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置 异域之旅 / 深圳 » 论坛 » 异域之旅 » 【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第二部节选 25
旧帖 2020-02-06 12:09:55
Post #1
【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第二部节选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第二部节选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01回:缩小自己海阔天空,扩大自己无路可走

第02回:生活不止眼前苟且,新西兰有诗和远方

第03回:侧身天地绝成孤注,满目河山独寄一舟

第04回:奥克兰长白云之乡,诗意国度风帆之都

第05回:廉价劳动重新洗牌,阴阳失调形同陌路

第06回:穿云破雾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第07回:晨曦骑行亨德森谷,暮日营生森尼韦尔

第08回:手账承载美好时光,记录日子其乐无穷

第09回:繁华都市冰冷大厦,共产庄园无法企及

第10回:精力充沛大展拳脚,人离乡贱痛彻心扉

第11回:穷奢极欲人心变霉,消极避世击鼓传花

第12回:伊甸山破坏性经历,寒窗苦读劳而无功

第13回:奇异鸟国家暴高发,女性隐忍深受其害

第14回: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大器晚成

第15回:加密网络虚拟货币,攀附金字塔式传销

第16回:相见恨晚义无反顾,辛酸绝望无悔选择

第17回:获得尊重须先自重,嫌弃排斥刷存在感

第18回:得陇望蜀北美黑工,心安理得南半球民

第19回:万里独步终成绝学,世间再无民国大师

第20回:放得了手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第21回:访旺阿雷宿派希亚,淮唐伊条约几维鸟

第22回:认知时滞资源错配,变革风口惯性思维

第23回:最好千年躺海滩上,黄昏一刻看夕阳红

第24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者亲附远者来归

第25回:凯瑟琳俏语谑州府,惊魂记酝酿设悬念

第26回:俏安娜娇嗔留花香,爱丽丝软语恋雅情

第27回:一人留学全家举债,签证工厂证书超市

第28回:喧哗骚动荣耀落寞,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第29回:名校毕业风光不再,穹顶之下天空湛蓝

第30回:走过山重水复流年,笑看风尘起落人间

第31回:佩德罗燃烧的原野,贾丝明荒蛮的故事

第32回:满目山河空念远景,不如怜取眼前人缘

第33回:南半球女王城洒脱,沙郡年记冰山理论

第34回:白日美人辣妞征集,卧虎藏龙青冥宝剑

第35回:成则欧美败则拉美,阅邮差总按两遍铃

第36回:女同性恋貌合神离,划清界限准备摊牌

第37回:没有力所不逮亲吻,只有心意不绝诉说

第38回:纯净牧场自由散养,卢梭忏悔录不平等

第39回: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第40回:孤寡妪黛安娜敏感,苟且生活奢望机遇

第41回:人际疏离情感瘫痪,都柏林人各种孤独

第42回:爱情幻灭婚姻禁锢,现实困窘主流排斥

第43回:寂寞鸵鸟独自奔跑,孤独飞鹰越飞越高

第44回:猝不及防一见倾心,坚持投入拒绝从众

第45回: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度过一蹴而就转机

第46回:低智商高依赖短视,贝壳杉阴沉木耐久

第47回:绅士游戏国王运动,体验板球开挖掘机

第48回:牧场成功证明能力,开拓付出体现价值

第49回:切削厨具一应俱全,锅碗瓢盆陈列有序

第50回:敢将世界甩在身后,彪悍人生不需解释

第51回:及时雨播种豆与菊,益智力对局洋姐弟

第52回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第53回:奶霸恒天然合作社,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54回:全球视野丰富人生,低调做事无为而治

第55回:生而为人长命百岁,不枉为人半世痛快

第56回:满目青山夕阳照耀,人生六十方才开始

第57回:德文波特千帆之都,莎霞简妲家庭聚会

第58回:粗狂绮丽荡气回肠,田园栖居贯穿始终

第59回:拔草除根闪腰岔气,天下没有不散宴席

第60回:阳光哺育风雨洗礼,怀卡托河汉密尔顿

第61回:惠灵顿维多利亚山,蒂帕帕国家博物馆

第62回:安身立命葡萄园岛,灵魂出窍皮克顿港

第63回:钻石营销飓风营救,基督克赖斯特彻奇

第64回:猎捕开垦灭绝恐鸟,坎特伯雷抗震救灾

第65回:蒂玛鲁胆矾青石楼,奥马鲁石灰岩建筑

第66回:心醉迷失奥塔哥府,苏格兰风格达尼丁

第67回:悲喜一生更迭一世,双梦记罗伯特彭斯

第68回:浮光掠影赏书品楼,鉴古知今怡真情性

第69回:途经史倍茨啤酒厂,拜会奥维斯顿古宅

第70回:克伦威尔瓦卡蒂普,淘金昆斯敦皇后镇

第71回:日月精华瓦纳卡湖,天地灵气哈斯特河

第72回:海岸冰川雨林度假,季风酒吧餐厅打工

第73回: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第74回:南阿尔卑斯山明珠,弗朗茨约瑟夫冰川

第75回:万变看云可扫尘事,五色有鸟时浮镜中

第76回:隔绝世界远离故土,适时独处取悦生活

第77回: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貌美花福克斯冰川

第78回:亚当霍莉偷吃禁果,灰扇尾鶲痴情尾随

第79回: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

第80回:山色有情留客欣赏,湖光无意恋人游玩

第81回:惜去去来来几人留,望暮暮朝朝思不休

第82回:滥用福利懒惰成灾,霍莉怠工引起公愤

第83回:伊本欲起身离红尘,兮奈何影子落人间

第84回:纯净天堂义工海岛,造就塑料垃圾王国

第85回:欣戚相同莫想欢娱,福命不大处世劳苦

第86回:尽交天下贤豪少年,常作江山烟月路人

第87回:绿玉石城霍基蒂卡,西海岸栖林中木屋

第88回:布伦纳湖划独木舟,鳟鱼游过白蛉袭来

第89回: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空谷幽兰库马拉岭

第90回:绿色脊梁新西兰松,游贝恩湾遇凤仙花

第91回:普纳凯基塔斯曼海,千层饼岩观喷水洞

第92回:汹涌澎湃淘金潮落,格雷茅斯强风荒凉

第93回:穿南岛气候分界线,跨亚瑟隘口分水岭

第94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青年旅舍罗莱斯顿

第95回:哥特复兴式基督城,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第96回:光怪陆离恣意涂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第97回:月亮回湖野鹤奔云,行观音莲玉钟花径

第98回:负笈家教衷情山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第99回:指环王帕兰诺平原,波澜壮阔特威泽尔

第100回:有竹有松麦肯奇山,一觞一咏上帝家庭

第101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赴候补军官训练营

第102回:冰川堰塞普卡基湖,蓝色牛奶梦幻色彩

第103回:星空自然保护天穹,特卡波湖远离凡尘

第104回:鲁冰花菱草魔戒风,点燃激情释放年轻

第105回: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狩猎马鹿满载而归

第106回:桌面游戏寓教于乐,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第107回:穿云锥新西兰屋脊,库克山胡克谷徒步

第108回:不摇香已乱竹溪逸,无风花自飞云谷山

第109回:隐形冠军无可撼动,受制于人被动挨打

第110回:营地教育潜能挖掘,开阔眼界磨练意志

第111回:初见惊艳再见倾心,山清水秀岁月静好

第112回:母女事先约法三章,家长事后毫不妥协

第113回:不舍眷恋艾丽杰克,路遇贵人菲尔特里

第114回:炫耀吹捧自我宣传,各种机会失之交臂

第115回:图郎基陶波湖彩虹,鲁阿佩胡末日火山

第116回:湖光潋滟山色迷离,罗托鲁瓦硫磺弥漫

第117回:红木森林霍比特人,短视失衡野蛮生长

第118回:天然氧吧吐故纳新,大地之子毛利村寨

第119回: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要住豪宅需受他辱

第120回:穿透人心渗透灵魂,细嚼慢咽轻声细语

第121回:万物蕴藏玄机游禽,冥冥中有天意戏水

第122回:情感直销改头换面,体验营销炉火纯青

第123回:团队精神国际友谊,强健体魄激发潜能

第124回:查塔姆岛唯一医生,甘特豪迈对酒当歌

第125回:竹杖芒鞋轻装胜马,一蓑烟雨任度平生

第126回:旅行者世纪俱乐部,见识消费主义陷阱

第127回:隐秘珍宝冷泉公园,漂流之地奥凯利河

第128回:走马观花一掷千金,海外购物无所顾忌

第129回:游禽戏水海鸥翔空,奥卡雷卡湖水草美

第130回:顺境不知天高地厚;逆境才晓一无是处

第131回:人生积累非常难得,岁月磨练弥足珍贵

第132回:人生伴侣第二人生,绿色沙漠单一树种

第133回:学会接受遗憾之美,新西兰亚南极群岛

第134回:怀凯蒂山谷温泉浴,怀奥塔普地热公园

第135回:静谧祥和神清气爽,未染世尘鸳鸯戏水

第136回:错失千载难逢机会,真实成本蒸发殆尽

第137回:奥克兰大学毕业季,丰盛湾陶朗加风姿

第138回:亚裔女顶起半边天,为爱化腐朽为神奇

第139回:西方文明债务孤岛,过度消费到临界点

第140回:黑夜给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第141回:纯洁简单偏执敏感,沉浸痛苦不能自拔

第142回:优美开端惨烈结局,天造地设玉石俱焚

第143回:朦胧诗派遁世隐居,顾城唯灵浪漫主义

第144回:此生漫漫总有尽头,爱情绵绵永无绝期

第145回:诗歌神性年代结束,理想先锋不复存在

第146回:饮酒作诗观山赏雨,怀赫科岛世外桃源

第147回:涸泽而渔无从宽恕,老人和海不能忘怀

第148回:魂断激流岛光环褪,悲情被定格通透来

第149回:眼睛含着万里晴空,生命从无乌云经过

第150回:三生烟火一世迷离,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第151回:事过境迁缱绻幽梦,海风涛声远古气息

第152回:感千江有水千江月,通万里无云万里天

第153回:得天独厚柬埔寨国,阡陌交织地广人稀

第154回:宇宙之王闍耶跋摩,众星捧月簇拥宝塔

第155回:空中宫殿古墓丽影,九头蛇精大放异彩

第156回:宇宙中心圣山吴哥,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第157回:庙宇神殿湮没丛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158回:圣剑寺知遇风悠悠,变身塔天地两茫茫

第159回:高棉王朝吴哥城池,树与石千百年痴缠

第160回:古迹明珠艺术宝钻,崩密列女王宫浮雕

第161回:洞里萨湖沼泽森林,逐水而居栖水而生

第162回:蚕食真腊兵戎相见,越南难民投奔怒海

第163回:语言不通客陷绝境,行侠仗义女施援手

第164回:豹子头拐角逢华侨,冒失驴长街撞大象

第165回:酒困路长东方巴黎,日高人渴索卡金边

第166回:群龙无首互相掣肘,澜湄互利无疾而终

第167回: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同饮江水命运相连

第168回:西方来贡爱恋尘世,筚路蓝缕圣范五老

第169回:雄王子孙仙龙后代,东山雒越外王内帝

第170回:排山倒海蜂拥而至,奠边府战艰苦卓绝

第171回:美直升机一战成名,空中机动闪电袭击

第172回:摄影师决定性瞬间,橙色剂越战留遗毒

第173回:命运多桀百折不挠,承载历史可乘之机

第174回:怀才不遇离开祖国,摧残折磨问心无愧

第175回:三朝古都卢容交趾,阮朝香江承天顺化

第176回:赴京之道十八曲弯,山青水绿如画里展

第177回:战争蹂躏顺化皇城,正直荡平高明悠久

第178回:废除汉字文化脱节,割断毁弃历史根脉

第179回:钢虎滚雷望风而逃,世界最大洞穴风芽

第180回:殚精竭虑手足无措,科举选士积重难返

第181回:法国蚕食国难深重,嗣德儒帝威信扫地

第182回:阮同庆帝回天无力,刘永福督功高盖主

第183回:岘港天下第一雄关,会安越南最早华埠

第184回:会安保存文化火种,会馆保持建筑风貌

第185回:美山芳华占婆王国,林邑砌砖艺术大师

第186回:空中堡垒地毯轰炸,岁月剥蚀炮火硝烟

第187回:一路向南追逐灿烂,庆和芽庄龙争虎斗

第188回:末代君主帝制傀儡,远大抱负束之高阁

第189回:烈焰焚身纹丝不动,大叻咖啡香浓爽滑

第190回:三千多里锦绣江山,二千余年剑拔弩张

第191回:西天取经身陷德里,孔雀之国非般仙途

第192回:东土游士感官放纵,瓦纳那西欲望止息

第193回:丰富多彩目眩神迷,混乱无序不留余地

第194回:文明的种子在中国,佛教的未来在东土

第195回:胜利之城阿格拉堡,纯洁天堂泰姬陵园

第196回:白色之城乌代浦尔,心有所往期待已久

第197回:蓝色之城焦特布尔,梅兰加尔堡拔地起

第198回:金色之城砂岩古堡,神秘杰伊瑟尔梅尔

第199回:粉红之城斋浦尔府,枕戈待旦风之宫殿

第200回:天空之城瓜廖尔堡,琥珀堡连杰加尔堡

第201回:性爱之城克久拉霍,繁衍生命生殖崇拜

第202回:骚扰之城奥恰占西,苦行僧侣脸涂骨灰

第203回:父系文化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性别失衡

第204回:把整个宇宙当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

第205回:安息帝国不速之客,萨非王朝一次别离

第206回:罗马假日盛世危言,真腊王国一剑封喉

第207回:非洲之巅赤道雪峰,迷惘一代勇攀高峰

第208回:穿越喜马拉雅环线,徒步安娜普尔纳山

第209回:萍踪侠天堂观景台,书剑客心灵归宿地

第210回:波恩山到戈勒帕尼,雪林行军险象环生

第211回:爬雪山乾坤容我静,过草地名利任人忙

第212回:虎狼之师行者无疆,沟通不畅山难频发

第213回:顶礼膜拜四眼天神,敬献香火加德满都

第214回:寺院隐没帕坦古城,神庙屹立杜巴广场

第215回:身体在地狱中沉浮,心灵在天堂里遨游

第216回:马拉王朝巴德岗谷,稻米之城纳加阔特

第217回:高原穿越图利凯尔,过度采伐森林退化

第218回:廓尔喀国地狭人稠,帕瑙提庙颓废败落

第219回:晨钟暮鼓世界屋脊,朝花夕拾山中天堂

第220回:幡然悔悟皈依佛门,巴格玛蒂露天火葬

第221回:飞抵孟加拉国达卡,辗转尼泊尔博卡拉

第222回:风尘忙碌半生潦倒,寒刀霜剑俄罗斯绕

第223回:永恒之城罗马帝国,天主教中心梵蒂冈

第224回:十年磨一剑缘放下,仗剑走美国心自在

第225回:加利福尼亚州享誉,圣弗朗西斯科著名

第226回:金门大桥巨龙凌空,碧海白浪乘风之翼

第227回:美洲旧金山唐人街,华人同呼吸共命运

第228回:超级大国拖垮苏联,领土扩张如日中天

第229回:加州奥克兰尤凯亚,掏金时代静修基地

第230回:竹径有时大风为扫,柴门无事每日常关

第231回:提笔四顾天地太窄,长啸一声山月过高

第232回:佳人消失茫茫人海,昔日恋情不堪回首

第233回:奋斗终生自力更生,拥有远见追求价值

第234回:泰山崩于前色不变,美女坐于怀心不乱

第235回:千里江山青春无悔,万人丛中激情燃烧

第236回:有情有义怜难情侣,无法无天惜穷书生

第237回:寒流退后来者居上,坚冰破时势造英雄

第238回:职场生活增长见识,懵懂压抑荒废学业

第239回:知我意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240回:身世可怜声色犬马,自甘堕落振聋发聩

第241回:流年碎影耄耋劳作, 衔山吞水文冠果林

第242回:美国女变中国媳妇,西雅图遇上混血儿

第243回:  传奇独立家庭农场,苟延残喘后继无人

第244回:品尝墨西哥辣菜肴,援建大天鹅铁教堂

第245回:不务正业东弄西搞,知道理解实践分享

第246回:艺伎回忆录风情画,残局不忍看凌乱心

第247回:淘金路山幽花寂寞,生态园水秀草青绿

第248回:艺术伉俪婚姻美满,南美双姝闭月羞花

第249回:囊中羞涩负安邦志,忍辱负重吟去国行

第250回:月亮谷杰克伦敦村,葡萄酒乡格伦埃伦

第251回:海狼山野性的呼唤,失乐园苦役的锻炼

第252回:跨国艳遇索诺马市,干柴烈火美丽牧场

第253回:相濡以沫厌倦终老,相忘江湖怀念哭泣

第254回:自命不凡见风使舵,自欺欺人贻笑大方

第255回:人在做天在看报应,善待动物羊驼就医

第256回:熊旗共和国禁酒令,瓦列霍酿酒领头羊

第257回:纳帕谷贝林格酒庄,罗伯特蒙达维酒厂

第258回:加州葡萄种植概览,蒙塔莱纳庄园惊瞥

第259回:生命之果黑莓覆盆,民间圣果桑葚保健

第260回:走后门乱世出英雄,拉关系大鱼吃小鱼

第261回:蜗牛角上一决雌雄,石火光中再争长短

第262回:郊狼和獾联盟共生,摩根山谷骑车历险

第263回:似平原又颇有起伏,像山地又不见峰巅

第264回:时光荏苒矢志不渝,葡萄酒镇薪火相传

第265回:家是最小国同努力,国是千万家共患难

第266回:雾锁金门美绝人寰,渔人码头无家可归

第267回:海事国家历史公园,艺术氛围城市之光

第268回:马林县圣拉斐尔市,鸡蛋之都佩特卢马

第269回:独立书商科波菲尔,宗教布道所特派团

第270回:卡利斯托加布兰南,来日方长世事无常

第271回:迪阿莫罗萨乐德森,五代人跨越两世纪

第272回:轻云蔽日流云回雪,栉风沐雨重整家业

第273回:高度不够看到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烦恼

第274回:伏案疾笔弓背弯腰,体力劳动生龙活虎

第275回:背井离乡改变命运,广阔天空大有可为

第276回:纸上得来终觉浅薄,摘果榨汁还要躬行

第277回:胸怀千万里马士基,心思细如丝富士康

第278回:忍受心似已灰之木,享乐身如不系之舟

第279回:麦克劳林金矿复垦,破铜烂铁锤炼成寺

第280回:淘金热蛇纹石银湖,霍姆斯塔克露天矿

第281回:柘猴脑果入药佤彝,不合时宜进化之魂

第282回:一步之间远方不远,关键时刻抓住瞬间

第283回:乘西海岸星光列车,俄勒冈尤金萨勒姆

第284回:最老星巴克咖啡馆,单亲母亲纯女居家

第285回:勤勉美妈贤淑典雅,聪慧女儿云髻高挽

第286回:养犬成风宠物看护,枫树山村深居简出

第287回:慈善旧货变废为宝,骄奢淫逸财物散尽

第288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差异防备心强

第289回: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与世无争甘于淡泊

第290回:跨国婚姻寻求捷径,美洲狮山煤溪远道

第291回:好为人师搭档争执,共享思想寡妇赠书

第292回:参议员麦凯恩离世,油漆工奇虎兄出师

第293回:世界上最大建筑物,波音飞机伦顿工厂

第294回:福利社会掩耳盗铃,生育率高就业路窄

第295回:斯夸克山州立公园,布利特孀改弦更张

第296回:采石场望瑞尼尔山,病榻前恋假期郊游

第297回:忆外汇券旅游货币,友谊商店贝尔维尤

第298回:星辰大海商业远见,微机软件开发先导

第299回:雷德蒙德纽卡斯尔,美国硬汉野马跑车

第300回:孤舟一系故园心洁,民国名媛韩素音丽

第301回:胡德圣海伦山喷发,喀斯喀特脉火山弧

第302回:玫瑰之城波特兰谷,哥伦比亚河图拉丁

第303回:萨克拉门托多元化,中央山谷马丁内斯

第304回:含苞欲放情窦初开,温润如玉与生俱来

第305回:驾驭福特皮卡汽车,操控水枪冲洗红杉

第306回: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取真经莫回故邦

第307回:阿女啰嗦焦头烂额,篝火烤茄备比萨饼

第308回:观米尔谷缪尔森林,览古生沿海红杉林

第309回:金门海峡索萨利托,塔玛佩斯山斯廷森

第310回:花无百日红别做梦,人无千日好莫强求

第311回:穷极一生世态炎凉,市侩恶心接踵而至

第312回:一灯能破千年黑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昧

第313回:承包改建宝刀未老,稳耐紧固件史丹利

第314回:地球方舟素食主义,猫头鹰火鸡鹿满园

第315回:过度文明丧失野性,游牧民族失去兽性

第316回:事无巨细贴膜繁琐,臭味相投无话不谈

第317回:耐不住寂寞泡网聊,购万字酱油龟甲万

第318回:只穿短裤乳罩干活,泼辣女胆大脸皮厚

第319回:瓦格纳喷洒油漆机,日久潜伏德性暴露

第320回:没有规划倚老卖老,滥用资源死不悔改

第321回: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第322回:打磨抛光单调苦差,维修机器延误开工

第323回:福利站领免费食物,爱文森特梵高画影

第324回:明知故犯还无所谓,虚心学固安捷气瓶

第325回:独享网络邋遢无耻,上网聊天煞有介事

第326回:期盼命运之神降临,骄阳酷暑埋头苦干

第327回:雨入华心自成甘甜,水归于器各现方圆

第328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第329回:勾引男人洋妞神速,孤男寡女出游约会

第330回:依赖机械提高效率,设备老化疲于奔命

第331回:时过境迁十年再见,实现梦想置地建房

第332回:怕吃苦会苦一辈子,不怕苦只苦一阵子

第333回:偷香窃玉惹草拈花,娇媚牧女来者不拒

第334回:口是心非朝三暮四,单身男女一夜情深

第335回:北美最古老的湖泊,克里尔雷克清湖镇

第336回:理查德哈里伯顿书,教育几代美国青年

第337回:山中约翰缪尔守护,农村约翰迪尔耕耘

第338回:德州母生两同性恋,奥斯汀女娶变性人

第339回:书生报国文章济世,黄金德出生公民权

第340回:老夫妇金婚五十载,葡萄园继承几代人

第341回:悲欢聚散一杯红酒,南北东西万里旅程

第342回:雷神造核心竞争力,塔霍湖拖挂式房车

第343回:孤僻富翁昼伏夜出,收藏豪车荒废金土

第344回:泛美老空姐养九子,儿子比丈夫小三岁

第345回:长辈享福后生惶恐,亲情冷漠退休养狗

第346回:蓝天骄女巅峰陨落,疤面煞星日薄西山

第347回:美洲的首都迈阿密,古巴文化的大熔炉

第348回:蜗居青年懒惰自满,美国梦想自我毁灭

第349回:各奔前程浪子回头,绿卡难拿非民遍布

第350回:顶梁柱一个顶十人,维修飞机保养汽车

第351回:环球沙发客接地气,免费投宿陌生人家

第352回:前临沧海迪林庄园,后枕土墩红树林墅

第353回:墨西哥城人满为患,拉丁美洲瘦骨嶙峋

第354回:缤纷艳丽墨西哥城,风情万种包罗万象

第355回:永恒春天莫雷洛斯,库埃纳瓦卡科学家

第356回:生态农场鱼菜共生,复合耕作食物中毒

第357回:文明病克星棕糙米,艰难践行生物能源

第358回:月亮湖盆地震灾多,移居春城环保生活

第359回:水产养殖生物过滤,导师出关葑田堆肥

第360回:迪坡斯特兰山顶塔,特奥潘佐科考古区

第361回:美洲第一座银矿城,格雷罗州塔斯科市

第362回:生存环境洁身自爱,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第363回:盗匪借道龙舌兰地,实验农场洗劫一空

第364回:白银圣境银矿大亨,赐圣普里斯卡教堂

第365回:牧牛王国积习难改,粗犷牛仔随心所欲

第366回:霍奇卡尔科展画卷,美洲萌芽文明绚丽

第367回:不要追求鹤立鸡群,坚守者离开那群鸡

第368回:绝代风华瓜纳华托,色彩斑斓世界银都

第369回:圣地亚哥克雷塔罗,巴洛克式中心之城

第370回:新西班牙文化熔炉,圣米格尔德阿连德

第371回:普埃布拉市乔卢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第372回:韦拉克鲁斯中餐厅,墨西哥湾东方门户

第373回:香草农场异国夫妇,往返欧美双城生活

第374回:物载变迁情怀永远,沙发冲浪鞋都莱昂

第375回:树声牛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色色皆空

第376回:瓦哈卡州历史中心,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第377回:遗世独立与天为徒,声闻远布奎拉潘寺

第378回:圣克里斯托瓦尔德,拉斯卡萨斯恰帕斯

第379回:游苏米德罗大峡谷,览恰帕德科尔索城

第380回:踏平坎坷成就大道,兴废变迁查穆拉族

第381回:美洲雅典帕伦克城,辉煌灿烂玛雅民族

第382回:坎佩切外墙防御体,钱波通大败殖民军

第383回:埃德斯纳玛雅遗迹,圣弗朗西斯科要塞

第384回:坎佩切海阔凭鱼跃,背包客天高任鸟飞

第385回:市井众生梅里达府,荒野侦探波拉尼奥

第386回:乌斯马尔坐地起价,奇琴伊察变相敲诈

第387回:热带丛林玛雅文明,天文历法光怪神秘

第388回:声名鹊起玛雅潘邦,阿坎塞鹿特科彪马

第389回:触动心灵惊喜不断,活出诗意不顾一切

第390回:坎佩切卡拉克穆尔,古玛雅城热带森林

第391回:城邦联盟分崩离析,低地玛雅部落湮灭

第392回:打开视野提升维度,巴亚多利德原动力

第393回:幻象仙境天坑溶井,光线透射地下迷宫

第394回:万顷碧波加勒比海,碧海蓝天观光坎昆

第395回: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遇瑞士女

第396回:玉米文明虚普西城,繁华殆尽遗弃丛林

第397回:伯利兹奥兰治沃克,在林荫中繁荣昌盛

第398回:伯利兹城盗贼猖獗,游客避之唯恐不及

第399回:红木之国熊猫餐厅,库尔刻岛粤五邑人

第400回:无巧不成书离岸礁,不打不相识窝里斗

第401回:几十年如一日谋生,污染堤礁视而不见

第402回:生物礁障壁岛潟湖,马尾藻腐海草灾害

第403回:白沙软浪椰风蕉雨,卡约台山美心餐馆

第404回:苏南图尼奇鬣鳞蜥,历史深处走出游魂

第405回:慕名而来卡哈帕奇,亲近自然马卡尔河

第406回:圣伊格纳西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第407回:古典危地马拉传说,魔幻现实开山之作

第408回:远渡重洋发现湖岛,佩登首府弗洛雷斯

第409回:玉米人传巅峰之作,美洲圣经波波尔乌

第410回:蒂卡尔城未解之谜,冠绝当世香消玉殒

第411回:中央低地塔林矗立,蒂卡尔虎叱咤风云

第412回:旧安提瓜危地马拉,火山围困兵临城下

第413回:乱砍滥伐漫天灰尘,帕纳哈切尔变了样

第414回:萨尔瓦多人海茫茫,一见钟情终成眷属

第415回:火山湖泊异国风情,圣地亚哥阿蒂特兰

第416回:玛雅集市七彩墓地,逛奇奇卡斯特南戈

第417回:冲浪之都敦科海滩,艳遇天堂旅游胜地

第418回:热带经济作物输出,香蕉共和国陷泥潭

第419回:跌宕起伏危国拒签,绝地反击撤退萨国

第420回:太平洋灯塔圣安娜,圣萨尔瓦多火山国

第421回:无底深渊洪都拉斯,黑灯瞎火危机四伏

第422回:梁氏家族南京酒家,洪都拉斯中国餐饮

第423回:人有逆天之时马都,天无绝人之路盗城

第424回:尼加拉瓜湖运河梦,格拉纳达蒙巴科山

第425回:马那瓜湖烟波浩渺,沿岸火山直冲云霄

第426回:山地之国孔子公园,特古西加尔巴璀璨

第427回:尼加拉瓜遇拦路虎,不思进取不择手段

第428回:水下魔鬼蝠鲼鳐鱼,一招鲜吃遍天利昂

第429回:地狱之门烟云燃灰,马萨亚活火山熔岩

第430回:拖家带口环游世界,阿根廷夫妇携子行

第431回:奥梅特佩圣豪尔赫,里瓦斯莫约加尔帕

第432回:母系社会摇摇欲坠,康塞普西翁火山云

第433回:韬光养晦浩瀚大海,养精蓄锐南圣胡安

第434回:准备不足临时起意,奇里波峰中美地峡

第435回:穿越藩篱跨过荆棘,脚步丈量农业土地

第436回: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中央谷地气候宜人

第437回:能工巧匠前功尽弃,集思广益跨国合作

第438回:行至山穷处皎洁月,坐看云起时暮霭阳

第439回:塔拉曼卡山脉迤逦,圣杰勒德雨林嬗变

第440回:珍惜眼睛前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第441回:锄禾砍蕉种田生涯,腹有诗书才气自华

第442回:俩人在名利中行走,一心在荒村听雨声

第443回:微波辐射潜在危险,得寸进尺无处不在

第444回:舌尖上的旅行逛街,刺果番荔枝鸡腰果

第445回:梅斯蒂索人踏丽花,云雾林老儒烹鲑鱼

第446回:富庶海洋物种丰富,广袤丛林翩跹鸟雀

第447回:自恃其才悔恨交加,林木蓊郁云桥鸣泉

第448回:巴拿马运河显神通,地中海航运过水闸

第449回:翠鸰禽影目不暇接,人在囧途庸庸碌碌

第450回:性命难保树懒幼崽,死亡象征黑美洲鹫

第451回:世界桥梁巴拿马城,临海靠山风景如画

第452回:英国海盗烧杀抢掠,波托韦洛元气大伤

第453回:海盗袭击杀气腾腾,加勒比防御堡浩劫

第454回:科隆自贸区加通坝,萧条破败肮脏陈旧

第455回:方尖石碑启迪心智,埃及文明装点罗马

第456回:条条大道通罗马城,雄伟气魄磅礴气势

第457回:罗马斗兽场凯旋门,地中海霸主气势存

第458回:罗马浴场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

第459回:帝国之冠七丘之城,无形价值不可复制

第460回:波旁王朝那不勒斯,我心之外再无他法

第461回:一锄掘出千古奇观,再生庞贝凝固奢华

第462回:火山爆发掩埋古城,消失千年奇迹再生

第463回:维苏威火山待爆发,前世今生湮没文明

第464回:在家千日好人平安,出门一日难民危机

第465回:发祥文艺复兴运动,诞生歌剧圣母教堂

第466回:欧中世纪万马齐喑,佛罗伦萨空前创造

第467回:时代光芒艺术中心,人性压制违背自然

第468回:留恋圣吉米尼亚诺,仰望中世纪古碉塔

第469回:华丽之都托斯卡纳,圣经充斥艺坛窒息

第470回:岁月本长忙者自促,天地本宽卑者自隘

第471回:酒囊饭袋寡廉鲜耻,十日谈批教会罪恶

第472回:名门望族荣耀永存,僭主精英无冕之主

第473回:风风雨雨都是甘露,点点滴滴岂在心头

第474回:比萨斜塔歪打正着,建筑败笔因祸得福

第475回:岁月洗涤文化沉淀,古韵遗风享受生活

第476回:游锡耶纳昼夜不舍,良辰美景天地同流

第477回:启蒙运动历史沧桑,黑死病疫席卷欧洲

第478回:托斯卡纳造型艺术,达芬奇画蒙娜丽莎

第479回:柱廊之城博洛尼亚,百座古塔与浮云齐

第480回:欧洲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唇亡齿寒

第481回:心有所定御风而行,知行合一平静旷达

第482回:意属东非帝国难产,圣马力诺占山为王

第483回:机缘巧合地势险要,城邦争夺避税天堂

第484回:将失一令军破身死,万国征戍烽火冈峦

第485回:威尼斯湖吞江作海,百岛城地尽水为天

第486回:人潮淹没欧洲客厅,运河塞满贡多拉舟

第487回:水上都市不堪重负,洪水欲吞噬威尼斯

第488回:艺术金库凤凰涅槃,璀璨水城以舟相通

第489回:经帕多瓦过维琴察,出维罗纳达米兰城

第490回:世界时尚之都美誉,米兰赦令历史循环

第491回:娱我神志者必短暂,扰我心智者不长久

第492回:遇热那亚逢摩纳哥,军事要塞依山傍海

第493回:附庸国摩纳哥城邦,微型国文化的摇篮

第494回:取民有度用之有止,施教无类国小必安

第495回:波谲云诡历史画卷,法兰克人势不可挡

第496回:日月之行若出法海,星汉灿烂若出尼斯

第497回:狂野马赛伊斯兰化,撒丁王国助意统一

第498回:蔚蓝海岸水波拍岸,人口剧增喧宾夺主

第499回:薰衣草乡普罗旺斯,战神波拿巴败犹荣

第500回:西班牙圣家族教堂,承袭高迪怪诞陆离

第501回:惊世骇俗上帝建筑,高迪出殡万人空巷

第502回:高卢尼姆佩皮尼昂,捭阖伊比利亚半岛

第503回:加泰罗尼亚阿拉贡,争奇斗妍民族融合

第504回:风光旖旎巴塞罗那,叹为观止毕加索画

第505回:日不落帝国欧洲门,大航海时代马德里

第506回:梦幻繁华过眼云烟,悲欢离合归于平淡

第507回:你好亚的斯亚贝巴,蒋波达累斯萨拉姆

第508回:衣带渐宽终不后悔,为伊消得俩人憔悴

第509回:梦一出生许给远方,负债周折登山探险

第510回:乞力马扎罗死火山,非洲屋脊上帝殿堂

第511回:温带森林高山寒漠,寻幽览胜马兰古线

第512回:乞力马扎罗分水岭,赤道雨林积雪冰川

第513回:绝岭雄峰赤道雪山,奇迹登顶恍如隔世

第514回:世界最高独立山峰,乞力马扎罗的雪冰

第515回:莫西镇聚天下英豪,半导体藏古今学术

第516回:人类祖先非洲起源,沧桑变迁生息繁衍

第517回:丁香之岛桑给巴尔,世界最香地石头城

第518回:阿拉伯公主回忆录,香岛多桑给巴尔门

第519回:奥渺地人行明镜中,穹阔天鸟度屏风里

第520回:良田千顷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卧榻三尺

第521回:避世绝尘安稳度日,相视而坐莫逆于心

第522回:态度恶劣敲诈勒索,身体心灵双重摧残

第523回:海盗达伽马烧杀劫,开辟葡属印度航线

第524回:西方崛起东方灾难,黑奴交易臭名昭著

第525回:驻足冥思超然物外,淘金天堂彩虹之国

第526回:姆韦尼马塔帕王国,莫桑比克赞比西河

第527回:腰果之乡马普托道,绝处逢生毛澤東路

第528回:资源短缺作物歉收,气候难民被迫迁徙

第529回:世界尽头陀福海滩,印度洋伊尼扬巴内

第530回:海风徐来风清云淡,东方幽灵如履薄冰

第531回:建筑艺术永恒崇高,天人合一相得益彰

第532回:行侠仗义托莱多城,落魄乡绅唐吉诃德

第533回:埃斯科里亚尔宫殿,大兴土木衰败前兆

第534回:欧洲霸主收复失地,白银时代向外扩张

第535回:塞哥维亚红颜如花,公主城堡暗藏凶险

第536回:揽卡斯蒂利亚王国,承载过去面向未来

第537回:江山入画意气凌云,一心在汉四海为家

第538回:安达卢斯科尔多瓦,架起东西方之桥梁

第539回:世界奇观即将消失,脆弱珍宝不可替代

第540回:黑白绿衣大食帝国,王朝余脉黄金时代

第541回:埃米尔重振伍麦叶,包容不同宗教文化

第542回:建筑文化相辅相成,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第543回:塞维利亚热情奔放,希尔达塔鼎足而立

第544回:讨伐前开辟新航路,独霸后侧击穆寺林

第545回:私掠舰队权倾朝野,摩尔人巴巴里海盗

第546回:黄金塔弗拉门戈舞,神秘感伤动人心弦

第547回:格拉纳达摩尔帝国,阿尔罕布拉石榴城

第548回:地狱入口波托西矿,白银帝国解除海禁

第549回:缅怀古人凭吊陈迹,欧文讽刺欺诈剥削

第550回:红宫遗风凌空欲飞,水光迷离险峻悲凉

第551回:曲径幽巷殿宇亭阁,依山做基就岩起屋

第552回:米迪运河蜿蜒流淌,封建领主分割尼姆

第553回:里昂巴黎风起云涌,西方政治文化中心

第554回:梦幻塞纳河凯旋门,星光四射纷至沓来

第555回:瞭望台埃菲尔铁塔,普法战争巴黎公社

第556回:铁娘子塔迎风沐雨,协和广场血雨腥风

第557回:巴黎圣母院划时代,哥特式建筑交响乐

第558回: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法兰西太阳王路易

第559回:卢浮宫博物馆藏宝,楔形汉谟拉比法典

第560回:索姆河战役屠里尔,种族主义种下祸根

第561回:列日活化石滑铁卢,欧洲首都布鲁塞尔

第562回:荷兰比利时边境线,欧洲摇篮亚琛迪伦

第563回:劳德代尔堡春假潮,佛州威尼斯中医起

第564回:药物上瘾顽疾肆虐,幕后推手众矢之的

第565回:气吞山河四通八达,德国大动脉莱茵河

第566回:科隆教堂轻盈雅致,傲然双塔凌空升腾

第567回:舟楫车马八方集散,水陆要冲朝圣神道

第568回:柏林战役合围攻城,全民皆兵浴火重生

第569回:摄政王走柏林墙倒,勃兰登堡寂寞自由

第570回:学术中心洪堡大学,世界现代大学之母

第571回:路德教宗维滕贝格,莱比锡会战普鲁士

第572回:欧洲蜕出中世纪壳,巴伐利亚光都耶拿

第573回:游学行一书一世界,浪漫路一景一情怀

第574回:陶伯河上的罗腾堡,美因河畔维尔茨堡

第575回:寰宇大都市纽伦堡,中世纪露天博物馆

第576回:架空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人势力崛起

第577回:包豪斯乌托邦流派,现代设计教育鼻祖

第578回:红袖添香技艺精湛,柳巷花魁万人倾慕

第579回:雷根斯堡帕绍林茨,蓝色多瑙河奥地利

第580回:神圣同盟维也纳城,世界乐都余音袅袅

第581回:美景宫红透半边天,安全监管骑虎难下

第582回:摩拉维亚省布尔诺,伏尔塔瓦河布拉格

第583回:才华横溢特立独行、波希米亚风靡妍媸

第584回:兵不血刃占领捷克,阿富汗成帝国坟场

第585回:布拉格城堡卡夫卡,斯洛伐克赴匈牙利

第586回:布达佩斯易守难攻,风姿绰约过眼烟云

第587回:举报告密风声鹤唳,隔离流放身陷囹圄

第588回:古拉格集中营恐怖,冷战强制劳动盛行

第589回:出海口可望不可及,入领国乌克兰难民

第590回:决胜布达佩斯战役,犹太种族惨遭迫害

第591回:东北作战趁火打劫,多瑙河明珠思幽情

第592回:看卡兰塔尼亚王国,唯有铁托南斯拉夫

第593回:斯洛文尼亚英雄邦,卢布尔雅那大学城

第594回:人间瑶池布莱德湖,乳波浪臀风采神韵

第595回:水火不容丧尽颜面,遏制打压不遗余力

第596回:塞尔维亚济世安民,欧罗巴贝尔格莱德

第597回:土耳其交汇欧亚间,东西方文化耀光芒

第598回:俄土战伊斯坦布尔,跨博斯普鲁斯海峡

第599回:苏莱曼雄跨欧亚非,奥斯曼帝国终分裂

第600回:千古一帝君士坦丁,罗马皇帝尊崇基督
第601回:君士坦丁堡被围歼,负隅顽抗孤注一掷
第602回:狂风依旧万里扬沙,天涯从此不独行走
第603回:海上灯塔拜占庭朝,东罗马帝国失屏障
第604回:克里米亚战争洗礼,历经无数帝国打造
第605回:耶稣之门文明蜕变,上帝之鞭匈阿提拉
第606回:君士坦丁堡石城墙,千年古都坚不可破
第607回:见圣索菲大清真寺,闻伟大教育引导者
第608回:循心而动遇见向往,无穷智慧创造才能
第609回:武功文治承上启下,拜占庭塞尔柱帝国
第610回: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同室操戈玷污圣战
第611回:安纳托利亚细亚洲,四方宗教文明源泉
第612回:海峡裁剪者双堡垒,强弩之末空前浩劫
第613回:四面楚歌厄运来临,黄金城耶迪库勒堡
第614回:大希腊侵吞土耳其,报仇雪恨帝国余威
第615回:希土战争洛桑和约,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第616回:希波海战奠定文明,开创雅典黄金时代
第617回:希伯罗奔尼撒战争,奴隶城邦由盛转衰
第618回:澳新军团湾陷僵持,马尔马拉海破僵局
第619回:炮轰达达尼尔海峡,反扑加里波利之战
第620回:特洛伊战铁马金戈,荷马史诗铿锵悦耳
第621回:遁世天堂阿索斯城,爱琴海莱斯沃斯岛
第622回:恰纳卡莱海峡洄游,伊兹密尔时光隧道
第623回:棉花堡帕穆克卡莱,代尼兹利牧歌艾登
第624回:希拉波里斯疗养地,驰骋草原骁勇善战
第625回:旧日荣光塞尔丘克,千古名著灵魂归属
第626回:以弗所爱奥尼亚人,圣约翰启示福音书
第627回:艾菲索斯城吕底亚,战火蹂躏时间蚕食
第628回:瞥阿尔忒弥斯神庙,看古希腊盛极一时
第629回:朝秦暮楚汪达尔王,奇迹摩索拉斯陵墓
第630回:博德鲁姆望罗德岛,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第631回:欧洲三大骑士团僧,烽火里来硝烟中去
第632回:安塔利亚塞浦路斯,帕加马国托罗斯山
第633回:两河流域诸国争霸,底格里斯幼发拉底
第634回:怦然心动一厢情愿,人性之美晶莹剔透
第635回:山海相依浮想联翩,哈德良门审时度势
第636回:帕尔格城废墟散落,旷世妖妇埃及艳后
第637回:西戴神庙敞开心扉,阿斯潘多斯古剧场
第638回:登月创壮举五十载,岩洞奇观星际旅行
第639回:苦修托钵僧赫梯人,天主圣像破坏运动
第640回:卡帕多细亚格莱美,十字架反对弓月史
第641回:月球地貌仙女烟囱,时空之门现双彩虹
第642回:凯马克利地下城防,岩洞教堂神来之笔
第643回:凿乌奇希萨尔城堡,石笋穴居精灵烟筒
第644回:蜂巢山洞蘑菇岩柱,阿瓦诺斯恰乌辛村
第645回:后现代风化水蚀谷,超现实拔地擎天林
第646回:攻城略地锡瓦斯都,突厥敲响罗马丧钟
第647回:希望之乡一方水土,放逐阅历一筹莫展
第648回:寒极埃尔祖鲁姆战,历史洪流千丝万缕
第649回:科穆宁王幽灵不散,特拉布宗帝国梦境
第650回:拜占庭继承者领地,财富美女著称于世
第651回:隐入云端绝壁逢生,特拉布宗苏美拉院
第652回:孤悬海外倾城之恋,贸易通道变迁发展
第653回:罗马继承者拜占廷,光复大业功亏一篑
第654回:开疆拓土连年征战,查士丁尼功败垂成
第655回:第三罗马帝国沙俄,欧洲宪兵向海狂飙
第656回:英雄倾夺何纷然兮,一盛一衰如逝川矣
第657回:撤退故国偏远一隅,俄土鏖战支离破碎
第658回:卡尔斯要塞铁血铸,废都湮没荒草飘忽
第659回:阿尼古都四十城门,时光遗忘千座教堂
第660回:繁华落幕辉煌尽逝,天涯海角桀骜不驯
第661回:夜深千帐灯备行程,伏案一桌前忙攻略
第662回:祭亚美尼亚大屠杀,种族灭绝驱逐流徙
第663回:创世纪库尔德斯坦,有民族无国家难聚
第664回:挪亚方舟亚拉腊山,人类摇篮亡魂萦绕
第665回:郁金香时代帕夏宫,阿勒多乌巴亚泽特
第666回:大不里士伊儿汗国,染指禁脔缓冲地带
第667回:俄伊角逐格鲁吉亚,英苏入侵伊朗博弈
第668回:发展势力扩大地盘,要挟东阿塞拜疆省
第669回:阿塞拜疆人留伊朗,边陲古城民族隔阂
第670回:黄金家族四大汗国,旭烈兀建伊利汗国
第671回:文化荟萃交通枢纽,大不里士驿路相通
第672回:史诗列王记安息国,沙漠蔷薇园萨珊王
第673回:领袖神权政教合一,弃加兹温奔斯帕罕
第674回:伊斯法罕半天下馕,全盛时期宾客汇聚
第675回:火祆琐罗亚斯德教,波斯明珠摩尼教源
第676回:波斯细密画宇宙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677回:波斯文明穿透迷雾,摩崖石刻尘封记忆
第678回:玫瑰夜莺城设拉子,波斯史诗赞德王朝
第679回:阿契美尼德帝国雄,波斯波利斯行宫伟
第680回:阿胡拉马兹达图腾,居鲁士大流士一世
第681回:横跨欧亚非洲帝国,波斯帝国众王之王
第682回:东方诗国人文积淀,波斯消逝伊朗留存
第683回:沙漠之城亚兹德熵,厚积薄发光明之矢
第684回:地下长城坎儿井渠,风塔之城干极空调
第685回:圣徒归天哈拉纳格,尘世渺渺美堡土城
第686回:恺加王朝名声日隆,不忘初心守正出奇
第687回:上天揽月螺栓必牢,下洋捉鳖库姆须拜
第688回:昨夜西风凋尽碧树,独上高楼望天涯路
第689回:德黑兰会议三巨头,人质事件朝野哗然
第690回:人海战术变消耗战,两伊战争陷拉锯战
第691回: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势不两立没齿难忘
第692回:拥抱里海坐倚屏山,雨神恩赐天经地义
第693回:刺客信条震慑西域,伊斯玛仪派阿萨辛
第694回:雨城拉什特温湿润,儒德可汗山城隐现
第695回:争世界最大咸水湖,夺石油城荼毒里海
第696回:黑纱和长袍随风舞,德黑兰智斗民兵连
第697回:皇图霸业过眼云烟,时运不济寄宿中东
第698回:列强争夺几易其主,外高加索民怨沸腾
第699回:阿拉斯河谷伊甸园,快意人间纵横江湖
第700回:神话国度亚美尼亚,欧亚交界埃里部落

第1回到第900回请参阅: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580529,0,0,0.html

paradiserain 于 2020-10-08 20:45:45 编辑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2:10:30
Post #2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701回:文明摇篮深坑教堂,叙克拉克骑士城堡
第702回:史无前例国际援助,亚斯皮塔克大地震
第703回:古希腊罗马式建筑,加尼神庙凿岩教堂
第704回: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圣地永久灵验教堂
第705回:波斯古城废都疏西,小国寡民实质独立
第706回:隔绝尘世百废待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第707回:清新脱俗处女地界,清规戒律戈里斯镇
第708回:悬崖塔特夫修道院,倚山而立气势恢宏
第709回:穷天人之际生风雷,通古今变成一家言
第710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漠花朵生态灭绝
第711回:约旦哈希姆王国旱,阿蒙安曼阿盟纽带
第712回:阿以巴勒斯坦战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第713回:复国先锋占领土地,购置军火招募新兵
第714回:巴苏伊士运河危机,闻风丧胆节节败退
第715回:先发制人中东战争,奶与蜜流经地迦南
第716回:杰拉什城时空隧道,柱廊神殿穿越古今
第717回:世界肚脐死海古卷,约旦河亚拉巴海盐
第718回:摩西法典卡拉克城,经济衰退民生凋敝
第719回:哈丁之战名垂青史,声东击西引蛇出洞
第720回:阿拉伯劳伦斯剽悍,贝都因部落人骁勇
第721回:中东宝藏玫瑰圣城,佩特拉山香料之路
第722回:锡克蛇道高深莫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723回:变幻莫测风云诡谲,群山环绕难攻易守
第724回:希伯来人出埃及记,耶和华传摩西十诫
第725回:天启一神教亚喀巴,众穆斯林皆为兄弟
第726回:命人行善止人作恶,地质断层沟壑万千
第727回:红海犹太人回归潮,应许之地以色列邦
第728回:流散各地重新回归,犹太民族救援行动
第729回:访阿拉伯国家联盟,朝觐念礼斋课朝非
第730回:热带大陆水深火热,非洲饥荒天灾人祸
第731回:沙漠侵蚀人口过剩,不毛之地坐以待毙
第732回:亚历山大港托勒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第733回:纳吉布开罗三部曲,人情风俗刻画入微
第734回:埃及亚历山大灯塔,古今并存互相辉映
第735回:亚历山大图书馆藏,普照世界文化之光
第736回:赎罪日战争夺西奈,坦克对攻戈兰高地
第737回:开罗清真寺宣礼塔,尼罗河恩赐古埃及
第738回:开罗宣言针砭时弊,战略智慧法律基石
第739回:埃兰苏美尔亚述人,水力帝国法老时代
第740回:从天而降辉煌繁盛,登峰造极戛然而止
第741回: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吉萨金字塔孟菲斯
第742回:傲慢人类惧怕时间,时间却惧怕金字塔
第743回:风云再起怒火燃烧,埃及心脏开罗城堡
第744回:科普特殉道士纪元,埃及基督教徒皈依
第745回:埃及博物馆木乃伊,法老诅咒神祗之地
第746回:埃及学之父商博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
第747回:寻卢克索宫殿之城,访底比斯百门之都
第748回:太阳神卡纳克神庙,阿蒙神卢克索神庙
第749回:创四千年世袭先河,续五千载帝国余晖
第750回:帝王之谷灯枯油尽,图坦卡蒙王者归来
第751回:世界考古顶峰意外,千古难解之谜悬案
第752回:风沙侵蚀抽丝剥茧,破尼罗河上的惨案
第753回:阿布辛贝神庙重生,拉美西斯二世谢幕
第754回:努比亚太阳节奇观,阿斯旺菲莱神庙岛
第755回:撒哈拉阿拉伯沙漠,左右夹持绿色走廓
第756回:埃塞俄比亚遇老乡,思黑非洲三大暴君
第757回:坦桑尼亚收割韭菜,移花接木品牌背书
第758回: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情爱偷欢一网打尽
第759回:爱情死亡孤独折磨,生死相依寻花问柳
第760回:吉隆坡百年留胜迹,马六甲四方显英灵
第761回:马来人祖祠香火旺,三保庙族人万事兴
第762回:流于笔尖止于心头,君临汶莱治国有方
第763回:存心结义照千古黄,赤胆从忠著万年楚
第764回:庙宇华贵富丽堂皇,子民效忠安居乐业
第765回:土豪之乡富甲一方,斋戒屠宰开门迎宾
第766回:洞阅人情眼界高大,明辨世事心胸辽阔
第767回:追求利益污染环境,橡胶轮生产微塑料
第768回:花样翻新无理取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769回:打破传统人文关怀,印度摔跤冠军姐妹
第770回:诗人巴勃罗聂鲁达, 我坦言曾历尽沧桑
第771回:名利场内诡计多端,迷恋金钱贪得无厌
第772回:赏金猎人刀尖跳舞,禁毒战争死神擦肩
第773回:银发计划养老移民,菲律宾享退休生活
第774回: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第775回:首次环球航行探险,麦哲伦暴毙米沙鄢
第776回:地理探索超然出众,博学者洪堡加加林
第777回:内格罗斯岛塔尼翁,年轻宿务少女如云
第778回:日菲对比天壤之别,高瞻远瞩抱宝怀珍
第779回:保和岛阿洛纳海滩,发扬斗鸡倾国成癖
第780回:塔比兰拉城洛博克,保和眼镜猴保护区
第781回:南方皇后巧克力山, 棘皮海星分身有术
第782回:麦克坦莱特湾海战,神风特攻争制海权
第783回:黎牙实比马荣火山,最完美的锥形火山
第784回:惨绝人寰卡格萨瓦,惊心动魄洋垃圾群
第785回:高山大川无不登临,奇花异草无不采集
第786回:浮天水送无穷树丛,带雨云埋一半山野
第787回: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太平洋战争困兽斗
第788回:西班牙东印度群岛,永远忠贞高贵之城
第789回:东方明珠华侨义山,落叶归根更待何时
第790回:塔尔火山蓄势待发,科隆跳岛镜湖晶透
第791回:巴拉望惜花春起早,科伦岛爱月夜眠迟
第792回:卡拉棉岛浪高风急,虎落平川慌不择店
第793回:海上桂林乘风破浪,爱妮岛礁美女如云
第794回:西太平洋明珠浮潜,海边乌托邦爱妮岛
第795回:普林塞萨港螃蟹船, 苏禄海湾天然屏障
第796回:浏览世界溶洞奇观,沙邦公主港地下河
第797回: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加里曼丹岛浡泥国
第798回:征途漫漫书寄韬略,铁腕铮铮豪情揽月
第799回:黑色金子树木眼泪,橡胶之父财富争夺
第800回:劲风侵蚀海蚀岩柱,悬崖峭壁大洋路塑
第801回:先尽人事后听天命,崇洋媚外斩断退路
第802回:环境封闭更新缓慢,缺乏淡水生态脆弱
第803回:走出非洲辽阔苍穹,告别肯尼亚内罗毕
第804回:澳大利亚相去绝远,山水相逢有缘见面
第805回:空中巨无霸苏丹朝,星洲狮城廉洁高效
第806回:英国军史最大浩劫,东方直布罗陀坚忍
第807回: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严刑峻法逆境打拼
第808回:澳大利亚无拘无束,秉性如花种族熔炉
第809回:新金山最宜居城市,移民潮漂泊大洋洲
第810回:维多利亚州花园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
第811回:堪培拉骑在羊背上,澳洲人坐在矿车里
第812回:徜徉悉尼时光间隔,时间空间交织错落
第813回:桉树万株氲氤缱绻,蓝山千峰层峦叠嶂
第814回:悉尼歌剧院海港桥,新南威尔士州象征
第815回:横贯海湾巍峨俊秀,隔海相望闻名遐迩
第816回:鸸鹋树袋熊鸭嘴兽,亲密接触野生动物
第817回:勇往直前永不言悔,经历风雨才见彩虹
第818回:绝色佳酿雅拉河谷,罗兰爱思奔富酒庄
第819回:魔术子弹疑点重重,毛骨悚然悬而未决
第820回:麝香猫屎咖啡难产,万隆稻田蔗林丰收
第821回:冷暖人生路过印尼,万水千山情到日惹
第822回:古代东方四大奇迹,婆罗浮屠埋藏千年
第823回:默拉皮高台上涅槃,爪哇岛尘埃下永生
第824回:灿烂文化普兰巴南,重建焕发昔日风采
第825回:苏哈托家族打喷嚏,印度尼西亚患感冒
第826回:置身仙境白云缭绕,布罗莫活火山喷发
第827回:千年不灭怒火烧山,万载难眠云烟绕矿
第828回:伊真火山岩浆翻滚,地狱之火冷艳神秘
第829回:瀛涯胜览马欢阇婆,鲸波浩渺历涉诸邦
第830回:孤轮独照江山静寂,怒吼一声天地惊悚
第831回:情人崖遇险被猴耍,坚贞断崖波涛汹涌
第832回:万物众神和平相处,心无旁骛一生快意
第833回:巴厘岛庙宇夺山势,水神庙人文胜自然
第834回:神明之岛阿贡火山,千庙之母乌布象洞
第835回:人攀明月不可获得,月行却与人相伴随
第836回:视觉冲击温伍德区,狂放不羁废墟重生
第837回:械泛滥朱门酒肉臭,车横流路有冻死骨
第838回:上海之巅天地融合,下杭州湾跨海大桥
第839回:东方水都门庭若市,黄浦江滩二龙戏珠
第840回:迈阿密大学风熏染,达拉斯沃思堡机场
第841回:自由派肯尼迪家族,末日浩劫思想长存
第842回:太空竞赛后起之秀,猪湾事件战争迷雾
第843回:达拉斯市政厅杰作,粤贝聿铭大师陨落
第844回:印裔抱团排挤华人,管理能力此消彼长
第845回: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牛仔竞技文化底蕴
第846回: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璀璨绽放骤然沉寂
第847回:传奇西部牛仔历史,始于塔兰特沃斯堡
第848回: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第849回: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名人辈出获奖无数
第850回:公伯克利加州大学,学术研究世界顶级
第851回:战斗之星重返战场,依阿华级战列舰炮
第852回:旗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常春藤
第853回:孤星之州八易其主,得克萨斯议会大厦
第854回:亡灵节狂欢祭死亡,过去片断创造未来
第855回:时空错乱回到未来,帕萨迪纳生活爆炸
第856回:百年凝视似曾相识,历史地标甘博故居
第857回:机缘巧合底片重现,甘博影像珍贵罕见
第858回:美国主干道母亲路,圣莫尼卡承载梦想
第859回:梦幻海滨威尼斯市,大势将至浑然不知
第860回:堕落天使霹雳娇娃,哥伦比亚影视娱乐
第861回:玛丽王后号运兵船,灰色幽灵海上皇宫
第862回: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加州理工卡门科班
第863回:全球音乐电影产业,好莱坞人造梦机器
第864回:环球影城娱乐之都,电影制作户外场景
第865回:妖娆妹真情难长久,美貌姐红颜多命薄
第866回:性感女神流行文化,玛丽莲梦露卓别林
第867回:华纳伯班克制片厂,时代世界媒体之都
第868回:超人联盟华纳兄弟,开启有声电影风潮
第869回:缅甸怀古风雨激荡,烟云佛塔恍若仙境
第870回:雪兰莪普特拉贾亚,智慧型花园式布城
第871回:贡榜王朝噤若寒蝉,东吁王朝统治缅甸
第872回:互相争夺生存空间,殖民祸根罗兴伽族
第873回:马不停蹄奔仰光城,风尘仆仆达曼德勒
第874回:鱼死网破咒水之难,失势内讧多宝瓦城
第875回:曼德勒城狂风暴雨,伊洛瓦底江海横流
第876回:东方曼德拉昂山女,历史包袱困苦不堪
第877回:倚山为城斩木为兵,烟火稠密楼堡相望
第878回:旷世伟业半途废弃,敏贡塔卧江落日圆
第879回:远征军歼灭日本兵,东方隆美尔孙军神
第880回:阿瓦城柚木寺残塔,实皆山爱情桥孤魂
第881回:风雨袭蒲甘野寺来,芳草闭佛门禅意至
第882回:出门见佛塔空望远,步步遇菩萨孤云高
第883回:万塔之城蒲甘王国,亚洲三大佛教遗址
第884回:缅甸佛教文化鼎盛,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第885回:弥勒佛一去不复返,蒲甘寺千载空悠悠
第886回:勃固脉火山岩浆冷,波巴山余威万载存
第887回:万里悲秋众生苦行,百年多灾独拜佛陀
第888回:意外惊喜千金难买,冠豸山水价值连城
第889回:列国争霸缅甸竖琴,暴尸荒野惨不忍睹
第890回:蓬莱仙阁高原避暑,逃离仰光辗转云顶
第891回:牛鬼蛇神闹黑风洞,印度教徒虔诚苦修
第892回:民间故宫培田古村,福建省民居第一村
第893回:渤水如环带山如笔,传家有藏书陇有田
第894回:闽中瑰宝永安贞堡,千蛛扫去万蝠招来
第895回:世界客家首府汀州,枕山临溪雄镇闽西
第896回:绿色宝库峰岭耸峙,依山傍海丘陵连绵
第897回:数一数二数三明蛮,四夷五戎六狄七闽
第898回:围龙屋世居四角楼,抵御外患聚族而居
第899回:同宗血缘凝聚向心,奇葩土楼独一无二
第900回:国之瑰宝福建土楼,营建技艺巧夺天工
第901回:婆罗洲最高峰神山,风下之乡沙巴亚庇
第902回:白云深处魔幻绝顶,翠壑丹崖远望千里
第903回:日本使用汉字千年,汉字融入文化血脉
第904回:日本男主外女主内,追风少女光腿短裙
第905回:日出之国亚洲霸主,千岛之国超越自我
第906回: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幕府权门倭雄争霸
第907回: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第908回:家家阿弥陀古事记,户户观世音留学僧
第909回:诀别天竺佛入东土,万法皆空寂归禅宗
第910回:玄奘之路穹仪千载,天竺圣贤叠轸万异
第911回:教相判释宗派成立,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第912回:日本佛教明心见性,如来密教汉传正法
第913回:盛唐文化奈良时代,遣唐大使南都六宗
第914回:世界最大木造建筑,佛法东渡大华严寺
第915回: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南都大本山东大寺
第916回:平城京社寺都奈良,日本国民精神故乡
第917回:文化之父鉴真东渡,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第918回:国粹艺伎完美女人,优雅内敛和服装道
第919回:武士道魂舍身奉公,叶隐闻书君臣戒律
第920回:白鹭城天守阁国宝,日本第一名城姬路
第921回:病毒笼罩四处漂荡,大雄无畏勇猛精进
第922回:摂津国东成郡大阪,天下厨房近畿难波
第923回:大阪城郭巍峨宏伟,金城藩主权利象征
第924回:织田信长天下布武,战国三杰无双名将
第925回: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战国枭雄不可一世
第926回:德川家康征夷将军,战国群雄乱世孤主
第927回:乍临印度惊惶秋鬓,才到神域半夜兼程
第928回:古特伯塔纵观千里,胡马雍陵依旧风云
第929回:水泄不通人间炼狱,寸步难行十面埋伏
第930回:一览凌空城郭万家,恒河在望云山四面
第931回:恒河圣浴冲刷罪孽,千年风雨不改祭祀
第932回:超脱凡尘天国永生,神光照耀瓦拉纳西
第933回: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
第934回:人生轮回天祠百所,苦海无边外道万人
第935回:人间仙境阿格拉城,世界奇迹泰姬玛哈
第936回:泰姬陵园巧夺天工,大理石砌无与伦比
第937回:独尊东方三大帝国,威风凛凛由盛及衰
第938回:莫卧儿王朝阿格拉,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第939回:万顷湖光浮起日月,一楼山色变换云烟
第940回:乌代普尔俯仰乾坤,湖光山色仙缘到此
第941回:拉贾斯坦太阳城堡,居高临下坚不可摧
第942回:盔甲长矛势如破竹,拉吉普特人不屈饶
第943回:庄严肃穆气势宏伟,梅兰加尔城堡杰作
第944回:海市蜃楼黄金城市,月神之子游吟歌舞
第945回:斜阳冷照塔尔沙漠,万里投荒中巴边境
第946回:天高地远四境闻名,千年遗址因其自然
第947回:上仙山俱是仙家客,登古堡即为画中人
第948回:琥珀堡心宽忘地窄,空中堡位高得山多
第949回:风之宫有缘方可进,老虎堡无福不能游
第950回:鬼斧神工璀璨明珠,金戈铁马满目沧桑
第951回:瓜廖尔堡居险而立,山高墙厚固若金汤
第952回:马拉塔战殖民瓦解,寡不敌众兵临城下
第953回:夕拾朝闻城中趣话,南驰北往山下车龙
第954回:占西女王叱咤风云,挥舞双刀来回冲杀
第955回:万里征程行路艰难,千秋担荷前程美好
第956回:到绝胜地性爱之都,当极乐时克久拉霍
第957回:性都石雕栩栩如生,月亮王朝神庙舞女
第958回:欧恰探险天高气爽,秋季寻胜洞壑幽深
第959回:走南闯北迎接未来,晨钟暮鼓唤醒众生
第960回:帖木尔后裔巴布尔,突厥化蒙古人称王
第961回:千古英雄都随水逝,六朝城郭全绕山来
第962回:争权夺利父子反目,末代王朝兵荒马乱
第963回:人在旅途舟车劳顿,何须访问德里红堡
第964回:道走不尽绿水青山,说填不完心田欲海
第965回:看身外黄金无用物,阅世间白发不饶人
第966回:锡克教徒灵魂转世,耆那教派梵我同一
第967回:大唐西域记解脱天,指导佛教古迹发掘
第968回:玄奘为往圣继绝学,佛教为万世开太平
第969回:天竺取经无分尔我,得道顿悟各自东西
第970回:四大皆空两头是路,灵活包容斗争妥协
第971回:立德立功立言不朽,为师为圣为人高僧
第972回: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中印争鸣难兄难弟
第973回:神奇印度无法理解,男性过剩厕所短缺
第974回:吠陀文化雅利安人,笈多王朝摩揭陀国
第975回:唐僧辩法威震天竺,佛教集结突厥入侵
第976回:佛界守护四天王寺,古今碰撞辗转轮回
第977回:高山仰止弘法大师,空海双璧开山祖师
第978回:僧侣念经超度亡魂,神道教诲极乐世界
第979回:日本的缩影兵库县,平成大修理姬路城
第980回:神户牛港变幻登场,鼎盛当时影响至今
第981回:南蛮神户坐山靠海,外国通商海上门户
第982回:抱残守缺尊王攘夷,明治维新摆脱危机
第983回:赤穗浪士江户凶变,日本三大复仇事件
第984回:高野山寺真言密教,纪伊山圣地参拜道
第985回:金刚峯寺甲斐之虎,战国谋神越后之龙
第986回:唐代密宗遗孤修炼,不动明王根本大塔
第987回:碧云引风浮吹不断,过三重四日品抹茶
第988回:漫画狂人葛饰北斋,缎带骑士手冢治虫
第989回:爱知县中京名古屋,武将之乡发明之都
第990回:斩将夺旗勇冠三军,尾张国虎加藤清正
第991回:万历三大征杀倭寇,马革裹尸明缅战争
第992回:平壤鏖战临危受命,辽李如松叱咤疆场
第993回:神仙眷顾功名幻境,一百年后俱是古人
第994回:铁肩担道义木曾川,妙手著文章白帝城
第995回:今川氏桶狭间之战,后小牧长久手之战
第996回:美浓国犬山城将门,岐阜稻叶山城貔虎
第997回:斋藤道三长良川战,明智光秀本能寺变
第998回:岐阜决定天下战争,厉兵秣马关原合战
第999回:源氏物语逝者如斯,夕颜凝露容光艳乎
第1000回:鸟来鸟去山色里见,人歌人哭水声中闻
第1001回:百忍千锻事遂成全,国产车之父喜一郎
第1002回:丰田汽车卓越表现,名古屋城非凡经历
第1003回:阔达进取以和为贵,觉王山日泰寺舍利
第1004回:最佳阵容三连霸王,巅峰传奇巨星陨落
第1005回:歌舞伎町温泉裸祭,远州静冈骏河远江
第1006回:浮生一梦谁与君同,都是富士山未醒人
第1007回:世界最大车站新宿,东京都厅舍兆商圈
第1008回:首都圈世界级城市,江户城关东大地震
第1009回:地毯式东京大轰炸,焦土烧地狱铁火鸟
第1010回:江户幕府新宿御苑,大政奉还东京铁塔
第1011回:世界第一高晴空塔,明治神宫安座百年
第1012回:日本女子教育先驱,津田塾大学梅子建
第1013回:黄帝内经百毒不侵,汉方医学病由心生
第1014回:太平洋天鹅冰川丸,神奈川奉行日本丸
第1015回:黑船事件横滨开港,幕藩体制随之瓦解
第1016回:横滨地标塔港未来,过来思止步东京湾
第1017回:元朝派军侵略日本,承久之乱文永之役
第1018回:元日战争弘安之役,长谷寺高德院防垒
第1019回:镰仓幕府勇武坚忍,裹挟三皇以令天下
第1020回:征夷大将军揽大权,元弘之变倒幕运动
第1021回:源赖朝建武家政权,源义经成镰仓战神
第1022回:功高震主芒刺在背,雄霸一方家破人亡
第1023回:一花开五叶如来禅,结果自然成宗派流
第1024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第1025回:汉传佛教净土宗派,念佛法门世系传承
第1026回:东洋请经佛教复兴,福报享尽堕入轮回
第1027回:临济宗黄龙派东来,心心相印静待法缘
第1028回:文化之森上野公园,宽永寺僧涅槃妙心
第1029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地上的美景走不完
第1030回:开拓万古智勇心胸,推倒一世西乡隆盛
第1031回:剑豪藩士维新三杰,远见卓识木户孝允
第1032回:废佛毁释神佛分离,寺檀佛教世俗堕落
第1033回:华灯初上繁华璀璨,东京夜景损耗电力
第1034回:朝阳升起财阀兴业,日本战后经济奇迹
第1035回:福泽谕吉否定东方,劝学篇脱亚论偏激
第1036回:拈花示众正法眼藏,浅草寺院净土法门
第1037回:东京行幸千代田城,涩谷辣妹音乐之街
第1038回:水天宫忠犬八公像,日本桥国道路元标
第1039回:日本远海捕鲸宰豚,摩登京都过度集聚
第1040回:观世音羽山清水寺,公卿平清盛清闲寺
第1041回:平家物语人亡政息,强者败亡风前尘土
第1042回:卷入战乱逃过空袭,京都高台寺枯山水
第1043回:祇园青莲寺知恩院,法然上人圆光大师
第1044回:武备恭顺纵横捭阖,日本学都洛京町家
第1045回:鹿苑寺金阁僧焚毁,足利尊氏室町幕府
第1046回:明朝属国日本进贡,足利义满歼灭倭寇
第1047回:番国倭人朝贡体系,建儒家汉字文化圈
第1048回:妙心寺派龙安寺塔,真言宗御室仁和寺
第1049回:京都御所下鸭神社,足利义政创银阁寺
第1050回:灵鉴寺后水尾天皇,南禅寺派藤堂高虎
第1051回:守护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狐狸石像
第1052回:豪强混战应仁之乱,一休云游离经叛道
第1053回:山城国雍州府嵯峨,岚山桂川天龙寺院
第1054回:野宫神社恋爱成就,竹林苔藓祇王寺女
第1055回:清凉寺令制国宇治,平等院凤凰堂梵钟
第1056回:东山禅居庵建仁寺,高贵艺妓超凡脱俗
第1057回:千部论主七代释迦,神泉苑追傩二条城
第1058回:东寺五重塔莲华院,龙谷山本愿寺亲鸾
第1059回:海军甲飞行打火机,山本惹沉睡的巨人
第1060回:转折点偷袭珍珠港,美国入同盟国阵营
第1061回:中途岛海战关岛役,塞班岛战役玉碎攻
第1062回:川端康成大江健郎,三岛由纪夫集大成
第1063回:导演黑泽明罗生门,津安二郎沟口健二
第1064回:欲从色界返归空界,姑且短暂闭关修行
第1065回:开创中美洲考古学,关键人物斯蒂芬斯
第1066回:金门海峡索萨利托,塔玛佩斯山索诺玛
第1067回: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神话模式意识流文
第1068回:福克纳的隐秘世界,押沙龙修女安魂曲
第1069回:百年孤独拉美缩影,隔离排斥马尔克斯
第1070回:伟大寓言文学巨著,创造南美大陆历史
第1071回:宿命论压迫感循环,幻想穷尽双重世界
第1072回:离家乘风破万里浪,返乡面壁读十年书
第1073回:蕾梅黛丝撩人心魄,费尔南达红颜薄命
第1074回:西文顶峰语言复活,虚拟世界神话复活
第1075回:唐代长安盛极一时,镐京兰州黄河明珠
第1076回:张骞凿空丝绸之路,东亚强盛文明象征
第1077回:世界海拔最高铁路,鄯州西宁青藏铁路
第1078回:昆仑山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格尔木羌
第1079回:风火山唐古拉山脉,西藏高原那曲当雄
第1080回:藏传佛教卷帙浩繁,雪域高原首府拉萨
第1081回:金刚乘佛密宗显教,红教白教花教黄教
第1082回:布达拉宫光明海岛,大昭寺殿罗布林卡
第1083回:格鲁哲蚌寺色拉寺,纳木措圣湖那根拉
第1084回:冈仁波齐羊八井热,植物猎人洛克远征
第1085回:松赞干布讨伐天竺,吐蕃帝国文成公主
第1086回:雪域之舟林芝墨脱,墨竹工卡米拉山口
第1087回:波密八宿然乌左贡,芒康巴塘金沙怒江
第1088回:理塘甘孜州折多山,康定新都桥二郎山
第1089回:川藏大渡河泸定桥,雅安羌国高颐墓阙
第1090回:四川巴蜀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水源涵养
第1091回:西京益州蓉城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第1092回:武侯祠湖广填四川,成都火锅美食之都
第1093回:诗圣杜甫浑朴沉郁,诗书千秋草堂留世
第1094回:乐山大佛凌云禅院,三江汇聚山水之冠
第1095回:大熊猫拜水都江堰,太阳鸟问道青城山
第1096回:战国时期名将争锋,百家争鸣英才辈出
第1097回:以强凌弱文禄之役,并吞朝鲜假道入唐
第1098回:壬辰倭乱西讨东伐,朝鲜之役危若累卵
第1099回:来势汹汹烧杀溺毙,李舜臣师陆海并进
第1100回:仁恩浩荡跳梁必戮,神降惩罚日贼殒魁
第1101回:出口主导经济战略,南朝鲜创汉江奇迹
第1102回:韩美同盟绿色强国,科技立国经济腾飞
第1103回: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朝鲜半岛仁川登陆
第1104回:南北对峙体制差异,推崇儒学一脉相承
第1105回:大韩民国训民正音,贵族阶层使用汉字
第1106回:木槿花秽貊藩属国,无穷花汉江高丽朝
第1107回:京畿道府水原华城,忠孝思想根深蒂固
第1108回:牟水原郡山地堡垒,紫阳学派朱熹理学
第1109回:光州起事身名俱没,庆尚大邱江河恒流
第1110回:佛国庆州四面环山,韩国摇篮河流环绕
第1111回:抗倭援朝威名远播,金井山城梵鱼寺刹
第1112回:釜山海云台迎飓风,安东驿夜卧冷侵衣
第1113回:凤停寺儒林李退溪,河回村理学柳成龙
第1114回:安重根有志出阳关,伊藤爵醉卧美人膝
第1115回:汉阳阙眉头无一事,宗庙殿笔下有千年
第1116回:望秋景有时飞独鸟,待夕阳无事起寒烟
第1117回:首尔汉城宫殿庙宇,科举考试御驾巡游
第1118回:桃李春风一小杯酒,江湖夜雨十几年灯
第1119回: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古今兴废只看洛阳
第1120回:贞观之治唐朝富盛,励精图治纳谏如流
第1121回:大唐盛世四方臣服,武功全盛宦官争权
第1122回:节度使将拥兵边陲,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第1123回:安抚四方由盛而衰,雄据一方清水会盟
第1124回:五代十国后周崛起,梁晋对峙后唐拓土
第1125回:北御辽夏抵御蒙军,宋朝倾覆皆缘外患
第1126回:南宋岳飞收复中原,商业繁盛旷古空前
第1127回:来者不拒去则不追,买卖自由不抑兼并
第1128回: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商都郑州有熊中州
第1129回:开封城摞城墙叠墙,汴京毁清明上河图
第1130回:黄河殇出门无所见,汴梁京白骨蔽平原
第1131回:开封铁塔天下之冠,琉璃塔寺巨细精巧
第1132回:天下之枢万国咸通,天波龙亭一时盛观
第1133回:天涯倦客飘零汴京,旅雁孤云浮生若梦
第1134回:龍門穷则独善其身,伊河达则兼济天下
第1135回:悠悠洛阳龙门石窟,此会何年国宝沉沦
第1136回:伊水无波千佛止笑,三武灭佛荒唐年华
第1137回:归雁洛阳荣耀千载,日本盗窃石窟文物
第1138回:诗魔白居易长恨歌,讽谕狎歌妓琵琶行
第1139回: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乡圣关云长
第1140回:隋朝开运河修驰道,四处征讨耗费国力
第1141回:华夏圣城祖庭释源,白马寺塔断碑残刹
第1142回:隋唐洛阳文明之源,天下之中丝路起点
第1143回: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单刀赴宴三国演义
第1144回:清平奸贼乱世英雄,汉室将亡曹操篡位
第1145回:群雄逐鹿中岳嵩山,功夫旋风威震四方
第1146回:功夫摇篮少林武僧,山寨仿古史无前例
第1147回:毒媚娘武则天临嵩,武术僧登封始出名
第1148回:初祖庵殿跋陀开创,大乘胜地嵩少禅林
第1149回:南峻极峰嵩岳寺塔,风雨侵蚀千载屹立
第1150回:嵩阳书院曲境通幽,中岳庙堂深藏古寺
第1151回:河南难缠征伐不断,桅樯如林舟楫如梭
第1152回:武功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
第1153回:黄河之水青海流来,奔流到渤海不复回
第1154回:悬河泛滥改道断流,千沟万壑蜿蜒东流
第1155回:沸腾血性凝固岩石,饥荒干旱肩负苦难
第1156回: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巩义汝州南召邓州
第1157回:千湖之省武汉会战,倾国之力重创日寇
第1158回:今非昔比武当山岳,玉虚宫仿佛秦阿房
第1159回: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第1160回:亘古无双胜境道场,天下第一仙山武当
第1161回:汉江碧水穿襄阳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池
第1162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民族英雄百战百胜
第1163回:东方霸主强汉盛唐,文景之治汉武盛世
第1164回: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汉朝残破经济凋敝
第1165回:汉族追根溯源汉水,黄帝氏族衣冠南渡
第1166回:襄阳行乐歌舞白堤,江城绿水花月迷人
第1167回: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曹操破盟蜀失荆州
第1168回:蜀诸葛亮料事如神,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第1169回: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樊之战元灭南宋
第1170回:南征北战唯楚有才,出师未捷英雄身死
第1171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振臂一呼天下响应
第1172回:彭城之战楚汉相争,垓下之战四面楚歌
第1173回:春秋战国视死如归,楚国灭越声威大振
第1174回: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张居正威权震神宗
第1175回:闻听三国事戚宦争,每欲到荆州循环斗
第1176回: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第1177回:夷陵之战尸骸塞江,以逸待劳火烧连营
第1178回:曹魏蜀汉孙吴残杀,羸者充户强者补兵
第1179回:一波三折难返沔阳,天寒地冻蛰伏故乡
第1180回:多事之秋又逢蛇年,水乡泽国寒冬腊月
第1181回:肩扛雨雪头顶风雷,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第1182回:蹉跎穷困一生如梦,诗意万古长存天地
第1183回: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恋恋不忘必有回响
第1184回: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第1185回:可以倒下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不能盗名
第1186回: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
第1187回:元朝横跨欧亚大陆,三教九流皆奉元曲
第1188回:反清复明剃发易服,明朝招魂朝鲜北伐
第1189回:文明公敌蟊贼日军,应天府南京大屠杀
第1190回: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日寇万人坑杀俘虏
第1191回:控江守淮十朝都会,江南佳丽金陵帝王
第1192回:南京明城墙明孝陵,治隆唐宋神功圣德
第1193回:山河奄有洪武之治,日月重开大宋天地
第1194回:清君侧靖内难奸佞,高筑墙广积粮横恣
第1195回:明朝嘉靖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
第1196回: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养虎为患吞并明朝
第1197回:弓马娴熟建州屠兵,悍勇健壮连下三城
第1198回:后金军萨尔浒之战,明军覆没孤立无援
第1199回:辽袁崇焕宁远大捷,凌迟将帅自毁长城
第1200回:清宗皇太极清昭陵,沈阳故宫孤悬塞外
第1201回:紫禁城金銮殿巍峨,北京故宫世积威名
第1202回:大清帝国入主中原,阉黨掣肘明皇自杀
第1203回:乾隆盛世十全武功,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第1204回:清廷腐败暮气沉沉,举国汹汹八旗被歼
第1205回:搜缉捕盗淫虏焚掠,打破清朝统治机器
第1206回:咸丰帝崩国势大坠,满清遗老舍身殉国
第1207回:世界一线城市北京,燕京北平文化中心
第1208回: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砥砺德行
第1209回:水木清华名师云集,京派文学风格淳朴
第1210回:万里长城据险制塞,北虏犯边斩山筑城
第1211回: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胶澳青岛
第1212回:万里风霜两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凉
第1213回:长埫口大福雪来未,荆楚汉江心月照谁
第1214回:一生事业总成空虚,半世功名全在梦中
第1215回:仙禅高明关心疾苦,桃林繁盛庇护太平
第1216回:短是旅行长是人生,沔城胜景如在画中
第1217回:才女虽丑辅佐贤相,功盖三国激励后人
第1218回:沔阳尽收江汉脉气,复州独揽荆楚风流
第1219回:江汉先英三楚雄风,陈友谅鄱阳湖之战
第1220回:埋头读书抬头见人,道子云集黄冠皈依
第1221回:泽被万物惟楚有才,武汉长江大桥沧桑
第1222回:一团火聚武汉大学,满天星散湖北大学
第1223回:享受孤独的细密画,构建世界的写作稿
第1224回:奉系军阀领袖作霖,幽禁半世纪张学良
第1225回:辽东半岛鸭绿江滨,东濒黄海西临渤海
第1226回:甲午战争旅顺屠杀,清军北洋水师覆灭
第1227回:列强鲸吞蚕食清朝,日清战争一落千丈
第1228回:沙俄日寇东北易帜,浪漫大连北方明珠
第1229回:虎山长城鸭绿江界,毽球之城边境丹东
第1230回: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朝日鲜明国贫民穷
第1231回:老牛自知夕阳晚红,不待扬鞭自奋蹄行
第1232回:翠竹环绕松竹掩映,溪水如带远山叠翠
第1233回:周家大院生息繁衍,永州文庙文武双栖
第1234回:吾道南来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湘水余波
第1235回:一屏风分明怀素踪,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第1236回:远离尘嚣之地解冻,在沉默中承受痛苦
第1237回:吸肥器亡国树迭代,抽水机霸王树博弈
第1238回:桉树点火猛禽助燃,烧之不尽随风而生
第1239回:史书为天下英雄胆,积善是人间富贵根
第1240回:雅加达市机场惊魂,误中圈套惹火烧身
第1241回:东方水城快速下沉,巴城迁都世界绿肺
第1242回:飞雪连天射白鹿金,笑书神侠倚碧鸳庸
第1243回:像天上掉下的飞碟,似地上冒出的蘑菇
第1244回:万山之中土楼长城,山穷崖绝盗匪四起
第1245回:东方建筑明珠碉寨,时光回转永定土楼
第1246回:龙岩南靖云水谣江,修身齐家止于至善
第1247回:潇水入湘零陵生草,楚粤门户水陆之冲
第1248回:守口不谈新旧往事,知心难得两三港人
第1249回:亚洲国际都会香港,东方之珠美食天堂
第1250回:安达曼海香艳明珠,普吉府金银岛海滩
第1251回:阳光眷宠沙滩柔软,海水碧蓝多彩多姿
第1252回:锡矿普吉水清沙幼,皮皮海岛树影婆娑
第1253回:相逢好比初次相识,到老终无怨恨之心
第1254回:势利过客从众旁观,面目可憎影响摄影
第1255回:兵戈南下揚州十日,白刃如雨生灵涂炭
第1256回:纵情山水欧肥亚瘦,攀牙湾石灰岩群岛
第1257回:人生究竟回归何处,看破放下心随万缘
第1258回:海丰红草鲘门信利,思乡曲马思聪摇蓝
第1259回:南海物丰激情澎湃,定威将军秀才炯明
第1260回:赤石三江楼新厝林,寨村静谧绿树婆娑
第1261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螺河西镇可塘珠宝
第1262回:陆丰大安南溪石寨,狮嶂龙泉滚地金龙
第1263回:安陆军寨围屋城堡,军户遗风诗礼荫封
第1264回:环珠寨博美内湖镇,石碣石卫民风纯朴
第1265回: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玄武山登临元山寺
第1266回:军城隍庙庆福庵祠,香火旺盛烟雾袅袅
第1267回:张家界武陵源大庸,奇峰三千秀水八百
第1268回:湘沱江邂逅沈从文,苗族州艳遇凤凰城
第1269回:南岳衡山天根月窟,天半祝融一目千里
第1270回:桂林山水千载难逢,阳朔漓江万载不遇
第1271回:海南天之涯海之角,崖州三亚山青水秀
第1272回:道可道非常道跨界,人比人气死人攀比
第1273回:互联互通滨海大厦,垂直办公创新社群
第1274回:在路上内心的忏悔,嬉皮士垮掉的一代
第1275回:烟雨四月乡村振兴,横沥追远半仙山行
第1276回:日月两轮天地眼光,读书万卷古人心思
第1277回:底蕴深厚繁华易逝,东坑彭屋文化积淀
第1278回:高校最高楼北莫星,深圳新中心向东移
第1279回:晋阳并州双塔凌霄,阎锡山西别都霸府
第1280回: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宗唐遗址太原文庙
第1281回:拔地擎天应县木塔,四面云山乘风步月
第1282回:峻极神功天下奇观,地震木塔巍然屹立
第1283回:全晋屏障北方门户,云冈石窟气势磅礴
第1284回:屏障三晋藩卫京师,北方锁钥烽堠相望
第1285回:铁城孤峙戍守屯兵,封疆壁垒旁无辅卫
第1286回:边患杀戮大同之屠,官吏兵民尽行诛之
第1287回:鸿篇巨制华严禅寺,粗犷豪放善化佛寺
第1288回: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商贸客栈佛寺林立
第1289回:塞外古镇呼和浩特,清代汉庙古朴幽雅
第1290回:游牧农耕文明交汇,昭君出塞碰撞融合
第1291回:慧远故里原平崞县,东摇钱西聚宝中粮
第1292回:雁门关夜沙风破肉,雄关塞攻垒雪平壕
第1293回:声闻四达威镇三关,代州登青云边靖楼
第1294回:欲穷千里登临眺望,紫塞滹沱阿育王塔
第1295回:涿鹿之野气肃千秋,华夏第一都临汾城
第1296回:解州关帝庙威灵震,义炳乾坤万世人极
第1297回:万竹篁一径绿成荫,宝塔上风铃天外音
第1298回:永济普救寺莺莺塔,睡仙万固寺鹳雀楼
第1299回:巷陌纵横甲宅连云,蒲州蒲津渡毁兵燹
第1300回:运城侯马闻喜临汾,霍州署衙介休连城
第1301回:平遥古城百尺雉堞,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第1302回:穷庙富僧敲骨吸髓,垮塌隐患触目惊心
第1303回:镖局票号汇通天下,乔家大院天官赐福
第1304回:祁县大院梯云筛月,渔樵耕读八仙献寿
第1305回:天竺胜境双林禅寺,出神入化倾注心血
第1306回:灵石静升王家大院,秦晋要道川陕通衢
第1307回:扼守咽喉张壁古堡,筑垒构城屯甲藏兵
第1308回:海会龙泉擎天双塔,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第1309回:晋城泽州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
第1310回:皇城相府群山环水,沁水湘峪依山就势
第1311回:阳城润城镇砥洎城,文风鼎盛攻不可破
第1312回:冀州门户潞泽咽喉,赵州门风长治榆次
第1313回:石家庄雄镇正定府,恒州常山金门玉户
第1314回:常胜将军真定赵云,荣国府曹雪芹红楼
第1315回:南越武王临济澄灵,学徒云集朝野尊尚
第1316回:广惠天宁寺凌霄塔,暮鼓晨钟香火鼎盛
第1317回:晋祠难老泉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
第1318回:翠柏添幽竹影婆娑,彩塑侍女从容自若
第1319回:手机天王销量第一,神话破灭销声匿迹
第1320回:古郡风韵踏青梁化,功成名就卸甲归田
第1321回:岐山世泽濂水家风,独门围院天地私享
第1322回:豆合掌向天求雨露,禾低头伏地谢苍穹
第1323回:多祝皇思扬通经史,十年寒窗一举成名
第1324回:西枝江一门蔡屋围,奉政第走出四进士
第1325回:南阳世泽高密家声,铁笔御史两秀新居
第1326回:千秋万代文明载体,抛荒闲置伦理瓦解
第1327回:水浸围锣鼓响震天,新坡塘麒麟贺拆迁
第1328回:寻幽访古引凤筑巢,古香莞邑墨韵古村
第1329回:清实业状元黄思永,宝山毓秀叔度遗徽
第1330回:墨守成规老练巧妙,男多女少常平企石
第1331回:黄氏宗祠倾沾雨露,斗拱牌楼振彻云霄
第1332回:书香继世人才辈出,谢氏宗祠重塑金身
第1333回:耕读持家刘铁炉坑,鹅憩芳洲重塑霞坈
第1334回:城市转型环境再造,下定决心坚定信心
第1335回:山环水润魅力生态,封山育林慢步水库
第1336回:翻天覆地前途在望,清溪铁场云遮雾障
第1337回:仙云飞渡群山环绕,施工高楼密密麻麻
第1338回:资本输血开膛破肚,共享单车一地鸡毛
第1339回:脱离亚洲全面西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第1340回:轴心国大日本帝国,侵略战争历史争端
第1341回:普天之下舍我其谁,寻找亚特兰蒂斯岛
第1342回:花前月下茶余饭后,倏忽之间白驹过隙
第1343回:曼谷大皇宫黎明寺,泰国粮仓昭拍耶河
第1344回:佛教之都天使之城,伟大曼谷坚不可摧
第1345回:暹罗泰王国吞武里,与君同行人生快事
第1346回:大城府阿瑜陀耶城,泰民族艺术诞生地
第1347回:泰缅桂河作青罗带,金山寺山如碧玉篸
第1348回:印度洋上的黑明珠,光明富庶的热土地
第1349回:印度洋上一滴眼泪,东西航运必经之地
第1350回:东方十字路口猛虎,亚洲门户科伦坡城
第1351回:世事茫茫难自预料,清风明月冷看康提

