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置 异域之旅 / 深圳 / 美国 » 城市 » 深圳 » 异域之旅 » 欧洲 »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08 环游苏格兰 @科茨沃尔兹 09年 完结篇 75
旧帖 2006-12-25 18:42:36
Post #1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08 环游苏格兰 @科茨沃尔兹 09年 完结篇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08 环游苏格兰 @科茨沃尔兹 09年 完结篇


  
  
  
       早上,按着之前的计划,准备好东西,背上大包上路了。
      从维多利亚汽车站搭国家快线巴士去威尔士首府Cardiff(卡迪夫),好像注定了一开始就不顺,上车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
    巴士经过几个安静的小城,在中午到达威尔士首府Cardiff(卡迪夫),市中心人山人海,满街的人像发了疯一样狂吼乱叫,通往城堡的路上,垃圾铺满了整个街道,满街的警察虎视眈眈地站在那儿,地上的垃圾多是易拉罐、塑料袋、碎酒瓶、胶纸杯,整个儿的就是一个垃圾场,整座城市破旧而肮脏。
    所有的景点都关闭,警察说,因为 football。唉,我怎么选这个日子来这里?足球赛是让英国人发狂的特殊日子,赶紧逃离这座

依然香如故 于 2021-09-20 13:18:49 编辑
 
旧帖 2006-12-29 06:54:02
Post #9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approve   之七   我从小向往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今天是周六, 一早,兴冲冲地下了地铁,正好有一辆火车停在Notting Hill gate站,高兴地跨上,还没坐下,车开了,唉呀,才发现自己上错了车,这趟绿线的火车是向南开往温布尔登的,在下站下车,跑过天桥的那一端,踏上了黄线的火车,在cannon street下车,换乘开往格林威治的轻铁。
    找到了3号站台,登上很空的一辆车,问车上一位老人,此车是否开往格林威治?老人点点头:“是的,一会儿就要开了。”我在老人的对面坐下,老人说,你刚才的发音错了,是“格林尼治”(Greenwich)而不是“格林威治”。在国内从小学叫到现在,原来发音一直是错的,W不发音,“格林威治”是翻译的错误?还是教育部门的错误,反正我小学的课本里就是这样念的。
    我谢了老人,并问了一下到天文台的路线,旁边一位扎花头巾的老太太插了进来,仔细地告诉了我一番,我很感激地对他们说,谢谢啊!英国人真很友好!
    老太太说,不是所有的英国人都友好,只有一些人友好,老先生也附和着说,对!只是一部分英国人友好,不是全部。
    看我疑惑的神情,老太太自我介绍,她是Dutch(荷兰人),老先生说他来自爱尔兰,来伦敦看女儿和两个小外孙的。老太太干脆移到我旁边的座位上来,三人一起聊起了天,空旷的车厢立即变得温暖起来。
    车过泰晤士河时,两人赶紧问我知不知道这条著名的河流?我说知道,我曾在很多反映二战的电影上看过这条伟大的河流,不过,现在的泰晤士河最美丽了!老先生朝我挤挤眼睛俏皮地说,你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吗?说完大家一起大笑起来。
    到站了,两位老人反复叮嘱,“下车往左走,一直向前,再问人。”
        看着渐渐远去的火车,我的心中充满感激和温暖,他们多像我年迈的父母啊!
    很容易就找到了格林尼治小镇中心,因为英国的路牌指示的很明确易懂。
    站在国立海事博物馆门口,马路对面就是有着一个大校园的古老的格林尼治大学,远观校园的白色建筑和整个海事博物馆的建筑遥相呼应,风格协调,可惜的是,这所古老的大学现在全英的大学排名中相当靠后!
    国立海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是世界上最大的以航海为主题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全英最棒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追溯了大不列颠和海洋的历史。它的馆藏极为丰富,瓷器、玻璃制品、王室的平底船、油画、中国清王室的古画、古物……,它展出的这些东西,都和帝国扩张时期的航海有关。从那些很古老的海事图上,展品上,我了解到了当时的海军、探险家、商人的活动路径,从往北美洲的大规模移民,库克船长的环球探险旅行,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到一些商人的贸易活动,可以看出当年的不列颠帝国雄霸世界的威风是何等的风光!
在一幅清王室的画前我徘徊了很久,此画描述了英国使节在乾隆年间来华拜见之状,画上写着“英狤猁特使”,看来,那时我大清帝国还是很威风的,给英国使节加上了“犭”字旁,将之归为兽类!    整个海事博物馆的风格是明快的,清新的,不像其它博物馆的幽暗和压抑,可能是因为大海的关系吧,整个博物馆都洋溢着一种明亮、青春的气息,今天最令人高兴的是,我遇见很多说普通话和广东话的中国学生来参观,他们很年轻,让人感到希望。
    出海事博物馆,走进古老的Queen’s House(女王宫),昔日的典雅装饰还在,可女王早已无处可寻,在装潢精美的大厅里,有美丽的动植物图案和百合花纹的奇妙组合,配上英国的长枪长炮的武器绘饰令人惊叹!据说,那象征着英法联姻。
    穿过大片的绿地,慢慢爬上位于山顶的皇家天文台,山路边,不时有小松鼠跑过来向游人讨吃的,黄艳艳的水仙花一丛丛地在寒风中起舞。心情莫明其妙地激动,想起儿时,老师说起格林尼治天文台时的郑重模样,想起年少时对古老欧洲文明的向往,心中竟有了一种朝圣的感觉。
    在山顶的售票处,拿了一张电脑打印的免费门票,走进小院。有些游客正在山顶俯瞰着伦敦城和泰晤士河,好壮观!
    1844年,由国际会议达成共识,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零度经线为标准,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同一时区时间相同,这条线,就叫格林尼治子午线,又叫Greenwich  Meridiam(本初子午线),全世界都按照这个时间来计时,这就是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本初子午线象征性地将地球划为东西半球。这就是我们学生时代从地理课本上知道的知识,现在我就站在小院中的这条闪动着时间数字的闻名全球的线上,像在做梦。过去,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站在这条线上!
    和其它游客互相帮助着照了像后,我便走进了Flamsteed House,因为山顶的皇家天文馆是由几个建筑组成,这是第一个王室的天文学家建造的馆,Flamsteed 在这里研究星象,创造出了精确的航海图,时钟的滴答声不断地响着。在展厅的时钟中,居然有一只来自中国的文革时期红卫兵穿着绿军装的闹钟,那是六十、七十年代的很多中国家庭所拥有的计时器,也是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闹钟。
    天文馆的精密仪器保存的相当好,可以看出当年英帝国的强盛,在东边的塔楼上有Time ball(时间球),从1833年起,每天下午1点它就会掉下来,于是泰晤士河上的过往船只,就可以对时了!
    出展馆,小院中的子午线上的时间依旧闪动着,这里从没有相同的时间,时间也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秒钟,它永远向前,永不回头!
   在山顶的公园草坪上,有许多穿短衫的少年和他们的父亲在打橄榄球和棒球,看样子,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酷爱运动,使得这些做父亲的中年男人的身材异常健硕、挺拔。
    天太冷,回到小镇上,在皇家军事学院外停泊着两艘古船,一艘叫吉卜赛号,小巧玲珑,曾于60年代环游世界;另一艘叫调皮姑娘号,是一艘大型的中国快速帆船,当年,她负责将东方的茶叶运往欧洲,保存完好,里面现在是一个小型的展览馆。
    在小镇的十字路口,发现了一家中餐馆“大碗面”,早就听说格林尼治有家中餐馆卖大碗面,有小脸盆那么大,而且便宜,每碗只售3.2镑,进得门去,说广东话的小伙计热情地领我挤进长桌中的一个空位,全然不顾那么多在等位的鬼佬。
    面的味道果然好,份量足,和听说的一样。
    天快暗了,回到火车站,没人检票,但自动售票机前照样排着买票的队伍,这是一个遵守秩序的国度。
    格林尼治是个美好的小镇,是个令人愉悦的小镇!
  
