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置 深圳 / 异域之旅 » 论坛 » 异域之旅 » 话题 »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 Prev1Next »
分享
旧帖 2017-07-02 17:58:22
Post #1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天蓝之路 离线 天蓝之路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埃及专题】
第【75期】,有交流的请添加【微信LH19892012】或长按以下二维码

曾忆否,儿时纯真的记忆:期待有一天能走出亚洲,体验阿拉伯奇特的异域风情;曾回眸,年少轻狂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远赴万里,领略红海秀丽的自然风光;曾憧憬,青春美丽的愿望:期盼有一天能行走沙漠,感受古国文明的无穷魅力。这蕴藏心底已久的愿望,终究能够如期实现;这埋藏内心永恒的回忆,终究值得永久珍藏。
“每一天的太阳因你而升起。” —拉美西斯二世
中东一直是一个我无比向往却又些许害怕的地方。然而我已经走过黎巴嫩、约旦到达埃及,似乎一切安好。
向往,因为未知!所以当闾丘露薇出版战地书籍时,当傅晓甜操着纯正的英语采访阿萨德时,我可以看到我眼中欣羡的妒火!
害怕,因为动荡!每每在新闻中看到难民、军方、偷渡、暴乱这类词眼,我就会对生长在中东土地上的人民报以巨大的同情,并对自己生活在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和谐中国感到无比庆幸!
古埃及与现埃及仅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是千差万别!
古埃及是一个信奉多神教的古老国度,历经了31个王朝,文化高度繁荣,目前所见的出入文物实乃冰山一角,同中国一样,绝大多数法老的陵墓已被盗墓者扫荡一空。之后,古埃及被罗马、阿拉伯、奥斯曼土耳其、法国、英国占领,古老文明不断没落,直到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由于多年来血统文化高度渗透,现埃及已和古埃及人属于不同的人种,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人种!目前埃及84%信奉伊斯兰教,这就是文明与现代的矛盾。
尼罗河形成的绿色区域,酷似一片银杏的叶子,而开罗,就处于叶柄和叶面的交汇处,尼罗河到达开罗后仿佛紧缚的身体一下得到释放,突然泛滥开来。作为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是拥挤的,低矮的房屋、漫黄的色调,豪富与贫穷、气派与破败、现代与古典宗教的并存,毫无遮掩的就这么突然呈现给你。
开罗是一个贫富悬殊非常明显的城市,有住在坟墓上面的死人城,有一天只能靠政府支助只能吃大饼番茄的穷人;也有奢华无比的别墅区、富人区。在这样一个伊斯兰国家,保守与开放并存,时尚与保守并存,各自引领风骚。
热情,是埃及人的天性。随时随地,身在何处,总会有人突然对着你喊:“Korea?Japan?China?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Welcome!”刚开始到埃及的时候,总会因为这样过于热情的问候觉得不太自在;但有时候,当你鸡同鸭讲找人问路时,有一些人,哪怕自己不会英语不认识路,也会带着你找会说英语的人,清楚你需要什么帮助后,就这样一路带着你去找,事后就索要小费,不给就不离开。后来慢慢习惯了埃及式的小费,会觉得在这个古老的城市,越来越冷漠的社会,放弃这种问路,毕竟不是每个国家的人们都那么好,埃及除外。
作为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是拥挤的,低矮的房屋、漫黄的色调,这是开罗留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在这个城市居住着3000多万人,但是你却几乎找不到市中心,高楼总是那么稀少而零散,几乎只能通过人流来推测哪里才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在开罗,豪富与贫穷、气派与破败、现代与古典宗教的并存,毫无遮掩的就这么突然呈现给你,你可以看到疾驰而过的豪华轿车,也可以看到讨钱的孩子和女人;可以看到豪华高耸的大楼,也可以看到低矮破败的民居;可以看到星罗密布的伊斯兰建筑,也可以看到散播在城市各处的古埃及遗迹;可以看到清真寺高低有致的宣礼塔,也可以看到基督教堂顶鳞次栉比的十字架。你几乎找不到一个词来准确形容这个城市。《一千零一夜》里的很多故事就发生在开罗,那么就让这个城市,引领你书写自己的《天方夜谭》吧!
和全世界的首都人民一样,开罗人自身拥有着一种天生的自豪感。开罗人甚至把自己的城市就称为“埃及”(埃及人普遍把开罗叫成مصر,和国名的阿拉伯语一样,القاهرة更多的是官方和书面的叫法),仿佛他们就可以代表整个国家。开罗人永远都是热情奔放的,的士上永远放着劲爆的阿拉伯音乐,年轻的男孩总忍不住随着音乐扭动起来。
埃及人工作和生活都比较慵懒,而且由于白天气温过高,他们都喜欢晚上活动。所以太早出去逛的话,很多店铺和机构都是关门的。政府部门一般都是9点之后才上班,而下午3点左右就下班了,比起天朝实在是爽太多。另外他们周末和中国不一样,双休是休周五、周六两天,周日开始新的一周。周五由于是伊斯兰教礼拜的特殊日子“祖玛日”,所以铁定休息,很多店铺白天都不开门做生意(哈利利市场除外),周五出门办事一定要注意这点,免得吃了闭门羹,白跑一趟。
和其他埃及内地城市淳朴的居民不一样,开罗人尤其是旅游景点的生意人都相当狡猾,不实诚而且爱贪小便宜,所以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你的钱包会很受伤。
汗.哈利利市场是拍摄人文的绝佳地方,每个地方的市场都可以看尽人生百态,这也是我喜欢市场和博物馆的原因。《出埃及记》的前半部,描写以色列人如何如何从埃及到西奈,后半部则他们在西奈如何组织成一特别的民族。书的主角其实不是以色列人,也不是摩西,而是真神自己。他掌管历史;他是耶和华;他是圣洁的;施行救赎,又施行审判。
如果你对开罗情有独钟,那么我推荐这部《开罗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纠结旅行的意义,想看什么,想获得什么,想遇见谁?
