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04:19:34 |
Post #1
阿曼 - 苏丹陛下的国,不食中东烟火(推荐一个完美而默默无闻的旅行目的地) |
gaara56_001 |
阿曼 - 苏丹陛下的国,不食中东烟火(推荐一个完美而默默无闻的旅行目的地) 去阿曼之前在各种论坛想翻翻攻略,发现这个极好的旅行目的地居然如此默默无闻。 和很多阿拉伯国家一样,这里也是男人白袍,女人黑袍,但阿曼大概是唯一一个会把头巾扎成上图这样子的海湾国家。此种层次分明的头型让这里的土豪看起来多了一点活泼奔放,少了一点油腻感。 我们在这里将近十天,其间荣幸见证了马斯喀特新机场在波斯历新年那一天开张剪彩投入使用,大概也是阿曼继往开来走向新时代的一个序幕。 初见马斯喀特是惊艳的。看多了迪拜式的石头森林和中东麦地那的曲径通幽,这座洁白的城市依山傍海,遗世独立,在湛蓝的天空和海水衬托下平缓地向四面八方铺展开来。八车道的公路上没有行人,每一座建筑都上了干净的莫兰迪色,加入纹饰、拱廊等阿拉伯传统元素...哪怕KFC,都如酒店般气势宏大。 城市没有中心,公共交通几乎不存在,整座城低调奢华绿植丛生,完美得不自然,让你很难联想几十年前的马斯喀特或许还住着一个帐篷里的沙漠民族。 (是的,来阿曼旅游你必须租车。公共交通和打车都是不现实的。) 和其他土豪国一样,这里居住着大量的国际农民工,以印巴、菲律宾人为主,包揽着这里几乎全部的服务业。印度人开的大型连锁超市、商场遍布,商场里的搬运工到销售经理清一色的印度人,而白袍子的阿曼人,都在不慌不忙地购物。 虽然外国女人穿着随意,土豪的妻女们大多仍是约定俗成的头巾黑袍等身。我们认识的第一个阿曼人 - Anitra却是例外。那天是周末,Anitra带着上高中的儿子来陪我们聊天。母子俩都是牛仔裤短衬衫的打扮,40岁上下的她还保留着年轻女性的神情和体态,一头直发披在肩上,言谈温柔而果断。 “这顿饭我请客一尽地主之谊,之后我们各付各的。”一句话让一辈子抢着付账的伊朗人哑口无言。 马斯喀特是不大的城,却因奇特的城市规划而显得规模巨大。整个区域可以停车散步的地方不多,在首都地区很难感受到任何市井气息,人都被装在大排量轿车和大规模建筑中,大约只有皇宫广场和老城市集(Mutrah Souq)可以看到流动的人类和活生生的阿曼人。 这里的市集称为souq,多数摊位都由印巴人掌管着,那些花里胡哨的民族服饰、雷同的冰箱贴、铺满整个店铺门脸的古旧银饰、讨价还价的国际惯例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喜,除了弥漫整个市集浓烈的乳香(frankincense)。阿曼南部萨拉拉盛产乳香,那是一种充满宗教场所尤其是教堂弥撒时的独特香气,有一点像檀香,或是琥珀摩擦发热产生的松香,是一种令人上瘾的味道。 “上次我把钱包忘在了这家店,稍等我去问一下!过几天亲戚结婚,我在这边订了条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快来看,这个包怎么可以这么丑!”Anitra有种游客般的兴奋。 “明年我的孩子就要高中毕业了,如果成绩够好,政府会出钱送他去美国读大学。我也终于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了。”这对母子有点像姐弟,说起话仿佛亲密无间。 每当我们对马斯喀特的大气美观表示赞美和惊讶时,她的骄傲溢于言表,“是的,阿曼不像沙特,阿曼从不干涉别的国家,从不干涉老百姓的生活。感谢苏丹陛下,他为我们做得太多了。” 后来的几天里,每一个我们有机会交谈的阿曼人,竟然都说着同样的话。 今天的阿曼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与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无关,这却并不妨碍国王苏丹带领他的国走向现代化。 在这里,苏丹卡布斯是神一般的存在。1970年,英国留学归来的卡布斯不堪忍受父亲的保守政权,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篡父夺权。