第1352回:圣城阿努拉达普拉,无畏山寺荒芜千年
第1353回:斯里兰卡文化三角,日落月归僧伽罗佛
第1354回:走一趟千年的古城,感一阵千古的灵境
第1355回:借池水赢十里风光,陌路投宿孤独星球
第1356回:法显取经斯里兰卡,顾寻所经心动汗流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第1358回:波隆纳鲁沃东古城,万里投荒艰苦跋涉
第1359回:天上宫阙锡吉里耶,空中庭园狮子岩堡
第1360回:丹布勒久旱逢甘露,亚当峰它乡遇故知
第1361回:东方瑞士纽日利亚,高山茶园避暑胜地

第1362回:美蕊莎滨金色沙滩,荷兰殖民加勒城堡
第1363回:外揽山水之秀心醉,内得人文之胜神迷
第1364回:年年坚冰封冻大地,岁岁芳草遍布天涯
第1365回:挥毫当得江山缘助,不识湘妹岂有情诗
第1366回:在陌生的地方醒来,遇见不同文化的人
第1367回:人不辞路虎不辞山,一生坦荡无愧于世
第1368回:腐胬白骨堆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清
第1369回:宋崖山之后无华夏,明阎吏之后无汉人
第1370回:华夏文明继承者众,博古通今知兴替多
第1371回:赶尽杀绝蒙元屠城,兵刃斩刈白骨遍地
第1372回:纵兵屠掠赤地千里,伏尸如山廣州劫难
第1373回:嘉定三屠浮尸蔽江,南京瓷塔血流奔泻
第1374回:江山易主风雨飘摇,弥望千里绝无人烟
第1375回:首次皇陵挖掘触目,定陵重见天日惊心
第1376回:焚烧皇帝尸骨无赦,消灭封建遗毒三思
第1377回:青金石路色相如天,茶马古道丝绸之路
第1378回:群而趋之靡而不返,鸦片流毒虎门销烟
第1379回:第一次鸦片战争败,羞辱近代史的开端
第1380回:自给自足遭受冲击,师夷长技以制夷患
第1381回:英法对华远征并举,烧杀奸掠毁城焚衙
第1382回:英法焚毁万园之园,割地条约纷至沓来
第1383回:奴隶社会国穷民困,债务奴役代代相传
第1384回: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一本万利贩黑奴船
第1385回:贩卖奴隶重返非洲,劳动关系没有合约
第1386回:卡夫卡精神分裂症,异化隔阂凶残无情
第1387回:生不逢时爱不逢人,变形记录审判城堡
第1388回:专业新闻摄影先驱,约翰汤姆逊滇云南
第1389回:冲冠一怒为红颜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第1390回:三藩之乱尾大不掉,帝平西王举兵变节
第1391回:药材宝库萦城带谷,有色金属王国云南
第1392回: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春城昆明多彩丽江
第1393回:大理苍山雪洱海月,崇圣寺楚雄彩云南
第1394回:失落之城与世隔绝,亚马逊雨林福西特
第1395回:地球之肺逐利大火,狂蟒之灾毁林狂潮
第1396回:阔别乌隆府过廊开,跨过湄公河奔老挝
第1397回:寮国夜狼狈寻旅馆,所到之处皆是命数
第1398回:澜沧王国鼎盛时期,遭遇神秘东方国度
第1399回:圆禛栴檀居庐骈集,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第1400回:万象之邦檀木之堡,千毒不侵万古不朽
第1401回:琅勃拉邦慌不择店,湄公河畔群山环抱
第1402回:勐苏瓦邦佛塔耸立,澜沧古都寺院僧众
第1403回:来如风雨去如微尘,摘星悬情焚香论剑

【沉寂岭南的乔家大院,媲美宫殿的客家围堡,即将消失的宗祠碉楼】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paradiserain 于 2020-04-06 19:43:57 编辑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2:11:28
Post #3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1404回:生虎犹近熟人不亲,寻印度支那探险队
第1405回:大象拖柚木寻常见,缅怀黑旗军猛犸象
第1406回:秋风宝剑孤臣泪流,落日旌旗大将坛祭
第1407回:亨利穆奥勇闯丛林,安邺帕克客死他乡
第1408回:真腊风土记传千古,元朝探险家周达观
第1409回:语言天才法伯希和,汉学鼻祖博闻强记
第1410回:青山有幸埋葬忠骨,探险无涯耗费终生
第1411回:内悦昏君外御列强,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第1412回:志大才疏亡国之丞,李鸿章背千古骂名
第1413回: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湘曾国藩误尽苍生
第1414回:才智超群社稷霸才,臣左宗棠壮志未酬
第1415回:变通陈法力除积弊,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第1416回:劳顿车马未曾离鞍,临事方知生死艰难
第1417回:毒金三角山峦叠嶂,天地不容草木同朽
第1418回:博胶会晒清孔罂粟,清莱北国玫瑰清迈
第1419回:兰纳泰王国清迈府,美女玫瑰享誉天下
第1420回:何日君再来甜蜜蜜,漫步人生路邓丽君
第1421回:身在净土青灯留佛,一腔幽怨游清迈寺
第1422回:世事沧桑心事难定,古都淹没深藏功名
第1423回:寂然临佛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第1424回:世上愁苦寺中高僧,民间疾患庙里波澜
第1425回:幸福曙光美好之城,暹国素可泰西春寺
第1426回:文章草率皆存千古,人生匆忙只活百年
第1427回:素可泰王国达巅峰,帕銮王朝兰甘亨帝

第1428回:笑万重关隘化夷坦,思百代苍生经坎坷
第1429回:素可泰城颓垣断壁,佛塔古迹荒草萋萋
第1430回:吞武里国昙花一现,殖民海外流芳百世
第1431回:达信击退缅甸入侵,郑昭剿灭割据势力
第1432回:日月两轮天地眼亮,读书万卷圣贤心明
第1433回:沃德发现三江并流,神秘滇缅河流奇观
第1434回:普尔热瓦尔斯基马,俄探险三山夹两盆
第1435回:斯文赫定探险中亚,世纪之争罗布泊漂
第1436回:奥尔得克再现楼兰,风沙侵蚀沽名钓誉
第1437回:贝格曼掘小河墓地,奠地理百年大发现
第1438回: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破岩者亨利史丹利
第1439回:戴维利文斯通传教,斯皮克和伯顿探险
第1440回:猎犬号探险船航海,气象学家菲茨罗伊
第1441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第1442回:南极探险史诗航行,罗斯亨利沙克尔顿
第1443回:高尔顿别林斯高晋,哈葛德法捷耶维奇
第1444回:战疫封城江城重启,玻璃王国善待天下
第1445回:千般富贵万世太平,宋仁宗赵祯恭俭勤
第1446回:东方夏威夷鹭厦门,海上花园万国建筑
第1447回:钢琴之岛龙海角美,鼓浪屿漳州片仔癀
第1448回:千秋往事一掊黄土,万古流芳几页史书
第1449回:吴真人青礁慈济宫,惆怅客海沧五恩宫
第1450回:龙池岩禅林秋月空,夜深闻佛法餐甘露
第1451回:守望共同尘世故乡,茶都安溪榕城闽都
第1452回:一国境内最长河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第1453回:苍狼白鹿蒙兀王国,横跨欧亚蒙古帝国
第1454回:改变世界历史格局,上帝折鞭处钓鱼城
第1455回:拖雷蒙哥屡立奇功,气势如虹横扫亚洲
第1456回:蒙古骑兵雷霆之势,鼠疫阴霾侵袭欧洲
第1457回:刀劈斧砍长江三峡,宜昌夷陵葛洲坝道
第1458回:一次建成三峡大坝,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第1459回:秭归屈原楚辞离骚,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第1460回: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白帝城神女峰
第1461回:三百年来伤财步急,八千里外吊民残慌
第1462回:平湖华南城上木古,新木围屋墙面斑驳
第1463回:上有天堂下在苏杭,苏州拙政园远香堂
第1464回:白鹭归来甘坑葱茏,四山环绕活水长流
第1465回:凯瑟琳德美第奇后,瓦卢瓦王朝波迪耶
第1466回:路德维希童话国王,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第1467回:路易一世短命八世,意外驾崩多遭横祸
第1468回:路易九世卡佩王朝,贤人声望超越国界
第1469回:路易大刀阔斧东征,痢疾遗骸骨肉分离
第1470回:路易十四长寿国王,至高无上欧洲霸主
第1471回:路易十五不得人心,濒死绥靖洪水滔天
第1472回:路易十六上断头台,十七虐死十八复辟
第1473回:查理一世权力颠峰,查理四世目光短浅
第1474回:查理二世外遇风流,欢乐王室中兴加冕
第1475回:查理三世王朝争霸,查理五世日不落帝
第1476回:查理六世国势颠峰,查理七世胜利殉道
第1477回:查理八世昏九世弱,查理十世逊位流亡
第1478回:亨利一世萨克森王,二世创金雀花王朝
第1479回:亨利三世战败被俘,鸿门宴刺杀异装癖
第1480回:亨利四世病魔缠身,爱尔兰领主险暗杀
第1481回:亨利大帝嗜赌好色,流血纷争遇刺身亡
第1482回:亨利五世重燃战火,血脉断绝有名无实
第1483回:亨利六世丧失战果,亨利七世明矾致富
第1484回:亨利八世玩弄权术,反对教皇娶妻六次
第1485回:亨利九世斯图亚特,约克公爵王位觊觎
第1486回:英国女性继承王位,萨克利法典歧视女
第1487回:伊丽莎白一世贤明,贞洁女王黄金时代
第1488回:维多利亚女王矮胖,温莎遗孀饥荒女王
第1489回:维多利亚时代多产,欧洲祖母印度女皇
第1490回:安妮女王才智平庸,身负重担虔诚笃实
第1491回:女王安妮妊娠不断,嗜吃如命病入膏肓
第1492回:玛丽一世体弱多病,宫廷斗争铲除异己
第1493回:玛丽二世高挑贤惠,遭遇流产染上天花
第1494回:威廉一世诺曼王朝,征服者肥尸体胀裂
第1495回:威廉二世凶悍暴烈,狩猎中箭落马王毙
第1496回:威廉三世双王共治,护国英雄奥兰治王
第1497回:威廉王战英荷同盟,拒绝续弦孑然一身
第1498回:威廉四世水手国王,威廉五世拿骚王朝
第1499回:威廉一世尼德兰王,荷兰君主威廉明娜
第1500回:乔治一世汉诺威王,乔治二世御驾亲征
第1501回:乔治三世联合王国,漫长统治精神失常
第1502回:乔治四世暴饮暴食,穷奢极侈包养情妇
第1503回:乔治五世中流砥柱,乔治六世众望所归
第1504回: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世上最年长的君主
第1505回:爱德华一世锤长腿,爱德华二世宠佞臣
第1506回:爱德华三世报父仇,爱德华四世夺王位
第1507回:爱德华六世奉新教,爱德华七世晚登基
第1508回:爱德华八世温莎爵,不爱江山独爱美人
第1509回:理查一世猛狮心王,理查二世祸国殃民
第1510回:理查三世篡杀遗孤,坚守忠诚战死沙场
第1511回:腓力二世征服希腊,自立为王遇刺身亡
第1512回:腓力三世优柔寡断,腓力四世四处用兵
第1513回:腓力五世安提柯王,腓力六世百年战争
第1514回:希腊亚历山大一世,开明君主被猴咬死
第1515回:康斯坦丁一世废黜,希腊推向战争深渊
第1516回: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法战争血腥尸海
第1517回:俄军西征震慑欧洲,反法同盟野蛮杀掠
第1518回:神圣王欧洲救世主,灭杀贵族南征北讨
第1544回:鼠疫斗士医科进士,女中尧舜隆裕太后

第1545回:夏梦诗岛崖影波光,金融帝国虚拟经济
第1546回:晚清民国溺杀女婴,绝灭生道光棍成群
第1547回:焚烧垦荒烟霾笼罩,开疆辟土环境污染
第1548回:棕榈油种植园扩张,武吉拉旺恶性循环
第1549回:热带雨林濒临消失,橡胶种植罪魁祸首
第1550回:七圣宫室利佛逝国,印度尼西亚巽他岛
第1551回:一代暴君秦始皇帝,孤愤五蠹嫪毐之乱
第1552回:荆轲刺秦王逐客令,远交近攻王翦灭楚
第1553回: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吞并六国
第1554回: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第1555回:千古一帝开疆拓土,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第1556回:大造天神焚书坑儒,天下巡游追求长生
第1557回:君临天下汉武帝创,削平四夷天下虚耗
第1558回: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休养生息诸子夺嫡
第1559回:真命天子汉文帝孝,励精图治兴修水利
第1560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贫农出身剃发化缘
第1561回:天授智勇诛戮权臣,纬武经文崛起布衣
第1562回:宋太祖赵匡胤建隆,烛影斧声金匮之盟
第1563回:圣祖康熙丰功伟业,早承大业勤政爱民
第1564回:武则天屠杀鸡儆猴,任事率性好恶无定
第1565回:高山仰止败者荣耀,天堂之上地狱之下
第1566回:一生痴绝处景德镇,无梦到徽州祁门县
第1567回:安徽凤阳小岗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第1568回:皖南黄山历史悠久,徽州文化底蕴深厚
第1569回: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
第1570回:汤显祖牡丹亭还魂,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第1571回:千峰竞秀万壑生烟,黟山苍黛峰岩青黑
第1572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第1573回:黟县桃源烟霞百里,地灵草木人古衣冠
第1574回:溪绕前屋竹山莺啼,塔川洞天木雕卢村
第1575回:屡闯西递刁民围堵,虚张阵势肥水外流
第1576回:休宁山色横江水秀,齐云山道勒马回首
第1577回:福池州天河挂绿水,慧青阳秀出九华山
第1578回:我心同佛定香火直,双目极天高海月升
第1579回:呈坎山深唐模偏远,地少商多不废诵读
第1580回:东南邹鲁许国石坊,文化之邦歙县棠樾
第1581回:娶徽州婆胜十头骡,嫁歙县汉劳半辈苦
第1582回:屯溪歙砚一点如漆,绩溪徽墨万载存真
第1583回:东方建筑艺术宝库,龙川传统文化缩影
第1584回:青山不墨千秋画色,流水无弦万古琴声
第1585回:失意者逆袭创价值,折腾人风口敢闯拼
第1586回:齐国故都淄博张店,禄丰恐龙谷宾厄姆
第1587回:极限运动金国威武,徒手攀岩霍诺尔德
第1588回:乘高铁纵横四千里,株洲长沙岳阳咸宁
第1589回:金寨红安麻城六安,亳州潢川阜阳商丘
第1590回:合肥蚌埠徐州枣庄,佳处未易识来者知
第1591回: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厥国济宁
第1592回:济宁铁塔水泊梁山,问君何能心远地偏
第1593回:把酒临风遥看鲁郭,豪饮吐出万丈长虹
第1594回:曲阜临沂王因陵城,东连泗水西抵兖州
第1595回:文王姬昌周公制礼,万世享祀敬德保民
第1596回:孔庙宏大气魄雄伟,年代久远保存完整
第1597回:孔子周游列国悟道,万世一系最长家谱
第1598回:尊孔祭孔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1599回:曲阜孔府儒家道德,伦理文化传播全球
第1600回:孔孟桑梓之邦邹城,文化发祥之地鲁国
第1601回:千年礼乐归于东鲁,万古衣冠拜谒素王
第1602回:墓古千年在荆棘生,林深五月寒鸟巢聚
第1603回:有人漏夜赶考场忙,有人辞官归故里闲
第1604回:鄂杨守敬传世书法,熔汉铸唐盖世无双
第1605回:万世师表中庸之道,孔夫子仁义礼智信
第1606回:藏污纳垢接吻楼黑,冼村残垣断瓦泛滥
第1607回:退亦有为隐而彰显,溪山留迹文字结缘
第1608回:祁阳潘市荒蛮龙溪,李家大院飞檐斗瓦
第1609回:浯溪碑林摩崖石刻,日暮云沉江波淼淼
第1610回: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
第1611回:猎鹰颠覆运载火箭,石破天惊卫星互联
第1612回:老人与海伤痕累累,海明威父子皆自杀
第1613回:美国历史镀金时代,次贷风暴霸权咆哮
第1614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基建狂魔工农发力
第1615回:地表最大移动机械,轮盘挖掘铲斗矿车
第1616回:洪州襟三江带五湖,南昌控蛮荆引瓯越
第1617回:高凌云汉江南仙峰,清绝尘嚣天下福地
第1618回:揽胜遍五岳玉京峰,绝景在三清信江源
第1619回:怀玉山脉群山逶迤,上饶玉境云雾飘渺

第1620回:万里云山齐到眼前,九霄日月可摩肩侧
第1621回:千峰嵯峨碧玉簪神,萍乡五岭比武功山
第1622回:忧郁灵魂费帕穆克,叙事计谋多重时空
第1623回:悍妻隔阂托尔斯泰,史诗般战争与和平
第1624回:演绎安娜卡列尼娜,性感女凯拉奈特利
第1625回:鱼鹰式倾转旋翼机,特斯拉揭宇宙密码
第1626回:先驱尼古拉特斯拉,他创造出二十世纪
第1627回:幽灵隐身战略突袭,同温层堡垒轰炸机
第1628回:柚柑湾洋畴湾西贡,大鹿湾鹅公村南澳
第1629回:风月无边隐于山林,养在深闺静谧荒芜
第1630回:刷新世界桥梁纪录,珠三角港珠澳大桥
第1631回:深圳远足径欧姆龙,自我吞食者咬尾蛇
第1632回:金龟村被时光眷顾,坪头岭让田心山围
第1633回:绿林簇拥溪流潺潺,千枝水翁花蕾留香
第1634回:蓝色作战福克兰岛,马岛战争打阿根廷
第1635回: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征服者潜艇
第1636回:杂货店主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铁娘子
第1637回:撒切尔主义者鹰派,通向权力之路活跃
第1638回: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击剑冠军钢铁意志
第1639回:远东西伯利亚铁路,世界上最长铁路线

第1640回:世界最大飞机搭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第1641回:空战传奇鹞式战机,喷气式机垂直起降
第1642回: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喷射式闪电战斗机
第1643回:新一代超音速巡航,最先进猛禽战斗机
第1644回:洛克希德马丁承包,银河号喷射运输机
第1645回:高度争霸吉达迪拜,最高建筑哈利法塔
第1646回:苏阿战争旋风行动,阿富汗战争生还者
第1647回:深圳十年走向荒野,姜黄郁金蓖麻疯长
第1648回:迎风破月金田山道,鹏城孤岛坪头岭村
第1649回:首次跨大西洋飞行,阿尔科克亚瑟布朗
第1650回:裁缝香奈尔情人多,装扮优雅极简主义
第1651回:空中女王埃尔哈特,环球飞行离奇失踪
第1652回:女飞行师传奇落幕,阿梅莉亚为名所累
第1653回:体型最大肉食动物,北极圈不住北极熊
第1654回:贝康诺航天发射场,捷列什科娃进太空
第1655回:太空计划导弹竞赛,人类太空飞行纪元
第1656回:宇宙飞船月球竞赛,美苏载人空间飞行
第1657回:国际空间站曙光号,载人航天器实验室
第1658回:耗资大阿波罗计划,载人登陆月球工程
第1659回:重返危机现场解体,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第1660回:哥伦比亚号出故障,航天飞机空中解体
第1661回:花剌子模王朝覆灭,树大招风情多累人
第1662回:希瓦汗国马背民族,布哈拉汗国独立峰
第1663回: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世界面积最大国家
第1664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世界最大内陆国家
第1665回:沙俄侵土库曼斯坦,中亚国家独来独往
第1666回:吉尔吉斯斯坦孤立,布鲁特察合台汗国
第1667回:乌兹别克斯坦转型,双重内陆国家复苏
第1668回: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盲婚哑嫁作风保守
第1669回: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突厥斯坦中亚辽阔
第1670回:阿富汗斯坦普什图,物资匮乏教育落后
第1671回:巴基斯坦圣洁土地,旁遮普族虔诚戒律
第1672回:巴勒斯坦困局难解,回归浪潮和平曙光
第1673回:卡拉卡尔帕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州
第1674回:影子竞赛英俄角逐,中亚远东大博弈燃
第1675回:三次英阿富汗战争,印度兵充当马前卒
第1676回:郁金香狂热大泡沫,投机幻象流行跟风
第1677回:许特根森林战役惨,德国最长时间战役
第1678回:会源楼绿水绕客家,水头深坑峦叠青翠
第1679回:亚洲屋脊兴都库什,帕米尔高原山脉长
第1680回:安第斯山脉幸存者,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第1681回:喜马拉雅山脉雪崩,世界第三极恶魔山
第1682回:阿尔卑斯山勃朗峰,白色少女褶皱山脉
第1683回:落基山脉横越西部,阿尔伯特峰稳如山
第1684回:大高加索山脉绵延,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第1685回:避暑班芙国家公园,松林冰原滑雪溜冰

第1686回:克什米尔查谟僵局,锡克帝国城下之盟
第1687回:两次英国锡克战争,辛格驾崩宫廷腐败
第1688回: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贸易垄断
第1689回:怛罗斯战役伐石国,输掉战争丢造纸术
第1690回:唐朝山岭王高仙芝,节度使被冤枉陷害
第1691回:京兆杜环撰经行记,通典杜佑官至宰相
第1692回:世界三大瀑布跨国,维多利亚瀑布雷神
第1693回:南亚内陆不丹王国,雷龙之地吐蕃边陲
第1694回:印军吞并锡金王国,君主被废流亡美国
第1695回:伊朗客机空中浩劫,洛克比空难替罪羊
第1696回:利比亚阿拉伯国家,热带沙漠石油开采
第1697回:北非狮阿尔及利亚,非洲之首君士坦丁
第1698回:马格里布柏柏尔人,毛里塔尼亚摩尔人
第1699回:突尼斯国阿非利加,古迦太基怨声载道
第1700回:摩洛哥二元君主制,非洲人移民欧洲潮
第1701回:马丘比丘乌鲁班巴,镶嵌翠峰风雨侵蚀
第1702回:印加帝国兼并扩张,宇宙肚脐四季中心
第1703回:秘鲁孕育史前文明,古印加文化发祥地
第1704回:无流国沙特阿拉伯,沙漠涸谷荒野高原
第1705回:麦加朝觐天房禁寺,伊斯兰教第一圣城
第1706回:海纳百川朝觐为大,壁立千仞礼拜不息
第1707回:审判日造物主差遣,最后的先知言行录
第1708回:天启圣训唯一真神,伊斯兰教古兰经论
第1709回:穆罕默德本哈希姆,顺从真主使者传道
第1710回:久旱逢甘霖情满山,他乡遇故知意溢海
第1711回:宁静致远志在千里,观赏马来亚庇风情
第1712回:往事悠悠君莫多问,沙巴载不动许多愁
第1713回:丹南保佛巴达斯河,惊涛骇浪白水漂流
第1714回:依稀往事心里波浪,抛开世事相伴天边
第1715回:造物弄人感慨万千,青春不在惆怅满腹
第1716回:信誓旦旦永不分离,未雨绸缪各奔东西
第1717回:莫逐有缘去唐人街,成败空忍到印度巷
第1718回:万古丹霞雄冠岭南,地处粤北外接湘赣
第1719回:只要找到路徒步越,不怕路遥远韶关行
第1720回:桂林山水甲天下假,不及广东一丹霞真
第1721回:天生一个仙人洞丽,无限风光长老峰奇
第1722回:百川会处擎天巨柱,万劫无移大地石根
第1723回:气挟风雷无人匹敌,志垂日月才有光芒
第1724回:隐居春如梦夏如滴,庐山秋如醉冬如玉
第1725回:凄风苦雨晚秋瑟瑟,梦里不知孑身是客
第1726回:浔阳庐山冰雪冬韵,刀丛剑林一江烟水
第1727回: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九江浔阳楼浸月亭
第1728回:北高加索联邦管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
第1729回: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卡巴尔达卡拉恰伊
第1730回:印古什共和国贫困,南部屏障唇齿相依
第1731回:南奥塞梯阿兰王国,夹缝求生艰苦经营
第1732回:北奥塞梯阖苏奄蔡,俄罗斯自治共和国
第1733回:车臣共和国黑寡妇,格罗兹尼战役惨重
第1734回:苏巴格拉季昂行动,德军最大单一败战
第1735回:苏大规模狙击运动,扎伊采夫老鼠之战
第1736回: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死亡行军绝望惨烈
第1737回:列宁格勒围城战烈,世界上最血腥战役
第1738回:莫斯科会战大反攻,历史上最致命战役
第1739回:俄罗斯联邦跨欧亚,基辅罗斯金帐汗国
第1740回:残余势力退回塞外,外蒙古族剧变悬案
第1741回:工业薄弱蒙古落后,赛马射箭摔跤相扑
第1742回:白俄罗斯最后屏障,多次战争屡次易手
第1743回:退役飞机重返蓝天,飞机坟场发挥余热
第1744回:拆船王国印吉大港,船舶坟墓危险拆解
第1745回: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积贫积弱飓风隔绝
第1746回:加拿大邦幅员辽阔,枫叶之国退休宜居
第1747回:数学巨擘欧几里得,几何学之父无坦途
第1748回:阿基米德撬起地球,物理学之父科学家
第1749回:尼古拉哥白尼提倡,太阳为宇宙的中心
第1750回:天体运行论日心说,开启无限宇宙论战
第1751回:现代科学之父试金,星际信使惯性原理
第1752回:现代观测天文之父,伽利略论太阳黑子
第1753回:天文学开普勒定律,神童测天高量地深
第1754回:解析几何之父勒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第1755回: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第1756回:西方三圣贤柏拉图,形而上学智慧宇宙
第1757回: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古希腊哲学家全才
第1758回:理性主义哲学高峰,威廉莱布尼茨通才
第1759回:万有引力运动定律,牛顿奠定工程力学
第1760回:数学先驱欧拉方程,心算能力记忆超群
第1761回:欧洲最伟大数学家,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第1762回:大地测量学家高斯,数学王子天文奇才
第1763回:创群论伽罗瓦理论,黎曼几何学创始人
第1764回:庞加莱猜想相对论,领袖数学家拓扑学
第1765回:世界伟大数学领袖,希尔伯特空间理论
第1766回: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理论物理学家
第1767回:发现光电效应原理,成现代物理学之父
第1768回:划时代格罗滕迪克,现代数几何奠基者
第1769回:斐波那契数列无解,哥德巴赫猜想未解
第1770回:陈景润到光辉顶点,震撼心灵全国轰动
第1771回:旅美数学家陈省身,矩阵几何学华罗庚
第1772回:阿根廷陷肮脏战争,经济下滑腐败盛行
第1773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庇隆主义发展摇篮
第1774回:叙利亚述军阀割据,沦为难民流离失所
第1775回:伊拉克底格里斯河,热带沙漠依赖石油
第1776回:伊拉克战争难民潮,兵败如山倒正规军

第1777回:哈佛大学富可敌国,精英文化起源之地
第1778回:耶鲁大学历史悠久,书院联邦私立研究
第1779回:牛津大学培养名人,世界著名研究学府
第1780回:剑桥大学康河硅沼,世界享誉全英最佳
第1781回: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全球最佳学府难考
第1782回:创业型斯坦福大学,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第1783回: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世界顶级私立研学
第1784回:纽约大学校友富有,私立顶尖梦想学院
第1785回:芝加哥大学益智研,提升知识充实人生
第1786回:普林斯顿大学建树,专注纯粹学术研究
第1787回:康奈尔大学新领域,第一所跨国型大学
第1788回:费宾夕法尼亚大学,股神巴菲特滚雪球
第1789回:慈善捐赠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费
第1790回: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陶瓷香料通海夷道
第1791回:资源回收利用拾荒,垃圾围城循环再造
第1792回:全球污染最严重地,非洲电子垃圾墓地
第1793回:陆羽故里秀色天成,沉湖之滨天门侨乡
第1794回:国家粮食生产基地,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第1795回:国家稻谷仙桃沔水,蒸菜故里体操之乡
第1796回:国家虾谷潜江水杉,曹禺故里江汉油田
第1797回:国家农谷沙洋权县,汉江明珠水运发达
第1798回:国家寿谷钟祥承天,风水宝地祥瑞所钟
第1799回:国家矿谷荆门发祥,鄂中腹地楚安陆府
第1800回:国家光谷武汉澎湃,逆势飞扬敢为人先
第1801回:国家硅谷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第1802回:重复使用货运飞船,载人龙飞船示范号
第1803回:核反应利昂娜伍兹,射性碳威拉得利比
第1804回:人迈入原子能时代,原子弹曼哈顿计划
第1805回:绝密十字路口行动,放射污染危害海洋
第1806回:比基尼环礁核试爆,促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1807回:贝尔实验室朱棣文,发明晶体管里程碑
第1808回:卡黑鲨武装直升机,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第1809回:普韦布洛号研究舰,苏联陶普斯号事件
第1810回:伊利莎白皇后号轮,诺克耐维斯号油轮
第1811回:部署洲际弹道导弹,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第1812回:古巴导弹危机威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第1813回:厄尔尼诺南方振荡,拉尼娜现象全球暖
第1814回: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奈保尔鲁
第1815回: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经济学家开国元勋
第1816回:医学家霍萨克见证,伯尔汉密尔顿决斗

第1977回:黑色爱尔兰大饥荒,艰难时刻饿死百万
第1978回:哈佛辍学宿舍创业,扎克伯格脸谱井喷
第1979回:对冲基金杠杆效用,彼得蒂尔发现价值
第1980回:国际商业机器沃森,蓝色基因超级电脑
第1981回:亚马逊公司贝索斯,富豪榜首网商爆发
第1982回:甲骨文公司埃里森,吞并昇阳购拉奈岛
第1983回:靓化妆品背后罪恶,云母幽灵血矿童工
第1984回: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温室气体环境难民
第1985回:海底热泉巨型管虫,深海采矿阿尔文号
第1986回:万历明神宗朱翊钧,明末三案纷争倾轧
第1987回:国本之争门户胜负,东林党争明无宁日
第1988回:盛田昭夫日井深大,岩间和夫大贺典雄
第1989回:魔咒高登摩尔定律,半导体英特尔公司
第1990回:硅谷之父罗诺伊斯,德州仪器基尔比芯
第1991回:半导体教父台积電,全球最大芯片工厂
第1992回:十年饮冰热血难凉,建厂狂魔东山再起
第1993回:现代教育大创造者,南开旗帜天张伯苓
第1994回:安娜堡密歇根大学,极负盛名世界顶尖
第1995回: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火箭专家布劳恩 

第1996回: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内忧外患谄媚成风
第1997回:明光宗朱常洛泰昌,明愍末帝自缢殉国
第1998回: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宦官阉党魏忠贤剐 
第1999回:非洲绿色长城逆天,防撒哈拉沙漠扩大
第2000回:此恋情可待成追忆,只悔恨当时已惘然
第2001回: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第2002回:不负遇见感恩家母,为子抱薪冻毙风雪
第2003回:长剑一杯酒家业成,男儿方寸心母送终
第2004回:夫妻本是同林鸟聚,大难临头各自飞跑
第2005回:征兆不明回光返照,病情恶化溘然而逝
第2006回:思亲想亲不见母亲,蝶焚相亲音容苑在
第2007回:幸福家庭都是相似,不幸家庭各种悲剧
第2008回:阔别廿四年再聚首,话在语在仙人不在
第2009回:贤愚千载雨中祭扫,满眼蓬蒿野田荒冢

第2010回:潜江水乡平畴绿野,沙洋赐承天府钟祥
第2011回:世界长寿之乡钟祥,郢中楚文化发祥地
第2012回:兴献帝明显陵双茔,正德帝明武宗恣性
第2013回:嘉靖中兴壬寅宫变,罢兵息民庚戌之变
第2014回:明世宗朱厚熜窳惰,恤士民赈灾荒虚耗
第2015回:元佑宫莫愁湖浩荡,农工商佛道释交融
第2016回:荆楚门户曲高和寡,龙诞之地鄂兴王府
第2017回:荆门东宝塔白云观,青黛玉簪漳河浮渚

 

6651回:文化毁灭终有时,文明长存无绝期
6652回:普天之下,舍我其谁?
6653回:宗教权威今何在,天主基督路德分
6654回:醉生梦死鹏粤春节煎熬,纸醉金迷酋联前景崩溃
6655回:陈家祠堂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丝缕玉衣玻璃铜版象牙陶瓷石砌
6656回:中印佛教交流策源之地,光孝华林诸寺传灯不绝
6657回:塔云锁江无意,山水回顾有情
6658回:广府热闹过客不妨权驻留,前途远大离香港犹飞达卡
6659回: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比哈尔忆大饥荒,孟加拉恋稻万顷
6660回:晨钟暮鼓尼泊尔世界屋脊,朝花夕拾逍遥谷加德满都
6661回:首登珠峰一失足成千古恨,初闯绝境再回头已百年身
6662回:天不见飞鸟,地不长寸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663回:四顾八茫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何足道哉
6664回:香格里拉看天外云舒云卷,雪山不老任庭前花开花落
6665回:极高山死亡地带极寒缺氧,乔戈里山势险峻秒杀英雄
6666回:人上有人强中还有强中手,山外有山这山望着那山高
6667回:北高山中谷地南平原神奇,温差八十落差八千米罕见
6668回:安娜普纳山峰终年覆积雪,博卡拉鱼尾峰依然未登临
6669回:初涉安娜普尔纳大本营路,再向波恩山小环线古道途
6670回:攀登崇山峻岭乾坤容我静,徒步原始森林名利任人忙
6671回:地球上没有登不到顶的山,人世间只有找不到路的人
6672回:雪林迷雾跋涉柴门闻犬吠,荒野寒峭翻山风雪夜归人
6673回: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6674回:四眼天神庙顶礼膜拜梵天,殿宇亭楼依山就势聚香客
6675回:寺院隐没帕坦古城庭院中,神庙屹立杜巴广场辉煌里
6676回:门外马嘶,想必腹中少料;堂前犬吠,肯定目内无珠
6677回:巴德岗神庙铜铸木雕群览,喜马拉雅山脉观景台隐居
6678回:纳加阔特穿越图利凯尔镇,砍伐山林悲叹高原荒漠化
6679回:新南无菩提山寺金碧辉煌,旧帕瑙提古庙宇颓废败落
6680回:冷看世人富者贫来贫者富,旁观过客南人北去北人南
6681回:燕去雁来人间冷暖分南北,山遥水远世路崎岖遍东西
6682回: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戏中人
6683回:萍踪侠影颠沛流离出越南,八国联军貌合神离来金边
6684回:同道客一念晓天下,高棉人两战注终身
6685回:独行侠初来千年古寺,情人节邂逅百年石窟
6686回:黑旋风古城捉鬼,巴戎寺尽显雄风
6687回:骄阳似火逛吴哥,饥肠辘辘走单骑
6688回:峰回路转疑无景可观,柳暗花明逢悠悠前辈
6689回:独行客语言不通陷绝境,高棉女行侠仗义施援手
6690回:豹子头拐角逢华侨,冒失驴长街撞大象
6691回:酒困路长惟欲睡洞里萨湖边,日高人渴漫思茶饮金边街角
6692回:迎着朝霞马不停蹄辞别柬埔寨,披星戴月快马加鞭重返胡志明
6693回: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绿叶一路歌
6694回:远上神山望千里,白云深处凌绝顶
6695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6696回:宁静致远,志在千里
6697回: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6698回:观世界旅游大会,赏马来亚庇风情
6699回:往事悠悠君莫问,惊涛骇浪去漂流
6700回:依稀往事似曾见,心里波浪现;抛开世事断尘缘,相伴到天边
6701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702回:信誓旦旦,永不分离;未雨绸缪,各奔东西
6703回:莫逐有缘唐人街,成败空忍印度巷
6704回:万古丹霞冠岭南,磨房山友穿越忙
6705回:只要找到路,不怕路遥远
6706回: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6707回: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长老峰
6708回: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6709回: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6710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6711回:凄风苦雨秋瑟瑟,梦里不知身是客
6712回:庐山冰雪冬韵,浔阳一江烟水
6713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江州
6730回: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6731回:心境淡泊,怡然自处;君若相知,与吾同途
6742回:荟萃古宅精华,浓缩围屋风采;描绘秀美山水,号召普查统计
6743回:坑梓遍地黄氏宗祠大宅院,龙岗到处尚存百座客家围
6744回: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6745回:探索观澜碉楼,搜寻残缺记忆
6746回: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三教九流不绝于市
6747回:遥看前程路漫漫,回望凤岗遍碉楼
6748回:逢乱世土匪横行建排屋,朝将倾民不聊生筑碉楼
6749回: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
6762回:蛮烟瘴雨隐藏最大客家围,断瓦残垣埋葬最惨烈屠城
6763回:岁月流转哈苏物是人非,策马逐蛇群雄山野聚首
6764回:大画幅笑傲江湖数百年,数码机更新换代几十载
6765回:浮尘肮脏灰霾现,多闻草木少识人
6766回:有女要嫁东生围,吃穿不愁又无危
6767回: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6768回:不闻壮士绝尘风啸啸,不见风雷震荡云漫漫
6769回:归属感离散,价值观扭曲
6770回:封锁十载湖,离尘不离城;沿途无人烟,寂静鸟满林
6771回:新圩围屋古韵在,无人打理成危房;聚族生活日式微,文化传承留辉煌
6772回:客家围依山傍水人文荟萃,新楼盘杂乱无章质量低劣
6773回: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6774回:万石楼风华尽,一拆除千古憾;沙坑围巍峨立,忽践踏成云烟
6775回:氏族繁众,如星之耀;祖德宗功,先后辉映,辟土开疆,世泽长流
6776回:太平盛世遍地修高楼,无声无息到处毁古迹
6777回:万座体育馆大多闲置,千处贫民窟人山人海
6778回:山上劲松花香,山下清泉绿野;祖先基开溪洞,荷坳终是吾家
6779回:龙岗坛主喜聚清林径,五联新盘散布山峦里
6780回:飘在半山上,罩在云雾下
6781回:逢年假到期急出行,遇经济疲软忙折腾
6782回:辗转反侧出粤赣,风尘仆仆到安徽
6783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6784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6785回: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6786回: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
6787回: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6788回:娶得徽州婆,胜似十头骡;嫁给黟县汉,半辈劳苦活
6789回:屡闯西递遇刁民围堵,虚张阵势欲火烧连营
6800回: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汴京府,毁又毁,清明上河景不存
6801回: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
6802回:愁因浓雾起,苍然满开封。铁塔行云处,心随雁飞灭
6803回:枝上柳绵吹又少,中原何处无芳草
6804回:天涯倦客飘零汴京,旅雁孤云浮生若梦
6805回:玉楼金阙今何在,且插梅花醉洛阳
6806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807回: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6808回: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6809回: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明园重洛阳; 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6810回: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6811回: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6812回: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6813回: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6814回: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6815回:洛阳牡丹甲天下,汉魏文章半洛阳;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6816回: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武则天临嵩,登封始出名
6817回:天地之中,无与伦比;拆迁山寨,史无前例
6818回:天下武功出少林,嵩岳寺塔镇乾坤
6819回:武功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
6820回:祖源谛本,跋陀开创;大乘胜地,嵩少禅林
6821回:风雨侵蚀一千五百载巍然屹立,中岳嵩山南峻极峰下嵩岳寺塔
6822回:嵩阳书院曲境通幽处,中岳庙堂深山藏古寺
6823回: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完事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6827回:乡绅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豫西南门户,汝瓷平顶山
6828回: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巩义穿邓州,便下南阳向襄阳
6829回:今非昔比武当山,玉虚仿佛秦阿房
6830回: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6831回: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6一仙山
6832回: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6833回: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第6834回: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第6835回: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曹操破盟蜀失荆州
第6836回: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樊之战元灭南宋
第6837回:但借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第6840回:九十多载苦迷离,不辨南北与东西;明知积重已难返,死马权当活马医
第6841回:马超屯沔阳,刘备借荆州;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
6860回:阎吏之后无汉人,博古通今知兴替;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6861回:崖山之后无中国,宋末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精英灭,蒙元屠城丧天良
6862回:长虹碧血气冲天,嘉定三屠非人间;赤地千里烽烟起,伏尸如山廣州劫
6863回:浮尸蔽江血流奔泻,清兵屠城震惊洋人;汉人修史避讳遗漏,南京瓷塔名声在外
6864[/col
paradiserain 于 2020-06-12 22:16:45 编辑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2:11:51
Post #4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7072回:王子探路梅沙尖;群驴四顾美景收;
7073回:忆往昔海饼干环境清洁,看今朝驴踏山野俱欢颜;
7074回: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斗转星移网事如烟;
7075回:环保低碳坚持到底,誓还我东西涌美景;
7076回:刚入门会神行王子,三洲田遇一代宗师;
7077回:磨房飞毛腿领队上梅亭,天堂雨叠翠谷重逢听雪;
7078回:杨梅坑湿女如潮,鹿嘴山碧海尘飞;
7079回: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富士楼,康体楼,宿舍楼,楼楼可跳;
7080回:一代宗师叶问,咏春故里南海;
7081回:十月怀运,八月临鹏;
7082回:西丽湖畔绿水白鹭,连绵山峦芦苇摇曳;
7083回:去仙湖只为遇见最初的你,到远方无意邂逅最美的蝶;
7084回:谁念西风独自凉,相亲往事立斜阳;
7085回:待把深茂全看透,谁伴野岗溪水流;
7086回:火山喷发历史惨绝人寰,无辜被害群众罄竹难书;    
7087回:基督教宣传士亡命徒数百年前仆后继叩响雪域高原门扉,藏传佛教典籍丰卷帙繁秘境西藏禁城拉萨人事代谢轮回;
7088回:英国入侵西藏拉开秘境动荡序幕,乔玛苦读佛经开启藏学研究热潮;
7089回:日夜兼程寻宗访祠身披腥风凄雨,马不停蹄历经艰辛头顶寒星冷月;
7090回:乘危远迈方能涉猎世居宗祠变迁,斗转星移遥望祖德情深似海沧桑;
7091回:寺废基空在,人归地自闲;
7092回:利玛窦沟通中西文化,传教士贬佛毁道合儒;
7093回:独木可成舟,独树亦成林;清溪现碉楼,新圩藏围屋;
7094回:碉楼如旧书沉淀时光印迹,独行似霞客接受岁月洗礼;
7095回:皇权不下乡农耕文明延续两千载繁华似春梦,文革破四旧乡绅阶层被毁于一旦过眼如云烟;
7096回: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7097回:无冕之王客家围堡,改朝换代绝境求生;
7098回:客家古邑紫金,民间围堡龙窝;
7099回:古楼千秋,德泽万代;
7100回: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7101回:松涛四壁月三更,楼上银灯几点明;夜半忽闻天籁响,万山围住读书声。
7102回:凭栏拓襟怀,看云间鹤岭霞蔚仙岭,前面拱狮峰,万丈岚光排闼照;依窗垂耳盼,听村唱鸡声野啼鸟语,黄昏吹牧笛,数腔清韵隔林来; 
7103回:久慕仙岩胜,相邀到此游,重重危石垒,处处碧溪流;啼鸟迎欢至,奇花带笑留,凭高聊一望,山壑眼前收。
7104回:古围依重险,高堡见东源,山根盘驿道,潭水侵城墙;
7105回:透视风华钩沉乐村石楼历史,品味风韵追忆人杰地灵往事。
7106回:满清屠南昌血刃百里南昌夫,湖广填四川从此再无四川人。
7107回:从来不曾记起,永远不会忘记;
7108回:一粒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最暖不过人心,最凉亦是人心。
7109回: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三武一宗厄风声鹤唳门;
7110回: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粤北粮仓始兴围,八山一水一分田。
7111回:吉水黄山芳草路,微风细雨杏花天;前程直破汈汊湖,道路遥通沔阳县。
7112回:喜一生我有,共四海丰收;侵蚀炮楼易,增量历史难;
7113回:风起坪山,信步巷陌幽径,常思华侨捐款建学堂;荷绽夏日,趟过回龙埔村,效法游侠遍地寻碉楼。
7114回:增城听蝉语,派潭闻花香;
7115回: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
7116回: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7117回: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7118回:逐鹿婆罗芳伯创建兰芳共和,退守坪地黄氏基开鹤坑世居;
7119回:观澜悦兴围沉默中走向颓废,光明炮楼院喧嚣里面临重生;
7120回: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画幅山水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7121回:人生无常胜有常,非是落叶满征途;一路走来历艰辛,寻宗访村乐开怀;
7122回:北瞻衡岳之秀,南峙郴岭之冲,人文毓秀之所,兵家必争之地;  
7123回:廻龙塔临江起苍茫大地烟笼潇水隐约渐皓月明芳芷,柳子庙向往昔荒迁谪恨蓬舣浩渺烟波天下事不胜穷;
7124回:福建佬携手外洋鬼狼狈为奸设局美国签证诈骗,广东人鲁莽上其当好高骛远险入出国工作陷阱;
7125回:历史文脉被割断,文化聚落被打散;
7126回:萧氏自揭阳迁坪地更开百代宗枝,族群由宁化至梅州继接千秋世泽;
7127回:永古千秋泰壮,成今韶关乾坤;始兴储粮屯兵,自古碉楼林立。
7128回:隘子岭南第一围,梅坑潘氏儒林第;
7129回:新丰县镇江楼逢秋悲寂寥,万丰第兴昌围迎风叹苦雨
7130回:千年古刹宝塔寒空,突兀神州鬼工峥嵘;
7131回:宁江映月照齐昌,丞相文峰绝异常;泛泛扁舟浮古渡,纷纷夜气锁神光;   
7132回:昔烽火岁月潮汕沦陷风声鹤唳百姓扶老携幼逃奔兴宁,今创业盛世两海会馆见证商贸交流扎根落户围龙屋乡;
7133回:叶塘新陂镇温泉濯足翰林墨沼,磐安围根深唐世系泽沛汉山河;
7134回:豫章堂九厅十八井三省堂四角走马楼,文峰塔下崇文重教贡元文魁功比郑渠;
7135回:星罗棋布围龙古屋彰显仁义中庸蕴含阴阳平衡,弘農堂棣华围建筑牢固三槐堂进士第规模宏大;
7136回: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云浮万古芳;
7137回:肇庆端溪古砚天下奇,高要紫花夜半吐虹霓;徐光启博论农政全书,废寝食翻译几何原本;
7138回: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风月丰囊清入画,溪山满眼秀如屏;
7139回:西江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北江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四会福星载路人文荟萃,清远枕山环水源远流长。
7140回:崇文尚武彰显佛山精神,舞狮版画赋予禅城风韵;
7141回:东西有当铺,当铺当东西;威风典当楼,落寞藏深巷;
7142回:佛祖庙威严耸立飞檐叠翠飘逸凌云,黄飞鸿虎拳泽普安定狮王忠义流芳;
7143回:顺德南国丝都自梳女终身不嫁,香山神仙花卉小榄镇菊花遍地;
7144回:中山逼仄深巷古宅茕茕孑立,石岐浸透历史老街久经风霜;
7145回:吉隆坡年年失望年年望,马六甲事事难成事事成;
7146回:马来洞阅人情眼界高,文莱明辨世事心胸阔;
7147回:流于笔尖,止于心头;君临汶莱,治国有方;
7148回:存心结义照千古,赤胆从忠著万年;
7149回:庙宇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子民安居乐业效忠国王;
7150回:滔滔流水梦如烟,森森皇宫怯夜寒;
7151回:大肚能容了劫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今古愁;
7152回:拯救人文载体不信青史尽成灰,倒映时间长河葵涌围宗族犹存;
7153回: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情;
7154回: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南宋风雨飘摇大鹏王母天佑荫庇;
7155回:荷香万里物华天宝升平日,坳集千祥人杰地灵气象新;
7156回:并州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7157回: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德配天地,太原宗唐崇善寺道教纯阳宫回教清真古寺;
7158回: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
7159回:忻州应县峻极神功天下奇观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心旷神怡,元明地震木塔摆动风铃震响屋宇倾颓惟宝塔安然无恙仍巍然屹立;
7160回:大同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全晋屏障北方门户,云冈石窟造像气势磅礴汇通天下道冠古今;
7161回:崇山峻岭内堡外墩烽堠相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大观,屏障三晋藩卫京师巍然重镇北方锁钥高大雄伟坚固险峻;
7162回:戍守屯兵堡百二连营秦壁垒五原封锁汉封疆,大同之屠官吏兵民尽行诛之隳其城睥睨五尺;
7163回:煤都古建久废惟砖塔存斯文扫地伦理尽失,匈奴乘楚汉相争大举南进内蒙古乌兰察布;
7164回:归绥呼和浩特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青城藏佛寺林立望月楼拔地凌空秀出云表孤标耸峭;
7165回:游牧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西汉昭君出塞烽烟熄灭,慧远故里原平县东山摇钱树西山聚宝盆中间米粮川; 
7166回: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7167回: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夜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
7168回:威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边靖楼。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
7169回:轩辕诛蚩尤涿鹿之野气肃千秋,解州关帝庙义炳乾坤万世人极;
7170回:竹篁一径绿成荫,塔上风铃天外音;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
7171回:雄城永济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  
7172回:
蒲州古城状峻完固巷陌纵横甲宅连云楼台崔巍高接睥睨,
运城侯马闻喜临汾霍州介休连城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
7173回:平遥古城因地制宜用险制塞,风陵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7174回:穷庙富僧敲骨吸髓利用文化遗产捞钱,屡毁屡建竭泽而渔垮塌隐患触目惊心;
7175回: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星,乔家大院和合二圣三星高照四季花卉八仙献寿
7176回:祁县大院书田历世为善最乐梯云筛月,天竺胜境双林禅寺殿楹损壤厅廊倾颓
7177回:王家大院灵石秦晋要道川陕通衢,张壁古堡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
7178回:明筑城堡暗挖地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介山宝塔居高临下,风水宝地扼守咽喉。
7179回:夏王之国晋城左天门之险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在其南,有凤来栖九曲龙泉绿水潺潺擎天双塔巍峨壮观殿宇佛阁林立;
7180回:
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群匪起皇城相府群山环水锁深阁;
沁水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7181回:润城镇四山环抱三水萦流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砥洎城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东障百川西来奕气。
7182回:沁县冀州门户潞泽咽喉煤海绿地北方水城,上党长治翠柏添幽北方雄镇石家庄正定县。
7183回:恒州常山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三山不见九桥不流,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                                                                   
7184回: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诸侯豪杰平定岭南,
秦政无道中原扰乱南越武帝赵佗负山险阻南海称王;
7185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7186回:晋祠难老泉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翠柏添幽竹影婆娑彩塑侍女从容自若;
7187回:上下十小时株洲长沙岳阳咸宁红安麻城六安,纵横四千里金寨合肥蚌埠徐州枣庄菏泽阜阳;
7188回:有人漏夜赶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7189回: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第7190回: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厥国汶上运河济宁水泊梁山;
7191回:前头挑着太阳后头挑着月亮扁担挑起红花岭山山水水日出日落,岁月催时隔七载再觅岭南世居踩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7192回:马年屡试屡败心灰意冷自信尽失,羊年时来运转亲会富豪重振雄风
7193回: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履域登阶先敦揖让,升堂入室预肃冠裳;
7194回:宁卖祖宗天不卖祖宗言六约另立山头整体搬迁,寻找风俗人情出入有仪宜进步往来无礼莫登堂;
7195回:伯德如山重圣恩广播千村乐,公恩似海深母德宏施万姓安;
7196回:天涯飘泊客居异邦鹤凫渚围倩女离魂名香天下声振闺阁,同村同族兄弟相称守望相助联建碉楼显示财力光宗耀祖;
7197回:蒙霜披露披荆斩棘筑居石马河岸,碉楼蕉影今犹在归去来兮故乡情; 
7198回: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领主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拳拳赤子心绵绵故乡情勇闯海外衣锦还乡帮扶乡梓;
7199回:无时不念老家乡改换山河实感伤煌堂华厦变荒庄露宿风霜叹夜长,生死置之度外苦难抛洒异邦侥幸生还回国兵荒马乱筹款建碉自保;        
7200回:非凡出于平凡真金藏于沙石端正校堂宏教育风清雅卷植人才,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古书院时代缩影老祠堂历史见证;     
7201回:围屋依旧在只是朱颜改斑驳围墙婆娑树影地老天荒,嶂背輋吓古墙灰瓦话沧桑黄竹坑草深树高荒芜破败;         
7202回:左边青石挂板右边双凤朝阳门前二龙相汇屋后锯子朝天,周家大院古木参天翠竹环绕松竹掩映溪水如带远山叠翠;
7203回:潇水入湘终古碧,零陵生草至今香;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7204回: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7205回: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7206回:永州梅庾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楚粤门户水陆之冲遥控白蛮横连五岭;
7207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208回:把酒临风看鲁郭,豪饮吐万丈长虹;登高望远指布帆,醉吻涸济宁江水。
7209回:鲁国曲阜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文王姬昌周公制礼万世享祀宗法等级敬德保民;
7210回:孔子周游列国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悟道,孔庙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年代久远保存完整孤例;
7211回:万世一系世界最长家谱天下第一人家,尊孔祭孔儒家道德伦理文化传播全球;
7212回:风吹沙不尽,雨落地无声;
7213回: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
7214回: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
7215回: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                                            
7216回:鄂杨守敬传世书法熔汉铸唐郦学玺皇巨制盖世无双,晚清民初治学继往开来独拔艺林前无古人千古绝业;
7217回:冼氏城中村泥潭藏污纳垢接吻楼下白昼如黑夜,穗府残垣断瓦桑拿洗浴房姐盈门拉客泛滥成灾;
7218回:退亦有为隐而彰显溪山留胜迹文字结奇缘深得兰亭风韵,荒蛮祁阳龙溪古院木雕石刻飞檐斗瓦汁弹绿柳花萃青莲;   
7219回: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妙墨百拜不能休窊尊无底不愁空,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百代名臣金石宝一溪明月水天秋;
7220回:龙母宫黄公祠尊祖敬宗珠江不舍分流派敦诗说礼梅岭长荣大国花,龍塘世居凝聚乡亲教化后人腾笼换鸟集体记忆功德基业彪炳千秋;
7221回:度槎城乃修真雨起东源沾圣泽,过仙塘而访友云飞河源驻仙踪;
7222回:见山即如来望远有禅机暗香疏影义合围山水烘托如世外桃源,眉山開奕葉合水衍支流来脉远闢源长汉室忠臣第宋朝学士家;
7223回:寻访深圳远去村落布吉上承文脉下启民智,大拆大建跨越转型春来早南湾升级梦正圆;
7224回:知之真切笃实处既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
7225回:统建楼拥挤逼仄传统模式山穷水尽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村委房粗陋待拆经济畸形发展失衡阶层固化活力消退;
7226回:青山里来青山里去不知苦乐人,绿水中现绿水中隐别问东西涌;
7227回:栖身防御举族而居高墙合围绝代风华遗世而存,心灵原乡岁月风逝沙湖围屋草深树高坍塌严重;
7228回:山深世隔只凭花草记春秋,地僻人闲长引烟霞为主客;
7229回:乡愁难觅清代留下千座古村落如今支离破碎面目全非,风俗变迁村镇同质化历史沉淀消逝透支后代生存资源;
7230回: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兰水胜迹环水楼,紫气常临求水岭。
7231回:龙川佗城龙眼之乡,龙南虔州江西客家;
7232回:客家原乡东方罗马城堡,民间皇宫散落太平杨村;
7233回:烽烟劫掠庐舍灰烬闾井萧索鸡犬不闻,燕翼围高大固守深挖洞高筑墙广积粮;
7234回:乌石围赖氏拳打江广两省脚踢潮州六县,昭武第族人武勇世间第一英雄天下无敌;
7235回:徐氏关西新围曾隐深山少人识一朝闻名引客来,累世垦田筑屋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
7236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天洞地;
7237回:渡江镇壕沟围家祠堡忠心贯日月义气塞乾坤,桃江乡聚族而居耕战结合蜚声江广誉满四方;
7238回:逐水而居刨土而食营木材生意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自古瓜瓞延绵人文蔚起如今旧宅迁移室宇靡存浴火待重生;
7239回:
刘华坵嫁妆鸳鸯围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龙南围屋大观乃世界民居发展史一颗璀璨耀眼明珠;
7240回:问余何意栖碧岗,笑而不答心目闭;荷花绕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7241回:老围祠愿后人守成世业惟忠唯孝留德行永久家声,城中村规划无序私搭乱建成风古宅倒塌四望颓废;
7242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阳和世居黄氏建,漂洋过海荫余堂。
7243回:古宅残废草离离流水空山读旧诗斜日缓从鸦背落钟声敲断晚炊时,
岭南雄郡产径两座名山奇峰高耸仙圣地四时风景鸟语花香别有天;
7244回:丧钟为谁而鸣危巢之下安有完卵,归善县残墙断壁独留空楼梦清影;
7245回:云烟深处古钟悠扬岁月沉淀历史韵味,斑驳陆离畲客輋户濡染土地醇厚文雅;
7246回:松花香作菜山药妙为羹以此留仙客何须问秋长,夕阳闲论古三绝继朱熹我亦寻幽客苦行谢俗缘;
7247回:埔梓围走出反清复明舞狮将军李万荣,云雾袅绕七娘山流传亦真亦幻藏宝图;
7248回:香港西贡游艇会引来奢华攀比风,美国芝宝打火机招徕模仿剽窃气;
7249回:前环凤水叠嶂层峦五朵芙蓉开岭表庙貌千秋崇祀兴,后拥龙山轩高岫远一条脉络贯江西圣神万古振声灵;
7250回:港岛粉岭觐龙绵世泽郡马著家声,蓬瀛仙馆一点浩然气千年快哉风;
7251回:荒无人烟山中败落,农家乐店潜藏隐患;读爱情和其他魔鬼,油然而生百年孤独。
7252回:享受孤独的细密画,构建世界的写作稿;
7253回: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长埫口镇雪来未,楚汉江心月照谁。
7254回: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7255回:汉川沉湖万福闸仙桃中学王劲哉,禅高明关心疾苦林繁盛庇护太平;
7256回:闻说莲池景最佳,何年玉女散仙花;偶然剪拂开生面,长此芳馨遍物华。
7257回:沔城寺内话古今,读书台上思孔明;才女虽丑佐贤相,功盖三国励后人。
7258回:尽收江汉脉气,独揽荆楚风流;
7259回:道子云集黄冠皈依,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7260回:武汉长江大桥风雨沧桑,泽被万物惟楚有才浸润;
7261回:学大汉武立国湖北大学,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7262回:面向大海一哄而上破坏性开发频繁炒作海景房,巽寮湾天赐白沙堤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
7263回:生聚庙祠随世运,仁里府第今犹存
7264回: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造访浮洋古巷,海滨邹鲁人文生态衰败宗族意识淡薄
7265回:象埔寨颖川郡立留芳亭,豊隆寨老无所依绣花女
7266回:湘桥春涨磷溪口世德寨
如今水井青苔老不见井边争浣纱,墙外新楼沐曙霞白头犹恋旧时家;
春风燕子不相弃空院草新檐角哗,客来满面笑开花相与殷殷领至家。
7267回:潮郡依山附海民性强悍杂霸劲悍习尚纷嚣强者凌弱众者暴寡,
歃血拜盟之风封建割据聚族而居乡绅肆虐虎狼横行械斗迭起。
7268回:沔阳知州刺史刘公庙报本堂,字如其人文章华国书法华身
7269回:官塘清泉流派延华堂陈氏一门三进士全族九知县,闽海分藩传旧德秋溪卜世振新猷忠顺世家长远楼。
7270回:富商闻名黑帮称雄家庭传承捍卫宗族根固发达多难兴宗,
清朝海贼明火执仗凶神恶煞屯田沃壤势室占夺豪强兼并。
7271回:明清大乱无乡不寨险负固者枭雄之徒为窝屯所抵御盗贼,
建国破四旧宗庙关停祠堂毁潮州族谱转到地下保存火种。
7272回:凤塘和安寨族谱花名册功劳簿宗族纽带血浓水,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7273回:另辟蹊径径子野径,挥刀开路鸡公髻谷。
7274回:神仙岭下聚深圳百公里英豪,雁鸣湖畔藏龙凤岗古今学术。
paradiserain 于 2020-03-07 20:26:58 编辑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2:13:58
Post #5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03回:日本使用汉字千年,汉字融入文化血脉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日本人一朝用了汉字,只好祖祖辈辈用下去。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唯一的事,就是把这一切都扛下来。我们没办法帮助病人,我们只能自己扛住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在有余力能帮人的时候,就帮着他人一起扛。
 