也许你只是需要片刻的逃离和宁静,去遵从内心的声音。
喜欢电影里的那句话:抛弃规则,去遵循自己的内心。
久负盛名的哈利利市场,据说14世纪起就开始营业,但如今俨然是个专供游客采购的大市场。所以今天的重点当然不是这个,而是想给大家隆重介绍过的El fishawy coffee shop,我坐下来点一杯,15埃镑,看着周围的人在旁边流动,恍如隔世。
费萨维咖啡馆 El Fishawy Coffee Shop 是隐藏著名的哈利利市场小弄堂里的一家cafe,据说从1773年开始,除了斋月不开门,天天都营业,且天天爆满。
在El Fishawy Coffee 的常客中,曾有一位诺奖得主、埃及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他就在这附近的一个老街区长大,常常光顾此间咖啡馆,在那缭绕的烟雾中,和人们吞云吐雾地交谈,灵感涌动。在《堕落情妓》和《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以及《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等作品中大量可以看到描写这一片老城区风情画面它在邻近哈利利的一条巷弄里,工作日的下午四点半,这里并没有过多的游客光临,我们又换来了浮生半日闲。
说是半日,只不过两个小时的光景,一管水烟,一杯土耳其咖啡,一杯橙汁,店内的玻璃镜面映照着来往的路人,这里没有menu, 它是只属于在地人的文化,和社交场所,他们慵懒的倚靠在座椅上,吞云吐雾间,享受迷离的舒畅感。它是具象化的开罗,仅仅是匆匆的一瞥,看不见它的灵魂。
开罗,作为世界的客厅,地球人万里迢迢慕名而来,不是单纯的为了和它有一面之交,也是为了在这个特殊的国度,特别的地方,找到自己不同的解读和感悟。
开罗,在一片破败之中难掩的繁华,就像某一个转角,猛然抬头,你会注意到那层层灰尘后面的墙壁竟然有着名贵的大理石花纹,高高的窗户上还残存着精美的雕刻,才会让人不禁感慨此地的历史与浮尘。
开罗,3000万人在此居住,而埃及人口只有8000万。你就可以想见开罗会拥挤成什么样,比深圳拥堵十倍以上,一边是城市无限制的占用肥沃的田地,另一边老城区的人口密度极高,甚至活人抢占
死人的空间住进陵园墓地。开罗的老城。富人搬走了,把这里留给了中下层的小市民,搭墙垒屋,一片乱局。这些人的重要支柱就剩下宗教了。老城才能看到如林的宣礼塔,开罗号称千塔之城,但是去做祷告的人却很少,在这里,我总觉得人们少些信仰,多了些功利目的和算计,这是我不喜欢的。
因为近年很多突发性的事件,埃及的旅游业屡受重创,金字塔也鲜有人光顾了,本以为在这里可以看见大批旅游团的观光车,实际上却零零散散,这也造就了当地的小商贩饥不择食的坑蒙拐骗,如果没有来到金字塔,我会觉得大部分埃及人都是可爱的,但在这里,我没有想到,他们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守护”着它,虽然他们的骗术都很拙劣,我决定还是有必要说出来提醒大家。
从下车的地方到金字塔景区大门大约还有100米,就在这100米的路段上有很多“职业”的捐客在拦截、围堵外国游客。有一位穿着白色长袍的老者向我迎面压过来,向我介绍金字塔历史情况。我本能的反应是要谢绝他不请自来的服务,但他指着身上的胸牌告诉我,他是这里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情况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完全免费的。可是他说着说着就把我往偏离景区大门方向的岔道上引,而且说在大门口买票会很贵,在他这儿买要便宜很多。我发现不对劲,急忙退了回来,他在我后面不断地叫喊着要我给他小费。。。
从胡夫金字塔出来,迎面来了个兜售金字塔纪念品的小贩,我告诉他我没带钱不会买他的东西。小贩从我身后把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布帽子强扣在我头上,说是不要钱送给我的,然后继续紧跟在我的后面不断的推销。我回过头来,把身上所有的口袋都翻了个底朝天,向他表明我身上确实没带钱,钱都在我的同伴身上。他相信了,毫不客气的从我头上抓下那顶帽子,悻悻地离去了。
说话间我转到了胡夫金字塔的侧面,这里是游人最多的地方,也是拍摄胡夫金字塔的最佳角度。我正准备拍照,一个身穿灰黑色长袍,有着灰黑色面孔,至少有1米9高的彪形大汉挡住了我,他说这是他的地盘,不允许我在这儿拍照。我正准备离开,有一个老头跑了过来叫道:喂,这位是中国人,中国人是朋友,可以在这里照相。那大汉看样子是默许了,走开了。就在这时,离我们大概四五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冲着我们这边大喊,Danger,危险!我听到了,但是我不确定那小伙子是不是在对我说话。那老头热情地拉着我,找到一个可以给金字塔拍全景的好地方。我本能的警觉要谢绝他的好意,可他反复指着自己的胸牌说他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不要钱,不是在做生意(no money,no business),又把我强行按在一个骆驼旁帮我拍照,然后他自己也站在骆驼旁让我给他拍照。
就在这期间,旁边一队集体游览的小学生中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大声的指责那老头,看来情绪还很激动。那老头也毫不客气凶狠地威胁小姑娘,小姑娘被她们的老师拉走了。我察觉到情况不对想走,但已经来不及了。那个刚才离开的彪形大汉挡在我面前伸手要钱。我对着大汉说,这位老先生跟我说好了不要钱的。这时这个大汉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抡起大胳膊对着老汉的脸狠狠的扇了一巴掌。那老汉反应的很快,用手挡了一下,然后扭头对着我说,我是不要钱的,可他是我们的头,他要钱。我又再争辩了一句,我们俩照相的事,与他无关。这话好像激怒了那个大汉,他又抡起胳膊左右开弓地给了老汉两巴掌,这时很多游客都围了上来。这种阵势我又是没经历过的,我淡定地推开大汉,从人群开迅速走开,劳资才不怕这种无赖,大不了干一架,谁怕谁?