  噢,在地铁里,我看见了刘德华和梁朝伟的电影“无间道”的电影广告,“无间道”在伦敦开始上映了。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1-02 14:51:20 编辑
 
旧帖 2006-12-29 11:56:31
Post #10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小小菊 离线 小小菊 仔细看完,写得相当的好。请继续。
 
旧帖 2006-12-29 16:57:12
Post #11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louis XVIII 离线 louis XVIII “旺记”的特色就是伙计的“臭脸”,我都怀疑这是不是他们故意的营销手段,呵呵
  
赞一个LZ好文
louis XVIII 于 2006-12-29 17:01:15 编辑

----------------------------------------
【全球高中低档旅店预定网址汇集及TIPS!(大多预定不收费)】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56787,0,0,1.html#4065012

 
旧帖 2006-12-31 09:18:47
Post #13
回复: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小小菊 wrote:
仔细看完,写得相当的好。请继续。

谢谢你花时间来读,也谢谢夸奖.....还有很多需整理,,,,,
 
旧帖 2006-12-31 09:20:57
Post #14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之八     艾伯特收藏馆
  
    第一堂课做练习,老师问莎士比亚的最著名戏剧是哪一部,我答“哈姆莱特”。两个不常来上课的中国学生问我,谁是莎士比亚?我很惊讶!问他们中学语文课本里没学过吗?在我印象中,这是中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常识。
下午去艾伯特收藏馆看展览。
     位于南肯辛顿的艾伯特收藏馆是全球最大的装饰艺术及设计博物馆,它包罗万项,实际是由数座博物馆合二为一。它包括了雕塑、水彩画、小型雕像、艺术摄影、壁纸、海报的收藏,还有古色古香的国家艺术图书馆,以及全球最精美的印第安装饰日用品。
今天有很多学生坐在馆内的藏品前上美术课,他们手持画版,听老师在讲解雕塑的构造。不同雕塑前的学生年龄不同,穿着的校服也不同,看年龄应该分别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们都分散地坐在干净的地下,颜料和书包也放得一地,馆内很暖和,也很安静。
    一个戴着红围巾的英国男人在临摹一个雕塑,看我欣赏他的画作,他很友好地用日语招呼了一句。我不高兴地说,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
    他立即用广东话说了一句:“你好!”
    “你是画家吗?”我问。
    他反问道:“我像画家吗?不,我不是画家,画画只是爱好,我是一个商人。”
    接着,他又说,我最爱吃中国城的“旺记”了。
“为什么?”我问,因为他说的“旺记”shocked用的是广东话发音。
    他说,因为便宜啊,而且份量大。
    这英国人挺直率的。唐人街的“旺记”是间恶名在外的中餐馆,因为态度不好,常给人投诉并被报纸点名批评,岂料,更加客似云来。“旺记”的食物便宜不假,份量又足,但那一帮穿黑T恤像打手一样的伙计,整天板着个脸,个个长得歪瓜裂枣,让人心生恐惧,生怕一不留神而被打。
    也许,这就是“旺记”的特色吧,这么臭名昭著的广东餐馆竟然受到了英国佬的喜欢。
   
  
   
依然香如故 于 2006-12-31 09:36:42 编辑
 
旧帖 2006-12-31 09:45:24
Post #16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shocked之十   自然博物馆
    今天依旧是雨,下午,穿过海德公园,去南肯辛顿的自然博物馆。
    雨中的草地越发显得绿了,巨大的苍老的树干,在雨中显得苍劲和浓黑,像一群岁月的老人,历经着沧桑变化,可爱的小松鼠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长长的大尾巴象把扫帚,在地上轻轻扫过,这里的松鼠好胖啊。  
    早在十六世纪,这里是皇家的狩猎场,到了查理一世才打破向平民开放的先例。现在,海德公园做为伦敦的市肺,调节着空气和人们的心情。
    穿过公园,在南边的出口有一座艾伯特亲王的金色塑像,穿过马路就是艾伯特亲王的收藏馆、科学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外面的马路边,有几个中国学生在寒风中卖报,交谈下得知,他们竟是附近的名牌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的中国学生。
    走进自然博物馆大厅,一副超巨大的恐龙骨架横跨在大厅的正中,大厅的高大的屋顶上彩绘着各种植物的图案,这里面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一场情节,就在这里拍的。  
    约6800万个动植物标本及100多万册的图书和手稿,加上宏伟的哥特式建筑,让人叹为观止。这座博物馆不仅免费,而且以提供信息和普及教育为主,充满趣味的展出方式让一般的孩子和民众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知识。
    展厅分别有恐龙厅,里面展出有上亿年的化石;人类生物学厅,让人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有海洋生物厅、植物厅、动物厅……反正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还有自然灾害的模型,摸拟,让人身临其境,充满惊心动魄!
    在二楼的105室的橱窗里,陈列了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的介绍及他在伦敦的家的图片及位置地图,我将之抄录如下:
Charles  Darwin
    Charles Darwin(1809-1882)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ames in science, His unique  observations on the natural history were inspired by the diverse wildlife , he saw during the five year voyage of HMS Beagle Later, this experience helped Darwin to write his celebrated  theory of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这就是关于进化论这个学说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参观的过程中,看见很多穿着漂亮校服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和操作一些模型,也有一些较小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
在全英国,象这样免费的大小博物馆有300多家,而且设施很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残疾人提供的完美服务设施,单单一个洗手间就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怀,路牌上都注明有残疾人行道,从这里可看出,这个文明的国度对残疾人士的尊重和爱护,残障人士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应该是幸福的。我记得,深圳市早几年有一条新铺的盲道,居然通到天桥的楼梯下,不仅是死路一条,如果盲人顺着这样的道路走,一定会撞破头,不知道这个市政设计是怎样被通过的?
出自然博物馆,大门的左侧一块空地上有一幅超大的世界地图,雨水淋湿了,色彩更鲜艳,边上还有一片巨大的地球实景的照片竖在那里。  
不能不佩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普及程度,shyquestion仓禀实而知礼仪啊,看来,国民的素质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旧帖 2006-12-31 11:21:09
Post #19
回复: 回复: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louis XVIII 离线 louis XVIII
依然香如故 wrote:
看来你很熟悉旺记,下面这篇我写了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旺记