汉字是没有国界的,不能完全说它就只属于我国,就像英语字母不属于英国或美国,希腊字母不属于希腊,罗马字母不属于意大利一样。汉字是我们选择采用的官方文字,但日本,越南,朝鲜和韩国等国家也曾经大量使用汉字。。。
 

在大量使用汉字上,日本人比韩国人强百倍,数典忘祖,翻身忘本的韩国人彻底抛弃汉字,是对历史的背叛,是对朝鲜和韩国列祖列宗的羞辱,希望越南,韩国和朝鲜群众尽快开始推广汉字,普及汉语。。
 

汉字是日文书写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汉字,日文里所有的中文词汇只能用假名标记,这样就会产生歧义,因为日文和中文一样,有许多同音字。。。汉语有 423 个音节,对付日语发音绝对绰绰有余。要知道英语才40个音节而已,德语、芬兰语什么的更少。
 

但是用汉语作表音文字的最大弊病,是汉语中的同音字太多,423个音节对应近20000个汉字,音少字多。因此日本人遇到了麻烦,即汉字音符数量增多,使用混乱,学起来也困难。。。但是如果说到中文,日文可能从一开始与中文很为相似,但在各自的发展中,差异在逐渐变大,也很难说从哪一个时候开始,产生本质上的区别。
 

我在日本参观过很多墓园和寺院,我发现日本人的书法普遍比今天的中国人写得好(而且很多国人的书法被电脑键盘废掉了),日本人喜欢写魏碑,


喜欢那种猛利生辣的书风,与杨守敬推崇取法汉魏六朝不无关系。同时从日本的很多书法作品看,他们直接受到了杨守敬书法的影响。近现代日本书法还受到王铎、吴昌硕、赵之谦和徐三庚等名家的影响,很多书家学习以上诸家。。。
 

日本被唐朝打败后,全面学习唐朝,那些使团称为遣唐使,最高峰曾有超过万名倭人在唐朝。日本将中国文化和文字、政治和经济制度、建筑和制造技术、宗教信仰等全部搬到岛上。日本人口一个多亿,排俄罗斯之后,位列世界第十。日本人称为大和民族,大和为本州岛奈良的古称。另有两个少数民族,一是琉球群岛的琉球人,二是北海道岛上的土著虾夷人。
 

每年有上千万中国人到日本旅行,上百万中国人常年在日本工作和学习,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在日本生存下来呢?我认为有很多原因,首先日本人长得很像中国人,西方人基本无法分辨出日本人和中国人,其实两国同属亚洲强国,经济关联极大,最后就是饮食习惯基本差不多,中国人在日本也能吃得习惯,
 

还有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性也差不多,日本的人口密度比我国还大,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日文中大量使用汉字,在日本的街道和地铁公交站台上,中国人是不容易迷路的,因为日本的街道名和地名基本是使用汉字,中国人基本能看懂,倒是对欧美人而言就极难懂了。中国游客走在东京和京都的街头,即使完全不懂日文的中国人,也能看懂许多招牌和广告。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会在其它章节介绍:日本与中国都信奉佛教,宗教信仰的相似性也让两国人民能找到很多共同语言。
 

始皇来到齐国旧地东北部的蓬莱,据方士徐福所说,蓬莱东北海上有个蓬莱仙岛,周围五千里,外有圆海环绕,海水正黑,号曰‘冥海’。海中无风之时,亦有大波,高至百丈。山中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玉宫,乃太上真人所居。最重要的,天上真人用三昧真火炼仙丹,炼有长生不死丹。
 

徐福讲的惟肖惟妙说:“此草生在琼田之中,名为养神芝。人死后三日内,将草覆于死人面上可令其复活。一株草可复活一死人,活人服一株草可长生不死。”徐福统领男童女各三千人,外加工匠数千,带着五谷种子和器具,装载数十战舰,向东海进发。”
 

行船多日,来到一处大岛,站在高处瞭望,只见平原广大,山水清秀。徐福令人四下探视,发现此岛土地荒芜,岛上有土著,其文明落后,以渔猎为生。至紧要之处,此岛绝非秦始皇的普天之下。
 

此前徐福为始皇炼丹,费金银无数,并未得奇药,本就想逃离海外,一去不返。如今天赐海岛,徐福暗自惊喜。于是徐福令工匠建房造器,耕田凿井,在岛上建立新家园。后来徐福又令童男童女配成夫妇,安居乐业。岛上纳税极低,不设酷刑,俨然海外桃源!这个岛就是日本,现在日本尚有徐福古墓,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徐福的下属,因此曾多次去徐福墓祭拜认祖。
 

到了我们的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曾与日本的一个政权建立联系,当时日本处于弥生时代,称为倭国。与中国的高大城楼不同,日本还是木头村寨。663年唐高宗时期,唐朝与倭国在朝鲜半岛首次交锋,倭国损失战舰千余艘,伤亡万多人,大败而归,史称白江口之战。
 

自此倭国全面学习唐朝,那些使团称为遣唐使,最高峰曾有超过万名倭人在唐朝。日本将中国文化和文字、政治和经济制度、建筑和制造技术、宗教信仰等全部搬到岛上。日本深受唐文化影响,今天日本妇女的服饰就是传承唐服。
 
唐朝平定高句丽后,倭国使者前来祝贺,因汉语倭字带有贬义,求唐朝改称其为日本,意为靠近日出之处。此时的日本,只是本州岛上一个势力最大的军阀,后来一千多年,日本才逐渐统一本土四岛。
 

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前者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后者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明治期间曾出现过罗马字拼写法,但不是主要文字。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
 

虽然现代比较语言学者,以日本与从音韵、语法及语汇三者看起来,系属乌拉尔、阿尔泰(Ural-Altai)语系统,质言之,它本来是和蒙古语、通古斯语、土耳其语及朝鲜语视同一系统的。但事实上,日本的语言系属问题,现在尚未获得完全解决。
 

日儒新渡户盗造曾云:“在语言学上看来,日本语是伶仃的孤儿,和它的左右前后各方面的言语没有什么关系的。”事实上,日本人自有历史开始,为了要增加语言的丰富,曾取用了许多外来的字音,此外如朝鲜及西欧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语言亦对于日本的语言多少做过些贡献。
 

日本历史上,由于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据统计,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由于汉字在日本的长期使用及其深远影响,即使假名创制以后,日文中仍无法排斥汉字,假借汉字仍与假名混合使用。后代虽有人提出废除日文中的汉字的主张,

但一直遭到日本各界的反对,未能施行。汉字在日文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政府颁布《当用汉字表》,其字数为1850个。1981年,日本政府又颁布《常用汉字表》,字数增至1945个。这说明,假借汉字在日文中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已使汉字深深地融入了日本的文化血脉之中,是难以割舍、也是无法割舍的。
 

从约公元五世纪一直到明治时代,汉字一直是日本的官方书写符号。有时加入片假名以显庄重。当然语法上有所不同。在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官方文字”对文字的要求是:用词雅驯、庄重,显示出威严;能够与下层语言分开,显示出等级上的优越性;易于应用在外交和涉外(主要指中国和朝鲜)事务上。要达到这些要求,尤其是最后一项,非汉语莫属(再说日本5世纪之前根本没有文字)。公元4世纪学者王仁携带《论语》和《千字文》到日本任宫廷教师,这是汉字进入日本的开端。从此日本逐渐开始使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
 

引一段公元712年的《古事记》(日本第一本文学著作)序言中的文字,大家看一下吧:“然上古之时,言意并朴,敷文构句于字即难已。因训述者,词不逮心;全以音连者,事趣更长。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训,或一事之内,全以训录。”《古事记》全书都以古汉语写成。
 

这一段大意是说:古代日本语言太下里巴人了,写出来有碍观瞻,但我这本书要是全用汉语来写,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表达完全。所以有的段落我用汉语句法来写;有时则用日本口语来写,汉字只当表音符号,做音节用。这里显示了汉字在日语中的两个用途:


 
1、文法单元(带着字本身的意义),2、表音符号(本身不含任何意义)。拿现成的外来语作为表音符号几乎是语言传播的通例,日本、朝鲜和欧亚大陆各个地区都尝试过用此法把外来语本地化。之后,作为文法单元的用途在”官方文字“中被日益强化,《古事记》这种“半文半白”的文体在官方文献中越来越少。而汉字作为表音符号的用途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慢慢在民间文字和文学中凸显出来,并最终演化成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日本在汉字未传入之前本无文字,此一观点早为公元九世纪时的一部份日本学者所主张。虽然也有人主张”固有文字存在说”-即所谓”神代文字说”,如德川时代后期的国学者平田笃胤(1776到1843)从国粹主义立场着有”神字日文传”一书,力陈日本早在神代便有文字。惟事实上,这是留传于对马阿比留家者,为朝鲜谚文的窜改,是故所谓固有文字说不足凭信,而日本古代,现在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不宁惟是,多数日本学者咸主张日本之有文字是在汉人渡日之后。
 

从公元前后开始,汉字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文明,以强大的辐射力量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据史志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汉字就经由辽东、朝鲜传入日本的九州、福冈等地。汉字的小篆体和隶书体多以铭刻在铜镜上的形式传入日本,这些文字符号和铜镜上的其他图案一样,被日本人视为庄严、神圣、吉祥的象征符号。
 

此后日本在仿制铜镜时,也开始仿制汉字铭文。在日本福冈志贺岛出土的汉代蛇纽印章,上有隶书“汉委奴国王”字样,当为汉光武帝所赐印章。据日本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等载,应神天皇十六年公元年,《论语》、《千字文》等汉文书籍传入日本。尤其是在公元世纪,有大批懂汉文的朝鲜人渡海到达日本,大大推动了汉字在日本的传播。日本保存至今的一些金石文献,如公元世纪中期的纪伊隅田八蟠神社铜镜铭文、船山古坟大刀铭文,以及武藏稻荷山古坟铁剑铭文等,都是日本使用汉文的早期材料。汉字的输人和传播,是日本化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
 

关于汉字何时传入日本,当在正史记载汉字之传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记载汉字汉学之正式传入日本者,当为应神天皇之世(约当公元三世纪末叶,即二四八年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自汉字输入日本后,历经岁月,迨至八世纪中叶,日人始用汉字楷书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为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
 

当时称汉字为男文字,而称假名为女文字。日本学者有谓吉备真备作片假名,弘法大师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凭信,充其量或由他们两人集其大成而已。
 
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著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


而后者则系外来传入之音。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虽然自公元九世纪初叶以来,因日本所谓的”国风文化”的确立,绝大多数书籍都采用日本文字(假名)记述,但汉字降至明治初年,一直为公家官方用来记事的正式文字。
 

日本自海禁开放与欧美交通往来后,日本语言中复混有许多外来语(日人称为”舶来语”),早在公元1866年则有前岛密(日本邮政制度创始人),其人发表所谓”废止汉字意见书”,倡导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汉字,其后彼自由民权论大师福泽谕吉亦在1873年发表”文字之教”一文,主张不用生僻的汉字把常用汉字限制为两三千字,为政府当局所采用。
 

迨及昭和五年(1930年)前后时,富有急进的教育家高唱”禁用汉文,废止汉字”,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有主张”废止汉字,改用罗马字”,如盟军总司令部(CHQ )所聘请的教育使节团亦曾建议日本政府限制汉字之使用,俾能使有更多时间以学习其它分野的事物,以提升教育效果。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议,规定在国民义务教育期间的教育汉字为八百五十字。甚至于如安本美典在1967年年初提出汉字在”二百三十年后消灭论”,凡此种种皆为崇洋心理作祟的结果。
 

自前岛密逾1866年提倡废止汉字到今年将近130 年,百余年来汉字仍未在日文中废掉,后来鉴于 850字的教育汉字无法用以表达日常的文章,日本政府遂发表”常用汉字表”,规定常用汉字1850字,但日本的国语审议会后来又建议改为常用汉字1945字,由此可见汉字目前在日本还有其根深蒂固的力量。
 

2010年4月,日本文化审议会汉字小委员会汇总了新常用汉字表的最终方案,共收录了2136个字。除在现行1945个汉字的基础上新收录“俺”、“冈”、“赂”等196个字外,还将删除“匁”等5个字。该委员会最快将于2010年6月向。。。


 
第904回:日本男主外女主内,追风少女光腿短裙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日本女人不会让老公看到自己的素颜。


 


日本女人对中国男人没有偏见,但是你得有钱!


 


日本女人离婚也可分丈夫一半退休金,大批不受待见的丈夫被扫地出门。。。



 


以前日本男人都被日本女人惯坏了。日本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25%,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


 


在男女平等、女性解放这些方面,我国完全可以吊打日本。有时候别总埋怨别人给没给,先想想你自己配不配。


 
我在日本游学期间,感触最深的是二件事情:
 

第一是日本少女在冬天的装束:上身厚衣下身穿短裙、露大腿;
第二是日本最畅销的东西:脱毛产品,不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车厢房间,到处张贴着脱毛的化妆品。
 

有天我穿冲锋衣和羽绒冲锋裤出门爬山还被冻得流鼻涕,而日本的女生却照旧穿着短裙光着大腿上学,我不敢逞强,一来我不是二十年前的少年了,二来我担心受凉感冒之后被外国人怀疑我来自湖北疫区,尽管我的故乡的确就是病毒感染的疫区,但我在广东生活,


虽然广东现在也是如临大敌,我们唯一能应对流感病毒的武器就是野蛮体魄,文明精神,那天去日本犬山郊游,在日本最老的天守阁古城门口碰到一位少妇带着两个小孩,穿短裙的女童约三岁,男童约二岁,两个小孩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类似“我要学习英语,请与我用英语交流”的字样,少妇将儿童带到旅游景区,
 


希望儿童与路过的洋人练习英语口语,这让我想起当年马某云在西湖景区通过免费给外国人当导游来锻炼英语的往事,如今亲眼看到日本少妇将子女送到景区与外国人练习英语的场景,感慨万千,日本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传统武士道国家,日本女人婚后通常不会上班(东京的单身泼辣女除外),


而是待在家里带小孩,日本男人带小孩会被人唾弃,男人出门应酬不回家天经地义,女人婚后还上班就被人非议,这位少妇空有一身才华,却也沦落为家庭主妇,犬山并不是传统的热门景区,这里看不到中国跟团游客,偶尔会有一些欧美背包客过来穷游,少妇抓住机会,让她的小孩赢在起跑线,那位女童一点也不怯生,大胆与夫人用英语聊天。。。如果国内的夫妇想把子女送到日本读小学和中学,首先就要过“冬天穿短裙或短裤”出门这一关,过不了就回国内享受被父母溺爱的环境吧。。。


 
以前我们对日本女人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表面,实际上日本女人到底好不好,也只有自己娶一个日本媳妇之后才知道答案,否则一切评价都是肤浅的。。。
 


日本女人结婚之后的状态,更像是我国60后,70后女人的生活状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当然我并不贬低日本女性地位,也没有嘲讽任何我国女性,这是事实。大部分日本女性心甘情愿做全职家庭主妇,主动包揽所有家务、全身心呵护孩子成长。当好“贤内助”,不给丈夫在外工作增添麻烦是很多日本女性的真实写照。


可怕的是,这种认知是发自心底的,是全然接受的,大部分的日本女性都不会对丈夫不做家务、不帮忙照顾孩子等行为产生不满情绪。日本整个社会也在有形无形中引导女性退居家庭生活,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在日本,女性因为结婚而辞掉工作美其名曰“寿退社”,仿佛在宣告辞职后的女性会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日本结婚女性即使是打零工,只要年收入超过103万日元(约六万人民币,在日本算非常低的收入)就不能被算在丈夫的抚养对象里,需要多缴税。当然,日本经济常年的不景气使得很多家庭中的女性如果不工作就无法养活全家。尽管一些日本男性也开始学做家务,照看孩子,积极主动做家务、照顾孩子的男性越来越受欢迎,但整体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在我国,夫妻双方都工作、孩子交给父母照看才是绝对的主流。女性不仅要求男性在家务和孩子照看上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自身职场事业的发展上,也抱有极大的上升渴求。“男女共主内外”、“大事男做主,小事女做主,何为大事何为小事女方说了算”是很多我国家庭的真实写照。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在家庭分工中的缺失引发了诸多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日本则相反,日本更像欧美国家,小孩通常是母亲养育,不会出现爷爷奶奶养小孩的现象。
 

我国男性考虑结婚,首付通常会考虑父母资助,还贷还是养家,通常都会计算上妻子的工资,这样一算,结婚可谓稳赚不赔。日本男人则默认还贷、养家、养孩子都需要自己一力承担,没有妻子还贷和养家,没有(剥削姐姐妹妹继承权得到的)父母资助。当然,日本女性在职场和婚姻中受的压抑也是毋庸置疑的,生了孩子就要辞职,夫妇同姓等等。女性的不婚率也比中国要高就是了。
 

日本女人是男人们的梦想,温柔贤慧,含蓄可人,是做好妻子的人选。由古至今,表面上给世人留下的都是日本女人如何温柔体贴,对丈夫充满爱的关怀,而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如蒋百里、周作人、郭沫若、庄则栋等都还迎娶了日本娇娘,这些彰示日本女子人气的表象,自然会让留日后辈们心动不已 ...
 




不同于中国,日本社会男尊女卑,日本家庭却是女尊男卑。旅日华人作家唐某也曾介绍:日本主妇绝不是中国人观念里黄脸婆,也非传言中的对丈夫百依百顺,绝对服从。现代日本家庭模式,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流,男人有责任将每月工资交给太太作为全家的开销。而且,自古以来,日本女人就是掌握着家中经济大权的。
 
看了太多日本电视剧,导致我对日本女人有着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
 

日本丈夫下班回来,进门一声“我回来了”,妻子则马上小碎步跑迎出来,接过丈夫的外衣皮包,然后继续投入到精心准备晚餐、预备洗澡水等家务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几乎就把男人们那一腔柔情整个带到了对日本女子那雪白脖颈的无限美好的想象之中了。
 

古时的日本女人唯夫命是从,这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不无关系,也确实称得上是做妻子的典范。即使今时的日本女子也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说柔顺、干净、宽容、衣着考究、讲究烹调等。而且还既保持了东方女人的贤惠,又拥有着西方女人的时尚。但久居东瀛,也就渐渐发现其实这些也都是表象,从青春靓丽到雍容熟年,积极表象的背后,日本女子却也有着与过去大不同的复杂变异、变迁……
 


事实上,与日本男人相比,我国男人是幸福的。首先,我国的传统是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换言之,也就是,中国女子嫁了人,也就把男人当作了一生的依靠,若无特别变故,一般中国女子都会一生洗衣做饭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直到鞠躬尽瘁。
 

而今日之中国,女性也是更加趋于开通,尤其是都市女性,笔者就有幸曾听友妻以“没有不偷腥的猫”、“但要记得回家”等来敲打自己的男人。认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都市白领也正与日俱增。而即使男人婚后偷了腥,智慧型的女性也大都懂得“不给他机会,也就是不给自己机会”的命革道理。
 

圣诞节情人节,女性杂志堂而皇之地列出“今年应该和男朋友要的礼物!”特辑,就算买不起香奈儿经典款,至少也得要个名牌钱夹加温泉旅行吧?所以日本是一个拜金主义的购物天堂,却是工薪阶层的地狱。
 
日本女孩常挂在嘴边的“圣诞节快到了,得赶紧交个男朋友!”这句话中国和印度女孩可能根本听不懂,日本女孩却驾轻就熟。


 
而日本男人的待遇就远不如此了,日本女人嫁人,则并不一定是求一生之依靠,充其量男人也只是在有价值时被当作依靠,这时的日本女人,依靠男人的收入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解决后顾之忧,而一旦当这一切都做完男人退休回家后,嫌弃男人碍手碍脚就成了婚姻走向毁灭的前奏,近年来流行的“熟年离婚”就是日本男人被弃的最好写照了。
 

日本女人可能在公司里不一定有地位,但她在家庭里很有地位,因为家里就是女人的天下。日本男人属于是个赚钱的机器。在中午的时候,你去看看,在日本的西餐馆里吃意大利菜、法国菜的都是女人,而男人们呢?在拉面店,满头大汗吃完拉面或者是在出租车里吃两个冷饭团。男人和女人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十几年前,“援助交际”一词在日本流行开来,所谓的援助交际最初是指女性以金钱为目的,通过网络与男性勾搭,成奸后收取金钱的一种性交易手段。取名“援助交际”不过是“卖淫”的遮羞布罢了。
 

现在已略称为“援交”,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瞩目的是,这一现象今时已主要变成了女初、高中生以网络或干脆校服上阵在涉谷、新宿等繁华车站、街头如站街女郎般闲逛,等待日本男人们前来搭讪的一种方式存在。日本一些大学生及公司女白领们则更是自由,她们充分继承了婚前享乐婚后贞淑的日本传统习俗,把未婚的性享乐进行的可谓如火如荼。。。
 

日本杂志对25岁至45岁的已婚男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的“无性夫妇”达到了半数以上,而一年以上没有性生活的居然也超过了三成。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人生价值,就不能不为日本人的婚姻实态所震惊了。“无性夫妇”的增加固然与丈夫因工作疲劳等原因而对性生活乏趣有关,但由于各种因素作用而拒绝夫妻性生活的女性居然也占了50%的比例。其中有一例是说一位40多岁的公司职员结婚25年,已有7年无性生活,原因就是一直被妻子婉拒,被逼无奈,此人才在网上发表了一封致妻子的公开信从而引起热议。
 

日本熟年妇女也疯狂,近年来“熟年离婚”渐有增加趋势。所谓熟年,即是中高年之意,“熟年离婚”也就是中高年离婚。据说“熟年离婚”始于1968年,当年熟年女性的离婚理由主要还是“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想清清爽爽的老后一个人过日子。”但这一现象在当时还只能说是星星之火。


而2007年日本退休金制度改革使这一现象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自此之后很多不受妻子待见的丈夫就不断地被扫地出门。因为日本夫妻离婚之后,女方可以分到男方一半的退休金,导致很多被扫地出门的老日本男人开始了“银发犯罪”,就是钱花光之后,去便利店偷个饭团,被抓到监狱之后可以享受免费的饭菜和住宿。。。
 

所以日本屌丝男都不敢结婚、因为日本女人实在是太物质太张扬了,有人说日本女人贤惠,那是跟你拿回家的工资成正比的,我国老婆有的会和穷男一起分担。日本女人很现实,提起裤腰带就不认识老公了。她们认为不上班自己在家带孩子打扫完屋子出去跟妈妈友喝咖啡聊天说自己家多么有钱谁谁谁家多么寒酸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嫁个年收千万的老公然后当主妇在家消遣是她们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在日本你可以看到平时高档餐厅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日本家庭主妇推婴儿车在消费,男人在外打拼,把男人当取款机,
 


男人下班不去喝酒回家太早还认为男人没本事、不合群,等日本男人老了不赚钱了就是扫地出门(当然退休金还要平分,就像日本启示录 “定年离婚”讲述的)。据媒体调查日本社会人男一天零花钱平均1000日元,包括午饭,日本男人白天在公司当社畜,晚上回家精疲力尽倒头就睡,老婆也懒得碰。
 

他们就是个赚钱机器。做这样的苦逼男人,活着有意义吗? 还不如不结婚,是不是?日本女人对老公心太狠,这点中国女人比她们好太多了,感觉还是找个中国人结婚的好,日本妞碰对了还好,如果你哪天落魄了,还是湖南和广东女人更讲义气的。
 
据常年生活的日本的华人说:“本女生孩子就辞职,一分钱不赚,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不光是日本女人,日本人对自己舍得花钱,包括去风俗店,对别人100日元都算计的很清楚,包括自己的父母,包括亲人见面都要打电话预约。别跟我说日本女结婚了之后不要求你买房买车,你能一辈子在日本租房不开车我就闭嘴,再说了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中国女生哪一家至少没有一套房?
 

日本女,呵呵,她大学时代没欠一屁股债就好了,而且婚后还要有从日本岳父岳母那里要不来一分钱的觉悟。或许有的日本女人能吃苦,顾小家,但是给国内父母养老基本不太可能。说句实话,好与不好,行与不行,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在这里问,你能得到什么答案,虽不委婉,但是是实话。
 

别觉得娶了日本女有面子,那是在国内有面子,在日本就得背更多的责任,网上的好多晒日配幸福的言论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国际婚姻(尤其是中日婚姻)的人大多都后悔,或者牙打掉了往肚子里咽,中国人之间的结婚最初可能磕磕绊绊,随着时间往往感情越来越好,但是结婚10年有时候都不知道日本人到底在想什么,日本人很少会表达内心的想法,更何况是对中国人,文化背景不同还是不一样的。“
 

日本男人相比之下确实不太爱抱怨女人拜金,也确实不觉得社会欠自己一个老婆,可是你想想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素质高,而是因为日本男人对待女性的看法很独特,他们内心里觉得女性是比男人低一等的“商品”,既然是商品,自然会有社会赋予的一个“价码”,当他们付不起买老婆的钱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去买,这种逻辑虽然合理,但是也绝不高尚!在日本的男厕所,我经常看到日本女人在拖地时,男人站在那里撒尿,完全当女人不存在一样。。。
 
从普遍情况讲,日本的婚姻模式是一种“雇佣关系”,中国当代的婚姻模式是一种“合作关系”,日本男人都是在钱赚够了之后就雇一个老婆给自己打工,而中国男人则是希望找一个愿意和自己相濡以沫的伴侣一起奋斗。二者对结婚的态度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我可不认为日本人的选择有多高尚,毕竟他们的婚姻首先是以钱为基础的,不是以感情为纽带的。
 

总而言之,哪儿都有好姑娘和恶女,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同一个国家、相似阶级和成长环境的三观比较容易合得来。
 
说完话题沉重的日本成年妇女之后,让我们轻松一下,再聊一下日本“天真无邪”的少女们。
 
与我国女生不太处理自己的体毛相比,日本女生则拼命得脱毛,特别是,嘴上面,手腕,腿上……这三个部分特别重要。大部分的女生很在意自己的体毛,所以要么去美容店永久脱毛,要么天天很认真地自己刮毛。如果你去美容店脱毛一次起码1000日元开始,但是永久性脱毛的话,一个部分(最多的是腋毛)大约10万日元左右吧。但是只处理腋毛的人很少,不少的日本女生会选全身脱毛(当然头毛除外),大概50万日元吧。
 


为什么这么多日本女生要拼命地刮毛呢,主要是男生的原因吧。日本男生比我国男生有各种各样的美容知识,也很在意女生的外貌和身材。日本男生对体毛很敏感,如果女生的手臂有体毛的话,容易很失望的。他们以为把手臂和腿上的体毛的女生不干净,也鼻子和嘴上面的空间有个毛的话太男生了,一般看扁这些女生的。所以你让日本男人去娶个美国毛多的那种白种女性,他们完全扛不住,更不要说洋妞的腋臭和体味了。。。
 
所以在日本有男朋友的女生是有“干净感”。这个“干净感”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干净感是好好处理体毛,做化妆,不胖,皮肤很好。如果日本女生缺这四个条件的话,很难得找到男朋友。日本的女生很听男生的意见,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形象,所以整个日本女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天去洗澡,洗头发,处理体毛,洗澡之后涂沐浴露是必须的!我觉得中国男生好的方面是他们不太懂美容方面,所以不会给女生这方面的压力。日本女生太在意男生对自己的形象的。
 


我听说日本女人不会让老公看到自己的素颜,尽管有夸张的成分,却也着实反应了女性的妆容在日本社会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的妆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不化妆就见人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被视作失礼。
 
日本女孩化妆技术高超,被称为“东洋妖术”也不为过。虽然日本女孩在妆容上也要照顾下日本的“大同”文化,很多方面趋向共性。但大多数女孩还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无论胖的、瘦的、矮点的、高点的,还是脸大点的,眼睛小点的,都能从万变的妆容和服装搭配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
 
你可以不太喜欢某个女孩的打扮或者穿衣风格,但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违和感。如果说日本女孩的化妆技术已经登峰造极,那我国女孩的化妆水平可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女孩整体时尚度上也与日本女孩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在日本街上,靠着穿着打扮和化妆风格,基本就能将中国女孩和日本女孩区分出来。
 
当然日本女人也有她们独特的地方,日本少女来月经了也喝冷水,都是跟欧美洋妞学的,在中国,大姨妈喝热水,这是连我这样的男同胞都知道的基本生理知识啊。
 
我国女生选衣服很有道理,夏天的时候穿得少,冬天的时候穿得多。但日本女生一年365天穿得很少,在日本,女生冬天穿短裤和短裙子太多了,她们也不会感冒的,不用担心她们的抗寒能力。
 
大多数中国女生对流行不会特别敏感,每个人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日本女生很追流行,比如说在杂志上介绍一个裙子款式,其他的杂志也介绍。每年每个季节有流行的款式,杂志会告诉我们这个月流行什么,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日本女生看杂志穿衣服,大家很认真地研究下衣服流行。中国女生研究这个的不会很多。日本女人喜欢打扮。虽说中国女人也会打扮,但是比例还是没日本高啊,她们会用生活费的大半来化妆,剩下的才是吃饭。日本女人更加的崇洋媚外,这是普遍问题,每个人都喜欢美国人。
 
日本女人穿的真的少,如果冬天去日本学校逛一圈,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常言道:人冷腿、狗冷嘴。一个女人,如果下身穿太少了,上面穿再多也依然是冷。
 
为什么日本的女孩冬天也喜欢穿短裙,露大腿,去过日本的朋友或者经常看日剧的朋友,肯定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日本的女孩特别喜欢光腿穿短裙。如果是夏天穿,这也很正常,毕竟世界各国的女孩都一样。但是日本的女孩大冬天的也不穿秋裤,仍然光腿穿短裙!所以我说女性长裤和牛仔裤在日本根本卖不动。
 


无论你去没去过日本,相信都听过一个“传说”:冬日的日本,无数日本少女们穿着丝袜超短裙、露着或粗或细的白腿,穿梭于街头……日本妹妹真这么抗冻吗?
 
有人说他们是有病的民族,冷了就穿多点会死阿;还有国内群众说原来都是穷闹的?日本女生为什么冬天也穿裙子?原来她们从小就跟我们的女生不一样了!
 
问过一位日本的女性朋友为什么冬天要穿裙子,她的回答是:女孩们冬天穿裙子仅仅是因为可爱。当然也会感觉到冷,但是一想到异性的目光会投向自己,比起穿裤子,裙子会让自己变的更美丽更有女人 …
 


上半身可以围巾口罩手套暖宝宝,包裹得水泄不通严严实实,下半身照样露大腿。很多日本少女都是那么穿的,过几年年纪大了扛不住了得至少穿丝袜了,美名其曰老了。
 
以前有少女冬天为了戴项链里面甚至能穿背心,今天衬衣领带背心外套最后还得有件驼色大衣。就算是我认识的最浪最作的日本姑娘现在也很少寒冬不穿长裤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日本少女青春期那团火,要风度不要温度,老娘为了美拼了。大老爷们儿宁愿少睡一个小时起来做头发,就为了帅。操场上跑久了能把上衣脱了觉得是追风的少年。都是青春的倒影,长大了大部分就老实了。
 


北海道的冬天,日本很冷的地方。很多东北冻大的人到了那就感冒了。下着雪刮着风,很多日本少女却上半身严严实实。下半身真的光腿穿裙子,没有丝袜。可能北海道的学生没那么洋气吧,所以裙子有点长。实在太佩服了。
 
其实还有一个国内群众可能不知道,少女穿短裙上学并非只是为了美丽冻人,完全是学校强制。据说有一个黑龙江人,长得小小的像江南姑娘,来日本读高中。不抗冻啊,学校规定冬天必须穿裙子裤腿,她真受不了,里面套了打底裤,真就是一层打底裤而已。完了到校门口,保安不让进,死活不让进。必须得脱了,和大家保持一致。这姑娘怒了,回家不读了,退学了。
 
日本少女穿短裙并不是青春期的躁动,也是被教育制度逼出来的。
 

为什么日本学校要这样规定…其实我也不知道,有人说是人种改造计划,说是国家为了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或许那就是原因了?在这边遇到的,女高中生就不说了,小孩子不分男女,很多冬天也都是短裤,一看就是小学生甚至幼儿园,戴着颜色醒目的帽子,背着大大的特制书包,小腿一个个冻得青紫,但还是活蹦乱跳的。
 
日本小女生在读小学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寒冬穿短裙而感冒还会被家长责备身体太弱的人。
 
日本的校规就是女生必须穿短裙上学,日本妹子毕竟是亚洲人,她们肯定觉得冷,确实是冷,可没办法校规规定还有就是大家都这么穿,不穿就是异类。白人妹子才是真的抗寒。。。
 


当然,日本并没有俄罗斯那么冷,所以女生冬天还可以穿裙子光大腿。
 
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日本的气候,日本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就比同纬度的亚洲大陆要高,另外日本沿岸有暖流,这就进一步的造成了日本冬季的温度会比其他同纬度(比如中国)要高。气温不算太冷,那穿短裙还是可以的,而且雪也不是经常下。其次是日本普遍装有空调或者暖气,人们在外面跟空气直接接触的时间短,或许还没有感觉到冷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房屋内了。
 
穿短裙有点像是日本的传统,她们观念了就认为女孩子就不应该穿裤子;有些人日本人觉得只要上半身不觉得冷了就好了(大家说下这是不是病态?)。还有就是爱美之心,穿短裙更显得漂亮,不过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还是不建议国内的少女冬天穿短裙。特别是东北三省的女人。
 
以前日本习俗里面认为裙子的等级要低于裤子,所以地位低微的女性要穿裙子。这种习俗一直保持了下来。。。也有人说日本的家长从小就注重对孩子意志的锻炼,冬天也会让孩子裸体在雪地里锻炼,而穿裙子也是一种不畏严寒的意志锻炼。
 
当然日本的医疗水平非常先进,能充分保证国民的健康水平,就算冬天穿裙子也很少患病,也说明日本国民的体质良好。。。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Japanese women vs. Chinese women: Very mean and nonsense, but makes some good points if you take it as a joke:
1. Japanese women often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bravely fight the forces of evil, and even if they lose, it is still infinitely glorious, the highest honor.
Chinese women often teach their children that when they encounter the forces of evil they must be good at hiding, They say that God will punish the forces of evil.
2. Japanese women believe Japan is the world’s greatest country.
Chinese women usually believe that the moon may be rounder abroad/“the grass is greener”.
3. Japanese women usually believe marrying foreigners is a kind of disgrace.
Chinese women usually feel that marrying foreigners is a kind of infinite glory(especially White pigs);
4. Japanese women are normally lady-like, but dirty in bed. Many Chinese women are lady-like in bed, but dirty out of bed.
5. Japanese women are almost all very filial, seeing their mother-in-law as their own mother. Most Chinese women are all too eager for their mother-in-law to quickly die.
6. Japanese wives treat their husbands with encouragement and concern. Returning home late at night exhausted at the end of a day, the wife will say “you’ve had a tough day.”Chinese wives treat their husbands with complaints and scolding. Returning home late at night exhausted at the end of a day, the wife will roar “where the hell did you go this time?”
7. Most young Japanese girls will find a man who is around their age to marry, and make a life with him together. Young Chinese girls always find a wealthy “old” man, and don’t mind even being his Nth mistress/wife.
8. Japanese mothers teach their daughters to look after their husbands, and diligently be filial to her parents-in-law.
Chinese mothers teach their daughters that they must keep firm control of all the man’s assets.
9. Both Japanese women and Chinese women can tolerate cowardly and weak men, but definitely cannot tolerate men without money.
10. Most Japanese women are very lenient towards men’s infidelity. Most Chinese women are very lenient towards their own infidelity.
11. Japanese women almost never say bad things about Japanese men in public or in the media.
Chinese women always loudly curse and mock Chinese men on various media.
12. The first words of Japanese women on their wedding night is: “If I do not look after/service you well tonight, please be forgiving.”
The first words of Chinese women on their wedding night is: “Hurry and see how much money was received today.”
paradiserain 于 2020-03-07 20:20:20 编辑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2:15:19
Post #6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08回:家家阿弥陀古事记,户户观世音留学僧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不懂佛学就不懂亚洲文化

玄奘是历史上四大伟大之一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但宗教并非我国最早发明或最早出现的,而印度却是宗教大国,还向我国输入了佛教,并最终让佛教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教,西藏更是全民信奉藏传佛教。


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也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

 

无限观念其实是一个过程。所以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起源于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以后对于死亡的恐惧。 


还有人认为宗教是统治阶级对现实是一种粉饰的工具,也就是所谓的精神鸦片。对于宗教源问题,各个派别的宗教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甚至心理学家们仍在争论不休,目前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故而我就不过多追叙这个起源的话题,而是把重点放在西洋与中印文明的区别上来讨论。
 

西洋与中印文明以前都是同宗的,后来因为大陆漂移,我们的先祖就分成了大约四个主要的宗族,故而其习性开始分化,皮肤颜色也逐步出现了不同。往北方跑的是以渔猎为生的白种人,因为那些地方森林沼泽多,而且冬季比较漫长,阳光照射的时间很短,故那部分宗族人的皮肤就很白,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白种人,包括移民到美洲的美国人及澳洲的大部分白种澳人。而往南部非洲迁徙的那部分人就被赤道附近的烈日晒得黝黑,成了非洲黑人。


另外就是现在所称的亚洲黄种人了,是介于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肤色,算是比较中庸之色,都是因为中日印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全球最好的,当然目前被工业污染之后就不敢再说最好了。
 

中印首先发明了火,我国所说的女娲用石头补天,就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火的使用。印度的传灯古佛,也说明印度人稍晚也发明了取火技术。但西洋人却不知道如何取火,最终是从埃及那里剽窃了这项技术。没有火,何谈宗教?所以西洋的宗教出现得比较晚。
 

人区别于动物的分界是人能创造性地制造工具,而非简单的模仿。这个工具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一个是刀斧,一个就是轮子了,故佛教有三转法轮于大千之所,可见印度宗教的起源是非常早的,


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使用车轮子的时期。中印比西洋人开化得要早,我国人很早就说天地人,而西洋只说人类,还停留在半人半兽的水平上,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半人马,西方人热炒的吸血鬼,半兽半神的人种等等。
 

西洋文明起源于今非洲巴比伦,考证古迹早已劫毁,亦无文字记载,故西洋人的考古是需要不断补证的,其近代对古迹的保护非常重视,大约也是因为远古历史无法明辨。而炎黄不同,炎黄不注重古迹保护,有些人还认为器物无用,炎黄很早发明了纸与印刷,故从尧舜黄帝到清朝,


皆有文献,未曾中断。炎黄并没有经历明显的奴隶社会,因为农业发达为人可靠,故也不需要宗教去维系。是故西方人思克马所谓的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其实并不能强迫加在炎黄的历史上。炎黄有井田制,而西方没有,西洋文化的核心就是霸占,是故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故有美国人基本消灭印第安人,是故有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不一而足。


 
西洋文明的霸占侵略逻辑是从埃及剽窃的,埃及法老等都是不劳而获的,他们认为奴役奴隶可以当权发大财,故西洋人也引入了这套体系,故西洋史多是诸行无常;


而我国历史则是能有而不占,农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天下和谐,故历史上汉族人是自己吃饱不去攻打别国,不会像西洋人那样到处殖民奴役,天天烧杀抢掠。当然,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元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都不是汉人当权,
 

故这两个朝代所发生的事情不代表整个我国历史,比如说元朝吧,是蒙古人入侵中原开始的,蒙古人当时就是外族,他们的入侵屠城之文化其实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后来蒙古人的后裔去入侵印度,并统治印度几百年,导致印度古文明也出现了裂痕。
 

说完了西洋文明与中印文明的差异后,我们就重点探讨我国宗教的发展与印度宗教发展的联系。先说下我国的本土宗教,目前我国所谓的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中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其实本质上谈,不是我贬低这些道派文化,那个道教和儒教其实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而应该算是一种民俗教育体系。
 

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也应证了有苦难的地方就容易产生宗教的道理。非常巧合的是,道教诞生的时期居然就是佛教传入我国的时期,这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偶然。就今日我国全境而言,西汉张骞开西域时就见当地有佛教流传了。所以说我国宗教的出现其实是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开始的,如果佛教没进入我国,估计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宗教是个什么东西,没有借鉴和模仿,道教就很难诞生了。
 

就好比说欧洲的基督教是怎么产生的,其实必须是先有《旧约》而后才有《新约》中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也就是说,耶稣诞生之前,以色列和印度的宗教就已经非常发达了。据史料记载,早在秦始皇时期,印度的室利防等十八名僧人就曾到过咸阳传播佛法,当时我国不是奴隶社会,群众生活和谐,除了偶尔打几场灭绝战,老百姓基本上可以在自己田地上养活自己,故大家对那种宗教很排斥,
 

也觉得没有必要。所以当晸者对印度和尚没好感,据传曾将十八名印度僧众囚禁了下来。现在想来,我们要对室利防大师报以由衷的佩服,当时中印万山阻隔,却印度人却跋山涉水跑到我国来弘扬佛法,


他们的精神不比玄奘差阿。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的思想很可能在这一时期零星地经过西域的商队传播到过我国。后来出现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话说在东汉明帝时期,据称明帝老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人向他飞来。
 

后来在朝堂之上他对朝臣讲述此事,有大臣对他言明此是天竺国的佛陀。于是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国迎请佛法,佛教遂在我国传播开来。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我国,已有漫长的二千年左右的历史了,除了短暂的三武一宗法难外,可以说一直常盛不衰,直至今日,虽然大陆佛教式微,然在港澳台三地,西藏青海,佛教依然相当兴盛,可见佛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并成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时佛教初步传入我国,最初佛教就跟道教合作,被当作道家方术之一,从而有效的减轻了一种外来异质文化传播的阻力,此时不少西域僧人开始来华传播佛教,并带来了大量的佛教典集,因而佛教在我国的发展是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开始的,比较早翻译成汉文的佛经有一部叫四十二章经,被称为天竺的论语,无论从文体上还是文义上都与我国传统备受文人们亲睐尊崇的论语相近,因而佛教后来能与儒家文化融合,与最初传入的这本经有很大关系。
 

随着大批印度西域高僧的来华,佛经的大量翻译,国人逐渐认识到它与儒道文化的不同,并有一批文人为这种新异的文化所吸引,成为我国佛教最初比丘,当时的佛教主要在上层文人,统治者间流传,对民间的影响不是很大,随着国人了解的深入,我国一些修行有成就的高僧根据自己个人的修行体验,


从汗牛充栋的佛经中取一部或几部作为修行的依据,从而开始有了宗派,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等几部经典开创天台宗,庐山的慧远大师与一些僧人在庐山结社,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成为净土宗(也称莲宗)开创的开始,此宗主要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经典,由于净土宗念佛法门简单易行,很快流传到民间,成为民间流传最广泛的宗派,
 

后来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样由于简单易行,被单独列出,广传民间,得到了无数民间普通百姓亲睐,形成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盛况,可以说佛教得到广大老百姓的信仰与佛教里这一特殊的净土法门是密不可分,


因为绝大多数佛教经典深奥难懂,一般文人都无法窥其全貌,更何况几乎不识字的普通百姓。这就好比那些研究深邃历史典籍的文人,可能穷其一生也研究不出什么成果,而一些写世俗庸俗小说的人却可以靠肤浅的文章赚大钱一样。    
 

除了净土宗外,另一个对我国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影响的是由达摩大师传入的禅宗,最初达摩来到南朝,面见梁武帝,然而南朝举朝只重修福德,不堪法器,于是他来到北朝嵩山少林寺,


面壁十年,等到了慧可,后来传至五祖弘忍,自此禅宗分为两支,神秀大师创立禅宗北宗,慧能大师接弘忍衣钵创立南宗,形成“南顿北渐”的局面。真正对我国文化发生影响的是慧能创立的“顿教”,就是不立文字,直下见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自唐武帝灭法一难,诸宗皆衰,禅宗独兴,因而禅宗为我国佛教的代名词并不为过。
 

以至于后来寺院几乎都是禅寺,法师几乎都是禅师。禅宗贴近文人的生活,义理简明,深受士大夫文人的欢迎,如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禅宗影响,充满了禅意。因而佛教的一大影响表现在传统文学上,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带来大量的外来词汇,如般若,意识,禅那,摩诃,三摩地等,极大丰富了我国汉字词汇。唐代诗人中如王维深受大乘维摩诘经的影响,田园诗富有禅意。宋朝的三苏他们的词赋洋溢着禅的味道。
 

明清小说使用了一些佛教名相,如:佛十号之一的如来,过去劫五十三佛之一的斗战胜佛,但在使用时显然以大大背离原意,不似唐诗宋词那样借诗词表达内心对禅的体悟,因而对小说的影响只能算是表象上的。佛教的另一大影响体现在茶文化上,佛教本意是佛陀的教诫,因而非常重视戒律,禁止僧侣饮酒,但对于具有清心作用的茶不但不排斥,而且大力提倡世人饮用,有香客来朝圣,都会请香客品茶,
 

加之大的寺院多建于山上,山上适合种茶,因而对我国茶文化的开发和发扬有非常大的贡献。由于佛教寺院大多在山上,因而寺院建筑无疑丰富了山的人文文化,如四川峨眉山是有名的佛教道场,浙江天台山是天台宗的道场,北少林寺建在河南嵩山上,五台山建有汉传,藏传佛寺,庐山是有名的净土宗祖庭的道场。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是佛教石窟寺庙,一般人将游山和朝圣结合在一起。
 

佛教作为三教之一,对儒教,道教影响巨大,宋明理学,心学的产生与儒学士大夫借鉴佛学分不开。儒家文化通过理学心学得以系统化,思辨化,无疑受到了佛教的影响。道教的寺庙的建筑借鉴了佛教建筑的特点。儒学士大夫受佛家坐式影响,也由跪坐改为盘坐这一舒服的坐式。大乘佛教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宗旨,倡导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区别于只顾自身得度的小乘教,不少作为在家居士的官员在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的时代依然能坚持廉洁行晸,关心百姓疾苦。
 

与他们的佛教信仰是分不开的。不少士大夫在闲时以阅佛经,参禅理为乐事,远离酒色纵逸,无疑抵制了官员的不良作风的蔓延。而作为在家居士的普通百姓则以念佛(或观世音菩萨),礼佛,斋戒为日常事务,并兼以放生,布施,对于他们邻里的和睦,身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他们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佛家教诫分不开的。可见佛教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阶层,而是当时大众普遍接受的信仰。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我国的社会、晸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佛教传入我国,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印度佛教文化与我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我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我国佛教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学和我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我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佛教为我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佛教对我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


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造象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胡适当年写《我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因为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还有一位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态度,但到了晚年却开始系统地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我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我国文化。可是现在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
 

例如对玄奖这个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家和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应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把他尊为历史上的四大伟人之一。但在我国,人们反而只知《西游记》里的唐僧,不知我国文化史上的玄奖。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佛教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单纯地当作生财之道,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授人以我国不尊重文化的话柄。
 

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因此,今天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佛教文化精华的问题。
 

佛教对我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
 

我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而佛经阐述的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为磅礴的气势。在《维摩经》中,维摩诘示病,佛陀派弟子前往问候。其居处虽仅一丈,但数百人进入后并不感拥挤,房间也未曾变大,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舍利弗进屋后转念:


众人前来探病,却连坐处也没有,当于何坐?此念方起,维摩诘便询问文殊菩萨:您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处的座椅最为殊胜庄严?文殊菩萨答言:距东方三十六恒河沙国,有须弥相佛国,那里的狮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庄严美妙堪称一绝。
 

维摩诘便示现神通之力,即刻运来千万狮子座安放于丈室之内。佛经中的叙述,是以整个宇宙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对于不信佛教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当作神话看待。即便如此,它那开放的想象空间,也从另一个角度极大地拓展了国人的思维。
 

玄奘大师是我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对汉传佛教贡献卓著。《西游记》取材于这段历史,创作中自然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遗憾的是,经过部分影视作品的演绎,唐僧反而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的拙劣陪衬,未能再现历史真实。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Buddhism,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that developed from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Sanskrit: “Awakened One”), a teacher who lived in northern India between the mid-6th and mid-4th centuries BCE (before the Common Era). Spreading from India to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China, Korea, and Japan, Buddhism has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spiri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of Asia, and, beginning in the 20th century, it spread to the West. Ancient Buddhist scripture and doctrine developed in several closely related literary languages of ancient India, especially in Pali and Sanskrit. In this article Pali and Sanskrit words that have gained currency in English are treated as English words and are rendered in the form in which they appear in English-language dictionaries. Exceptions occur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as,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the Sanskrit term dharma (Pali: dhamma), which has meanings that are not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 dharma as it is often used in English. Pali forms are given in the sections on the core teachings of early Buddhism that are reconstructed primarily from Pali texts and in sections that deal with Buddhist traditions in which the primary sacred language is Pali. Sanskrit forms are given in the sections that deal with Buddhist traditions whose primary sacred language is Sanskrit and in other sections that deal with traditions whose primary sacred texts were translated from Sanskrit into a Central or East Asian language such as Tibetan or Chinese.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4:03:57
Post #7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09回:诀别天竺佛入东土,万法皆空寂归禅宗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一苇渡江诀别天竺入东土,九年面壁万法皆空归禅宗
 
印度文明的种子在中国 (世界文学泰斗泰戈尔)
 
佛教的未来在东土。
 
没有法显和玄奘,印度人都不知道历史如何写。
 
早在玄奘去印度那烂陀寺求学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听说玄奘从中国不远万里跑到印度取经,他突然大哭起来,因为这位高僧的师傅曾经说过佛教的未来在东土,而佛教在印度将遭遇大劫难!
 

高僧看到玄奘主动跑到印度学经,非常感动,料想佛教的未来就靠这位玄奘法师了,故而他给玄奘开小灶,单独给他传授了很多佛经。后来印度频繁遭遇外族入侵,千王晸治虽然避免了印度全境一齐被征服,但也导致了印度历史的碎片化,印度自古就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导致历史的记载支离破碎,但玄奘的到来扭转了这一切,
 

玄奘对印度进行了人文关怀,他的大唐西域记是印度历史的坐标点。佛教的未来在东土,这是一位印度高僧的预言,后来很多佛僧知道印度没有希望了,唯有东渡我国进来传教,佛教才有未来,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从印度跑到中国传教的高僧中,不乏杰出之辈,其中最有建树的高僧之一就是达摩。当然,提到佛教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地位,就不得不提下道教。
 

道教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的“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也有人吹嘘道教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有人说道教是奉元始天尊为鼻祖、轩辕黄帝为始祖、太上老君为教祖,这样看来,是有点附庸风雅。
 

今天所说之道教是汉初黄思想的发展延续。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敬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据说道教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至今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如果这样论证的话,道教且不是比印度婆罗门教的历史还悠久了?
 

黄帝当年是没有明确称号“道教”这个概念的,当时所谓的道,也无非是装神弄鬼的把戏,故而从科学论证的角度而言,我认为道教真正成为宗教体系其实都东汉末年以后的事情了。道教是个很奇怪的“宗教”,并不热衷于红尘俗世,只喜欢宅在家里炼丹修道,不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大肆发展信徒,所以道家形成不了气候,道教只是自己解脱的法,而佛法是除了自己还要帮世人解脱的法。


道教其实是小农经济的产物,道教的思想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哲学,道教以《道德经》为教科书,而这本书其实有很多理论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跟唯心论扯不上关系。
 

道教也不算是迷信,更不是神话故事堆积起来的所谓民俗信仰,据说道教由东汉张陵张道陵创始,后世乃称张陵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而大家经常说的“老子”并不是道教创始人,也有人认为道教和道家是颇有区别的。
 

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而道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哲学派别。但道教取材于道家学派,道教把老子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魏道教徒寇谦之和南朝齐梁年间道教徒、医药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道教成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宗教信仰。它适当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东西,使道教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得到了历代君主的青睐,开成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之势。


 
其实在我国推广最广的应该是儒教,但儒教不是宗教,国际上把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称为世界三大宗教,道教不再此列。
 

与三大国际性宗教相比,道教还不能算国际性宗教。在佛教没传入中国之前,道教并不是作为宗教而存在,只能算是一种哲学体系,就好比一群知识分子结社搞了个研究院,之后佛教开始在中盛行后,道家模仿佛教的一些教义,才最终走向了宗教的道路。
 

最关键的原因是佛教在印度搞不下去了,必须去东土保存火种,以便来日东山再起。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道家是不可能走出国门跑到印度或埃及去的,最终却是佛教主动找上门来了,因为佛祖要拯救众生阿,这个众生却不只是印度人,还包括所有世界上的群众。
 

最早进入中国的僧侣是谁?这个目前是很难考证的,但有一个代表人物却不得不提,他虽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做得最成功的。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达摩祖师的出现,实乃我国之幸焉。其实达摩祖师就好比是印度的玄奘,都是远渡异域旅游学习的先辈了。让我们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说的就是达摩祖师了。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我国禅宗的始祖,故我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他生于南天竺,刹帝利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南朝梁普通年中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
 

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于是,菩提达摩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波罗提不辱师命,成功地扭转了异见王的禁教晸策,并且使异见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皇氏古建筑大全》第3487:皇氏三门峡市陕县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
 

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
 

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那个年代的高人能活150岁不奇怪,大家看以色列出埃及的时候,一些以色列的圣贤也活到200岁了。据《洛阳伽篮记》称他为“波斯国胡人也”; 《开元释教录》卷第六引菩提流支传亦谓: “西域沙门达摩者,波斯国人也”。
 

而《续高僧传》则谓: “南天竺婆罗门种”。但《历代法宝记》却载: “南天竺国王第三子,幼而出家,早禀师氏于言下悟,阐化南天,大作佛事”,《传法正宗记》卷第五中所载之文则明显完整指出: “菩提达磨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刹帝利,初名……父曰香至,盖其国之王,达磨即王之第三子也”;
 

《高僧传》,达摩大师,眼绀青色,后称碧眼胡僧’; 唐时印人是否碧眼,今不可考,波斯人则至今尚碧眼也。所以我们考证了半天,这个达摩佛祖居然是个波斯人,也就是现在的伊朗人居住的地方。达摩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听您的指示。”师父说:“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印度。等我寂灭六十七年以后,你就到震旦去(也就是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的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
 

达摩又问 :“东方有能够承接佛法的大器吗?千年以后,教派会有什么灾难吗?”师父说:“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我寂灭六十多年以后,那个国家会发生一场灾难 。水中的花布,自己好好铺降。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居住。那里只崇尚功业作为,看不见佛家道理。你就是到了南方,也不要久留。听我的偈语:‘跋山涉水又逢羊,独自急急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
 

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有什么事?”师父说:“此后一百五十年,会发生一场小灾难。听我的谶语: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名不中。为遇独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怎么样?”师父说:“二百二十年以后,会见到林子里有一个人证得了道果 。 听我的谶语 :震旦虽广别无路,要借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般若多罗又把各段偈颂演说了一遍,内容都是预言佛教的发展,教派的兴衰。达摩恭承教义, 在师父身边服役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懈怠。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印度真是大师云集,高人辈出阿!印度高僧得道后不忘救中国百姓于水深火热,还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此情此景,令人钦佩阿!
 

达摩想到震旦缘熟,游历化导的释子不时走到那里去,便首先告别了先师的宝塔,然后又告别同学,再来到王宫,安慰鼓励国王说:“要勤修各种善业,护持佛家三宝。我这一去不会很久的,九年便回来。”国王听了涕泪交流,说:“这个国家有什么不好,那方土地有什么吉祥?不过,叔父既然同它有缘,也不是我劝阻得了的。只希望不要忘记了父母之国,事情办完了,早日回来。”
 

国王便准备了大船,装上各种珍宝,亲自率领臣属,把达摩一行送到海滩。达摩一行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南海。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广州刺吏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达金陵。武帝接见了达摩,问他:“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其实达摩的这席话即便放在今天,也极少有人能参悟透彻的,何况那个年代呢?
 

所以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知道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十一月二十三日 ,达摩到达洛阳。 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下榻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我当时去少林寺的时候,还特意去嵩山观摩了达摩面壁的地方,此处非常偏僻,一个印度僧人在此面壁,首先得耐得住寂寞,其次要经得起考验,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时有个叫神光的僧人,是个旷达之士。他长期居住在洛阳附近,博览群书,善于谈论玄妙的道理。
 

他叹道:“孔子、老子的教,不过是礼术规矩,《庄子》、《易经》这些书,也未尽妙理。近日听说达摩大师住在少林寺,最圣达的人就离自己不远,该探访他那玄妙的境界。”于是他来到少林寺,早晚参见大士,恭候在旁。达摩却每每对着墙壁端坐,神光听不到他的教诲和鼓励。神光心想:“过去的人求学访道,饿了,把光骨头敲开吸取里面的骨髓,从身上扎出血来暂时充饥,割下珍贵的头发掩埋在泥里,或者舍身跳崖去喂老虎。古人尚且如此,我又是什么人呢?”
 

这年十二月九日晚上,漫天大雪,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到天亮时,积雪都没过他的膝盖了。达摩怜悯地问道:“你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要求什么事?”神光悲苦地流下泪来说:“只希望和尚慈悲为怀,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达摩说:“诸佛有无上妙道,是天长地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的。哪能凭小德小智,轻慢之心,就想得到真乘,白费辛苦。”


 
神光听了达摩祖师的教诲激励,悄悄拿了一把快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将残臂放在达摩面前。达摩知道他是堪承大业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证法而忘掉了形骸.你今天在我面前砍断手臂,你所追求的也可以得到。”达摩于是给他改名叫慧可。
 

慧可问:“诸佛的法印,可以说给我听吗?”达摩说:“诸佛的法印,不是从人那里得到的。”慧可说:“我的心还没有安宁,求大师帮助我安宁下来。”达摩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帮助你安宁。”过了一会儿,慧可说:“找我的心,找不到了。”达摩说:“我帮你安心,完成了。”过了九年,达摩要返回印度了。他召集门人说:“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一个叫道副的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尼姑总持说:“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
 

最后,慧可礼拜了大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他又看看慧可,告诉他:“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展转嘱托,传到我手里。你要护持。我把袈裟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慧可说:“请大师指示。”达摩说:“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袈裟,以便教派承传旨意明确。若是后代轻薄,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袈裟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难,只消拿出这衣裳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
 

我寂灭两百年后,衣裳就不再往下传了,佛法已经遍布天下。但那时候,懂佛道的人多,行佛道的人少;说佛理的人多,通佛理的人少。私下的文字,秘密的证说成千上万。你应当宣传阐发正道,不要轻视了没有真悟佛理的人。他们一旦回复正道,就跟没走弯路的人一样了。听我的偈言:‘我来到这里,本是为传妙法、救迷情。结果自然成。”
 

达摩又说:“我有《楞伽经》共四卷,也传给你。这是如来心地要法,开示众生悟法人道的。我来到这里,已经中毒五次。 我曾经把毒物吐出来试过,放在石头上,石头都裂开了。我离开南印度来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神州大地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机遇未合,便像愚人一般少言寡语.我的目的已经达到。”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住了九年,为二祖慧可说法。只教他外息诸缘,内心无事;心如墙壁,这样才可以人道。慧可讲说心性种种,同真理不相契合。达摩祖师只制止他的错误,不给他讲解无念心性。慧可有一天忽然说:“我已经息了诸缘。”达摩问:“莫成断灭了吗?”慧可说:“不成断灭。”达摩说:“这就是诸佛所传的心性,永远不要怀疑它。”说罢,和众徒们来到嵩山的千圣寺,住了三天。
 

当时,魏皇帝尊奉释家,佛门俊才如林。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便是僧中的鸾凤。他们看到达摩大师演说佛道,常比手划脚同大师辩论,是非蜂起。达摩达摩祖师远振玄风,普施法雨,赢得了声望。而气量褊狭的两个僧人不堪忍受, 竟相生起害人之心,几次在大师的饮食里施放毒药。到第六次放毒时,大师教化世人的因缘已尽,法教也有了传人。
 

便不再自救,端坐圆寂。这时是魏文帝大统二年,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达摩安葬于熊耳山,人们在定林寺为他起了一座塔。三年后,魏臣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来经过葱岭时,同达摩祖师相遇。宋云看见他手里提着一只鞋子,翩翩远去。宋云问:“大师往哪儿去?”达摩说:“西天去!”宋云回来,把这事源源本本告诉大家。等到他的门人启开坟墓看时,只剩下一付空空的棺材,里面有一只皮鞋。
 
《传灯》记载,魏孝明帝钦服达摩非同寻常的事迹,三次下诏书请他下山,可是达摩到底也没离开少林寺。大师圆寂之后,宋云从西域回国,在葱岭碰上了大师。孝庄帝下令打开墓穴。这时是《南史》所说的普通八年,即大通元年。孝明帝在这年四月癸丑去世,达摩祖师十月到梁国。则达摩还没有到魏国时,孝明帝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即位不久,就被尔朱荣杀死,这才立的孝庄帝。
 
由此魏国大乱。过了三年,孝庄帝死,五年后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因而祖师在少林寺的时候,正值魏国内乱。等到宋云回来的时候,孝庄帝已经去世五六年,国家也早被分割了,哪有孝庄帝命令开启墓穴的说法?按《唐史》说:后来魏末时,有个叫达摩的僧人航海来我国,去世之后,这年魏国使节宋云从葱岭回来,看见了他。宋云的门徒挖开他的墓穴,只有一只鞋子留在里面。
 

满朝廷的人都为之惊叹。官员们奉皇帝命令,取了那只皮鞋,放在少林寺供养起来。到了唐朝开元十五年,鞋被信道的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唐代宗谥达摩为“圆觉大师”。他的塔叫空观塔。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所以不管是说印度语,日本语,韩语还是汉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梁史》和浦口地方志书中,都曾经记载过达摩在定山寺居住的故事。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达摩画像石碑”, 在碑上,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在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字样的文字。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
 

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所以我们在研究玄奘之前把达摩大师的生平研究一遍是很有必要的,后文则重点谈论玄奘及其大唐西域记。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Buddhism arose in northeastern India sometime between the late 6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4th century BCE, a period of great social change and intense religious activity. There is disagreement among scholars about the dates of the Buddha’s birth and death. Many modern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historical Buddha lived from about 563 to about 483 BCE. Many others believe that he lived about 100 years later (from about 448 to 368 BCE). At this time in India, there was much discontent with Brahmanic (Hindu high-caste) sacrifice and ritual. In northwestern India there were ascetics who tried to create a more personal and spiritual religious experience than that found in the Vedas (Hindu sacred scriptures). In the literature that grew out of this movement, the Upanishads, a new emphasis on renunciation and transcendental knowledge can be found. Northeastern India, which was less influenced by Vedic tradition, became the breeding ground of many new sects. Society in this area was troubled by the breakdown of tribal un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several petty kingdoms. Religiously, this was a time of doubt, turmoil, and experimentation.
A proto-Samkhya group (i.e., one based on the Samkhya school of Hinduism founded by Kapila) was already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area. New sects abounded, including various skeptics (e.g., Sanjaya Belatthiputta), atomists (e.g., Pakudha Kaccayana), materialists (e.g., Ajita Kesakambali), and antinomians (i.e., those against rules or laws—e.g., Purana Kassapa). The most important sects to arise at the time of the Buddha, however, were the Ajivikas (Ajivakas), who emphasized the rule of fate (niyati), and the Jains, who stressed the need to free the soul from matter. Although the Jains, like the Buddhists, have often been regarded as atheists, their beliefs are actually more complicated. Unlike early Buddhists, both the Ajivikas and the Jains believed in the permanence of the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the universe, as well as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l.
 
Despite the bewildering variety of religious communities, many shared the same vocabulary—nirvana (transcendent freedom), atman (“self” or “soul”), yoga (“union”), karma (“causality”), Tathagata (“one who has come” or “one who has thus gone”), buddha (“enlightened one”), samsara (“eternal recurrence” or “becoming”), and dhamma (“rule” or “law”)—and most involved the practice of yoga. According to tradition, the Buddha himself was a yogi—that is, a miracle-working ascetic.
Buddhism, like many of the sects that developed in northeastern India at the time, was constitu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charismatic teacher, by the teachings this leader promulgated, and by a community of adherents that was often made up of renunciant members and lay supporters. In the case of Buddhism, this pattern is reflected in the Triratna—i.e., the “Three Jewels” of Buddha (the teacher), dharma (the teaching), and sangha (the community).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6 14:53:32
Post #8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0回:玄奘之路穹仪千载,天竺圣贤叠轸万异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排除自然风光之外,人类文明的遗址是地球上最光辉璀璨的人文景观。地球总表面积也就五个多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1.5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3.6亿平方公里。海洋极少能看到文明遗址,虽然海底有动植物,但谈到人文景观,则地球70%的地方已经没什么看头了,除了海就是海。剩下的不足30%的陆地上呢?
 

拔掉那些沙漠和荒原,剩下的地方其实非常小了。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跟中囯的面积差不多大,约占非洲总面积32%,如果你们去撒哈拉沙漠看人文景观,那是非常艰难的,除了石砾漠就是沙漠,基本上租个飞机逛个半天就足够了;
 

阿拉伯沙漠有233万平方公里,比几十个国家加起来还大,但能看什么?澳大利亚沙漠 155万平方公里,把你扔过去呆一个月就可以把你搞崩溃,再看俄罗斯的面积,全球第一吧,但俄罗斯的文化古迹还不如希腊多。。。
 
总而言之,面积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文景观要集中,澳大利亚的面积跟我国差不多,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加起来的人文景观还不如埃及多。


 
道理很浅显,把你扔到瑞士东京或香港呆一个月,你也不觉得腻烦,因为好玩的好看的好逛的地方太集中了,但要把你扔到蒙古大草原或西伯利亚荒漠去徒步一周,你立马就泪奔了。。。
 

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详夫天竺之为国也,其来尚矣。圣贤以之叠轸。仁义于焉成俗。然事绝于曩代。壤隔于中土,山经莫之纪。王会所不书,博望凿空,徒寘怀于印竹,昆明道闭。谬肆力于神池。自古中印两国被千山万水阻隔,两国经贸文化交流不畅,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佛教在两国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中印两国也因为佛教和探险家的活动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印度国徽狮头柱和国旗上的法轮图案,都是来源于鹿野苑的考古发掘,而鹿野苑、那烂陀寺、菩提伽耶阿育王大塔、桑奇大塔等印度著名佛教遗址的发掘,都是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纪始依照唐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玄奘在书中描述了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莉班晸府所毁的巴米扬大佛。唯一统一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事迹亦多源自于玄奘的记载。
 

其实,印度的国名都是玄奘起的。没有玄奘,也就没有“印度”之说了,甚至一些印度的城市都是古代中囯人建立起来的,比如有小中囯之称的喀拉拉邦的科钦市(C.CHIN);
 

法显和玄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探险先驱,千年后中囯实施海禁,印度陷入欧洲的殖民统治,导致中印两国基本没有探险家了,反而是被后来居上的欧美国家反超。当然,说到探险界的故事,可谓是浩如烟海,近代欧洲诞生了很多举世闻名的探险家,比如什么哥伦布阿,金敦.沃德阿,普尔热瓦尔斯基和再现楼兰古城的斯文赫定等人,但其实这些人都是受到了玄奘的感召才出去探险的,当玄奘出门探险时,欧洲还处于蒙昧的黑暗时期。
 

马克吐温曾有隽语,何谓经典,就是人人欲读却鲜有人读的作品,这其中就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法显的《佛国记》等。当封建晚期的中囯人对这些名著弃之如敝屣时,欧美探险家却把《大唐西域记》等当成了圣经一样研读,如今在《大唐西域记》的编译研究上面出现了很多专家,比如梁启超,季羡林和胡适等人,加上一些日本专家等,
 

但讽刺的是,真正读透《大唐西域记》的顶级专家,却是以英国人托马斯沃特斯之流为代表的欧美人。欧美探险家很清楚,去亚洲探险就必须研读《大唐西域记》等中囯前辈的游记,后续发现吴哥窟的欧美探险家,也是在中囯元朝探险家的指引下才找到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的。
 

当然,我国到了清朝时期,像玄奘那样厉害的探险家就陨落了,群众的思想被禁锢了,言论被封锁了,这个时期欧美人趁虚而入,在短短二百年间就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探险家,比如第一个到达印度并留下记载的欧洲人阿法那西尼基丁,他是个俄国人,之后在1472年他死在了旅途中,他当时去印度时,佛教早就势微了,穆寺林非常多;之后又涌现出不少探险家,比如第一个到加拿大的Lavrad.r,Cab.t之流,当然最著名的是哥伦布,这个家伙是第一个再现美洲的欧洲人,其实在哥伦布之前,亚洲人早就来过了;
 

为什么要提哥伦布呢?因为他的风头太大了,他是意大利航海家和殖民者。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据称是所谓的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其实是徒有虚名的机会主义者。他最喜欢吹嘘的是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他也是受玄奘和马可波罗的影响,非常神往东土和印度,但出海是需要钱的,好比现在一些穷人想周游世界,没钱怎么搞?
 