我转到胡夫金字塔的背面,或者说是景区中两座主要金字塔的中间,这里的游客比刚才那边少多了。我正要进入一片古代遗迹想以此做前景给金字塔拍张照,前面又出现了一位穿着灰黑色的长袍,长着灰黑色面孔的捐客。他一边用手比划着,意思是说这里的拍照角度好,一边把我向无人的地方引。我刚才已经上过当了,我对着他喊道,no money,no business,赶紧逃回大道。
我刚要跨上大路,前面又有一个穿着灰黑色长袍,长着灰黑色面孔的骑士,骑着一匹灰黑色的高头大马,摆着一个很酷的佐罗式的动作让我给他拍照。我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花招了,我笑着对他喊道no money,no business不再理会他。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在主金字塔对面的哈夫拉金字塔周围或离主金字塔稍远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什么游客,而且气氛很诡异,那里大概都是由欺诈而形成的旅游禁区吧。
在埃及旅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埃及骗子那低劣而又执着的骗术始终会像苍蝇一般围绕在周围。但是古埃及文明是如此的伟大而又壮观,站在这些古迹面前,会重新思考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同时也会深深的叹息,这么伟大的古迹居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现在埃及土地上的阿拉伯人只是把它当做敛财工具,整个埃及的行程是惊叹和心痛交织进行。
快出景区的时候,遇到一个十四五岁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姑娘,她说她希望跟我合个影,我当然的选择了拒绝。她说她是个学生,只是临时来帮妈妈卖点东西,绝对没有恶意。我对她说,你是一名埃及的学生,我是一位中国曾经的军人,我本应该相信你,可是在这里发生的事情让我不能相信任何人。女孩说,她知道这里有很多坏人,他们损害了埃及的名誉,她恨这些人。小姑娘几乎是含着眼泪离开的,我有些后悔,也许我真的应该相信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儿。可是,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决得人心叵测,最可怕的就是遇到这些状况,摧毁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够复活,因此要将尸体保留下来。他们很早就掌握了保存尸体的方法,制作木乃伊就是他们的创举,具体制作方法是:
用药水清洗尸体 ——>从腹部切开口子掏尽内脏 ——>取出心脏和肺另外放 ——>用酒冲冼胸腔和腹腔,用布擦干 ——>挖出眼睛后,用一个铜钩伸进鼻孔内搅动,使脑髓成糊状 ——>往耳朵里吹气,使脑髓从鼻孔中流出 ——>用药水冲洗脑部,将尸体倒置后将香水灌进鼻孔 ——>把盐和泡碱或其它吸潮物质放入腹部,七十天后,尸体彻底干燥 ——>把桂皮、乳香等香料填进腹腔和胸腔 ——>缝合尸体,裹上麻布,再在外面涂上一层树胶后下葬。
当欧洲人还在森林里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时,尼罗河两岸的人们就建立了富庶的王朝,人们开始想象,人死了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太阳每天从尼罗河的东面升起、西面落下,周而复始。这一切是否跟生死有关呢?于是,他们想象并相信,当人死了之后,灵魂会到另外的地方等待复活,如同日出日落一般。如果灵魂要复活,那么就需要保存好肉体。保存肉体成为了“复活”的首要工作,于是古埃及人把法老的遗体挖去内脏,经过香料、树脂和防腐液的复杂处理,木乃伊诞生了。
他们把肉体制作成木乃伊之后,又建造了一个叫“马斯塔巴”的长方形泥砖坟墓来安放木乃伊,期待灵魂能回归直至复活。古埃及人将对死亡的崇拜发挥到淋漓尽致,无所不及。而作为太阳神Ra之子的法老更是如此,他们期望死后可以在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建造安息之地,这样更有利于灵魂的复活。于是,金字塔应运建立。所以,金字塔的主要作用是法老复活灵魂的工具,其次才是陵墓。这些巨大的建筑在英文里被称作Pyramid,而中文里由于它看起来就像汉字中的“金”,于是将其称为 “金字塔”。
在最大胡夫金字塔建成之前,他的先辈花了近200年来实践建造金字塔。在古王国第三王朝,左塞尔法老的宰相伊姆霍特普,在设计坟墓时,用山上采下的方形石块代替泥砖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所看到的金字塔雏形。到了第四王朝,胡夫法老那个执着的老爸——斯奈弗鲁法老终于完善了金字塔的建造技术,他在位时修建了三座金字塔,包括他岳父胡尼法老位于法尤姆梅顿的金字塔、代赫舒尔弯曲金字塔和红色金字塔,红色金字塔是第一座“真金字塔”,可以免费入内观看。
埃及古王朝是金字塔建造的黄金时代,而最大的金字塔群无疑是吉萨金字塔群,包括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等,都是第四王朝时建立的,根据最新的历史考古资料显示,狮身人面像是胡夫的儿子杰德夫拉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胡夫而建造。
很多考古书籍说金字塔是由数十万奴隶建造,但是现在考古学界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在尼罗河水泛滥、人们无法耕种的时候,会“兼职”为法老建造金字塔。法老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人们笃信为法老建造金字塔是一件神圣荣耀的工作,法老“复活”了,他们就会得到法老的神力庇佑。
