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置 异域之旅 » 论坛 » 异域之旅 » 中西亚 »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也爱中东) 15
« Prev1Next »
分享
旧帖 2018-05-03 18:28:20
Post #1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也爱中东)
 
gaara56_001 离线 gaara56_001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也爱中东)

【微信公众号:波斯小酌】
愿意为你解答旅途中的任何问题


在贝鲁特的时候,沙发主的妈妈刚从大马士革探亲回来,我们吃着她带回来的橄榄和甜饼,听她气定神闲地说起最近局势不错。我们还去看了空空荡荡的巴勒贝克神庙,也是一座很暖心的小城,已经离叙利亚那么近却一片安宁。

回到家没几天就听到美英法空袭叙利亚的消息,感觉心被揪掉一小块。2018年过去快一半了,世界还是没有变得更好。



一个半月多的旅行归来,还是最爱中东,在黎巴嫩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却发现自己回到家以后时不时就会想起那里的一切,似乎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就要赶超伊朗。可能中东太复杂了,复杂到那片流奶与蜜之地永远逃不过世界的评头论足与虎视眈眈;同时却简单到初来乍到的人们只需要带上足够的微笑和善意。



我一直觉得好的旅行目的地就像品红酒,拼的不仅是颜值高空气好,更是口味的淳厚和层次的多样,并且令人回味无穷。让人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都想要追问,前一天的结论又被后一天的经历推翻。

黎巴嫩绝对是这样一个目的地,从几千年前腓尼基人建立城邦发明文字,这片土地在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人之间无限转手并留下他们的痕迹。到近代一度成为中东的巴黎,冲突的焦点,历经15年内战,接收大量难民,满目疮痍之中又重新成为中东的游乐场...这个国家有意思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



在贝鲁特逛街的第一天被街景惊到。很多看似寻常的街头布满有刺铁丝网,缠绕在各种政府机关重要建筑墙外,仿佛一不小心就闯入军事重地。贝鲁特城内没有警察或保安,站岗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是真的“时刻准备着”。

我想大家闯红灯过马路的时候,路口注视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大兵会不会顺手给我来一枪?(不会!)



贝鲁特的街头,随处可见枪林弹雨留下的痕迹。大量建筑物居民楼已经废弃了,却稳稳地站在新建筑旁边,毫无去意。城里处处大兴土木,高楼在废墟旁拔地而起,而有的工程仿佛还没有结束,就已经老了,不要了。整个贝鲁特就像一座活生生的反战博物馆。

从前看过一本小说《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关于一个嫁到黎巴嫩的美国女人在经历与贝鲁特的热恋后不得不在内战的炮火中学会坚强保护家人的故事,情节很有代入感。在这里战争从未走远,人们就和战争的纪念品生活在一起,将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们选择不让战争的记忆被新生活所覆盖。



我们的沙发主叫Djoe,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单身男生,一名健身教练,肌肉发达长发及腰,ins上都是这样的画风。大概是生活方式健康的缘故,他仿佛有着用之不尽的精力,午夜跑出去跳salsa不知何时才睡下,第二天早晨6点不到又开车带我们去海边看日出,自己戴上耳机开始晨练,如此积极的生活方式令我们汗颜。

“黎巴嫩嘛,当然有这里的问题,但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问题,不是吗?如果一个国家没什么问题那也够无聊的,就像北欧。”中东人三句不离政治的聊天方式我已经不觉得奇怪,每当提起这里的生活和局势,他中肯谦逊的回答中总是透着一丝不加掩饰的骄傲。



旅行中我们很少会刻意去拍路上的人们(对的,我们更喜欢撩猫),虽然在我看来,中东最大的看点就是人。且不评论这里是否是培育俊男美女的土壤,他们的美貌里有种特殊的阳刚和深邃,年纪轻轻却纵览世事般的。

黎巴嫩的面积还不如算上郊县的北京市大,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就在这个小国里生活着截然不同的人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难民,来自南亚和非洲的国际农民工,以及骄傲的黎巴嫩人。不提外来人口,街上和善的路人都长着一副深思熟虑的面孔,小卖部的大叔都说着两三种外语,人人思路清晰见地不凡,完全没有吃瓜大众忠厚老实不谙世事的那种呆萌感。