同样哥伦布是个穷人,他需要找人赞助他旅行,因为航海跟徒步不一样,如果走陆地,可以吃点苦学唐僧玄奘那样靠走,但过海就必须靠坚固的大船了,另一方面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
 

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其实这个事件也非常偶然,因为当年葡萄牙人已经控制了从非洲好望角直达印度的航路,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我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
 

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太没文化了,地理知识也不过硬,他居然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哥伦布就干脆把美洲人叫成了印度人,也就是英文所称的INDIAN,最后美洲土著人感觉很尴尬,为了避免跟印度人混淆,就称自己是印第安人。
 

事实是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便是救世主的意思,这个救世主拯救了刚刚兴起的欧洲,但是也许在改变历史的同时,也给其它大洲带去了巨大的灾难。玄奘出门探险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开阔眼界,并不是为了掠夺和殖民当地人,而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欧美探险家,这大多是典型的侵略掠夺者,甚至是强盗。
 

汉字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而不失传,皆因汉人著书写史注重脚踏实地地真实描述,虽然晸治事件会影响某一些时期的客观历史,但长期而言,我国历史的著作风格是务实的;但印度恰恰相反,古印度历史记载是务虚的,对年代的表述异常杂乱荒唐,故印度很多历史都消失在典籍中,更多的印度历史则需要借助我国旅行家的记载来充实,
 

比如早期的高僧法显,他去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时,都留下了翔实的游记,法显在斯里兰卡留下了很多足迹,当地修建了很多法显纪念堂,而当时的锡兰因为相对太平,佛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天竺战事紧张时,法显得以在局势稳定的锡兰取经学法,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而之后的玄奘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玄奘口述加上他的徒弟辩机整理的《大唐西域记》被欧美及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的考古历史专家视为瑰宝,日本佛教的法相宗其实是玄奘的徒弟道昭创立的;
 

最后是明朝的马欢,当代可能鲜有人知道他是谁,但一提到马欢的上司郑和,相信大家顿时醍醐灌顶了。马欢整理的很多书籍中对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描写都非常细致。不巧不成书,家父是印度共和国年出生的,而印度共和国日又恰巧是我生日,这不得不说我跟印度早就前世有缘了。
 

在古代,去趟印度是非常艰险的,那个时候但凡能去印度的人,都可以在史书上留名,早期是以一代高僧法显为代表,之后就是著名的唐僧,我曾途径玄奘法师的出生地,而玄奘也曾经路过荆州和我外婆家汉川,后玄奘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故我这次西行印度,算是部分重走玄奘之路,


我曾经拜访过玄奘大师所途径的一些地区,比如成都,长安(西安)和兰州等地,但后面的很多地区就没有踏足,比如玄奘昼伏夜行所经过的瓜州,玉门关,五烽,渡流沙,伊吾(哈密),高昌国等。
 
在唐朝,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是寥若辰星,故玄奘一回到长安,顿时全城空巷,道俗奔迎,倾都罢市!连皇帝都出来迎接了。
 

后来元道士丘处机,杨景贤和吴承恩李春芳等人都陆续把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写成了小说或戏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更是成了千古奇书,是印度人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宝典。
 

研究亚洲历史是离不开佛教的,虽然现在伊寺兰教和基督教异军突起,攻城略地,而佛教在我国和印度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历史永远无法忘记佛教。
 

如果印度是一个单纯的佛教国家,那么它恐怕早就成了世界第一强国,虽然目前印度有三艘航母,军费开支也名列前茅,但其大量的贫困人口和严重的男性过剩及大量的宗教突冲,都极大地阻碍着印度的发展,难道这些都是印度抛弃佛教的报应?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吐鲁番高昌王城,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新疆库车屈支和凌山、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撒马尔罕城飒秣建国、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后南下阿富汗北境巴尔赫经缚喝国,揭职国,大雪山、阿富汗巴米扬梵衍那国、白沙瓦犍双罗国、巴基斯坦斯瓦特乌伏那国,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呆了二年。
 

以后,玄奘又徒步到旁遮普磔迦国,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菲罗兹布尔那仆底国从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到贾朗达尔阇烂达罗国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罗塔克北窣禄勤那国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门达沃尔秣底补罗国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恒河西岸勒克曲女城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唐僧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五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
 

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蒙吉尔伊烂钵伐多国,萨罗国、安达罗国、克里希纳河口驮那羯碟迦国,达罗毗荼国,狼揭罗国,克什米尔查谟所在的钵伐多国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
 

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


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阿萨姆迦摩缕波国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玄奘顿时威震印度,名扬四海,是当时的唐朝杰出青年,会后唐僧归国。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玄奘是印度佛教界的权威,是能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玄奘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玄奘一离开印度,虽然佛教还颇为流行,但已有强弩之末的趋势,在我国,在印度都是这样。可以说,佛教基本在印度已经绝迹了,还有很多人认为印度人信佛教,其实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阿育王时代佛教盛行,后来因为佛教宣扬的不杀生理念至使很多士兵上战场无法拼杀,故也逐步被摒除,
 

到了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本土就衰落了。在印度,大乘空、有二宗发展到密宗时堕落了。它本身丧失了继续发展的生命力。但奇怪的是,佛教在缅甸,泰国,老挝和日本等国家去持续发展壮大了起来。从八九世纪开始,伊寺兰教进入印度,伊寺兰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教的寺庙纷纷被摧毁。
 

而佛教的高僧大德都躲在寺庙里,这样一来,他们就到处流浪。玄奘写《大唐西域记》的时候,也就是八九世纪的时候,印度的佛教寺庙繁荣、辉煌,但一二百年之后,就荡然无存了。
 
佛教又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伊寺兰教进入之后,它也没有为了维护自己,像少林寺那样,抗争一下。由于这些原因,在佛教衰落的时候,印度教又在印度发展了起来。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实印度教已经糅合了一部分佛教的东西在里面。


 
一个宗教的兴起,源于当地、本土人群的独特精神崇拜,一个宗教的衰落,源于人群精神崇拜的判断、转变、迁移;历史上印度多次被入侵,多次灭佛,文化中断,就连他们自己的文字都被忘记了,何况佛教乎?
 
反观我国,在历史上比较大型的灭佛运动只有北魏较严重,但是不是全国的,而在唐朝统治者又开始推崇,多次迎接舍利子供奉,日本传统文化就是继承唐朝而来的;七世纪后,大乘佛教与婆罗门等教结合,形成密教;密教承固有之倾向而流于极端者有之,融摄外道者有之,最终,使得佛教在印度划上了句号。
 

当然密教的滥觞只是一个标志。在印度佛教末期,还有众多内部的问题。例如,比丘自身学识开始退步,并脱离大众。作为专职的佛教弘传者,应当有相当的佛学造诣,足以指导世人。早期的大乘佛教兴盛,无不与优秀的大师们住世有关。如弥勒、龙树等时期。
 
而精湛的学识更需要以平易的方式流传于众。当印度末期之佛教,论理务琐屑玄谈,供少数者之玩索,已失去了佛教之救世精神。佛教“于教内大成其哲学的教理,表面上虽然表现得很辉煌,但其反面亦正意味着佛教渐渐自从民众游历出去的结果。”
 

脱离了最基本的大众,即脱离了佛教发展的基础,如此的印度佛教,怎么能再有坚固的根基可竖立。佛教在印度流行千七百年间,未曾一次夺取婆罗门教的地位,佛教并没有如其他宗教一样,极力宣扬自己,而是以无为、随缘的姿态发展,即使是改革,也出于生存、延续的需要。

 
我们不是希望佛教如某些激进宗教一样,不惜手段谋取本教利益。而应该有保护自我并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式。佛教曾有的兴盛,无论是中囯还是印度亦正是把握了这一点而进行的。我国南北朝初的佛教,吸引了儒学、玄学而得以发展。印度佛教在大量吸取婆罗门教义理形式后,却未得以振兴,最终在伊寺兰教的铁骑和刀剑中灭亡了。
 

虽然我们说这些是外来的影响,然而追溯缘由,于佛教内部的因素仍然是息息相关的。佛教对印度的影响,并没有因为佛教的式微而减少,继玄奘之后,印度又出现了一位大师,那就是圣雄甘地,甘地早年曾经研究过佛教,我之前曾经论述过,佛教是印度教的导师,印度教提倡的吃素和友善等都是来源于佛教,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这些就是佛教高僧的生活方式,
 

大家都知道,和尚大部分就是素食者,不结婚且禁欲不杀生。我到印度时,曾有印度人说我长得像印度国父,当然这不是因为我的生日是印度共和国日,而是因为我跟葛优一样,是光头,而大家都知道,印度钞票上印的甘地图像,也是光头,这不就是佛教高僧形象么?


 
加上我跟甘地都戴着眼镜,这样就更神似了。佛教对甘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少印度专家极力鼓吹印度教或伊寺兰教对甘地的影响,但都是片面的。
 

甘地是个奇才,跟玄奘一样,不修边幅,用纺车纺纱,喜欢苦修,经常徒步到乡村考察民情,1888年甘地到英国进修时就开始过僧人的生活了,不吃荤,也没有受西方物欲横流和肉欲放荡思想的侵害与熏陶,说明甘地跟唐僧一样,都是坐怀不乱的大师,
 

当年唐僧去女儿国,成千上万的美女围住他,唐僧也没起色心,而反观今天那些抛弃佛教信仰的印度人,俨然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好色的人群,看到女人就想上去挑逗,毫无廉耻和底线,倘若印度人都皈依佛教,那么还会出现那么多惨绝人寰且屡禁不止的强奸妇女案吗?
 

甘地所提出的非爆力抵抗运动,跟佛教是如出一辙的。甘地每周会守默一天,这跟佛教的面壁思过是相同的。200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以圣雄甘地的生日订为国际非爆力日。佛教是伟大的,在于它不用爆力去消灭其他宗教,也不通过欺骗去拉拢教徒,它无为而治,博大精深,而反观今天的其他宗教,动辄鼓动信徒去搞自杀式炸爆袭击,大肆鼓动消灭异端等,这些爆力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一个宗教要想万古长青,必须使用非爆力手段,这也是佛教和耆那教的精髓,也是甘地精神的精华。
 

友善警告:亚洲女性请谨慎前往印巴等国自助游!(很多亚洲女性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小资或水军的印度等国游记之后,就冒昧单独前往印度诸国,以为印度等国依旧是背包客的天堂,这是一些游记作者的严重误导!本着良知,本人特此发布印度等国旅行安全预警!不可否认,的确有极个别亚洲女性把印度等国描绘为天堂,并在网络上大肆渲染其神奇古迹和人文,特别是一些嗜好异性围观的亚洲剩女,但这并不表示某些男性人口严重过剩的国家是相对安全的,
 
请计划前往印度等国自助游的女性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那些颇有姿色且习惯穿低胸上衣齐臀短裙的女性务必三思!如果给最适合女性自助游的地区打分,假如泰国和希腊等国在目前可以打90分的话,那么当前印巴阿孟叙利埃等国在则只能打33分,当然我衷心希望叙伊等国的打分在未来会提高且安全系数会增加,但目前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最后有些女人可能跟我抬杠,说最危险的地区就是最安全的地区,但我有义务给那些思想单纯阅历不足的亚洲女性敲个警钟!绝对不能因为跟团去知名景点旅游是安全的,就误以为去印度等国的偏远地区旅游也是安全的!切勿以为印度等国电视媒体上天天播放太平盛世的电视新闻节目就片面以为印度等国跟加拿大丹麦等发达国家一样安全!
 
请勿被片面的电视报纸等传媒报道所误导!!因为印度被欧洲人殖民过,所以印度男人对欧洲女性的兴趣不大,但就是对亚洲妹妹比较好奇,这也是我强调亚洲女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美女要提防的原因。当然以上仅为个人根据实地考察总结出来的观点,不含任何歧视和贬低诸国的成分,毕竟本人是和平使者)。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In the centuries following the founder’s death, Buddhism developed in two directions represented by two different groups. One was called the Hinayana (Sanskrit: “Lesser Vehicle”), a term given to it by its Buddhist opponents. This more conservative group, which included what is now called the Theravada (“Way of the Elders”) community, compiled versions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that had been preserved in collections called the Sutta Pitaka and the Vinaya Pitaka and retained them as normative. The other major group, which calls itself the Mahayana (Sanskrit: “Greater Vehicle”), recognized the authority of other teachings that, from the group’s point of view, made salvation available to a greater number of people. These supposedly more advanced teachings were expressed in sutras that the Buddha purportedly made available only to his more advanced disciples.
As Buddhism spread, it encountered new currents of thought and religion. In some Mahayana communities, for example, the strict law of karma (the belief that virtuous actions create pleasure in the future and nonvirtuous actions create pain) was modified to accommodate new emphases on the efficacy of ritual actions and devotional practic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st millennium CE, a third major Buddhist movement, Vajrayana ( “Diamond Vehicle”; also called Tantric, or Esoteric, Buddhism), developed in India. This movement was influenced by gnostic and magical currents pervasive at that time, and its aim was to obtain spiritual liberation and purity more speedily.
Despite these vicissitudes, Buddhism did not abandon its basic principles. Instead, they were reinterpreted, rethought, and reformulated in a process that led to the creation of a great body of literature. This literature includes the Pali Tipitaka (“Three Baskets”)—the Sutta Pitaka (“Basket of Discourse”), which contains the Buddha’s sermons; the Vinaya Pitaka (“Basket of Discipline”), which contains the rule governing the monastic order; and the Abhidhamma Pitaka (“Basket of Special [Further] Doctrine”), which contains doctrinal systematizations and summaries. These Pali texts have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a long and very rich tradition of commentaries that were written and preserved by adherents of the Theravada community. The Mahayana and Vajrayana traditions have accepted as Buddhavachana (“the word of the Buddha”) many other sutras and tantras, along with extensive treatises and commentaries based on these texts. Consequently, from the first sermon of the Buddha at Sarnath to the most recent derivations, there is an indisputable continuity—a development or metamorphosis around a central nucleus—by virtue of which Buddhism is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religions.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7 14:12:21
Post #9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0回:白鹭城天守阁国宝,日本第一名城姬路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


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姬路城又叫白鹭城,其白色城墙及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故也称白鹭城。是日本现存的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日本的代表性城堡,被列为日本的国宝,另外因其代表了日本古代城堡以及木造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及是日本封建社会的象征性建筑而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1333年姬路一带已经驻扎军队;1346年开始建筑城堡;1580年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将丰臣秀吉在这里继续兴建城堡;1681年,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辉政又重建城堡并扩大成今日的规模。


池田辉政兴建城堡的工程浩大,用木材387吨,还用75000块重达3048吨的瓷砖,以及大量每块重一吨的巨大岩石。城堡的设计,巧妙地揉合了军事需要和艺术取向,这在日本城堡建筑中是个创举。
 

这个城堡建成后有13个家族先后入住,历时530年。至今‘姬路城’仍是真迹,这在日本是十分珍贵的。城堡中心部分是5层的天守阁,它纯白亮丽的外形和充满和谐的美感,越发显出姬路城的出类拔萃。
 

姬路城就江户时代城堡防御建筑中的顶峰之作,我们住在大阪,大白搭乘列车抵达了姬路市,出了车站,一抬头就能看到几公里之外的姬路城。
 

其实拍摄姬路城的最佳角度是书写山附近的达摩尼殿前的山道观景台,我们当时是直接绕着姬路城的外城护城河走到了男山八幡宫,登上二百多级的台阶,那里就有一个观景台,视野开阔,可以从侧方欣赏姬路城的全景。
 

姬路城開始興建於1333年,歷經數百年不斷的擴建於西元1617年大致奠定目前的規模。從西元1617年至今,400年間雖然大大小小戰爭不斷,但是姬路城卻奇蹟式的沒有受到任何損傷,江戶時代的歷史遺跡幸運地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如今,姬路城建築物中有八棟被指定為國寶,七十四棟被指定為為重要文化財,整個姬路城更於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由大、小天守閣組成的姬路城,外觀就像是一隻展翅欲飛的白鷺鳥.由於整座城外觀又白又美,有許多古裝連續劇和古裝電影在這裡拍攝外景。
 

姬路是位在大阪和岡山與廣島之間的寧靜小城鎮,並擁有著名的姬路城,還有兵庫縣立歷史愽物館和好古園,旅客們可選擇從京都、奈良或大阪來此一日遊,或是將姬路作為前往廣島的中途站。
 

姬路城被認為是日本最壯麗的古城堡之一,由於其外牆刷成白色,而且造型又像白鷺, 故又被稱為白鷺城,它和熊本城、松本城並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同時也和松山城、 和歌山城一同被譽為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


它和日本許多古城堡不同,由於姬路城從沒有因為戰爭、地震或火災而毀損,所以保留原貌並留存至今,姬路城不但是日本國寶,也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同時也因此被冠以“日本第一名城”的美稱。
 

姬路城為兵庫縣南部的交通要道,從西元1333年就開始作為防禦城堡,目前保存下來的建築是建於1580年,由武將「豐臣秀吉」下令修建,而在往後的30年由武將「池田輝政」擴建,之後的幾個世紀中經歷348位領主,


終於逐漸擴建成今日的規模,現存的城堡規模是於1609年完成的。姬路城堡建造在海拔46公尺的姬山上,城堡外型恰似一只高雅的白鷺,已成為日本最優雅、最宏偉的代表性城堡。姬路城以高大雄偉的天守閣為中心,實際上有六層樓和一個地下室,
 

其周圍被具有防禦性的護城河及城牆所包圍,城牆上有射箭和射擊的小孔,分別呈矩形、圓形及三角形,城牆上建有膫望台和圓孔,這讓防禦人士可向敵人倒滾燙的水或油,而防禦城牆建為扇型,這讓攻城者很難攀登,城堡內設有迷魂陣的路徑,所有的防禦可說是毫無破綻。姬路城堡外觀雄偉,


內部防禦結構堅固,主樓海拔高達92公尺,和三座較小的副樓精巧地連成一體,連綿起伏的城牆讓人頓感優雅和傲視群雄的風貌。姬路城一年四季觀光客人潮不斷,在春天會舉辦姬路城賞櫻“花見大鼓”和“千姬牡丹節”,夏天有 姬路港口節,秋天有姬路城賞月會,冬天則有姬路日本名陶展,其周邊還有不少景點如好古園、千姬天滿宮等。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
 

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姬路城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


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
 

姬路城的建筑呈三重螺旋形排布,由中心部分的大天守阁(高46.4公尺)、三座小天守阁(东小天守阁、西小天守阁、乾小天守阁)共83座建筑群的连接而成,设计复杂精巧。
 

参观姬路城的长廊和天守阁需要拖鞋,毕竟它们都是国宝,我们攀登上了姬路城天守阁的顶层,极为震撼,木建筑的气势太惊人了。
 

姬路城天守阁属于连立式天守阁,由大天守阁和三座小天守阁组成,大天守阁采用四箱叠加的建筑构造,是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七层建筑,各层之间用两根木柱(长25米,最大直径95厘米)贯穿其间。
 

基础结构:天守阁最基础部分是地基,目的在于防止严重的地面沉陷以及保护由地震带来的损伤,当这个基础工作已结束时,圬工业已完成。圬工有三种施作工法:“Kirikomihagi、Uchikomihagi以及Nozura”:过程中K工法累积石块到倾斜三十度,U工法倾斜三十六度以及N工法倾斜四十五度,


其危险之处在于尚未完成前可能产生的崩塌,直到倾斜约四十度时。姬路城墙使用这种大曲线型建造的目的在于分散主城塔(天守阁)负担于城墙上超过5700吨的垂直向重量,同时符合强大地震时所需,


并且这种曲状结构可避免雨水停留在边缘角落,使得雨水可以一并集中在集水管,同时,这种构造在砖石未上灰浆或其他灰泥前可避开碰触,并防止水残留在凹陷处,墙体中央部分的图样类似小孩子的胡乱堆砌,曲型墙结构创造最大曲度,也为它创造更多的美感经验。
 

柱梁结构:由三面石墙围起来的地基建筑加上其上面的六层,总共七层,正中有东西两根从地基建起而直达第六层的大柱(直径为0.95公尺、高为25公尺)。整体构造是采用堆积重叠的轴结构,用通柱分别自地基至第二层,从三层至四层,由五层至六层构成三个共同体,然后用横梁来巩固通柱,以形成各层的地板结构;而横梁和通柱上的大梁则插入中央的大柱,如此可使三个共同体得以结合成一体。
 

回廊:每隔一个开间(约2公尺)就有一个中柱,如加上中间支柱,那就每隔半间(约1公尺)就有一根柱子;此外,各个角隅架设和支柱同样尺寸的对角斜柱以增加耐震性,可说是极坚固的构造。初期的“天守”只有下方是“大壁构造”(像土仓库墙壁,从正面看不到柱子),嗣后为了美观和防护上需求,在墙壁上全部涂上白色灰浆,窗格也在装上铁板后同样施作。
 

屋顶:在山形墙上加上锯齿或波浪状斜板,美化各层的外观而使之看来富有变化。
 

防御设施由姬山(45.6公尺)与周边平地构成的“高台平山城”(总海拔92公尺),周围筑有壕沟城池,石垣和城壁固守着城堡。同时,各个城郭区域或各条通道之间均有石垣和城壁相隔,墙壁上有称为“狭间”的孔洞,用于放置铁炮和弓箭,使外敌不可能轻易进入。
 

狭间石垣呈陡斜状,这种特点被称为“扇形斜坡”,上部向外翘出,使人难以攀登。灰瓦白墙,为了防火外部墙壁全部涂以白色灰浆。
 

姬路城堡是17世纪早期日本城堡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例子,整个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展示了幕府时代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这些建筑在保证了防御功能的同时也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是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作。城堡的白色外墙、建筑物的布局和城堡屋顶的多层设计都显得气势恢弘,雄伟壮观。
 

姬路城作为日本幕府时代的一座藩国领主卫城,代表着江户时代日本最高造城技术。姬路城的结构严密,固若金汤,它的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包括外部、中部和内部壕沟。防御工事修筑得精巧,从3条同心圆护城河开始,城壕环绕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间设置几座大门和瞭望塔。


城墙和瞭望塔上有射箭、打枪的小孔;城堡中内庭的道路,千回百转,好似迷魂阵,从顶楼上却可以看得清楚。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鯱鉾,突出在屋檐上,作为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海拔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给予人们宁静、雅致的感觉。
 

1993年(平成5年)12月11日,姬路城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日本第一个登录的世界遗产,同时,姬路城的许多建筑被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为国宝。
 

姬路城在历史上曾多次修复,在2009年(平成21年)10月,姬路市开始了正式命名为“国宝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维修工程,目的在外观的整修与内部耐震结构的加强,大天守阁上将近7万5千枚的瓦块被全部换成新的,墙壁的灰浆也被重新涂刷,被称为“平成大修理”。
 

现在日本有号称100名城。这其中一直保存到现在的天守阁在日本有12座。而12座现存天守阁中,也只有5座天守阁因为保存的更完整被列入国宝。但为什么这四座国宝天守阁中唯姬路城入选了世界遗产呢?因为其余四座天守阁,仅仅只有天守阁部分被列为国宝。而姬路城除了天守阁之外周围连带裙房一共有5栋国宝级别的建筑。可想而知,当初日本选姬路城参选也不意外了。
 

姬路市是日本近畿地方西部、兵库县西南部(播磨地方)的都市。姫路市(ひめじし)是兵库县内仅次于神户市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核市。面对濑户内海东部的播磨滩,有很多美味的海鲜。市中心部是商业区,临海地区则是日本屈指可数的工业区。面积为534.27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为50万(2015)。


市鸟为白鹭。姬路城是姬路市的象征,姬路城也叫白鹭城。另外,姬路港周边还有多个小岛,作为观光旅游用。姬路市内旅游事业发达,有“日本国宝”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就座落于此。西部比睿山中的元教寺也很知名,有众多来自日本国内外的观光客前来。
 

1333年(元和3年)赤松则村在姬山上建下了称名寺,并开始在姬山上建造城堡。1346年(正平元年)赤松贞范筑造姬路城。1441年(嘉吉元年)嘉吉之乱爆发,赤松氏没落,山名氏占领了姬路城。
 

1467年(应仁元年)在应仁之乱中,赤松氏重新夺回姬路城。赤松氏家臣小寺氏入城。1545年(天文11年)原城代小寺则职接任家督移往主城御着城,姬路城城代为黑田重隆,后由黑田重隆职隆父子于1555年至1561年间把原居馆规模的姬路城发展为中世城郭的规模。

 
1567年(永禄10年)职隆之子黑田孝高担任城代。1568年(永禄11年)青山土器山之战中,赤松政秀发兵军3000人对黑田军(职隆孝高父子)约300人,在劣势中固守姫路城将赤松军击退。1573年(天正元年)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一直担任城代职务。
 

1576年(天正4年)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名义上的总大将为信忠),往我国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播磨,小寺氏站在毛利一方,其家臣黑田孝高却叛至织田一方,并于1580年献城。
 

1580年(天正8年)丰臣秀吉于攻打毛利家之际占领姬路城,并由家臣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筑起三层的天守阁。山崎之战后分别由丰臣秀长及木下家定担任城主。
 
1600年(庆长5年)池田辉政因关原之战的战功,获得播磨一国52万石,并于1601年起花费八年动用民夫4、5千万人次,修筑播磨的主支城,姬路的城郭(除西丸)于此时完成。
 

1617年(元和3年)池田辉政转封至鸟取城,由伊势桑名藩的本多忠政入城,控制此重要关卡。说到此城,就不得不提德川千姬,她是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女,母亲为崇源院。在她出生第二年时,丰臣秀吉过世,依照秀吉的遗愿,让淀夫人所生之子丰臣秀赖与千姬这对表兄妹订亲。关原之战后的1603年,祖父德川家康由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接著便将千姬嫁到大阪城去。


 
千姬生于1597年,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秀忠与将军夫人阿江之间的长女,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孙女,更是织田信长家后代。出生不久便已定下第一任丈夫,正是丰臣秀吉的独生子秀赖。
 
丰臣秀吉于千姬出生后第二年过世,家康开始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1603年正月,家康任事征夷大将军,成立德川幕府。当年七月,七岁的千姬在大阪城与十一岁的秀赖举行婚礼。
 

按照当时的权势状况来说,家康本可以毁约,只是在诸大名之间仍有众多对丰臣家忠心耿耿的武将,为了取得这些大名武将的信任,家康不得不含泪送出年幼的千姬。千姬在大阪城到底过著什麼样的日子,由于缺乏史料,不得而知,只留下千姬在十六岁六月十六日那天举行鬓削仪式时,是秀赖亲手帮她剪掉鬓发的记录。由此可见,小夫妻俩感情应该不错。既然是从小一起长大,又是表兄妹关系,两人的感情说是夫妻,不如说是比较接近手足之情。
 

千姬嫁到大阪城十二年,与秀赖之间并无生育,反而秀赖与侍女生下一子一女。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时,在大阪城即将要被攻陷之前,千姬由德川家的武将阪崎直盛救出,逃回德川家以后请求长辈饶过秀赖与淀夫人的性命,但是她的心愿并没能达成,秀赖和淀夫人最后双双自尽。最后只保住秀赖之女的性命,秀赖的女儿后来以千姬为养母,遭到德川方面强迫出家为尼,号天秀尼。
1616年,德川家康过世,此时千姬已守寡一年,在家人安排下改嫁给本多忠刻为妻。本多忠刻的母亲熊姬,是家康长子松平信康之女,因此千姬嫁给忠刻也是一桩亲上加亲的亲事。1617年,本多家由伊势被改封至姬路,千姬也随之迁移到姬路城,因此被称为“播磨姬君”,而幕府也赐她十万石做为化妆费用。
 

1618年生下长女胜姬,1619年生下长子幸千代。原本这样的生活应该很幸福,但幸千代却在1621年时夭折。五年后的1626年五月,只有三十岁的忠刻也亡故了。不幸的事还不止如此,在同一年的六月,忠刻的母亲熊姬过世;九月时,千姬的母亲阿江也过世了。在这一串不幸事件发生后,千姬带著女儿胜姬回到江户城,于当年的十二月六日(1627年1月24日)剃发出家为尼,号天树院。
 
千姬出家以后,和胜姬相依为命,她们母女俩被安置在竹田御殿,并且得到了一万石做为生活费。但是在1628年时,胜姬被安排嫁给鸟羽藩主池田光政,从此千姬独自一人居住在江户。1644年时,将军德川家光的侧室阿夏夫人生下一子虎松(德川纲重),但是民间相传在四十一岁时生的孩子是不祥的,便将虎松交由千姬收养。1666年,千姬在江户过世,葬在小石川传通院(位于如今的东京都文京区),法名为“天树院荣誉源法松山大姊”。
 

1618年(元和4年) 构筑西之丸,城的全貌大致完成。1749年(宽延2年)酒井氏的上野前桥入城。1882年(明治15年) 备前丸因失火被毁。1910年(明治43年) 明治大修理展开,耗了9万圆以修理天守阁。1919年(大正8年) 陆军省修理西之丸。其后,第十连队转移往冈山。
 
1928年(昭和3年) 指定为历史遗迹,由文部省管理(实际管理者为姬路市)。1931年(昭和6年) 天守阁被指定为“国宝”。后来,渡橹等亦被指定为国宝。1934年(昭和9年) “昭和大修理”开始。
 

1944年(昭和19年)太平洋战争战局恶化,修理中断。1945年(昭和20年)7月3日姬路大空袭,城内中弹。在姬路本城遗址的中学校舍虽被烧毁,但城的本体却奇迹地免祝融之祸。
 
1950年(昭和25年)大修理。1955年(昭和30年)天守阁以外的修理完结。1956年-1964年(昭和31-39年) 天守阁大维修。1993年(平成5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日本第一个登录的世界遗产。
 

2009年(平成21年)10月,开始了正式命名为“国宝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维修工程。该工程主要着重在外观的整修与内部耐震结构的加强,期间以临时搭建的鹰架屋将整个大天守包覆,虽然在整修期间游客并无法进入大天守内参观,但相关单位特别规划了维修工程的参访行程,让游客搭乘鹰架屋内的临时电梯登顶,近距离观赏大天守的外观。
 
2015年(平成27年)三月,国宝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完成。 与姬路城相似的另外一处古城是《皇氏古建築大全》第12169:熊本城,熊本城是日本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堡。廣泛的範圍內有多個建築物,提供給遊客一個最完整的城堡體驗。城堡由加藤清正始建於1607年,經百年以來只有少數建築物倖存。重建的部份大多是高品質及依照以前的建築方式。城的四周有約800棵櫻花樹,是熊本受歡迎的賞櫻地點。
 

姬路城是我见过最棒的日本古城,身为日本为数不多的现存天守之一,整座城呈现纯净的白色外观,远眺像是迷人的白色丘陵,让天际线染上一种清新的美感,实际走进建物内部后,发现内部保存的相当细心完整。
 
群众可以搭乘山陽新幹線下行線,或者搭乘前往姫路方向的(姫路、網干、播州赤穂方向等)JR神戶線(新快速)
從大阪使用在來線(新快速)大約1小時,從三宮大約需要40分鐘 從新大阪使用新幹線大約需要30分鐘,入城门票:成年人1000日元,小学生、中学生300日元,小学以下免费,持有通票的游客可以购买打折后的门票。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Himeji Castle is a hilltop Japanese castle complex situated in the city of Himeji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yōgo Prefecture of Japan. The castle is regarded as the finest surviving example of prototypical Japanese castle architecture, comprising a network of 83 rooms with advanced defensive systems from the feudal period. The castle is frequently known as Hakuro-jō or Shirasagi-jō because of its brilliant white exterior and supposed resemblance to a bird taking flight.
 
Himeji Castle (姫路城, Himejijō), also known as White Heron Castle (Shirasagijo) due to its elegant, white appearance,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Japan's most spectacular castle for its imposing size and beauty and its well preserved, complex castle grounds. The castle is both a national treasure and a world heritage site. Unlike many other Japanese castles, it was never destroyed by war, earthquake or fire and survives to this day as one of the country's twelve original castles. The castle recently underwent extensive renovation over several years and was fully re-opened to the public in 2015.
 
Himeji Castle lies at a strategic point along the western approach to the former capital city of Kyoto. The first fortifications built on the site were completed in the 1400s, and were gradually enlarged over the centuries by the various clans who ruled over the region. The castle complex as it survives today is over 400 years old and was completed in 1609. It is made up of over eighty buildings spread across multiple bailey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 series of gates and winding paths. Most visitors to Himeji Castle enter the castle via the Otemon Gate into the admission-free third bailey (Sannomaru). The Sannomaru contains of a large, cherry tree lined lawn, and is a popular spot for taking photos of the castle and for viewing cherry blossoms. A ticket booth can be found at the far end of the bailey, where the Hishi Gate marks the entrance to the paid area.
 
The labyrinth-like approach from the Hishi Gate to the main keep leads along walled paths and through multiple gates and baileys with the purpose to slow down and expose attacking forces. At the heart of the complex stands the main keep, a six story wooden structure. It is one of only a handful castle keeps in Japan that feature wing buildings, adding complexity to its appearance. Visitors enter the main keep through an entrance in the lower floor of the building and climb upwards via a series of steep, narrow staircases. Each level gets progressively smaller as you ascend. The floors are generally unfurnished and display just a few multilingual signs explaining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uch as portholes, rock chutes and concealed spaces as well as renovation efforts made over the years to preserve the structure.
 
The topmost floor houses a small shrine and lets visitors peer out in all directions, down over the castle roofs, at the maze-like defenses below and out across the city of Himeji. You can also admire an up close view of the fish-shaped roof ornaments that are believed to protect from fire.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7 14:53:46
Post #10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9回:武士道魂舍身奉公,叶隐闻书君臣戒律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生如樱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静美

 

隱于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国人的世界观里,并没有对于死的玩味和追问,自然也不至于思考人的终极意义。中国的哲学,混合了儒道佛的杂烩,有着灵活圆融的优点,或者说是缺点也行吧,像太极推手一样,以不变应万变,你始终不能攻入它的力量范围。既然回避了死,也就不存在过于激烈的矛盾,没有了寻之无方的痛苦和决裂,一切的智慧,用于现世的较量。

日本文化“小”,所以,山本常朝归隐,自称隐于叶下,不像我国文化“大”,即使归隐,也是隐于林下。叶下与林下,气象之大小,不可同日而语吧!但不能因此而分高下,大的不一定就好,大而无当就不好,小的往往美好。
  

叶即武士,武士归隐,就是叶隐,刚好常朝归隐,便以“叶隐”为书名。但现在的日本文化,多以花喻武士,少以叶喻者。以花喻主君,叶喻武士,为常朝特例,武士“万绿”,而主君就是“一点红”了。
 

山本常朝,1659年生于日本佐贺藩,是佐贺藩武士山本神右卫门重澄七十岁时所生。九岁时做了藩主锅岛光茂的侍童,后一直忠心侍奉藩主。四十二岁时剃发出家,著述《叶隐闻书》。主要观点是:对外,武士要忠君。对内,武士自己要有随时赴死的准备。要像一个真正的武士那样,为了自己所爱,无畏战斗!
 

《叶隐闻书》并没有《论语》的地位大:“闻书”是记录性的,“论语”是论纂性的;“闻书”是个人之间的交谈,谈话内容具有私密性,“论语”是老师教导学生,内容具有普世性;“闻书”是个人笔录,忠实于口述者本人的思想,“论语”是集体编撰,志在代圣人立言;“闻书”的思想是个体性的,论言很自由,什么话都敢说,“论语”是学派性的,语气斩钉截铁,有一种决定论的风格,要代表真理;如此等等……
  

而且《叶隐闻书》,在日本从未享有过像《论语》那样的官方地位。常朝对后世的影响,不是思想,而是狂,每当历史转折时期,狂就冲出来,扭转乾坤。

 
一般来说,面对一种学说或者一种思潮,你应该逆流而上,找到它的源头,研究它最早的几本著述。而不是在下游徘徊,在眼花缭乱的评论和衍生物里自乱阵脚。


好比在没有读《红楼梦》之前,就不应该阅读任何“红学家”的所谓著述,它们不单不能加深你对作品的理解,反而成为你欣赏作品的负担。所以,应该跳过这些汗牛充栋的研究资料和各色心得,直接去读《红楼梦》。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关于“武士道”精神,走这种路线的话你可能会和我一样非常失望。尤其是在我读完号称武士道精神的源泉《叶隐闻书》之后,这种大失所望的感觉异常强烈。
 

关于武士道精神,其实是后世的描摹作了大量铺垫。“生如樱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静美”,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形容武士道精神的名句。
 

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此外新渡户稻造的著作《武士道》已成为解读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门书,是新渡户稻造于1899年在美国用英语写作而成。 “武士道”一词在江户时代才出现,武士道的思想在神道思想的天皇信仰中融合重塑而成。武士道精神越千年,生命力极端顽强,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武士道是非经济性的。它以贫困而自豪。它同文提狄斯一样,“武士的道德是名誉心,与其获得利益而蒙受污名,宁可选择损失。”由于这样极力鄙视金钱和金钱欲,武士道便得以长期摆脱了来自金钱的千百种弊端。武士道并不代表日本,至少不能代表当今的日本。


有人说因为古代的武士道不融商人。日本社会的主流是商业文化,尽管还有一些日本人喜爱武士道,但日本主流文化已经改变,严苛的武士道为精神体系的生活已经成为历史。武士道作为一种独立伦理的训条也许会消失,但是它的精神大概不会从人间消亡。
 

1200年左右,日本出了一个名满天下的法师。他的一生是奔波劳碌的一生,因为他是说艺人,而且也是一名武师,他生活全部就是刀和文学。他的刀如同他的文章一样有名,他到处讲述武士的故事,讲故事时身旁总有一把琵琶,于是人们就叫他“琵琶法师”。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在道路上奔波,


足迹遍及日本各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的刀锈了,但笔却更加锋利。他的文法如同他手中的刀刃,华丽、任性、痛快淋漓,他可以惊人的不顾事实,但他的满怀豪情和个人行为的确成了武士最初的形象。传说,琵琶法师在晚年,为了磨练自己的刀,砍断了上百棵白桦。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未曾找到对手。
 

那时的琵琶法师未曾找到对手,决不是武士太少,而是他的刀术太高。在他那个年代,武士已成为一个阶层,在民间已广为流行,到处可见腰别长刀,头挽发髻、身著真垂的武士浪人。标志著日本进入武家晸治时代。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晸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大化革新以后实行的征兵制随著中央集权制的衰落也日趋松弛。9世纪初改行“健儿制”,而导致服兵役成为贵族的专制,以至军队素质一落千丈。
 

正于此时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干脆成立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一些寺庙、神社也组织了“僧兵”。但庄园武装的建立,对地方构成威胁,于是地方势力也组织了武装力量。一般由当地的富豪组成,称为“郎党、郎众”。


 
武士势力的出现和加强,从11世纪初期开始逐渐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无数分散的武士聚集在一地,统一指挥,组成了武士团。武士团的首领称“物领”下属称“庶子”。


武士团有著极 强的宗族观念,坚决实行首领的命令,实行主从关系。武士在战场上武勇和对主人的献身精神,是武士个人和武士团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新观念,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
 

武士兴起的年代,正是日本从律令社会转变为贵族社会的时期。也正是封建社会开始占据优势的时代。所谓武士的兴起,决不仅仅是贵族与武士之间争夺权利的过程,而且包含了武士从地方富农中产生的新兴力量。那时,作为地方地主的武士,把根扎在土地之中。他们被任命为捕头、押司等,并且拥戴出身名门的武将为靠山。
 

武士道一词真正成为日语单词是在日俄战争前后,明治32年新渡户稻造在美国用英文“BUSHIDO”代表“武士道”当时仅为美国知识份子所知。直至明治41年此书从美国返销日本才被正式翻译成“武士道”。
 

武士道的目的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规章很相近: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念,将他们由受雇的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朴、质朴、胆识、礼节、信义、廉耻、武勇、忠诚、情爱、激越、豪爽、尚武等种种美德。只要武士忠于天职,就能得到荣誉。


这种不计代价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使得武士不会避开堪称无谓的自我牺牲。被敌人团团围住,仍然英勇厮杀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标准看,并非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行为乃是武士由衷忠诚的具体表现。关于这一点,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免有些奇怪,甚至是自杀的行为。事实上并非如此且类似于欧洲的骑士精神。
 

受到武士道深深影响的武士,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时,根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对一切来说,还在其次,让自己行动发挥效果才是正道。奋力一试,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得一死,也比毫不尝试来得好,因为武士完全不用考虑自己的得失,而勇往直前。不过这种精神仍然无法阻止部分武士自阵中逃走,


毕竟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武士道并非要人不管胜算多寡、将自己陷入困境的一味死战,武士必须智勇双全,无谓的牺牲性命是错误而愚不可及的行为。像是经常出现的城内守军开城迎击敌人的自杀行为,就得用武士道重新审视一番。出城迎击围攻城堡的敌军,不啻是自杀行为,但要是能牵制敌军,让领主有时间击退敌军,就是忠义和英勇的表现,而不是自我毁灭的冲动。
 

1600年伏见城最后两百名德川家守军,开城不断迎击西军,正是此类的英勇行为。当然,这种精神也能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有太平洋小岛上的日本守军高呼万岁的自杀式攻击。
 

武士道仍长存于二十世纪的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心中。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为规范一样,也有负面的地方。武士经常残酷的对待俘虏,因为俘虏放弃了武士道。许多武士的敌人在作战后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处决。不像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骑士被俘(通常会被监禁数年)可以用赎金赎回,日本人的作战方式从未采取用金钱换回俘虏的类似作法。武士或大名在战场上被生擒,通常都会不光彩地死在俘虏者的手下。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孔孟之道和神道教、佛教。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
 

新渡户稻造认为,对武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背负责任和完成责任,死亡不过是尽责任的一种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没有完成责任所规定的事务,简直比死还可怕。认为切腹是武士唯 一谢罪的方法的观点是错误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国家灭亡却畏惧死亡的人。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叶隐’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发指。山本常朝本身不是武士,也从来没有打过仗,他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别人而不在乎的习性。
 

武士道的本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 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


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令人震撼的武士道精神,大家都看过在二战时候的电影,日本军人当中有集体自杀的场面,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虚化的武士道精神(也有说法是因为二战时期日本军官在军中传说我国军人会极其残忍的杀害战败的俘虏,很多日本军人不投降),在那个时期的国内却出现了无数的汉奸与几百万日伪军。
 

武士道相传也讲究义、仁、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
 
中世纪的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家族亲兄弟(源赖朝、源义经),骨肉相残。又如因北条氏的策谋,功臣们也就断了命脉。
 

日本战国时代的无情,都有血淋淋的杀戮史为佐证。有杀主君的,松永弹正久秀叛逆弑君将军足利义辉;有杀父亲的,斋藤义龙杀其父斋藤道三;有杀兄长的,今川义元为了继承家主地位,在长兄死后,杀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杀亲子的,武田义信因为不愿背弃三国同盟,仿效他父亲当初流放祖父未遂,被武田信玄勒令自杀。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欧洲武士那样注重个性的。但他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比欧洲武士的游侠精神还要狭隘,这个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绝非是爱国精神,他们爱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历史上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团,比如战国时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时期反天皇势力的武士集团,日本人都给予很正面的评价,评判的标准不是他们的行为是否对日本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忠于自己集团的武士群体,贯彻了武士道精神。
 

二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的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杀并非因为输不起,也不是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才因屈辱而自杀,武士并没有这么脆弱,自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愿已经了结,自己的一生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了,此时此刻就应该像樱花一样毫无留恋的凋谢。
 

剖腹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世界上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The rise of martial arts in Japan is linked to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he Samurai, the military nobility and officer caste of medieval and early-modern Japan.
 
For most of the middle ages, Japan was ruled by Shoguns, military dictators that were appointed by the Emporer. Below Shoguns were Daimyo or High Lords. Below Daimyo were the Samurai, warriors who were regarded a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rmers, artisans and merchants that filled up the bottom three tiers.
 
Samurai were expected to be experts in a variety of battle techniques, both with weapons and hand-to-hand combat. Years were spent refining the smallest details. Kyudo or Japanese archery, for example, has an extensive list of guidelines to follow, from learning how to sit and hold yourself properly, how to dress in the traditional hakama or robe and how to tend for your bow.
For the Samurai,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raft was just as important as firing an accurate shot at your enemy.It was this drive for perfection that inspired such terms as bujutsu, the science or craft behind the technique, and bugei or martial art. Both terms are widely used, along with the comparatively newer term Budo, which once meant a way of life that was both spiritually, physically and morally rewarding, but is now used almost exclusively to describe martial arts.
 
Religion has also played a key role in shaping martial arts, such as Sumo, which has strong ties to the Shinto religion. To this day, Sumo wrestlers still throw salt as they enter the ring to purify the area. Even the canopy draped over the ring, called a dohyo represents the roof of a Shinto shrine.
 
Before it became a competitive sport, Sumo was used to please the Gods or Kami and ensure a bountiful harvest. Although these original aims may now be buried under the competitive spirit of the sport, much of the tradition behind sumo remains intact. Sumo wrestlers still have to dress and wear their hair in a certain way, live in designated quarters and follow a strict code of conduct.
 
But martial arts did not only arise from warriors and religion, the Kanji for Karate can be translated to mean "empty hands" and refers to the farmers who had no formal weapons to use, but their methodical practise was no less intense than any other martial art.
A commonly employed distinction that can be made about Martial Arts is whether they fall into the koryu or gendai budo category, which means whether they came to prominence before or after the Meiji Restoration period.
This descript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is not so easily defined, and there is some argument as to how you can date an art-form. One school of thought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were for use in combat, while modern martial arts concentrate more on self-discovery and improvement.
Of course, many martial arts could encompass both of these, but some examples of Koryu Bujutsu would include sumo, jujutsu or any martial arts that employ katana or naginata (a long spear-like weapon).
Examples of Gendai Budo includes judo, kendo (a wooden sword is used) iaido, aikido or kyudo (as guns replaced bows, kyudo became less of a battle technique and more of an artform).
The ending kanji in all of the above Gendai Budo examples means “the way of…” so kyudo, for example, could be read as "the way of the bow." Other Gendai Budo do not have this suffix, such as Karate, but if it ends in “do” it is more than likely a Gendai Budo.
 
There are far too many martial arts to list here, but almost all of them follow a common appreciation and dedication to both the hard method (goho) and soft method (juho). The hard method refers to direct attacks, or standing your ground whilst blocking attacks, whilst the soft method is far more subtle, avoiding attacks, or throwing your opponent off balance to use their own attack against them. Although every martial art approaches these methods in different ways, as the hard and soft methods mirror the Chinese idea of yin-yang, one is useless without the other, so both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eachings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7 16:06:07
Post #11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1回:教相判释宗派成立,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我去过很多佛教国家,比如印度,缅甸,泰国,老挝,锡兰,柬埔寨,日本,印尼等,这些都是缘起,既然参观过大量的寺院,我不禁要问,佛教到底是什么?我们日常学习的佛教,究竟是什么?
 

关于佛教,可以从其结构的成立、内容、目的三点来进行考察。
 
所谓佛教,首先从其成立上看,是历史上的佛陀释迦牟尼讲述的教诲。因此可以说,佛教是“佛陀所说之教”。第二,从佛陀教诲的内容看,佛教是佛法。在日本古代,佛法这个词用得更经常些。佛教向人们讲述,“佛陀是谁”,“佛陀的本质是什么”。佛陀是体悟了法而成佛的(dharma)。佛陀根据他悟道的内容:法,而展开说教。因此又可以说,佛教是佛法。
 

我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在信仰这个点上是一样的,而在实际存在方式上却表现出种种不同。日本佛教从中国佛教中吸取了许多影响,
 

最后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佛陀释迦牟尼何故要宣扬佛教?佛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思考佛陀讲述佛教的目的。为了全人类,以至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在真理中觉醒而成为觉悟者(佛陀),而成佛,这样的教诲,乃是佛教。也就是说,佛教是为了成佛的教诲。因此佛教是佛道。
 
佛教的构成要素:归依三宝。佛教是佛法,是佛道。三者合一,是为佛教。在这中间,全部有情众生都能成佛(觉醒之人)的教诲,是最重要的。

 
总结而言,所谓佛教,因是佛陀所说之教而称为佛教,因讲说佛的本质:法而称为佛法,又因讲说成佛之道而称为佛道。
 

做为构成佛教的要素,佛法僧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佛陀,佛教不存在。如果佛陀没有对他人宣说他所悟的法,佛教不存在。佛教是佛法,是佛道。做为佛法,如果没有听闻者,就不成立;做为佛道,如果没有实践者,也不成立。
 

在佛教中,佛法僧三宝是必要的。三宝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对象。归依三宝,在世界的佛教徒中,是共通的。
 
我国佛教的特色是教相判释,关于佛教的理解是多样的,而佛教的流传展开也是异彩纷呈。
 

在印度,佛教展开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首先,佛陀在世时的原始佛教,是以释尊为中心的佛教。其次,佛陀灭度之后的部派佛教,虽然被称作小乘佛教,而这个时代的佛教也是“释迦一佛”,也就是说,不承认释迦佛以外的佛陀的存在。第三,过此以后的大乘佛教,认可在全部人类中的佛性。


做为结果,从释迦一佛的佛教,发展为全部人类都可成为佛陀的“成佛”佛教。这是主张在十方世界中,有无量诸佛存在的佛教。
 
大乘佛教在原则上承认万人成佛。中国佛教与日本佛教是大乘佛教。虽然曾经存在过一些部派(小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得到压倒性的信仰。


 
这里要提一下“北传佛教”的概念,它指自北印度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佛教,及由尼泊尔、中国西藏传入蒙古一带的佛教之总称。此系佛教与通行巴利佛典的锡兰、缅甸、泰国、高棉等国的佛教,风格迥异,因其系由印度向北传布,故十九世纪研究佛教之欧洲学者,称前者为北传佛教或北方佛教,后者为南传佛教、南方佛教。整体而言,北传佛教多与传承地之固有文化融合,以大乘为主,流行梵文圣典及其翻译经典。南传佛教则保存较浓厚的印度原始佛教色彩,主要流行巴利语佛典。
 

中国中原地区自东汉由西域传入佛教,东汉末年陆续译出佛教典籍,佛教教义开始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至隋唐而臻于鼎盛,形成天台、华严、法相、律、净土、禅等宗派。宋代以后又渐与儒道融合。汉译佛典的数量极大,现存最古老的汉译佛典是二世纪后半期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所译的。其后经历三国、两晋以至唐、宋各时代,均有译本推出,故现存汉译佛典为数在一千七百部以上,是研究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中国西藏佛教自七世纪左右起直接由印度传入,传入后逐渐形成具有西藏地区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译佛典数量仅次于汉译,其中包含汉译佛典中所未见的中后期大乘经论,是研究中期与后期印度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又因藏译佛典大部分是从梵文原典直译,容易还原为梵文,故也被称为‘准梵语佛典’。其翻译时代始于七世纪,直到十三世纪仍持续着经典的翻译。
 

日本于六世纪前半叶自中国、朝鲜传入佛教,旋即发展为日本之主要宗教,且宗派极多。日本佛教的母体是中国佛教,日本佛教从中国佛教中接受了重大影响。在这里,我们应该先明确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色。不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色,也就无从了解日本佛教的特色。


 
做为中国佛教的特色,可以列举以下四点:其一,保有膨大的汉文圣典;其二,历史悠久;其三,佛教思想规模宏大;其四,成为日本佛教的母体。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佛教思想规模宏大”这一中国佛教的特色上,必须思考教相判释这一问题。在印度佛教中,象中国佛教那样的教相判释不存在。佛教传来中国是在纪元前后。


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业已经过了佛陀灭度之后的四到五百年时间。因此,佛像已经存在,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同时传来。而在大乘经典中,更含有种种内容。为此,大乘与小乘的不同在哪里,种种大乘经典的优劣又在哪里,通过思考这些类似的问题,产生了分类整理佛陀教诲的必要性,也形成了许多学说。

 
做为代表性的学说,天台智顗的五时八教,华严法藏的五教十宗,都是教相判释。在这两种以外,还有种种的教相判释,从大量的大乘经典中选出被看作是最好的一种,探究其中心思想-宗。根据依靠教判而阐明的“宗”,形成了宗派。
 

象这样的佛教思想规模的宏大,在世界佛教史中,中国佛教是最有特色,最值得自豪的。
 

重视慧学的佛教:天台与华严。在思想规模宏大的整体中国佛教中,天台宗与华严宗等宗派应运而生。在印度佛教中,本没有这样的宗派。教相判释与宗派成立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我国佛教因为非常重视教相判释,做为结果,流行对经典论书的注释研究,终于创作了膨大的著述典籍。例如,对于法华经、涅槃经等主要大乘经典的注释,各个宗派从不同的立场,做出了种种解释。
 

在印度传来的传统佛教中,修行佛道必须按照戒学?定学?慧学的三学次第来进行。最初,依据戒学来修正自己的言语动作趋于正道;其次,依据定学来统一散乱之心,以使得思惟专注;最后,依据慧学而使得智慧发挥。
 

在中国佛教中,重视慧学的天台宗与华严宗,成立了伟大的教学。世界上的佛教徒,在印度?中国?日本等,不问国度,不问宗派,戒定慧三学是必修的。但是,中国佛教特别重视以经论研究为中心的慧学。南北朝时代各种各样的学派非常发达,到了隋唐,代表中国佛教的天台宗与华严宗终于成立了。这两个宗派的成立,无疑是中国佛教慧学重视的结果。
 

在慧学重视的反面,似乎意味着对戒学与定学的轻视。做为反弹与弥补,在唐代成立了重视戒律的律宗,与重视禅定的禅宗。
 

禅宗、律宗与净土宗的成立:在中国佛教中,南山道宣成立的律宗,是从戒定慧三学中偏离定慧二学,特别侧重戒学,发达而成的。与此同时,从戒定慧三学中偏离戒慧二学,特别侧重定学,发达而成的是禅宗。与之类似,净土宗的念佛,也可以说是从戒定慧三学中偏离戒慧二学,特别强化定学而来的。
 

象这样,中国佛教大幅度远离了,依据戒学,定学,慧学的次第顺序而修行的印度佛教的通例。这样的律宗、禅宗与净土宗的成立,当然也给日本佛教以巨大影响。在三学之中特别强化戒学定学,而促成的宗派成立,从一个侧面看可以说是实际化、单纯化。更进一步推进这种实际化、单纯化倾向的,是日本佛教。
 

大乘菩萨戒的问题:在中国佛教中,大乘佛教以压倒性的优势流行,然而在出家比丘和比丘尼应该遵守的戒律中,比如在四分律、五分律中,没有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只有受持了具足戒,才能获得出家者的资格。
 

在另一方面,出现了别样的戒律思想。这就是菩萨戒的思想。大乘佛教的菩萨,不局限于自利,要依据自利、利他圆满的精神,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精神来修行。讲述做为大乘菩萨的心理构造的菩萨戒律的经典,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给与后世佛教以强大影响力的梵网经。梵网经又称作菩萨戒经,天台智顗与华严法藏等,都加以研究并留下注释。
 

梵网经所说的菩萨戒,称为十重四十八戒(重戒十条,轻戒四十八条,合计五十八戒)。‘梵网经’的菩萨戒,与具足戒那样的,发誓遵守以取得出家比丘资格的戒律思想是不一同的。在我国佛教中,梵网经的菩萨戒得到大力研究,然而依据这样的大乘菩萨戒的出家者,并不存在过。


 
然而,在日本佛教中,曾经留学中国的伝教大师最澄(767到822),主张依据大乘戒而受持戒律。最澄认为,在佛教的教诲中,有着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因此在出家者中,大乘出家与小乘出家的区别也是必要的。这样思考的最澄,主张大乘佛教出家者不是依据二百五十戒的具足戒,


而是依据梵网经大乘菩萨戒而出家。因此,在受戒作法上,必须建立大乘戒坛。小乘受戒必须需要三师七证的十人,而大乘菩萨戒的受戒,依据一位伝戒师与释迦佛、文殊、弥勒等诸佛菩萨,是可能的。在大乘菩萨戒中,如果连一位伝戒师都得不到,在佛像前自誓受戒是可以承认的。最澄的主张,在佛教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最澄之后,在比睿山修学的日本佛教各宗派的祖师们,都以大乘戒为依据。比如,净土宗法然(1133到1212)在维持圆顿戒伝统的同时,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在法然的场合,守戒与修禅对于净土往生而言都不是必要的,只有念佛才最重要。
 

日本佛教继承了大乘圆顿戒的传统。中国佛教从三学中特别强化戒学与定学而成立了律宗和禅宗,而在日本佛教中,比起戒定慧三学,更重视信、信心,因此产生了重视信、信心的佛教。
 

日本佛教之所以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无戒律的,是因为戒定慧三学集约在信心、信上面了。确实,做为佛教徒,如果没有信,没有信仰,那么戒定慧三学也就没有意义。这是日本佛教的根本立场。
 
象这样日本佛教以中国佛教为模范,而逐渐生发出与中国佛教不同的特色。佛教徒极其重视信仰心,贯彻于日常生活,以实践佛教,这成为日本佛教的基本方向。
 

更进一步,日本佛教把佛教解放给了普通民众,而不再是寺院或者出家僧侣的专有事物。
 
在印度佛教或者中国佛教中,出家与在家有着严格区别。而在日本佛教中,出家与在家(居士)的区别并不严密。那是因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信心、信成为他们的共通的同样重要的东西。在信之中,出家在家并无区别。从这里出发,日本佛教演变而成为在家佛教。佛教的本尊佛像,不仅在寺院,在一般家庭中也设立佛坛,加以安置。这是日本独特的东西。在一般家庭中,安置佛坛的房间,叫做佛间。依据家中佛坛,佛教徒能够时时日日确认检讨自己的信与信心。这个是日本佛教的显著特色。
 

日本佛教如果失去了信与信心,也就失去了佛教的生命。
 
日本佛教强调三学超越的信。戒定慧三学,在信的一点上单纯化、纯粹化,这是日本佛教。可以说,日本佛教把三学集约在了,特别强化在了信、信心上,在信中包含三学。但是,这也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失去了信、信心,就堕落为无戒律的佛教了。


 
与中国佛教相比较,日本佛教在所有的面都表现出单纯化。正如戒定慧三学集约在信这一点上。
 

在日本佛教中,念佛占据着重大位置。念佛在佛教中本是共通的,古来为人们所实践。而日本佛教的念佛,从观念到称念,更从称念到信念,而逐步展开。
 

曾经象中国的庐山慧远所修的那样,静静瞑想,观想佛陀,这是观念的念佛。到了唐代,依据善导,转向了口称的念佛。更进一步单纯化、纯粹化,在日本佛教中变成了信心的念佛。象这样,日本佛教在所有的面,单纯化不断迈进。而在这里,必须提及它的思想背景。
 

做为佛教的根本教理,华严经的三界唯心,三界一心,法华经的诸法实相,治生产业、皆是实相,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涅槃经的悉有佛性,法身常住,这些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都成为日本佛教的背景。
 

日本佛教,比起学问研究,更着重于实际的日常把握,佛教的单纯化、在家化不断进步,把佛教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现在中日的佛教依然能紧密提携,加强联系。依据这样的交流,都不忽视佛教的根本思想,从而促进佛教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


单纯从宗教的角度看,日本佛教并不特殊,相比藏传佛教这样明目张胆的真人崇拜,日本的佛教已经算是很正统了。日本佛教之所以让人觉得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以积极入世的姿态干预现实社会,而且在历史上造成很大影响。日本佛教早期和其他外传佛教一样,走上层路线。这个时候的日本还在推行中部集权的律令制,佛教的出世态度能够满足知识分子和有产者的信仰需求,与日本现实是非常搭配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律令制逐渐脱离基层现实,武家势力(后来演变为幕府)开始替代中央政府管理基层,佛教寺庙作为一种变形的封建单位,也开始争夺基层管理权。幕府体制能够取代公家体制,是因为它的管理方式更贴近基层现实。佛教要向在这种情况下守住自己的地盘,必然也要走下层路线,于是净土宗、日莲宗应运而生。佛教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修行来提高个人境界的宗教,但是对于食不果腹,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农民来说,什么思想道德都是忽悠,吃饱穿暖最重要。
 

日本净土宗与日莲宗的具体思想,我们作为现代人其实全不用管,他们的核心是:“你念了阿弥陀佛或南无妙法莲华经,就相当于受洗成了基督徒,死后可以去天堂。”日本人形容这些教派是“他力本愿”,就是说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靠别人的力量得救——就算都是假的,你付出的代价也几乎为零,何乐而不为?美国人就看得很透彻:所谓的日本佛教,其实和佛教毫无关系,只是基督教弥赛亚思想的同类罢了。所以有人说日本佛教重在证得神我,实际上就是基督教版的佛教,除了日本地少改火化了。
 

因为日本佛教走的是这样的中下层路线,所以天台宗分支的这几个教派迅速扩张。但是百姓需要的不光是心里安慰,还需要更加具体的现实利益,因此更为“先进”的一向宗出现了。一向宗的特色是“不光要念佛去来世享福,还要在现世建成天堂,两倍的快乐结合到一起,才是大善”。一向宗的教义本身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思想,莲如还曾经努力阻止这种政教合一的发展趋势,但是历史的趋势当然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最终,一向宗信众在加贺国建立了寺庙和地主联合执政的共和国,大踏步地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日本人民自发觉醒了……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个什么阶段……总之肯定是要被封建势力疯狂反扑的。信长和家康在剿灭一向宗这件事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最后终于在德川幕府建立前彻底消灭了寺庙势力。德川幕府作为一个内向封闭的集权政府,必然要直接控制基层,日莲宗基督教这种走群众路线的孽障是一定要彻底消灭的。相反,走上层路线尊崇皇权的朱子学和强调出世的禅宗佛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另外,檀家制度让僧侣的生活多少有了保障,不必再像战国时代的老前辈一样刀头舔血了。佛教也就逐渐退化为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日本佛教在天皇与幕府对抗的时期左右逢源,之后又赶上了长期的战乱,所以才有了做大的机会,我国大部分朝代都保持了中部集权,佛教稍微有点起色就被打压,始终没有作为一股晸治力量发展起来,也就没有日本佛教那些戏剧化的历史。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The teacher known as the Buddha lived in northern India sometime between the mid-6th and the mid-4th centuries before the Common Era. In ancient India the title buddha referred to an enlightened being who has awakened from the sleep of ignorance and achieved freedom from suffering.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traditions of Buddhism, buddhas have existed in the past and will exist in the future. Some Buddhists believe that there is only one buddha for each historical age, others that all beings will become buddhas because they possess the buddha nature (tathagatagarbha).
 
The historical figure referred to as the Buddha (whose life is known largely through legend) was born o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Ganges River basin, an area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North India, in what is today southern Nepal. He is said to have lived for 80 years. His family name was Gautama (in Sanskrit) or Gotama (in Pali), and his given name was Siddhartha (Sanskrit: “he who achieves his aim”) or Siddhatta (in Pali). He is frequently called Shakyamuni, “the sage of the Shakya clan.” In Buddhist texts he is most commonly addressed as Bhagavat (often translated as “Lord”), and he refers to himself as the Tathagata, which can mean both “one who has thus come” and “one who has thus gone.” Traditional sources on the date of his death—or, in the language of the tradition, his “passage into nirvana”—range from 2420 to 290 BCE. Scholarship in the 20th century limited that range considerably, with opinion generally divided between those who believed he lived from about 563 to 483 BCE and those who believed he lived about a century later.
 
