好城市,不过他们的官员和民众好像并不很清楚这个约定,倒是最近响应“一带一路”的国策,乌鲁木齐和亚兹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亚兹德属于沙漠地带,夏季中午炎热,一般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13点,中午休息4小时到17点,17点到20点是下午的工作时间。许多人把亚兹德当做经典路线其中一个停留点,多停1晚,2晚的,而我在这停留了10天。
 
地球上有许多观星地点,唯独没有提过伊朗,没有提过亚兹德,殊不知这居然是我第一次看见银河的地方。到达亚兹德的当晚,吃完晚饭借着水烟的略带迷离的后劲,侯赛因带着我和小伙伴到城外观星,随意抬头居然看见天穹上如带状的银河散发着冷冷的银光,细细碎碎的繁星密布其中,小伙伴们仰着脖子用有限的知识寻找着“北斗星”,七嘴八舌地和侯赛因讨论着“北斗星”和“大熊星座”的关系,我在一旁没多说话,想起了上次看到灿烂星光的情景--台湾垦丁龙盘公园附近的海滩,一轮昏黄的月光,漫天的星斗,两个年轻的身影,信口的少年痴狂,还有匆匆逃离的影子,一切仍然历历在目。
 
天上的星星和远处城市闪闪的灯光互相辉映,小伙伴们快乐的讨论充斥耳边,哦,原来此刻我在亚兹德,我在伊朗。观星的地方白天一般只有本地人来,晚上只有浪漫的恋人们偶然到访,那晚本来只有我们一辆车,法官同学突然内急,我让她到远方暗处自行方便,法官同学素日里严肃认真一脸正直,在异国他乡的黑夜里却有些忐忑,不敢走远,本来这也没啥,谁知道就在畅快淋漓之际,一辆开着大灯的小车向我们驶了过来!煞白的灯光照亮漆黑的大路,隐约看到了蹲在路边的法官同学!“法官,快!要看到你啦!”“我的妈呀!”法官一声尖叫,如踏弹簧般嗖地弹起,拎着匆匆提起的裙狂奔回归队伍,远处的小车说时迟那时快已经开到眼前,夹杂着强劲的音乐呼啸而过,“哈哈...哈哈...”路边只留下我们按捺不禁的狂笑声,法官同学在一边讪讪地傻笑,“好险啊!”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19 11:11:00
Post #16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再次来到亚兹德的感觉很奇妙,就像是走亲戚的感觉,去年匆匆到此,留下的是寻找住宿的深刻记忆、古城蜿蜒曲折的小巷和伊朗人民的地下派对的念想。这次在亚兹德街头,满满当年的片段:走在乔赫马克清真寺广场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寻找曾经住过的简陋旅社,那个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落魄晚上,没有洗漱,不敢脱衣,把自己裹在充满霉味的毯子里,如僵尸一般躺过的一晚;回到侯赛因旅行社的时候,装饰还是一样,增加了一些姑娘,工作久一点的姑娘居然还认得我,好在这一次我看起来比较精神,后来她们经常看我来此办公,坐侯赛因的车子出入,于是很八卦地问我是否他的女朋友,虽然她们明知道老板已经结婚。我对伊朗女性的了解更多的来自她们,侯赛因告诉我其中一位我见过的姑娘刚结婚没半年就离婚了,结婚前还曾咨询过他的意见,因为她属于大龄姑娘了很想把自己嫁出去,家里给介绍了一位男士长相还不错,初次见面也聊得来,但是有听说男士有赌博和暴力倾向有点犹豫,侯赛因当时劝告她要冷静,可是当时沉浸爱河的姑娘听不进良言很高兴地把自己嫁了,结果没几个月前夫不工作还经常伸手向她拿钱,不给就打她,姑娘性子烈,不堪受此折磨,过了新婚燕尔的甜蜜逐渐看清楚前夫的真面目,于是坚决离婚,我在的那几天她刚拿到法院判决离婚的文件非常高兴,得空的时候还载我去邮局寄明信片,那开车的彪悍与停车的利落,打破了我认为伊朗女士不谙驾驶的误解。
 
这次头半程的旅行是带着几个闺蜜来,所以住在了亚兹德豪华的现代与传统结合的酒店Hotel Dad,后来我自己回来就住在了去年没入住成功的VALI。Hotel Dad是规模比较大的酒店,服务客气周到,酒店内廷按照传统样式建造,夏天的早上和晚上的时候可以在内庭花园用餐,中午太热;晚上还可以上酒店的天台用餐或者抽水烟;一楼有个传统的伊朗服饰照相馆,只是经常没人,否则在那照一张传统装束的伊朗风情照片应该也挺有意思的。
 