他们对外国人彬彬有礼,对时局谙熟于心却从不妄加点评,也许学校教会他们熟练地使用外语,生活和阅历却给了他们洞察和智慧。

一周的停留并不能为我解开“为什么黎巴嫩人好像很聪明”的答案,也许就像Aman说的,敏感的地理位置和不断变化的形势让他们不得不去了解更多,并且时刻准备着。



曾经和现在的黎巴嫩都是中东西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人口几乎对开,政府成员严格按照各教派比例组成。内战一度使不同信仰的人们走向对立,如今已经感受不到类似的氛围,打扮奔放和保守的人们都可以成为朋友,就业和婚姻也大抵不受宗教的影响,虽然他们仍趋向于居住在不同的区域。

在贝鲁特的蓝顶清真寺,我第一次遇到伊斯兰的神职人员像基督教那样用英语向一众外国人传教,演讲的方式和中心思想和基督教如出一辙。



比布鲁斯(Byblos)是贝鲁特北方不远处的一座海滨小城,在圣经中被称为“迦巴勒”,有着7000年人类连续居住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黎巴嫩人的度假胜地。

在这个国家几乎不存在公共交通,而豪车是人们的最爱,毫不夸张地说街上60%以上行驶中的机动车都是奔驰宝马兰博基尼,而开一辆本田沃尔沃好像是一件不太风光的事。城市之间的距离都不太远,代步工具是一种随上随下一路载客的小巴车,多是外地人经营乘坐。于是一路叫喊的小巴车穿梭在奔驰宝马中间自成一景。

据说黎巴嫩人对豪车有着至死不渝的追求,他们可以倾其所有贷款买车,在路上鄙视众生,故意把车停在夜店门口慢镜头播放他们停车进门的瞬间,而并不在乎他们现有的财富是不是匹配这辆车的价格。

我们的Djoe是个极大的例外 - 他开着一辆只有一扇门的迷你小破车,却因为不断去世界各地旅行而被人误以为富有。



3月中的黎巴嫩已经是春暖花开,现在我才承认适宜的天气是决定旅行体验的一个关键 - 听说黎巴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天可以下海游泳,夏天还能上山滑雪 - 而阳光明媚又带着少许凉意的春天真是穿着花裙子四处晃荡的好时候。

比布鲁斯本该是座古城,却毫无荒凉落魄之感,城堡和地中海的另一侧布满餐厅,酒吧,一辆接一辆的豪车和盛装出行的人们让人误以为这里的派对已经开了七千年,人们的脸上都有一个大写的及时行乐。




是的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毫不掩饰他们的骄傲,他们对于黎巴嫩和富有生活的热爱,却对目之所见的伤痕绝口不提,哪怕当我们问起Djoe的时候,他也只是试图一笔带过。

似乎没有人愿意提起他们的经历,战争的伤痕像是一种隐私,让身在其中的人讳莫如深,不在其中的人难以启齿。



Aman带了他的四弦琴,经朋友介绍在贝鲁特的旅店进行了两晚的演出,换得我们免费的住宿。旅店很赞,叫做The Grand Mishmush,常年有一群美貌的当地人和外国人在此把酒言欢,推荐给想要去黎巴嫩的朋友。



巴勒贝克(Baalbek)也是黎巴嫩一个最大的亮点,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叙利亚边境,又是黎巴嫩真主党的行政中心,这座世界上最大的罗马建筑群竟然游客寥寥无几。

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开始建造太阳神庙,公元前64年巴勒贝克被罗马征服,罗马人开始建造规模庞大的神庙并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圣地。历经几千年在这片多事之地至今屹立不倒,不得不为我们有机会见证这个奇迹而庆幸。

当一座巨大的神庙遗迹空无一人任由你独自享有穿越时空的自由,那种体验在当今世界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



真主党(Hezbollah)是1982年内战期间,黎巴嫩人为了抵抗以色列占领南部国土,而在伊朗的帮助下成立的什叶派伊斯兰政治军事组织,在黎巴嫩抵抗以色列进攻中立有功劳,目前是黎巴嫩重要的反对派政党,由于阿以和谈后袭击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设立的“安全区”,而被以色列认作“恐怖组织”。