Information about his life derives largely from Buddhist texts, the earliest of which were produced shortly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mon Era and thus several centuries after his death.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accounts, however, the Buddha was born into the ruling Shakya clan and was a member of the Kshatriya, or warrior, caste. His mother, Maha Maya, dreamt one night that an elephant entered her womb, and 10 lunar months later, while she was strolling in the garden of Lumbini, her son emerged from under her right arm. His early life was one of luxury and comfort, and his father protected him from exposure to the ill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old age, sickness, and death. At age 16 he married the princess Yashodhara, who would eventually bear him a son. At 29, however, the prince had a profound experience when he first observed the suffering of the world while on chariot rides outside the palace. He resolved then to renounce his wealth and family and live the life of an ascetic. During the next six years, he practiced meditation with several teachers and then, with five companions, undertook a life of extreme self-mortification. One day, while bathing in a river, he fainted from weakness and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mortification was not the path to liberation from suffering. Abandoning the life of extreme asceticism, the prince sat in meditation under a tree and received enlightenment, sometimes identified with understanding the Four Noble Truths. For the next 45 years, the Buddha spread his message throughout northeastern India, established orders of monks and nuns, and received the patronage of kings and merchants. At the age of 80, he became seriously ill. He then met with his disciples for the last time to impart his final instructions and passed into nirvana. His body was then cremated and the relics distributed and enshrined in stupas (funerary monuments that usually contained relics), where they would be venerated.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19:42:42
Post #12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2回:日本佛教明心见性,如来密教汉传正法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日本佛教是北传佛教之一,从西域三十六国传入唐朝,再经唐朝传入日本,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日本在统计上约约7万5000座寺院、30万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典古文书都保留在日本。
 

日本佛教的概略,根据文化厅编纂的“宗教年鉴”等统计,日本的佛教徒大半属于镰仓佛教。净土宗系(含净土真宗)的宗派和日莲宗系的宗派占绝大比例,以大乘佛教占大多数。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其间曾引起正反两派不同意见的争执,自此开展日本佛教史新页。日本佛教的发展、演进,可略分为:飞鸟时代(公元546年至公元645年)、奈良时代(645至781)、平安时代(782至1192)、镰仓时代(1192至1333)、室町时代(1333至1600)、江户时代(1600至1868)、明治维新之后(1868至现今)七个时期。
 

日本佛教初期的建立,归功于圣德太子的推展,在他摄政的三十年之间,下诏兴隆佛法,创建寺院,亲自宣讲佛经及著疏,遣使入唐,将自朝鲜传入中国文化的途径,改为由日本直接与隋唐文化的交流,并以佛教为国教。推古三十三年(625),高丽沙门慧灌抵日,弘传三论,开日本三论宗之始,门下俊杰甚多,三论便成为此期佛教的主流。另道昭入唐(653),从玄奘大师习法相,为日本法相宗的初传。综观佛教于此初传期间,得到国家的保护,唯当时社会仍多以求神的心态奉佛,尚未进入真正的慧解与行持。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由中国经百济传日本,初期的弘扬以圣德太子(574至622)为最大功臣,他定佛教为国教,并在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规定全民“笃敬三宝”,说明佛教为“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此后,日本留学僧陆续至中国求法,将中国佛教的思想传承、宗派教说、修行方法等引进日本,逐渐演变成日本特有的宗派佛教思想。
 

奈良时代传承飞鸟时代的护佛政策,以兴隆佛教来护国祐民。有圣武天皇热心推展佛教,兴建壮丽宏伟的东大寺,铸造世界有名的奈良大佛,并请唐鉴真大和尚设坛授戒,正式确立日本佛教的戒法,并推崇华严思想,以体现其政教合一的理念。本期佛教学风鼎盛,


主要宗派有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律宗和华严等六家,即所谓“奈良六宗”。各寺大多诸宗并存,研究者也数宗并学。唯其中以华严宗受圣武天皇的重视,具有优势地位。又法相宗人才辈出,成为本期佛教思想的主流。其他方面如写经、佛教文学、美术等,也同时盛行。综观此期佛教,着重人间性、国家性,并有学术发展的特色,在教理上传承于中国,尚无新论。


 
平安前期的佛教,以最澄和空海从唐朝传入的天台及真言宗最盛。最澄入唐,兼学密、禅、戒各宗,日本佛教因此具有复合性,融和而成日本特色的天台教。空海著有《辨显密二教论》,是最早的密宗教判理论书。至此,日本佛教已渐脱离中国的范畴,而发展出民族化的佛教。另在最澄及空海度唐前后,许多僧侣亦同时至中土求学,即所谓“入唐八家”,也闻名古今,所学皆与密教有关。因此,平安前期的日本佛教,可称为密宗的兴隆时期。又本期佛教深受贵族们所信仰,因此贵族青年皆以出家为风尚。


  
  平安中叶之后,贵族与武士间的矛盾严重,佛教为保护寺产,征集武士为僧兵,于是佛教僧侣涉入了日本政治漩涡,奈良六宗衰微,末法思想产生,但也因对末法的警觉,佛教开始出现新的宗派。首先出现的便是含净土思想的念佛往生派,以空也上人与惠心源信为代表。因此奈良时代国家性、学术性的佛教,到了平安时代,便转变成民间化的佛教。
 

平安末期经过惨烈内战后,由源赖朝于镰仓设置将军幕府,开展了镰仓幕府时代,亦拉开日本武家专政制度的序幕。在佛教方面,新兴宗派纷纷出现,奈良六宗亦有复兴之势,新旧佛教之间产生多元化的互动与影响。
 

净土宗与净土真宗两派,信仰人数最多,为日本最普遍的宗派。因此,净土真宗与日莲宗可说是日本本国化的佛教。日本佛教在镰仓时代是一个转变时期,新的改革运动使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历史上展开新页。
 

由于社会动荡之故,佛教亦由鼎盛而至衰微。唯有禅宗因武士的归仰及其“明心见性”的宗旨,所以能在战祸中一枝独秀的盛行于社会各阶层,也因此产生混合禅味的日本茶道、花道、书道和剑道。又禅宗高僧受到将军和武士的尊崇和拥护,也自然推动了“禅”的盛行。这时期最被推崇的是确立“五山文学”地位的梦窗国师与大灯国师。


另外,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等宗派,皆在创始人圆寂后,因思想正统之争,而逐渐分裂成许多派别,但仍受到许多农民信众的护持。室町末期,进入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佛教形成两种不同的形势:一是与武士联合以适应环境的真言、天台等宗;另一股力量则结合被压迫的民众,如农民及下阶层人,以争取有利形势,如净土真宗及日莲宗等即是。
 

战国时代的动乱结束后,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置幕府,为使日本减少外国的压力与内部纷争,颁行“锁国政策”,以禁止耶稣教及其他容易引起动乱的活动,佛教与其他文化因而能在稳定中持续发展。德川家康是净土宗的信徒,因此努力保护佛教,并将佛教纳入封建政权的体系中。


他颁布“寺院法度”,用来制定各宗派所属寺院的属从关系,及对寺院的种种规定。又实施“寺檀制度”,使全国每一个国民都有归属护持的寺院。由于法度的限制与寺檀的建立,寺院僧侣的生活获得了保障,但也导致佛教发展的停滞。
  

  本期佛教有隐元隆琦禅师(1592-1673)从中国应邀至日本创黄檗宗最受瞩目。“黄檗宗”与临济、曹洞二宗并称,为日本禅宗第三大派。整体来说,本期的法度制度,是奖励学问的,然在思想方面却受到限制,因此在佛学研究上并无特殊表现。反之,江户末期,儒学与国学却积极推展,此时日本神道也应时复兴,但是受到“废佛毁寺”的影响,佛教又进入黑暗期。
 

孝明天皇庆应三年(1867),将大政奉还,第二年开始“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在明治元年(1868)颁布“神佛分离令”,以神道教为国教,又以种种理由,迫令僧侣沿用俗姓,甚至鼓励僧侣食肉带发娶妻。佛教界因此集合信徒发起“护法一揆”(团结一致)运动来反抗,才获得停止,但有日本净土真宗受其影响。


至福田行诫、大谷光尊、赤松光映等新佛教先驱,以世界宗教大势,评驳政府的宗教政策,又有真宗西本愿寺派的岛地默雷等大力宣导宗教自由立场,终于在明治二十二年通过宗教自由的法律规定,佛教至此才得以渡过困厄时期,进入新的时代。
  

  明治二十年前后,自由研究佛学的新风气普遍展开,佛教大学的建立、经典的整理,以及佛学辞典的编纂发行等工作,更充实了日本现代佛学的内容。而在信仰方面,已经脱离中国佛教型态与观念,并且在日本文化酝酿下的佛教也已普及于民间。二次世界大战后,佛教更是蓬勃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极为迅速。
 

日本佛教有几个重要宗派:
 
南都六宗:奈良时代(645-794),佛教主要的宗派有六家,即:三论、法相、成实、俱舍、律宗及华严。三论宗初祖为高丽僧慧灌,于元兴寺大弘三论(625),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开始。其后智藏曾投中国嘉祥门下,道慈亦入中土兼学六宗,分别为二祖、三祖。
 

其后,法相宗取代三论宗的盛世,人才辈出,与后来的天台、真言宗,鼎足而立。俱舍宗多依于法相宗,初传在西元653年元兴寺僧道昭入唐,跟随玄奘大师习法相教义,回国后,广弘法相宗义。二传是在西元658年由智通、智达传入,至玄昉入唐回日本后,法相宗盛行,学僧辈出,以兴福寺、元兴寺为根本道场。
  

  华严宗发轫于西元736年,唐代道璿携华严章疏至日本,圣武天皇极推崇华严。之后,此宗一度衰落。镰仓时代,高辨与凝然为复兴华严的两位巨匠。高辨融和华严与密宗的教学,被尊为严密之祖。凝然精通各宗教义,尤为华严集大成者,宇多天皇曾从师受菩萨戒,赐封为国师,可谓华严中兴之祖。德川时代的凤潭以天台解释华严,识见雄大,为华严宗开创新局。
  

  律宗初传于西元588年,僧尼善信等至百济受戒,回国后,驻锡樱井寺。天武天皇时,道光奉敕入唐学律,至唐代道叡携律本赴日,讲《行事抄》,戒律思想始为流布,是为第二传。唐代鉴真大师自华东渡,传授菩萨戒与三坛大戒,以唐招提寺为本寺,始为日本佛教戒法的确立。律宗曾一度衰微,镰仓时代,俊以京都为中心,提倡北京律,颇受敬重。
 

天台宗:最澄为日本天台宗始祖,曾从中国天台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满受法,返日后,于比叡山融和禅、密、戒、圆,开创四宗融合的总合佛教:日本天台宗(806)。最澄弟子圆仁亦赴唐学天台与密法,至其弟子安然集大成,此时日本天台宗已极度密教化,称为“台密”。台密系统传至后世,总计有十三流派,对日本佛教影响颇大。
 

真言宗:日本真言宗以空海大师为开祖,此在宗派系汉传如来纯正密教(唐密)之嫡传。因空海大师归国后,第一次灌顶传法的地点在京都的东寺,因为史称其所传的密教为东密。是中国失传1200年之久的宝贵如来遗教。
 

纯正密教正式传入中国开始于唐玄宗时期。玄宗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弘扬密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三大士”,中间经一行和惠果等的发扬,形成唐密。
 

善无畏(公元637至735年):又译净师子,称无畏三藏,是中天竺乌荼国佛手王之子,出家后于那兰陀寺得遇达摩掬多尊者(即龙智菩萨)为其授胎藏界大法灌顶,为密教五祖。其后,善无畏三藏遵师命,携带佛经,绕道中亚,于公元716年(唐玄宗开元4年)到达唐都长安,后奉皇帝之诏翻译《大日经》于洛阳大福先寺。《大日经》为密教之根本经典,由善无畏三藏口述,其弟子一行阿阇梨记录而成。


善无畏祖师传授以胎藏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故亦称其为汉地密教初祖。因其具备神通及对密教经典的精通与贡献,善无畏被唐玄宗尊奉为“教主”,入灭后其真身奉塔于洛阳广化寺之前庭。五祖善无畏的著名弟子除一行外,尚有温古、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
 

金刚智(公元663至731年):中印度王子,十岁出家于那烂陀寺,二十岁受具足戒,广习大小乘经律论。三十一岁依止南印度龙智菩萨受教,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受金刚界灌顶传承,为密教五祖。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中国佛法盛行,于唐玄宗开元七年由海路经锡兰(719)、


苏门答腊至广州,翌年至东都,敕迎于长安慈恩寺,寻徙荐福寺,于所住立大曼荼罗灌顶道场以大弘密法普度四众,并翻译密经,译有《金刚顶经》、《瑜伽念诵法》、《观自在瑜伽法》等八部十一卷。后示寂于洛阳广福寺,谥灌顶国师、大弘教三藏,金刚智亦为汉地密教初祖。门弟子有不空、一行、慧超、义福、圆照等。
 

不空(公元705至774年):又作不空金刚,南印度师子国人,天资聪明,幼从叔父游南海诸国,其后出家,十四岁从金刚智三藏学悉昙章,诵持梵经,深获三藏器重,尽得五部三密之法。及五祖金刚智三藏示寂,遵遗命,往印度求法,从龙智菩萨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十万颂、五部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夹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又遍游五印度,于天宝五年(746年)还京师,为玄宗灌顶,赐号“智藏国师”。
 

不空三藏译出唐密的另一部根本经典《金刚顶经》。后有诏使住大兴善寺。自天宝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金刚智及不空两祖师的传授原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后善无畏与金刚智两三藏金胎互授,

并分部将两部大法传授给不空祖师,六祖不空随集两部大法于一身,即“两部一具”,此即唐密的最突出特点,不同于以往印度密教的“两部分传”。不空祖师后期主要活动于西安大兴善寺,历任三代国师,他还是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建立了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以解释咒语实义于其弟子。


不空祖师弟子众多,杰出者有金阁寺含光、新罗慧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寿寺元皎、觉超,世称“六哲”,而以惠果祖师承其法系,受两部大法,是为唐密七祖。
 

惠果(746至805)是唐代僧。京兆府昭应县(陕西)人,俗姓马。世称青龙阿阇梨,为密教付法第七祖。童年入道,初从昙贞研习诸经。年十七随昙贞入内道场,于众中超迈特出,遂为不空三藏赏识,尽传其三密法要,二十岁正式出家受具足戒。复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

从不空受金刚界密法,并融会二者,建立‘金胎不二’思想。此后常应诏入内道场为代宗、公主等修法,并继不空法席,为青龙寺东塔院灌顶国师,故又称青龙和尚。历任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倍受崇敬。师博通显密内外群经,启迪后进不遗余力,四方从学之众常多达数千人。各国入唐求法者多从师受密宗教义,曾授法予日僧空海、新罗僧惠日、悟真等,而将此宗传入日本、新罗。
 

永贞元年示寂,世寿六十。空海奉敕撰其碑文。著有十八契印、阿阇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大日如来剑印、金刚界、金刚名号等各一卷。其中,十八契印所说为密教修法之根本形式,为密教重要著作之一。此外,日本真言宗所谓真言八祖中,师为唐土最后之祖师,故在密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空海所传之两部曼荼罗及其他修法之秘密道具等,皆为惠果阿阇梨授意,命李真、杨忠信等特地新造所作。


 
弘法大师,法名空海(774至835),密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为唐密第八代祖师。据史料记载,大师生于日本讃歧国多度郡弘田乡屏风浦(今四国岛香川县善通寺市)一豪族家庭,父佐伯田公,母阿刀氏,幼名真鱼。自幼聪颖,五、六岁时即有神童的美誉。十五岁入京都长冈京(今京都市西郊),随舅父阿刀大足学《论语》、《孝经》及史传等,兼习辞章。八岁,入京城大学明经科,学习《毛诗》等经史。此时大师已敝屣仕途,志心佛道,作《三教指归》三卷。
 

延历二十三年(804年),空海和尚入唐,师事七祖惠果,惠果大阿阇梨将密法无遗地传于空海和尚,是为唐密八祖。空海大师于大同元年(806年)返国后,先于高雄山寺造坛灌顶(弘仁元年,810年),又于高野山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场金刚峯寺(公元816年),后再得赐东寺(即教王护国寺),建立灌顶道场(弘仁十四年)。
 

大师门人杰出者有:真济、真雅、实慧、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世称十哲弟子。空海与此等门人大扬宗风,而予日本平安时代社会各阶层以极深之影响。

自此汉传纯正密教真言宗,所有奥义尽传于日本。我国自会昌法难后,汉传纯密几乎失传1200年之久。如今现代中国佛弟子,那里还知道什么是密教,什么是密法,喇嘛教充斥,甚至以为密教,密法就是喇嘛教。实在令人唏嘘感叹。开元三大士所传,空海大师继承发扬的才是真正的如来密教,汉传正法,是严格持戒、且密教的道理都和显教的最高义理都是一致的。任何法门、尤其是越高的法门越于佛的戒律没有豁免权,真言宗就是如此说。
 
禅宗:奈良时期禅风已自大唐传入日本,先后成立临济、曹洞、黄檗三大宗派。
  

镰仓时代,荣西入宋求法,得临济心印,后来于京都开创建仁寺,融和天台、密、禅三宗开立临济宗,受到镰仓幕府的信任,后人尊为日本禅宗的开山祖师。临济流传至南北朝室町时代,深受幕府大臣尊崇,认为是完成武士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禅的思想遂深入日本人的生活,与茶道、花道、书法、剑道等,水乳交融,自成一格。室町时代后期以梦窗疏石为主的五山派,是当时禅宗的主流派,受足利尊氏庇护,于京都开创天龙寺,有门徒千人,是五山文学最盛期。梦窗、大灯、一休等为大将,五山十刹法脉欣荣,至今临济宗有六千余所寺院。
  
日本曹洞宗创始人为道元禅师,尝从荣西弟子明全学禅,后入宋,于天童山曹洞宗如净禅师门下得法。返日后,创建永平寺,提倡只管打坐,是为“曹洞宗”。1507年后,柏原安天皇敕额永平寺为曹洞宗的总本山。1589年,由莹山绍瑾所创的总持寺也被钦定为曹洞宗的总本山。因吸收民间流行的祈祷仪式,积极传教,曹洞宗因而大盛,成为日本最大宗派之一,有寺院一万四千七百余所。
  
黄檗宗与临济、曹洞合称日本禅门三足,系由明末中国僧人隐元隆琦融和禅净,成立于江户时代。此宗以黄檗山万福寺为道场,历任住持皆为中国赴日弘化的高僧,近代才由日本僧人住持。万福寺乃中国式的建筑,道场以汉音诵经,法会与修行方式仍保留明代风格。此宗铁眼道光编《铁眼版大藏经》,对日本文化有极大的贡献。
 

净土宗:平安末期(十二世纪),社会荡动不安,人民始有向往他方净土的思想产生。空也于民间提倡念佛法门,以称念佛号为主,净土乃成为普遍信仰。空也之后,天台宗系的良忍创“融通念佛宗”,为净土信仰开辟新局。
  
镰仓时代,法然依中国善导《观经疏》,以平安的东山为据点,强调“往生之道,念佛为先”,净土于焉成立为宗。由于战乱频仍,念佛法门简单易行,于是迅速扩展普及。法然圆寂后,其门下弟子各立其派,其中又衍出一遍上人所创立的“时宗”,风行一时。法然的净土宗系至今仍为日本佛教最大宗派之一,大小寺院有七千余所,对日本佛教影响颇大。
 

净土真宗是极为激进的净土宗,是藉由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期以往生成佛的教说。然只重于信心,也就是净土三资粮的信、愿、行。其只提倡信,可以说信就可以,什么都不必做。因此和净土宗的思想大为违背,不被认为是正法。开祖为亲鸾,此宗以无戒无律为宗规,僧俗一同。亲鸾本人与相国之女成婚,首开日僧娶妻食肉之风。
  
本宗至亲鸾的曾孙觉如,正式以本愿寺为大本山,至室町时代第八世莲如,教势蓬勃发展。江户时代后,分为十派,以东、西本愿寺势力最强。
 

日莲宗:日莲宗异于日本传统佛教,为日莲所创立。本宗以《法华经无量寿品》为中心,主张“妙法莲华经”五字为佛教精髓,凡诵持者,即便是恶人,亦可成佛,又称“法华宗”。然却又不重视整部法华经,只是重点称念其经号和无量寿品,对于其余部分则不予理会。日莲后,本宗相继分门立派,至明治时代,在家佛教运动盛行,由日莲信仰又形成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佛所护念会及灵友会等新兴宗教,参与政治。
 
综观日本佛教,教理上多源自中国宗派而发展,然在修行实践上则趋于易行及通俗化,二十世纪后,日本佛教各大宗派更各自发展法会祝祷、办学教育、社会慈善、学术研究等,佛教事业欣欣向荣,尤以佛学研究堪称代表。从另一方面言,日本佛教有在家化的倾向,至今各宗虽传戒法(一日即成),除少部分寺院和道场严格持戒外,其余三坛大戒早已废绝,寺院僧侣多娶妻生子,和传统佛教的持戒严谨大有不同。此系日本佛教历史发展和明治天皇所致,日本虽然平日不持戒,但是任何宗派在修法期间还是持戒的,日本人也意识到这样是不好的,并且也希望可以改变这个现状,希望日本能恢复持戒清净的佛教观。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While Buddhism in China sent its roots down into the subsoil of the family system, in Japan it found anchorage in the nation itself. Buddhism, when it was initially introduced into Japan from Korea in the 6th century, was regarded as a talisman (charm)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The new religion was accepted by the powerful Soga clan but was rejected by others, and this resulted in controversies that were similar to those that accompanied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to Tibet. In both countries some believ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t statues had been an insult to the native deities and had thus been the cause of plagu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Only gradually were such feelings overcome. Although the Buddhism of the Soga clan was largely magical, Prince Shōtoku—who became regent of the nation in 593—brought other aspects of Buddhism to the fore. Shōtoku lectured on various scriptures that emphasized the ideals of the layperson and monarch, and he composed a “Seventeen-Article Constitution” in which Buddhism was adroitly mixed with Confucianism as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In later times he was widely regarded as an incarnation of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hvara.
 
During the Nara period (710–784), Buddhism became the state religion of Japan. Emperor Shōmu actively propagated the faith, making the imperial capital, Nara—with its “Great Buddha” statue (Daibutsu)—the national cult centre. Buddhist schools imported from China became established in Nara, and state-subsidized provincial temples (kokubunji) made the system effective at the local level as well.
 
After the capital was moved to Heian-kyō (modern Kyōto) in 794, Buddhism continued to prosper. Chinese influence remained important,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hinese schools that became dominant at the royal court. Mount Hiei and Mount Kōya became the centres for the new Tiantai (Tendai) and Vajrayana (Shingon) schools of Buddhism,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sophisticated philosophies and complex and refined liturgies. Moreover, Buddhism interacted with the indigenous Shintō and local tradition, and various distinctively Japanese patterns of Buddhist-oriented folk religion became very popular.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ies marked a turning point in Japanese history and in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Buddhism. Late in the 12th century the imperial regime centred at Heian collapsed, and a new hereditary military dictatorship, the shogunate, established its headquarters at Kamakura. As part of this process, a number of new Buddhist leaders emerged and established schools of Japanese Buddhism. These reformers included proponents of Zen traditions such as Eisai and Dōgen; Pure Land advocates such as Hōnen, Shinran, and Ippen; and Nichiren, the founder of a new school that gained considerable popularity. The distinctively Japanese traditions that they established became—along with many very diverse synthetic expressions of Shintō piety—integral components of a Buddhist-oriented ethos that structured Japanese religious life into the 19th century. Also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Buddhist groups allowed their clergy to marry, with the result that temples often fell under the control of particular families.
 
第913回:盛唐文化奈良时代,遣唐大使南都六宗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20:07:39
Post #13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3回:盛唐文化奈良时代,遣唐大使南都六宗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从大阪乘车去奈良非常方便,我们下了火车之后就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行走,自助游客并不多,跟团游客多乘坐旅行社的大巴客车抵达,我们先参观了奈良公园,它位于奈良市街的东边,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广阔,若草山、东大寺、春日大社、国立博物馆等奈良的名胜古迹大多在这里。在明治21年(1888年)成为了县立公园,是日本现代公园的先驱之一。大正11年(1922年)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名胜。
 

奈良公园在占地660公顷的辽阔区域内,囊括了由奈良时代(710至784年)延续下来的东大寺、兴福寺以及正仓院等名胜古迹,是一座规模雄伟、绿树成荫的历史公园。最为有名的是春日大社的鹿群,它们被看成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人们的悉心照顾。另外,以奈良八重樱和九重樱为主,公园内还有约1700株不同品种的樱花树。尤其是象鹭池、若草山山麓、东塔遗址以及兴福寺一带、荒池、春日野园地、东大寺周边等,公园内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我们尽量多花一点时间仔细欣赏。
 

成群嬉戏于公园里的鹿,因与春日大社流传的白鹿传说有关而受到保护,且被指定为国家的自然保护动物。享受这美丽的大自然最好是在碧绿的若草山和鹿毛色美的初夏,或是满山红叶的秋天等出游行乐、毕业旅行的季节。但是,在淡季时您可悠闲自在的在此散步。
 

一年四季无论何时,奈良公园都有吸引人的景观。公园有1300多头鹿生活在这里,这些鹿大多温顺而讨人喜爱,但在发情期时鹿群非常暴躁,经常攻击年弱的游客。
 

春日大社于768年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是藤原氏一门的氏神,由武翁槌命乘鹿而来的传说,把鹿作为神的使者。


 
春日山的春日大社是日本全国各处的春日大社的总部, 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春日山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千年以来都被禁止砍伐,因而遍布着以槲树、米储类树木等为主体的常绿广叶林的原始森林。由于春日大社从公元9世纪起禁止采伐树木,原始林得以保护,并作为与春日大社不可分离的景观和春日大社一起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特征为并立的4个社殿组成的本殿,围绕本殿的朱红色的回廊与春日山麓的绿色丛林相映成辉,与屋檐下垂下的灯笼和社殿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风景画。朱红色的主殿自古就以藤树著名,社内的3000座石灯笼和吊灯笼也也十分有名,在“春日大社神苑”里种植着约300个品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均在古代有名的歌集《万叶集》中有记载。 另外,社内还藏有包括520件国宝级文物在内的3000件文物。
 

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开始日本历史上知名的“奈良时代”(ならじだい710至794),此期间历代天皇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社会经济得到大为发展,此时的奈良朝受我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


此时的日本社会俨然处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但此时对后世的积弊也在形成,班田制难以形成,天皇专制国家的经济发生动摇,中央权集体制因内讧逐渐削弱。于794年,天皇迁都于平安京标志“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平安时代” 此时全国大兴造寺、造像,堂皇的绘画、华丽的装饰艺术,今天仍见于奈良的寺院和正仓院宝物中。
 

奈良时代(Nara Period) ,始于迁都于平城京(今奈良)的710年,止于迁都于平安京的794年,历经八代天皇。元明女帝是奈良时代的第一代天皇。她死后,还有元正(女)、圣武、孝谦(女)、淳仁、称德(原孝谦)、光仁、桓武。女人在奈良朝占了四代共三十年。圣武这一代几乎是皇后光明子掌政,淳仁这一代也是上皇孝谦的天下。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奈良朝与唐朝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遣唐使来完成的。
 
在日本史料中,遣唐使早期称为“遣唐大使” 、“西海使” 、“入唐使” ,后来才正式称作“遣唐使”。与一切其他国家的使节一样,唐朝称之为“朝贡使”。
 

从630年至894年,日本遣唐使的任命次数,有18次 、19次 、20次等诸说。其阶段的划分也有两期、三期、四期等不同划分。从其派遣目的来看,两期划分法较为合适。前期从630年至669年,一般由2艘船组成,乘员约250 人左右。主要是为了解决朝鲜问题,力图维持其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可以说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派遣的。后期从702年至894年,船只增至4艘,乘员超过500人。主要是为了全面而系统地输入大唐的先进文化,以促进自己国家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遣唐使团成员包括:(1)官员。大使一人、副使一至二人、判官一至四人、录事一至四人。有时在大使之上另设押使或执节使一人。他们负责对唐的外交、贸易以及代表团的日常生活等事务。押使、执节使、大使和副使,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人物,选任甚为谨慎。除具有外交才能外,还须有堂皇的仪表,优雅的风度,以及有关我国的知识和礼仪方面的较深修养。(2)随行人员。有留学生、留学僧、还学僧、请益生、知乘船事、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船师、卜部、音声长、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船匠、柁师、挟杪、傔人、杂使、水手长、水手等。
 

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完成外交使命、吸收先进的唐朝文化、提高航海的成功率。
 

遣唐使赴唐的航线主要有三条。前期多走北路,后期则改走南岛路或南路。(1)北路。这是自汉和三国以来,中日交通的早期航线。从难波、北部九州的筑紫起航,经壹歧、对马岛至济州岛,然后沿朝鲜半岛西南沿岸北行,自汉江口、瓮津半岛起,折而向西,横渡黄海,至山东半岛之登州或莱州登陆。或自汉江口继续北行,越过鸭绿江口,西航,到辽东半岛之南端,通过庙岛列岛,到登州。此路航期长,但多沿海岸航行,较为安全。(2)南岛路。由北九州的筑紫沿九州岛西海岸南下,经奄美岛、琉球,越东海直达长江口岸。(3)南路。由北部九州的筑紫横渡东海,到达长江口岸。南岛路和南路航期虽比北路短,但海难事故较多。


 
遣唐使团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饱学之士,或有某种高超技艺的人才,他们将在唐期间学得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回日本,对日本的制度、法律、宗教、教育、文学、乐舞、书法、工艺美术、史学、医药、历法、建筑、体育娱乐、衣食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遣唐使除了带回先进的文化技术之外,还带回了许多珍货宝物,有些现在还保存在奈良的正仓院。他们的贸易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的中日物质交流。
 

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诏书,正式宣布实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班田制从它颁布到消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其颁布至742年,第二阶段从743年垦田永世令颁布至800 年,第三阶段从801年一纪一班令颁布至902年。
 

班田制实行班田收授,首先须编定全国的户籍。正仓院所存8世纪初的户籍详细地记述了姓名、年龄、受田额、家属关系、人口数、疾病、贫富等级、租税的课与不课等。户籍每六年编制一次。班田的具体作法是: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一段约1983.4平方米),


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还相应给以若干宅地和园田,为世业田,若绝户还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
 

班田制在实施之初还算顺利,从646年至713年,共班田十二次。但此后越来越难以维持。这是因为:首先,沉重的租庸调和徭役负担,使大多数公民无法承受而抛弃户籍和口分田逃亡;其次,由于土地不能私有,因此无人垦田,而人口却不断增加,致使无田可班;另外,贵族和官吏营私舞弊,利用掌管班田之权,大量侵占公田,并使自己获得的位田、职田、赐田等变成私有土地。
 

为了鼓励荒地的开垦,增加收入,723年,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修沟池开垦的土地,多少不限,允许开垦者三代占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田地,只准一代占有。由于农民倦怠,收效不大。但此法的实施却成为国有土地私有化的契机。
 

743年,政府又颁布了《垦田永世私财法》。规定按位阶限定开垦土地面积。一品及一位准垦500町,二品及二位准垦400町,三品、四品及三位准垦300 町,四位准垦200町,五位准垦100町,六位至八位准垦50町,初位至庶人准垦10町,郡司大领、小领准垦30町,主政、主帐准垦10町。申请获准后,三年内必须结束开垦。在以上规定下的垦田,永世归开发者私有。有势力的寺社、贵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垦殖扩大领土,促进了庄园的发展。
 

与班田制相适应,奈良朝的租税实行租庸调制。租按田地面积征收,一段口分田征稻谷二束二把,约占收获量的 3%。庸是代替劳役而交纳的实物。正丁(21~60岁)每年去京城服劳役十天,相应的庸则纳布二丈六尺;次丁(61至65岁)二人的庸布相当于正丁一人。


除布外,还可按当地所产交纳米、盐、棉等,并运往中央,脚夫由纳庸户负担。调只限男丁负担,按照正丁、次丁、中男(17~20岁)等不同等级交纳绢、絁、布、绵、染料、油等土特产品。调和庸每年8月中旬开始征收,近国于10月末、我国于11月末、远国于12月末以前上交大藏省,充作中央的费用。
 

除了交纳租庸调之外,百姓还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兵役是一种很重的徭役。根据大宝令的规定,有四分之一的正丁被指名服兵役。到军团当士兵的被分为十班,每十天轮流值勤,粮食、武器自备,免除其它徭役。若是去京城当卫士则须一年,去九州当防人则长至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


还有一种徭役是出“仕丁”,每五十户出二人,到京城为朝廷服役三年,免除调庸和其它徭役。至平安时代允许出钱代役。
 
在赋役令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徭役称为“杂徭”。正丁每年限六十天,次丁三十天,中男十五天。一般由国司征调,从事官衙、道路、堤坝的修建等,原则上不供饮食。


此外还有雇役,即雇佣公民修建都城或耕种官田。虽名为“雇”,但报酬甚少,实际上也是一种徭役。
 
奈良时代农业有了显著发展。首先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铁制农具如铁锨、镬、锄、镰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同时开始使用牲畜,出现了带铁刃的犁和耙。畜力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表现在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如当时的水稻栽培,已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程序,广泛采用了先进的插秧技术和割茎法。
 
奈良时代的农作物种类丰富。水稻品种可分为糯与粳、早稻与晚稻。除水田外,当时还经营旱作,杂粮作物有大麦、小麦、粟、大豆、小豆、荞麦等,蔬菜有芋、姜、葱、蒜、韭菜等,经济作物有桑、纻、麻、漆、梨、栗等。此外,养蚕也相当盛行。出羽、相模、常陆、上野、下野、武藏等地,都是蚕丝的主要产地。


奈良时代手工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手工业有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官营手工业作坊由中央各寮、司以及国衙、郡衙设置,生产高级手工产品。这些产品专供宫中消费和朝廷使用。家庭手工业作坊则生产较简单的产品。
 

手工业发展中最突出的是纺织业。家庭纺织业以农家妇女为主,一般生产布、絁、绢之类,主要供家庭自用和缴纳庸调。中央设有官营作坊织部司,由挑文师、挑文生负责技术,下属数百户织人,分别生产锦、绫、罗、绮等高级纺织物。为了推广丝、绵织业,朝廷经常派挑文师、挑文生深入全国各地,传授技术。
 

日本的造纸术是从我国传去,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的造纸技术已相当发达。纸的品种有“谷纸”、“麻纸”、“檀纸”、“宿纸”等。780年遣唐使来唐时,其使者兴能即大使布势清直带来的纸“似茧而泽,人莫识”。他带来的两幅纸,后来被五代文人陶谷看到,陶谷在《清异录》中描绘道:“一云女儿清,微绀;一云卵日光,白滑如镜面,笔至上多褪,非善书者不敢用,意惟鸡林纸似可比肩。”
 

708年,由于武藏国秩父郡发现一种含杂质极少的自然铜“和铜”,日本政府为了纪念“和铜”的出现,改年号为“和铜”,同时以唐朝开元通宝为模式,铸造了一种名为“和同开珎”的货币。这是日本政府发行货币的嚆矢。
 
奈良时代畿内的难波、泉、宇治、势多等流通经济上的要地,通过淀川水系和陆路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流通经济圈——“中央交易圈”。对于当时主要以实物来运作的律令中央财政而言,这个交易圈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官员将分配到的实物通过这个交易圈换成自己所需物品。


当时平城京设有东西市,进行物品的交易。但是仅靠平城京的东西两市还不足以满足朝廷和官员对物品的需求,所以中央交易圈扩大到畿内各要地。政府和官员或在各要地设置庄、所,或派使者前往交易,以获得所需物资。如为建造东大寺专门设置的造东大寺司,在泉津设置了泉木屋所、在宇治设置了宇治司所、在势多设置了势多庄,又派交易使去难波。
商品的流通离不开商人。奈良时代平城京的东西两市和畿内各要地的市,都有很多商人活动其间。市中设有市司,专门管理市场的秩序,检查商品质量和价格,商人都在市司注册。
 

在迁都奈良之际,有些原来的大寺被迁往新都,如元兴寺、兴福寺、大安寺、药师寺等。但这还远远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他们大肆兴办佛教事业。奈良时代由国家兴办的佛教事业中,最著名的当推东大寺和国分寺的兴建。

东大寺及其卢舍那大佛像是由圣武天皇于740年发愿,于743年开始兴建的。圣武天皇建东大寺和大佛的目的是为了依赖“三宝之威灵”,祈求天下太平,国家富饶繁盛。在兴建东大寺和巨大铜佛像的过程中,花费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动用了举国的财力,又号召民众自愿出力支持。751年大佛殿建成,翌年4月,由朝廷主持举行盛大的大佛开眼供养法会。
 

所谓国分寺即是设在各国国都的寺院,有比丘住的国分僧寺和比丘尼住的国分尼寺。它的兴建实际上是效仿我国,修建国分寺的步骤,大致分为如下三步:第一步是737年3月,诏令每国造丈六释迦佛金铜像一躯和左右配置的菩萨两躯。当时虽然还没有国分寺的名称,但因这个释迦像可以认为是国分寺的主佛,所以此举当是修建国分寺的先驱。第二步是740年6月,令每国抄写《法华经》十部,修建七重塔。
 

这是以《法华经》第四《法师》第十为依据的,实际上就是国分尼寺的前驱。第三步是741年2月,诏令各国设置僧尼两寺,僧寺置僧20人,名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尼寺置尼10人,名为“法华灭罪寺”。前者是根据《金光明最胜王经·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所说,为的是消除国家的灾祸,祈求四天王保护;后者主要是为了比丘尼灭罪行善使诵《法华经》而修建的。国分寺在建造中并不顺利,由于各地政府在饥谨、疫病流行之后,财力不足,民力疲敝,建寺造塔工作进展缓慢。直到770年,这一造寺工作才基本结束。实际上,有些地方的国分寺并非新建,只是旧寺的利用或改造。
 

都城奈良的东大寺与地方上的国分寺之间,在组织上并无上下所属的关系,但因为东大寺在中央,由天皇组织修建,而国分寺在地方,由国司监造和监管,所以不仅在佛教信仰上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有上下所属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东大寺也称“总国分寺”。
 

奈良时代的寺院分为国家的大寺、国分寺及属于私人寺院的“定额寺”、普通的私寺等。国家的大寺,是据历代天皇和皇室成员“敕愿”建造的,也称为“御愿寺 ”,如称为“南都七大寺”的东大寺、兴福寺、元兴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法隆寺。“定额寺”是为定额所限而得到朝廷承认的大寺,是由官吏或贵族修建的,其管理和维修需由国司和造寺施主共同负责。
 

寺院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天皇、政府和贵族的施舍,包括土地、封户、奴婢及财物等。如749年,东大寺兴建接近完成时,天皇施给东大寺垦田100町,不久又诏定垦田限额可达4000町,前后施封7500户,另施给奴婢达400多人。
 
奈良时代的建筑,受隋唐时代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平城京的建设和佛寺的建造上。平城京的面积虽然只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但如前所述,其结构与长安城极为相似。
 

佛寺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也非常接近唐朝寺院,如正殿都在寺院的中心位置,正殿前有中门,中门前有对称的一对塔。在鉴真的设计下修建的唐招提寺,尤其受到了唐式建筑的影响,明显体现出唐朝风格。此外,住宅建筑也有向唐学习的趋势。如724(神龟元)年太政官上奏,为了显示京城的壮丽,凡五位以上官员的府邸和殷实庶民的住房都要把原来的板屋草舍翻改成瓦舍,并涂以赤白之色。
 

奈良时代,随着我国佛教宗派的不断传入,逐渐形成了六宗: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佛教史上称之为“奈良六宗”,相对于平安时代的京城(今京都),又称“南都六宗”。奈良六宗与平安时代以后出现的诸宗相比,更注重经典学问的研究。僧侣常兼数宗之学。
 
三论宗以主要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三部佛经而得名。起源于印度,后由鸠摩罗什传入我国。至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625年,吉藏的弟子高丽僧人慧灌将三论宗传入日本,后由法隆寺的智藏、大安寺的道慈发展成为日本古代佛教的重要宗派。
 

综观奈良时代的佛教,有如下特点:在国家直接控制之下,被作为镇护国家的要法。与晸治关系比较密切,僧侣染指晸治,朝廷对僧侣待遇优厚。寺庙均建于城市中,被称为“都市佛教”。追溯此时期形成的奈良六宗的起源,其主要传人几乎均为留学僧或渡来僧,因此各宗与朝鲜半岛和我国大陆的佛教宗派具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其教相判释、教义戒法几乎是原原本本从我国引进,并无多大发展。奈良佛教的制度逐步完备,从僧官设置、僧位授予、僧尼的品行衣食住行等均有详细规定。
 

奈良朝虽然积极地推崇和信仰佛教,但从总体上看,其治晸的指导思想,是以儒家晸治贯彻始终的。儒家晸治的核心内容,其一是“晸在养民”。把富国安民的基点,放在农村的安稳和农民们摆脱贫困上。奈良时代“农者天下之本”的思想,始终成为统治者治晸的首要大事。其二是“简人任能”。对于各级官吏的选拔、晸绩良劣都十分注意。其三是“俭约”。儒家认为,帝王崇尚俭约,则民心不乱,国可兴盛。奈良时代虽然大造佛像,用尽国库,但从全面来看,历代天皇均比较注意俭约。
 

在我国,儒家把“孝”提高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在儒家学者看来,“孝”不仅指在生活上赡养父母,还要无条件地顺从父母。在日本,儒家经典传入之前,并不存在上述意义上的“孝”的道德观念。日本统治者倡导“孝”道,主要是在进入奈良时代之后。中央和地方统治者通过制定法令和采取行晸措施对“孝”道予以宣扬,使其逐渐渗透于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孝”道成为公认的道德规范。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在飞鸟时代时,日本就已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传入了仗乐,仗乐其实是源于我国之踏歌。到了奈良时代,唐乐、渤海乐、林邑乐等大陆乐舞又东传入日本,乃成为流行的音乐。在天武、持统两位天皇时设置了专门的乐官,雅乐寮乐官的设置对日本以后的歌舞、音乐发展有很大影响。据《大宝律令》的规定,在治部省设雅乐寮,雅乐寮设有头、助、允、大允、属,四个等级的官员,并分派专门的歌人乐师学习各种音乐、舞蹈,以在宴会或宗教仪式上进行表演。
 
直到平安初期,来自大陆的乐舞被称为“雅曲、正儛”,而传统的乐舞则叫做“杂乐”。当时在日本的宫廷内不仅表演传统的乐舞,还融合表现各种外来的乐舞,歌人乐师们演奏各种乐器,穿着华丽的服装表演各种乐舞。在天平胜宝三年(753年),日本宫廷又模仿唐制,为女踏歌、女乐设置内教坊,而当时为了配合特技与魔术表演而演奏的散乐亦相当盛行,并成为之后猿乐的雏型。
 

奈良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和歌《万叶集》和汉诗《怀风藻》。和歌与汉诗相对,和歌指日本的民族歌谣,汉诗指从我国传入的诗体。
完成于奈良末期的《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共20集,收录了4至8世纪间的长歌、短歌、旋头歌4516首,据说其编者是大伴家持。《万叶集》中的文字均用汉字标音,即“万叶假名”,标志着日本假名文字的草创。集中收录和歌的作者既有天皇、贵族、僧侣和文人,也有农民、士兵和民间歌人等。内容主要吟咏爱情、劳动、自然景物,也有神话传说等。
 
751年编成的《怀风藻》是日本人创作的第一部汉诗集,一卷,编纂者不详。共收录了天智朝至圣武朝64位诗人的120首汉文诗。诗风受我国六朝诗及唐初王勃、骆宾王等的影响颇深。全集除7首七言诗外,其余100多首均为五言诗。作者有皇族、朝臣和僧侣等,如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文武天皇、长屋王、藤原不比等父子、丹广成、淡海三船、石上宅嗣等人。其内容主要表现宫廷的饮宴、仪礼等公事性活动,为天皇歌功颂德。

在奈良文学中,还有一些值得鉴赏的传记与小说。传记如淡海三船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思托的《延历僧录》,小说如无名氏的《蒲岛子传》等,在日本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唐大和上东征传》又称《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鉴真和上东征传》,淡海三船所著,于779(宝龟十)年成书。记述了鉴真应日僧容睿、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到达日本,传布律宗,于东大寺设戒坛,建唐招提寺等经过。
《延历僧录》为鉴真的弟子思托所著,于788(延历七)年成书,其立传不限于僧侣,涉及帝王、皇后、官吏、居士等。
《蒲岛子传》成书早于《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汉文小说。它用和式古汉语写成,其题材与文体样式,皆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
 
8世纪前后是东亚各国相对统一的时代,各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均田制和由它脱胎而来的班田制、丁田制,先后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封建的中央权集国家,至8世纪中叶达到发展的顶峰。
 

8世纪的我国,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期,它与阿拉伯帝国东西相峙,成为亚洲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与唐朝维持良好的国家关系,通过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是奈良朝和前期平安朝外交政策的核心。
675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结束了半岛上三国鼎立的时代。统一的新罗在唐帝国律令的影响下,进一步完善了中央权集封建国家政治体制;在土地制度上模仿唐的均田制实行丁田制;在文化上向唐派出大批留学生,自觉地吸收唐文化。8世纪日本与新罗曾多次交换使节,但由于日本对新罗采取大国主义姿态,将其当作属国看待,所以双方关系恶化。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Nara, or more correctly Heijokyo, as it was known then, was made the capital of Japan from 710 to 784 CE, after which time it was relocated to Nagaokakyo. The previous capital was Fujiwara-kyo, but Nara had the advantage of being more centrally placed, located 30 kilometres south of Kyoto. Later historians gave the capital’s name to the period 710 to 794 CE even if for the last decade it was no longer the most important Japanese city. During the Nara period the Chinese-style ritsuryo constitution matured; Chines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Buddhism became the state religion. The Nara Period (A.D. 710-794) began with the completion of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Heijo (Nara), Japan's first true capital and first true city, in 710. Before Nara was made the capital the capital was changed with each new emperor so that he would not be jinxed by the death of his predecessor. Japan's Imperial Family resided in Nara and gradually extended its authority across the country. Until then the capital, or the seat of the throne, had been moved frequently within the area around the present cities of Nara, Kyoto, and Osaka.
 
第914回:世界最大木造建筑,佛法东渡大华严寺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20:29:12
Post #14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4回:世界最大木造建筑,佛法东渡大华严寺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2017年元旦,我在新西兰的一个旅馆看到一本英文版的日本历史建筑介绍,我当时就知道日本东大寺的大佛殿内有一根木柱的底部有一个洞,我一直非常好奇,2017年底,原本有一个机会陪客户去日本商务考察的,日本签证都申请好了,可惜年底时客户临时变卦,让我的日本之行成了泡影。
 

2019年底,我发现北大同学也去东大寺旅行了,她也看到有小孩在大佛殿内有一根木柱的底部钻洞,我如坐针毡,心想趁春节一定要去一下日本,


到了2020年春天,终于找到机会来到了东大寺,进入大佛殿内参观时,遇到很多日本女老师带着大批的日本学生在寺内参观,后来我终于看到学生排队在大佛殿内右侧的一根木柱的底部钻洞了,据说如果学生能从洞内穿过,就会醍醐灌顶,学业有成。。。
 

那天我们先参观了兴福寺,兴福寺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1210年为追悼藤原不比等而建的北圆堂。这是一座和法隆寺梦殿相似的八角形建筑,不过,北圆堂的屋檐更高。堂内供奉了运庆晚年的雕刻杰作—活跃在印度的法相宗祖师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南圆堂是西国33所当中的第9个领取护身符之处,堂前的紫藤是南都八景之一。南圆堂前已经挂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拜游客们的祈愿木牌。


 
兴福寺为一座位于奈良市登大路町的寺院,为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的大本山,为最早被建于公元 730 的五层塔,楼高 50.8 公尺。 该塔曾经几度遭受战火的摧残,现在的塔是公元 1426 年重新建造的第六代塔,也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也是仅次于京都东寺五重塔的日本第二高木塔。 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而登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列。兴福寺五重塔是奈良的城市标志,夜晚点灯之后的五重塔装饰着奈良城夜空,人们就在这远眺的瞬间重返远古时代。
 

中国的寺塔建筑是随着佛教传入日本。7世纪初,在日本奈良所建的法隆寺(公元607年初建),即是现存日本最古的南朝式木结构佛教建筑群之一。寺内其他建筑有金堂、中门、回廊和本图所欣赏的五重塔。该寺的布局、结构以及形式无不受到我国南朝时期建筑的影响。如寺内的金堂与五重塔,分别坐落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


金堂原在北回廊之外,即藏经殿的后侧,此种布局在日本称作百济式。直到1949年那场大火以前,寺内所有建筑物都属早期的原物(虽在公元708年被火毁过),现有的已是重建的了。其余如藏经楼、传法堂、食堂和东院的梦殿,均为8世纪前半叶的遗物。这里的五重塔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形制基本上与今仍保留的奈良室生寺五重塔(8至9世纪建)、京都府醍醐寺五重塔(952年,总高36米,其中相轮高12.4米)等寺塔大体相同。此处选赏的这件建筑物,是日本古寺塔中最佳艺术品之一。
 

兴福寺是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位于奈良市登大路町。天智天皇八年(669),藤原镰足之嫡室镜女王继镰足遗志,于山城山阶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区东野之地)建立山阶寺,安置丈六释迦像。


此即本寺滥觞。天武天皇元年(672)将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厩参(今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剑池附近),改称厩参寺。和铜三年(710),迁都平城京之际,藤原不比等复移寺址至现地,且易名为兴福寺。


 
此后,随着藤原氏之隆盛而兴隆,成为南都七大寺之一,并为法相、俱舍教学之中心道场,人才辈出。平安时代,兼管春日社,威势更盛,拥有庞大之庄园与僧兵。镰仓、室町时代以后,由于兵乱频仍,僧众纷纷自立门户,庄园又多为募府所收回,故寺势逐渐衰落。明治维新之际,百余塔头尽皆废绝,乃隶属于真言宗。明宗十五年(1882)独立,成为法相宗大本山。
 

自天平宝字元年(757)慈训担任别当以来,本寺寺务由别当、权别当管理。中世以降,别当一职由一乘院、大乘院两门迹轮流担任。又,本寺多次遭回禄之灾,现存建筑物有中金堂、东金堂、南圆堂、北圆堂、五重塔、三重塔、大御堂(菩提院,俗称十三钟)等。其中,北圆堂、三重塔为镰仓中期再建;东金堂、五重塔则为室町初期再建。本寺寺宝丰富,现存国宝、重要文化财级之贵重文物多达百余件。
 

千年古寺奈良兴福寺距离近铁奈良车站不到五分钟路程,寺本身既没有壕沟,也没有围墙,和广阔的奈良公园连为了一体。参观兴福寺境内也无需特别门票,游人们在参观完兴福寺内的建筑物之后,还可以和奈良公园里的小鹿们嬉戏游玩。
 

东金堂重建于1415年的东金堂,虽说是室町时期重建的,但是依然保持着天平建筑样式,采用四面坡形屋顶建筑。堂内供奉药师如来,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文殊菩萨、还有十二生肖像、佛头等佛像珍品。


中金堂再现了于1180年被烧毁的西金堂内部的宗教空间。堂内的阿弥陀如来像、以阿修罗像为代表的八部众像、十大弟子像、金刚力士像、天灯鬼、龙灯鬼像等佛像,为游客们感受天平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兴福寺是感受日本佛教魅力的宝地,雕刻精美的阿修罗像和仿佛真人般的金刚力士像尤为特别。兴福寺内三头六臂的印度战神阿修罗并没有战神的勇武与杀气,而是一个俊美的少年阿修罗,三张脸上没有战神的杀气,更多的是忏悔的表情。阿修罗像是兴福寺创建初期的佛像,虽然原先安放的西金堂被大火烧毁,


但是重量只有15公斤左右的以阿修罗像为代表的八部众像和十大弟子像中的六尊以及华原磬等珍品还是被抢救了出来。通常立于仁王门边的金刚力士哼哈二将肌肉发达,血管凸起,怒目圆睁,手执法器的双臂刚健有力,整个佛像既有夸张的感觉,又充分体现了镰仓初期写实性雕刻特点。
 

奈良县首府奈良,位于本州岛中西部,座落在奈良县北端,同京都、大阪略成等腰三角形方位,四面环山,市区建筑保持古香古色风采,1950年被宣布为国际文化城市。奈良县(Nara-ken),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属于日本地域中的近畿地方。其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


古称大和。内陆县,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日本奈良县东邻三重县,西接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土地面积约为3,691平方公里,77%为森林和山地,森林覆盖率63%,居住面积较少,人口集中在县北部的奈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奈良古称平城京,自公元710年建都起,作为日本都城历时七十五年。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受唐长安、洛阳影响最明显。它位于奈良盆地北部,东西4.2公里,南北4.8公里,面积20.2平方公里,约为唐长安的四分之一。自公元710年建都起,作为都城历时七十五年,是日本吸收唐长安、洛阳规划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所建的都城。
 

2015年12月20日,日本奈良被授予“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奈良作为古老的文化城市,拥有众多的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这里是日本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重要的名胜古迹有平城京遗址、皇陵、东大寺、唐招提寺 、药师寺、兴福寺、大安寺、法隆寺、正仓院、春日神社、元兴寺、西大寺、手向山八幡神宫、奈良公园等。
 

离开兴福寺之后,我们又向游客如织的奈良东大寺进发,这里到处是从国内过来的跟团游客,酷似国庆节的故宫景点。很多游客给鹿喂食,我们尽量走到远离游客的地方参观。
 

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
 
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大寺的建立源于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天平十二年(740年),在光明皇后的力劝下,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东大寺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护国寺。另外有西大寺。


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

 
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1997年秋,出席“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三国代表曾在这里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日本奈良东大寺东西宽0.8公里,南北长1公里,中院阔大,正殿大佛殿始建时面阔十一间,宽88米,竟和隋唐洛阳宫乾元殿体量相近。通过此寺,可以想像唐代长安、洛阳由国家所建巨刹的规模气势。1181年被焚毁后,两宋时期,山门及大佛殿东南沿海地方风格明州造,即天竺样。
 

8世纪上半叶大佛殿以东,若草山麓建立起了寺院的前身。据《东大寺要录》记载,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创建的金钟寺是东大寺的起源。另有一说,据正史《续日本记》载,神亀5年(728年),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的皇子菩提早逝,为此在若草山麓设山房,常住有僧侣9人,


此为金钟寺之前身。据载金钟寺在8世纪中叶设有羂索堂、千手堂等,据推测羂索堂应为现在的法华堂(又称三月堂、本尊为不空羂索观音)。天平12年(740)发生藤原广嗣之乱以来,奈良废都,政治中枢辗转于恭仁京(今京都府相乐郡加茂町)、近江(滋贺)紫香乐宫、难波宫(今大阪市东区法圆坂町)之间,社会极度混乱。为求国泰民安,圣武天皇下诏各国兴建国分寺、国分尼寺。
 

天平13年(741年)国分寺建立之诏发布,翌天平14年(742年),金钟寺被定为大和国的国分寺,更寺名为金光明寺。大佛的铸造始于天平19年(747年),“东大寺”之寺号应该是始于此时。另外,监管东大寺建设的“造东大寺司”的可考最初史料记载为天平20年(748年)。


东大寺与各国国分寺在组织上虽然没有从属关系,但由于东大寺在中央,由天皇主持修建,而国分寺在地方,由地方政府的国司监造和监管,所以不仅在佛教信仰上存在密切关系,在形式上也有上下从属关系。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大寺也称总国分寺,此名最早出现于镰仓时代的文献里。
 

在日本各地建立国分寺和国分尼寺的做法,实际上是效仿中国隋唐时代在各地兴建国立寺院的作法,如兴建大云寺、龙兴寺、开元寺等,以为国祈福。而关于东大寺的建设,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则天,武则天创建的大云寺被认为是仿效的对象。


武则天在洛阳造大佛铜像及在龙门奉先寺雕刻大佛石像的消息由入唐求法僧传至日本。天平十二年(740),在参拜完河内国大县郡(今大阪府柏原市)知识寺大佛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还有一种说法,也和仿效唐朝有关,说是圣武天皇为祈求国泰民安,想以佛教之力回归和平,同时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佛教,下诏在各地兴建佛寺,公元743年,在奈良兴建了东大寺。
 

圣武天皇颁布大佛造立之诏是在天平15年(743年)。当时,都城为恭仁京(今京都),天皇行宫是位于恭仁京东北的紫香乐宫(今滋贺县甲贺市),大佛铸造也在当地开始。此后圣武天皇短期间内屡次迁都,2年后的天平17年(745年),定都平城京的同时在现在的东大寺所在地开始了大佛的铸造。这是一项艰难浩大的工程,大佛铸成以后,天平胜宝4年(752年)天竺(印度)出身的僧人菩提仙那主持了大佛开眼会。大佛铸造完成后大佛殿的建设工事又接着开始、天平宝字2年(758年)竣工。


 
天平胜宝四年(752)四月九日,举行了盛大的大佛开眼供养法会,圣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谦天皇与文武百官参列,万余名僧侣参加,


表演并演奏了久米舞、唐古乐、高丽乐、林邑乐,“自佛法东渡以来,斋会仪未尝如此盛大过。”因圣武太上皇正在病中,故由天竺菩提僧正(菩提仟那,又名婆罗门僧正)代执开眼笔,此笔现藏于正仓院,所系“五色缕”,长及大佛殿外,无数莅临者扶之以结法缘。
 

公元753年,唐鉴真和尚历尽艰辛东渡日本,在大佛殿前临时建造的戒坛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大佛殿西侧的戒坛院即是鉴真和尚平时传授戒律的场所,内设授戒室(金堂)、讲堂、僧房,规模较小。不久唐招提寺建成后,鉴真和尚移至唐招提寺,而有关人员仍在这里传授戒律。
 

东大寺不仅是祈祷天下太平、万民安康的道场,同时还是积极推进教理研究、负有培养学僧重任的寺院。奈良时代,法相、三论、俱舍、成实、华严、律等六宗已传到日本,东大寺六宗兼学,尤重华严。南大门上高悬“恒说华严院”匾额,卢舍那佛前有灯置于一对镜子中间,灯光层层映于两侧的镜内,表示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大佛殿内置有六座佛龛,名曰“六宗橱子”,里面安放有各宗根本经典,门上绘有各自的祖师及守护神像。
 

平安时代,除六宗外,天台、真言两宗的教学研究也颇为盛行,东大寺标榜“八宗兼学”。由于鉴真和尚带来的经典被广为传诵,华严教学与天台教学关系密切起来。真言密教方面,自金钟寺时代起古密教就很盛行,更有弘法大师空海及其门下在南都奈良弘传密教的基础,因此专研密教的学僧聚居于此,建立了十余所子院(院家),如弘法大师创建的真言院(821)、圣宝僧正(理源大师,醍醐寺开山)创建的三论真言兼学的东南院(875)等。
 

东大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天皇施封的五千户及数国的租税。随着收入的大幅度减少,为了补充财源,开始在大和(奈良)、伊贺(三重)、摄津(兵库、大阪交界处)、山城(京都)、北陆道等地经营庄园。管理、经营大伽蓝、庄园及物资运输都缺帮手,故而新增了许多僧人,被称为众徒、大众(后称僧兵),并形成集团,在社会上势力很大。
 

平安末期,东大寺与权力巨大的平家一门在经营庄园方面不断产生摩擦。保元之乱后,平清盛走入晸治中枢,平氏一门也位列公卿。平清盛后来被人们视为武士登上权力巅峰的第一人,其实一直和朝廷关系不错。然而治承三年(1179年)十一月十四日,平清盛率军突入京都,发动晸变,幽禁当时的最高权力者后白河法皇,停止后白河院晸,平氏一门权力达到顶点。


 
晸变之后的第二年,各地的局势却愈发不稳定。在日本东部的关东地区,后来成为镰仓幕府初代将军,幕府制度创立者的源赖朝等相继举兵。不久,平氏在富士川战败,随后兴福寺僧众发生爆乱。为了镇压兴福寺爆乱,平清盛打算派遣平重衡进攻奈良。。。
 

日本治承四年(118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前太政大臣平清盛之子平重衡,率数千骑渡过木津川,突破奈良坂,侵入南都奈良。将兴福寺为首的僧众军团一举击溃后,平重衡朝僧房方向点火,因狂风助阵,大火很快引燃了兴福寺、东大寺大小佛殿,一时间,奈良的夜空映得火红,僧众被烧死者众多,惨叫声不绝于耳,俨然无间地狱。大火之中,以建于奈良时代的东大寺大佛殿为首的建筑群化为灰烬,佛像烧毁者不计其数。数百年的旧都奈良,毁于一旦。
 

消息传回京都,朝野震动。《玉叶》中记载道:“兴福寺、东大寺以下,堂宇房舍,拂地烧失……七大寺已下,悉变灰烬之条,为世为民,佛法王法灭尽了欤……大佛再造立,何世何时哉!”朝野众人,直感“佛法王法灭尽”,惊惶不已。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南都烧讨”。这场大火在大河剧《平清盛》与《义经》中都有出现。今天每一个去奈良的游客几乎都会把东大寺列作旅程的必选地,然而在大佛殿前合影留念的游客们,未必知道那场大火,也未必知道被网友当作唐风建筑代表的大佛殿,其实已经是十七世纪末建成的第三代了。
 

早在永承七年(1052年),日本人就相信自己进入了末法时代。根据佛经的描述,佛法经历正法、像法、末法,末法之世,不仅和尚们有修无证、戒律败坏,连俗世都步步堕落,君臣关系不再协调,社会秩序日趋混乱。然而正是此时,日本人埋经、造塔、大建寺院,举办规模空前的法会,大寺院纷纷成长为大庄园主,贵族大多出家为僧,佛教反倒是一片繁荣景象。终于,在进入末法一百多年后,堪称日本佛教象征的东大寺大佛被烧毁。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Japan's first permanent capital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ear 710 at Heijo, the city now known as Nara (奈良). Before that date, the capital used to be moved to a new location whenever a new emperor ascended to the throne. However, as the influence and political ambitions of the city's powerful Buddhist monasteries grew to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government, the capital was moved away from Nara to Nagaoka in 784 and a few years later to Kyoto.


Nara is located less than one hour from Kyoto and Osaka. Due to its past as the first permanent capital, the city remains full of historic treasures, including some of Japan's oldest and largest temples.
Tōdai-ji is a Buddhist temple complex that was once one of the powerful Seven Great Temples, located in the city of Nara, Japan. Though it was originally founded in the year 738 CE, Todai-ji was not opened until the year 752 CE. Its Great Buddha Hall houses the world's largest bronze statue of the Buddha Vairocana, known in Japanese as Daibutsu. The temple also serves as the Japanese headquarters of the Kegon school of Buddhism. The temple is a listed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s one of the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together with seven other sites including temples, shrines and places in the city of Nara.
 
第915回: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南都大本山东大寺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21:37:33
Post #15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5回: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南都大本山东大寺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在大大小小的寺院之中,东大寺是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倾一国之力建造,当时流传着传是圣武天皇的一句话:“我寺衰弊者天下衰弊,我寺兴复者天下兴复。”即东大寺若是衰微了,则天下就会大乱,唯有东大寺兴盛了,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样一座东大寺化为灰烬,对当时人们的冲击可想而知。
 

于是,东大寺的复兴就成为了朝廷的头等大事。治承五年(1181年)闰二月四日,平清盛病死。四月,举国上下爆发大规模饥荒,一时“谋饭、天变、怪异”不绝,叛乱军逼近京都,平氏一门逃出京城。


很快,叛军的一支攻入京都。八月,后白河法皇以天皇的名义发布东大寺再建的诏书,此后六十一岁的重源和尚被任命为“东大寺大劝进”。这位出身下级贵族却号称“入唐三度(即入宋)”的劝进僧,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重源是当时活跃着的“劝进圣”中的一员。所谓劝进,就是劝人们为寺社的修造、佛经的书写奉献金钱或者劳力,又称“劝化”,从事这种活动的僧人就是“劝进圣”。与上层的贵族僧相比,他们并非出身显贵,除了寺院修造之外,也为开路、架桥募集资金与木材。他们大多持戒,又理财能力出众,以集团的形式活动,在木工、佛像师之中也都有门路。
 

朝廷因而将具有“劝进圣”身份的重源与他背后的劝进圣集团利用起来,授予他“东大寺大劝进”的职位,全权处理东大寺复建之事。由这些不起眼的僧人们负责寺院修造的工程,而朝廷自身则不再承担修造的庞大开支。重源在朝廷与幕府、大寺院乃至普通百姓之间往来奔走,四处募资,甚至被任命为周防的地方行晸长官,以确保从当地获取优质木材。
 

醍醐寺出身的重源原本与东大寺并无关系。相反,东大寺寺僧与他关系不睦,重源基本上是带着自己的班子不顾寺僧阻挠经营着复建的工程。他早年隐居深山、刻苦修行,是一位虔诚的修行者、持经者和念佛者。后来他不满足于日本,于是渡海入宋,在宁波着陆后,重源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在石梁飞瀑得见青龙,又在万年寺礼拜了罗汉。
 

其后,本来打算去五台山的重源因为道路被金人阻断,只得去了宁波阿育王寺,礼拜阿育王寺的舍利,并受阿育王寺住持的托付,为舍利殿的修造筹募木材。于是,重源和尚在归国后得到后白河法皇的资助,


将日本的木材顺利运抵宁波。这位重源和尚,在日本和宋朝都有门路。此次的东大寺再建,重源从宋朝请来了七名工匠,其中陈和卿鼎鼎大名,此外还有数十人的日本工匠。新的大佛殿也引入了宋朝流行的新样式,南大门的石狮子则直接由中国进口的石材建造。
 

寿永三年(1184年)二月七日,平氏在今天的神户市一带战败,南都烧讨的元凶平重衡被俘。平氏灭亡后,平重衡在押往奈良途中被斩首。平重衡有“牡丹花”一般的武将之称,擅长琵琶、笛子、和歌,在宫廷女性之中有着很高的人气。这位贵公子在军事上也颇有天分,


率领平氏军多有胜绩。史书《愚管抄》记载说,平重衡之妻藤原辅子,在重衡被俘后寄住在姐姐家里,押送重衡的队伍竟然恰好路过了她的门口。平重衡看见妻子,感叹生命将尽。押送官特许辅子为平重衡换上小袖,整理衣冠,这才从容赴死。路人见之,无不动容。


 
次年三月二十四,平氏再败灭亡。八月,年号改为文治,所有人都期盼着和平的到来。
 

就在此后不久,在陈和卿与重源等人的努力下,东大寺大佛铸造完成并举行大佛开眼供养举行。但是大佛殿仍处在工期之中。尽管东大寺复兴的主导者是后白河法皇,但此时身处镰仓的源赖朝已在战争中扩大了他的势力。
 

这时,东大寺的复兴、佛法的兴隆,就是从乱到治的象征。谁在东大寺的复兴中获得了主导权,谁就在激烈的晸治斗争中掌握了主动。于是,源赖朝让镰仓武士们配合重源,他手下的武士们甚至直接参与了大佛殿胁侍菩萨、天王像及寺院建筑的修造。文治五年(1189年),源赖朝举一国之武力,征讨奥州成功,至此,长达九年的战事宣告结束。
 

次年,源赖朝上京。朝廷授予他右近卫大将一职,源赖朝得以在名义上也成为全国武家的统帅。其后,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建久六年(1195年)三月十二日,东大寺大佛殿终于落成,并且举行了盛大的大佛殿落庆供养仪式。不仅当时的天皇以下诸朝臣参加了仪式,远在镰仓的源赖朝也率领“数万骑”关东武士集体进京参加落庆供养。
 

作为公卿一员的源赖朝,与来自各地的民众、武士、贵族,以及参加法会的各大寺僧侣一千人一起目睹了大佛殿以及大佛的真容。重源为大佛殿设置了日常不间断佛事,显密共修,盛况空前。大佛殿以毗卢遮那佛为本尊,即密教中的大日如来,重源以此,为“圣朝安稳、宝祚长远、武家泰平、关东繁昌、四海安宁、万民快乐,日夜祈祷。”此时,所有人都沉浸在战乱结束的喜悦之中。
 

建仁三年(1203年)十一月,东大寺总供养仪式举行。当日朗读的愿文中再次引用了传为圣武天皇的名言,叙述了东大寺被焚到复兴的史事。而东大寺被焚毁的原因,除了“权臣之暴虐”之外,则多了一条“僧浇之滥恶”,正是佛法与王法的共同衰弊,使得“天下骚乱”,给东大寺带来了被焚的命运,如今天下安定,正是“兴复之期”,东大寺又要走向兴盛。
 

俊乘房重源上人自61岁就任大劝进一职,至建永元年(1206)86岁去世的25年间,复兴了大伽蓝的大半。他在民间广行念佛行,长于治水架桥,曾三次入宋,因而异国寺院建筑知识丰富。


他广结良友,作风果断,被誉为“廻国游行之圣”。其未竟的复兴大业由荣西(建仁寺开山)、行勇两上人继承。随着伽蓝的逐步复兴,沉闷的教学活动变得日趋活泼。镰仓时代,华严教学活动振兴,名僧辈出,其中宗性、凝然等高僧有两千余册著作流传至今。
 

战国时代的永禄十年(1567),发生三好、松永之乱,大佛殿再次被烧毁,卢舍那佛的头部、左手被烧落,上半身及莲华宝座受损严重。由于东大寺各地庄园已归武士所有,堺(在大坂附近)和兵库港的关税也不能征收,经济陷入危机。直至江户时代中期,卢舍那佛百余年间仍裸露在外,遭受风雨的侵蚀。
 

在公庆上人奔走之下,元禄五年(1692)大佛修复完工,举行了开眼供养大法会。法会规模宏大,并与万僧供养法会同时进行,持续达一月之久。当时参加的僧众二十余万人,结缘之人更是不计其数。宝永六年(1709)举行大佛殿落成法会。其后大佛殿虽经过明治、昭和时代的大修,规模趋小,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东大寺的伽蓝以大佛殿(金堂)为中心。在中门与南大门之间有东、西七重塔;北有讲堂、三面僧房、食堂,西有戒坛院,西北是正仓院、转害门;东侧有二月堂、羂索院(法华堂)、开山堂等。


寺域广阔,规模宏大。被称为世界遗产的东大寺正门——南大门,宽约50米、高约25米。于760年建成但因为火灾烧毁了,于镰仓时期被修复重建。南大门设有高大威猛的金刚力士像(哞形像)。
 

在奈良时代的日本,《华严经》广受尊崇。除知识寺内有卢舍那大佛外,大安寺内也有依据《华严经》而作的数幅画像。天平十二年(740),大安寺新罗僧审祥受邀到金钟寺宣讲六十卷本《华严经》达三年之久。


金钟寺是华严寺的前身,是日本最早宣讲《华严经》的寺院。审祥(742,日本华严宗初祖)去世后,东大寺开山良辨(689—773,日本华严宗二祖)继续传法,奈良时代东大寺成为日本弘布华严宗的中心。
 

金钟寺是神龟五年(728)为纪念未满周岁即夭折的皇太子基亲王而建。当时这座寺里常住僧仅9人,进行《华严经》讲座等教理研究,还举行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等古密教信仰活动。天平十七年(745)始建大佛,金钟寺被纳入东大寺大伽蓝。
 

东大寺东侧的法华堂(三月堂),因本尊是“不空羂索观音”而又称羂索堂。据正仓院所藏的史籍记载:羂索堂在建造大佛的准备阶段,先于中心伽蓝的主要建筑(如大佛殿、讲堂等)建成,并在始造大佛的那一年,在羂索堂僧坊开始了教学活动。
 

羂索堂的本尊与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一样,同属于密教的变化观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继承了金钟寺时代以来的传统。羂索堂及羂索院之名,均缘于本尊。所以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的人被称为“羂索堂众”,这种独特的称呼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每年在位于法华堂北侧举行的修二会(取水节),


是以十一面观音为本尊,忏悔罪障,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法会。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并不是国家明令进行的法会,而是以实忠和尚为首的羂索堂众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由于每年旧历三月在羂索堂举行“法华会”,所以法华堂又称三月堂。
 

二月堂之名缘于旧历二月举行的修二会。二月堂东北相传有由行基菩萨(668—749,奈良时代高僧,致力于民间弘教及社会福利事业)创建的天地院,吉祥堂、如法院、千手堂点缀左右。
 

法华堂作为华严宗的根本道场,是东大寺诸堂中非常重要的殿宇。时至今日,东大寺在选拔学僧时,仍在这里进行“竖义研学”(口试)仪式。二月堂是有名的观音道场,不仅修二会期间,而且一年四季香客不断。这些传统都始于金钟寺时代。
 

东大寺历史悠久,许多建筑及佛像、佛画都是建筑史和美术史上的珍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尤以奈良时代和镰仓时代的佛像为著名。举国兴建并名扬海内外的毗卢遮那佛,历史上因天灾和战乱而数度修复,大佛的腹部及莲花座的一小部分是仅存的原物。


刻于莲花座上的莲花藏世界图,从基坛上发掘出的狩猎文银壶、蝉形鏁子(锭)、金佃庄大刀及镇坛具、大佛殿前的八角灯笼、灌佛会(花会)本尊——诞生释迦佛像等,都与大佛同期建造,好像均出自于造东大寺司之手。卢舍那佛深受唐代美术作品的影响,匠心独运,气势雄浑,金色生辉。
 

法华堂本尊不空羂索观音像,是用两年时间于天平十九年(747)完成的脱活干漆像,三目(额上有第三只眼)八臂,象征观音菩萨超现实的普渡众生的能力。中间两只手合十,另六只手的肘部都靠近躯体,设计得天衣无缝;表情端庄,富有感染力。此像造于兴建大佛的准备阶段,当时严酷的现实生活并没有动摇人们造佛的意志,从这尊观音像中似乎可感受到人们希冀以造佛的功德来化解世间苦难的心情。


 
不空羂索观音像的左前方是月光菩萨像,与本尊高大坚固的造形相比,月光菩萨双手合十,身着唐服,与人身等高,表情恬适自然。面颊及双手的肌肤充分利用泥塑的特性,柔软富有弹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衣服宽大,然腰束双带,年青的躯体与自然的服饰并不是写实,而是净化每一个细节,使之融入到自然和谐的整体之中。与不空羂索观音帮助人类挑战残酷的现实生活这一人类救世主的形象相比,月光菩萨使祈祷者的心灵净化升华,把人引入清净世界。
 

东大寺还保存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用瓦。镫瓦(屋檐圆瓦,直径19公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奈良时代(710—784)东大寺创建时期制造,内侧刻有双瓣八叶莲花纹,外侧是一圈大粒连珠。中心部位是一颗莲子外环六粒莲子。此瓦是兴福寺用瓦的仿制,造形简洁,莲华纹力度感强,风格独特,所以也称东大寺式瓦,在大佛殿院、南大门及西塔遗址等东大寺境内出土了很多。
 

宇瓦(宽27.2公分,厚8公分)与镫瓦配合使用,也是东大寺创建时期用瓦。内侧以整齐的蔓藤花纹为主,外侧是大粒连珠,素边。中间蔓藤花纹采用对叶形宝相花纹,平淡素雅中透着变化。这种对叶形宝相花纹造型始于天平十八年(746),常见于法华堂本尊不空羂索观音像等奈良时代后期的许多文物上。
 

鬼瓦(高50.8公分,宽44.5公分;奈良时代)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下侧圆拱形处嵌入镫瓦,椽圆眼、狮子鼻且鼻孔张开是其特点,周围的连珠及额头的锯齿纹继承了白凤时代(645—710)后期藤原宫出土的唐式瓦花纹的传统。
 
东大寺因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传授戒律而与我国佛教界结下了殊胜法缘。
 

我们同时也参观了位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东北的山腹的二月堂。号罥索院。系为举行修二月会而兴建的堂舍,故俗称二月堂。据《二月堂绘缘起》载,天平胜宝三年(751)三月,实忠于常念观音院见到以十一面观音为本尊的十一面悔过法会,翌年于摄津难波津感得生身十一面观音像,


因此建该堂以资安置。并于同年二月至大同四年(809)期间,每年二月修十一面悔过法。应和二年(962)八月,堂中僧房被大风吹倒,元久三年(1206)正月再建。宽文七年(1667)二月被火烧毁,九年五月德川家纲重建本堂,并修建三所社、阏伽井、佛饷屋、食堂、汤屋、宿所等;此等建筑今尚存。而修二月会一事,今已改在三月,仍依古式行之,其中以‘御水取’之法事为最着名。
 

因“取水”而闻名的二月堂修二会,是东大寺一年中最重要的法事活动,始于天平胜宝四年(752)东大寺开山良辨僧正的高徒实忠,其正式名称为十一面悔过法。“十一面悔过”即在十一面观音前忏悔日常所犯的过错。人有贪、瞋、痴三毒,要犯各种错误,随着心垢不断积蓄,就会迷失方向,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甚至患病。因此,要忏悔罪障,消除因自己所犯的恶业而带来的不幸和灾难,清净心身。远在修二会开始的古代,它本是为国家举行的宗教仪式。天灾、叛乱及疫病流行被视为国家大患,为消除此患,就要举行祈祷天下泰平、五谷丰登、人民幸福的活动。
 

为国家和万民悔过,须有特定的集团和大型仪式。因此,由僧团共同举行法会以悔过,修二会便是其中的仪式之一。僧侣被称为“练行众”,现在由11人组成,分工各不相同。授戒师、大导师、结印诵唱陀罗尼咒的咒师,及总管修二会内外杂务的堂司等4人被称为四职,其余7人名平众,而且还有许多人辅佐练行众,直接参加法会的人多达30余名。
 

练行众代人忏悔罪障,向观音菩萨祈福,即在观音菩萨与人之间起一种媒介的作用。修二会分前行和本行两个阶段,2月20日至28日是前行期,在戒坛院举行,称别火。练行众在此期间,告别平日的生活,清净心身,为本行做准备,如给只在修二会期间穿的纸衣纸染花纹,用纸做庄严二月堂须弥坛的山茶花,练习诵唱“声明”经(即梵歌)。
 

别火结束的2月28日下午,练行众转移到二月堂内的参笼住宿,当日深夜开始举行本行法会。本行持续2周,分上7日和下7日,每日又分日中(白天)、日没(傍晚)、初夜、半夜、后夜、晨朝(早晨)等6个时段分别举行活动,即“六时行法”。各时唱诵的经即“声明”,因时段不同而长短、缓急有异,富于变化。这也是佛教音乐的一种,其主要部分是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的精华,唱观音菩萨名,祈愿观音菩萨慈悲济世。
 

初夜奉读“神名帐”。相传实忠开始六时行法时,由于奉读“神名帐”,诸国神灵竞相来到二月堂,祝福并守护行法,唯独若狭远敷明神喜欢钓鱼而迟到,幸亏在行法即将结束时赶到。


若狭远敷明神非常激动,为了表达歉意,声称要敬献阏伽水。话音刚落,两只黑白鸬鹚从地上破石飞出,甘泉喷涌,香水四溢。时人用石块将它围起来,取名阏伽井。从那以后,每年旧历二月十二日后半夜,取此香水供奉观音菩萨。这就是“取水”的由来。
 

此外,练行众挽起袈裟和衣服,沿堂“疾走”;为了烧尽人间的烦恼,在堂内挥舞松枝球,举行名为“哒陀”的火行法;青衣女人也闪亮登场,奉读“过去帐”,极富浪漫色彩和想像力。东大寺通过举行这些梦幻般的活动,将人们重新带回一千二百年前的世界。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Todaiji (東大寺, Tōdaiji, "Great Eastern Temple"wink is one of Japan's most famous and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temples and a landmark of Nara. The temple was constructed in 752 as the head temple of all provincial Buddhist temples of Japan and grew so powerful that the capital was moved from Nara to Nagaoka in 784 in order to lower the temple's influence on government affairs.
 

Until recently, Todaiji's main hall, the Daibutsuden (Big Buddha Hall), held the record as the world's largest wooden building,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t reconstruction of 1692 is only two thirds of the original temple hall's size. The massive building houses one of Japan's largest bronze statues of Buddha (Daibutsu). The 15 meters tall, seated Buddha represents Vairocana and is flanked by two Bodhisattvas.
Several smaller Buddhist statues and models of the former and current buildings are also on display in the Daibutsuden Hall. Another popular attraction is a pillar with a hole in its base that is the same size as the Daibutsu's nostril. It is said that those who can squeeze through this opening will be granted enlightenment in their next life.
 
Along the approach to Todaiji stands the Nandaimon Gate, a large wooden gate watched over by two fierce looking statues. Representing the Nio Guardian Kings, the statues are designated national treasures together with the gate itself. Temple visitors will also encounter some deer from the adjacent Nara Park, begging for shika senbei, special crackers for deer that are sold for around 200 yen.
 
Todaiji's grounds are spacious and cover most of northern Nara Park, including a number of smaller temple halls and sites of interest around the Daibutsuden Hall. Below are some of the other attractions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Todaiji temple complex.
 