从此大举推进阿曼现代化进程,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带来的财富,修建公路、学校、购物中心,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对内采取自由开放经济政策,放松对百姓的统治,对外中立不干涉别国内政,在中东乱局中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中东土豪国的一股清流。 “苏丹陛下,他为我们做得太多了。”我从来没听过哪个国家的中产都在以崇敬的口吻发自内心地赞美政府和统治者。听上去太美,让人不敢相信。 那天晚上我们住进沙发主Rush为我们临时提供的房间。一间很小的公寓,坐落在印巴人的聚居区,他买下来用来给旅行者借宿。 白天看了满眼的繁华,在我们走进这栋楼的一刻被拉回到现实中来。公寓楼外观勉强符合马斯喀特洁白的色调,看得出来刚建成不久。普通的蜗居结构,公寓的门窗地板水龙头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不走心,仿佛这栋楼生下来就低人一等,粗制滥造得惊人。 在这里没有人谈论贫富差距的问题,既然外国劳工心甘情愿来干活,换得至少比他们在家乡要好得多的生活水平,甚至还有钱寄给家人 - 各取所需的前提下,还用得着谁去操心这个社会的公平与平等呢。 我们的沙发主Rush像是一个很虔诚的穆斯林,一起喝茶的时候用了十分钟向我解释为什么真主不允许吃猪以及两栖动物对人体是有害的,而这个人一会又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夜店DJ。 那差不多是我见过灯光效果最拉风的club,音乐震耳欲聋,吧台大大方方出售着酒精饮料。白袍子的阿曼男人拿着一瓶啤酒小酌,不时有丰满的阿拉伯小妖精和男伴走过昏暗的角落里,像我们一样的外国人都在好奇观望着。 我们的Rush从不善言谈的登山爱好者瞬间成为灯光下的时髦DJ,虽然少有人在跳舞的场面有点冷清,却是穆斯林世界为我们打开的一扇不可思议的窗口。 也许你也没想到,阿曼被为称“地球博物馆”,国土之内拥有沙漠、海洋、绿洲、洞穴、峡谷、山峦...等无数景观,这造就了阿曼人对自然的无比热爱。登山,远足,攀岩,探洞,溯溪,海边露营,峡谷戏水...无论土豪还是民工,在这里人们同等享受自然资源乐在其中。 从马斯喀特市区开车两个小时就来到海边,左手山峦沙漠,右手海岸线,每个阿曼家庭都拥有露营的全套装备,甚至搭起超大规模的帐篷,就像回到阿拉伯的旧时光。 不用担心准备做得不够,当你问起任何一个阿曼人,他们都会津津乐道地在你的google map标记上他们最喜欢的山峰和峡谷,并告诉你马斯喀特哪一家商场的装备最齐全。 Sinkhole 最有趣的户外活动是阿曼的Wadi - 峡谷。上图是Wadi Al Shab。提前换好泳衣,背上足够的水,准备好防水相机或是不带相机。 在干涸的谷底一路走过去,如果没有中途被晒昏,半个小时左右就到达清澈开阔的水源。这里并没有要求外国人着装检点的标识,一切随意而原生态。你可以尽情浮在绿水上看青山,溪水时深时浅,峡谷时宽时窄,有时候窄到只容一个人侧身游过的“一线天”。 如果你居然像我一样不会游泳,需要在走进峡谷之前借一件救生衣一路扛过来。 还有一个规模更大地形也更复杂的峡谷名叫Wadi Bin Khalid,一路开到黄昏,匆匆逛了逛只好折返。 很多景观离首都地区只需要1-3个小时车程,很多人会选择把首都作为根据地做1-2天的短途旅行。阿曼有着世界前三的货币,1里拉相当于18块人民币,但比起北欧,无论衣食住行都还是会便宜一些,尤其是租车和汽油。 Eurocar的这辆小破车带着我们上山下海。 记得在路上遇到唯一一个过度开发的山洞景观,提供英文介绍的阿曼人结束简短行程之后看着我说,你是中国人?我刚去了趟广交会,准备闲来无事找点生意做做... 我们只结识过有限的几个阿曼人,他们总给人类似的感觉。他们好像同时在做着几份工作,又好像什么也没做,完全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他们来自沙漠的打扮给人一种很传统的错觉,而每每开口又都是生意人的口吻,去中国参加广交会就像去泰国度假一样成为一种时尚。 Jebel Shams海拔三千米,是阿曼最高的山脉。山上没有植被,一路上尽是坚硬的山石地貌扑面而来。阿曼人的爱好之一就是开着四轮驱动爬山越野。在这山里你很容易想到中国人口过剩主要因为那里的自然环境适合人类繁衍生存。 