  
呵呵,我也不算太熟,去了几次而已,呵呵,我想其实关键还是那里比较便宜,份量足,味道不错。无论中外,大家都还是追求实惠的,呵呵
  
LZ去了不少地方哦,我都没有去过,期待LZ多写点,俺也跟着身临其境一下big smile

----------------------------------------
【全球高中低档旅店预定网址汇集及TIPS!(大多预定不收费)】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56787,0,0,1.html#4065012

 
旧帖 2007-01-02 15:21:22
Post #21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十四 著名的温布尔顿小镇
  
    搭上去南部温布尔登的绿线火车,在Southfield’s下车。我走进了温布尔登Park,湖光山色, 一片绿意盎然,绿茵场上很多人在打网球、高尔夫球,宽阔的湖面上有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玩风浪板,风很大,天还有点冷,孩子们很勇敢,他们的身上都被水打湿了,潮湿的金发贴在他们白晰的脖子上。中国的父母是不会允许孩子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去和大自然做搏斗的,他们是被养在温室里的花朵。
    沿着Park中的小路漫步走上了小镇的街道,这是个宁静、优美的小镇,小镇上的人挺友好,让我想起了剑桥。
    在一座巨大的绿色建筑前,我停了下来,问了一下守门的黑皮肤老人,这座建筑是不是闻名世界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比赛场馆?老人说,是的,不过现在正闭馆装修,迎接6、7月份的世界网球公开赛,老人接着说,夏天的时候,这里可没有这么安静,这里全是世界各地来的看比赛的观光客。而且公开赛的球票很难买,每年二月份票就早已售完。
     往前再走一点,就是Wimbledon lawn tennis museum(温布尔登草地网球博物馆),我请一位中东小伙子帮我拍照,他也请我帮他拍了照,他先进了们,然后又出来,举着相机对我说,:刚才我帮你拍了两张照片,但是,你只帮我拍了一张照片,你还欠我一张。帮他拍完照片,我偷笑了半天,我想起了精明和一点也不吃亏的阿凡提。
这间网球博物馆里展出了和网球有关的所有物品和资料,从网球的起源、制做、到比赛的形成,从过去的贵族化的网球服装到成为当时流行时尚代表的网球服,历届的比赛情况,奖杯和当时流行的旧的海报、招贴画,在布置典雅的小电影放映厅,连续播放着早几届的比赛实况,看观众的狂热程度,就知道网球在当时的英国社会的盛行。最有意思的是,现任女皇也出现在观众席上的照片,那时的她多么年轻啊!
    老照片上的那些女士们穿着网球服真是漂亮,但似乎不大适合打网球,倒更适合舞会。
    最最有趣的是,几只很老很旧的木板乒乓球拍,它们告诉了我,网球就是由它们演变而来的!
    屋外的天空下起了雨,风很大,走进一楼的咖啡厅喝下午茶,整个咖啡厅就我一个客人。外面的雨打在落地的玻璃窗上,室内透出的基调是明亮和青春的,一个年轻的英国姑娘和一长得像哈利波.特的男孩子在管理着这个咖啡厅。
    英国的红茶很好喝,弥漫在空气中的有奶香和舒缓的舒曼的小夜曲,有一整面的墙壁上绘着穿着很典雅的绅士和女士们在草地打网球的画面。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斜阳射进咖啡厅,喝完这壶奶茶,心情像被水洗过一样,很舒坦,很宁静。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05 20:00:26 编辑
 
旧帖 2007-01-03 13:51:37
Post #22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英国人小辉big smile
  
下午,和朋友一起去皇后大道的购物中心内的电影院看电影《哈利•波特》。
    看这部电影不像在国内看时那么给人以刺激,可能是看到的电影中的景物太多了吧,不像在国内看的时候那么新鲜、有趣,电影中出现的建筑看多了,只觉得陈旧古老得令人窒息。
   从小在欧洲长大的中国女孩娜娜的男友也来了,是她以前的英文老师,伦敦人,眼睛蓝蓝的像宝石,头光溜溜的象一只葫芦,很年轻,也很风趣。
    看完电影,大家一起走进了附近的Pub,喝啤酒聊天。娜娜的男友很像以前在香港电视上看过的外星人小辉。我问娜介意不介意叫他小辉,娜笑得直点头。小辉从口袋里掏出一本汉字注音手册,全书没一个中文,全是汉语拼音,看来,我们想和他学习英文,他也一样想和我们学习中文。  
    小辉听说我来自广东,竟跟我说起了广东话:“你好,唔亥,唔好,返屋企…….”其实,我的广东话说得并不好。
    我问他怎么会说广东话?
    他说,他小时候,妈妈常带他去唐人街吃饭,店里的小伙计教他的。他说,等他将来汉语学好后,他要去北京、上海看看,他的去过中国的朋友都告诉他中国的上海太棒了,是个非常好的城市。
    大家喝酒聊天的时候,小辉出去了一下,一会儿拎进来一大盘点心,我吃过这种点心,在哈乐斯百货,很贵,一小盒10镑,看他那么大方地请大家吃东西,应该是蛮大方的,不像别人说的英国男人那么的小气。另外,小台湾觉得奇怪,英国的酒吧怎么允许带东西进来吃?这也是我的疑问?
    明天,小辉将和我们一起去湖区旅行。
  