VALI是传统的伊朗风格酒店,是去年来而不能入住的酒店之一,但多亏他的前台介绍了那晚的住宿,虽然条件不好但总不至于流浪街头。VALI的规模在传统酒店来说不算小,至少和SILK ROAD不相上下,条件和环境比SILK ROAD要好,有大小不一两个内廷,大的好像一个电影院那样,楼顶很高,大约3,4层楼的样子,地上摆满4排波斯大床,大约30,40张的样子,每天早餐就在此供应。波斯大床是波斯人用餐或抽水烟的传统家具,功能就像我们的餐桌,用餐时大家脱了鞋爬上床,围着中间的用餐区盘腿而坐, 用餐的地方为了防止弄脏一般会铺一张小毡毯,然后在上面摆放食物;用餐完毕或抽水烟的时候会靠着厚实的大枕头,半躺半倚地休闲。上床用餐这种方式一般适用比较熟悉的朋友,毕竟脱鞋上床这样的动作是一种比较亲昵的举动,你大概不会感觉在陌生人面前半躺着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在床的入口处拿张椅子坐。
 
另一个小的内庭就在我房间门口,有一个类似南方宅院的天井,上面是透明的玻璃顶,阳光可以直射进天井的小喷泉上,沙漠炎热缺水,宅院内的重要设计就是要有水,让人从炎热的室外进来可以倾听清脆的泉水细流,化解闷热烦躁的苦夏。天井靠里面是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台阶,可以放上几张沙发,这里常常留给他们重要的客人,我住那的一个星期,几乎每隔一天的下午就封场,有几个看起来有身份地位、身材肥硕的波斯男人聚在那喝茶聊天抽水烟,好像在谈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因为房间就在院子里,进出不得不与他们打照面,他们常常对我微笑点头,我也笑着点头示意。
 
没人在庭院包场的时候我常常打开房门坐在台阶上用手机搜索WIFI信号,一天,一个打过几个照面的帅哥经过时用生硬的英文和我说,“你也用S6?”我抬起头,看看他又看看手中的S6回答,“嗯,是的。”“我的也是。”帅哥好像遇到同道中人似的很高兴地摇着他手中的S6向我示意,哦,原来是同款的S6!我有点意外,那时S6在香港刚上市2个月国内还没得卖,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亚兹德居然有人也用S6!伊朗,真的没想象那么封闭,落后!因为S6的原因,帅哥常常和我聊天,原来他是酒店的经理,很想到世界走走,但是签证不容易,他的S6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买,没有配透明机套,他看见我的S6有透明机套很是羡慕,我把机套脱下来送给他,可是他坚决不肯,只说如果下次我再来亚兹德帮他买一个。他的英文不是很好,我们常常手脚比划地沟通了解彼此的意思,他加了我的whatsapp后把我的照片做成一段小短片送给我,非常可爱的人,只是我离开的那天他没有当值,没能亲口和他说再见。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0 09:35:35
Post #17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对于亚兹德的念想首选水烟!这是除藏红花雪糕外,伊朗对我的另外一个吸引力。平常里我不抽烟,只有在伊朗才抽水烟,据说水烟的尼古丁是平常香烟的至少3倍,侯赛因听我老说要抽水烟,还曾一度怀疑我是“烟鬼”,其实我真正喜欢的是醉烟的熏熏然水烟的吸引不仅在一吞一吐的妖娆,更在于事后的“醉烟”。
 
和伊朗水烟最早的交集是2014年在设拉子,那天SAM带完我们去粉红清真寺后问我们要不要去尝试波斯传统早餐,答案当然是YES!就在清真寺对面街道走大约几百米,拐进一个小巷子,推开一扇毫不起眼的本门,进入了一个庭院。庭院里有一群波斯男人围坐着抽水烟,看到我们进来都很友好地点头示意,这是一个传统的波斯庭院,面积不大,但很休闲,那天阳光很好,庭院里除了鸟叫,就飘荡着轻灵的波斯音乐,SAM为我们点了传统波斯早餐- 一碗类似绿豆粥的糊糊和大饼,饼是粘着糊糊吃的,新鲜出炉的大饼很香,波斯人的饮食很简单也很实在,早餐很快吃完,看着对面的吞云吐雾,不禁也心痒起来。
 