在中王国时期,金字塔的建造技术逐渐衰落,因为金字塔总逃不过被盗的命运。于是,法老们开始寻找新的地方建造陵墓,底比斯西岸那座天然的金字塔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那里就成为国王谷。最早在国王谷建造陵墓的法老是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第三位法老图特莫斯一世,陵墓都是在岩石深处挖掘而成的,在放入法老的木乃伊和陪葬品后再将墓穴入口封住。在埃及的卢克索,尼罗河将这座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底比斯代表着“死去的王国”,因此陵墓也集中在卢克索西岸。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现高136.5米,可能由于地震或肆意破坏,最上层10米已经不见了。它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来自阿斯旺,一共花了20年建造而成。哈夫拉金字塔原高143.5米,现高136.5米。因为地势较高,所以从远处看,它是三座金字塔最高的;门卡拉金字塔原高65.5米,现高62米。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身长约73米,高21米,脸宽5米,由一整块巨型岩石雕刻而成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无疑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的雕像了。它盘踞在哈夫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大概350米。狮身人面像基座周围区域是对外开放的,旅行者可以从那里正面眺望巨像两只前爪之间的“记梦碑”。据该碑文的象形文字记载,斯芬克斯托梦于当时还是王子的图特摩斯四世,说如果把那些掩埋自己的黄沙除去就将赐予他王位。
相传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带翅膀的狮身女怪,当欧洲人看到这尊巨大的雕像就将其称为“斯芬克斯”。根据最新的历史考古资料显示,狮身人面像是胡夫的儿子杰德夫拉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胡夫”而建造。关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须,有一种说法是毁于中世纪的战争,另一种说法则是士兵当作练习大炮射击的靶子摧毁。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金字塔!在我的想象中,金字塔应当坐落在吉萨高地的荒原中,应当是一派“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肃杀景象;应当是满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的荒疏韵味……。不然。当公共汽车还在市区的金字塔大道上飞驰的时候,金字塔的身影就在高楼之间突然闪现出来,令我大吃一惊。
想象中的景象应是:在无际的荒原上,很远就望见金字塔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越走越近,越近越大,越来越显现它的雄伟苍老……。然而,我却在没有想象、不假思索的情况下看见了它;既无期盼的积淀、又无情绪的酝酿,金字塔突然就矗立在你的面前,而且已经近在咫尺,失去了荒原的衬托,失去了幽思的情怀……。
金字塔!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奇观!这就是万年不毁的伟大建筑!这就是仰慕已久的伟大古迹!这就是从孩提时代就向往追求的伟大圣地!这就是渴望一睹的胡夫金字塔!
结果有些令我失望!距离金字塔倒远不近,几乎使你感知不到它的巨大,这种超出意料的接近方式,甚至有些许失望:它似乎不如想象中的宏伟和神秘,也缺少想象中的情调和氛围。众多的车辆、无尽的游人,使它失去了古迹应有的安宁……。在停车场附近,为场地所限,留影时几乎找不到恰当的地点,你很难将金字塔的全景纳入画面,只能人在近景,仰角拍摄。风很大,40度的高温将我的T恤湿透。
一旦当你真正走近金字塔时,你才能真正感知它的雄伟巨大。早就知道金字塔是由两百多万块巨石构筑,早就知道每块石头的重量在两吨以上,但只有走到金字塔的跟前,亲身置于巨石之间才会明白,早就传闻的事物仍然超出了你的想象!工程的浩瀚、构筑的艰辛,石材的巨大、砌筑的坚固,一切的一切,都使你惊叹。金字塔的周遭,全是无尽的沙海,几百万吨清一色的巨石从何处运来?何处采集?如何搬运?设计之初难道就没有想过可用更小的石头砌筑?石条的高度都接近或超过了成人的高度。
塔身下部,有一个已经打开的门洞,这就是金字塔墓葬的真正入口,四块硕大无朋的巨石条,分两层搭建成人字形,构成了入口处的门楣。须知,这样的构造是极其科学的,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抗拒上部塔身的巨大压力。古埃及所有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比的宏伟,金字塔就是其集大成者。但古埃及建筑的另一特点就是几乎不采用卷拱,所有神庙的屋顶都是石板平铺的。金字塔上的这个三角形结构的门楣,是唯一一处采用了与卷拱结构原理相近的处理方法,即斜型支撑的方式。古希腊的建筑特点与此相近,帕特农神庙的屋顶虽然采用了坡面,但结构仍然是平面。真正的拱顶与穹顶,直至古罗马时期才出现于罗马城,这是罗马人在人类建筑史上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智慧的罗马人在建筑结构上的不懈探索和火山灰这一天然混凝土材料,成就了这一伟大的创造。
买票可以进入金字塔,但入口是主通道左下侧的一个不规则的洞口。通道狭窄昏暗、空空无物,不值得进去。去年,不还曾有西方考古人员打算用机器人入内探测吗?由于覆盖金字塔表面的巨型贴面石板早已被前人作为建材挪作它用,砌筑塔身的巨石完全裸露,因而金字塔表面凹凸不平、呈明显的阶梯状;又由于砌石巨大,台阶是很陡的。过去每年都曾举办的攀登比赛,如今早已禁止,“禁止攀登”的告示牌随处可见。在资料记述中,常见到关于金字塔砌筑质量的描述,一般称:石缝间连刀刃都插不进。我近距离观察了巨石间的缝隙,显然,巨石在砌筑之前是经过打磨的,加上巨大的重量压合,因而石缝十分紧密,刀刃当然是插不进去的;但因石材十分巨大,结合面不可能做到镜面似的平整和光洁。刀片虽插不进,却并不能以此衡量石缝间隙的宽窄和打磨的精细。