                                                   big smilebig smile湖区 coolcoolcoolapproveapprove
    经过8小时的长途旅行,在傍晚7:30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湖区的Windermere(温得美)小镇,太阳依然高挂在天空,感觉依然是下午!保持非常完好的英格兰小屋,小巧玲珑的庭院,还有那盛开的鲜花,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湖区,被称为“英格兰首屈一指的自然景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英国时,曾特地来此。
    这片土地曾孕育过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众多诗人,而这些诗人又对于一些英国历史上的著名的浪漫派作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如夏绿蒂.勃朗特,济慈等。《彼得兔子》的作者碧翠丝在此度过了半生,守着湖区这片美好的风景,写出了这著名的童话,成了英国儿童的必读读物,穿着蓝色马甲的兔子已经100多岁了,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
    在车站,我们遇到了两位在曼彻斯特读研究生的杭州姑娘,一个叫晶晶,一个叫俊俊,大家问好后,便分别去寻找B&B(床和早餐),这是一种英国特有的家庭式小旅店。那两个杭州姑娘因为之前在网上预订好一家,但看一下条件一般,于是,放弃,又去找另一家。
    我们在墙上挂着鲜花的漂亮的小屋前,一间间地问下去,比较着价格,在一条安静的街道上,我们终于找到一家比较便宜的B&B,每人每晚18镑,包早餐。
    房东是个文静的亲切的英国老太太,穿一条黑底白花的裙子,她和蔼地领着我们去看洗手间,餐厅、卧室,老太太的儿女都不在这里,这幢屋子只有她一个人。
    一楼的房间,老太太自己住,二楼改成B&B,一进屋,大家都满心欢喜,屋内有电视、奶茶、台灯,窗帘是粉红色的小碎花的图案,床单、枕套同一系列,大花的地毯很干净,踩上去松软软的,
    安置好行李,我们洗漱了一下,然后信步向小镇后面的山上走去,为的是一睹湖区的整个风景,路过一个小店,店主英国老头开心地用日文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胡扯几句日本话回应他,大家笑成一团。山路很幽静,沿途不时可以看见棕红色的马,灰色的兔,大尾巴松鼠和卷毛的羊群,空气是如此的清新,令大家兴奋。
    山顶上,风很大,整个湖区尽收眼底,温得美湖像一面镜子镶嵌在湖区的中央,十七世纪古村落像岁月的老人,安静地伫立在斜阳下。背面的山坡上有羊群在咩咩地叫着,也不见有放羊的人,这才是典型的英格兰农村的风貌,大家兴奋地在山上叫喊:“这才是英格兰呢,伦敦才不是英格兰呢!“
    暮色渐渐降临,一路欢声笑语下得山来,已是夜里11点。在露天酒吧又遇到了两个杭州姑娘,我们一起围坐在桌边,喝着酒,聊着天。两个杭州姑娘是大学毕业后来英国读研究生的,已结束所有的考试,马上就要毕业回国了,趁这段时间出来旅游。
    小辉肚子饿了,他跑去一家中餐馆打了一盒磨菇炒面,开心地吃着,他问磨菇中文怎么说,我告诉了他。突然,他叉起一支磨菇,嘴里冒出一句:“漂亮磨菇”,大家一起笑了,纠正他道:“错了,错了,漂亮应该用在女孩子身上,磨菇是好吃,好看。”……
    夜暮下的湖区,宁静而美好。露天酒吧上有很多人在喝酒,小路上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散步,我们聊起了《简爱》,聊起了三姐妹作家,谈起了湖区的诗人华兹华斯,谈起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早早起床,去楼下吃早餐,收音机里传出BBC的播音,餐桌上已摆上了用漂亮的瓷器放好的早餐,房东老太太笑眯眯地问大家早餐喝奶茶还是咖啡?我们都要了英国红茶,吃着早餐,喝着香浓的英国奶茶,听着BBC广播,让人有一种回到老祖母家的感觉。
    饭后上路,先去镇上的Tourist  Information Centre(游客中心),这是英国政府为旅行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机构,在英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和景点上都有这种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询问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游客,在这里发现有中文繁体的湖区简介,这是我在英国的旅行景点上,第一次发现有中文的简介。在这里,我们又遇上了昨天的两个杭州姑娘,大家说笑了一阵,在小车站外合影留念,也算是人生的一小段缘分吧。
    我们买了一日游的车票,在小镇的街上游荡,娜觉得那英国司机多收了我们一个人的钱,在湖边的车站下车,娜去找那司机论理,司机心中有数,立即退了一个人的费用给我们。
        我们在湖边,买好船票,准备游览温得美湖,登上白色的游艇,刚刚启航,湖面上突然降起了细雨,有点冷,好在我穿上了防水的外套。温得美湖很美,有一些漂亮的游艇停泊在湾畔,长长的桅杆像一片小小的树林,水面上不时有天鹅游过,湖岸,林木葱郁,不时有白色的小屋和长满鲜花的院落出现。
    上岸,是另一个小镇Grasmere Village,和温得美小镇一样,这里保持了同样的建筑风格,青砖垒起的院墙上,缀满了各色鲜花,我能认识的可能只有那妖妖冶冶的罂粟花了。  
    游完瀑布和小镇,我们去吃午餐,小辉帮大家买好快餐后,我们每人付钱给他,看娜娜付的钱小辉也照收不误,小台湾气得和我嘀咕了几句“都把人女孩子睡了,还他妈的好意思和别人AA 制要付午餐钱!!马个X!”%¥•*—……%¥#尽管小台湾从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可是,国骂得使用频率却极其高,我曾问他“你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干吗使用中国人的国骂?”
他答,“我是华人!!”•#%¥—*……
午餐后我们搭上了去偏南的另一个村庄,去看Dove Cattage鸽屋,它是英格兰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故居,诗人曾在这里写下了许多重要的诗篇。
    鸽屋,座落在一片很古老很古老的村子里,一株开满了紫红色蔷薇的藤蔓爬满了整个小屋,小屋里有几个房间,和普通的英国人家庭没有什么区别,有一个房间贴满了旧的报纸, 其实,诗人早年的生活并不富裕.  
诗人的卧室里有大堆的日本游客,我要进去,一个涂着血红嘴唇,脸上缚着厚厚一层粉的日本欧巴桑,用手拦住我,要我等她的旅游团参观完才让进去,已进了屋的小台湾又被那日本女人赶了出来,弄得我们俩一肚子不高兴。旁边的英国管理员也讨好地对着日本人点头哈腰,一脸的谄媚相。
    出了屋子,匆匆看完博物馆,我们走在古村落的乡间小道上,娜看我们情绪低落,便逗我们开心,“以后啊,大家在英国做了坏事,就说自己是日本人啊!”接着,大家突然情绪高涨起来,唱起了抗日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小辉在一边莫明其妙。
    坐船回温得美小镇,太阳出来了,整个湖面都跳跃起来,湖岸边的林木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
    小辉独自买了一根冰激凌,伸出舌头像狗一样一圈圈地舔着吃。
    湖面上有人在滑水,不时地跌进水里,再爬出来,小游船上乘客愉快地和我们挥手。
    上岸,我找到一家中餐馆,我们想一人买一个盒饭,奇怪的是菜谱没有中文,伙计只会说英文和广东话,于是,他们说广东话的菜名,我再翻译成普通话给大家。两个伙计是土生土长在英国的香港人后代,从没去过香港,对中国和我们,他们是陌生的。
    饭后,大家慢慢地散步,去寻找“彼得兔”的作者碧翠丝的故居,因为不确定从哪条路走,小辉去问一群迎面走来的当地年青人,那帮人指完路,脸上浮现出捉弄人的笑容,我们又有点怀疑,再问一对老夫妇,他们招手指向另外一条相反的路,顺着这条路,我们找到了“彼得兔”的作者碧翠丝的故居。
    已经快夜里十点了,太阳依然斜斜地照着,小辉提议去酒吧喝一杯。我们坐在Pub的木椅上聊天。娜告诉我说,昨夜和小辉有了一些磨擦,小辉非要说中国的上海外滩建筑是他们英国人建的,娜争不过,她在国外受的教育,中文的知识较低,中国历史懂得不多.俩人就争吵起来。我说,上海的外滩建筑的确是西洋人建的。
    那是殖民地时代留下的产物,是中国饱受列强欺侮瓜分的见证。当国人为上海的西式建筑洋洋得意的时候,这个英国佬却轻薄地说,那是他们英国人盖的。
    小辉坐在一边,很不高兴地问娜,我们用中国话说什么?娜不高兴了,俩人又争吵起来,等俩人不吵了,大家开始用英文交谈起来。    
    因为小辉是英文老师,知道我们的英文程度,所以他说的话浅显易懂,他和我们谈起了英国的历史、宗教、建筑和戏剧。
    突然,身后桌上一个男人走过来,握了一下小辉的手,说,“谢谢你,和一邦外国人说了一堆废话。”然后扬长而去。小辉楞了半天,骂句“垃圾!”
    我问小辉:“湖区的人好像不友好啊?”
    小辉说,他们可能不喜欢外国人吧。
    我心里明白,那是英国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和我们外国人无关。
    我和小台湾说,以后出来玩,可不能带上小辉了,他是个累坠!
  