水烟源于印度,古代奥斯曼帝国时土耳其和伊朗盛行抽水烟之风直到至今,水烟被称为“舞蹈的公主和蛇”,尤其是女士抽水烟-当你把空气抽入胸腔时不自觉会抬起下巴,嘟着嘴巴,半闭着眼;烟雾从嘴巴缓缓飘出,随风萦绕朱唇,迷离双眼的妖媚,流光溢彩。还记得第一次抽水烟大约是5,6年前在埃及,当时觉得很难抽得出烟,还呛,烟管好像和伊朗的有些不一样。伊朗的水烟很容易抽,随着咕咕的水声,慢慢的吞咽,乳白的气体从半合的嘴唇悠悠飘出,这烟不仅容易抽而且明显感觉到人开始兴奋,说话的声音渐渐提高,笑声也夸张起来,很容易发笑,头开始有点熏熏然,仿佛有点喝醉酒的感觉,这是以前没有试过的。音乐鸟鸣,白烟袅袅,熏熏嬉笑,这种感觉,很特别 – 平静、快乐又满足,幸福、奢侈的感觉油然而生,抽了大约半小时,人有点发软,心跳有点加速,脚步踩下地面犹如踩在棉花上,感觉有点使不上劲,这也许就是“醉烟”吧。回到酒店在床上躺了大约10来分钟,扑通通的小心脏渐渐回复平静,头晕的感觉渐渐消失。也许这是第一次抽波斯水烟,后来这种“醉烟”的感觉就淡了许多,甚至没有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现在再抽水烟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可以对小伙伴们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开始时大家都很矜持地说,“不抽,不抽。”结果水烟上来后看我醉眼迷离地抽了几口后就忍不住跃跃欲试,周老师自持平常是游泳健将呼呼地大大一口,结果烟立刻吸到肺里,只有寥寥白烟从鼻子冒出,活像女版“牛魔王”,然后马上醉烟, 大呼头晕!矜持的法官大人估计真没抽过烟,姿势大于实际,起身站立,一手叉腰,一手把烟嘴放入口中,半天没吸出来;还是投资家深藏不露,朱唇轻轻一抿,青烟缭绕,绝对专业人士!波斯人民的茶室消遣项目就让我们这么嬉笑着轮流把玩,任由青烟飘过麻醉微熏的头脑;半闭半合的双眸里流淌着娇媚的秋波。
 
选择水烟的口味就如选果汁一样,苹果、桃子、橙子、薄荷...原味,应用尽有。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0 10:06:44
Post #18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亚兹德是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基地,拜火教是伊斯兰进入波斯之前的本土宗教,崇尚光,古时能由人掌握的光源就是火,所以火成为该教派的标志;有说著名的汽车品牌“马自达”的名字取自拜火教的最高主神阿胡拉·马自达,不知道是否真实。

拜火教,也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源于她的创立者的名字-- 琐罗亚斯德(约公元前628-公元前551),他诞生在阿塞拜疆,在“神主”的启示下来到伊朗东部的巴尔赫,试图说服当时的国王弘扬拜火教,但受到官方神权代表的迫害,流亡到中亚的大夏王朝,受到国王维斯塔巴的接待,在国王和大臣的推崇下,拜火教迅速壮大发展至伊朗西部。公元前6世纪后期,大流士一世定拜火教为国教,并独尊拜火教主神“阿胡拉·玛兹达”,在他的铭文中记载“伟大的神阿胡拉·玛兹达,他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幸福;创立大流士为王,使之为众(王)之王,众(号令者)之号令者。”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一世也仿效他的父亲写道“伟大的神阿胡拉·玛兹达,他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的幸福;他立薛西斯为王,唯一的王,唯一的号令者。”但凡事荣极必衰,等到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不仅烧了波斯波利斯,拜火教也被几乎被灭;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建立,拜火教死灰复燃,重新兴盛起来,再次成为波斯国教,并且地位更长,历代国王兼任教主,自称为阿胡拉·玛兹达的祭祀长和灵魂的救世主,主张教会与国家融为一体,直到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了,大多数的拜火教徒被迫改信伊斯兰教,虽然如此拜火教仍有分支残存,分布在伊朗亚兹德、印度孟买等地。
 