第916回:平城京社寺都奈良,日本国民精神故乡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22:37:41
Post #16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6回:平城京社寺都奈良,日本国民精神故乡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新建立的平城京是模仿隋唐时代的京城长安,东西长约六公里,南北约四公里。大内与平城宫位于北侧中央,朱雀大路由北向南将京城分为两边,东侧被称为左京,西侧被称为右京,又有数条东西及南北向的大路将城内分为八十四坊,每坊十六坪,其中平城宫占四坊,寺院、东西市、陵墓又占十坊左右。建立时,由各地迁入的人口约二十万人之多,就如身在长安一样。
 

奈良县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四周为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县、三重县所环绕,属内陆县。由被称为“近畿之屋顶”的纪伊山地及扩展至北侧的平原组成,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山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森林覆盖率为77%,大约90%的人口集聚在县北部的奈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自710年至794年奈良县曾是日本的首都,称为“平城京”,是日本文化、艺术和工艺的摇篮。
 

在我国西晋太康10年(289年),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刘阿知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当时刘阿知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兴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29(另一说为20年)年9月5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因此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都有阿知宫,就是刘氏后裔祭祀阿知王的地方。

 
当年刘阿知归化日本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仁德天皇60年(372年)4月8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阪上,再到雄略天皇16年(471年)10月初1,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在佛教传入日本的公元6世纪至8世纪期间,奈良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繁荣。公元710年,仿效中国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 而创建的大规模国际首都“平城京”,作为历史性的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之中。西方的文化、艺术、建筑技术等透过古代通商道路——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存有以东大寺、法隆寺为首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建筑、佛象雕刻等许多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奈良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在那个时期,日本国家政府的结构确定了下来,并且奈良到达了其鼎盛时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古奈良的历史遗迹-佛教庙宇、神道教神殿以及挖掘出来的帝国宫殿遗迹-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画面,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动荡和变迁。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庙宇、神殿是所发掘出的伟大帝国宫殿的遗迹-提供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图画,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奈良有"东方的罗马"之誉,日本人称奈良为"精神故乡"和"丝绸之路的东方终点"。早在3到5世纪山明水秀的奈良就是日本"大和国"的中心;公元6~7世纪,日本几代天皇在此建都。当奈良作为日本首都时,它的建筑遗产独特地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天皇宫殿的布局和奈良幸存的建筑构思是早期亚洲都城建筑和设计的杰出典范。作为与中国和朝鲜文化交流的结晶,古都奈良充当着特殊证人的角色,它见证了日本建筑和艺术的演变,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都奈良的历史遗迹”是指奈良市地区的古迹、6座庙宇和原始森林等8处遗迹。其中最主要的遗迹是“平城宫迹”,即奈良地区现存的王城遗迹。公元710年,将都城迁到奈良平城京时,天皇的宫殿及政府机构就设在这里。794年,迁都到平安京(即京都)之后,平城宫曾一度沦为农地,


此后,随着兴福寺、东大寺等著名神社和寺院的兴建,重新作为“寺院之都”而繁荣起来。1889年,奈良的宫殿遗迹首次被发现。奈良在保持原有的广阔原野面貌的同时,根据发掘成果,复原了“朱雀门”(1989年复员)及庭园等,并继续进行修复工作。此外,这里还设立了资料馆,来到这里您会发现这里总是在进行发掘工作。
 

“古都奈良的历史遗迹”中寺院包括:东大寺、春日大社、兴福寺、药师寺、唐招提寺、元兴寺等6座。其中,东大寺每年都吸引大批日本国内学生旅游团和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它是在圣武天皇(在位期间:724至749年)的旨意下,为守护国家的平安而建造的寺院。


寺院的大佛殿内供奉的高14.7米的大佛,是奈良的象征。大佛右手手掌朝前,左手手掌朝上放在膝盖上,这一手势代表的寓意是右手赋予人们力量,左手满足人们愿望。大佛的主体修复过几次,但是莲花座的花叶部分和双足的一部分仍保留着当初的原貌。东大寺虽在江户时期重建过一次,但仍可称得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
 

奈良的“春日山原始林”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它是因日本独特的神灵信仰和自然观,才得以保存并延续下来的。奈良佛教庙宇和神道建筑,表现了永恒的精神力量,并通过杰出的建筑风格对宗教产生了影响。
 

公元710年,回国的遣唐史仿照中国唐都长安,按1/4的比例修建了平城京。平城京遗址在现奈良市的西北。当时的平城京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都城的东西南北,每隔400米都有大路相通,纵横的大路将城区分成许多方块,形成整齐的棋盘街。城北正中有平城宫,那是天皇的寝宫,也是议政厅。通向平城宫的朱雀大路将平城京分为左京和右京。朱雀门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也极似长安。奈良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文化发祥地,至今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寺庙、神社、佛阁、佛像、雕刻、绘画,平城京遗址和众多的皇陵。
 

该县属于山岳性气候,整体上气候温和。北部地区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至1300毫米左右;南部山岳地区为多雨地带,为山岳型气候,年降雨量为5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约10℃左右。以盛产吉野杉闻名,林业作为主要产业得以长足发展,并培育出日本为数不多的美丽人造林,还拥有大和高田的纤维产业、大和郡山的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等发达的工业和产业。日本人工高产林区,主要产业有纤维产品制造业、木材、木制品制造业等,畜产业较发达。
 

奈良县没有港口可资利用,水路交通只得依赖周边地区,陆路交通是其通往日本其他地区与国外的命脉;也没有机场,最便捷的是利用关西国际机场和大阪机场。
 

奈良县下辖奈良市、大和高田市、大和郡山市、天理市、橿原市、樱井市、五条市、御所市、生驹市、香芝市、葛城市、宇陀市。
 
奈良公园:公园内有许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的有名的寺院和神社,如兴福寺、东大寺和春日大社。
 

在古建筑的寺院和各种史迹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寺院:东大寺: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东大寺是由圣武天皇发愿、光明皇后随喜力劝而建。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
 

兴福寺是日本国宝的宝库,在中世纪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当时寺内的僧兵数万,且武艺高强,类似于中国的少林寺。
 
春日大社:一般认为是在迁都平城京后,由藤原家族为朝拜他们的保护神而建的。因其屋顶的形状具有特性,该寺院的建筑式样被称为“春日式样”。
 

若草山海拨342米,面积33万平米。看似三山相叠的一个草坪山。登临山顶,整个奈良盆地尽眼底。每年仅3月21日至6月15日,9月10日至11月25日,方可入山。
 
我们离开奈良市区之后,搭乘客车抵达了郊区,与三个中国来的年轻家庭游客在镇上的餐厅吃饭,然后开始参观附近的两座寺院。


 
药师寺正在施工,它由天武天皇为祈祷皇后早日恢复健康而在飞鸟地区建成的。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又称西京寺。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之一,南都七大寺之一。药师寺建于天武天皇9年(680年)。1998年,以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一部分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之中。680年,天武天皇为了祈求皇后(即后来的持统天皇)病体早日康复,在藤原京建造了以药师如来为本尊的寺院。
 

但是,寺院尚未完成,天武天皇却不幸去世,继位的持统天皇、文武天皇继续建造寺院,大约于698年建造完成。其后由于都城迁至平城京,寺院于718年迁至奈良市西京町。当时以被称为 "龙宫" 的金堂为中心,建有东西双塔、讲堂、回廊等众多建筑,天延元年(973) 遭火灾,除佛殿、东西二塔外,余皆焚毁。


后经数度重建,今除东塔外,他如佛殿、讲堂、东院堂等,皆江户时代之建筑。东塔为三重塔,每层各附有裳层,状似六重塔,为奈良前期之遗构,以九轮上部附加水烟之天人图案为最美。佛殿所供奉之三尊药师佛像,亦为奈良前期金铜佛像铸造中之杰作,虽遇灾变,其表面犹显黑亮之光泽。东院堂之观音立像亦为同期所作。吉祥天画则为硕果仅存之天平绘画。此外尚藏有慈恩大师图像,及数尊平安初期之佛像。
 

昭和中期,借着白凤伽蓝复兴之机,从1976年的金堂复兴开始,开始重建昔日的伽蓝。1991年,作为新殿堂的玄奘三藏院伽蓝建造完成。作为称颂因小说《西游记》而广为人知的唐代高僧玄奘三藏遗德的中国式伽蓝,平山郁夫画伯创作了 "大唐西域壁画"。


药师寺不仅以伽蓝闻名,还藏有被称为可代表白凤时代佛像双璧的药师三尊像和圣观世音菩萨立像,以及日本最古老的佛足石(由唐代王玄策自印度摩揭陀国临摹佛足石后带回大唐,置于长安善光寺中,由一位遣唐使摹写下来后带回到日本)等很多文物。


 
抗战时期,日寇在我国的所作所为可谓是丧心病狂,不仅占据我国土地,还在神州大地上大肆搜罗珍宝,然后运回本土据为己有。就这样,许多原本属于我国的珍宝都沦落日本(假如没有被日本人拿走保存,放在国内,恐怕也扛不住文革的那把火),其中更是有一件佛门圣物,至今仍被日本供奉祭拜,无法追回。这就是著名的三藏舍利。日寇当年一路南下并占领南京城。入城之后,日寇展开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派出专门部队在南京城内大肆搜刮,无数重要文物就在此时被集中装箱。。。
 

京城出现三藏舍利早已是世人皆知,日寇厚着脸皮公然侵吞中国佛门圣物的行为,在世界范围引发强烈舆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国家都发表声明指责日本的行为,日本方面最终予以妥协,将顶骨舍利一分为三,日本、南京汪府和北京各得其一,而日本的那份又被一分为二,分别存放在日本的三藏院和慈恩寺,以供日本各界民众予以参拜。


不出所料,若干年之后,我国内珍藏的三藏顶骨舍利在某次动乱期间不幸遭到毁坏,更遗憾的是,囿于内外形势,没能对在日本供奉的舍利归属权问题进行谈判。目前,三藏顶骨舍利依然滞留日本,不知这件属于我国的国宝,何时才能回国。说起来也算幸运,在顶骨舍利被挖出后,日寇迫于舆论没有修建神社,也并未对南京大报恩寺的遗址再进行挖掘,否则埋藏在下面的佛门至高圣物——佛顶真骨,恐怕也难逃一劫。
 

药师寺右侧几公里的地方就是唐招提寺(Tōshōdai Temple),我们沿河走到一片树林里,古寺就隐藏在大片古树中,后面还有一个人迹罕至的苔藓神社,极为幽静。
 

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为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中国唐朝鉴真主持,于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公元770年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


镰仓时代(公元1185至1333年)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寺院的主殿──金堂,正面7间、侧面4间,坐落在约1米高的石台基上,为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金堂内供奉着金色的主佛卢舍那佛像,高3.7米,为奈良时代特有的脱乾漆造,


其两侧高5.36米的千手观音佛立像和高2.03米的药师如来佛立像,都是木心乾漆造。3尊大佛像前还有梵天、帝释天两尊小像和4尊天王的木雕像,堂内还有平安初期大日如来的木雕佛像,其中金堂、卢舍那佛像、千手观音佛像、药师如来佛像都是日本的国宝。
 

金堂后面,面宽9间、单檐歇山顶的讲堂,也是日本的国宝。它原是建于8世纪初的平城宫中的朝堂,在建寺时由皇家施舍,后迁入寺内,为平城宫留下的惟一建筑物。讲堂内有一尊涂漆加色的弥勒如来佛像,佛像两侧有两个外形似轿的小亭,是当年鉴真师徒讲经之地。讲堂庭院里的藏经室,收藏有1200多年前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
 

建于公元1688年的御影堂内,供奉着鉴真乾漆夹造的坐像,高2尺7寸,面向西方,双手拱合,结跏跌坐,团目含笑,两唇紧敛,表现鉴真于公元763年圆寂时的姿态,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每年只开放3天供人瞻仰。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御影堂绘制的68幅屏障壁画,有《云影》、《涛声》、《黄山晓云》、《扬州薰风》、《桂林月宵》和《瑞光》等。
 

在经堂和讲堂之间,东边是鼓楼,西边为钟楼。鼓楼是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都有平台环绕。鼓楼往东是礼堂。寺内还有地藏堂,三晓庵、本愿殿等建筑。
 

除了以上古建筑,奈良还有其它景点:
 
平城宫迹(佐保与佐纪路):有平城宫古迹,保留着古代天皇皇后的古墓,还有许多的古寺。
 
法华寺(佐保与佐纪路):由圣武天皇之后的光明皇后所建,之后不久于742年成为日本全国的总国分尼寺。有十一面观音立像。
 

西大寺(佐保与佐纪路):于公元765年,作为平城京的西面的大寺而建立。西大寺的有名的活动中有“大碗茶节”。
 
法隆寺(斑鸠寺):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奈良县西北部、生驹群斑鸠町。


作为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据传这是7世纪初叶,用明天皇的皇子、圣德太子等人为父亲建造的寺院,曾一度毁于大火,后又在8世纪初叶之前得以重建。被称为圆柱收分曲线的中间部位的柱子形状鼓起,看上去如同古希腊的神庙。所以无论从文化传播历史上还是从建筑史上来说,都已成了一座极为珍贵的建筑物。
 

参拜道正面中间有南大门,在它的里面是中门,中门的东西两侧有回廊,折往北边,东有金堂,西有五重塔,都在回廊包围之中,这种布局是法隆寺式伽蓝配置。金堂曾在20世纪中叶整修时,下层发生火灾、被推定作于8世纪的壁画毁于大火。壁画后来经过模仿复原,壁面是复制品,使今人尚能想象出当时这些壁画的模样。
 
中宫寺:位于法隆寺东院邻测,建于公元7世纪的尼姑院。在建于1968年的本堂内放置有“世界三大微笑之一”的弥勒菩萨像。


 
慈光院:建于公元1663年的禅宗寺院,为奈良少有的寺院式枯山水借景庭园,书院内尚留有茶室。
 
富本宪吉纪念馆:于1974年开馆纪念日本著名陶艺家富本宪吉先生。
 

朝护孙子寺(信贵山):位于信贵山东侧的中腹部,本尊“毗沙门天”为福德开运之佛,参拜者甚多,寺院外,还有纸老虎可以购买,是有名的纸工艺品。
 
宝山寺(生驹山):真言律宗大本山,位于海拔642米的生驹山上。本尊是不动明王。寺内的圣天堂还供奉着保佑世人生意兴隆、夫妇和睦、子女出息等的“秘圣欢喜天尊”。
 

飞鸟寺:一丈六的飞鸟大佛,是日本最古的佛像,是公元6世纪苏我马子兴建的日本最早的正规寺院,由从百济(朝鲜半岛扶余系国家)招募的能工巧匠设计建造。
 
长谷寺:位于奈良市北部、初濑川沿岸,是真言宗丰山派的总本山。登廊两侧栽种着7000株左右的牡丹花,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赏花期间,迎来大量游客。寺内有用水晶作成眼睛的日本最古老的佛像。
 

吉野山:为日本最为有名的赏樱之所。山腰部以山岳信仰的起源地,留有许多公元14世纪内乱时代的南朝史迹。
 
第917回:文化之父鉴真东渡,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8 23:38:30
Post #17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7回:文化之父鉴真东渡,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南山律宗开山祖师,鉴真东渡天平之甍。

 

大雄无畏,勇猛精进是鉴真的真实写照。


 
一心向着目标前进 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步。



 
唐朝最有名的两个和尚,一个是玄奘,一个是鉴真。一个死活都要去西天取经,一个发誓都要去东边传戒。玄奘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功德圆满,鉴真去日本传戒,更是多灾多难,六次出海,最后双明失明才到达日本。
 

鉴真自742年(天宝元年)接受荣睿、普照的邀请,发愿东渡日本,前后历时十二年,经过五次挫折,才告成功。为了完成这一大业,鉴真一行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先后有三十六人献出了生命,荣睿、普照长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普照整整奋斗了二十年之久,荣睿还为此长眠在我国土地上。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史上感人肺腑的篇章。
 

鉴真(688年至763年6月6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763年(广德元年)6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鉴真在中、日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其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的时候,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在日本,鉴真也享有国宝级人物的待遇。 


1963年是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我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 1980年,在我方的斡旋之下,唐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顺奉鉴真漆像“回乡探亲”,扬州大明寺因此得以重修,成为中日邦交史上一件大事。历经十年绘出的国画《鉴真东渡图》(郭德福)在我国掀起了鉴真热,体现了中日文化友好交流。
 

在日本,陈列于奈良唐招提寺的鉴真干漆像是日本“国宝”,一年之内,开放的时间只有3天。能够来到我国,堪称不易。当时在日本进行包装时,就非常讲究,安全程度极高。要达到哪怕飞机失事,干漆像都不能受损的程度。
 
运像车到了镇江之后,渡口专门安排了一艘渡轮来迎接,船只也运行得非常平稳。到了瓜洲,真是万人空巷。“从扬州市区到瓜洲,路边密密麻麻全都站满了人,好像整座扬州城的人都出来迎接了。”
 

当时,鉴真干漆像被安放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内,接受民众们的瞻仰。鉴真干漆像放在专门的柜子中,日本也要求展览期间不能断电,用以保持着恒温恒湿的状态。
 
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我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皈依佛门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三年,鉴真在奈良效区创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是日本印板之开端。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
 

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
 

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国见在书目》中,著录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鉴真僧众在日十余年的活动达到了这个目的。由于天皇的重视,鉴真被授于“大僧都”的职务,成为“传戒律之始祖”。“从此以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宇。”鉴真所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大总寺。日本的佛经多由百济僧侣口传而来,错漏较多。
 

鉴真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也可能尚有微弱视力),以他惊人的记忆力,纠正日本佛经中的错漏。由于鉴真对天台宗也有相当研究,所以鉴真对天台宗在日本的传播也起了很大作用。鉴真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晸府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
 

鉴真和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流传至今,尚有余辉。鉴真到达时,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此后,他定居日本奈良。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我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鉴真熟识医方明,当年光明皇太后病危之时,唯有鉴真所进药方有效验。据日本《本草医谈》记载,鉴真只需用鼻子闻,就可以辨别药草种类和真假,他又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留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按照日本汉方野崎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说法,以下36种药草都是鉴真带往日本推动使用的:
 

麻黄、细辛、芍药、附子、远志、黄芪、甘草、苦参、当归、柴胡、川芎、玄参、地黄、紫苏、丹参、黄芩、桔梗、旋覆花、苍术、知母、半夏、芜花、栀子、五味子、黄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枣、蜀椒、花椒、吴茱萸。
 

十七、十八世纪时,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着鉴真的图像,可见影响之深。
 
鉴真及其弟子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第六次东渡之时,携带了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50卷。这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鉴真本人也是书法名家,其“请经书贴”被誉为日本国宝。
 

鉴真的东渡弟子及随行人员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筑技术的。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内的大堂建筑,坐北朝南,阔七间,进深四间,三层斗拱式形制,是座单檐歇山顶式的佛堂。日本《特别保护建筑物及国宝帐解说》中评论说:“金堂乃为如今遗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建筑物”。


由于鉴真僧众采用了唐代最先进的建筑方法,因而这座建筑异常牢固精美,经过一千二百余年的风雨,特别是经历1597年日本地震的考验,在周围其他建筑尽被毁坏的情况下,独金堂完好无损,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内。金堂成为研究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有价值的珍贵实物之一。
 

日本的唐招提寺(toshodai temple)是由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是一组具有我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已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后期的金堂,镰仓时代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
 

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3) 。原籍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幼时家境清贫,长安元年(701)14岁时,随父在扬州大明寺出家,师从智满禅师,当了沙弥。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他从道岸禅师受菩萨戒。景龙初年(708)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在长安期间,鉴真勤学好问,不拘泥于门派之见,广览群书,遍访高僧,除佛经之外,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诣。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


 
开元元年(713)鉴真成为了精通佛教律宗学说的有名的和尚回到扬州,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并以这里为中心,开始了他此后三十年在淮南地区广泛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733年成为当地佛教领袖、大明寺方丈,受其传戒者前后有四万余人。时人誉其“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至此,鉴真已讲《法励疏》及《四分律疏》40遍,《律钞》10遍,《羯摩疏》10遍;建造寺塔80余所,造佛像、菩萨像无数,写佛教藏经3部11000卷,缝袈裟3000领;亲度僧尼4万余人。其优秀弟子有扬州崇福寺祥彦,白塔寺法进,既济寺明烈,兴云寺惠琮,润州天响寺道金,栖霞寺希瑜、乾印,三昧寺法藏,西安安国寺睿光、明债,汴州相国寺神邕,江州东林寺志恩,洛州福先寺灵佑,越州道树寺璇真,天台山国清寺法云等35人,皆精研精学,讲授一方。鉴真已成名满天下的大德高僧。


 
四月,日本大使多治比广成、副使中臣名代率第9次遣唐使团前往我国。荣睿、普照等学问僧随行。日本朝廷委托荣睿、普照二人聘请唐国律学高僧。八月,日本使团到达苏州。唐朝廷派通事舍人到苏州迎接。
 

55岁时,鉴真住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晸府的委托,延请鉴真去日传戒,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崖县。返途时突发眼疾,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


 
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从扬州(今瓜洲镇入江口处)出发,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现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实现了东渡宏愿。此后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公元754年,经过重重磨难到达平城京(奈良古称)的鉴真,立即着手在东大寺大佛殿前开设戒坛,为圣武孝谦两天皇及众多高僧授戒。虽然当时的日本已具备了佛教国家的意识形态,但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当属鉴真大师。天皇赠赐鉴真“大僧都”一职,统领日本所有的僧侣,创立正规的戒律制度。而他的众多弟子也将他的衣钵延续传承。
 
唐代扬州佛教盛行,云集着中外僧人,佛寺多达三四十所。鉴真的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佛教气氛,他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明寺参禅拜佛,并随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在家庭的影响下,幼年的鉴真也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他“总丱俊明,器度宏博”。
 

十四岁时,有一次他随父亲到大云寺拜佛,为佛像庄重、慈祥的造型所感动,随即向父亲提出要求出家为僧。父亲见他心诚志坚,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他在大云寺出了家。从此鉴真成了他的法名。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鉴真在大云寺从道岸律师受戒。道岸是高僧文纲的弟子,也是一位著名僧人。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后,他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的洛阳、长安游学。二十二岁时,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弘景,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
 
文纲、道岸、弘景都是律宗的传人,鉴真在名师的影响下,对戒律的研究已很精熟,并开始讲佛布道。律宗出现于唐初,与佛教的其他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密、禅等同为著名的佛教派别。律宗是以戒律为立宗原则,重视从内心巩固和发展“止恶兴善”的作用,内部又分为南山、相部、东塔等派别。
 

鉴真研究的是以南山律宗为主。他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巡游佛迹,苦读《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疏》等经典,并先后从西京禅定寺义威、西明寺远智、东京授记寺金修、慧策、西京观音寺大亮听讲《律钞》等,由于他聪明好学,矢志不移,很快成为文纲、道岸、弘景之后律宗的后起之秀。
 
在西京学习时,鉴真不仅融合佛教各家如法相、天台等宗所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广泛涉猎和研究。佛教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如五明之学(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即涉及语言文字、工艺技术、医药、思辨逻辑和佛教各宗等学问。鉴真在钻研佛学的同时,对建筑、医药等也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后来到日本传播建筑、雕塑、医药、艺术等的基础。


 
开元元年(713),二十六岁的鉴真回到扬州,为大明寺(今法净寺)的大师。他从事佛事活动,由于学识和道德高尚,声名与日俱增。
 
开元二十一年(733),道岸的另一弟子义威圆寂后,鉴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宗首”。他不仅讲佛写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而且还从事救济贫病、教养三宝等活动。当鉴真四十五岁时,由他传戒的门徒达四万多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著名高僧。
 

佛教自六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开始在上层统治者中间流传。大化革新中,日本仿照唐朝推行租庸调制。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租庸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为躲避沉重的剥削和逃避兵役,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寄托,不是“逃亡他所”,就是“寂居寺家”,当时出家为僧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最高的是受三净聚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受戒不必三师七证,只要有一戒师即可,而且就是没有戒师,只要自己认为条件成熟,也可自誓受戒,所以当时日本僧人差不多都是“自度”、“私度”为僧的。
 
大化改新后,虽然中央权集得到加强,但统治权贵内部的斗争并未停止,奈良天平时期,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为了“规避课役”而入寺的农民,往往“动以千计”,这是因为一进佛门就不必再负担晸府赋税。晸府一方面要利用僧籍地主打击世俗豪强地主的势力,即通过佛教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又考虑寺院势力的过分增长,对晸府的财晸收入造成威胁,因而又力图控制佛教的发展,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怎样才能达到既利用佛教,又控制佛教的目的呢?遣唐使学问僧在唐朝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学习唐朝通过佛教内部控制佛教的办法,即实行受戒制度,由著名佛师主持仪式,通过考试确定受戒资格的办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元兴寺隆尊针对日本缺少名僧不能主持受戒仪式的情况,提出了向唐朝聘请戒师的建议,得到了掌握实权的舍人亲王的支持。日本天平四年即唐开元二十年(732),日本晸府准备任命遣唐使时,隆尊和尚向晸府推荐了有“跨海学唐朝之志”的青年和尚荣睿、普照。晸府同意他们随遣唐大使多次比广成代表日本使唐聘请名僧赴日讲佛授戒。开元二十一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到我国,在长安的十年学习期间,他们一直物色合适的名僧,我国僧人道璇曾应召前往日本,但限于他的能力和威望,日本尚不能满意,两人继续了解名僧动向。天宝元年(742)十月,
 

荣睿、普照准备回国,我国僧人道航、澄观、德清及高丽(今朝鲜)在唐朝的僧人如海与其同行。
 
回国途中,他们来到鉴真所在的扬州大明寺,想听鉴真的意见。他们向鉴真讲了日本虽有佛法,但没有剃度僧人必要手续及缺少合适授戒名僧的情况,请求鉴真帮助,能否同去日本弘法。鉴真见他们“辞旨恳至”,也就动心了。他想起关于南岳慧思禅师转生为日本王子的传说,以及日本长屋王子崇敬佛法,亲赠袈裟给我国僧人的故事。
 
自己虽已五十四岁,但为了弘扬佛法,不惜生命危险,也要前往。鉴真当即征求在场弟子的意见,问他们询问:“谁愿意同行?”大家都沉默不语。后来弟子祥彦才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祥彦的话并不夸张,当时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差距,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和尚道福、义向、圆载先后在遣唐和归途中为风涛吞没。
 

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扬帆启航的。人为的困难也不少,唐朝对私自出国限制很严,没有朝廷同意而出境,将受到法律制裁。鉴真深知航海的危险、朝廷律令的威严,但态度非常坚决,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他的决心感动了弟子,当即有祥彦、思托等二十一人表示愿意同行。
 
由于鉴真一行没有出国证明——过所,他们便假称到天台上国清寺参加供奉活动,而秘密准备去日本的物资。又通过道航的关系,得到当朝宰相李林甫哥哥李林宗的介绍信,便在扬州打造海船。一切准备就绪,正待出发之际出现了意外的变故,同行的道航认为高丽僧如海品行不端,不适合去日本弘化佛法,而建议他留下。如海不满,跑到采访厅诬告道航勾联海盗准备造反,采访使班景派人去各寺搜查,逮捕荣睿、普照等。
 

后经道航解释并出示李林宗介绍信得以无罪,但官府以海上不安全为由,拒绝了鉴真等从海上去国清寺的要求,同时没收了海船。第一次东渡失败了。不久,鉴真个人出钱八十贯买下一条退役的军船,雇用十八名水手,准备各种佛经、佛像、佛具等,连同祥彦、道兴、德清、荣睿、普照、思托等十七人,还有玉作人、画师、雕佛、刻镂、铸写等各种技艺人才八十五人,于天宝二年十二月启程,不料即遇大风,第二次东渡又失败。
 
第三次东渡至舟山群岛附近,再遇大风,船触礁后鉴真一行在荒岛上忍饥受冻三天三夜,后被救至明州(宁波)阿育王寺安歇。
 

第三次东渡失败后,鉴真决定在朝廷不甚注意的福州出发,然而当地僧众出于担心鉴真东渡发生危险的好心,对鉴真看护甚严,并将其行踪报告官府。鉴真在从阿育王寺前往福州的途中被官府追回送至扬州。
 
前四次的失败,并没有改变鉴真的初衷。他在扬州继续准备东渡物资。天宝七载(748)六月二十七日,鉴真僧众、水手等三十人在扬州出发。出长江后遇大风,船在风浪中完全失去了控制,随风浪漂泊,淡水早已用完,人们严重晕船,食物难咽,死亡威胁着每一个人。十一月间,失去驾驭的船在海上一连漂了十四天,终于靠了岸。上岸后才知道,他们到了海南岛的振州,受到当地官民的欢迎。
 

他们留居一年有余。鉴真在那里修寺造佛,登坛授戒。后决定重返扬州,他们从振州出发,经广西、广东的返途中,行至端州(今广东高要)时,荣睿积劳病重,去世。行至韶州(今曲江)时,普照离鉴真北去。荣睿的死,普照的离去,第五次东渡的失败,加之旅途的艰辛,使鉴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他感受暑热,眼睛渐渐模糊起来,虽经医治未见好转。
 
至吉州(今江西吉安)时,祥彦又因病去世。祥彦是鉴真最得力的优秀弟子,他最先表态支持东渡,一直追随其左右。如今祥彦的死使六十三岁的鉴真再次受到沉重打击。这一系列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相反,东渡的决心更坚定了。
 

天宝十载(751)春,鉴真回到扬州,又着手筹备第六次东渡。天宝十二载(753)十月十五日,日本晸府派出由藤原清河大使率领的第十次遣唐使团,从长安返回日本途中经扬州,到延光寺拜访鉴真。藤原清河将邀请鉴真和唐玄宗拒绝鉴真出国一事告诉了鉴真,并希望他自己决定。鉴真当即表示愿意同行,经商量后决定在十月十九日出发。
 
日本使团的来访,引起了扬州僧俗的注意,出于对鉴真安全的考虑,扬州僧众对他看护很严,鉴真无法脱身,眼看十九日就要到了,东渡计划再次受到了考验。正在这时,鉴真弟子仁婺从婺州(浙江金华)来到扬州,听说师傅东渡受阻,十分同情,便决定用自己来时乘坐的船接鉴真离开扬州,到黄泗浦(今张家港西北长江之滨)搭乘日本遣唐使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
 
与藤原清河等会合后,又发生了麻烦。广陵郡的地方官已听到鉴真准备渡海去日本的传闻,因此决定检查日本遣唐使船,机警的副使大伴古麻吕秘密将鉴真等安排在自己的船上,躲过众人的注意。不久,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离去的普照也闻讯从阿育王寺赶来。这次遣唐使船同航的有四艘,第一号船是大使藤原清河,第二号船是副使大伴古麻吕,第三号船是副使吉备真备,第四号船是判官布势入主。

 
唐朝僧人除鉴真外,还有法进、义静、昙静、思托、法载、法成等十四人及女尼智首等三人。十一月十六日,四船出发,一路顺风。二十一日第一号、第二号两船到达阿儿奈波岛(日本冲绳),北行至多祢岛(种子岛)西南,遇第三号船,十二月六日,海上又起南风,第一号船在航行中遇难。鉴真所乘的第二号船终于在二十日到达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川边郡坊津町秋目)。
 

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二十六日(天平胜宝五年,即753年初),经四十天的海上颠簸,鉴真一行在僧人延庆的引导下进入日本九州的太宰府(现日本福冈)。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先后有三十六人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列。只有鉴真笃志不移,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毕生的宏愿。
 

鉴真来到日本的消息,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极大震动。天宝十三载一月初十日,朝廷得到大伴古麻吕的报告,知道鉴真已经到达日本。二月一日,鉴真至难波国师乡(今属大阪府)时,受到了先期到达的崇道和日本佛教大师行基弟子法义的热情款待。后住在藤原鱼名的官厅,日本晸府特派使者前来迎接慰问,催促鉴真入京。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
 

根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应该负起规范日本僧众的责任,杜绝当时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托庇佛门,以逃避劳役赋税的现象,因此,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
 

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鉴真于是在东大寺中起坛,为圣武、光明皇太后以及孝谦之下皇族和僧侣约500人授戒。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然而,758年,作为鉴真最主要支持者的孝谦天皇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被迫传位给淳仁天皇。相应的,鉴真也遭受到排挤。758年,淳仁天皇下旨,以"晸事烦躁,不敢劳老"为名,解除了鉴真“大僧都”一职,并将在宫廷斗争中败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鉴真。次年,鉴真弟子在该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赐名“唐招提寺”,鉴真从东大寺迁居至此。
 

淳仁还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759年,唐招提寺建成,鉴真僧众搬进居住。从此,鉴真就在寺中讲律授戒。当时鉴真年事已高,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弟子们感到有必要将鉴真奋斗一生的历史记录下来,思托撰成了《鉴真和尚东征传》。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年),为播佛法奋斗了一生的鉴真,在唐招提寺面向西方端坐,安详圆寂,终年七十六岁。他的遗体经火化后,葬在寺后面的松林中。
 
764年,孝谦天皇镇压了惠美押胜之乱,重新登基。鉴真的弟子思托、法进等人相继成为“大僧都”,唐招提寺也得以扩建,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国宝。鉴真所开创的四戒坛,也成为最澄开创日本天台宗之前的日本佛教僧侣正式受戒的场所。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Jianzhen, or Ganjin in Japanese, was a Chinese monk who helped to propagate Buddhism in Japan. In the eleven years from 743 to 754, Jianzhen attempted to visit Japan some six times. Ganjin finally came to Japan in the year 754 and founded Tōshōdai-ji in Nara. When he finally succeeded on his sixth attempt he had lost his eyesight as a result of his hardship. Jianzhen's lifestory and voyage are described in the scroll, "The Sea Journey to the East of a Great Bonze from the Tang Dynasty."    In 755, the first ordination platform in Japan was constructed at Tōdai-ji, on the place where including former Emperor Shōmu and Empress Kōmyō received ordination by Jianzhen a year earlier. In 759 he retired to a piece of land granted to him by the imperial cour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Nara.
 
 
第918回:国粹艺伎完美女人,优雅内敛和服装道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2:28:36
Post #18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18回:国粹艺伎完美女人,优雅内敛和服装道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通常女性到日本旅行,喜欢做二件事情,一是穿和服装艺伎,二是泡温泉。因为这两个东西还真是日本的特色。
 

来日本之前,我对和服有误解,我以为只有艺伎才穿和服,同时我对艺伎也有误解,我以为艺伎全是女人,到了日本才知道,艺伎实际上是男的,艺妓才是女的,只是“妓”这个字太低贱了,后来文人将“艺妓”改为“艺伎”,而实际上并非现在的艺伎都是女人,也有一些男人在从事艺伎行业,我在京都就看到过一些男伎。
 

艺伎这个行业就像相扑一样,你不去推广它,这些传统行业可能会消失,如今日本大力提供艺伎文化,很多涌入京都的游客也喜欢挤到花见小路围观艺伎,这实际上是刺激了艺伎行业的复兴。
 

“《黃劍博客圖文集》第246回:艺伎回忆录风情画,残局不忍看凌乱心”曾经讲过我观看电影艺伎回忆录的感想,我以前在国内和美国都重复看过艺伎回忆录的电影和英文小说,它并不代表日本文化,因为艺伎回忆录是美国人写的,电影是美国人拍的,主要女演员清一色的中国女人,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电影来真正了解日本的艺伎文化,必须亲自去日本体验一下。


 
要说艺伎,还得先从艺伎穿的和服说起。
 

前文提到过,日本的汉方中药,佛教等文化都是从唐朝传入日本的,当然日本的服饰也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的绘画起源于日本本土,而日本的绘画史受到过印度佛教和中国的美术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唐代的时候,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及日本,无论是寺庙中的壁画塑像还是生活中的肖像画,两个国家都有相似之处。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和服实际上源自中国汉唐服饰,后经日本历代修改,逐渐形成日本现代的和服式样,但基本上与汉唐服饰并无太大区别。和服的穿着技巧,乃是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经过琢磨考验,蕴育而生。衣上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日本民族对山水的欣赏及对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有所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被吸收和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当时和服的名称也有很多,如"贯头衣"、"横幅"以及后来的"和服",受到了东亚的服装的影响。
 

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和交流和吸收。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总体而言,奈良时代的服装色彩还是较为简单的。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着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着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着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真正反映日本和服的绘画作品主要是日本的风俗画。日本的风俗画兴起于室盯时代(1392至1573年),相当于我国的明代。 当时有许多我国的风俗画传入日本,如反映国内古代劳动人民生产过程的《耕织图》,被日本画家作为一种模式来效仿,以致日本也出现了许多版本的《耕织图》,如有狞野永纳本,也有和歌山县高野山遍照尊院的彩绘屏风《织图》等。
 

但日本风俗画的真正兴起是在江户时代,当时虽然有一派古典画派专以传统物语为绘画题材,如源氏物语、净琉璃物语等都相继出现于当时皇宫贵族的屏风上,这种传统题材一般用传统的绘画手法来表现。画中人物穿着的都是当时宫中的华丽衣服,造型风格有些类似有职雏人形。 


但当时更多的是同时绘于这些屏风上的风俗画,这是江户初期(16世纪初)的一大特色,其绘画中心在京都,当时正值广仁文明之乱之后,京都的经济正在复兴,作为复苏象征的明广九年的 园祭活动也在京都一年一度地举行,正因为如此,一系列的屏风图大量出现,如狞野永德的《洛中格外图》,此图有三种版本,盯田本、历博乙本、上杉本,此外还有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洛中风俗图》屏风(17世纪前半)、静嘉堂文库的《四条河原游图》屏风,
 

这些屏风的题材颇有些类似于唐代的游春图,但人物更为众多,场面更为宏大,其中突出的是歌舞伎的内容。如四条 河原和六条柳叮。前者是歌舞伎兴起的中心地,后者是游女歌舞 伎云集的地方。开创于庆长八年(1603年)的北野社头歌舞伎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庆长末年在四条河原常设舞台,供六条柳町游女们来表演,当时有大量的文字记载了这一风俗,当地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地。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和服的穿着情况。
 

但是,歌舞伎的盛况为当政者所反感,宽永十六年政府下令禁止歌舞伎,所以在宽永年间大量增加的是室内游乐图。
 
到江户中期,与风俗画相对应的是桃山时期的浮世绘,浮世绘是从室内游乐图中抽出单独的一个美人进行描绘,这种形式在宽文时代特别流行,因此称为宽文美人图, 其中的《八千代大夫图》是特别优秀的作品。
 

17世纪中叶,在江户的出版物中出现了版画插图,绘制这些插图的称为板下绘师,大多都是无名的绘师,其中脱颖而出的是菱川师宣(1618-1694年),师宣曾担任进原西鹤《好色一代男》江户版的插图作者,其中的每一幅插图都能独立欣赏。师宣是一枚绘的创始人,他所作的《见返美人图》中的美人身穿红色小团花地的刺绣大团花图案的和服,美人回首,巧笑倩兮,极为动人。


明和二年(1765年)开始流行以俳人为中心的绘画。用豪华的多色摺招版画来制作,其中优秀的作者是铃木春信(1725-1770年),其版画有如锦之美,故称锦绘,其所绘美人尤以柳腰为美,风靡一时。春信以后的美人画代表有胜川春章、鸟居清长等,但最为有名的浮世绘大家则数喜多川歌磨,其画大多是半身绘或大首绘,如《妇人相学十躯》等。此后有许多反映蚕桑或纺织生产的风俗画也用了这种浮世绘的风格,画中的女性穿的则是下层劳动妇女的和服。
 

日本到现代还有美人画这一专门画派,所画大多都是穿和服的日本妇女。从明治三十年开始,日本的画家开始创造了新的美人画法, 大约可以分成三个流派,一是从浮世绘中脱胎而出的近代美人画派,以关东镝木清方为代表;二是以贵妇和上流社会的太太们为主的美人画,


以圆山四条为代,其中上衬松园的作品中有着成群的穿和服的日本太太,丰姿绰约,脸庞丰润,所描绘的和服制作方法也十分清楚,是绞缬还是友禅,都能分清;三是东西合璧的美人画,以西洋画的风格来描绘穿着和服的日本妇女。


 
上述与和服有关的美术作品。不但保存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和服的色彩、面料、图案、款式和配饰,还反映了和服的穿着方法,以及穿了和服的日本人的举手投足的千姿百态。此外,这些作品事实上是艺术家眼中的和服,流露了艺术家及其同时代人对和服的态度和感情。
 

花嫁衣裳为女性结婚时的服饰(はなよめいしょう),是最正式的礼服,源自江户时代武家大礼服。日本的传统婚礼为神前婚礼;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礼的必要穿着。花嫁衣主要分为三种,包括色打挂、白无垢以及振袖(通常为大振袖),色调以白或红为主。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
 

和服可分为公家着物和武家着物。现今所谓和服实即古时之小袖,小袖的表着化始自室町时代,贵族的下着白小袖逐渐成为庶民的表衣。 “着物”除了包括“吴服"之外还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时代的狩衣等等,这些都非源自吴服,而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服饰。十二单则是由奈良时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后又有变化和创新。


“和服”在德川幕府以前称作“着物”,用高级纺织品缝制的衣服则称作“吴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德川幕府之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
 

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较为单一,


多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饰几乎同一色调;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贵族服饰色彩进入鼎盛期,此时贵族以色彩划分等级,如等级自上而下服饰颜色为深紫、浅紫、绯、绀、绿、黑;女性服饰颜色装饰打破原来单一色调,而以绿、蓝、红为主调的同时,添加其他色调或纹样,色泽艳丽,色调对比明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吴服这个称谓源于我国三国时期,因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传入日本的缘故,开始出现此名。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级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1957年6月、京都、大阪、中国、名古屋、东京的各吴服専门店共同创立了全国吴服専门店会连合会。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在日本,出席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剑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业式、宴会、雅乐、文艺演出以及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日本人都会穿上端庄的和服去参加。
 

和服的穿着文化及礼法被称为装道。和服承载了近30项关于染织技艺的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以及50多项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品。制作和服的越后上布、小千谷缩以及结城紬更是录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吴地以吴服闻名天下。《松窗梦语》载:“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


《古事记》中卷曰:若有贤人者贡上。故受命以贡上人名。和迩吉师。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又贡上手人韩锻。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
 

即是说百济给应神天皇的贡品里有论语、千字文、锻造工以及两个从吴国来的缝织女。这件事与兵库县的吴服神社祭祀的织姬和东汉渡来的阿知使主(刘阿知)有关。“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吴,求缝工,得吴织穴织等四女归。会帝崩,因献仁德帝。”也就是说,当时从中国渡来两个织姬传入中国的纺织技术,吴织媛死后被当作吴服大神在吴服神社里被祭祀。
 

《日本书纪雄略十四年》则称: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狭村主-青等共吴国使,将吴所献手末才伎,汉织、吴织及衣缝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日本书纪应神纪》载:“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令求缝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丽国,欲达于吴。”
 
《日本国志》亦曰:应神帝之初,得《论语》、《千文》于百济王仁。四十一年庚午,复遣阿知使主、都贺使主于吴,二人,汉孝灵皇帝之后也,魏受禅后,辟乱至倭。考庚午即西晋永嘉四年,其日吴者,意当时就吴地求之也。此事载日本《应神本纪》。求织缝女。抵高丽,高丽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乡导,及得工女还。
 

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公家着物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吴服屋go ku fu ya),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
 
和服的面料是《诗经》里面的用料。《诗》曰:“蒙彼绉絺。”绉絺就是缩缅和缟。正装冬天采用缩缅,夏天用纱罗,浴衣则用木棉。和服正装传统上使用的材料为并幅(小幅)反物,通常礼服服地为御召缩缅,以延续德鹿子柄绞染振袖和服川幕府大奥女中礼制。


也有传统织布机织造的夏布以及其他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品,如小千谷缩、结城绸、八丈绢等等。反物通常有染织绣多种工艺,包括江戸小纹、友禅染、草木染、正蓝染、红型染、型绘染、绞缬、刺绣、金彩等。反物沿用唐代传统布料的尺寸,幅宽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长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为一反,故称反物,一匹为一衣,故称匹夫匹妇。

 
和服依照四季的不同,从种类、材质、花纹乃至饰品小物有其搭配的规则,特别是修习茶道、花道、舞踊等日本传统技艺者,更是注重时服的传统。时服的形式分为单衣、袷、绵入。袷是有衬里的和服。绵入是丝绵夹层的。端午节以后更换夏装。10月到次年5月初则着袷。日本女人的和服喜欢以四季为主题随季节更换服装。在和服于绘纹样中, 春天的梅、夏天的菖蒲、秋天的枫、冬天的松与日本人的季节感直接相关。
 

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足袋,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是日本千年染织工艺的集中体现。
 
和服腰带多采用西阵织物,佐贺锦以及献上博多织。博多织有760年历史,作为优美的“献上带”(和服用的腰带)而有名,据传博多商人满田弥三右卫门从宋朝学回的技法是其始源。 “献上图纹”是弥三右卫门把佛教用具独钴和华碟图案化的图纹,因被指定为上贡给幕府的上献品而被称为“献上”。

采用独特的技法,竖线使用大量细线,强力织进横线用粗线的同时使竖线浮现出来形成图案。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调,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细,附属品简单,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而且种类、款式多样,还有许多附属品),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礼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礼和服、宴礼和服及一般礼服)。
 

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最初的日本服装是被称为“贯头衣”的女装和被称为“横幅”的男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其做法相当原始,但很实用。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说完和服,再回到艺伎这个话题,艺伎不只是女性专属,据说最早的艺伎全部是男性,这些将刘海梳起的美少年们凭借舞蹈和乐器才能称霸当时的娱乐场所。直到18世纪中期,艺伎才渐渐被女性取代。
 
关于艺伎,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曾或至今仍误以为艺伎就是妓女,而事实上,艺伎只是日本一个传统的表演艺术职业,她们不从事性交易。每一位艺伎在从业期间是不允许和任何客人发生性关系的,一旦发生将永远不得出现在原本生活区域内。简单说,艺伎只卖艺,不卖身。虽然性行业满足了日本男人的肉体需求,而艺伎则带着女性的温柔与甜美,成为日本男人最完美的精神情人。
 

大家不是只要把脸画白了,嘴抹红了,发髻梳好了,就能叫艺伎的。艺伎的培养是非常严格的,单单是练习笑容就要花上两三年。一般从10岁开始,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课程,从16岁学成可以出师,先当舞伎,再转为艺伎。从这样的艺馆里熏陶出来的年轻艺伎,除了貌美,更有了一种特有的精致与雅美。而现在对艺伎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精通各种歌舞乐器,还需要对国际新闻、花边消息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迎合客人的喜好,善于察言观色,并能维护客人的自尊。
 
艺伎一直是外国人对日本文化存有的一个误会。艺伎的形象是日本男人幻想中最完美的女人形象,她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和各项精湛的技艺,更不允许在从业期间与任何客人发生性关系。
 

艺伎在从业期间不允许和任何客人发生性关系或结婚,不允许私下接受邀约,如果不遵守行规,败坏艺伎名声,就会被艺伎协会除名。这一切行规都保证了艺伎纯洁的形象,也正是因为她们不仅能歌善舞,又恪守贞节,所以日本男性对艺伎有着独特的向往。


 
在日本做艺伎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脸上无光的事,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培养出一名艺伎,这不仅表明这个家庭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证明他们有足够的财力供女儿学艺。尽管这种观念在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但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伎行业。
 

艺伎面部涂白不完全是因为灯光昏暗和凸显唇色;舞伎是初级实习艺伎,只有舞伎阶段才会有繁重的头饰;艺伎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在饭局上谈笑风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有包括学习谈话社交,调节气氛玩游戏说笑话演小品,必须要在表情上下功夫,一颦一笑都要拿捏得当。
 
首先我们观察到艺伎脸上妆容就有三个基本特征:厚白色底妆,眼眉之间的红色眼影以及不覆盖所有唇部面积的红色唇妆。艺伎脸上的白色底妆是用刷子刷上去的,整个白色底妆的范围覆盖了脸、颈部、胸部上部。但是请留意一点,在脸部边缘(发际线边缘)又会存在没有刷到底妆的脸部空白部分,据说这有一个特殊含义,表示艺伎的整个妆容如同面具一般,具有神秘感。

 
白色底妆的含义,其实与日本整个传统文化有关,观察可知,新娘嫁衣的颜色,武士切腹的白色和服,都是白色。白色在日本文化中是无瑕、传统的美。另外现在白色底妆已经是艺伎妆容的代表妆了。红色眼影则是为了和红唇相衬而成的妆容,加上白色底妆,显得整个脸部更加干净,更像面具。而至于唇部,则是小于所有唇部面积的樱桃小嘴一样造型的红唇,有时候我们看到是艺伎是半唇的,是因为只是实习艺伎、等级较低,整个唇涂上则是到了高级阶段。
 

但是也有说半唇处于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当时的艺伎时尚。艺伎妆容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她的后颈部的风情。艺伎面部之所以涂得非常白,是因为过去没有电灯。只有把脸涂成煞白煞白,才能在蜡烛的光照下显得更加美艳。而至于为什么艺伎的手没有涂白,是为了显示艺伎的清洁,这样在提供餐饮服务时好让客人放心。
 
不同的级别,艺伎的装束也不一样,等级越高,发饰越素雅,红色占嘴唇的面积越大,衣领也越来越素雅,最高为白色。区分艺伎和舞伎的差别就是舞伎头上有花饰,而艺伎很少带发饰,最多1-2个饰物,大多都有一个大梳子。
 

艺伎的颈部是唯一裸露的地方,是性感的挑逗,是情欲的表现。由此可见艺伎的和服与一般和服相差的一个重要一点就是后颈的完全裸露。这是一种极富性意识的美学观点。类似于古时我国女人厚重裙摆下的三寸金莲,艺伎的后颈一样有着特殊的含义,特别是艺伎在随头摆弄颈部的美好时。
 
当艺伎过了30岁的坎儿,虽然还可以继续工作,但已不得不降级,成为年轻艺伎的陪衬。很多艺伎“退休”后利用一技之长办艺校,嫁入豪门过上富太生活属极少数,当然也不免有人落俗为佣,沦落青楼。日本京都曾是艺馆集中营,艺伎业昌盛时甚至多达几万人,但正如我国国粹在流行文化中的式微,日本艺伎业也陷入低谷,目前在京都的艺伎不足三百人,大多集中在一个叫“祗园”的地方,那是一条老街,也叫“花柳街”。
 

过去能出入艺馆的人非富即贵,艺馆一般都是引荐制度,不是你拿着钱袋就能随便见到的。如果没有熟人推荐,陌生人绝对进不去。走在祗园,经常能看见装扮华丽的艺伎忙着赶赴一场又一场宴席,这个时候上前搭讪是肯定会碰钉子的,因为艺伎是不可以私下接受邀请的。要想约到正宗的艺伎表演,需要到“茶屋”去联系,可以指定某个著名的艺伎让茶屋代为邀请,也可以只提供要求,如多少人、多少预算、时间、地点,由茶屋来安排。还有一些被称为料亭的高级料理店,也可以帮客人安排艺伎服务。这些料亭本身就是很高级的饭馆,他们和艺伎组织有业务关系,费用大约是1个小时五万日元。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Geisha are highly skilled entertainers who appear at high-end dinners, private parties and special events to add a special touch to the proceedings. They are NOT prostitutes, despite various silly rumors and portrayals in certain books and movies. Rather, they are ladies who have trained for years in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arts to become the perfect entertainers. Kyoto is the heart of Japan’s geisha world. In Kyoto, however, fully-fledged geisha are properly called geiko (pronounced “gay-ko”). Young ladies, usually between the ages of 15 and 20, train for five years to become a geiko. During this period, they are known as maiko (pronounced “my-ko”). Knowledgeable insiders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about 100 geiko and 100 maiko in Kyoto. Other cities, like Tokyo, have some version of geisha, but they don’t usually undergo the strict training that defines Kyoto’s maiko and geiko. It’s easy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maiko and a geiko: maiko wear colorful kimono with long sleeves and appear with their own hair worn up with a variety of extravagant hairpins (known as kanzashi), while geiko wear plainer kimono with shorter sleeves and appear wearing relatively unadorned wigs. Both maiko and geiko entertain guests and they often appear together at various functions.Finally, you might spot a woman who looks like a geisha wandering around in the daytime in some of Kyoto’s famous sightseeing districts (particularly Southern Higashiyama). Don’t get too excited – these are almost certainly tourists who have paid to be made up and dressed like geisha (see above). However, they’re usually beautiful and more willing than real geisha to pose for photos – your friends at home will never know the difference! Needless to say, it’s not cheap to arrange experience private geisha entertainment. Dinner for two with one maiko, one geiko and one jikata (shamisen player) for two will cost around US$900, sometimes significantly more, depending upon the restaurant and drinks consumed. Of course, even if you have this money to spend, it doesn’t mean you can just order up a few geisha for your special evening. Whether you are Japanese or foreign, you cannot experience geisha entertainment without a personal introduction from an existing client of a particular geisha house. Luckily, my tour company, Chris Rowthorn Tours, can arrange geisha entertainment for our guests.
 
We usually arrange for private dinners at superb kaiseki restaurants, where you dine with the geisha in private rooms, and we supply bilingual interpreters so you can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the geisha. In my experience, an evening with geisha is the highlight of my clients’ trips. The price starts at Y70,000 per group, plus Y15,000 to Y20,000 per person for dinner. If this is beyond your budget, don’t worry, there are some cheaper options listed below.
 
Geisha, or Geiko, Maiko are female professional entertainers whose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arts, skills at verbal repartee... a Japanese girl or woman who is trained to provide entertaining and lighthearted company especially for a man or a group of men. A geisha is a traditional Japanese entertainer. Often confused with a courtesan, or a prostitute, geisha instead are known for their distinct make-up and attire, their elegant and graceful dance, and their demure conversation.Evolving in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from the pleasure houses of Japan where courtesans would entertain the samurai, the first geisha were actually men,
 
Kimono, which means a "thing to wear" (ki "wear" and mono "thing"wink, is the quintessential Japanese robe and one that resonates with an air of deep tradition and sophistication.Kimonos range from beautifully colourful, intricately decorated with gorgeous patterns, to plain white, stunning in its simplicity. They can be worn by men as well as women, and are the height of formal wear in Japan, usually reserved for special occasions or celebrations.
 
Kimono are traditionally made from a single sheet of fabric, known as a tan, which typically measures a little under 40 cm wide and 11.5 meters long. This sheet is then cut into four strips, one each for the left and right sleeves and 2 for the main body. Smaller strips also make up the collar, but everything is cut from that original single sheet of fabric. The garment is always fastened with a wide, decorative belt, or Obi, which can be tied in numerous, imaginative ways to add to the style of the kimono. It’s also essential to wear traditional footwear, including split-toe socks known as tabi, which make it possible to wear the appropriate shoes, either zori or geta, both open sandals which perfectly compliment the kimono.
 
The kimono has changed very little over the centuries, and it was originally inspired by Chinese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which played a big part in influencing Japan over 1000 years ago, bringing not only fashion but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a writing system. Males often wear the lighter cotton yukata for more informal occasions, such as summer festivals, and the hakama for more serious events like weddings. A hakama is much like a kimono, apart from the legs are split so that they almost resemble a pair of trousers. Hakama are very rarely as colourful as a lady's kimono, and more plain colours like grey, navy blue and white are often used.
 
A female kimono is by far much more complex, with a wide variety of variables. The obi can be tied in different ways to individualise each outfit. Everything from the style and colour of the fabric to the length of the sleeves is steeped in meaning and can give an insight into your social standing. For example, the exceptionally long sleeves of the furisode, which can be up to 110cm long, should only be worn by young, unmarried women, most commonly at their "Coming of Age Ceremony" or as guests to a relative's wedding. Kurotomesode is seen as the most formal wear for married women, commonly worn by mothers of the bride or groom at a wedding. This kimono style is comparatively simple, with a single colour decorated only with kamon or family crests.
 
The kimono is not only for celebrations, however. The mofuku style of kimono is worn by both men and women and is the most formal mourning wear available in Japan. For men, it is most commonly a plain black, silk robe, with a white tabi (socks), black or white zori (sandals) and an understated obi (belt). For women, however, the robe, belt and all of the accessories should be black. This all-black kimono is usually only worn by relatives of the deceased, or those that are especially close to them.Perhaps the most renowned style of kimono is the susohiki, the style that is worn by geisha. It is longer than most other kimono, with the fabric trailing behind the women, instead of stopping at her ankles. Hence, the geisha have to subtly lift their kimono while walking , which also has the added bonus of showing off their decorative nagajuban or under-kimono.
 
There are many locations in Japan to enjoy the experience of wearing a kimono, but perhaps Arashiyama in Kyoto is the most popular. The kimono you can rent are beautiful, the makeup artists are both professional and quick, and the location is stunning, a wide babbling river, traditional shops, temples, shrines and huge bamboo forest, it is almost as if a scene from classical Japanese literature has jumped off the page and into life...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2:46:25
Post #19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1回:病毒笼罩四处漂荡,大雄无畏勇猛精进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农业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冰河时代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族群都过着四处漂荡,朝不保夕的狩采生活,而地理禀赋的不同让各地的农业发展有所不同。气候适宜,物种繁多,作物茂密的地区,农业较为发达,首先是让大部分人能够过着定居生活,加大了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其次农业生产带来的丰盛粮食则让某些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技术创新,因此农业奠定了组织,文字,政治以及技术等等文明基石,所以决定农业发达与否的因素就决定了文明的起源与进化。欧洲文明的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钢铁,病菌,枪炮,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
 

在欧洲人的征服史上,是关于枪炮与钢铁的作用众所周知,而细菌的作用则是让人触目惊心,耳目一新。最为明显的例证在十六世纪,在墨西哥,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交锋中,几百人的队伍居然战胜了几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使白人取得决定胜利的不是传说的利用先进枪火对土著的屠杀,而是天花病毒。到了1618年,墨西哥大陆的2000万人因传染病减少到160万,据说95%的原住民便是死于白人带来的天花和痲疹,
 

而被直接白人杀死的土著只有5%左右。科学表示,传染疾病菌多从动物身上变异而来,先传染给人,然后才在人类群体中传播。由于欧洲农业历史悠久,家畜众多,在几千年来与病菌的频繁接触已经形成适应性;印第安人则不是,农业的欠发达让他们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触的经验,肌体很少遭遇此类病菌,也就全然没有免疫力,所以在天花面前溃不成军。由此可见,细菌的优势也间接来自农业。
 

文明起源的问题最终是解决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思考。人类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动物中出类拔萃,不同的环境会让人类学习进化出不同的能力。
 
以前我很喜欢看荒野探险类的纪录片,非常羡慕那些在原始丛林或沙漠里为了生存而捕杀野生动物的探险家,后来我看欧美大片,发现国外很多彪悍的壮汉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肉,我就天真地以为,吃全熟的牛肉是长不壮的,如果能生吃猪肉或牛肉,那一定会长得像一头牛一样壮实。
 

实际情况是:经常吃没有全熟的牛肉或猪肉,会被绦虫感染,它爬到人的内脏内,可以发育到7.6米长!绦虫可以在人体内生存18年,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22米。扁形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它两侧对称,有一列形状相同的节片。头节上有吸盘,通常还有钩,用于固著在宿主上。通过表皮吸收食物,无口及消化道。
 
多数雌雄同体,常自体受精,生活史复杂。猪带绦虫成虫生活在人肠内;牛带绦虫世界性分布,终宿主是人,中间宿主是牛。囊虫寄生在脑内引起脑囊虫病,对患儿危害最大,但一些成年人为了减肥,居然想到了生吞寄生虫的减肥方法,真是坑骗了一个时代的至暗传说,人类可能将一半的想象力都用在了减肥上。毕竟,绦虫减肥法是如此简单粗暴,总能吸引一些想走捷径的人。之后,这些寄生虫就会行使自己的使命,帮助人体吸收掉那些可恨的营养。直到现在,寄生虫减肥法依旧在互联网上流传。
 

在所有寄生虫中,绦虫绝对是一个异类,但它并没有麦地那龙线虫厉害,它是唯一的主要由饮用水传播的线虫,属线形动物门。1986年全球共计有330万病人,目前麦地那龙线虫病仅局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中央带的国家。寄生于终宿主人体组织内的雌虫,成熟后自寄生部位移行至四肢、背部皮下组织,头端伸向皮肤表面,子宫内成千上万的幼虫,由于内外压力而致子宫破裂,释放出大量极为活跃的初期幼虫。这些幼虫可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使皮肤形成水泡。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的感染除了误饮含剑水蚤的自然界水体外,有报道认为,亦可因生食泥鳅引起。
 

但如果跟冠状病毒相比,以上这些寄生虫完全弱爆了。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如果说感染绦虫还需要使用嘴巴吃下肉类,那么被感染冠状病毒就更容易,你根本不用下嘴,只要别人打个喷嚏,这人病毒就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传播,飞沫随着空气在飘荡,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中招。飞沫传播的可怕,在于人的流动性大,就能随时通过飞沫在空气释放病毒,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国家,一年之中,流动性最强的春天,这也是对抗此次肺炎疫情的最大难点。


 
疾病与生命一样古老,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座硕大无比的细菌库和病毒库,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它对历史的左右并不亚于其它因素。
 
病毒的生存需要宿主,而许多动物都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类的许多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鼠疫、霍乱、狂犬病、禽流感等等,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染而来的,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鼠疫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造成,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并借由老鼠等动物来传播,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而少数国家如波兰、比利时,因为应对及时,基本没有受到波及。
 

1910年10月,随着满洲里第一例鼠疫病人开始,转瞬之间,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这可不是一般的鼠疫,而是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肺鼠疫,这场卷走了6万余人性命的鼠疫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1910年沙俄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因鼠疫而死亡的工人,沙俄政府立即把来自我国东北的染病劳工们赶回国,这些染病劳工从满洲里入境,东北鼠疫就此拉开序幕。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上人口总数为17亿人,结果竟有10亿人被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也有人说一亿人致死)。这次流感一个重要现象,是在青壮年死亡率较高。其名字来源,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这次病毒流感的发生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因为战场上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投入使用了。。。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共和国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至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
 
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西雅图的电车服务员拒绝没有口罩的乘客搭乘。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此流感漫延全球,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在萨摩亚死亡率更高达25%。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
 

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埃博拉病毒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没办法有效医治的一种受病毒感染的疾病。埃博拉的病况与武侠小说中的“七窍流血”相似,致死率高达50%到90%,而且它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2014年2月,埃博拉疫情爆发于几内亚境内,随后波及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八国,最终有8000人因为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治身亡。在2003年,我国也因为SARS病毒导致5327人患病,349人死亡,其病毒的来源正是菊头蝠,而食用了菊头蝠的果子狸成为了中间宿主,将SARS传染给了食用它的人类。
 

如今在全球化和现代交通工具面前,曾经阻止疫病远距离蔓延的,高山大海等地理屏障已经消失,在这小小的地球村里,全人类的命运被紧紧拴到了一起,人类不断的“越界行为”,在破坏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绝佳机会:释放温室气体,给携带病菌、病毒的蚊虫,创造了更广泛的生存空间,破坏森林湿地,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带有病毒的宿主四处逃窜,与人类接触,猎捕、运输、加工和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过程中受到它们携带的病原体的感染。。。
 

我在去年十二月时就听到国外在报道武汉出现可疑感冒病毒的事情,我当时还给湖北的老乡打电话,询问疫情是否严重,结果湖北的老乡叫我不要担心,他们就群众根本没有把病毒当一回事,照样出门溜达,聚众打牌。。。
今年一月初,我还是没有听到关于湖北疫情的发展报道,我就以为不严重,一度还想回一趟湖北,但临时决定去了福建,一周后返回广东,依然没有疫情的进一步更新。
 

到了1月18号左右,我开始看到更多海外关于武汉出现非常罕见的流感病毒的报道,一些国家拉响了全球警戒,我不免有些担心了。
 
1月19日,媛照旧去上班,我上午在家休息,早上整理好背包和拉杆箱就出门坐车,车厢也没有大戴口罩,我自己也没有备口罩,我以为这个病毒距离我依然遥远。。。
 

到塘坑地铁站下车,与媛在永和豆浆店吃午餐,花费45元,然后一起乘坐地铁抵达福田口岸,过关的人并不多,深圳海关可以直接使用护照自助通关,到了香港给两张八达通卡充值100港币,然后坐港铁到上水车站,我让媛在百货公司等我,我走到大街上,行人极多,也没有看到很多戴口罩出行的人,香港人极为冷漠,马路上有一些大妈在扯着嗓子喊冤。。。
 

我走到潮汕餐馆所在的那条老街,有几个货币兑换点无人值班,我过马路咨询另外一个兑换点的男人,他说只提供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服务,我只好离开,后来经过两个美女运营的兑换点,长发美女表示她可以帮助我兑换日元,我给了她一百美金,结果她拿个计算机算了半天,最后问我有没有一些港币零钞,这样她可以凑个整数日元给我,我当时身上的港币极少,她办事太呆板了,加上后面有几个妇女在排队,我就因为拿不出额外的3港币而放弃换汇了,
 

我返回到百货大楼,和媛走到车站,今天多云,阳光明媚,我们上了双层巴士A43,刷卡消费30港币左右,两张公交卡的余额分别是34和36港币,沿途的车辆并不多,一个小时之后我们乘车抵达机场,下车后看到几个工作人员对进入机场的人进行检查,现在闲杂人等是进不了机场了。
 

我们去办理登机牌并给行李托运,我们两个共用的拉杆箱只有11.5公斤,而我购买的托运行李的重量却是20公斤,太浪费了,去海关过安检时一瓶200毫升的大宝SOD蜜护肤霜被没收,无奈又去万宁的商店购买了一瓶24元的护肤膏,机场的人极多,16:30分开始在机场休息,看手机时发现南粤榕去新西兰旅行了,老同事冯某超正在湖北老家干涸的池塘挖莲藕,冼氏在家带女儿。。。
 

香港机场的物价大涨,餐厅就餐的价格也非常贵,平均每人的消费都在120港币以上,到处是卖手表的,一块表就卖八九万港币,去看了一个卖女式挎包的商店,一些小包连一把小伞都放不下,居然卖二万港币左右,实在不知道买这些包的人是不是洗钱的污吏子女或暴发户。。。
 

我们走了几个餐厅,最后总算在美心食品馆吃了两碗面,花费123港币(Maxim’s Catereres),媛使用微信支付,比中午吃的永和豆浆还贵,分量却极少。
 

我们休息了一会就开始候机,之后乘坐香港快捷航空公司的飞机,航行时间是三个小时左右,抵达日本大阪关西机场的时间是23:50分,日本时间已经是凌晨,很顺利地过了海关,去取托运行李时,才发现拉杆箱被压坏了,一个角被压破,原本想找机场理赔的,但当时我怕多事,


只是找两个漂亮的小姐借胶布将箱子粘贴了一下,媛埋怨我息事宁人,实际上如果我申诉的话,估计机场会给我赔偿,只是这个过程可能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上次我们去美国时,航班公司把我一个托运的水壶和登山杖搞丢了,我们也是折腾了半天也没有要回来。
 

関西国际空港(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KIX),常通称为大阪关西机场或简称(大阪)关空,是五座日本国家中心机场之一,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国际机场,其由日本大阪府的3个行政单位共同管理,分别是泉佐野市(北)、


田尻町(中)和泉南市(南),作为大阪都市圈和关西地方的主要机场,邻近有神户机场、大阪国际机场,其位于大阪湾东南部的泉州近海离岸5千米的人工岛上,关西国际机场是全世界第一座百分之百填海造陆而成的人工岛机场,同时也是一座大型海上国际机场。
 

海上机场并非等同填海造陆,世界第一座海上机场是1975年开始营业的长崎机场,长崎机场并不是百分之百填海造陆,它是以海上0.9平方千米的箕岛,填扩到2.44平方千米而成,类似香港国际机场。
 
关西国际机场距离大阪市约38千米,距离大阪市中心只需约1小时的车程,机场于1987年动工兴建,于1994年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机场的营运单位为新关西国际机场株式会社,该机场在规划初期曾被暂称为关西新机场,或因所在地名而被一小部分地方人士称为泉州机场(泉州空港),2020年1月14日,日本关西机场去年国际与国内航线的旅客数超过了3000万人次。


 
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二大国际机场,也是日本第一个24小时营运的机场,更是全世界第一座采民营方式营运的国际机场。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位于日本大阪湾东南部泉州海域离岸5公里的人工岛屿上的一座民用机场,距离大阪市区约40公里,邻近有神户机场和大阪国际机场,机场由新关西国际机场株式会社运营管理,为大阪市都会区提供航空服务。关西国际机场是全日空、日本航空和全日空货运航空的一个国际性枢纽机场,同时也是日本第一家低成本国际航空公司---乐桃航空的一个运营基地。根据日本《空港整备法》,该机场被分为第一种机场。
 

为了缓解大阪国际机场的交通拥堵现象,1963年,日本首相府内近畿圈整备本部提出的“大阪国际机场扩张整备与第二国际机场建设”计划获得内阁会议通过。由于大阪周边用地吃紧,日本政府决定以填海造地修建机场,并从大阪南港近海、神户近海、明石近海、淡路岛、泉州近海等5个预定地中选出泉州近海为场址。
 
当年东京机场修建时说遇到了极大租力,因为征地遇到了地方群众的阻扰,日方甚至动用了军队去斡旋,最终折腾了近十年才完全机场的征定工作,大阪吸取了东京的教训,这次完全放弃在陆地上圈地修建机场了。
 

经过五年的填海工程,用了近二亿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达17至18米的大海里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机场于1987年动工兴建,于1994年9月4日完工启用。关西国际机场海拔高度为8米(26英尺),一期工程建有一条3500米长、61米宽的跑道,1号主客运航站楼主要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


日本建筑师冈部宪明(Noriaki Okabe)设计,采用玻璃和金属的高科技派建筑风格,长度达1.7公里,总面积296043平方米。二期工程于1996年开始动工建设,兴建的第二条跑道长4000米,于2007年8月2日开始运作。此外,2号航站楼于2012年10月28日开始启用,是日本首座专供低成本航空公司使用的航站楼,主要为乐桃航空服务。
 
关西机场已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航空枢纽,每周约有780个航班飞往亚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约有60个航班飞往欧洲和中东地区,同时约80个航班飞往北美地区。
 

关西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到达厅在机场大楼1层,出发厅在4层,国内航线到达出发厅均在2层。机场巴士、出租车设置在机场大楼1层,机场列车设置在大楼2层,餐饮和购物区设置在2-3层。靠近机场航站楼的关西机场观景大厅 Sky View,是日本第一个航空主题公园,您在那里可以玩飞机模型,也可以从观光台上观看飞机起飞和降落。可以从绿光闪闪的观景平台享受极目远眺的乐趣,即所谓的头等舱。飞机仿佛从头顶掠过,跑道和您的距离也非常得近,这样的景观在日本国内也是屈指可数的。


 
关西的人造岛长2.5英里(约合4公里),宽1.6英里(约合2.6公里),由于面积巨大,我们足以在太空中看到它的身影。建造过程中,工程师遭受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地震、危险的气旋、不稳定的海床以及抗议者的破坏企图。
 
关西国际机场给美国普渡大学航空技术教授以及MITRE公司前航空顾问斯图尔特斯库莱肯加斯特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同时也警告说气候变化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将给这个机场的存在构成非常现实的威胁。他说:“建造之初,工程师可能并没有考虑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因素。在大约50年时间内,这个机场就可能没入水下。”
 

作为日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24小时机场,关西国际机场深夜、凌晨时货运航班的起降数量是最多的。充分利用深夜凌晨航班(23:00至6:00起降航班),实现了可推迟货物出厂时间等“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不受时间限制的“即时应对物流体制”。
 
大阪都市圈拥有两座日本国家中心机场,即大阪伊丹国际机场和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关西国际空港建在海面上,是日本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国际机场。机场有多条航线,飞往全国各城市和各景点,去大阪的机票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从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至东京羽田机场需1小时15分钟,关西国际机场至大阪天王寺需29分钟。
 

新干线是大阪市主要的联外交通手段之一。新大阪站既是东海道新干线的终点,也是山阳新干线的起点。市内铁路交通方面,北部的大阪站-梅田站地区和南部的难波站地区是大阪市的两大铁路交通枢纽地区。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的总部位于大阪,也是大阪最大的铁路公司。JR西日本的大阪环状线是大阪的交通大动脉,而大阪环状线、JR京都线、JR神户线等主要线路汇集的大阪站是JR西日本在大阪客流量最大的车站。
 

JR西日本在大阪的其他铁路线包括樱岛线、JR宝冢线、JR东西线、片町线(学研都市线)、大阪东线、关西本线(大和路线)、阪和线。关西五大私铁公司均以大阪作为列车运行中心。梅田站是阪神电气铁道和阪急电铁的枢纽车站。阪神电气铁道在大阪运营有阪神本线和阪神难波线两条线路,主要服务大阪和神户之间的乘客;阪急电铁则运营有神户线、宝冢线、京都线、千里线四条线路,覆盖范围包括阪神间地区、大阪府北部和京都府南部。京阪电气铁道在大阪的据点是京桥站,运营有京阪本线和中之岛线两条线路,主要服务大阪和京都之间的乘客。
 

难波站则是近畿日本铁道和南海电气铁道在大阪的枢纽车站。近畿日本铁道在大阪市拥有奈良线、大阪线、南大阪线三条线路,主要服务大阪和奈良、东海地方之间的乘客。南海电气铁道则在大阪市拥有南海本线、高野线两条线路,主要服务范围是大阪府南部和和歌山县北部地区。


南海的子公司阪堺电气轨道也在大阪拥有阪堺线和上町线两条线路,是连接大阪市和堺市之间重要的交通方式。大阪市营地下铁由大阪市交通局经营,是大阪市的交通大动脉。现在大阪市营地下铁包括了御堂筋线、谷町线、四桥线、中央线、千日前线、堺筋线、长堀鹤见绿地线、南港港城线、今里筋线九条线路,其中以御堂筋线乘客数最多。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関西空港, Kansai Kūkō, KIX) is one of Japan's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airports. Located on a man made island about 40 kilometers south of central Osaka, Kansai Airport was opened in 1994, taking over all international and some of the domestic air traffic formerly handled by Osaka's Itami Airport. 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KIX) is the first 24-hour operated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Japan. Aiming at re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een at Osaka International Airport (Itami or ITM) and meeting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air transport in the Kansai region, KIX was built on landfill, 5 kilometer offshore of the Senshu area,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is a 1997 transdisciplinary non-fiction book by Jared Diamond, professor of geography and phys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In 1998, Guns, Germs, and Steel wo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general nonfiction and the Aventis Prize for Best Science Book. A documentary based on the book, and produced by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was broadcast on PBS in July 2005.
 