  
  
    阳光从窗帘的缝隙射进房间,窗帘上的粉红色的小花好象被阳光照活了,拉开窗帘,阳光照在美丽的墙布上,太阳的光影让人有一种幻觉,那是心灵深处遥远的记忆,有祖母的慈爱,有厨房里飘出的饭香,有邻里早晨的问好,遥远的童年的记忆居然在这里被唤醒。
  
    吃完早餐,和房东老太太结了帐,临别时,我送她一个小小的唐装中国结,她很高兴,她送我们到马路上,叮嘱我们,如果再来湖区,还住她的家,这是个孤单的老人。
    小辉生病了,有点发烧,老太太给了他一点药。很奇怪这个英国人,一天要几次去柜员机上取款,每次仅取5镑、10镑。娜说,英国人都这样,你看柜员机边总是排着长队,但取款的数额都很小。
   
  长途Bus在伯明翰停留1小时。我们下了车来看了看,伯明翰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发明家,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曾生活在这里。伯明翰城市陈旧,印象一般。
    小辉下车,又去找柜员机取款。
   下午5:00到达伦敦,在进入市区的路上,我们车的司机和前面一辆小车的司机飚上了劲,两个英国司机不时地竖起手指,做着下流的动作,你竖过来我竖过去,倒霉的是我们这些乘客,汽车开的一冲一冲的,很难受,车上众多的英国人没一个人出来指责。
    小台湾说,如果是在台湾,两个男人早打完了架,多爽!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05 20:13:08 编辑
 
旧帖 2007-01-04 10:24:32
Post #23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louis XVIII 离线 louis XVIII 好文好文 呵呵 有意思 图也不错的

----------------------------------------
【全球高中低档旅店预定网址汇集及TIPS!(大多预定不收费)】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56787,0,0,1.html#4065012

 
旧帖 2007-01-05 17:13:41
Post #24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小小菊 离线 小小菊 写得真好,我一直在看。
虽然去不了英国,但是通过作者的文章仿佛身临其境。
 
旧帖 2007-01-08 22:43:18
Post #25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海滨 离线 海滨 不错的游记!文章挺有一手的big smile
 
旧帖 2007-01-15 17:42:34
Post #26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谢谢上面三位.  
(照片传不上来)
                          
                        
                                伦敦金融中心    昨天,向别人打听了一下去伦敦金融中心的走法。
   上午,背上挎包,买一张A day travel 的地铁票4.8镑,下地铁。乘红线到Bank站。钻出地铁,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整个金融中心的建筑高贵而庄严,中世纪及各个时期的精美建筑风格和协的融合在一起,建筑物基调都是灰色的,严肃的。
     高大的中银大厦和周围的建筑物溶为一体。但一楼的中国银行的营业厅却是阴暗而陈旧的,工作人员都是华人,他们同时说着英文、广东话和有点夹生的普通话,相比之下,深圳的任何一家中国银行的营业网点都比这家豪华得多!柜台上,摆放着一些宣传的单子,我取了一张看了一下,英文的没看懂,便看中文的,是有关反洗钱的,看来。。。。。。
    来英国前,我在金融证券行业工作,所以,对这一带特有兴趣,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工商银行的一个营业网点,看装修较新,应是开业没多久。
    在一幢较新的建筑前,我找到了伦敦证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推门进去,两个工作人员友好地上前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我说,我想参观你们这里,因为我们曾是同行。
      离开深圳和我工作的证券公司的时候,我没有一点任何的留恋和不舍,辞职报告批下来的时候,只是觉得有鸟儿飞出笼子的轻松和愉快。可是在这里,当我看着大屏幕上闪烁的数字和不断跳动的指数的时候,我竟然感到很亲切。。。。。。
  工作人员回答我,这里不是公共参观的地方,你可以看看,但不要再进里面去, 然后一边说着“Sorry!”,一边送我一些精美的有关股票交易的手册,还送我一个漂亮的鼠标垫。
   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698年,至今已走过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现在有着高度发达和完善的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但早期的发展也经历过很多的不规范和人为的操纵。
中国的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仅仅走过了十多年的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出现的问题和很多的不规范亦在情理之中。我们国家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走了几百年的路,这是很了不起的事!!
    出门顺路朝上走,寒风刺骨,从不远处传来圣保罗大教堂的洪亮的钟声,前面一幢宏伟的建筑就是Bank Of England。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中央银行,相当于我国的人民银行,担负着有关货币的发行、金融监管、调控经济等作用。
    推开厚厚的大门,两个高大的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询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要找Bank Of  Museum,工作人员领着我走出门外,指着侧面一个门告诉我,“在那里!”
    银行博物馆实际上就是英格兰银行博物馆,它和英格兰银行在同一幢建筑里,这幢建筑有个昵称,叫“针线街上的老妇人”(Old  Lady Of Thread Needle),因为周围的小街道极其狭窄,谓之针线街,老妇人就是指这座古老的建筑了。
    博物馆的大门依然是厚重的,进入大厅,古色古香,苍白头发的工作人员拿出仪器在我包里扫了一下,告诉我可以进去了,大厅里面有很多红脸膛的老人在参观,橱柜里,陈列着英格兰银行各个时期发行的钞票及一些铸币,几个大厅分别介绍了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前,由金匠们操纵的银行业的状况及英格兰银行的历史及现状,还有一些模型可以自己操作。
    金融中心的建筑让人很感叹,除了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大楼有一点现代感,其它的建筑群都很和谐,它们的风格庄重、典雅,大部分出自同一个设计师雷恩之手。
    伦敦的金融中心其实是城中之城,英名文“City Of  London”。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国家政治的钱箱,有着不可动摇的实力,也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汇集了全球的金融机构。
    中午时分,严肃的金融城热闹起来。
    我走进麦当劳,买了汉堡和热咖啡,坐在临街的窗边看小街上绅士白领们西装革履的来去匆匆的。
     广东话说看美女叫“养眼”,我想看帅哥也一样该叫“养眼”吧。金融中心的帅哥太多了,他们不仅长得帅,而且还有被富裕生活培养起来的那份从容和优雅。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24 19:15:05 编辑
 