正如伊斯兰教有《古兰经》,拜火教也有自己的教义《阿维斯塔》,她的主旨是确认人世间光明与黑暗两种对立的二元论,她号召人们皈依光明神灵,敬拜阿胡拉·玛兹达,在《阿维斯塔》中牛象征善思;火象征着天则与正义;金属象征王国与理想;水象征着完善;植物象征着不朽。拜火教主张善恶报应、灵魂转世、末日审判,天堂地狱,其思想对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深远影响。拜火教也曾传入中国的西藏、中原地区,在唐朝时在长安附近更有她的教堂。
 
亚兹德“琐罗亚斯德火庙”是拜火教的圣地之一,因为这里存放着被拜火教象征天则与正义的圣火,圣火据说从公元5世纪一直燃烧到现在!火庙不大,一座主殿和一座副殿,主殿内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置放在玻璃幕墙之后的圣火,红红的火苗经历时空岁月的考验,坚韧顽强地燃烧,就如天,就如道,就如正义长存人间,
 
拜火教的守护灵标志至今在许多政府建筑物标志上仍能看到,好像德黑兰的外交部大楼上就有硕大的拜火教守护灵。守护灵的三层翅膀体现了三个拜火教义:谨言、慎行、勤思。 “There is but one path in the world - the path of honesty”(诚实处世),难怪现在许多人仍在崇拜大理致简的拜火教。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0 22:18:35
Post #19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拜火教崇尚元素纯净,认为尸身如果埋入土里需要至少几十年才能被土地吸收,如果火化则会污染空气,所以推崇“天葬”,举行“天葬”的地方叫做“寂静塔”,“寂静塔”几乎在拜火教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在亚兹德城区附近的“寂静塔”规模比较大。
 
说是“天葬台”但没有一丝阴森恐怖的感觉,我觉得很多时候感受是个体的心理暗示,明白拜火教天葬的意义再看就没有那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反而觉得很自然。寂静塔一般有1个或2个并列一起,山脚下有一些简单的房子,这些房子是给家属过夜和遗体停留用的。以前的人住的远,有时候到达天葬台时已经很晚,这些房子就给家属住宿休息并停放遗体。遗体留在小房子里,天亮家属就离开,有专门的人把遗体抬到“寂静台”里,和藏族的天葬不一样这里不肢解遗体,只把遗体放入坑内等秃鹰来吃,剩下的遗骨也由工作人员事后收拾,家属离开后就不再回头了。
 
关于寂静塔的介绍,LP和穷游里都说得很少,本地的亚兹德人听我说到“寂静塔”去都第一时间问我是否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向我解释。不过年代改变,“寂静塔”已经停止本来的用途仅做遗址参观,现在的拜火教徒死后也不下葬,不火化,不天葬,只用石头棺木把遗体盖上放在墓园的地面。
 
第一个向我极力推荐“寂静塔”的是在“粉红清真寺”遇到的一个巴西专业杂志摄影师,他在旁边拍了我许多照片,以为我是专业模特,拍完后我们一起坐着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亚兹德的“寂静塔”非常美 ,等我亲自去到的时候就知道所言非虚!“寂静塔”的确是个出大片的地方,在小伙伴们回国后,我专门又来了一趟自拍,来之前还在侯赛因办公室旁边卖布的店里借了一块极富波斯风情的布充当道具。
 
“寂静塔”的周围没有其他建筑,风沙比较大,那天我本来想自己捣鼓让司机在车上等我,不知道司机是好奇我一个单身女子还是担心我,总之一路相随,我开始挺嫌他烦的,语言不通,又总亦步亦趋,但是司机大叔总是很殷勤地帮我拎包,风大的时候帮我稳定脚架,于是我就把他当助理使,发现这感觉不错,人也能更投入拍摄当中。
 
在伊朗的几个星期里很少见到同胞,那天在“寂静塔”脚下遇到两个挂着大相机的青年同胞,本想着可以打个招呼,可是这两青年人冷冷地对我熟视无睹,只在相互说,“这天,爬上去可不得了,没啥,走吧。”于是转身离开。可是其他外国游客经过我身边的时候都会主动向我微笑,攀谈几句,鼓励我加油拍好照片,这感觉时常让我很难受,同是同胞我们相互看不见,而那些异乡人却时常给我温暖。
 
寂静塔上是看日落非常好的地方,站在塔顶,远处城市尽在脚下,橘黄的太阳把最后的余晖晒向大地,广袤天地间,让人觉得自己不过是天地间无足轻重的小尘埃。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6 21:52:19
Post #20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亚兹德是老城,附近的小村庄历史久远,古时为了储藏财物、抵御外敌会修建一些城堡供村民避难,萨尔亚兹德城堡是其中之一,意思是“亚兹德的头”,城堡的建筑风格和许多地方的城堡一样,有护城河(只是已经干涸),有吊桥(很短),城堡原来有3层楼高,占地7790平方米,多达468个房间用于储藏粮食、财物和避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保险箱”。