金字塔脚下,有人牵着骆驼在召唤游客。成群集队的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此参观,这种现象在埃及的任何圣地都是司空见惯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埃及的孩子,纯朴天真、热情大方,总喜欢用简单的英语向游人问候和问话,喜欢看相机、喜欢看游人,喜欢看人照相、喜欢被人照相、也喜欢与游人合照,而根本不在乎她们能否得到这些照片。但是,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埃及人,与建造了伟大金字塔的伟大的古埃及人早已没有血缘关系,古埃及人与他伟大的古代文明一起,早已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征服了埃及,留下三百年的托勒密时代;公元一世纪,庞贝、凯撒、屋大为将它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并带来了基督教;从七世纪起,穆哈默德的铁骑横扫中东之后,这块土地上主导生活的已是阿拉伯人,信奉的是伊斯兰教……
胡夫金字塔的后面,有一片广阔的平原,这里有平坦的沙地和一堆早已毁弃的祭祀建筑。从背面看胡夫,更为清晰;远处眺望,胡夫已是真正的金字形。一座由铝合金和玻璃建造的银色现代的建筑坐落的金字塔脚下,这就是太阳船博物馆。数十年前,曾在胡夫金字塔近旁发掘出一条长达40米的巨大古船,这就是太阳船。在法老们的信念中,引渡他们到天国彼岸的是太阳船,天神降临往往也乘坐太阳船。修复原样的古船就陈列在金字塔的脚下。博物馆旁还有一座大臣的陵墓,入口是有石柱的方形建筑。
第二大的金字塔是海夫拉金字塔。到海夫拉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实际到金字塔的正面,还要绕行很长的路,自然是在沙漠中穿行。中途有一处平坦的高地,是观光金字塔的最佳景点,因为从这里可以同时观看胡夫、海夫拉和孟考拉三座金字塔。
海夫拉金字塔就在眼前。在学者看来,最著名的是胡夫,它是最大、最高、最古的大金字塔;在平民看来,最著名的是海夫拉,因为海夫拉与狮身人面像在一起;而且从视觉上看,似乎决不小于胡夫。摄影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金字塔,一般也是海夫拉。
正面有隔墙和铁栅栏阻隔,通过左侧的石砌甬道才能进到狮身人面像的近旁,这个甬道实际是一座神庙的遗址。巨大的石像高20米、长70余米,“狮身”的岩石是砂岩与页岩相间,风化严重,四肢有后人修复的痕迹;“人面”则为完整的砂岩,造型依然是简练而准确,那就是海夫拉的脸。伟大的胡夫法老,虽然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自己却并无巨像留下,只为后世遗下了一尊不足10厘米高的小雕像。早年,我曾见有资料称:拿破仑的军人用大炮轰塌了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我从来就不曾相信,以拿破仑的英明,是不可能做出这等蠢事的。事实上,在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时,随军的还有200多名考古专家和博物学家,为的就是考察和研究埃及伟大的古代文明。
狮身人面像的周围有石砌的高台相隔,已不可能走到石像的跟前;而在高台上又很难找到摄影的合适位置,照出的相片总是不美不足。只有在返回时,才从正面拍摄了既有金字塔又有狮身人面像的远景。这里的游人更多,车如流水马如龙,“人面”依旧笑东风。终于见到金字塔,也算终于如愿以偿,尽管也就如此而已!
这里,顺便说一下,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由于10米高的顶部已经去掉,现高为137米;底座每边长146米,是一个标准的正四面体,是最稳定、最美观的几何形状,它的建造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前后,距今已4600年;而古王国时期的法老卓塞,在沙卡拉建造的阶梯形金字塔,年代更为久远,这时的中国甚至还在三皇五帝之前。中国历史的断代,大体能够以考古发掘为依据的,只能追朔到夏朝;是否有过夏,至今尚无定论。通常的看法是:即使有夏,它的起始年代大约也是公元前2100年左右,都在金字塔之后。这时的中国尚在商代的初期,盘庚尚未迁都,出土甲骨文的殷墟还不存在。伟大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也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伟大的古埃及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早熟、是什么启蒙使他们的文明远远领先于世界所有的民族?一切都淹没于沙海,一切都不得而知,一切都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埃及博物馆都有一种魔性,这里随便一个藏品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因为随处可见法老的雕像,无论走在哪里都有一种被注视的感觉,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回到古埃及的时代,这里不仅有法老的黄金面具,人形金棺,大大小小的石雕,还有当年人们生活最普通的场景再现,他们的生活用品,首饰器具,可以看到古埃及人的智慧。但自从法老王统治之后,埃及人就再也没有独立过,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他们的文明也在封存在了时光的印记里。
通过安检门,一进到世界闻名的埃及博物馆,的确让人有种错觉:这是大名鼎鼎的博物馆吗?我们没走错吗?这不就是这个文物仓库或是规模不大文物存放间吗?随便投目一看,很多文物只是密密匝匝的堆在那里,之间只保持着它们之间能被允许不互相磕碰的最小距离,很小的文字标牌委屈的藏在文物下面,纸色泛黄,也许很多年没人维护更换了。埃及人民的如此对待文物的态度甚至对我这样有一定心理准备的人来说还是觉得有些意外和不可思议。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我就会去国博,首博,省博这些大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很小的甚至私人博物馆去看看,欣赏一下那里美不胜收的文物,感受一下先贤的智慧和伟大,每每走近这类博物馆,或威严,或堂皇,或雅致,抑或宁静安详,国内的博物馆说明标签文字详尽,展柜保护得当,更有许多像恒温恒环境构成的展柜这样的高科技手段为文物的良好保存保驾护航,为了让语言不再成为理解文物的障碍,很多博物馆都为主要文物和展品配备了各国语言的感应讲解机,当你站在这件文物前时,你胸前所佩戴的讲解机就会自动通过耳机把当前展品的讲解内容用你选择的熟悉的语言给你娓娓道来。