旧帖 2007-01-17 07:06:43
Post #27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海滨 离线 海滨 好的文章就要继续欣赏!
  
我18号也去伦敦逛逛。整天呆在爱丁堡我就成老人了big smile
 
旧帖 2007-01-17 22:47:33
Post #28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很高兴你要游览伦敦,这是我赶写的帖子,想多为你提供一点信息.可惜照片传不上来,也好,你用自己的眼睛看.
  
                             切尔西——二战的老兵  big smile
     在伦敦,切尔西Chelsea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区域。它非常有趣,而且每次都能让你发现到新的有意思的东西。
                                 (一)
    下午去位于切尔西的皇家医院。这是英国政府为收容退伍老兵而设立的医院,由查理二世创立。。
步行约一小时后,我来到了切尔西,在sloane street一个宁静小巷尽头,我找到切尔西皇家医院,墙上的牌子用红字写着“The Royal Hospital Chelsea”。
     看门的老人穿着神气的红色的长呢军人制服,笑咪咪地欢迎我的到来,这里也是退伍军人之家。
    下午的医院很安静,大片的草坪铺满空地,红砖白窗建筑,很漂亮。广场的西边是一排法国梧桐,高大粗壮,像年老的士兵。如果是夏日,绿叶遮天,绿荫配着红砖白窗的建筑,该是如何的美?现在没有树叶的遮挡,整个建筑在阳光下清晰地展现出来,查理三世的铜像孤独地伫立在阳光下,主楼前有一排生了锈的古炮。
    这座皇家医院由国王查理二世于1683年创立,现专门收容退伍军人,大多是二战时期的老兵。医院的设计出自雷恩之手,这款设计理念开创了欧洲和美洲机构性的建筑标准。
    拐弯处,遇见两个柱着拐杖的一胖一瘦的老人,他们友好地向我问着好,笑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中国来,在这里的语言学校读书。我问他们是不是老兵?他俩立刻自豪地告诉我,他们是老兵!而且是二战的老士兵!他们就住在那座雷恩设计的那座红砖的大楼里。
    瘦老人告诉我,他今年77岁,年青的时候去过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从没去过中国,他的家乡在北面的New castle(纽卡素),他从未结过婚,也无儿女,一直就住在这里,他看起来有点像苏格兰人。
    胖老人说,他就是伦敦人,今年83岁,二战时曾去过意大利和法国,从没去过亚洲,结过婚,有个至今也不愿意结婚的儿子,老伴前年过世后,他搬到这里来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享受着国家对他们的颐养。
    我问胖老人,您的孩子常来看你吗?他说,不常,有时来。瘦老人补充说,放假的时候会来看他。
    胖老人接着说,我们这里住着300个老兵,我说,怎么只看见你们两个?两人立即得意地说,我们年轻啊!我们每天下午都要出来散步,他们都老了,只能躺在床上。
    和两位老人慢慢地走着聊着,迎面碰到两个扎花头巾在长椅上晒太阳的老太太,他们亲切地互相打着招呼,胖老人说,她们也是老战士,是护士吗?我问。是护士。
    我又问,书上介绍你们这里住了500个老兵,你们告诉我是300人?死了!看他们坦然地说着生死,心中有一些怜悯,毕竟,他们在这里来日没有,去日却越来越少了!
    老人问我,院内的花园和军队博物馆你看了没有?我说,还没有,俩人便自告奋勇地要领我去,看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真不忍心拒绝他们的好意,跟着他们慢慢地走着,老人说,他们从未去过中国,看来,以后也去不了了。我说,你们还年轻,会有机会去中国的,两人如孩童般裂开嘴笑起来了。
    小小的军队博物馆座落在一个简单的古老的房子里,一进屋子,老人就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从军服、武器到士兵居住的小屋,似乎他们又回到了当年的战争生活中。在一间挂满勋章的展室里,一个戴着蓝呢军帽,穿蓝呢军服的老人微笑着,指着勋章说,这些勋章的主人都死了,现在它们属于国家了。
    我邀请几位老人去屋外的长椅上照相,83岁的老战士立刻兴奋地跑去边上的小商店拉出一个穿制服的老头央求我,让他和我们一起合影吧,因为他长得帅!
    出博物馆,俩人又领我去小花园,有个工人在剪草,青草的香气令人想起春天的田野,紫罗兰花开了一大片,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
    这里什么时候最美?我忍不住问老人。
    俩人同时扳着手指头算着,8月!8月这个花园最美!
    参观完花园,看俩个老人颤微微的模样,真怕他们累着了,他们却连声说,不累,不累。我告诉他们,我已参观完了,该走了,其实是不忍心再让他们陪着了,俩人依依不舍地送我到大门口,给我留下了地址和名字,让我洗好照片后寄一张给他们,我再次感谢,并祝他们身体好,生活愉快,将来争取去中国看看。
    走出好远,回头望望,俩个老人仍站在那里招手,阳光下,他们的头发花白的……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05 20:30:14 编辑
 
旧帖 2007-01-17 23:31:23
Post #29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切尔西(二)
  