城堡不常看,要打电话给看门人来开门,那天不仅来了看门人,还来了一个英语讲得很溜的帅哥,一下打动了法官大人的芳心,不停地向帅哥提出各种问题,我则一心拍照和她们分开走,帅哥多次提醒我不要独自走到楼台旁,因为城堡年久失修,有些地方会塌陷,古老的城堡又是出片的好地方,我的相机却因地面不平重重“摔”了一跤,扑了一脸黄土,把我心疼得不行。
 
萨尔亚兹德旁边还有历史久远的商队旅馆ZEIN-O-DIN,长方形的大院围着小耳房和通廊,地上有栓马的木桩,据说天热的时候旅人们就睡在通廊里,天冷或生病的就睡在耳房内,还驿站内还有一个光线昏暗的餐厅,看样子没什么客人,只有几个本地人坐着聊天,看我们进来起身为我们泡茶,房顶上有个小洞斜斜地透出一束光,于是和小伙伴在光下“搔首弄姿”地想拍出“盘丝洞”的感觉,帅哥也在旁边吐出烟雾增加效果,旅行不仅在看风景,也看和谁一起玩,玩什么。法官大人禁不住帅哥的诱惑想大中午与帅哥同骑骆驼,被导游姐姐阻止“这天,大中午的骑骆驼,不怕烤焦啦!”我们也在旁边说,“如果不是和帅哥骑,而是和牵骆驼的骑,那多划不来。”于是法官大人只能悻悻然地放弃,只能找出借口要了帅哥的电邮。
 
去年来过美堡(MEYBOD),当时感觉还不错,今年再来感觉这里已经变了,广场上的小土堆已经被铲平,进门的走道上已镶上厚厚的防护玻璃,许多地方开始用现代工艺修缮,美堡已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正如之前说,伊朗在发展,进步很快,许多地方不趁早来看,就再也看不到了,好在顶楼看下来古城还在,美堡最好的拍摄地点在洗手间旁,去洗手间时不要忘了带相机。那天在洗手间旁有个本地摄制组在拍一个本地老人以古堡为背景用本地语言念经书的场景,很有历史感,可惜没带相机。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6 22:43:53
Post #21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去年和侯赛因的认识就像故事一样,一个满脸憔悴的背包客误打误撞来到一个会讲英文的旅行社,一个热爱中国功夫的伊朗老头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过程,在我上次离开时压根没有想过会再来伊朗,从来没想过会和侯赛因成为合作伙伴,而侯赛因却反复和我说,他看到我的时候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认为我们一定会再见面,这次我来伊朗,他专门开了6个多小时车从亚兹德赶到德黑兰迎接我和我的朋友。

以前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殷实的小商人,因为他的旅行社虽然面积大,但是装饰很简朴,而他本人也只是衣着干净,没有什么奢华之物,开的车也就是“起亚”SUV和“丰田”客货车,那天因为纪念第6伊玛目我们没能去成“波斯波利斯”估计他觉得挺过意不去,于是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我去年在伊朗的时候就经常有路人很热情地邀请去家里做客,只是热情归热情,彼此语言不通,而且也不知道究竟是否好人,所以也从来没去过,现在侯赛因好歹算是朋友,所以也就不客气,当做近距离了解伊朗人民的生活,于是答应了他的邀请。
 
当车子停在一个围墙耸立的大铁门前,紧闭的铁门在夜色中无声地慢慢敞开,侯赛因在门后向车子挥手,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条林荫小道,宽敞的花园和远处的波斯大宅!用通俗说法,侯赛因家属于独门独栋别墅,楼高4层,前后分别有硕大的花园(每个花园目测有至少有半个足球场大),他说没请园丁都是自己打理的。虽说在国内也认识些土豪朋友,但很少去别人家做客,所以亲身去过的大宅不多,相当一部分属于楼盘样板房,当置身于侯赛因家的大宅,自打进入大门后嘴巴就一直合不拢,不断地发出,“哇!哇!”的赞叹声,他家单层面积至少过千平米,大不是最让人赞叹的,装修和装饰才是让人赞不绝口的!之前说过的波斯地毯,侯赛因家里光是客厅就按功能分为3个:主客厅、会客区、亲友交流区,还有看起来像等候区,比较正式的餐厅,开放式厨房的就餐区、封闭式的厨房,还有什么洗衣房之类的小房间。
 