我想每个文物爱好者来到这里,都会对它有些堪忧,先吐个槽,说一件关于埃博这几年发生过的事:在古埃及,胡子是权利的象征。3300多年前,古埃及人为去世的少年法老图坦卡门戴上华丽的纯金面具,蓝底金线条纹的胡子自然成为面具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前一位来自卡塔尔的记者,在游览博物馆时,发现摆放于2楼图坦卡门厅展出的法老黄金面具不大对劲,胡须的部分似乎有点歪,下巴左边有刮痕,右边更有团异物。后来证实发现法老的胡子曾被“弄断”,然后用强力胶粘回去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用强力胶!也是醉了。。。
作为收有30多万件藏品的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看上去的确有些太陈旧了,随处可见有明显裂痕的透明玻璃,很多文物,比如法老的棺椁,少说都有几个世纪的历史,用手就可以触摸的到,更惊人的是,他们用的锁!让我想到了90年代外婆家的旧木箱。
想起这些,又环顾了一下嘈杂的埃及博物馆,真是感慨良多啊,没有很好地物质基础做强大后盾,对文明,文物,对历史的尊敬,保护和继承恐怕只能是极少数人的个人行为了,绝不会成为普遍的社会道德标准和理想。当人们还在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追求而孜孜不倦时,有谁会在乎那些浸润了几千年前古人智慧和文明的文物呢,即便是想到了这些伟大的文物,恐怕也是在盘算着它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吧,哎,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真是至理名言啊。
挤过拥挤的人群,终于站在了在埃及古文化学术史上占有无比崇高地位的那块貌不惊人的黑色石碑前。罗塞塔石碑摆在埃及博物馆最醒目的一进门的右手边,即便是杂乱的文物摆放环境也无法淹没那块高1.14米,宽0.73米黑色的边缘有些残破的石块,对于同为游客的我,引人注目倒不是石碑工艺有多惊人,而是有数不清的的导游带着数量更加庞大的游客,操着完全听不懂的各国语言在对这块其貌不扬的石碑指点着,讲解着。
罗塞塔制作于公元前196年,被拿破仑的军队发掘于罗塞塔地区而得名,上面刻着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石碑上用古埃及象形字、希腊文字和埃及草书字刻了同一内容,这就让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物。它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意外成为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因为三种语言中的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仍然可以阅读的,利用这关键来比对分析碑上其它两种语言的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些失传语言的文字与文法结构,最先被辨认出的就是拖勒密王朝五世这位法老的名字。由于象形文字中的法老姓名,周围都会以一圈边饰圈起来,形成一个图腾,后来还在方尖碑上发现了这位法老的名字。可惜的是,如此重要的文物在1802年被运往英国,并以英女王的名字捐献给了大英博物馆,真是悲伤。有鉴于此,罗塞塔石碑成为研究埃及历史的极其重要的文物,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等同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虽然这是馆藏中唯一的一件赝品,但通过如此重要的摆放位置,我也可以看出,埃及人是多么希望有一天,那块散发着埃及古文明生命活力的真石碑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如同台湾回归中国怀抱一样!
去年走印度之前,我就阅读了大量书本,被印度的神惊呆了,数量之多稳居世界第一,别说满大街的猴子,牛,老鼠都可以成为神,就连花花草草或者一坨便便,只要阿三高兴,就可以封为神朝拜。埃及应该是紧随其后排第二,也是N多神灵,埃及国家博物馆的标志就是主管朝阳的凯布利神(Khepri),即圣甲虫神,象征重生。古埃及制作木乃伊时会把圣甲虫放在心脏的位置,以保护死者。(圣甲虫,就是我们俗称的屎壳郎,在国内很不待见,但是到了就变成神灵,因为它喜欢自东由西滚便便,就像推着太阳走一样方向,而便便的形状和太阳相似而被崇敬,画面自行脑补),以我有限的知识根本也无法明白某些神一样存在的文化,但觉得有必要介绍埃及这十五位比较重要的神灵,对了解埃及的历史文化有帮助很大:
1.太阳神•拉 Ra
地位最高的神灵,古埃及“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的太阳神,大约公元前2494年至前2345年起的第五王朝,国王开始使用“拉神之子”的头衔;他通常以一个头带圣蛇乌拉赖乌斯环绕的太阳盘王冠的鹰首人身的形象出现。
2.荷鲁斯神 Horus
鹰首人身;当他和太阳神Ra结合的时候,叫“拉•赫拉克特”(Ra-Herekhty),意思是“双地平线之荷鲁斯”。
3.孔苏 Khensu
月亮神,是阿蒙神和穆特女神的儿子,亦司掌医药。他的形象是鹰首人身,头戴满月和新月状的王冠。
4.战争神 Monthu
Monthu带着有太阳圆盘与眼镜蛇的双羽毛。
5.奥西里斯 Osiris
“丰饶之神”,文明赐予者,死后为冥界之主。他以一身绿色皮肤,头戴白色上埃及王冠、手持连枷及赫卡权杖的木乃伊形象出现。
6.伊希斯 Isis
古埃及的母性与生育之神,最初伊希斯是一位掌管皇权的女神(在象形文字中,她的名字里包括“王座”一词),与她的姐妹奈芙蒂斯同为死者的守护神,她们常在棺材的两端以人形现身,伸开翅膀保护死者。有时候她会戴哈索尔的牛角太阳盘王冠表示扮演了哈索尔的角色,有了哈索尔女神的神力。
7.赛特 Seth
赛特的形象通常是一位豺头人身的神祇,长有长方形的耳朵和弯曲凸出的长嘴。
8.哈索尔 Hathor
埃及的丰饶女神,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外形幻化成牡牛。在奥西里斯神话中,她是荷鲁斯的养母和妻子。基本上每一头头上有太阳圆盘的牛就是她的化身。