真主党一向受到伊朗的资助,巴勒贝克和伊朗同样属于什叶派穆斯林的区域,也许是这个原因,巴勒贝克的人们对伊朗人有着一种格外的亲热,那种盲目的亲热让他们看上去不再“充满智慧”。



中东人真的那么看不惯以色列吗?是的,真的看不惯。

“我对犹太人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我不能接受选择居住在被侵占的巴勒斯坦的那些“以色列”人的行为。”
这就是中东各国心胸开阔的人们对于以色列的看法。

中东人谈政治就像英国人谈天气中国人谈食物,如果不想一不小心站错队,最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



在四处施工的贝鲁特常常看到一张工程完毕后的愿景,遮挡在砂石瓦砾前面。



有一天在贝鲁特街上看到一幢夹在两座新楼之间面目全非的老楼,8户人家,7户似乎都早已废弃了,却还有一户,精心布置的阳台上摆着绿植,在这废墟中重新安了家。这样的建筑在贝鲁特比比皆是,那场面尴尬多于壮观,但那一刻我想,所有经历过战争然后身心痊愈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有人常常形容说贝鲁特忧伤,但忧伤背后还有那些充满喜感和希望的人们在支撑着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灵魂。

Djoe告诉我们,黎巴嫩政局不稳,经济不振,人人都想要有一个美国的欧洲的护照,然而护照到手以后,很多人还是放不下黎巴嫩这生活在喧嚣无序中的快感。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尽情炫耀你的财富。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几天之后我们深信不疑,哪怕这里的现状并不理想,却仍然有太多人对于这个国家难以舍弃。




最后,简单说一下很难说清的黎巴嫩内战。

黎巴嫩内战从1975至1990持续15年,约15万人丧生,将近90万人流离失所,一百万人逃离祖国。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又牵扯到太多外国势力,所以黎巴嫩虽为弹丸之地,却通过新闻联播深深印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

内战发生的原因很多,最后形式上是党派教派的对峙,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矛盾引发。国内基督教马龙派和穆斯林权力失衡,加上以色列的建国,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涌入,直到巴解组织进入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长枪党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爆发冲突,黎巴嫩本土成为以色列的打击目标,叙利亚的介入......曾经繁荣的“中东巴黎”一度成为人间地狱。

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没有清白的敌我。在这场混战中,几乎每个党派都互相结盟并互相背叛过。在贝鲁特,你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曾经这座城市是怎样地死去,再怎样活过来。很难想象,二十一世纪已经进行到今天,这样的事情却仍然在上演。


最后一天坐出租去机场,路上和司机聊天。在我们说到黎巴嫩好多豪车的时候,司机意味深长地笑道:对的,我就有一辆宝马x6。


2018.5.1 Helsinki
photo by Aman & Ying

----------------------------------------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波斯小酌
我经过五十几个国家,然后爱上伊朗。

 
旧帖 2018-05-06 12:03:17
Post #2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也爱 ...
 
Bruckner 离线 Bruckner 写得真好!黎巴嫩太吸引人了!
 
旧帖 2018-05-08 03:07:15
Post #3
Re: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 ...
 
gaara56_001 离线 gaara56_001 确实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smile
Bruckner wrote:
写得真好!黎巴嫩太吸引人了!

----------------------------------------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波斯小酌
我经过五十几个国家,然后爱上伊朗。

 
旧帖 2018-05-12 16:27:06
Post #4
Re: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 ...
 
洋葱头 离线 洋葱头 位于亚美尼亚区的saifi garden hostel也很不错的一家青旅,有自己的官网。前后呆了十天,感觉还是安全的,不像其他战乱后国家破败治安差混乱状。幸好自己还是去了纪伯伦故乡和的黎波里,去之前还种种担心,可惜的是夏天看不到白雪皑皑的雪山。

----------------------------------------
她像风般自由,像风筝一样高飞

 
« Prev1Next »
转帖分享
» 论坛 » 异域之旅 » 中西亚 » 黎巴嫩:我想每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都是英雄(如果你也爱中东) 15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