会客区,光是欧式椅子就摆了有20多张,地毯是3米x 6米的混丝大地毯,价值至少2万美金,像这样的地毯在他家的一楼就有4张!房子整体装修风格属于欧式宫廷,以前有提过从恺加皇朝开始,宫廷流传出来的贵族风格深受欧洲文化影响,伊朗的富裕家庭基本都采用欧式风格,后来再去到侯赛因岳父家发现也是如此。除了贵气的欧式家装,墙上所见最多的是侯赛因独女的画作,侯赛因的太太来自贵族家庭,品味高雅,气质恬静,虽然不会英文,但是见到我很有礼貌地和我相互拥抱亲吻问好,后来在她娘家和侯赛因姐姐家再见时,我们俩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她一直都很温柔贤惠地为我布菜端茶,微笑地陪坐在旁边。
 
侯赛因太太品味高雅源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娘家的花园至少是她和侯赛因家的3-5倍!家里的装修更为沉静厚重端庄,除了同样的豪华,更多了一柜又一柜的祖传古董。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8 22:53:27
Post #22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侯赛因并非一个我们传统以为的伊朗人 - 宗教虔诚、保守,他常说自己是非传统的穆斯林,他不祷告,不做礼拜,甚至不进行斋月(当然是在非公众场合),出身富裕家庭的他年少时曾旅居伦敦19年,深受英式教育的影响,既绅士又充满个性,我看过他年轻的相片就像“披头4”成员的样子,留着浓密长卷发和八字大胡子,年轻时候的他女友众多,据说初恋还是一个中国女孩。伊朗人在公众场所不能喝酒,如果被发现最高的刑罚是死刑;即便如此不代表他们不喝酒,一般民众都会私下酿酒在家里喝,过了几天我再去他家时,他请我喝了自酿威士忌,我很少喝烈酒,不知道味道是否醇厚。
 
侯赛因家族在本地属于望族,上有姐姐,下有两个妹妹,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他不是那些只知道继承遗产的富二代,相当敬业和实干,常常早上5点就起来工作,他说他不相信爱情,但相信事业。除了旅行社,他还是本地NGO组织的会长,因为他的引荐我居然和亚兹德市的历史申遗组织、旅游局长、市长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伊朗的政府单位保安严密,大门有实弹卫兵把守,所有随行物品X光检测,第一个和我见面的历史申遗组织的负责人是位女士,她的助手也是一位年轻女士,之前虽看书说伊朗女性地位在伊斯兰世界并不低,她们受教育和政府从业的比例和正常的国家差不多,但是在亲眼看到前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申遗组织的工作人员多是伊朗年轻人,和他们领导见面后,那位年轻的女士还邀请我去他们办公室与他们全体同仁见面,大家年轻人见面,虽然有些腼腆,但是对我的到来显然很好奇、兴奋,后来一张我和他们的合影还被放到他们的宣传片去,也算是中伊交往的见证吧。
 
教育部长是一个看起来传统的伊朗男人,见面前侯赛因就提醒我说他不会和我握手,让我不要介意,因为伊朗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在公众场所一般男女授受不亲,据说曾经有一个伊朗官员接待一个欧洲旅行团时,官员和女导游亲切地握了一下手,然后他的仕途就没有“然后”了。虽然部长不和我握手,但是对我是极有礼貌,还有专门摄影师来拍摄我和他会面的情况。
 