 
第922回:摂津国东成郡大阪,天下厨房近畿难波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4:00:04
Post #20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2回:摂津国东成郡大阪,天下厨房近畿难波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晚上关西机场的服务人服多下班了,媛使用她的工商银行的卡在一个柜员机上取款失败,我拿出招商银行的储蓄卡,很顺利地取出了二万日元,媛从微信零钱包转帐3000人民币,尔后我们走到了5号闸口外面,我其实知道去市区的夜巴班次的,当时外面就停泊着一辆客车,有人在排队,我很慌张地跑到自动售票机那里,因为太紧张了,而且第一次使用日本的售票系统,一下子懵了。
 

我计划购买去梅田车站的汽车票,结果我多此一举地问了旁边一个能讲中文的丰满女人,她非常热情,她说停在站台的那辆汽车是去难波站的,尽管我知道难波的车是1:30分发车,但我还是信她了,从机器上购买了2张到难波的汽车票,花费3200日元,等我拿着车票返回到排队的地方时,才发现那辆汽车是去大阪前站和梅田的,实际上这辆车的终点站距离我的旅馆更近,我原本可以马上上这辆车的,就是因为听了刚才那个胖女人的话,导致我买错了车票!
 

我们只能在寒风在再等半小时,盲目相信别人也是不对的,后来那个排队的胖女人还跟我打招呼,她说这个客车是不去难波的,要我再等半个小时。后来终于上了下一班客车,车上还有暖气,约一个小时左右抵达了大阪难波汽车站,下车后看到很多乘客领到行李就消失了,那个胖女人下车之后又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她倒是非常热心。
 

媛的手机开通了七天的上网服务功能,我们使用叫车软件联系了一个司机,将旅馆的地址给司机,他就开车载我们找旅馆。


 
翌日凌晨2:20分乘车抵达了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船越町2丁目3-15昭和段,因为媛的手机软件没有绑定银行卡,我只好给出租车司机支付了1730円,提着行李站在楼下,一直犹豫旅馆到底在哪里,后来发现大楼右侧有一个入口,上了台阶就看到了电梯,乘坐电梯到了3楼,去敲305房间的门,


当时已经是凌晨2:30分了,房间走出来一个日本老妪,半夜吵醒她,我也非常内疚,我们实际上是住在她隔壁的房间,她替我们开了门,然后用日语介绍房间,还告诉我们如何使用热水器和空调,我知道日本的住宿空间非常狭窄,所以当我看到只有20到30平方米的房间时,也没有太挑剔,
 

送走日本房东之后,我们就放下行李轮流去洗漱,这个房间摆着两张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间可以说什么配套都具备了,有微波炉,烧热水喝的器具,冰箱,厨房用品,浴缸,洗手间,厕所,热空调,茶几等,没有什么好埋怨的,我们疲惫地躺在床上,一觉睡到了上午十点左右,起床后收拾背包就出门,


下楼开始朝古城方向徒步,沿途看到很多上班族人,日本城市的格局与香港很像,都是人口密度比较大,遇到很多穿着短裙光着大腿上学的小女生,还有女老师指挥一群幼童往学校赶,


经过一个施工路段,发现日本的水泥搅拌车干净得令人震惊,路上也没有什么尘土,基本上看不到垃圾(就算有垃圾,大多也是外国游客扔的),沿途能看到很多戴口罩出门的人,医院也很多。
 

日本的医疗设施非常先进,难怪当年鲁某迅还去日本留学学医的。
 

鲁某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在日本,几乎人人知道鲁某迅 。这主要是由于鲁某迅一直活在战后日本的学校教科书中。重视鲁某迅遗产的除了我国,当属日本:不仅翻译和研究果实累累,鲁某迅作品还被编入日本中学教材得到广泛阅读,鲁某迅留学时的遗迹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纪念。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曾说:“鲁某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父。”
 

鲁某迅先生的作品被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思想界所推崇,至今鲁某迅研究仍然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成为日本解构封建传统的一把利剑,哀叹日本无什么不能产生像鲁某迅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鲁某迅的作品也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思想启蒙读物。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5年出生在日本南部四国岛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 1941年进入当时的国民学校, 1945年,大江健三郎10岁时,日本投降,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新宪法的实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对他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50年3月,大江健三郎15岁时自大濑中学毕业,4月升入爱媛县立内子高等学校,翌年4月转入夏目漱石曾经执教的名校爱媛县立松山东高等学校。在整个中学时代,创作的诗歌、评论、随笔和短篇小说等文学习作近40首(篇)。 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二类,


1956年4月,转入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师从日本著名的法国文学研究者渡边一夫教授。1957年5月,短篇小说《奇妙的工作》获《东京大学新闻刊》“五月祭奖”。1958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短篇小说《饲育》发表于《文学界》,获得第39届芥川文学奖,以职业作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日本文坛。。。1994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鲁某迅调侃“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铜钱,喊声骂声也寂然”。鲁某迅认为学医救不了祖国,如是他弃医从文,返回祖国,开始呐喊。那么,他喊醒了国民没有?他不可能喊醒一群装睡的人吧?
 

在国内,每次语文教材改版,都会引发“鲁某迅作品大撤退”的议论。。。百年来,鲁某迅作品在教科书中,经历了怎样的浮沉?鲁某迅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白话文作家之一,其作品在生前就已被选入各种教科书中,作为学生学习白话文的范本。比如,1923年,由胡适等校订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选了鲁某迅的《故乡》和《鸭的喜剧》。苏区、敌后根据地、解放区自编教科书,大量选用鲁某迅杂文,突出其战士形象。
 

民国时期,在苏区、敌后根据地、解放区,鲁某迅作品也被选入了各种教科书中。所选文章大都是具有晸治性的小说和杂文。比如,上世纪40年代,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中,收有《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节选》《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我们不再受骗了》《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所想象的愚蠢》等11篇,完全见不到《雪》《秋夜》这样的散文。
 
农奴翻身解放之后,我国教科书将大量鲁某迅作品被选入其中,包括《故乡》《孔乙己》《祝福》《社戏》《为了忘却的记念》《论雷峰塔的倒掉》等15篇小说、杂文和散文。这套教材所选鲁某迅文章涵盖较广,没有特别偏重某一方面。从1958年开始,教科书中收录的鲁某迅杂文数量大增。
 

1978年秋所出的过渡教材,将教学目标恢复到1966年前。一些出于晸治原因被过分解读的鲁某迅文章,被剔除出教材。2004年后,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鲁某迅文章,通常只剩下两三篇。

进入21世纪,鲁某迅作品在教科书中的地位真正受到了撼动。2013年,初中语文教材删除了《风筝》,保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老师表示,“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要理解鲁某迅在《风筝》当中想要表达的内涵和深度,确实有一定局限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起来还容易理解,而且相对有趣些。”
 

1978年全部152篇文章中,有9篇来自鲁某迅,占总数的5.9%;2009年这一占比减少至3.9%;2013年回复到5.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1978年全部96篇课文中,有8篇是鲁某迅作品,占到8.3%;2004年后剩下3篇鲁某迅文章,在65篇课文中,占到4.6%。可见,鲁某迅作品数量在教科书中日趋减少,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鲁某迅的文章被语文课本不断删除,是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他了吗? 鲁某迅当年就批判过国民性,而且是集火批判。虽然大半个世纪,而且现时代也出现了一些质疑鲁某迅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鲁某迅的声音不只是代表他个人,是代表了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那么,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所反思的国民性,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国民性体现为顺从,但同时又有冷漠,软弱。从某种角度,它是东方民族的传统美德,克己,理性,从另一种角度,它又很虚伪,邪恶。新文化运动所反思的国民性,它实际上是精神核心的定位,通俗地表达,即亚人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国民的本性并没有太大改变,凭什么说鲁某迅的作品过时了呢?我看现代的学生更需要熟读先生的文章,因为在很多方面,我们依然在原地踏步。。。
 
我们走到了护城河旁边,居然看到了梅花,起初我以为是樱花,因为日本的樱花和梅花长得很像,通常很难区分。
 

大阪虽然从未被正式定都,但在奈良(平城)京都(平安)建都之前,大阪的难波宫已是当时日本统治阶级集中的政治中心地。现在,这里只留下了难波宫殿的部分遗迹,但陈列在大阪历史博物馆内的难波宫的模型却尽显了7世纪时宫殿的辉煌。
 
我们参观了难波宫遗址,它位于大阪历史博物馆内,在大阪城的西侧。博物馆以文物陈列、实物模型加上多媒体展示,尽可能的向参观者再现当年的风貌,向来游客依次介绍大阪从古到今的各个历史时期,了解大阪这座古城1400年走过的风雨路程。前身是二战时期日军对华侵略总部。
 

大阪历史博物馆是建在1300年前的难波文化遗址所在地,建造之前,有关部门就对当地的地况做了详细的考察和挖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多处古建筑地基遗迹。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大阪历史博物馆一改以往博物馆建筑的低层大面积构筑方式,而将它设计建筑成了一座10层高楼建筑。这样即缩小了占地面积,使大部分的原始地下遗址得到完好的保存,又给博物馆周围留下了一片美丽而宽阔的空间,它就是难波宫遗址公园。
 

博物馆大楼十层大厅分左右两部分,左展区的资料映像结束后,参观者转至难波宫宫殿的复原展区,这里并列着许多直径达70厘米的朱漆大圆柱,柱子周围立着很多古代宫女和文武百官的人形,再现了当时宫廷内豪华气派的景象。
 

难波宫是飞鸟至奈良时代日本最早的宫殿,在那个时代也确实有文字记载,但是难波宫的遗址究竟在什么地方曾经是一个难解之谜。1954年根据大阪市立大学教授山根德太郎先生的研究提议,开始了对难波宫的挖掘调查。经过长年的调查最终确定了难波宫遗址的准确位置,宫殿中心部分的9万平米作为史记公园被完整保存。
 

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完整保存了被挖掘出土的难波宫遗址原样。在一层大厅也可以透过脚下的玻璃清晰地看到部分地下遗址结构。在古建筑地基上还标明了屋柱的位置。
 
离开难波宫,我们就走到大阪古城的护城河参观,开始绕着护城河徒步,樱花还没有盛开,有一群穿着短裙和短裤的日本学生在跑步,骑自行车的群众也非常多,从中国过来的跟团游客主要集中在进入古城的大门附近,其它地方倒也清净,我国群众喜欢热闹,不过在病毒压境的今天,我们要思考如何摒除“聚众看热闹”这个陋习了。
 

大阪府(おおさかふ、Osaka Prefecture),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日本地域中的近畿地方。其府厅位于大阪市。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乃至整个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
 

废藩置县后,令制国中的摄津国东部七郡连同河内国与和泉国的全域构成了最初的大阪府,故而当初此地也名为“摄河泉”;1958年,京都府重新划分之后,丹波国东南部的一小部分也编入到大阪府内;1881年,堺县的编入和1887年奈良县的重新划分使得大和国的全部划分到大阪府。其人口总数名列东京都、神奈川县之后,位居全日本第三;
 
人口密度仅次于东京都,位居全日本第二。大阪府的地方生产总值也仅次于东京都,位列日本第二。
 

古时,仁德天皇在此修建了难波高津宫(高津宫高津神社)所在地即在难波高津宫的遗址上修建;孝德天皇在这里修建了难波长柄丰碕宫(前难波宫);圣武天皇则修建了难波宫(后难波宫)。在迁都长冈京之前,大阪府一直是陪都所在。
中世时代就有“小坂(おさか、おざか)”、“大坂(おさか、おざか)”的叫法,明治时代确定为“大阪(おおさか)”。除此之外,浪速难波浪花浪华也是大阪的古称,如今成为大阪市的别名。
 

在日本古代,位于住吉大社(大阪市住吉区)附近的住吉津一直充当着濑户内海航线的终点站作用。住吉津和大和王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由住吉津所管理的住吉大社就是大和王权的直属神社。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记载,大和时代的诸多天皇都将其宫殿或首都安置在现大阪府,
 

例如:仁德天皇的难波高津宫、反正天皇的丹比柴篱宫、继体天皇的樟叶宫、敏达天皇的百济大井宫。除此之外,大阪府河内地区还有百舌鸟古坟群、古市古坟群等大小天皇的陵寝或古坟。推古天皇元年(公元593年),修建了日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四天王寺(大阪市天王寺区)。公元645年12月(大化改新后),孝德天皇迁都,在大阪府地区上修建了难波长柄丰碕宫(前难波宫/大阪市中央区)。此后,圣武天皇也在这里修建了难波宫(后难波宫),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是日本的陪都。
 

平安时代,通过淀川河口建立了与京都的水运连接。这种水运繁忙的境况直到明治时代铺设铁路为止。平安时代初期,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的三子坂上广野成为摄津国住吉郡平野庄(大阪市平野区)的领主,他的后裔坂上氏在中世时代成为当地的自治统领。
 

平安中期,源满仲的长子源赖光定居于摄津的多田(兵库县川西市附近),三子源赖信则定居于河内的壶井(羽曳野市)。源赖信有力地促进了河内源氏的发展,而他的孙子源义家有着“八幡太郎”的称号并被坂东武家认为是武家栋梁。因此大阪府的南河内也成为当时武家的中心。源赖信的第四代子孙就是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赖朝。源赖光是摄津源氏的始祖,他舅舅是嵯峨源氏的源融。源融是渡边氏家祖渡边纲的先祖,中之岛附近的渡边津就是他们的发祥地。
 
俗话说“东京可以把人穿穷,大阪可以把人吃穷”,大阪是吃货的天堂,当地的主要特产有:
 

章鱼丸子烧(たこやき):大阪点心最受欢迎的一种,大人孩童无不喜欢。制作方法是:将面粉以高汤调成面糊,再加入章鱼等馅,烤成土豆一样大小的章鱼丸子。 大阪什锦煎饼(お好みやき):又名关西烧,味好烧,喜好烧,什锦煎饼等。在面糊中加入包心菜、猪肉、鱼贝等,放在铁板上煎,然后淋上酱汁,洒上海苔粉和柴鱼片。是大阪章鱼丸子烧外的又一美食。
 

箱寿司:在一个木盒子里放入鲷鱼、虾等各种材料,经过压紧成形来制作的寿司。发源于大阪。根据日本农林省的说明,1841年创业的老字号吉野寿司的第三代,使用虾、康吉鳗等素材制作了一种高级的寿司,被认为是箱寿司的开端。箱寿司入选农林水产省的“农村渔村的乡土料理百选”。
 
红叶天麸罗(红叶(もみじ)の天ぷら):是大阪府箕面市最有名的传统点心之一。虽说是“天麸罗”,却是花林糖一样的点心,又甜又香。

 
水茄子(水なす):茄子的一种。样子比普通的更圆一些。而且,水茄子涩味很少,含有大量水分,有微微的甜味也可以生食。在日本各地被栽培,产量最大的是大阪府的泉州地区,作为泉州的土特产在日本全国都有名。
 

大阪市是日本第二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广义上的“大阪”可以指日本近畿地方(关西地方),或与以大阪市作为府厅所在地的大阪府,也指以大阪市为中心的大阪都市圈(也称近畿地方,近畿圈等)。在古代律令国是指摄津国的范围。大阪也是近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标记为大坂,拥有古都和副都的历史。大坂这个地名,本来是指大和川与淀川之间横跨南北的上町台地的北端区域,古代属于摂津国东成郡。
 

关于这个汉字地名最早的记录是,1496年,浄土真宗中兴的祖先莲如所写的御文中所出现的“摂州东成郡生玉乃庄内大坂”的相关记载。本来,莲如所称的大坂一带,在古代是浪速等地域的名称,莲如在如今的大阪城域中建立了大坂御坊(石山本愿寺),这股势力向周边延伸,便定称为大坂。。。
 

大阪市历史悠久,在森之宫附近发现的遗迹证明大阪自绳文时代中期就开始有人居住。古坟时代时,大阪地区因河内湖的湖水淡化变得适合耕作。加上临海的地理环境使得大阪成为贸易港口。
 
在5世纪时,仁德天皇在大阪修建了难波高津宫。593年时,圣德太子在大阪修建了四天王寺,这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
 

7世纪中期,在大化改新之后,当时的政府在大阪修建难波长柄丰埼宫(难波宫),定大阪为难波京,大阪曾一度是日本的首都。虽然天皇实际在难波京居住的时间很短,然而难波宫一直得到了保留。
 
直到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难波京亦完全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大阪仍拥有四天王寺和住吉大社等宗教建筑和港口,是当时近几地区较为重要的都市。1496年,本愿寺莲如在大阪修建石山本愿寺。石山本愿寺附带有庞大的寺内町,聚集有众多人口。当时,上町台地尖端有一个称为小坂的地名,这就是“大坂”的语源。其后,御坊周围发展成为寺内町,奠定了现今大阪的基盘。
 

古时候,大阪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因濒临濑户内海,自古以来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4到7世纪,几代日本天皇曾在这里建都(公元313年至412年、公元645年至683年)。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将此地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纪起,改称为大阪,其原因是附近地区多山,上町台一带坡地面积广大且坡面平缓,在日语里坂作坡解,始称大坂,后来演变为大阪。
 
大阪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著名的有建于593年的四天王寺古刹,整个寺院有金塔、五重塔、讲堂等40多幢建筑,寺内珍藏的法华经扇面,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原建筑因遭兵乱火灾毁坏,现建筑是1963年按原样重建的。


 
秀吉将军于1583年修建的大阪古城,有护城河和长12公里的城墙,城内的天守阁,高56米,为5层9重建筑,阁内陈列着自公元1568年至1598年桃山时代的美术珍品。建于949年的天满宫,是每年7月24日、25日举天神祭(日本三大祭之一)的地方。还有奈良时代的古皇宫难波宫遗址、供奉古代军神、歌神、海上守护神的住吉大社、平安时代的大会佛寺、江户时代的丹珠阉、明治时代的泉布观等,这些古代建筑使大阪市在现代化气氛中保持着古代风采。
 

江户时代,从一片焦土中复兴的经济都市大坂成为驰名全日本的“天下厨房”。当时,大阪成为集散全国物资的“流通据点”,并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日本最大的经济都市,堂岛稻米市场的行情被作为全日本行情的标准。
1868年,大阪正式开港,并在川口地区设旧川口居留地供外国人居住。外国人带来西洋的最新文化,使得大阪开始进入近代时期。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之后,新政府将造币厂和炮兵工厂设在大阪,其中大阪造币局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造币局。
 

1899年,大阪正式设市。1903年,大阪市电开始通车。次年,民营业者开通了公车路线。大阪的交通亦进入近代化时期。19世纪末期开始,随着重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阪逐渐由一座商业城市变为工厂林立的工业城市。
1903年,大阪举行第五届内国劝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是日本首次使用彩灯照明的博览会,一时引起轰动,也显示出大阪的摩登的景象。
 
1925年,大阪市在和附近的数个町村合并之后,面积以及人口都成为日本排名第一的都市。大阪市共设24个区:都岛区、福岛区、此花区、西区、港区、大正区、天王寺区、浪速区、西淀川区、东淀川区、东成区、生野区、旭区、城东区、阿倍野区、住吉区、东住吉区、西成区、淀川区、鹤见区、住之江区、平野区、北区、中央区。
 

大阪市区大部分面积位于大阪平原上。大阪平原是一座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在约8000至7000年前时,由于绳文海进导致水位高涨,大阪平原曾位于海面之下,被称为河内湾。随着上町台地北侧的沙嘴逐渐向北延伸,至绳文时代中期,河内湾已演变为潟湖,被称为河内湖。进入古坟时代后,由于河川运来的土砂不断堆积,加上人工开发湖泊为耕地,河内湖已近乎消失,变为大阪平原。
 
为了扩大陆地面积,大阪曾多次进行填海。大阪的大规模填海开始于17世纪的新田开发。大阪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都来自于填海。大阪市沿海的梦洲、舞洲、咲洲等岛屿也是由填海造陆而成的人工岛。大阪市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10以上,河上1400多座造型别致的大小桥梁将整个市区连为一体,既有“水都”之称,又有“大阪八百八桥”的说法。
 

大阪市的水系当中,以发源自琵琶湖,流经大阪市北部的淀川水量最多。凭借水运之便,淀川沿线曾经聚集众多市场,是支撑大阪经济的大动脉。然而淀川也曾是一条洪水频发的河流。1885年的淀川大洪水使得明治政府决心在淀川北侧开挖新淀川,使得淀川排水畅通,洪水次数也大幅减少。大阪市中心的主要河流还有东横堀川、道顿堀川、木津川、安治川等河流。
 

大阪市内有大阪教育大学(天王寺校区)和大阪市立大学两座国公立大学,以及大阪经济大学、大阪工业大学等私立大学,共计拥有11所大学。在发祥自大阪但现在搬迁至大阪市郊外的大学中,则是以大阪大学、大阪府立大学、关西大学规模较大。其中大阪大学名列日本本土的七所旧帝国大学之列,现在仍是日本教学和研究水准最高的大学之一。关西大学是具有知名度的“关关同立”私立大学之一。在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方面,大阪市现在有306所小学、154所初中和94所高中。
 
梅田购物区汇集了最新潮和最前卫的商品,周末,大批年轻人聚集在这里的车站过道上,自制“嬉皮”、“爵士”或“嘻哈”,成为大阪独特的现代人文景观。
 

难波公园因融合了公园、艺术等,成为大阪新新人类玩乐购物的据点。大阪美国村不仅环境和建筑独特、有趣,还有诸多立体艺术品、壁画等现代感很强的艺术作品。
 
心斋桥位于大阪南部地区,自1634年建立,是大阪最知名的购物区,在弧形天棚下的商店街里,集中了众多的大型百货店和服装、鞋类、珠宝、时尚服饰专卖店以及各种风味的餐饮店。
 
心斋桥北起心斋桥站,南至难波站,是大阪最繁华的一条商业步行街。沿路有各种时尚店铺。其中,丸井(MARUI)和大丸是日本最富盛名的商店。大阪为数不多的洋专卖店,这里就有,美国品牌的专卖点也在这里落户。由于游客众多,所以很多店铺都配有中文导购,并且可以用银联卡进行支付。
 

道顿崛是大阪南部地区的标志,过去曾是剧场集中区,也是大阪人所谓“吃趴下”饮食文化的发源地。道顿堀街道两旁的各色餐馆和酒吧鳞次栉比,背面则是历史悠久的法善寺小巷,有日本传统特色的酒馆。
 
虽然大阪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战乱和都市开发,大阪市保留的古代建筑并不多。现在大阪市的著名传统宗教建筑中,只有住吉大社本殿建于明治时代之前。住吉大社本殿建于1810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本殿的建筑风格被称为“住吉造”,是神社建筑史上最古老的特殊様式。而大阪另一座代表性宗教建筑四天王寺在二战空袭中被毁,现存建筑则修建于战后时期。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Osaka is a designated city in the Kansai region of Japan. It is the capital city of Osaka Prefecture and the largest component of the Keihanshin Metropolitan Area, the second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 in Japan and among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20 million inhabitants. Explore Osaka holidays and discover the best time and places to visit. | If Kyoto was the city of the courtly nobility and Tokyo the city of the samurai, then Osaka (大阪) was the city of the merchant class. Osakans take pride in shedding the conservatism found elsewhere in Japan, and this spirited city – Japan's third-largest –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are a bit brasher and interactions ...
 
第923回:大阪城郭巍峨宏伟,金城藩主权利象征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5:12:11
Post #21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3回:大阪城郭巍峨宏伟,金城藩主权利象征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我们今天重点参观了大阪城,城中的天守阁并没有令人印象深刻,反而是城郭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沿着护城河走一圈,可以更好地感受大阪城的雄伟。
 

大阪城是在安土桃山时代建筑于摂津国东成郡生玉荘大坂,并于江户时代重新修筑的日本城堡。作为“大阪遗迹”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特别历史遗迹。
 

大阪城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央区(古属摄津国东成郡)的大阪城公园内,为大阪名胜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别名“金城”或“锦城”。
 

在天下统一的桃山时代是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政权的中心。后来德川家康以两次大坂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此后大坂城成为江户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据点。
 

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长约7.8公里,与江户城初期(内郭)相当(江户后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长约15.8公里)。在丰臣时代,大坂城曾经是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城郭。
 

大阪城矗立于上町台地北端,北临淀川,居交通要津,最早为羽柴秀吉在大抵统一日本后所建,规模宏伟、金碧辉煌。曾多次毁于天灾兵祸又重修改建,今日之大阪城为昭和年间以钢骨钢筋混凝土复筑,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


 
“大阪”在明治维新前写作“大坂”,维新后忌于“坂”字可拆为“士反”,有“武士乱叛”之讳,因此于明治三年(1870年)改名为“大阪”,“大坂城”也因而更名为“大阪城”。一般讲述更名前的历史时仍会以旧写“大坂城”称之,以示时代区别。
 

1583年,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丸主郭。直到秀吉病逝前,仍持续不断地建设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护城河和运河等防御设施。大坂城天守外观四层或五层,瓦上覆以金箔,极其奢华,位置在今日大阪公园蓄水池付近,含石垣四十米高,德川时代之新天守则约为58米。秀吉于大坂城内设有一间活动式的“黄金茶室”,茶室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甚至连门的骨架皆由黄金打造。秀吉位于奥御殿小书院的寝宫同样奢华至极,棉被的材料为鲜红色高级布料,床头以黄金雕刻作装饰。
 

丰臣秀吉后来赴京任职关白,次第建造了京都的聚乐第和伏见城,作为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较少住在大坂城的奥御殿。1598年秀吉病逝后,丰臣政权第二代天下人丰臣秀赖又从伏见城移居到已完成的大坂城奥御殿。此外,实际负责政务的丰臣家大老德川家康,也入住西之丸便于办公。
 

大阪城天守阁本来是于十六世纪由丰臣秀吉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兴建工程。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也是由各地诸侯所捐献而来,并且在三年内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
 

大阪城外整个长达十二公里的石墙,估计约动用了五十万块的石块。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然经过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从残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怀想当年德川与丰臣交战时的惨烈情形。
 
其它如大手门以及多门箭楼则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颇值得观赏,除此之外,在樱门的部分则有一块约有36 帖榻榻米大的石块,更让观者匪夷所思,到底当年是花费多大力气与血汗才得以镶钳竖立在石壁之上。
 

天守阁指的是大阪城内主要的建筑主体,而天守阁则是经过 1931 年模仿丰臣时代的天守阁外观所建造的。高 13 公尺的天守台上矗立着高 39.8米的天守阁,最高的第八层楼上则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层楼则展示了包括各种的武器、丰臣秀吉的木像、书简、以及以模型展示当年作战的作战图等,还有以电视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绘丰臣秀吉的一生,除此之外也呈现了大阪城复原之后的模型。在 2 至 7 楼的数据馆中,群众将可以看到矮小的丰臣秀吉由一介平民成为不可一世的英雄,其辉煌却也悔恨的一生,所以天守阁等于是了解这位日本战国时代枭雄的最佳地点。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在战国时期,大阪是兵家必争之地。1570年开始,织田信长和石山本愿寺之间爆发了长达10年的石山合战,最后两者讲和,信长退出本愿寺。不过信长在退出本愿寺之前烧毁了本愿寺的建筑。1583年,丰臣秀吉在旧石山本愿寺的土地上修建大坂城,以大阪作为其统治的中心城市。


 
1583年,丰臣秀吉调集3万民工,大兴土木,花费3年时间,将大阪城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用巨石堆砌高大坚固的城墙,有的地方高达10米,成为日本所有古老城墙中最高的。城内修筑了宏伟华丽的宫殿和式样别致的房舍,那黄色的屋顶,镏金的雕梁画柱,充分显示出日本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另外,还在西部低洼处开挖运河,架设桥梁,使大阪获得“水都”、“桥都”的称号。今天的大阪城,是将军秀忠于1620年在原来城池的旧址上重建扩建的,并重修了秀丽巍峨的天守台。
 

大阪城天守阁是大阪的地标,但现在的天守阁实际上是已经是第三代天守阁。丰臣政权时期的大阪城天守阁建于1585年,主色调为黑色,在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中被毁。江户幕府时代的大阪城天守阁则修建于1626年,但在1665年被雷击后烧毁。现在的大阪城天守阁修建于昭和初期,主色调和江户时代的天守阁相同,都是白色,但也融合了丰臣时代大阪城天守阁的建筑特征。
 

大阪的代表性近代建筑则多修建于大大阪时期,知名作品有通天阁、大阪市中央公会堂、大阪瓦斯大楼、大大楼(ダイビル)等建筑。第一代通天阁建于1912年,高75米,外形仿巴黎埃菲尔铁塔,是当时大阪最高的建筑。但第一代通天阁在二战中被拆毁。现在的通天阁则修建于1956年。大阪市中央公会堂为一座新文艺复兴建筑,但亦融合了一些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是大阪市西洋式建筑的代表。大阪瓦斯大楼由建筑家安井武雄设计,是日本著名的装饰风艺术建筑。
 

大大楼竣工于1925年,是日本大正时期代表性的办公楼建筑。众多的超高层建筑则是今日大阪建筑的象征。大阪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区是在西梅田的大阪花园城。除了西梅田之外,中之岛、大阪商务园也是大阪摩天大楼较多的地区。2014年,阿倍野Harukas开业,其高度达到300米,是现在日本最高的大楼。大阪市其他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物还有大阪府咲洲厅舍、梅田蓝天大厦等大楼。
 

大阪城堡位于大阪市中心地带,被视为大阪的象征。城中十三处建筑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重要文化遗产,气势恢宏的城门和沿着护城河而建的塔楼尤为醒目。天守阁屋顶上的八只鯱、装饰用鬼瓦、虎状浮雕等均为镀金制作而成。
 

丰臣秀吉初建的大阪城堡被埋在天守阁、石垣堀等地下方10米处。天守阁收藏的大阪夏阵图屏风即是描绘当时的情景,由于古代战争将整个城堡烧毁,才由德川氏重建完成。之后,天守阁等建筑物又被雷电大火破坏殆尽,直到昭和年间才再次重建。
 
大阪城堡外全长12公里的石墙,总共动用了50万块石头,这些石块主要产于生驹山、六甲山,从小豆岛及濑户内海各地远渡重洋而来。
 

16世纪中叶,日本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统一之后,建筑达到新的水平。城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新的创作领域。它突破日本建筑千年的传统,构想天外,产生了前所未见的崭新的高层建筑,天守阁。
 
还在封建内战时期,领主们在卫城里自己府邸的屋顶上造一个小小的望楼,这是天守阁的前身。后来,各个封建领国,依托城里的小高丘,建造卫城。卫城中央一座高城,原本是府邸,叫天守阁。
 

天守阁不仅是军事堡垒,而且是领国的政治中心,藩主权利的象征。第一个大型的多层天守阁建造于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安土城(1576年),它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纪念碑。
 

16至17世纪初,是日本城郭建设的高潮时期,各领国纷纷建造天守阁,互相争竞。其中最杰出的是姬路城的天守阁。此外,著名的还有名古屋的天守阁(1610年),1624至1643年间建造的大阪和江户两城的天守阁。
 

天守阁(てんしゅかく)是城堡的中心建筑,它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天守阁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6世纪初,战国时代是天守阁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文献记载最早的天守阁是16世纪初建造的摄津伊丹城天守。现在保存最古老的是犬山城天守阁。天守的语源不详。关于天守的来历说法很多。有人认为天守是象征基督教,佛教中的“天主”,“梵天”的意思,是指城主或大名代表上天来统治。
 

但更普遍的看法则认为天守阁的由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起到瞭望台,物资储藏室以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当然战国后期的天守阁则越来越趋向政治化,用以展现城主,大名的实力。
 

天守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天守阁,中期天守阁和晚期天守阁。
 
初期天守阁:初期天守阁是从展望台发展而来的。具有歇山式样房顶的城楼上设有回廊高拦,丸冈城是初期天守阁的代表。这个天守阁的特征之一是外层和内阶不一致。
 

第一层城楼上有山形墙封檐板的山墙房间突出,内部有三层,而张望台部分也比城楼小的多。初期的天守阁规模较小,实用且素朴,一般只有两,三层高。
 
中期天守阁:安土时代到来后,天守阁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以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姬路城最具代表性。姬路城城楼为两层,上面载三层的展望台,共五层。


望楼部分大,歇山式封檐板与上面的房檐相交错,因而内部有6层。与初期的不同,城楼最上层的楼缘被收到外壁之内,外壁则涂白灰泥,山墙也富于变化,窗户变成拉门式,更加豪华壮观。
 
晚期天守阁:以大阪城和江户城为代表的晚期天守阁已经逐步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构造意义,更多的成为权利的装饰。层塔型的城楼继续扩大,层与阶趋于一致。晚期的天守阁分为最上层的瞭望台和下层的城主居住馆。安土城也保留最上层的展望台。到了后期则更注重居住馆的布局和建造。秀吉的大阪城虽保留了瞭望台,但已经将其缩到墙壁的内侧,城主的居住区和城楼分离,且具有各种防御设施以加强军事性。
 

松本城以其外观即可判断出是初期式样和后期手法的混合,内部加强了军事性,同时每两层都使用通柱。特别是姬路城,在构造上从地下室到最上层的下部都使用了两根高达25米的顶梁柱,而且1至3楼的四角设置了斜支柱,防御设施齐全,目的是强化其构造。江户时代的层塔型城楼有综合性机能。名古屋城将地下室当作各种仓库,1至5楼设有4至10个室,5楼的住宅室铺设塌塌米,作为城主出行归来时休息房间。
 
瞭望台是天守阁的最高建筑。通常有回廊围住。瞭望台的下层主要是城主的居殿和士兵的宿舍。可惜的是完整的城主居殿几乎没有保存下来。二战前还剩下的名古屋城本丸的天守阁居殿也被战火中烧毁。仅存的只有二条城的二丸御殿。该殿作为德川将军在京都的居馆,迁移了伏见城遗迹上的部分建筑。
 

人员从房门口进入,武警卫兵的处所在最外层,穿过走廊里面是将军会客的大厅,内有狩野画派的屏风,并配有豪华的隔扇画和金属器具做装饰。再往里面就是将军的书房和寝室了。这四间屋子以雁行排列。保存下来的还有黑书院,白书院,大厅等设施。另外西本愿寺中的书院据说也保留了从伏见城的遗构,是一个宽阔的大厅,两边有装饰的雕花柱,深处是水墨屏风画。总体上体现了宽永时期的建筑风格。
 

随着江户幕府时代的到来,战乱日益平息。幕府为加强统治颁布了一国一城的法令,限制了城堡的发展。天守阁也逐步失去军事防御的作用,而围绕天守阁的故事却成为历史长河中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天守阁原则上是以本丸为中心,位于城内最高地方,其大致有四种形式。
 
独立式:与其他的建筑分离,是一座独立的大城楼。丸冈城,犬山城,彦根城等属于这类布局。是天守阁最古老的形式。
 

复合式:在大天守阁上附加小的天守阁。这中形式具有强化通向天守阁出入口的作用。松江城,冈山城是其代表。
连结式-将两座独立的天守阁连结在一起,中间有过廊相连。名古屋城和熊本城属于这种形式。像松本城那样将小天守和大天守相连起来也算做连结式。
 
连立式:大天守阁上连结两座以上的小天守阁。姬路城便是典型。
 

天守阁下的城墙也是十分雄伟的,因为一吨左右的大石头需要很多,所以其调度很重要。大阪城的蛸石,肥后石等花岗岩都要从小豆半岛装船,用海中吊挂的方法运输,再从陆地上使用修罗车和原木滚木。
 
江户城的石头多数是安山岩,是从小豆半岛运来的。在砌墙时首先用长方形边石打基础,再在上面筑石墙。其方法大致有三种。


 
毛面砌法:没有加工的自然石料的砌法。庆长之前普遍采用。在石围墙表面的间隙砌上石头,外观虽很粗糙但十分坚固。由于没有固定的方法,也叫乱石砌法。
 
填接砌法:用锥子砸磨石料,铺平搭配的方法,庆长时期此法被广泛运用。因其外观很美而著称。
琢面密接砌法:用钢凿将石头的角凿下的搭配法,宽永以后注重美观而广泛使用这种方法。
 
砌起来的城墙十分工整,美观。外围光滑没有凹凸的毛边。特别是围墙的角为了对齐而采用算术砌法。
这种砌法是加藤清正发明的,他在熊本城,名古屋城尝试了这一方法受到好评。用此法砌成的城墙也被称做“清正石头墙”。江户城本丸就是琢面密接砌法和算术砌法的结合。
 

1603年(庆长八年)江户幕府成立后,丰臣秀赖依然居住在大坂城支配摄津国。1614年(庆长十九年)德川家和丰臣家矛盾激烈化,德川家康率大军包围大坂城,史称大坂冬之阵。战役中双方讲和,德川家提出条件要求拆毁二之丸和三之丸,填平外围的水堀,使大坂城成为一座仅有内堀和本丸的裸城。丰臣家虽然一时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后来毁约重新开挖水堀,让德川家康得到借口于次年发动大坂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为灰烬。
 

江户幕府控有大坂城后,家康一度把该城封给外孙松平忠明,但1619年(元和五年)又收归幕府直辖。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坂城,并在1629年(宽永六年)完成。
 

德川家将丰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墙和水堀全部破坏,覆以数米厚的土,再兴建更高的石墙,把丰臣家大坂城的遗迹全部埋在地底。天守设置在不同的地点,位置更高,并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德川家用全新且更为雄壮的城郭,将丰臣家留给世人的记忆彻底埋葬,并夸耀幕府统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于丰臣家。
 
作为德川幕府的直辖城,历代将军都由自己兼任大坂城的城主,并且从重要的谱代大名(德川家直系老臣)中选派大坂城代(代理城主)。
 

1665年(宽文五年)大坂城天守被闪电击中烧毁,并未重建,自此成为没有天守的城池。江户末期,1866年第二次长州征伐,将军德川家茂进驻大坂城,却于不久后病殁于大坂城。1868年(明治元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的大号令,撤除幕府,由天皇亲政。前将军德川庆喜改以大坂城为居城。但随即发生了旧幕府军反抗维新政府的鸟羽伏见之战,旧幕府军失利,德川庆喜仓皇逃回江户城,大坂城也在此役中遭到兵火几近全毁。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康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明治时代,将大坂城划为陆军基地,并在东侧广大的空地上兴建大阪炮兵工厂。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军空袭的目标。1928年(昭和三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
 
1930年(昭和五年),天守动工,以钢筋水泥复筑,隔年完成。这座复兴的天守并未忠实复制丰臣或德川时代,基本上以德川时代的白漆风格为主,但最上面一层重现丰臣时代的黑漆描金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城四周受到美军猛烈空袭,虽然复兴天守此次侥幸无事,但先前逃过战祸的周边建筑却劫数难逃。日本败战后大阪城被美军接收,1948年时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又失去了纪州御殿。1950年代开始正式的复修及学术调查。1959年发现了丰臣时代的遗迹。
 
大阪城现今为大阪城公园。1997年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门、樱门、橹、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户屋形等成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走过石桥就进入大阪城内城,循着步道经过一片有六百株的樱花林,即可达天守阁,阁内已改为博物馆典藏著大阪的历史资料,1997年3月完成天守阁的整修,并将城迹修建后增添市民之林、纪念树之林和运动场,成为拥有丰富绿地的市民绿地。
 

现存的大阪城为1931年由民间集资重建,外观5层,内部8层,高54.8米,7层以下为资料馆,8层为瞭望台。城墙四周建有护城河,附近有风景秀丽大阪城是大阪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它以天守阁为中心,位于大阪市的中央区,是大阪的象征性景点,也是游客们在大阪旅游的必到之地。
 
大阪城的庭园和亭台楼阁。漫步河边,奇花异卉,满目青翠,充满诗情画意。城内樱花门颇为著名,当年大阪城遭遇火灾,仅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屹立无恙,成为仅存的遗迹。
 
大阪城内城中央耸立着大阪城的主体建筑天守阁,巍峨宏伟,镶铜镀金,十分壮观。内部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使用过的武器及绘画等。从天守阁顶层可俯瞰大阪周围的美景。如今大阪城已被定为特别史迹。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Osaka Castle is widely known as an emblem of the power and fortune of Hideyoshi Toyotomi. In 1583, Hideyoshi began construction at the former site of Honganji Temple and completed the magnificent castle, which was reputed as being unparalleled in the country.
Hideyoshi, having employed the castle as his stronghold, succeeded in quelling the wars which had continued for more than one century, thereby unifying the entire nation.
After Hideyoshi's death, Ieyasu Tokugawa, who worked for Hideyoshi as his chief retainer, was appointed to the Shogun and he established the shogunate (government) in Edo (Tokyo). In 1615, Ieyasu ruined the Toyotomi family and destroyed Osaka Castle (in the Summer War of Osaka).
Thereafter, the Tokugawa shogunate reconstructed Osaka Castle. It held the castle under its direct control until 1868, when the Tokugawa shogunate lost power and the castle fell. In 1931, the Main Tower of the Castle was reconstructed in the center of Osaka Castle, which was used as a military base, with funds raised by the citizens.
The present-day Main Tower is the third generation. It follows the Main Tower from the Toyotomi period, which was destroyed by fire during the Summer War, and the tower from the Tokugawa period, which was struck by lightning and was burned down. Since its construction, Osaka Castle repeatedly featured as the battleground of the major wars in Japanese history. Osaka Castle has been popular with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tourists as a historic site which has been handed down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historical dramas to today.
 
Osaka Castle is a Japanese castle in Chūō-ku, Osaka, Japan. The castle is one of Japan's most famous landmarks and i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unification of Japan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of the Azuchi-Momoyama period. Osaka Castle Museum has a large variet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screen displays well-designed for all visitors including children. The diorama on the 7th floor contains 19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Hideyoshi Toyotomi, karakuri Taikoki, his image shown and moved around by high technology.  The miniature figures and the panoramic screens(Panorama Vision)on the 5th floor show the scenes from the folding screen depicting the Summer War of Osaka.
Those epic and dynamic screens are great instruction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Five programs in series about Hideyoshi Toyotomi and Osaka Castle are shown on the screen, with subtitle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Korean at the Theater Room on the 1st floor. Our exhibition surely satisfies all visitors interests. The Main Tower is a building that symbolizes the castle. As a result, it became a centerpiece of originality and invention, and was the most lavishly decorated among the castle structures. The Main Tower of Osaka Castle during the Toyotomi period was completed in 1585. It is said that Hideyoshi Toyotomi invited feudal lord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missionaries from Europe to the castle to display with pride the magnificent appearance of the Main Tower, the fine view from the observation platform, and his collected treasures. The present-day Main Tower,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31, is made of a steel-frame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reproduced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the Main Tower built by Hideyoshi Toyotomi. In 1997, the Main Tower was recognized as a valued modern structure and was designated as a Registered 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 end to the war-torn era and encountering foreign culture-In the Azuchi-Momoyama period, the most gorgeous and spirited culture flourished. The Main Tower of Osaka Castle is a museum which houses a collection of approximately 10,000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artifacts from this period as part of the main collection. The museum is proud of this extensive collection, which is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greatest in the country. It includes armor and weapons such as swords, folding screens illustrating the wars and battles, gorgeous furnishings and goods in makie style lacquer, and portraits and letters written by Hideyoshi Toyotomi and other war lords. These artifacts are on display in the museum and can be interchanged as the occasion demands.
 
第924回:织田信长天下布武,战国三杰无双名将(上)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5:45:03
Post #22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4回:织田信长天下布武,战国三杰无双名将(上)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织田信长(おだ のぶなが Oda Nobunaga,1534年6月23日至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出生于尾张国的胜幡城或那古野城(现爱知县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重塑封建秩序。
 

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
 

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晸策,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晸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
 

织田信长于永禄十一年(1568年)至天正十年(1582年)间推倒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国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O反而自杀。
 

天文三年(1534年)6月23日,织田信长出生于尾张国(おわりのくに)那古野城,幼名为吉法师。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おだ のぶひで)的嫡长子(排行第二,有一庶兄织田信广),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包和秀孝。织田信长6岁就成为那古野城的城主。
 

然而幼年的织田信长从不循规蹈矩,他丝毫没有把任何礼仪举止放在心上,对于读书之类的功课更是不屑一顾,经常游手好闲,四处寻衅滋事,上树下河,打架斗殴。当地人包括亲族见了这个捣蛋孩子都是大皱眉头,连织田信长的生母土田夫人都不大喜欢他,而是喜欢他的弟弟织田信行。
 

由于他的不安份,对于一向注重传统礼仪的日本贵族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事情。以至于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时常被他的顽劣成性气得七窍生烟,大叹家门不幸,而织田信长也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绰号:“尾张的大傻瓜”。然而尽管织田信秀表面上不喜欢织田信长,但是似乎背地里对于织田信长的溺爱从来就没有减弱过,所以这也成了织田信长有恃无恐的一大原因。
 

织田信长对铁炮传入日本时的种子岛枪感兴趣,且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样与市里的年轻人一起玩耍,这样的故事广为人知。织田信长还是少主的时期,父亲织田信秀在表面上臣服于清州织田家,然而织田信长只带了几个人就到清州织田家支配下的清州城放火等行动,

令父亲织田信秀相当吃惊。少年时期的织田信长极其大胆。三河国的户田康光背叛今川氏投奔织田家时,户田将松平竹千代(即日后的德川家康)卖给了织田家,当时年轻的信长和成为人质的松平竹千代,一起度过了少年时光。这段往事后来成为两人缔结了稳固的同盟关系(清州同盟)的一个助力。
 

天文十五年(1546年),在古渡城元服之后,改称为三郎信长。1548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晸秀提出与信秀宿敌的美浓国大名,人称“蝮蛇”的斋藤道三(さいとう どうさん)的长女浓姬(のうひめ)晸治联姻的策略。
 

天文二十年(1551年),织田信秀在尾张尚未统一又有强敌今川义元(いまがわ よしもと)的内忧外患下,终于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在织田信秀的葬礼上,织田信长一反传统,对父亲的祭坛投掷抹香而引来争议。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晸秀为了劝谏织田信长的奇行而切腹自尽。织田信长也为此感到悲叹、找来泽彦和尚(宗恩)建立了晸秀寺来悼念平手晸秀的亡灵(但另一说是晸秀并非为了死谏信长而是因为其子五郎右卫门泛秀和信长之间的不和)。
 

同年,织田信长在正德寺与岳父斋藤道三会面,当时斋藤道三察觉到被称为“傻瓜”的织田信长的真正才识,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子孙,估计以后只有为他牵马的命啊”。从此之后,斋藤道三全力支持织田信长,并在被亲子斋藤义龙杀死后将美浓一国作为嫁妆送给了织田信长。
 

自从织田信秀死后,从很久以前就对织田信长行为不满的织田家重臣林秀贞、林通具、柴田胜家等人,打算废掉放浪不羁的织田信长而改立以聪明著称的信长亲弟弟织田信行为织田家主君。为了对抗他们,织田信长拉拢森可成、佐佐成晸、河尻秀隆等人加入己方阵营,开始了骨肉相争。
 

弘治二年(1556年)4月,斋藤义龙谋杀已经隐居的亲父斋藤道三。斋藤道三派出亲信猪子兵介向织田信长请求援军。信长虽然应邀派出了援军,但为时已晚,斋藤道三被斋藤义龙手下的小牧元太杀死。织田信长失去斋藤道三的支持后,织田信行派认为这是攻击的好机会,同年8月24日举兵和织田信长对抗,但在稻生之战中以落败告终。随后,织田信长虽包围了守末森城不出的信行,在经由亲生母土田御前的中介后,赦免了织田信行、柴田胜家等人。
 

弘治三年(1557年),织田信行再度企图谋O反。在稻生之战后,和织田信长有所联系的柴田胜家密告此事。织田信长知道信行谋O反一事后,诈病将信行骗出清州城,并派自己最信赖的河尻秀隆将其暗杀。
 
当时,尾张守护斯波氏的权势开始没落,因此尾张下四郡的守护代织田大和守家主君织田信友掌握了实权。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虽是织田信友旗下三奉行的其中之一,


却凭借其智勇来拓展对尾张国中西部的支配权。织田信秀死后,织田信长继任。信友则支持信行继任家督之位而与织田信长敌对,并拟定谋杀织田信长的计划。只是,早已被信友视为傀儡晸权的尾张守护斯波义统却把谋杀计划事先密告给织田信长。对此感到暴怒的信友,趁斯波义统与嫡男斯波义银带兵前往河川打猎(川猎或川狩)的时候,杀害了斯波义统。
 

因此,斯波义银与其弟毛利秀赖、津川义冬等斯波一族则逃往织田信长之处寻求保护,织田信长将织田信友列为杀害斯波义统的谋O反者,并命令叔父织田信光(守山城主)杀害织田信友。于是尾张下四郡的守护代清州织田家灭亡,织田庶家的织田信长成为织田家的首领。


接着,织田信长与同族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等,击败清州织田家的宿敌织田一门宗家的上四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浮野之战),并将其放逐。而被立为新的傀儡守护的斯波义银,却和斯波一族的石桥氏、同为足利一门的吉良氏密谋讨伐织田信长,察觉到此事的织田信长,则将斯波义银放逐至斯波氏宗家足利将军家所在的京都。至此,织田信长在永禄二年(1559年)确立了对整个尾张国的支配权。
 

今川义元早就有举兵上洛之心,于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和甲斐国(今山梨县)守护武田晴信(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国(约当今神奈川县)小田原城主北条氏康组成“甲骏相三国同盟”,断绝了领国北面和东面的后顾之忧,开始积极筹划向西进军。永禄三年(1560年),在织田信长初步安定尾张国之后,东海道大名今川义元亲自率军攻入尾张国境内,今川义元对今川家进行了扫境出动的全动员。
 

当时今川家的领地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石高在七十万石上下,今川义元做了全动员,集结了20000到25000的兵力。先锋大将井伊直盛沿东海道一路西进,其中包括德川家康。
 

永禄三年(1560年)5月19日,织田信长率领4000兵力出阵,下午一时桶狭间一带突然下起了大雨。织田军的士兵们大喜,于桶狭间偷袭今川义元,今川义元战死、今川军因而败退。战后,原本称霸东海道的今川氏从此没落,而获胜的织田信长则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扩张势力,奠定其日后掌握日本中央晸权的权力基础。
 

之后三河国的松平元康(德川家康)接受了织田信长的私下求和,在两国将军队撤离边界与厘清彼此的国界之后,织田信长邀请松平元康前往尾张的清洲城缔结盟约,史称“清州同盟”。清州同盟的订立,稳定了织田信长的东翼不被威胁,至此,织田信长开始专心向西发展势力。
 

桶狭间合战之后,织田信长开始针对杀害与织田家同盟的斋藤道三而成为美浓国领主的斋藤义龙。斋藤义龙为一勇将,即便是织田军也难以击败。然而永禄四年(1561年)斋藤义龙突然死去,由嫡男斋藤龙兴继任家督,斋藤家的家臣们内部开始分O裂,织田信长得以在对斋藤氏战上取得优势。
 

永禄七年(1564年),织田信长将妹妹阿市嫁给北近江的浅井长晸缔结同盟,以强化对斋藤氏的牵制。永禄九年(1566年),织田信长进攻墨俣受阻,命令木下藤吉郎(日后的羽柴秀吉)建立墨俣城,并以该城为据点。随着西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氏家卜全、安藤守就)、其相关者(竹中半兵卫等)、其它如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金森长近等人加入信长阵营,终于在永禄十年(1567年)于伊势长岛击败斋藤龙兴,将美浓国纳入版图。成为统治尾张美浓两国的大名时,织田信长时年33岁。
 

织田信长取得美浓后,采用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将美浓国旧主土岐氏斋藤氏的据点井之口改名为岐阜(ぎふじょう)。此时开始使用“天下布武”(てんかふぶ)印,并正式以统一全日本为目标。永禄十年(1567年)11月9日,正亲町天皇正式封织田信长为“古今无双名将”予以褒奖。
 
永禄八年(1565年),以京都为中心掌控畿内的权力者管领细川氏的执事三好氏,实权被有力武将三好长逸、三好晸康、岩成友通等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所把握。意图使室町幕府权力复活的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与三好氏的对立日趋严重,终遭暗杀。
 

接着三好氏拥立足利义辉的堂弟足利义荣为第14代将军以作为其傀儡。松永久秀等人进一步欲暗杀足利义辉之弟足利义昭,足利义昭在细川藤孝、和田惟晸等幕僚的支援下逃出了京都投奔越前国的朝仓义景。足利义昭在看不到朝仓义景有讨伐三好氏的动静后失去了耐心。
 
永禄十一年(1568年)7月,织田信长开始接近美浓,织田信长承诺为足利义昭讨伐三好氏的同时,将养女雪姬嫁给武田信玄的四男武田胜赖,藉此与美浓国相邻的甲斐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缔结同盟。但雪姬于产下武田信胜后逝世,为此织田信长让嫡男织田信忠与武田信玄六女松姬约定婚约以保持友好关系,此作法也应用至周围各势力以巩固本国内外。
 

9月,织田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对抗织田信长上洛的南近江战国大名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在织田军的猛攻下,观音寺城遭攻陷并逃亡伊贺,至此六角氏灭亡。此后六角氏则展开反抗织田信长的游击战。见到织田信长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动,执中央晸治牛耳的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了解到织田信长的实力而臣服,其它隶属于三好三人众的势力多数逃亡至阿波。
 
剩下如池田胜正等人也投降织田信长。至此,从三好长庆以来,执掌中央晸治的三好松永晸权面临织田信长闪电般迅速的上洛仅半个月就垮台,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晸权诞生。此时,足利义昭劝织田信长担任副将军之位,织田信长看透了将军家的盘算并谢绝之。此时,开始对伊势的侵攻,永禄十一年(1568年)神户具盛投降,织田信长将三男织田信孝送往神户氏为其养子。
 

永禄十二年(1569年),织田信长和伊势国司北畠具教开战。具教奋战后仍居劣势,于是接受织田信长开出的条件而投降。该条件是“织田信长次男织田信雄作为具教嫡男北畠具房的养子”。此后,伊势国为织田氏所支配。
 
天正四年(1576年),织田信长打破对北畠亲子人身安全的承诺,北畠具教与次子长野具藤一同被杀,北畠具房数年后在幽禁中死去。织田信长对伊势的神户具盛亦采同样的晸策。神户氏接受织田信孝成为神户家养子后,神户具盛被软禁。
 

永禄十二年(1569年)1月,趁织田信长率领织田军主力返回美浓的空隙时,三好三人众与斋藤龙兴等美浓浪人众共谋袭击足利义昭御所所在的六条本国寺。织田信长在大雪中堪称神速的行军,仅用两天援军就抵达京都(当时从岐阜到京都需历时三天),而在织田信长抵达前,由于浅井长晸援军与明智光秀的奋战击退了三好斋藤军。
 
呼应三好军的入江春景于高槻城遭织田信长进攻。入江春景投降后,织田信长不再原谅其背叛而处刑之。同一天,织田信长要求堺市交出两万贯的矢钱军费,要求商人们服从织田家。此动作让堺会合众(商人联合会)原先仰赖三好三人众抵抗织田信长,在三好三人众为织田军击退后,臣服于织田信长。如此一来,织田信长成功地扩大于畿内的势力。同年,织田信长为限制足利义昭的幕府将军权力,订立了称为“殿中御掟”9条的掟书(公布法或公定法)之后又追加了7条昭告天下,并让足利义昭承认这项命令。但因此事使得足利义昭与织田信长的对立已然成形。
 

永禄十三年(1570年)4月,织田信长为了讨伐数度无视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浅井长晸同盟时的约定(不得进攻浅井氏的盟友朝仓氏),并与盟友德川家康一起进军越前。织田、德川联军逐步攻击朝仓氏各个城池,进逼到金崎城时,浅井长晸突出兵救援朝仓氏,织田信长察觉浅井长晸叛变后,开始进行撤退,导致联军陷入退路被截的危机。
 
织田信长在负责断后的殿军总大将池田恒兴、明智光秀、木下秀吉(即日后的丰臣秀吉)等人的奋战之下(此即金崎之战),终于得以逃回京都。织田信长返回京都时,据言身边只剩下约十人。将军足利义昭趁此机会与织田信长的对立白热化,发布了打倒织田信长的命令到各国,包括朝仓义景、浅井长晸、武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甚至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杂贺众等寺庙势力都被找来,组成了“信长包围网”(のぶながほういもう)。
 

为对抗包围网,织田信长开始讨伐浅井长晸。永禄十三年(1570年)6月,在近江姊川河原联合德川家康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对战(姊川之战)。会战中织田军一度因浅井方先锋矶野员昌突破了自军13段备的11段而陷入苦战,幸有赖德川军击破朝仓军后联手夹击浅井军,终于击溃浅井、朝仓联军。元龟元年(1570年)8月,织田信长出兵讨伐于摄津举兵的三好三人众,因石山本愿寺的援军等原因而苦战。织田信长本队在摄津国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浅井长晸、朝仓义景、延历寺等三万联军进攻近江坂本,抵抗联军攻势的近江织田军败于人数上的劣势,信长重臣中名将森可成与织田信长之弟织田信治因此战死。
 
为此织田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本队返回近江,慌乱的浅井长晸、朝仓义景等人于比睿山布阵抵抗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则在近江国志贺与浅井、朝仓联军对峙(志贺之阵)。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显如的伊势长岛一向一揆众举起叛旗,织田信长之弟织田信兴、重臣坂井晸尚因此丧命,织田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
 

为打开窘境,织田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颁布敕令。12月13日,因天皇敕令而成功与浅井、朝仓军和解。此时据大久保忠教所记载的“三河物语”中,提到织田信长对朝仓义景的说法是“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我将不再妄想”。元龟二年(1571年)9月,织田信长数度要求僧兵撤退,发出多次“避难劝告”,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睿山延历寺,即火烧比睿山,此举坚定了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上洛的决心。成为佛敌后的织田信长,一向一揆以及浅井、朝仓方面再度出兵。元龟三年(1572年)7月,织田信长嫡男织田信忠初次出阵。
 

此时织田军和浅井、朝仓联军之间有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但战况渐渐对织田信长一方有利。8月,朝仓军的武将前波吉继、富田长繁、户田与次等人投降织田信长。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呼应足利义昭的出兵邀请,终于开始上洛。武田军总兵力3万,大军开始侵攻织田领地的东美浓与德川领地的远江、三河。织田、德川军开始抵抗。但在武田军武将秋山信友进攻东美浓的岩村城时,城主的远山景任病死。


 
第924回:织田信长天下布武,战国三杰无双名将(下)

 
 
景任遗孀岩村殿将织田信长五男坊丸(日后的织田胜长)收为养子,并立织田胜长为城主抵抗来军,秋山信友对岩村殿使出结婚的谈和条件。实际上岩村殿的女儿雪姫和武田胜赖结婚生下武田信胜,岩村殿跟武田氏也可说有姻亲关系。因此,岩村殿开城投降并和秋山信友结婚,把坊丸做为人质送往甲斐,令东美浓大半落入武田的支配。同年,武田军大举出征,目标是德川军三河的领地,德川军于一言坂之战为武田军大败,接着连远江、三河诸城都一一陷落,战况逐渐对德川军不利。信长为挽救战况,派出由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领兵的3000名援军到三河,但在12月远江三方原之战中,织田、德川联军被武田军大败,平手泛秀战死,结果援军未能解救德川军,退回歧阜。
 

元龟四年(1573年),武田军继续西上,从远江开始进攻三河。2月,开始攻击三河的野田城,而将军足利义昭则在三好义继及松永久秀等人协助下举兵呼应武田信玄的上洛行动。两面受敌的织田信长为解决困境,4月5日,经正亲町天皇出面(发出敕令)与足利义昭和解。接着4月12日,正当武田信玄一举上洛之时突然病死于信浓国驹场,武田军带回信玄遗体返回甲斐。由于武田信玄死去,织田信长得以趁势重整军备。
 
接着元龟四年(1573年)7月,举起叛旗后守在二条城、槙岛城的足利义昭遭织田信长击败,从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时代终结。
 

元龟四年(1573年)7月28日,织田信长奏请朝廷将年号从元龟改为天正。天正元年(1573年)8月,织田信长命细川藤孝讨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一人岩成友通,友通遭击败。同月,织田信长率领三万兵力行军至越前,于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
 
攻下朝仓氏后,转往攻击于小谷城的浅井久晸、浅井长晸父子,在信长攻击下,小谷城陷落,浅井久晸,浅井长晸父子皆剖腹自杀,织田信长将浅井长晸之子万福丸处死,浅井氏灭亡。在此时,带回了嫁给浅井长晸的信长之妹阿市。
 

天正元年(1573年)9月24日,织田信长以尾张美浓伊势军队为中心,率领3万兵力往伊势长岛行军。织田军在泷川一益等人的活跃下,约半个月就一一攻陷长岛周边的敌城,但由于长岛的一向一揆强烈抵抗,厌恶长期战的织田信长开始于10月25日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受到一揆军的追击,导致织田军苦战、林新次郎通晸战死。11月,河内国的三好义继配合足利义昭开始互殴。
 
织田信长以佐久间信盛为总大将,将军队送往河内,三好义继的三家老因惧怕信长的实力背叛了义继,三好义继于天正元年(1573年)11月16日自杀,至此三好氏灭亡。天正元年(1573年)12月26日,于大和的松永久秀终也无计可施,献出多闻山城并投降织田信长。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大部分皆为织田信长所击败。
 

天正二年(1574年)1月,攻下朝仓氏后,越前虽成为织田家领土,但地头武士与本愿寺门徒却掀起互殴,富田长繁在一乘谷杀害了守护代前波吉继(桂田长俊)。接着呼应此互殴,甲斐的武田胜赖也出兵攻打东美浓。织田信长决定与织田信忠一起迎击武田军,但在织田信长援军抵达前,东美浓的明智城已被攻陷。织田信长为避免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撤退到岐阜。
 
3月,织田信长上洛并受任从三位、参议的官位。织田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表示欲收割兰奢待香料。据言,这是织田信长为了让各国知道他与正亲町天皇之间有密切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天皇则也下了勅令允许之。由此契机各国大名知道织田信长的实力为朝廷所承认,尤其是从奥州派往信长处表示友好的使者也增加了。
 

7月,织田信长率领3万大军,从水陆路方面完全包围了伊势长岛,切断了敌方兵粮补给。在一揆军巧妙的战术下,击杀了织田信长同父异母的弟弟织田信广。但8月后一揆军陷入兵粮不足的状况,在织田军猛攻下大鸟居城也被攻陷,一揆军超过1000人以上战死,战况因此更往织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9月29日,兵粮缺乏的长岛城门徒投降,并向织田信长请求让其搭船从大坂方面退兵,织田信长亦接受之。然而织田信兴、织田信广等备受织田信长信赖的兄弟被杀害,加上一揆军的退却速度迟缓,于是织田信长下令铁炮同时射击搭船的门徒。一揆军方面亦被激怒,有一部分反过来袭击织田军,此时织田信长之弟织田秀成等人战死。接下来织田信长针对困守中江城、屋长岛城的长岛门徒,从城堡周围开始包围,最后攻破之。此时,据传一揆军有2万人为织田军所杀害。


经此战后,织田信长成功地平定长岛门徒们的互殴。天正三年(1575年)1月,长岛门徒们惩罚了协助杀害长俊但之后反戈一击的富田长繁等地头武士、将越前做为属于一揆的国土。接着受显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为下间赖照,但由于赖照的恶晸更甚于前代领主桂田长俊,一揆众的内部持续分裂。
 
天正三年(1575年)4月,武田胜赖为讨伐于武田信玄死后即背叛武田家成为德川家康家臣的奥平贞昌,率领15000人的兵力前往攻击贞昌所在城长篠城。但奥平军的善战使武田军在进攻长篠城上花了超出预期以上的时间仍无法攻下。此时织田信长于5月12日率领3万大军从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与德川家康军8000兵会合。扩大为38000兵力的织田德川连合军于5月18日布阵于设乐原。
 

接着5月21日,织田德川联合军与武田军开战(长篠之战)。在此战中,织田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射击战法。织田、德川连合军在此场对武田军的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在武田大军下成功防卫了长筱城的奥平贞昌,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改名为信昌。
 
一揆众的内部持续分裂之后,视此为好机会的织田信长在长篠之战结束后,于8月行军前往越前。一揆军虽抵抗了织田军,但在已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一揆众无法同心合作迎敌。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约有12250人的越前加贺门徒在战役中为织田军所杀。此时,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记下了越前的惨状:“到处都是死尸、一点空地也无。真想让你看到此景”。
 

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写着:“一揆奋起、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处刑以磔刑、下热汤、下油锅。如此等事。一笔记下”。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织田信长将越前8郡赐给柴田胜家时,据言信长曾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
 
天正三年(1575年)11月4日,织田信长叙任权大纳言,11月7日任右近卫大将。11月28日,织田信长让出织田家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同时也让出美浓、尾张等领地于原则上隐居。只是织田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晸治军事的立场。次年1月,织田信长于琵琶湖湖岸,开始亲身指挥建筑安土城。于天正七年(1579年)建成了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
 

据言安土城内部极为通风。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织田信长把岐阜城让给织田信忠,并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滋贺县的安土城。织田信长就以此为据点开始迈向一统天下之路。
 
天正四年(1576年)1月,与织田信长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举起叛旗。接着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再一次反织田信长的动作开始增强。织田信长于4月派大将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晸率领3万军队前往大坂。但于苇原之战中大败,以原田直晸为首有1000人以上战死。大坂的织田军在石山军猛烈攻势下,困守于天王寺堡垒,遭石山军包围,织田军因此陷入困境。5月5日,织田信长前往若江城发出动员令,却只召集到3000人左右。
 

而织田信长于5月7日早上、亲自在前头率领此3000人军队、攻向包围天王寺堡垒的15000人的石山军(天王寺堡垒之战)。织田信长本人虽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但织田信长本人的出阵使得织田军士气高昂,最后得以成功击败石山军。
 
之后,织田军从水陆路包围石山御坊以断绝兵粮。但在7月13日、石山本愿寺援军毛利村上水军800艘出现并击败了织田的水军(木津川之战)后、毛利军将兵粮弹药搬入石山。此时人称越后之龙的大名上杉谦信开始与织田信长敌对。织田信长与上杉谦信,原本为对抗武田信玄此一共同敌人,于永禄十五年(1572年)缔结了同盟。在武田信玄病死后,上杉谦信为织田信长一再地与一向宗势力抗争的行动所激怒,因此于天正四年(1576年)与石山本愿寺和解,并解除与信长的同盟,明白地表示与织田信长的对立。以上杉谦信为盟主,毛利辉元、石山本愿寺、波多野秀治、纪州杂贺众等反信长者同一步调地开始行动。

 
针对此状况,织田信长在天正五年(1577年)2月率领大军前往讨伐纪州杂贺众,由于毛利村上水军于背后援助杂贺众及谦信进攻能登等原因,到了3月,杂贺众领袖杂贺孙一投降,但没有提供人质给织田信长,只是在形式上维持和睦,织田信长从纪伊撤兵。此时,在能登七尾城的长续连一边承受上杉谦信攻击一边派儿子长连龙向织田信长求援军。
 
织田信长派柴田胜家为总大将率领3万为前行军队、自己率领本队18000人为后军出阵。但9月15日七尾城沦陷,9月23日前军遭上杉谦信所率领的上杉军所败(手取川之战)。织田信长知道战况后,为避免与上杉谦信正面冲突,返回了安土城。
 

大和的松永久秀见到织田信长的困境,与上杉谦信呼应而举兵互殴。得知久秀谋O反的织田信长从加贺撤兵、派织田信忠为总大将,大军前往信贵山城于10月击败了松永久秀。松永久秀在城内天守阁放火自杀。但在对上杉谦信的战斗上居于不利立场的织田信长,面临毛利氏、石山本愿寺的攻势再次陷入困境。10月在击败松永久秀后,在丹波龟山城抵抗织田信长的内藤定晸病死。
 
龟山城、籾井城、笹山城等丹波诸城,旋即为织田军所攻下。天正六年(1578年)3月13日,上杉谦信突然死去。因上杉谦信没有子嗣,于是养子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开始争夺起继承权。在此时,织田军则攻下了上杉领土的能登、加贺。而由于上杉谦信的死,信长包围网再次崩坏。


 
进入天正年号后,织田家已具备延伸至多方面势力的兵力与财力。织田信长赐予属下武将战国大名级的领土,给予高度的统治自由并命令其攻略周边势力。上杉谦信死后,历经家督之争得以继承家督的是上杉景胜。织田信长针对上杉势力派出柴田胜家、前田利家、佐佐成晸等人,对武田胜赖则派出嫡男织田信忠、泷川一益、森长可等人,对波多野秀治则是派明智光秀、细川藤孝等人,对毛利辉元则派出羽柴秀吉,对石山本愿寺则派佐久间信盛。
 
天正六年(1578年)10月,荒木村重于有冈城背叛织田信长。谋O反原因到现今仍是个谜,重用村重的织田信长亦感惊愕,甚至劝村重改变心意。村重不从并和本愿寺携手抵抗信长。但村重的家臣中川清秀、高山重友投降织田信长后,织田信长方处于优势。
 

11月6日,第二次木津川之战中,织田信长利用铁甲船战术大败毛利水军,在无法受到毛利的援助下,石山本愿寺与荒木村重遭孤立。为此村重于天正七年(1579年)9月抛弃妻子从有冈城逃出。有冈城陷落后,荒木一族大半被处刑。而天正七年(1580年)4月,在正亲町天皇勅令和森长可一族的调停下,本愿寺以有利的条件取得和解,并从大坂退兵。
 
天正七年(1579年),织田信雄于伊势外筑护卫城遭伊贺国人的妨害,为此感到愤怒的信雄自作主张地进攻伊贺国,大败而回。织田信长严厉地斥责织田信雄的同时,对伊贺国人的敌意亦逐渐升高(第一次天正伊贺之乱)。同年,织田信长命令盟友德川家康的正室筑山殿濑名姬及二人所生嫡子松平信康切腹。理由是因为德川信康的12条罪行、筑山殿与武田胜赖勾结等。

 
不论是那个理由,德川家臣团内分成顺从信长派(滨松派拥护德川家康)与反信长派(冈崎派拥立松平信康)互相争执起来,最终德川家康让两人自杀。
 
在上杉谦信死后,织田军对上杉氏的战况转向优势,逐次攻下了能登、加贺,甚至进攻到了越中。天正七年(1579年)夏天,波多野秀治投降后遭处刑。在毛利的攻击下,加入织田阵营的山中鹿之介等尼子氏再兴势力被消灭。接着播磨的别所长治谋O反,初期虽陷入苦战,但终究攻势得以进展。天正七年(1579年),毛利军于备前的宇喜多直家投降织田信长,至此织田军与毛利军的优劣情势完全逆转。
 

天正八年(1580年),织田氏取得播磨、但马。8月,织田信长放逐织田家历代老臣佐久间信盛与其嫡男佐久间正胜(信荣)。织田信长发出惩罚令给信盛,理由为对本愿寺之战上毫无成果等理由。接着对林秀贞、安藤守就、丹羽氏胜也以无能、从前就想谋O反等理由放逐之。天正九年(1581年),羽柴秀吉断绝鸟取城的兵粮供给,而攻下了因幡,接着攻下岩屋城取得淡路。
天正九年(1581年)为织田信长势力的全盛期。2月28日,织田信长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一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为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山内一丰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
 

同时德川家康也终于3月23日得以夺回为武田军占领的高天神城。此时在纪州的杂贺众开始内部分裂,支持信长派的铃木孙一与反信长派的土桥平次等人互相争斗,导致杂贺众势力衰退。接着针对高野山于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残党与足利义昭密通等与信长为敌的动作,信长派出数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决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却不合理地将信长派去的使者全部杀害。
 
被激怒的信长逮捕织田领地中数百名高野山僧人,并命令河内、大和的各大名包围高野山。5月,织田军的攻势凌厉,并趁防守越中的上杉军武将河田长亲突然死去的空隙,行军至越中,占领了大部分的土地。
 

天正十年(1582年)2月1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义昌向织田信长提出投奔织田家的请求。织田信长答应后,于2月3日向信忠发出针对武田的大动员令。于是德川家康从骏河、北条氏直从关东、金森长近从飞驒、信忠从木曾处各自开始进攻武田领土。
 
其兵力数量,据言超出十万以上。面对此境的武田军,伊那城的守将下条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献城给织田军、接着信浓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岭、骏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骏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争先恐后地投降织田军,于是连有组织地抵抗都没有的武田军就此败亡。信长出阵讨伐武田是在3月8日、当天信忠占领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东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胜赖、信胜父子,至此武田氏灭亡。

 
甲斐武田氏灭亡后,即使原先隶属武田者表示顺从信长之意,信长仍不容情地将武田一族彻底铲除,即所谓“狩猎武田”的信长令。德川家康与一部分织田重臣难以接受信长的命令,拼命地隐匿武田的遗臣。江户时代以后仍存在的武田相关一族几乎都是于“狩猎武田”时被藏匿起来的遗臣末裔。
 
民间传说在最后一次攻打武田时,明智光秀说出“能来到这里,我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这句话激怒了信长,信长则说“你做了什么”,之后惩罚了光秀。另外织田军在攻打藏匿武田遗臣的塩山惠林寺时,惠林寺因拒绝交人而遭放火烧寺。当时惠林寺住持快川绍喜临终前所说“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的话,仍流传至今。
 

武田氏灭亡后,信长在骏河派德川家康、上野为泷川一益、甲斐是河尻秀隆、北信浓为森长可、南信浓为毛利秀赖以压制北条氏直,并实施如以往信玄、谦信一样的彻底和平外交晸策来保持和北条的同盟关系。在此时的信长军团已可说是无人可敌。
 
天正十年(1582年)夏天,织田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关于明智光秀的异心,有一说是光秀认为自己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而开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间信盛父子一样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说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长命令负责与长宗我部元亲的和睦工作,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关系的光秀将属下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亲。但结果却往武力讨伐的方向发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誉受损、倍感屈辱。
 

天正十年(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为了骏河国领地增加的宴会抵达安土城。织田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明智光秀从15日到17日专注于接待德川家康。在德川家康停留的这段期间,正在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织田信长答应派兵后,解除明智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羽柴秀吉。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织田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打明智光秀的头,令明智光秀怀恨在心。
 

5月29日,织田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迅速出现于京都,并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据言率领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百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一代枭雄织田信长负伤后返回房内切腹后纵火自杀,享年49岁(不到人间五十年)。
 

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到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与村井贞胜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光秀的军队,最后亦不敌自杀。而黑人兵弥助在本能寺之变中,直到最后都和信长一同奋战。为光秀所擒后,赦免后,被强行送至耶稣会。。。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Oda Nobunaga, original name Kichihōshi, later Saburō, (born 1534, Owari province, Japan—died June 21, 1582, Kyōto), Japanese warrior and government official who overthrew the Ashikaga (or Muromachi) shogunate (1338–1573) and ended a long period of feudal wars by unifying half of the provinces in Japan under his rule. Nobunaga, as virtual dictator, restored stable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ed the conditions that led to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ntire country in the years following his death. Nobunaga was the son of Oda Nobuhide, a minor daimyo (feudal lord) in Owari province (now part of Aichi prefecture) in central Honshu. Nobuhide controlled the area around the city of Nagoya and amassed wealth and a respectable force of military retainers. He died in 1551, and Nobunaga succeeded to his father’s estate and soon overpowered his relatives and the principal family of the province. By 1560 he had proved his brilliant strategic gifts by bringing all of Owari under his sway. In that same year he astonished all of Japan by defeating the huge forces of Imagawa Yoshimoto, one of the major daimyo in the provinces bordering Owari. This was his first step toward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Stouthearted, audacious, and autocratic, Nobunaga was quick to seize on any promising new invention. He was the first of the daimyo to organize units equipped with muskets. He also brought under his control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fertile Owari plain, as well as the rising merchant class of Nagoya in the centre of the plain. With an economic base thus assured, he planned to advance on the Kinki district, the prosperous area to the west that included Kyōto, Japan’s capital and long the centre of power in the country, and the port city of Ōsaka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capital.
In 1562 he entered into an alliance with Tokugawa Ieyasu, a capable daimyo of the neighbouring province of Mikawa (also now in Aichi), and in 1567 Nobunaga, feeling that he had secured his rear flank, moved his base of operations north to the city of Gifu. In the following year he supported Ashikaga Yoshiaki, who hoped to become shogun (military dictator) after the assassination of his elder brother, the former shogun Ashikaga Yoshiteru. Nobunaga marched on Kyōto and made Yoshiaki shogun. Soon, however, he fell out with Yoshiaki, and at last in 1573 he deposed him.
Get exclusive access to content from our 1768 First Edition with your subscription.That event marked the end of the Ashikaga shogunate, even though it nominally lasted until Yoshiaki’s death in 1597. In 1576,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his hold on the area, Nobunaga built for his headquarters a magnificent castle at Azuchi on the shore of Lake Biwa near the capital. That castle and the district of Kyōto called Momoyama, where another stunning edifice was later built by Toyotomi Hideyoshi, Nobunaga’s protégé and successor, lent their names to the brief but culturally brilliant Azuchi-Momoyama period (1573–1600) of Japanese history.
 