     下午,吃完午餐,领着小台湾穿街走巷又来到了位于切尔西的皇家医院,上次拍的几个老人的照片洗好了,需要送过来。
    在大门口和两个穿大红呢制服的老人合影,他们穿着的衣服很神气,我们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博物馆,管理员老兵拿到照片高兴地手都颤抖了,一会儿后面的小商店的另一个老人也来了,我将那张上面有他的照片给了他,他高兴地叽哩咕哩地不知说了一大串什么话。
    我问老人,照片上的那两个老人在哪?因为上次他们陪我参观,我答应了要将照片送来,我担心老人会说出“他们死了”。还好,老人说,他们还在睡觉,估计要3点钟左右才醒,我放心了,我托他们将照片转交给那两位老人,并说,如果有空,我还会再来医院看他们的,老人激动地将我们送到小博物馆的门口。
    在医院的小路上,有些颤微微的老兵见到我们就开心地打招呼,聊几句。还有些坐在轮椅里的老人调皮的冲我们挤挤眼睛或吹一吹口哨,逗得我们开心的大笑起来,他们轻松而幽默地生活态度,旺盛的生活情趣,让我们想到中国的老人晚年生活的刻板和缺少情趣。
    小台湾要上厕所,误打误撞,我们竟然又参观了两处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一个挂着查理二世画像的老兵们用餐的餐厅。
    古老气派的大厅,古色古香的墙壁上挂着查理二世的画像,华丽的吊灯,每张餐桌上摆放的漂漂亮亮,看样子老兵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餐厅的对面是祷告室,我们随意的走进去,立刻感觉到有一种神圣的温暖包围着身体。墙壁上悬挂着里奇名作《耶苏复活》,祷告室里面充满着宗教的神圣和温暖。
    英国政府不仅在生活上赡养着这此些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兵,在精神上同样地关心着这些老人,使他们的灵魂有所归依。   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两个陪我的老人曾告诉我,过节的时候,政府会有人来看他们的,王子也会来看他们。
   在国内时,曾看过一些报道,有一些在农村的抗战老兵,生活的非常艰难,特别是一些残废了的老军人。
          我们的国家是不应该忘记那些曾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军人的。
    记得,有国内的朋友问我切尔西是什么意思?切尔西皇家足球队的命名是什么意思?
Chelsea(切尔西)是伦敦的一个地名,就是我现在站着的地方。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靠西的泰晤士河畔。1673年,药剂师协会在此建立了药用植物园,十年后,威廉国王及王后在此建立Chelsea皇家医院。
    十九世纪,这里相继吸引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前来定居,其中最著名的是苏格兰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卡来尔1834择定居于此,这个位于凯因路24号的住宅博物馆,其旧屋主的个人特色   不会因时光而消失,因名作《法国大革命》的成功,这里成了文人的圣地,狄更斯,白朗宁,达尔文。。。。等名流曾常出现在这座住宅里。
      同时,当时的建筑学家打破了乔治时期使用灰泥建筑的古典手法,回归到安妮王后时代的红砖风格的建筑色彩,赋予这里以红砖的风格,后来,此区成为一个由贵族为富裕阶层规划发展的伦敦规划区,再后来,很多上流社会的人士移居于此,再后来,这些充满古旧气息的僻静小巷,变成了众人梦寐以求的时髦区域。
    我本人也很喜欢这个区的古旧气息,动静相宜,流行和传统并存,热闹的主街道上有世界顶级的名店和古旧家私店,纵横的小巷又是宁静和传统的,有民宅,小咖啡厅,小花园、小酒馆、小超市、小教堂,特别是切尔西皇家医院、皇家药用植物园、国立军事博物馆、卡莱尔等名人故居都深藏在这些僻静的小巷子里.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24 19:21:42 编辑
 
旧帖 2007-01-18 00:09:43
Post #30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又去切尔西       
    和几个朋友一起又去切尔西.
  先去逛那些时尚的小店,在一间服饰店遇到一位有品位的妇女,看年龄她应该在45-50岁之间,金发、碧眼,衣着相当考究,她热情的告诉我们,她来自意大利的米兰,是个服装设计师。
    韩国女孩Mini非常有兴趣地向她请教有关米兰,这个时尚之都的一切,我们都去过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惟独没去过米兰。
    她问我们:“喜欢意大利?”
    “喜欢!喜欢意大利,更喜欢你们意大利男人。”我们异口同声。
    她哈哈大笑:“为什么?”
    “意大利男人英俊、幽默、热情、友善,最重要的是风趣!”
    听了我们的答案,她笑不可支地说:“噢,谢谢,谢谢你们喜欢我们意大利男人。我们四人带着欢笑来到了国家军事博物馆门口.
  
    在国立军事博物馆门口,有两个士兵和一辆军绿色的装甲车,一个士兵在用汽油做饭,他用饭盒在火上煎火腿肠,欢快的招呼我们一起品尝,另一个靠在车边,我们邀请他和我们照相,他很可爱,一会儿端出一杆枪,一会儿拿出一个大帽子给我们做道具。军事博物馆好象在举行什么活动,两个士兵是博物馆特意安排出来增添气氛的。
    这间博物馆的规模很大,展出内容以英国的陆军为主,详细介绍了英国陆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英陆军的各个著名的战役,其中让人最感兴趣的是滑铁卢战役的介绍及实物展出,橱窗里安放着拿破仑的坐骑的骨架,说明上写着“拿破仑的马”。
    在小小的切尔西药用植物园,我们发现了一块赏心悦目的可爱的天地,1673年,药剂师协会建立了这个花园,这个种满各种植物的药用小花园过去是被用作医学研究用的。简介上说,这是欧洲最古老的植物药用花园,超过5000种的植物种植在这里。
   另外提下,每年五月份下旬的切尔西花展是在皇家医院的花园举行,届时切尔西的街道上满是人潮,热烈无比.
    口渴了,我们几人去Pub要了可乐和啤酒,坐下来休息,切尔西的酒吧内部的装饰优雅而大气,和切尔西的风格很协调,酒吧里最漂亮的地方竟然是厕所。  
有 一些当地人聚集在PUB里,悠闲地聊着天喝着啤酒.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24 19:25:00 编辑
 
旧帖 2007-01-21 18:53:16
Post #31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莎士比亚的故乡
    没来英国前,Stratford就是我非常想往的地方.终于成行了.从伦敦帕丁顿火车站出发,经牛津前往伯明翰的直达列车.2个多小时的车程.
    Stratford位于牛津西北,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故乡,此小城也因此而扬名天下.它也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创始人哈佛的故乡。
    出发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可是到了Stratford时天上竟下起了小雨。大家连忙躲进了莎翁纪念馆里。
    莎翁纪念馆完好地保存了莎翁的手稿及生前的一些用品。莎翁故居在纪念馆后面,是一幢园木结构的白色小楼,小楼很简朴,年代久远,狭窄的楼梯踩上去咯吱作响,小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564年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座小楼里。二楼是他出生的房间及睡过的床,地板真的是太陈旧了。莎翁诞生于此,年轻时去伦敦,并在那儿一举成名,晚年隐居故里也在市中心,可惜房屋已被毁.
    故居还有个花园,花园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故居的窗外是一条商业街,有数十个穿校服的日本学生在合影留念。
    虽然是冬季,街上的观光客依然熙熙攘攘,漫步街头,欣赏那古朴的餐厅和小酒馆的漂亮设计,老城的的那种凝重被熙熙攘攘的游客而冲淡.一个名人的故居竟然给小城的后代带来这么多的旅游收入。
    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名人的故居,为什么不能像英国人那样将它们保护起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参观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呢?为何不能泽福后代呢?
    小城的欸文河边河边有很多的天鹅和野鸭,它们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着,见着游客个个都老脸皮厚的伸长脖子围过来要吃的。
    下午去邻近的 Warwick Castle,欸文河畔不仅有莎翁的故居,还有许多中世纪的城堡,此堡便是其中之一,古堡很壮观,规模也很大,因外观古老,给人的感觉很沧桑.又因紧挨着Stratford,游客太多,参观要花很长时间排队。
     此堡建于914年,原是10世纪的城堡要塞,后改为宫殿.
    在古堡里,我看见了我喜欢的戴安娜王妃的蜡像,和真人一样美丽,蜡像很逼真,连嘴唇上的一些小细纹都清晰可见。
    古堡虽历尽沧桑,外观宏伟完整,内部非常的豪华,从内部的装饰和摆设上可以看出当年的奢侈和贵族们的生活无度。
 