最有意思的是和市长会面,亚兹德市不像国内城市那样除了正市长还有其他副市长,只有一个正市长,刚上任不久 ,据说是子承父业,他父亲原是当地的宗教领袖阿訇,去世之后由儿子继承市长的位置,新市长很年轻,大约40多岁,人很和气,见面前侯赛因也同样提醒我说,“市长不会和你握手哦。”“不过...”他狡黠地对我说,“如果他和你握过手,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你。”说完他对我眨眨眼,顽皮地笑了笑。市长一副中年才俊的样子,稳重,谦和,有气场,除了市长还有英文秘书陪同旁边用英文向我翻译,我的翻译呢就是侯赛因,除了我们还有第一次见面的申遗组织的官员,大家围坐一起聊得挺开心,市长大人很开明、和善,英文秘书不断微笑地对我说,“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我们能做到一定帮你。”友好的会面结束时大家起身准备离去,这时我乘大家不留意径自走近市长,用头巾包着我的右手主动向他伸过去,市长略有一怔,我微笑地看着他,假装不知内情,坚定地伸出手对他说,“很荣幸认识您,市长大人。”过了大约两秒钟,市长终于反应过来握住了我的手说,“非常荣幸认识你。”我满心欢喜地绽开灿烂的笑容松开了手,转身离开,市长的笑容还有些僵硬,这前后不过几秒的事情,足够让他记住这个中国的女子。离开市长办公室我对侯赛因和申遗的官员说,“我刚和市长握了手。”他们的嘴巴张大,两眼直愣愣地盯着我,然后一起惊呼,“什么?!你和他握了手?”“是的,就刚才!”“你太了不起了。”“我觉得也是。”“哈哈...你这个大胆的女子,你真的去握他的手!”侯赛因激动地搓着手,笑得脸上炸开了花,两眼放光似的,恨不得把我搂进怀里,如果说以前是他被我的外表吸引,这次到访我们相处了差不多半个月,一起办公,一起访客,一起郊游,他看到了我的才华,见识到我的胆识,看我的眼神也越发不同了。

 
伊朗官员的接触发现他们比想象中热情、开放、务实,我一直很希望能为推动中国(甚至世界)了解伊朗做些事情,可惜时机仿佛还未到来,如果有意向在这方面做些事情的朋友不妨和我私下沟通,看看是否可以共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8 22:55:26
Post #23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侯赛因在英国接受的教育,从小参加英国童子军,熟悉野外生存知识,热爱户外活动,在伊朗私人藏枪和户外狩猎是合法的事情,每年狩猎季节他都会和朋友或独自前往猎区享受大自然,他太太是娇贵的千金小姐通常不参与这些活动,据说和他去了一次户外,在路上都快睡着了,从此再也不参与。而我,骨子里享受疾风飞驰的自由女子,对于蓝天、大地有天然的向往,那天侯赛因说带我到郊外是去野外烧烤,我说,“好啊!我要吃鸡翅,要鸡中翅。”伊朗的饮食单调,除了烤肉就是炖菜,烤肉每家餐馆有而炖菜是有一定规模的档次的餐馆才有,“因为炖菜耗时间啊。”他们常常这么告诉我;因为穆斯林不吃猪肉,烤肉的品种不外乎在牛、羊、鸡中间选择,伊朗烧烤没有天朝烧烤好吃,至少没那么鲜嫩多汁,我所吃过的基本都是干干的,柴柴的,偶然吃过一次烤半鸡,那个鸡翅居然还有美味的汁水,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当侯赛因说道去野外烧烤,我冲口而出就是“鸡中翅”。
 
侯赛因带我去的郊外距离亚兹德大约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路上除了光秃秃的山头,还有古老的村庄,我在博物馆、商店看过波斯地毯,从来没看过真人编织,那天的路上,侯赛因说他有一个朋友就是地毯的生产商,问我想不想亲眼看人织地毯,我当然说好,于是开车去了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小村庄,作坊里都是中年以上的妇女,据说织地毯是妇女的专利,看到侯赛因和我都很热情,侯赛因告诉她们我来自“秦”(中国),她们听了很高兴,赶紧煮茶让座,听我说来看织地毯本来坐着休息的她们立马回到织机前忙活起来让我拍照,其余不用干活的妇女和侯赛因在热络地交谈,村子关系紧密来了陌生人的消失如风一样迅速飘到大部分人耳朵,不少妇女小孩纷纷走进院子围观,侯赛因说,“你可能是她们这辈子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我不懂波斯语,也没带什么糖果,只能友好地向她们微笑感谢她们的热情,以后伊朗成为热门旅游地区后相信这样的示范更多成为特色表演项目,但是此时此景她们是把我当成朋友向我展示她们的工作,这份真实和善良永远铭记在心。
 
村子附近有个千年城堡,颓废、残旧、有种荒凉的美,城堡的作用无非都是在有外敌入侵时让村民进城堡避难,起到保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作用,当国泰民安城堡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见,慢慢衰败,仅留下一丝片段供人怀念和遐想。 
 