在这里飞檐走壁如履平地的,还懂得扒着车窗讨零食的,是山羊。 山顶的地貌被称为“阿拉伯大峡谷”,和美国大峡谷有着相似的构造。 在这里你能找得到高档酒店和登山路线等配套设施。如果不是真的老司机,请珍爱生命,三思而后行。山路的最后一段还没有修成,一路山石颠簸,四轮驱动是必要的。 作为一个旅行目的地,阿曼大概永远也不会像摩洛哥一样流行起来。然而听说国人已经在阿曼的色情服务行业打下半壁江山。 下山后的途中经过尼兹瓦(Nizwa),阿曼6-7世纪曾经的首都。不同于崭新而荒凉的马斯喀特,这座城市终于恢复了市井人烟。一个星期以来我们终于第一次亲眼看到走路的骑摩托车的摆摊的卖菜的正常的...阿曼人的生活。 为什么中东人的作息时间通常比我们推迟两三个小时呢?因为太阳炙烤下的沙漠城市没有生存的希望。直到太阳落山,整座城市才慢慢活过来。有人在街边吃烧烤,有人在金店选首饰,卖鱼的卖瓜的,下午空无一人的市集里居然第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熙熙攘攘的活着的气息。 这里的土豪们不再躲在汽车和商场里行踪隐秘,而是大腹便便地坐在街上乘凉,和外国人搭讪打发时光。马斯喀特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城市规划不复存在,苏丹陛下的国也终于显露出中东人懒散亲热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最后一位沙发主名叫Ahmed,阿尔及利亚人,一个人在阿曼开公司做生意,享受着这里的零税收。每天五次祷告,业余时间以沏浓稠的薄荷茶和看沙特人出丑的小视频为乐。家里的桌椅炉灶都是便携款,每逢周末就搬上装备开车走人,一路开到海边,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准备烧烤,听着海浪思考人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睡上一觉,第二天再开车回家,长此以往。 “我决定不去沙特朝觐了。沙特从前来朝觐的人身上赚钱,再去资助恐怖组织。选择朝觐就相当于是我间接支持了恐怖组织。”中东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论点,在对于沙特的迷之偏见上,各国却达成了难得的共识。 话已经说了太多,有件事却还是不得不提。 在伊斯兰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之余,第三大派系伊巴德(Ibadis)正是阿曼的国教。不食中东烟火的阿曼不知是否也某种程度上由于这个原因,名正言顺地躲过了名义上的派系纷争。 温馨提示,很多阿拉伯人不耐烦出现在你的照片里,有时候甚至自作多情地觉得背影也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天生缺少一秒钟入戏的波斯人、印度人的幽默感。所以在这些国家拍摄,提前征求他们的许可、或干脆不要拍都是不会错的选择。 “Oman, the civilization was and still living within the approach of tolerance, moderation, and civilized coexistence. ---His Majesty” 阿曼,曾经、现在以及未来都将存在于温和、宽容和文明共存的处世准则之中。 新机场的入口,苏丹陛下的语录是阿曼国极好的注脚。也许民主或独裁都只是一种形式和说辞,民生疾苦,冷暖自知。站在中东海湾纷纷扰扰的中心自成一股清流,他们有足够的资本骄傲。 2018.10.8 Helsinki photo by: Aman & Ying |
gaara56_001 于 2018-10-14 04:44:01 编辑
---------------------------------------- |
|
2018-10-14 22:52:15 |
Post #2
Re: 阿曼 - 苏丹陛下的国,不食中东烟火(推荐一 ... |
碧海蓝天82 | 的确,年前刚去过阿曼,马西拉岛也是蛮漂亮的 |
---------------------------------------- |
|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