9.敏 Min
阿蒙神的另一个化身,当他的生殖器出现的时候,就是生育之神,在很多壁画上,法老经常向他祷告赐予生命之水。
10.奈芙蒂斯 Nephthys
她是伊希斯的妹妹,死者的保护神,通常和伊希斯一起张开翅膀保护死者。她被描绘成头顶一只篮子或一座小房屋,有时是生有双翅的女性。
11.阿蒙神 Amon
原底比斯地方神,因底比斯的兴起而成为主神,后来与太阳神拉Ra结合,变成成诸神之王“阿蒙·拉神”。他有时候会以头戴太阳盘的公羊首或整只公羊出现。
12.穆特 Mut
阿蒙神的妻子,月亮神孔苏之母,外形幻化成母狮。
13.托特 Thoth
智慧之神,负责守护文艺和书记的工作。古埃及文字的发明者,鹭首人身,经常跟荷鲁斯一起为法老进行净化加冕仪式。
14.泰芙努特 Tefnut / 塞赫迈特 Sekhmet
泰芙努特Tefnut是雨云女神,塞赫迈特Sekhmet是战争女神,这两位女神的形象都是头戴太阳圆盘的母狮,或是狮首人身。前者象征着风调雨顺,后者是法老的守护神。
15.阿努比斯 Anubis
俗称胡狼神,以胡狼头人身或胡狼出现。古埃及神话中亡灵的引导者和守护者,木乃伊制作之神。奥西里斯神话中,他是奥西里斯与奈芙蒂斯的私生子。
整个博物馆分为两层,一层就是上面看到的按年代的顺序陈列的,展出从古王国时期到公元5、6世纪罗马时代的文物,第二层是专题陈列室,其中就有埃及博物馆的各种镇馆之宝,我冒着各种危险偷拍的(千万不要模仿)照片。
木乃伊文化是埃及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一朵散发着诡异力量的奇葩,它的保存尸体的独特的技艺令人叹服,它神秘的重生理念令人感到神秘和诡异。当我来到一座花岗岩制成的略有磨损和残破的木乃伊制作台前时,那泛着暗黑色的犹如一个浅底浴盆的解剖台总使人联想起满是内脏血污脑浆的制作场面,从而也就无法摆脱中国人成长环境中与生俱来的鬼神敬而远之的古怪心理,要知道,也许就是这座制作台,曾经让多少不可一世的法老满怀希望的迈出了重回人间的第一步。细细观看着显得有些油腻的泛着暗光的制作台,台面向一端小角度倾斜着,处于低势一侧的台缘顶端是个拳头大小的空洞,以便所有的鲜血得以导出,并在下面一层进行收集。与我们以往的理解不同的是,制作木乃伊并非清除全部内脏,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器官是必须要做完美保留的,那就是重生所必须的:心脏,他会被完整的留在木乃伊体内,成为神祇复活他们时的最先唤醒的部分。而肝胃肺肠等器官会被装进雕刻着守护图腾的罐子中,大脑用特殊的吹管吹出,清除内脏和大脑后之后体内塞满防腐作用的香料,外层裹以白色的亚麻布,并涂满油脂,一具将受到天神保佑和召唤的木乃伊就制作完成了!不要以为只有人能制作成木乃伊,猫狗鳄鱼猴子甚至小鸟等等都可以,这些动物的木乃伊都保存在开罗博物馆内。附上木乃伊的制作方法:
1.在尸体上抹上香油,用尼罗河水清洗;
2.在尸体左边肚子上划开,去除内脏,但是要留下胃、肠、肝、肺,因为埃及相传这四样内脏死者死后还是需要用的;
3.将凿子通过鼻孔伸入,凿碎脑浆并挖出,然后将药物香料塞满头部
4.用布包着泡碱塞进身体,让它自然吸干;
5.四十天后用尼罗河水清洗,并抹上牛奶、蜂蜡、松脂等混合物;
6.把晒干内脏放回肚子里,包上亚麻布条,同时要有一位木事在旁边祈祷念咒。
随着步伐的前移,一座座高大的石质法老站像吸引着我好奇的目光,在电视,网络,媒体上已经非常熟悉的法老石像,当真正站在他的面前是还是不自觉的感到了威严和自己的渺小,这也许就是当初的法老们想要通过这些石像传达的精神统治的寓意了。站立的石像可以通过他们的站姿,手臂摆放位置,胡子的形态来判断石像建造时间是法老生前还是死后,成迈步状的表示法老此刻还能行走,当然是活着时建造的,加入双腿靠拢,就是入葬的形制,双手自然下坠,表示生前,交叉于胸前表示死后建造,胡子对古埃及人而言是智慧的象征,笔直的胡子代表者石像是生前建造的,下端向前弯曲着表示是死后建造,当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了些了解后,下面的有些展品看起来也不是很难理解了。
埃及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遍历各个法老时代,然而最最众多和辉煌而引起世人惊叹的就是那位举世闻名的年轻的,神秘的国王—图坦卡门。图坦卡门,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1333年到公元前1324年左右。他并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却是在今天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他9岁君临天下,19岁暴亡,死因曾一度被怀疑死于谋杀,因此他的周身都被神秘色彩所笼罩。图坦卡门为现代人广为熟知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这要归功于两名“伟大”的盗墓贼,他们在盗掘图坦卡门旁侧的法老墓时,由于大量的铲除的泥沙把近在咫尺的图坦卡门墓完全埋在了下面使得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坟墓得以完整保存,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了大量珍宝,震惊了西方世界。他的墓室口刻着神秘的咒语,巧合的是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皆因各种原因早死,被当时的媒体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诅咒”,使得图坦卡门的名字在西方更为家喻户晓。图坦卡门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但最终被学术界认可的是死于外伤的真菌感染。在一共两层的埃及博物馆中几乎第二层都是图坦卡门墓的展品,那巨大的七层棺椁,更是昭示着这位法老生前的辉煌和奢靡,前面四层是巨大的套层石棺,后面三层是人形石棺,从最小的人形石棺,一层套一层,直到把伟大的法老装进那个最大的石棺中,让我有些困惑的是,法老们为了再次的复活,而选择天神们最容易辨认的人形石棺盛放自己的尸体,以便神在复活他时不至于大费周章,可是为什么图坦卡门不选取这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是用那么厚重的巨大石棺把尸体严严的封在棺中呢?难道他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而放弃最快捷的重生仪式了吗?不得而知。至于那具举世闻名的图坦卡门的黄金面具,神态真是制作传神,尤其是那深邃的目光似乎要洞察千年的沧桑,嘴角挂着一丝浅浅的骄傲,整个面具当你真正站在他面前时你反而觉得那不是一具面具,更像是一具黄金制成的头盔,那面具不是仅仅遮住面部而是完整的覆盖了到了胸前,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面具的定义大相径庭了。