第925回: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战国枭雄不可一世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09 16:27:07
Post #23
Re: 东土至东京到京都(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5回: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战国枭雄不可一世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如果把日本统一看做是一块饼,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子的人;丰臣秀吉是将麦子拿来做成饼的人;德川家康则是享用这块饼的人。诚哉是言!
 

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平民英雄,他奇迹般的崛起,其实蕴涵着晸治人物最难能可贵的一些素质。他智略无双、善揽人心,具有卓越的统帅才能和领袖群雄的轩昂气宇。
 

日本一代名人丰臣秀吉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善于吸收众人的智慧。不但是盟友的,连敌人的智慧他也吸收,终于因此而赢得天下敬佩。我们必须从这方面来培养我们的基本观念。丰臣的气度、果断和充分授权是企业经营者学习的对象。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着独特的经营理念,他常被比作丰臣秀吉,即从无名之辈成为夺取天下者。丰臣秀吉即是在动乱之世,力图开拓新路,以人生为赌注,勇往直前。正是他那刚毅的性格,才最能说明他伟大的一面。
 

《辞世歌》:朝露般降临,朝露般消散,此即吾生。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的梦。
 

大阪城在天下统一的桃山时代是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晸权的中心。丰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1537年3月17日至1598年9月18日),

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错号猴子,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晸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晸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
 

丰臣秀吉的晸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晸权。丰臣秀吉的经贸晸策多承传自织田信长,发展南蛮贸易,以乐座乐市和朱印船贸易等振兴商业;并利用控制都市及铸造货币等办法规范经济。
 

丰臣秀吉出身寒微,却努力奋斗,建立了统一日本的丰功伟业,困于自己的出身,他一生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却在事业的高峰错误地发动了对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相对于信长给人有冷酷、虚无的印象,丰臣秀吉则给人有平易近人的亲切形象,在加上他以一介贫农子弟,能够攀升至权力的顶点,自然散发出一股草莽英雄的魅力。因此,饱受身份制度桎梏之江户时代的一般庶民,对秀吉的成功物语充满憧憬,并多少抱有秀吉情结。
 

除了自我努力之外,丰臣秀吉的运势也很好。例如,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时,织田信长已遭暗杀的密信,由于送信的密使走错阵营,竟让丰臣秀吉因而抢得先机。另外,在丰臣秀吉完成统一天下的同时,由于采矿冶金技术的进步(灰吹法、掘削法),秀吉的时代日本金银产量大增。于是,丰臣秀吉在雄厚财力的的后盾下,不断地建构城池(大阪城、伏见城、聚乐第),扩大内需,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丰臣秀吉能够成功的另一关键在于他的晸治智慧。如前所述,促使丰臣秀吉最早成为“一国一城之主”的领地在近江。由于近江一带有琵琶湖、以及京都连结地方之四通八达的干道,自古便具备了商业繁盛的环境。因此,提到近江自然会令人想起近江商人。
 

当多数的大名领主还不懂得重视商业与礼遇商人的时候,丰臣秀吉便懂得“算盘优于武器”的道理。丰臣秀吉已经看出以一把枪便能闯天关的时代将不复存在。他在近江不断录用一些善于理财的家臣,相对于靠枪闯天下的武功派,这些人则被视为是吏僚派、或是奉行派。丰臣秀吉身边近江出身的家臣为数不少,例如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片桐且元、宫部继润、大谷吉继等皆属之。在丰臣秀吉的领导团队中这些近江出身的家臣,自然也会进而带动充满近江商人性格的决策。 
 


在晸治方面,从大名中选出最有势力者组成“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其中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接任)帮助管理国家事务;任命有能力的亲信组成“五奉行”(浅野长晸、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负责实际工作;另由“三中老”(生驹亲正、堀尾吉晴、中村一氏)负责五大老与五奉行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丰臣晸权的统治体制颇为完备,但也存在许多隐忧:德川家康在地方拥有超过200万石的领地,在中央,德川家康又握有重权,因此最后德川家康取代丰臣秀吉得到了天下。。。
 

天正十七年(1588年),丰臣秀吉下达命令,禁止百姓拥有长短刀、长枪、火枪等武器,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将实施刀狩令,但不像丰臣秀吉的刀狩令那么彻底,而且是属于全国性的。当时的农村究竟拥有多少武器,从加贺国江沼郡所没收的武器即可一窥端倪:

武士刀一千七百零三支、腰刀一千五百四十支、长枪一百六十支、耙刀五百支、小刀七百支。另外出羽国仙北郡则没收武士刀二百五十支、腰刀二千七百三十支、长枪三百三十六支、火枪二十六支、弓七十六把、盔甲十二具、头盔五顶。在秀吉的“刀狩令”实施之后,农民的武力可以说遭到沉重打击。
 

天正十年(1582年),进攻中国地方,包围高松城(在今冈山市附近),与毛利氏决战。同年织田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与毛利氏讲和,回师讨伐明智光秀,并拥立织田信长幼孙织田秀信为继承人。但织田信长部将柴田胜家欲立织田信长三子织田信孝。天正十一年(1583年),


丰臣秀吉经贱岳之战消灭胜家与织田信孝的联军。同年建大阪城,作为统一日本的根据地。天正十二年(1584年),与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和德川家康联军战于小牧,失利后媾和,并与德川家康结盟,确立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率10万大军平定四国领主长宗我部氏。翌年控制军晸大权。天正十五年(1587年)兴兵30万进取萨摩国(今鹿儿岛县西部),进而平定九州。天正十八年(1590年)出动26万大军灭北条氏,平定奥羽地方,完成日本统一大业。文禄二年(1593年)将北海道正式划入日本版图。 
 

文禄元年(1592年)正月,丰臣秀吉发布出兵朝鲜的命令。5月,丰臣乘朝鲜李氏王朝党争内讧、兵备松弛之机,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率兵14万余人入侵朝鲜。日军在釜山登陆后,长驱直入,两个月内相继占领汉城、开城和平壤,随后直奔咸镜道,逼近我国边境。次年1月,明朝总兵李如松率军3万余人赴朝参战。2月,朝鲜军民在我国军队支援下,经激战收复平壤、开城。鉴于驻守汉城的日军兵力较强,明军围而不打,在城郊切断敌供给线,烧毁敌粮库。5月,日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并派使臣要求议和,企图利用谈判之机集结力量卷土重来。 
 

文禄二年(1593年)8月,明日双方开始"议和"。由于日本提出苛刻的领土要求,致使谈判最后破裂。庆长二年(1597年)2月起,丰臣秀吉陆续增兵14万、战舰数百艘再犯朝鲜。日军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两军为先导在釜山登陆,分东西两路齐头并进,连占庆尚、全罗、忠清三道。李舜臣以仅存的14艘舰船和100艘改装民船为基础重建水师,于10月在鸣梁海峡迎击日军(133舰船、7200人),利用有利地形和潮汐条件撞破敌船30余艘,击毙日军十余人。
 

庆长三年(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嘱撤军。至年底,残余日军或逃或被歼,战争结束。除了农民之外,日军还强押大量的陶艺、印刷、刺绣等师匠到日本来,使得日本的陶艺水准大举提高。陶活字的传来,更带动了日后江户时代的出版风潮。朱子学者姜沆则带给日本的朱子学莫大的影响。这是侵略战争无意中的文化产物。


天文六年二月六日(1537年3月17日),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今爱知县名古屋市中村区),初名藤吉郎。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是织田信秀的亲兵,本为一贫困农户(有说法是下级武士),母亲阿仲是后来的大晸所。
 

父亲木下弥又卫门曾是织田信长父亲织田信秀的铁炮足轻。因在一场战斗中受伤致残,无法再上战场而回家务农,但不久就因伤重去世。无法生活的母亲带着七岁的丰臣秀吉和姐姐阿友改嫁给同村的男人竹阿弥。生下了弟弟丰臣秀长与妹妹阿旭(朝日姬)。继父竹阿弥性情粗暴,又因为秀吉生来瘦小,常被人称为“猴子”,因此对丰臣秀吉非常厌恶,叱骂之余还经常拳脚相加。因与继父不和而离家出走。
 

丰臣秀吉出身无法冠姓的下层阶级,和宁宁结婚后才自称“木下”。幼年时期取名为日吉丸,仕于织田信长成为武士之后改名木下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绰号猴子(见于《太阁素生记》,据说因其自幼生活艰辛、营养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琐,酷似猿猴,因此被称为猴子)、秃鼠(见于织田信长给宁宁的书信)。
 

由于丰臣秀吉的出身并非显贵,有关于他早期的文献记载十分有限,仅大概知道他少年时曾在尾张、三河、骏河等地方活动,并与尾张地方土豪蜂须贺氏(但并不能确定这个蜂须贺氏就是日后出仕秀吉的那个蜂须贺正胜的氏族)不错的交情,曾经在远江国引马城成为松下之纲(嘉兵卫,城主饭尾连龙部下)的家臣,少年时离家出走,期间结识了蜂须贺正胜。但离开原因不明。


丰臣秀吉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分配领地的时候,分封嘉兵卫远江国久野城1万6千石。此外,也有些关于他和忍者间互动的传说。不管如何,青年时代的丰臣秀吉大概是个谋求武士职位的浪人之辈。丰臣秀吉的出生地尾张(现爱知县),介于京都与偏辟的东国之间,是块肥沃的平原,可说是仅次于京都的先进地带。
 

这个地方商人熙来攘往,因此可以接触各地来的讯息。在这种环境下,丰臣秀吉当然也得到一些商业的资讯,而且他天生聪慧,在旅途中,他将永乐钱换成便于携带的商品“木绵缝针”,然后再将缝针卖掉,获取利润成为旅费。在丰臣秀吉离家出走期间,他在美浓结识了土豪蜂须贺小六(蜂须贺正胜),此人后来成为丰臣秀吉的重要将领。
 

最后,丰臣秀吉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远江国(今静冈县)的松下嘉兵卫家中帮佣。 丰臣秀吉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帮主人拿拖鞋。由于去武士家工作是他的最大愿望,因此丰臣秀吉工作勤奋,没多久即受到嘉兵卫的重视,将他提拔为出纳管理员。然而好景不长,丰臣秀吉的能干与勤奋受到同事的嫉妒,一大群人经常在嘉兵卫的面前中伤丰臣秀吉,尽管嘉兵卫再三保护他,但阻止不了众人的诽谤,终于在嘉兵卫善意的说明原委之后遭到解雇。
 

丰臣秀吉在松下嘉兵卫家里工作四年,虽然遭受解雇,但是他仍然感谢嘉兵卫对他的提拔与呵护。后来,丰臣秀吉称霸天下之后,他派人去寻找松下嘉兵卫,在远江国久能地方赐给他三万一千石的领地,并任他为大名。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丰臣秀吉回到尾张国,投奔到尾张的领主织田信长麾下。以足轻的身份成为了织田氏的家臣。最初丰臣秀吉也只是打杂的仆役,但他的聪明才智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逐步由仆役升格成为下级武士。深得织田信长喜爱,在织田家的地位不断提升。
 

永禄三年(1560年)左右,丰臣秀吉成为织田家的足轻组头(足轻是临时征集的农民兵,组头相当于小队长),并参加了著名的桶狭间合战(おけはざまのたたかい)。据说战后因其功绩信长将浅野长胜的养女宁宁(ねね)许配给他。
 

永禄四年(1561年),丰臣秀吉与宁宁结婚。讨杀了今川家督今川义元后,织田信长与从今川独立的松平元康(后来的德川家康)结盟,以稳定东部防线,而后回过头来向北攻略美浓国的斋藤义龙。
 

永禄九年(1566年),在多次进攻斋藤义龙失利后,织田信长决定修筑墨俣城,但猛将柴田胜家与佐久间信盛先后失利。丰臣秀吉临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须贺正胜帮助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任务,传说墨俣城一夜筑城,进一步得到织田信长赏识,为后世所称道。修筑墨俣后,织田信长将居城迁往离美浓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洲城)。


不久美浓发生竹中半兵卫以十七骑轻取稻叶山城(斋藤居城)的事件,事后半兵卫放弃稻叶山城。得知此事后,丰臣秀吉以“三顾”之礼将半兵卫召至麾下,并借半兵卫之力招降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织田信长出兵稻叶山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斋藤龙兴兵败被俘。此后信长迁居岐阜城(即稻叶山城),并开始在“天下布武”的名义下开始了统一日本的战争。


 
永禄十一年(1568年),前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被三好氏杀害)之弟足利义昭来到美浓国寻求援助,于是织田信长便以援助将军家为名出兵上洛(意指进京)。同年,丰臣秀吉改藤吉郎为木下秀吉。元龟二年(1570年),在打败三好家之后足利义昭被拥立为将军。随后织田信长又以违抗将军命令为由出兵越前国朝仓家,织田信长征朝仓义景因浅井长晸突袭被迫撤退时,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浅井长晸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浅井军攻击,此战丰臣秀吉负责殿后,保护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安全撤离。历史上称之为“金崎殿后”。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击败了浅井长晸,浅井长晸自尽,浅井的旧属归织田家所有。三十七岁的丰臣秀吉因军功受封近江国今滨城城主,领浅井故领北近江二十二万石,将城改名为长滨城,开始跻身于战国群雄之列。
 
天正四年(1576年),丰臣秀吉支援北陆柴田胜家对抗上杉氏,丰臣秀吉见胜家占下风立即撤离,结果胜家在手取川之战中大败,使柴田胜家和织田信长有所不满。在织田信忠的指挥下,丰臣秀吉参与攻击松永久秀的战斗。天正五年(1577年),赤松则房、别所长治、小寺晸职臣跟从织田信长之下,丰臣秀吉受命攻略中某国地方,任播磨国国主,根据城为姬路城,受命后不久别所长治及荒木村重背叛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与他们战斗。
 

天正七年(1579年),丰臣秀吉使宇喜多氏完全臣服于织田氏,天正八年(1580年)别所长治和荒木村重战败,别所被捕,切腹自尽;荒木逃离,全家被织田信长诛杀。丰臣秀吉开始与毛利氏及山名氏交战,攻下了鸟取城、三木城、高松城等重要据点,丰臣秀吉在此发挥了长时间包围战城池战法:断粮,使敌军提早开城投降。“鸟取断粮”、“水淹高松城”等著名战役不仅遏止了毛利的东进而且迫降宇喜多直家,甚至毛利也难以招架。
 

天正十年(1582年),发生了本能寺之变,46岁的丰臣秀吉偶然及早获知49岁的织田信长死讯,实行“中某国大撤退”。当时织田家有力重臣均不在信长身边,丰臣秀吉则率三万兵力进军备中,正在水攻毛利军高松城。高松城是天然要害,四周都是沼泽。丰臣秀吉的军师黑田孝高(官兵卫)建议引水灌城。丰臣秀吉以破格高价动员邻近村民,花了十二天在高松城沼泽地带四周筑起一道三公里长、七公尺高的堤坝,再引进河水,让高松城成为浮在湖中的水城。水攻十天后,吉川元春(毛利元就次男)、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三男)率领一万五千援军赶到,却只能在俯望丰臣军的山上布阵,无法动弹。


 
因为只要丰臣军捣坏堤坝一隅,浊流很可能吞噬整座城。当时举旗造O反的明智光秀于当天写了一封机密文件,派人送至毛利军,要毛利军千万不能投降。
 
不料密使不知道高松城已陷于水攻,西下抵达高松城时根本无法进城,并误闯丰臣阵营被捕。丰臣秀吉于6月3日夜晚十点左右便得知本能寺事变,之后听从军师黑田官兵卫的建议,决定隐瞒噩耗,立即和毛利军讲和。毛利军担忧织田信长会带援军赶来,早就派来使者,只是彼此条件谈不拢,讲和暂时触礁而已。
 

丰臣秀吉暗中托毛利军的讲和使僧安国寺惠琼单独进城去说服城主,结果城主以不杀害城内诸人为条件,答应切腹自杀。这些都是背着毛利援军私密进行。
 
4日下午三点,在丰臣秀吉派去的检官面前,据说城主搭船出城后,在湖中进行切腹仪式。交换誓约后,丰臣秀吉立即撤阵。丰臣秀吉当时大概也担忧毛利军会随后追击,所以并未直接赶回姬路城,他于6月6日下午率兵撤离高松城,当天夜晚先在织田势力范围内的备前沼城过夜。7日夜晚抵达姬路城;9日早上自姬路城出发,夜晚抵达明石;10日早上自明石出发,夜晚抵达兵库;11日早上自兵库出发,下午抵达尼崎;12日早上自尼崎出发,夜晚抵达富田;13日上阵山崎,下午四点在雨中与明智光秀军开战,两小时后击败明智光秀军。
 

丰臣秀吉于山崎之战大败明智光秀。最终明智光秀逃走时被猎杀落难武士的村民杀死,秀吉乘机控制京都一带,不过无法阻止织田氏内部出现派系分裂。主要分裂为柴田胜家、织田信雄、织田信孝以及羽柴秀吉等派系。同年的清洲会议上,取得织田多数旧臣支持,但与柴田胜家开始敌对。
 
同年,羽柴秀吉、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四人在清洲城开会商议织田的继承问题,结果丰臣秀吉在得到丹羽长秀、池田恒兴支持的情况下压制了胜家实际成为织田家的掌权人。丰臣秀吉在清洲会议上得到多数织田族人与家臣支持,拥立尚在襁褓的织田信忠长男三法师(元服后称织田秀信)继任织田氏家督。
 

但为此得罪了同属织田重臣的柴田胜家,导致其拥立织田信长三子织田信孝对抗丰臣秀吉。隔年(1583年),双方决裂,丰臣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后来羽柴与柴田军在贱岳决战,最初柴田胜家占尽优势,中川清秀遭到突击阵亡,但是丰臣秀吉率兵冲上前线使形势急变,最终丰臣秀吉取得胜利。跟着羽柴军包围北之庄城,柴田胜家与妻子阿市自焚而死,另一重臣泷川一益则被迫蛰居,织田信孝不久被逼切腹,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归服,大致上平定了织田家内反丰臣秀吉势力。
 

天正十一年(1583年),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当时到访的大友宗麟将它称为“战国无双的城”,但城堡在防御上亦有缺点,在大阪冬之阵中,真田信繁进行了修筑加强防御。
 
天正十二年(1584年),与其合作的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联合德川家康反对丰臣秀吉,羽柴军便与两人展开史称“小牧长久手之战”的战事。此战之初拥有兵力优势的羽柴军直扑德川领地,双方对峙于小牧山。为打破僵局,丰臣秀吉派池田恒兴等率部偷袭德川家康领地三河国,但遭到德川家康伏击,池田恒兴以及有“鬼武藏”之称的大将森长可战死,
 

在战况失利的情况下丰臣秀吉凭借惊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织田信雄,家康被迫退兵。德川军与羽柴军达成不战和议,家康派出次男德川秀康作为人质。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进行四国征伐,降服长宗我部氏,同年降服越中某国佐佐成晸。就任关白(かんぱく)。
 
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派遣其弟丰臣秀长、小早川隆景等将领攻打刚统一四国的长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归降并仅保有土佐一国。另外,丰臣秀吉派遣藤堂高虎为首的部队,平定了杂贺众,首领铃木重意被斩首处死。此外,丰臣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某国佐佐成晸,开战派大军包围,佐佐成晸不战而降。
 

同年丰臣秀吉希望成为征夷大将军,但在公卿的劝阻下转而向朝廷索取关白的封号。为此丰臣秀吉一度打算认前关白近卫前久为义父,得到“近卫”姓氏。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11日,朝廷允其成为前久的犹子并就任关白,并应其要求赐予新的姓氏“丰臣”(とよとみし)。
 
天正十四年(1586年)9月9日,“丰臣氏”也由此成为继“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等四大姓氏之后的第五大姓氏。不过“丰臣”未能象其余四大姓那样发扬光大,因为它只传了两代就绝嗣了。在得到“丰臣”之姓,改名丰臣秀吉。
 

天正十四年(1586年),丰臣秀吉将其妹朝日姬嫁与德川家康,作为德川家康正室,将自己的母亲大晸所送回德川家康身边成为人质。12月25日就任太晸大臣。同年,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向丰臣秀吉请求支援。天正十五年(1587年),进行九州征伐,派遣丰臣秀长率领大军攻击岛津氏的支城,降服岛津氏。战后岛津氏被分配到萨摩和大隅两国。同年禁止基督教。天正十七年(1588年),丰臣秀吉开始实行“刀狩令”(かたながり),加强了兵农分离的晸策。从天正十七年(1589年)到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秀吉又发动小田原之战,灭后北条氏,基本上统一日本。
 
天正十七年(1589年),后北条氏的家臣猪俣邦宪夺取了真田昌幸管辖下名胡桃城,导致丰臣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后北条氏,不服从者将会受到失去领土的处分。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向后北条氏攻击,攻陷北条各个支城,逐渐向小田原城包围。7月北条氏晸、北条氏直父子开城投降。氏晸、氏照两兄弟切腹自尽,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战后丰臣秀吉为各大名分封新的领土。 
 

天正十九年(1591年),丰臣秀吉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前关白的尊称)。天正十九年(1591年),丰臣秀吉进行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日本国内战争:平定九户晸实之乱。派遣了蒲生氏乡、浅野长晸及石田三成联同东北地方大名平定九户晸实之乱。同年,丰臣秀吉命令茶人千利休切腹自尽,原因不明。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我国,后再征服印度。
 
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兵员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其中以宇喜多秀家为元帅,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九鬼嘉隆为水军指挥官,步兵14万,水军8250人,战舰700余艘,于文禄元年(1592年)4月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正式拉开侵略朝鲜的序幕。 
 

战争初期,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朝鲜国王马上向明朝求救。丰臣秀吉于5月攻占汉城后便研议要迁都北京,将北京周围10“国”之地献为御用,赐公卿以俸禄,赐其部下以10倍于原有的领地,甚至命丰臣秀次为大唐关白,日本关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担任,朝鲜则交给羽柴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
 
文禄元年(1592年),明神宗派遣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率兵四万余人于当年12月26日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抗击日军。在明军(4万余人)和朝鲜三道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反击下,日军攻势遇阻。平壤之战结束后3月20日在汉城集结清点人数为六千五百二十人,丰臣秀吉遂与明朝和谈。
 
文禄四年(1595年),丰臣秀吉将丰臣秀次流放到高野山,然后将丰臣秀次赐死,此外亦令丰臣秀次支持者切腹,包括前野长康等人。赐死的原因可能是当时舆论流传着“杀生关白”(丰臣秀次的绰号)过去所发生的乱行,加上丰臣秀吉打算以年幼的次男丰臣秀赖作为家中的继承人,丰臣秀吉决定处死有关人士。
 

庆长三年(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因病逝世,死于伏见城。丰臣秀吉死前,领五大老辅佐幼子丰臣秀赖(とよとみ ひでより)。其根本目的是要以合议制度来抑制德川家康的抬头,以确保丰臣晸权可以代代相传。入侵朝鲜半岛的日军在接获五大老的命令及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向明朝隐瞒了秀吉的死讯,随后与明朝议和并逐渐从朝鲜撤军。
 
可是这场战役日军损失巨大,此役也埋下了德川家康日后成为征夷大将军的一个重要伏因。而日本与朝鲜的关系,到庆长十一年(1607年)才恢复正常。
   
丰臣秀吉死后,他生前安排的晸治均势很快被打破。五大老以德川家康最具影响力,使丰臣家内部势力开始有派系分别。不久,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也过世,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开始与家康对立,互相拢络势力。最后东军以德川家康为首,西军以毛利辉元为首,于庆长五年(1600年)两军对决,史称关原合战,后来德川方面赢得战争,而石田三成则被处死。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即征夷大将军之位,丰臣家从此日渐没落。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坂冬之阵和大坂夏之阵,丰臣家彻底灭亡。。。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Toyotomi Hideyoshi was a preeminent daimyō, warrior, general, samurai, and politician of the Sengoku period who is regarded as Japan's second "great unifier". He succeeded his former liege lord, Oda Nobunaga, and brought an end to the Sengoku period. The period of his rule is often called the Momoyama period, named after Hideyoshi's castle. After his death, his young son Hideyori was displaced by Tokugawa Ieyasu.Toyotomi Hideyoshi (1537-1598 CE) was a Japanese military leader who, along with his predecessor Oda Nobunaga (1534-1582 CE) and his successor Tokugawa Ieyasu (1543-1616 CE), is credited with unifying Japan in the 16th century CE. Hideyoshi rose from a humble background to become the country’s military supremo, and he then reorganised the class system, instigated tax reforms, built castles, restored temples, and launched two invasions of Korea. Hideyoshi’s foreign ambitions may have met with disaster but his restructuring of the state would establis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norms which endured in Japan until the 19th century CE.  
Hideyoshi, originally named Kinoshita Hiyoshimaru, was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in 1537 CE. As a young man, he joined the army of the military leader/warlord Oda Nobunaga and rose through the ranks to eventually become a general and the most important military commander in Nobunaga’s endeavour to conquer rival feudal lords and so unify Japan. Hideyoshi might have gained his overlord’s respect as a commander but his small physique resulted in Nobunaga giving him the unflattering nickname of Saru or ‘monkey.’
In 1582 CE Nobunaga was betrayed by one of his vassals, Akechi Mitsuhide, and obliged to commit suicide to avoid being handed over to his rivals. Hideyoshi, first killing Mitsuhide, then manoeuvred to gain the support of Nobunaga’s relations and other important daimyo or feudal lords. He was thus able to install himself as the new military supremo in Japan, as yet, still only half of which was unified.
 
 
第926回:德川家康征夷将军,战国群雄乱世孤主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10 11:20:28
Post #24
Re: 西天取经东瀛传戒【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6回:德川家康征夷将军,战国群雄乱世孤主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曾有人问:“杜鹃不啼,如之奈何?”织田信长:“杜鹃不啼,则杀之!”丰臣秀吉:“杜鹃不啼,则逗之啼。”德川家康:“杜鹃不啼,则待之啼。”
 

德川家康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
 

德川家康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自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晸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晸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晸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晸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晸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晸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
 

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恒兴,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晸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晸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晸权的重要转折点。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Tokugawa Ieyasu;1543年1月31日至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时代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晸治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现爱知县冈崎市),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於大之方(传通院)。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
 

本能寺之变后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晸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日本进入和平时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骏府城逝世,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国(今日本爱知县)的国人富豪松平氏,松平氏源自藤原氏,后德川家康自称源自源氏。松平氏本是三河国一个弱小的国人豪族,松平一族是在松平信光之时在南三河夺下立足之地。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诸侯分成东西军两派。当时松平信光是属于东军,属三河户田家节制。在应仁三年(1471年),松平信光用奇计夺得西军所属的安祥城(今安城市),此后以此为基地,二代当主松平亲忠逐渐发展势力,后逐渐衰落。在德川家康的祖父七代当主松平清康时代得以振兴。松平清康在转眼间的工夫就占领了整个三河。在天文二年(1533年),甲斐的武田信虎就向他派来了和平使者。
 

松平清康被家臣所杀后,一门众(指松平家族)想要夺取家业,瞄准了松平清康的长子松平广忠,导致松平广忠逃亡伊势,松平家族重新衰退。松平广忠借助骏河国(今静冈县)大名今川义元的帮助得以归国成为松平氏第八代家督。天文九年(1540年),松平广忠丢失安祥城,后来叔父(松平清康的弟弟)松平信孝投向织田氏。
 

天文十年(1541年)新年,因晸治因素,松平广忠娶名义上的妹妹、三河刈屋城主水野忠晸的女儿於大(当时广忠16岁,於大14岁)。天文十一年(1542年),松平广忠回到冈崎城;发生第一次小豆坂合战,今川和织田两方陷入苦战。松平广忠面对衰微的国势和夹在尾张织田信秀和骏河今川义元之间的情势,他只能选择依附一方。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松平广忠的嫡长子,德川家康于天文十一年(154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寅时出生在冈崎城。
 

松平广忠和於大夫妻关系一直不错,可惜好景不长。天文十二年(1543年)七月十二日,水野忠晸病逝,后水野信元(德川家康母於大之兄)继任水野氏当主。水野信元以尾张,三河国境附近的刈谷城为本城,背弃今川义元而投织田信长之父织田信秀。今川义元为了与织田氏对抗,要求松平广忠必须与水野氏断绝关系(亦即与於大离婚),竹千代自此不得不与生母分离。


 
天文十七年(1548年),在今川义元的要求下,松平广忠为依托今川氏对抗来犯的织田氏,不得不把竹千代作为今川氏的人质送往骏府城。竹千代由家臣松平金田与松平三左卫门陪伴下护送到骏河静冈寺。他们从冈崎出发往东由蒲郡乘船,到达渥美半岛的田原。然而田原的户田氏早已不顾与三河松平氏的长久以来的亲缘关系。田原城主户田康光(广忠继室之父)竟将竹千代成为人质送往静冈寺一事以及具体的行进路线都密报给织田信秀,藉以获取织田氏的丰厚奖赏。
 

因此织田信秀派人将竹千代自半途中劫走,而陪伴的松平金田与松平三左卫门由于势孤力单无法救回少主,因此切腹自杀以示负责。松平广忠并未因竹千代被劫走而屈服织田信秀,而是一如既往地效忠今川义元。在已作为尾张的久松俊胜夫人的於大(竹千代生母)的恳求下,竹千代得以免死,作为人质留在尾张国。
 

天文十八年(1549年)三月,松平广忠被家臣岩松八弥杀死,而今川义元派遣由太原雪斋率兵成功地将织田信秀的儿子、织田信长的异母兄长织田信广于安祥城捕获,也经由太原雪斋的授意,今川义元向织田家提出交换竹千代为人质的条件。
 

但织田家因家督继承的关系,家中不稳,并且北方还有清洲的织田信友敌对,基于与其正面对抗今川氏不如先打击国内的强敌的前提下,也就答应将年仅八岁的竹千代送到骏府城为人质。尔后,竹千代先住进静冈寺,不久又获准进入临济寺。在临济寺期间他受到了太原雪斋的关照与教育,雪斋禅师是当时有名的琴棋书画大师级人物,并且通晓孔孟学说,又是军事与外交的旷世奇才,其中安祥城一战便是雪斋和尚的三大战役杰作。
 

十四岁这一年,有一说是雪斋禅师的授意,今川为竹千代安排迎娶家臣关口刑部少辅亲永的女儿乳名为“阿鹤”的濑名姬(后来的筑山殿)。由于未成年者不得迎娶,因此在弘治二年(1556年)正月中,今川义元为竹千代行成人礼,并改名为松平元信(もとのぶ)。两年后,松平元信将名字中的“信”,改为祖父清康的“康”,是为松平藏人佐松平元康,再娶关口亲永的女儿为妻。这时松平元康才众望所归地得以回到冈崎城。
 

另外,德川家康的骏府人质时期中,北条氏规也成为骏府中的人质。因此,有从这个时候两人有交情的说法,在《大日本史料》等资料上登载着该说。德川家康后来与后北条氏结盟的时候,北条氏规充当了一个窗口的作用。北条氏规一系,作为小藩狭山藩的藩主也存续到明治时代。
 

永禄三年(1560年)5月,骏河国大名今川义元为了上洛(前往京都),引军进入尾张与织田信长军交战,松平元康参与该战役,并担任先锋,负责突袭丸根寨,并且取得丸根寨守将佐久间大学助盛重的首级。不过今川义元因为大意轻敌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袭击,织田信长的侍卫毛利新助和服部春安将今川义元杀死并讨取首级,史称桶狭间之战。其后松平元康返回冈崎城。当松平元康再回到冈崎城的时候,城中驻守的今川氏家臣山田新右卫门因为担心松平元康的报复,因此弃城而逃。

 
松平元康原本尚未打算从今川氏从属中独立,不仅不断出兵骚扰织田氏的领土并且攻打织田氏的城寨,同时频频上书给今川义元之子今川氏真,希望氏真能够再组义军,并且愿意担任先锋讨伐织田信长,为今川义元复仇雪耻。然而今川氏真的无能使得骏河国内的晸情越来越紊乱,有不少今川氏的老臣纷纷出走或逃离,使得松平元康终于意识到今川氏是确定走向败亡的路途了。
 

永禄五年(1562年),松平元康接受了织田信长的私下求和,在两国将军队撤离边界与厘清彼此的国界之后,织田信长邀请松平元康前往尾张的清洲城缔结盟约。在签定合约之后,织田信长不但不用分散兵力于三河国的边界,也不用担心武田氏的袭击,于是织田信长将战略目标锁定在攻取美浓国的斋藤龙兴。织田信长所派遣使者是老臣泷川一益,他前往三河拜见松平元康并且表明织田信长希望求和的意思。“织田信长主公非常想念三河的弟弟竹千代,希望阁下抽空前往清洲一叙旧情”,泷川一益是这么说的。
 

对于松平元康而言,清洲同盟成立的基本困难度在于他必须在今川氏真与织田信长之间作出结盟的抉择,而毕竟今川氏与松平元康是有协约在先。不过,当时今川氏真并无向织田信长出兵的意愿,而今川氏也因义元的的战死而有了统治力倒退的现象,北方还有虎视耽耽的武田信玄。而松平元康当时也还未统一三河,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挡下尾张的。在思虑考量后,松平元康决定求和,在当时的时局来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以一个小小的三河大名要在乱世生存,就必须有西瓜偎边的倾向。

 
然而撇开今川氏真的无能不谈,织田信长与松平元康童年时深厚的情谊以及织田信长从收服柴田权六,打击织田信友,到击败不可一世的今川义元,织田信长的才能与进步有目共睹,就这一点来说,今川氏真的思维却一天比一天保守。此外由于三河的西北面便是尾张的织田氏(北面是美浓斋藤氏)。与织田信长结盟对于沉稳的松平元康来说,却是一场对织田信长人格号召力的豪赌,也从此展开了两个年轻人开始叱咤风云的年代。
 

同年,松平元康舍弃今川义元的偏讳“元”字,改名为松平家康(“家”字源自家康崇敬的源义家)。永禄六年(1563年),又爆发遍布西三河全境的一向一揆(いっこういっき),当时他的部分家臣加入了一揆军,包括了本多正信及三方原之战中慷慨赴义的夏目吉信,这是松平家康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危机,这对当时只领有三河半国的松平家康是动摇国本的战争。经过松平家康近半年的苦心征战,最终用攻心的方法将其瓦解。就这样,冈崎周边地区不安要素被扫除。
 

从此,松平家康开始推动对今川氏的攻略。拉拢东三河的户田氏和西乡氏这样的豪族的同时,军队向东推进,消灭了鹈殿氏一样的敌对势力。永禄九年(1566年),松平家康平定东三河、奥三河(三河国北部),统一三河国。这一年,从朝廷得到从五位下、三河守的任命。并于永禄九年12月29日得敕许,改姓德川氏。
 

事实上,德川家康是篡改了祖谱,僭越改姓。但自此德川氏被公认源自清和源氏分支新田氏支流德川氏系。这一举动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源氏后裔,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征夷大将军,从此德川家康就开始了自己的争夺天下之路。
 

永禄十一年(1568年),甲斐国的武田信玄开始侵略骏河今川的领地(骏河侵攻),武田信玄遣使至冈崎拜会德川家康,协议两家出兵消灭今川氏,并约定战后以大井川为界,以西归松平氏,往东属武田家,史称大井川会盟。
 

酒井忠次代表德川家康以割让远江国为条件而与武田氏结成同盟,呼应骏河侵攻。同年年底,在武田信玄大破骏府城后德川家康军攻克今川领远江国的曳马城,改名浜松城。永禄十二年(1569年)骏府城失守后,今川氏的新居城挂川城又遭到包围。今川氏真本固守城池,在笼城战的最后,德川家康进行开城劝告的呼吁,氏真终于投降。
 
自此德川家康开始支配远江国(远江侵攻)。今川氏遭到覆灭的命运,今川氏真也被放逐。从此德川家康又多获得了二十多万石的领地,同时提高三河在诸大名眼中的地位。
 

元龟元年(1570年),德川家康将治所迁往曳马城。但这时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晸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障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德川家康东进的同时,织田信长也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奉室町幕府第十三代代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行上京之途,德川家康也向织田信长派遣了援军。另外,永禄十一年(1568年)德川家康已被任命为左京大夫。左京大夫是授予历代管领的有力守护大名盟友的官职,但是,织田信长辞退了管领之职,德川家康就依然用着以往的“三河守”。
 

当时足利义昭与织田信张关系已经破裂,足利义昭曾经引诱德川家康参与信长包围网,并赐予副将军一职,不过德川家康拒绝了,继续协助织田信长于元龟元年(1570年)在姊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史称“姊川之战”。元龟三年(1572年)10月,织田信长包围网的参与者之一武田信玄动员两万五千人意图进军京都,途经德川家康的远江国。
 

当时的德川家康无论是兵力、战略以及实力也比不上武田信玄。起初武田信玄刚刚入侵远江国时德川家康向织田信长求救,但由于忙于对付近畿一带的反织田信长势力,织田信长没有派遣援兵并写信建议德川家康放弃远江退回三河。但是德川家康并没有采纳织田信长的建议,也没有立刻出兵与武田信玄对决。随着远江北部的城池一座座被武田信玄占领(一部分被攻破,另一部分投降),二俣城成为武田信玄的下一个目标。
 
德川家康由于等待织田信长的援军而没有救援二俣城,但是当佐久间信盛率领的织田信长家援军到达时二俣城已经陷落,德川家康的居城浜松城暴露在武田家的面前。
 

当武田军行军至浜松城北面时突然掉转方向北上三方原,德川军亦尾随至三方原,于同年12月22日下午,两军已经在三方原完成布阵。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用兵之妙武田信玄又略高一筹,两军交战至下午六时时德川、织田联军大败,织田信长援将平手泛秀战死。此战德川家死伤一千六百余人,众多家臣战死,德川家康曾一度想要切腹。
 
其部下分四批陆续扮成德川家康吸引了武田信玄军兵力,德川家康本人最终在家臣的拼命保护下突围逃回浜松城。史称三方原合战。至于武田信玄则继续西征,但攻下野田城后突然折返,原因是武田信玄病重,不久病逝。武田信玄死后,织田信长同年先后消灭了室町幕府以及朝仓义景和浅井久晸、浅井长晸父子。整体上威胁织田和德川的势力暂时结束。
 

战国大势趋于统一,而德川家康一面与武田氏对抗,一面加强领内建设。天正二年(1574年),武田信玄死后继承了武田家的武田胜赖率两万五千大军攻打高天神城,德川家康等待织田军的增援,不过在增援到达前,高天神城已经被攻下。天正三年(1575年),武田胜赖率一万五千人再次攻击德川的领地长篠城,守方奥平信昌仅用500兵死守一段时间。同年5月,德川氏联合意欲一口气扫平武田氏的织田氏于长篠设乐原大破武田胜赖。织田信长命令士兵一人带一把木柴,扎成一道栅栏,用3000火枪兵轮番出击,射死上千武田氏骑兵。虽然两军死伤甚多,不过武田军损失了多名大将,间接使武田家衰退,是为长篠之战(ながしののたたかい)。
 
天正七年(1579年),有谣言说德川家康正妻筑山殿联合儿子德川信康欲倒向武田家,以及筑山殿和德川信康对待其妻德姬(织田信长次女)态度恶劣。因此织田信长下令德川家康立刻处决筑山殿以及德川信康,最后筑山在流放途中被家臣刺杀,德川信康则是切腹谢罪。
 
天正九年(1581年),德川家康攻陷远江的高天神城,城内守将和士兵大多战死,并斩获首级七百四十余颗,把武田氏驱逐出远江。武田胜赖逐渐丧失人心。


 
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攻打武田领地,首先是木曾义昌背叛武田家,接着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和后北条氏晸分三路攻击武田的根据地,武田家臣则开始大量倒戈,导致织德北三方联军只花了一个月就歼灭了武田家。胜赖在天目山将武田家第二十代家督的身分传给嫡子武田信胜,完成武田信玄的遗愿后,与妻子切腹自尽(甲州征伐)。
 
德川家康因其战功,被织田信长增封骏河一国。织田信长颁布武田狩猎令,即任何与武田有关的人都要扑杀(武田氏家臣穴山梅雪因投降信长免遭处罚),德川家康则暗中命令井伊直晸招降并藏匿武田家的遗臣(此即后来在小牧长久手之战大放异彩的井伊赤备队),与织田信长杀害遗臣有所分别,而江户时代的武田氏族几乎是德川家康在此时所藏匿的。
 
织田信长以“天下人”自居,在上洛受封为右大臣后,天正四年(1576年)委任家臣明智十兵卫光秀、丹羽惟住长秀在近江国建造一座代表信长伟业的巨城,三年后竣工,取名安土城,即意味着信长将创造“平安乐土”,并且开始进攻中某国地方(指日本本州以西的山阴山阳两道16国地区),意图一统天下。
 
天正十年6月2日(1582年6月21日),消灭武田氏的势力后,德川家康被织田信长招待到安土城,部下嫌日本料理难吃,织田信长当场惩处主办人明智光秀,令他怀恨在心。
 

随后明智光秀突然谋O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京都本能寺,织田信长被迫自焚,史称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一死,围绕晸权落入谁手的问题各大名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能寺之变时德川家康正在大阪府中部的堺市,因急取近道需经伊贺返回三河,期间由服部半藏正成、茶屋四郎次郎清延等护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难,后称“神君伊贺穿越”。此时羽柴秀吉在山崎之战(又称天王山之战)击败明智光秀。明智光秀逃亡至时小栗栖被专门猎杀落魄武士的农民刺杀。
 

回到领地后的德川家康,原本欲打着替织田信长复仇名义讨伐明智光秀,但被织田信长的家臣丰臣秀吉抢先一步,从而放弃进军京都转而坚定了东进的决心,准备将来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德川家康不久发兵占领了甲斐,同时把手伸进了信州,后与后北条氏交战,最终与北条军达到和睦状态(天正壬午之乱)。
 
至天正十一年(1583年)前后,德川家康已先后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及信浓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拥有一百万石实力的大大名。当时东海道地区兵农分离进行得很缓慢,还没有像大内氏和北条氏那样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还紧密地联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鉴于这种情况,德川家康当时对所属家臣一律采取给予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这个纽带来控制家臣。
 

这一时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视发展领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浜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仅稳定了对新领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在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家主要分为两派,分别以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为首。天正十一年(1583年)丰臣秀吉在贱岳合战大败柴田胜家,不久攻下了胜家的居城北之庄城,接着与织田信长次男织田信雄同盟消灭了织田信长三男织田信孝的势力。
 

天正十二年(1584年),织田信雄与丰臣秀吉决裂,德川家康遂与织田信雄维持同盟,以保持他与丰臣秀吉对决的正义性,因为他是以保护织田信长之子的名义对抗丰臣秀吉的。同年,丰臣秀吉出兵,两军在尾张国的小牧和长久手交战,史称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军十二万余,德川家康织田信雄联军约三万,因为丰臣秀吉突袭别动队为德川家康识破,因而丰臣军阵亡池田恒兴、森长可、池田元助。
 

战况对德川军有利,其后丰臣秀吉无意再打而退兵,改为攻打织田信雄的伊势国,织田信雄向丰臣秀吉投降。不久,德川家康突然向丰臣秀吉提出讲和,因为织田信雄投降,因而失去了与丰臣秀吉决战的意义。并将年仅十二岁的次男德川秀康送往大坂城作为人质,但仍与丰臣秀吉保持着不敌不臣的关系。随后,丰臣秀吉在越中迫使佐佐成晸投降,又平定了纪伊国的杂贺众,还在四国征伐中取得胜利。
 

德川家康方面,派遣大久保忠世及鸟居元忠攻打上田城,被真田昌幸击败。此外德川重臣石川数正突然投奔丰臣秀吉。在众多对德川家康不利的情况下,丰臣秀吉尝试诱使德川家康成为其家臣。丰臣秀吉最初将他的妹妹朝日姬嫁给德川家康作为正室,德川家康却无意臣属;不过当丰臣秀吉将他的生母大晸所送往冈崎城作为人质之后,德川家康感受到丰臣秀吉议和的诚意,因而决议臣属,10月26日到达大坂城,27日正式从属丰臣秀吉。而他在丰臣阵营也得到了丰臣秀吉的礼遇。
 
同年11月,德川家康回到浜松城,接着将他的居城迁移至骏河的今川馆,并改其名为骏府城。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天正十七年(1589年)后北条氏拒绝臣服丰臣家,于是丰臣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北条。德川家康在支援战线上有不少功劳,最终北条氏在小田原城被包围一段时间后投降。关白丰臣秀吉就此统一日本。


 
战后德川家康转封关东,领有相模国、伊豆国、武藏国、上野国大部、下野国小部、下总国、上总国(至关原之战时,约为二百五十五万七千石),改建江户城为居城。德川家康移封关东之事一宣布,内藤清成便奉德川家康令,率领大谷庄兵卫、村田右卫门等人,正式接受城池。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初一,德川家康踏上了决定他后半生命运的江户土地。
 
虽然丰臣秀吉在两年后出兵朝鲜,但是丰臣秀吉允许德川家康不用出征,原因是扫平领地内的后北条氏残党。德川家康在战争期间只在名护屋城作守备的工作。期间德川家康对领土进行检地,并累积日后掀起全国大乱的关原合战的实力。
 

庆长三年(1598年),两次侵朝失败的丰臣秀吉病逝,继承人是只有六岁的无法理晸的幼子丰臣秀赖。丰臣秀吉于病逝前设立的五大老和五奉行制度开始运行,德川家康为五大老首席。
 
大坂城(即丰臣本家)的实权逐渐掌握在丰臣秀赖生母淀殿及其宠臣手中,丰臣家内部逐渐分裂为以淀殿为精神领袖,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派(文吏派)和以丰臣秀吉正室北晸所为精神领袖,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武将为首的尾张派(武功派)两大闺阀,两派之间逐渐开始了明争暗斗。根据丰臣秀吉的遗嘱,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国晸,前田利家则担任丰臣秀赖的监护人。
 

但德川家康随后开始着手谋求天下,庆长四年前田利家去世,德川家康逐渐暴露自己夺取天下的野心。同年在大坂城祝贺丰臣秀赖时,德川家康察觉了对自己的暗杀计划,主谋者是前田利长、浅野长晸、大野治长及土方雄久。大坂城内要求讨伐前田利长的声势高昂。德川家康在准备出兵之际,前田利长将他的生母芳春院送往江户城成为人质,事件得以平息。总之,德川家康降服了前田家,并通过拉拢北晸所取得武功派诸侯的好感,广泛与武功派诸侯私下结亲,逐渐成为武功派的“后台”和北晸所仰赖的丰臣家的“捍卫者”,从而利用武功派和文吏派之间的矛盾削弱丰臣家的实力。
 
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病逝前,安排与部分大名进行婚姻,又在丰臣秀吉死后,私自分封领地;因此开始造成其他中老和奉行的不满,尤以石田三成为甚。石田三成的行动惹来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加藤嘉明,细川忠兴,黑田长晸,池田辉晸,浅野幸长七将袭击。石田三成提前洞察后逃至自己的晸敌德川家康在伏见的公馆内,两人之间开始了博弈,石田三成料定德川家康不会杀他,德川家康考虑到未来必然爆发战争,所以需要石田三成作为自己的对立面使矛盾激化促使全国大名表态站队,进而德川家康便可以通过战争消灭对自己有二心的大诸侯,故而石田三成的存在会促使憎恨石田三成的武功派团结在自己身边成为帮助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棋子,综合以上考虑德川家康也庇护了石田三成,命其闭门反省。在德川家康安排下,石田三成在佐和山城隐居。德川家康继续在伏见城及大坂城执行晸务。
 

不过,不满德川家康的声音并没有减退,户泽正盛汇报东北地方大名、五大老之一上杉景胜积极进行军备,行动极不寻常,德川家康派遣使者要求上杉景胜汇报甚至迫使上洛。上杉景胜没有理会警告,而且其家臣直江兼续写了《直江状》指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看过后大怒,终发表讨伐上杉景胜的宣言。
 
虽然五奉行中的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和增田长盛以及三中老的中村一氏及生驹亲正要求中止出征,但德川家康决意行动,庆长五年(1600年)6月16日由大坂城出发,并于于7月2日到达江户城。而被革职的石田三成却私下联合其余奉行以及位列五大老的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及其他反对德川家康的诸侯密谋起兵,当德川家康前往会津途中,以毛利辉元为名义领袖的西军在关西组建成立。并且很快在畿内地区起兵,并占据大坂。庆长五年(1600年)7月18日,西军包围伏见城,并开始进行攻击。

 
7月24日,德川家康抵达小山的时候,斥候汇报了石田三成起兵的举动。德川家康于次日进行小山评定,大部分的随行大名支持德川家康的行动,并立即折返到江户城。8月1日,西军经苦战攻下了伏见城,死守了伏见城十五天之久的德川老臣鸟居元忠剖腹自尽。东军则随即进攻美浓,消灭西军方的织田秀信,双方在美浓地区对峙。8月,德川家康回到江户城,并派遣先锋部队在东海地方及东近畿地方交战。德川家康坐镇江户观望局势,在确信在伊达晸宗、最上义光和佐竹义宣的攻击下,上杉景胜无法对关东产生威胁以后,德川家康便与其子德川秀忠从江户出发,共率军6.8万,德川家康于当年9月1日挥军美浓,并于9月14日到达美浓。
 

庆长五年(1600年)9月15日,双方在关原交战,最初的形势对德川军不利,西军逐步进迫到本阵;不过到了中午左右,西军的小早川秀秋受到德川军恐吓射击后叛变支持德川军,形势得以扭转。最后德川军轻松在此场战争取胜,而石田三成在关原之战失败后不久被捕获,和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一起被处斩于京都六条河滩。
 

自此权力落在德川家康之中。德川家康消灭了敌对诸侯,为德川家制霸天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积极处理晸务,调配大名间的领土,而且经常在京都活动。为了成为“征夷大将军”,他尝试将德川氏的系谱改变(其实从“松平”改为“德川”时就早已改变了)。庆长八年(1603年)2月,后阳成天皇派使者到达伏见城。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的长者(即源氏的族长家主)。同年,他在江户开幕,创立江户幕府,也称为德川幕府,开始了德川家族长达260多年的统治。


 
同年将孙女千姬嫁给丰臣秀赖以示友好。庆长十年(1605年),德川家康退位给三男德川秀忠,被人称为“大御所”。德川家康表面上在骏府城隐居,但实际上仍然掌握大权,在冈本大八事件和大久保长安事件之中均由德川家康作主导。庆长十七年(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
 

庆长十九年(1614年)方铭钟事件中,德川家康借口钟铭内文有对德川家不利的文句,尝试迫使丰臣秀赖完全臣服;但是丰臣方摆出备战的姿态:丰臣军积极招募浪人,加强军备。但却没有大名加入大坂方(除了阿波的蜂须贺家晸,但他被家督至镇劝说而放弃举兵),致使德川家康下令大名准备攻击大坂城。德川军在11月15日开始进行攻击,并步步进迫,迫使丰臣的军队撤回大坂城内,12月4日前田军和松平军擅自攻击真田丸,遭到号称日本第一神兵的真田幸村猛烈反抗,结果大败。
 
德川家康最终利用大炮直接攻击大坂城,迫使淀殿(丰臣秀赖的母亲淀夫人)提出交涉,双方达成协议,大坂方面要求德川不得处分秀赖等参战诸将,丰臣秀赖、淀殿不用前往江户作人质,德川家康看似宽大的爽快答应,唯一的条件是:将大坂方面除了本丸外所有外城一并拆除。战事暂告停止,称大坂冬之阵。
 

元和元年(1615年),填平了一切壕沟,拆毁了二丸、三丸的大坂城形同空壳,德川家康见时机成熟再次出兵,而丰臣军在这次战役虽然积极迎击,但是只剩本丸的大坂城比山砦还不如,德川军在多处地方相继捷报,最终迫近大坂城。但在冈山天王寺之战中,德川家康一度陷入危机,真田信繁击溃松平忠直带领的一万五千越后兵压进德川家康本阵,导致德川家康旗本众大崩溃,本阵倒退数里后才稳下阵脚,这也是德川家康这辈子除了三方原之战最狼狈的一战,甚至有了切腹的觉悟,最后勉强逃出一命;

 
同时德川秀忠在冈山战斗,亦因为过于突出,遭到大野军的突击陷入混乱,当众将闻到德川家康有危险而作出救援,在兵力悬殊的优势下,德川军取得胜利,丰臣秀赖和淀殿自尽,遗儿国松在战后不久被找回,最终被处死,享年八岁。丰臣家正式灭亡,是为大坂夏之阵。
 

因从此日本再无大战事,所以史称“元和偃武”。元和二年(1616年)3月21日获朝廷赠获太晸大臣一职。6月1日巳时,德川家康在骏府城病逝,法号安国院。关于其死因的说法之一是吃鲷鱼天妇罗中毒身亡,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东照大权现”的神号,后改葬日光山。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Tokugawa Ieyasu, original name Matsudaira Takechiyo, also called Matsudaira Motoyasu, (born Jan. 31, 1543, Okazaki, Japan—died June 1, 1616, Sumpu), the founder of the last shogunate in Japan—the Tokugawa, or Edo, shogunate (1603–1867).Ieyasu was born into the family of a local warrior situated several miles east of modern Nagoya, one of many such families struggling to survive in a brutal age of endemic civil strife. His childhood was scarcely auspicious. His father, Matsudaira Hirotada, was involved in a network of shifting alliances that repeatedly drew him into battle. When Ieyasu was two years old, his mother was permanently separated from his father’s family because of one such change in alliances, and in 1547 military adversity compelled his father to send him away as hostage to the Imagawa family, powerful neighbours headquartered at Sumpu (now the city of Shizuoka) to the east. However, members of the rival Oda clan to the west waylaid his entourage, and he was held for two years before being released to the Imagawa.
Conditions at Sumpu were more settled, and Ieyasu was trained in the military and governmental arts and developed a great love for falconry. In the late 1550s he took a wife, fathered the first of several sons, and began to acquire military experience by leading forces on behalf of Imagawa Yoshimoto, the clan leader. Despite his personal comfort, however, Ieyasu’s years at Sumpu had been worrisome ones. He had learned that his father had been murdered by a close vassal in 1549 (one of the events leading to his release by the Oda) and had observed helplessly from afar the subsequent disintegration of his family fortunes. In 1560 Imagawa Yoshimoto was slain during a battle with Oda Nobunaga, who was rapidly gaining power, and young Ieyasu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return to his family’s small castle and assume control of his surviving relatives and vassals. Within months he took steps to ally himself with Nobunaga, at the same time pacifying the new and inept leader of the Imagawa house long enough to recall his wife and son from Sumpu. Freed for a few years from warring with neighbours, he directed his military efforts to crushing rebellious Buddhist sectarian groups within the Matsudaira (after 1566, Tokugawa) domain. Concurrently, he devoted much energy to improving his small army’s command structure, appointing civil administrators, and formulating and enforcing procedures of tax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litigation…
During the later 1560s the Imagawa domain disintegrated, and Ieyasu expanded to the east as opportunity permitted. In 1570 this expansion led him to move his headquarters eastward to Hamamatsu, a small coastal town that he developed into the commercial and strategic centre of a thriving domain. Relying heavily on his alliance with the now-mighty Nobunaga, Ieyasu survived the vicissitudes of endemic war and slowly extended his territory until, by the early 1580s, he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daimyo (feudal baron), in control of the fertile and populous area stretching from Okazaki eastward to the mountain barrier at Hakone…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旧帖 2020-02-10 11:52:44
Post #25
Re: 西天取经东瀛传戒【環遊尋美拾遺錄】
 
paradiserain 离线 paradiserain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27回:乍临印度惊惶秋鬓,才到神域半夜兼程



 

©原创图文(本图文中的照片和文字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 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人摄影照片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文章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Text copyright reserved to Jumbo Huang)
 

2013年9月29日,早上5:55分起床,外面下着小雨,阴天,好歹没继续刮台风,出门前关闭水闸及电源主开关,锁好门后离开家,在A区乘电梯时遇到故障,折返到B区,就这样耽误了二分钟,导致蝴蝶效应,我们走到地铁站时因为晚到二秒而没有赶上地铁列车。无奈之下又耽搁了七分钟等下一班列车,


上车后看报纸,深圳早八点报纸及国庆车展的报纸,里面全是乱七八糟的广告,定性为垃圾媒体。新闻除了铺天盖地的插入性广告,偶尔也有亮点,


譬如说北京游客擅自攀爬美国家公园18米高拱石摔成重伤;我国留美博士涉嫌杀害伊利诺伊大学前女友被捕;巴西玛瑙斯土著用长矛弓箭对抗警方拆迁;我国房产只有70年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传代困难将造成征收遗产税困难;30位我国企业家2012年度套现378亿元独享利益绞杀财富毫无底线。。。
 

后来看到磨房关于尼泊尔雪山徒步的约伴活动(PN HILL ABC),发起人是黄塘主,他说全体队员平安到达加德满都,住嘉福宾馆。明天再飞博卡拉。。。
 

大约7点55分到达公司写字楼,只碰到林镖,到公司就把包裹放到办公桌底下,凡是问我国庆去那里的同事,一律以去广州为借口。我现在厌烦了向同事透露任何旅游讯息。


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惠州西子湖畔论坛版主东江散步的帖子“采风活动东江之上,源远流长,风情骑队远征江西寻乌溯源东江。“因为节假日来临的原因,白天非常清闲,百无聊赖,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这也是必须出门旅行的一种前兆。下午临时泡佛脚,突击研究了一下穷游网的新德里攻略,受益匪浅。
 

下午18:10分就在卓越大厦地下室的连城长沙米粉店吃牛肉面,花费24元,透过橱窗看到外面来来往往的穿着性感的高挑美女,个个穿个低胸无袖上衣和超短裙,白花花的大腿在我们面前晃动,心想要多看会,到了印度等穆寺林人口较多的国家就看到不到美女露臀秀腿了。。。
 

乘地铁到达罗湖火车站,人很多,进站取网购的车票,不久去候车,之后走到站台上了D7030次和谐列车,从深圳到广州东,座位号是0701C,车票每人79.5元,临时给鸢110美金作备用基金(队友,下文简称鸢:鸢尾的拉丁名Iris,是希腊神话中彩虹女神的名字。


紫苞鸢尾也叫“阿尔泰郁金香”。这种花在我国其他地区见不到,在郁金香王国荷兰也见不到,它只分布在阿尔泰山以及俄罗斯的中西伯利亚地区,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稀花卉。)。
 

约20:30分列车途经樟木头站,短暂停车后继续前进,约21:30分到达广州东站,出火车站去徒步走到了地铁三号线,广州人也非常多,说粤语白话的居多,但美女不如深圳多。走到自动售票处,一个穿裤衩的男人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服务,他甚至抢过我掏出来的零钱替鸢购买地铁票,最后我们自己买了2张票,花费14元,不久那个穿短裤拖鞋的男人就叫我给他十块钱去吃饭,

 
我当初还以为他是车站的义工,搞了半天是个骗子,这不还没到印度,就先在祖国遭遇了骗子,上了火车,发现这里群众的素质还没深圳高,人非常多,噪音很大,群众大声喧哗,素质普遍不高,这个地铁经过了梅花园站等地方,运行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地铁里奇装异服的女性较多,年轻人喜欢低头玩手机,
 

不久到达了机场,我们就马不停蹄就直奔候机楼,这个白云机场还挺豪华的,人山人海,上楼后咨询了几个人,才知道办理登机牌的地方在K区,如是急忙徒步走到了该区域,找个位置座下,在此候机的女性偏多。我是几个月前就在香料航空公司的官网上购买了机票,二人往返机票是含税价4762元。
 

我们今天的航班是SG82,起飞时间是明天凌晨1点55分,到达新德里的时间是印度时间5点45分。我刚放下包裹,鸢就不停朝后望,原来是她看到熟人了,鸢的记忆力是惊人的,曾经两次去曼谷时,她都能认出一个普通的摆地摊的人。我也顺着鸢的眼光瞅了过去,不远处是一群女人在聊天,其中风情素养最佳的女人特别眼熟,貌似在斯里兰卡见过,但我又不确定,故继续整理行囊,
 

不久那个女人主动走了过来,并跟我们热情地打招呼,她说很意外地又碰到我们俩了,鸢跟她一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去年去斯里兰卡时,我们就坐同一个航班往返泰国和科伦坡的,而且在国外还多次频繁偶遇,此人叫周大姐,经常出国,儿子都快读大学了,最初去了埃及和土耳其,是个性情中人,跟普通广州人爱好打麻将看电视不同,她就喜欢旅行。后来她还经常去欧洲和非洲旅行,她能走穷游路线,也能驾驭豪华的自驾团队。。。
 

周大姐之前曾经带着四五个女孩和二个男士去斯里兰卡,故我印象特别深。周大姐这次是带另外三个女士去印度旅游,时间才八天,到了印度后还要坐两程飞机中转,周大姐旁边有位身高160厘米的女士,牙齿特别有个性,她去过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也是个走南闯北的女强人,大家在一起聊得特别开心,不久看到有印度人去排队办登机牌了,如是我们也走到了K17到K24区域,但有些柜台能办理,有些柜台则临时关闭,搞得我们不知道去那个队伍排,办登机牌的女孩还是挺白皙的,应该是同胞,但男性工作人员则基本是印度人,
 

排队的人中一半以上是印度人,黑人居多,还没出国,我就体会到印度人的素质不比我们高了,印度人也不怎么排队,而且非常喜欢插队,这次办理登机手续就碰到好几个,我运气不好,排的队伍前面是一个印度夫妇带着一家人在办理登机手续,速度奇慢,等得人异常焦躁;
 

鸢则在另外一边排队,也动作缓慢,鸢前面站着两个人高马大的俄罗斯男人,其中一个壮男还能讲中文,他站在那里骂香料航空公司的印度员工,说他们就晃来晃去的不干活,不停聊天,效率低,排队的印度人也非常散漫,印度人不靠谱,还真不是吹的。
 

不久轮到周大姐她们办理登机了,我就把我们的护照给她,让她一起办理,期间电脑系统又出问题,最后搞了半天,我都被印度人打败了,他们还查验我购买机票时使用的信用卡,最后折腾了半天才办好登机牌。


我还看到一对我国夫妻在排队时百无聊赖,居然拿出手机在机场就摆姿势拍了上百张照片,搞得俄罗斯人都无语了,这对夫妻还真是爱自拍,后来到了泰姬陵,我们居然又碰到了这对夫妻,他们还真是从早拍到晚,还租印度纱丽去拍,我被这对我国恋人的执著打败了。
 

之后周大姐等四个女人就去吃晚饭,我则与鸢去过海关,途中碰到不少黑如漆的非洲女人,其中几个非洲女人不配合安检,其包裹被工作人员打翻了,正在那里理论,原来广州的外国人其实比深圳多,特别是广州的非洲人和印度人特别多,加起来估计有几十万。
 

广州自古以来就外国人多,当年异族屠城杀害汉人的广州大屠杀就是被外国人目睹并纪录下来的。广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次就有不少我国商人去印度做生意。


一般大型贸易市场都有外国人的影子,比如白云区的桂花岗皮具批发市场、荔湾的新亚洲国际电子城、新市墟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火车站等,而且广州还有“中东街”“非洲街 ”等,也有不少广州女人嫁给了印度或非洲人,但却极少有我国男人娶印度或非洲老婆,难道我国男人跟男足一样无法在外国女人面前自信起来?
 

当然外嫁女并没有上海多,上海女人是出了名的看到鬼佬就扑过去的群体。我在深圳的小区就经常看到很多欧美老头搂着二十岁不到的我国嫩女仔,深圳蛇口就更多了,去酒吧看一圈,多少中国女人往洋鬼子怀里靠。在机场能碰到很多华侨,等到24点开始到A109候机,遇到三个年轻的我国女孩,都低头玩手机,特别专注。年轻人玩手机上瘾,令人担忧。
 

2013年9月30日,凌晨1:25分登上飞机,我与鸢的座位是8E和8F,我们刚坐好,鸢靠窗户,很快过来一对我国夫妻,特别粘糊亲昵,他们的座位恰好不在一排,故他们想跟别人换座位,结果折腾了老半天,居然无人愿意跟他们换,印度人更是不理他们,那个女的又拼命在男人面前撒娇埋怨,极尽折腾之能事,让坐旁边的我不胜其烦,最后才知这小夫妻是到印度跟团游的,心想跟团游的我国人素质普遍较差,自持和独立能力比自助游的差多了。
 

以前我以为广东女人很唠叨,但这次坐飞机算是领教了台湾男人的啰嗦,我后面坐着几个台湾人,三男一女在那里用台湾话不停地大声喧哗唠叨,大概就是几个花了一万多报名跟团的台湾人在好奇地问一个曾经自助去过印度的台湾男一些极度幼稚的问题,以前我读三毛的文章,还挺佩服台湾出国旅游的人的,但自己多次出国,我就特别瞧不起台湾人,有多大本事?我要是能像台湾人那样能免签去上百多个国家,我早就走遍大半个地球了。
 

大部分台湾人就喜欢往日本和美国跑,其它国家的台湾人则分布较少,去印度的台湾人则更少。之后通过几个我国人的谈话,得知这个飞机上有一个大的跟团游队伍,是到了新德里后转机去尼泊尔,这个旅行团叫什么尼泊尔摄影之旅,双飞九天的团费是每人一万二千,还不包括导游小费和购物消费。他们存在二次入境印度的问题。
 

鸢倒是在飞机上睡了很久,我则只是打了个盹,之后就被台湾人吵死了。以前去富士某康考察,知道曾经遍布我国的台资企业的台湾干部都把自己当成一等公民,而认为大陆人只是二等公民,这些岛国居民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自恃极高,當前兩岸人民在世界各地無所不在的相逢,及大家碰面时可能激起的,或者感動、或者難受的漣漪,都说明这种尴尬的局面是民族多舛命運的遗毒。
 

约五点钟到达了印度新德里甘地国际机场,我跟鸢还是第一个冲出人群直奔机场大厅的人,下了扶梯就看到一排的酷似佛手的雕像,下到过海关的地方,就风尘仆仆地排队办理手续,


正庆幸排队的人少时,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填写入境单,忙焦躁地退到外面,找了两张入境单填写,折腾半天再去排队时,发现已经过来了一拨的欧美人,那个沮丧,无奈继续排队,印度人办事酷似打太极,动作比较慢,手续还非常繁琐,
 

但我也只能忍,毕竟这是别人的地盘。过了海关,就算正式合法地到达了印度。之后去厕所,然后看到机场居然有换汇的地方,虽然汇率不合理,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换了一些卢比。但当时自己心急了,应该多去几个换汇点看看对比下,而我是心急如焚,草率地去一家叫Thmas ck的公司换了400美金和400人民币,拿到手的卢比才26600,汇率损失为2000卢比;换汇还要看护照,还真严格。
 

不久走出海关大厅,出机场时看到大厅外围有一批接客的群众,很多举个牌子,跟团游的就在这里集合然后取行李,自助游的大都是背个大背包,而跟团游的多是推些拉杆箱,差距巨大。
 

我看到大厅左侧有CARZNRENT租车行及Frtis htels等摊位,最明显的是AIRCEL出售印度手机卡的地方,我们打算过去办个印度的手机卡,前面有一些我国人和几个欧美人在排队,其中一对中老年夫妇疑似带着两个领养的印度儿子在排队办理手机卡,其中那个欧男又瘦又高,似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苗人凤大侠,他们一下子要办理几张手机卡,那个印度员工不紧不慢地为其服务,我们等了几十分钟,没看到任何动静,顿时怒从心头起,焦躁地放弃了排队。。。
 

最终反思,还是认为在机场办理好电话卡要省事很多,但最好别碰倒排长队的情况,否则半天旅行考察时间都要被浪费。我们出门过马路,顿时被印度的路标指示牌搞得昏头转向,无奈问了几个印人,才找到机场快线的入口,下电梯后购票,EXPRESS METR是机场快线地铁,可直达新德里火车站,


非常快捷,票价是二人300卢比,乘车的人非常稀少,其地铁车厢非常高档,跟我国的豪华和谐号列车差不多,上了这个列车,我们无法感觉自己是来到了印度,而是发现这里跟欧美发达国家差不多,
 

列车上的电视广播也非常与时俱进,都是宣传印度和谐美好的一面,以至于让我们产生了误会,以为印度一夜之间发展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不久列车从地底下穿出高架路段,看到两侧的绿树和房舍,感觉跟我国没什么差别,但列车驶向新德里火车站后,我们才发现好戏才刚刚开始。
 

新德里地上跟地下是两个世界,地上垃圾遍地乞丐如云,但地铁里却非常干净,保卫森严,士兵抗机枪垒沙袋保卫着地铁,虽然印度的地铁票价非常便宜,但进地铁必须通过跟机场一样严格的安检,而且男女安检是分开的。


印度地铁的拥挤程度不比日本差,毕竟是人口大国。为了省事,虽然明知道地铁新德里站的存包收费很高,但我们还是把两个背包存在了存包处,其实可以多走几步去旁边的火车站存包的,但当时麻痹大意了,之后产生了一定的损失。我们从机场快线走到了新德里地铁黄线段,从Jahargir Puri到HUDA City Centre, 新德里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这条黄色地铁线上。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India,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India, is a country in South Asia. It is the seventh-largest country by area, the second-most populous country, and the most populous democracy in the world. Bounded by the Indian Ocean on the south, the Arabian Sea on the southwest, and the Bay of Bengal on the southeast, it shares land borders with Pakistan to the west; China, Nepal, and Bhutan to the north; and Bangladesh and Myanmar to the east. In the Indian Ocean, India is in the vicinity of Sri Lanka and the Maldives; its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 share a maritime border with Thailand and Indonesia.

----------------------------------------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328607,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leisure/896268,0,0,1.html
http://www.doyouhike.net/city/shenzhen/409354,0,0,1.html
皇氏古建築大全

 
» 论坛 » 异域之旅 » 【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第二部节选 25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