沙漠地区山丘起伏,没有高大的植被,只有枯黄的小草堆星星点点遍布其中,夏天的时候想到一块树荫遮阳是很幸福的事。侯赛因是个细心周到的绅士,那天我们出来的早他不仅准备了午餐连早餐也准备了,SUV上的户外用品应有尽有,茶壶茶杯也不在话下,早餐是西红柿炒鸡蛋 + 大饼(路上买的,据说那家的大饼很出名,我们早上7点就已经出现在那里了);午餐时我心心念念的“鸡中翅”!侯赛因提前一天买好用特制酱料腌好,鸡翅金黄明亮惹人怜爱,我不停地指挥他“不要那么熟!”以免变成柴鸡翅。侯赛因的确很有户外经验,通常是他找好煮食的地方(树荫 + 水源),自己动手搭炉子,捡柴火,做饭;我呢,属于户外“公主型”只享受成果,不参与过程,因为 - 我 要 - 拍照 - 啊!哈哈,侯赛因任劳任怨地忙乎,我也不得空地四处寻找机位,侯赛因常常要我注意脚下,因为我只穿了运动拖鞋,他不是担心我行走不便,是担心我被蛇摇,他常常说,“这荒郊野外的万一被蛇摇了怎么办?”我任性地不理,他就自言自语地说,“好在现在天气热,蛇比较少出没;不过我也懂处理蛇伤的,不要害怕。”不用做饭的时候,他要么帮我固定脚架,要么在山脚下咬着烟斗远远地等我,从不催促,感谢他的包容,让我看到亚兹德美丽的风景,可惜大部分的照片却被我后来无意中删除,那天的许多情景只能留在记忆化作随风消散的细沙。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29 21:22:19
Post #24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a loverly cancer 离线 a loverly cancer
亚兹德是古老的城市,13世纪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这里的时候曾赞叹,这是“一座非常精致、美妙的城市和商业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驿站,它没有遭受过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破坏,并在14和15世纪随着丝绸、纺织品、地毯的本地主要产业发展而繁荣昌盛起来,和伊朗大多数地方一样,亚兹德也随着萨法维的战败而陷入衰落,直到最后一任沙阿执政,把铁路从德黑兰延伸到这里才有所改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亚兹德老城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性质类似西安,如果想感受伊朗古老的历史文明最适合来这里。在老城区有2000多座恺加皇朝时期的土坯房子,几乎每个房顶都有高高的风塔,这是亚兹德区别其他城市的特色标志,老城区内的窄巷阡陌纵横,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是没有关系,总能绕得出来,许多原来的老土屋开始坍塌,老城里也是一派积极建设的气氛,村民们渐渐搬离原住所迁移到附近的新城镇去了,侯赛因的叔叔在新城区就开了一幢10多层高的私家医院和钢铁厂。
 
风塔是亚兹德老城的标志,就是天然的空调系统,沙漠地区夏天气候炎热,苦夏时间长,古代的人民在屋顶上修建风塔把风引导到室内,老城区房子一般不高,都是向地下发展,地下有坎儿井形成冷水池,风塔由通风井、捕捉热空气防止其进入房间的空气架、改变风循环方向的风门片和一个屋顶罩。进入房间的气流再经过室内的冷水池冷却,暖空气则顺着循环路径向上升腾,通过另一个通风井离开室内,如此往返就形成天然的空调。当你站在地下的冷水池即便外面已经40多度的高温依然感到丝丝清凉,有些大的宅子冷水池引入外面的水流,形成天然洗衣房,也是以前的一个小社交场所。
 
风塔的最典型代表是多莱特阿巴德花园(Bagh-e Abad),这里曾经是卡里姆汗(是的,就是那位反复被提起的卡里姆汗),建于1750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不仅有复杂的格栅结构和精致美丽的彩色玻璃(在1楼我制作的视频开头就看见,个人认为不比“粉红清真寺”逊色),还有伊朗最高的风塔,高33米,只是你现在看到的已经不是最初的风塔而是20世纪60年代在原来的风塔倒塌后重新修建的。风塔的外观通常都会看到突兀的木棍如“井”字般插入风塔,我一直不太明白它的作用,也没找到相关的解释,大致推测是方便人修建风塔的脚手架和日后维修的梯子,不知道推测是否正确。

----------------------------------------
感叹生命的脆弱;感悟生命的精彩;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目的在哪儿由心决定

 
旧帖 2016-03-31 09:38:47
Post #25
Re: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自闭胶囊 离线 自闭胶囊 围观大片!

----------------------------------------
吃药了吗?

 
» 论坛 » 异域之旅 » 中西亚 » 是相遇还是重逢 · 伊朗 【2015.8】 58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