埃博中还有一个值得参观的展室就是木乃伊展,虽然还需要单独再交100埃镑,我用学生证刷脸花了75埃镑进去,博物馆门票也是半价35埃镑,看来这张老脸还是有用滴。当你看过木乃伊系列电影时,对木乃伊即会充满了探究其神秘的向往会让你毫不犹豫的掏出钱来。埃及博物馆中专门在二层一上楼梯角落里僻出一间独立的展室,里面可是存放着真正的那些有名有姓的甚至是影响过历史进程的法老们的木乃伊,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摆在这座不大的展室的正中第一排。干扁的身躯和骷髅头想象不出他英俊的容貌,只能从他的身材高大中幻想曾经的兵戎一生,大兴土木,荣华享尽。纤长而僵硬的手指,牙齿还在,指甲依旧,裹尸布深嵌肉中。整个保存完好的皮肤紧紧的贴在骨架上,呈现着标准的木乃伊的丧葬仪制,只是不知为什么右手不似其他木乃伊平整的交叉于胸前,二指向上抬起,似乎是要抓住什么,还是要指向什么,而且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的裹尸布的颜色明显比别的木乃伊的裹尸布颜色要白,不像其他的木乃伊的裹尸布成棕红色,伟大神秘的法老总会让人觉得与众不同而更加神秘。
隔着密封恒温的玻璃柜,继续端详着裹尸布后面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其他的清晰面容,看到保存完好的身体,惊叹,不安,敬畏?我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一个个的木乃伊干涸的眼窝儿里残存着几千年的沧桑,幻想不朽的法老终究死去,还当作文物被参观。如果他们有知,他们是否会心甘情愿?
我想说的是对于几千年的文物,埃及人真是格外的慷慨大度,随你在文物间任意走动和抚摸,可能“物多为不贵”吧。超过12万件的藏品,看完每件根本没可能,我花了4小时直到闭馆还有部分没有看完,只能告诉自己留着遗憾下次再来。
二楼还有其他值得一看的展品,古埃及人及日常生活中的陶制模型,经历几千年依旧色泽鲜艳的纸莎草画,栩栩如生的努比亚人箭队......件件叹为观止。几个外国小孩儿在这里嬉闹奔跑,这里是游乐园吗?就没人管一管啊?可惜了这么多的宝贵财富。
时间很快,还在意犹未尽之时便必须离开,出门的时候顺带看了这座伟大的博物馆的周边,在这里的南面有一座为了纪念埃及博物馆之父—马里埃特塑造的站立雕像。阿拉伯人统治埃及时完全漠视了埃及的古文化,导致埃及大量文物流失。最终马里埃特为了保护这些代表着这个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决定建立埃博,这才使这些历尽千年的宝藏呈现在当代人面。马里埃特意识到了保护,可是当今的埃及人却似乎无视或忽视了文物的保护,在埃博的整个院落中随意的散放着很多在你我看来令人肃然起敬的文化遗产,可是对家底儿丰厚却财力不济的埃及政府而言,这些残破的记录着文明痕迹的石块也许真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印象在以后的参观中更是不断的被强化着。
后面的高楼很大面积的墙体被熏黑了,那是去年1月25日革命时革命派焚烧的“杰作”,看来,当人们的理智被冲动完全占据时,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分国界和地域的,也是不计后果的。就好像我们为了表示爱国,就要打砸国人的日本车一样,以及现在的南海事件排美排菲律排越一样。在我看来,通过破坏和野蛮的行径表达的情绪中爱国的成分少之又少,癖血的狂热、利令智昏的头脑才造就了让文明流泪的这一幕。
就是在焚烧这座楼的“革命期间”,埃及第二经济支柱的旅游业跌进了历史的冰点,这就是革命的代价??!!这就是和闪耀着七千年文化的院落一墙之隔的革命丰碑?红与黑,人类的历史上都会记上这一笔!
有句话说“日出金字塔,千年古埃及”,如果说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金字塔是埃及的骨架,那么我想这些记忆的碎片也可以称为是埃及血肉的一部分了,是他们点点滴滴地穿透岁月,走到今天,告诉你埃及的一切。埃及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朴实、自然、闲适、恬淡而又不失人的友善。埃及,我是喜欢的,喜欢一个地方,首先可能是它的风景和文化,但最终人和画会融在一起。想起埃及,心里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说起埃及会有数不完的话题,它的神庙,它的浮雕, 它的纸草画,它的石文化,它的绘画、图腾和数不清的金字塔,还有善良开朗而质朴的人。它就象一个谜,高贵地、闲淡地、又夺人眼目地兀自站在那里,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旅行,有时候也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多一点偶然,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平日里的各种压力,一天天的累积在心底,终究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来临时,以一种近乎欢呼雀跃的姿态去迎接。
旅行的意义,也可以是陈绮贞歌里关于爱情的缠绵悱恻,也可以是过尽千帆的沧桑心态,更可以是与自己的真实对话。人生短暂,稍不留神,曾经唾手可得的立马变成遥不可及,旅行,就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后在回忆里串成最美的记忆,照耀日后荒芜的岁月。

----------------------------------------
微信LH19892012,时光不老,我们一起背包在路上!

 
« Prev1Next »
转帖分享
» 论坛 » 异域之旅 » 话题 »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