   
依然香如故 于 2007-02-05 20:05:58 编辑
 
旧帖 2007-01-25 18:02:19
Post #32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英国的同 性恋之都_布赖顿
  
     早上,搭上了52路双层巴士,奔维多利亚汽车站后,乘国家快线巴士赴布莱顿这个英格兰的南方海滨小城观光。
   两小时后, 到达小城。
  布赖顿小城,到处绿意盎然,干净整洁,伊斯兰教洋葱头式的建筑将小城装扮成东方色彩,,走在繁华的街上,总是能看见大海,它是那么的吸引人,英吉利海峡的海水没有那么蓝,淡淡的青色,风凉凉的,海上有风浪板运动,虽然不是游泳的季节,走在铺满卵石的海滩上,心情无端端的快乐起来。
    海滩上坐着一对对亲呢的男同性恋者,他们的感情表达很自然,一点也没有委琐的感觉,他们看上去和正常的恋人一样。布莱顿是英国的同性恋之都,提到布莱顿,人们就会想到同性恋。
    西边的海边马路上,正进行名贵小车展览,几百辆古典豪华的小车,风风光光地泊在马路上,车主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他们非常乐意地让人们欣赏他们的车子,更关注人们对车辆的评价,从这些造型精美、色彩典雅的小车上可以看出英国的古老文化所赋予它们的魅力。
    海岸边的栏杆全是果绿色的,卖炸鱼排的和炸薯条的小屋飘出了异常的香味,人们用小碟子装着吃,那是当地有名的小吃。闻到香味,我的肚子也饿了,不管它上不上火了,买了一盒署条和渔排吃了起来,味道当然好,卖署条的英国大妈和我聊天。
     “日本人?”她问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不像有些黑人妇女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时的那种仇视的神情,因为日本年轻一代的女性的性取向发生了改变,她们的领地收到侵犯。
     “中国人”我答。
    她淳朴的笑着,“中国人?太好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听说你们中国的儿女很孝顺对吗?”
     孝顺这个英文没听懂,掏出电子字典才弄明白,看我怔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她继续到:“在英国儿女对父母是不孝顺的,整个西方社会都是这样。”她激动起来接着说,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年青人特讲孝道,:“听别人说,中国的小孩子刚进学校就要接受关于孝顺父母的教育,是这样吗?”
看她期盼的眼睛,我想来英国这么长时间,这是第一次从英国人嘴里听到的赞扬中国的话,我想了一下告诉她“是,不但每个学校有这样的教育,就连幼儿园的老师也这样教育小孩子。当然主要还是父母的榜样。”
“那你孝顺父母吗?”大妈羡慕的问道。
“当然孝顺,中国的孩子长大了都很孝顺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会老,年轻人孝顺父母的时候,小孩子就会学习。”
   大妈羡慕极了,“那么你们中国的老人很幸福啊!”
    我笑了笑,不知如何回答,其实我知道,在我们的国家有不少的年轻人下岗后,靠着父母的养老金在过活,还有的儿女强占了父母的房子,把老人赶出了家门。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话:“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其实,东西方的儿女都一样,只是中国的儿女更让父母操心一些。
    告别淳朴的大妈,来到 皇家乔治四世的Royal pavillion(行宫),这是个具有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建筑,也是这个小城的主要地标,美丽的建筑让我疑惑,这是英格兰吗?。
     我买了学生票进入了这个宫殿,宫内的装饰令人惊叹,完全是绚烂豪华的中国及南亚的风格,那么浓重的色彩铺天盖地地用在一起竟产生如此奇妙的效果,大富大贵中透出几许神秘和高雅。
    这里的东方色彩,有我熟悉的,也有我陌生的。中国的古家俱、古山水画、工笔花鸟画是我所熟悉的,但那么多大红大紫大绿大黄的色彩搭配又是我所陌生的。
    后花园的阳光真好,各色花卉开得正旺,令人赏心悦目。
    小城的北边,有许多唱片店,这里有许多原创的摇滚音乐,有从世界各地来的摇滚歌手,在PUB和广场,都有摇滚乐的演出。
   一个人旅游有点乏味,傍晚便去火车站买了回伦敦的火车票,在火车站的小超市里买了一些食物,收银员小伙是个中东人,他满脸微笑着问我"中国人?"
"是"
他伸出黑黑的手和我握了下手说到:"中国人,朋友".
 
旧帖 2007-01-26 11:35:52
Post #33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小小菊 离线 小小菊 遁遁道来,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什么时候跟我讲讲你去高地的故事吧。那里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旧帖 2007-01-26 14:23:37
Post #34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都市小白菜 离线 都市小白菜 喜欢你给英国大妈的答案。wink

----------------------------------------
合理轮换种植蔬菜。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注意对杂草的抑制。http://blog.sina.com.cn/dynasour

 
旧帖 2007-01-26 18:52:56
Post #35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海滨 离线 海滨 凡是英国的,我都顶!
  
你的文章有一手!big smile
 
旧帖 2007-01-26 20:15:53
Post #36
回复: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小小菊 wrote:
遁遁道来,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什么时候跟我讲讲你去高地的故事吧。那里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谢谢你,有时,写新帖的热情会降下来,可是你和其他同学的鼓励,又会让我燃起热情.   高地没去,不好意思,只去了爱丁堡.
 
旧帖 2007-01-26 20:17:32
Post #37
回复: 回复: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游记
 
依然香如故 离线 依然香如故
海滨 wrote:
凡是英国的,我都顶!
  
你的文章有一手!big smile

谢谢.....羡慕你住在爱丁堡,我很喜欢那个城市.
 
» 城市 » 深圳 » 异域之旅 » 欧洲 » 不同视角看英伦—英国08 环游苏格兰 @科茨沃尔兹 09年 完结篇 75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