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帖 2018-01-09 02:51:53
Post #26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Re: 游英记

上课
课程非常紧张, 已经开了4门课了,下周还要开2门, 总共是16-18门,另外还包括3个项目。不仅每门有长达八九百上千页的书本,还有厚厚的讲义,观看课本和讲义论文也是写不出来的,还得到多达几十个的数据库翻阅资料。 此外还有源源不断的case study,好像是世界各国的名牌案例都侵袭而来。  一天7个小时听讲,特别下午好想打瞌睡,而教授们则精力充沛,我都不好意思这么困了。 强盯圆眼睛。还不只是上课, 更有下课后可以直接间接讨论到七八点钟的group case study. 有几门占了分数的30%,所以谁都不敢掉于轻心。特别冬天就是踏着曙光出门,踏着夜色顶着寒风倦鸟回巢。 我比较起来还比较不积极。研究来研究去就是SWOTPESTELVIRIO分析法。换汤不换药。 最让我头疼的还是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Decision Making Using Excel,里面榄括了微积分,概率论,还有EXCEL 的公式等。 还有无数的练习题在等待。 这阶段的研究课程几乎相当于比较二流的学校的本科全和之学习量。 尤其MBA,又是普通研究生课程的2倍课程时间。学费贵了两倍的话,看来也是值得了,忙里偷闲还得去赶赴career coaching的约,还有参观工厂等,然后所有这之后就是无尽的满意度调查表。 下下周准备分两组分别参观Land Rover Jaguar的工厂。只见邮件飞来飞去。 看来整个MBA 的后勤教师队伍都没有闲着。

上次有个朋友说我最好可以再读个博士,留意了下,我这把年龄读博不太现实怕熬不住,读博别说要跟对导师,做研究要耐得住超常寂寞。博士基本就是给你个研究性课题自己摸索海量搜索资料写论文。前天和一个人民大学荷兰深造后过来读政策研究的PHD聊天,她说她才过来一年,就已经耐不住苦逼寂寞。往后还有近三年。
 
海外的环境的确比较适合专心做学问,但若不是海外出生的华人,要从讲师升级到教授真的很有挑战。就是学问做得好,讲课则不一定。因为金融教授deb癌症治疗的原因,系里另派了一个英国教授及一个中国讲师。这个讲师在欧洲多所大学任过教,说是希望这是她最后一站。英文问题倒不大,就是没有西方教授的那种激情和严密的逻辑及举一反三的敏捷。所以当谈到证券里面的一些概念时候,有些没接触过的同学问了一些问题,她的解释同学不满意接着又深入问了一个相关的,结果这位讲师急了,说这不是我们的班级水平应该问的问题,她可能没意识到我们班毕竟不是金融班,行业可能多达二三十种。想当然地说那些同学不应该不知道LIBOR,也不应该让她演示WACC的算法。和西方教授掏心掏肺有问必答从早到晚不虚余力地边讲边演算及标注的态度形成反差,而且想当然的回答招致虚声,最后还被好事的同学投诉到教务处,要求更换老师重新上课。老外思辨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逻辑文化差异,所以往往会让一些还没沉淀下来的华人讲师捉急。故而也会是一种寂寞。
 
可能毕竟还是讲师,还是因为亚洲人比较内敛,讲课和西方教授有差。西方人从小受辩论及勇于发表见解熏陶,做演讲水到渠成,激情澎湃,而咱中国人太内敛那种激情不能发挥,一到break想问问题也不见踪影,课程安排时间因重点没有,多次有逻辑计算错误,而且不像西方教授那是很耐心地在白板上写满计算使得你与之同步。中国人太依赖ppt演示,懒得动mark笔。
最后同学们不来的不来,break就呆在茶水间迟到。且有人投诉到admin team那里去。大家都觉得这些课的钱不值。有用的课程被快速过掉,希望有机会英国教授deb重新上过。让人感动的是deb这位曾经也在剑桥任教的资深老专家果真后来带着病躯给我们补了两天课,把代课的中国讲师遗漏或没讲明白的地方都讲到。一流的资深教授,一流的教学态度。

月 于 2018-02-01 07:40:43 编辑
 
旧帖 2018-01-09 02:53:37
Post #27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1112
英国人注重传统的细节表现在每个节日上。Bonfire Day的烟花汇演刚在各地结束,停战日 Armistice Day来临,人们于昨日11.11-11时戴着罂粟花已经站在当时所在位置现场默哀2分钟。那时中国人们正在进行1682亿人民币的大采购。 今天停战日活动继续。 老兵游行, 现役军官游行,苏格兰人游行等等,一簇接着一簇,响着号角和锣鼓。 人们举家胸前带着鲜红的罂粟花。 游客从来没有间断过的Bath abbey前摆放起一个大十字架, 上面无数小十字架记录着先辈一战期间牺牲的名字。 一种非常庄重又怀旧的气氛笼罩在这个文化遗产城市,连徜徉在马路上的马的耳朵也都戴上了罂粟花。人群中点点滴滴洒落的鲜红渲染人们对自由和平的执着信念。
 
旧帖 2018-01-09 02:55:45
Post #28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放学一路下山一天天看着枫叶慢慢变红,全城美丽,圣诞市场开始摆摊点灯。 上学上坡途中经常能遇上站在她小巧精致的古堡门前的老奶奶, 笑盈盈地打招呼,good morning”,眼角的皱纹笑成一朵盛放的花。另一家古堡门前路上摆着一箩筐刚从自家院子里摘下的苹果,上面写着,“help yourself”。 今天晚上的ISA(国际学生会)的language cafe, 旁边是一个来自肯尼亚邻国乌干达的非洲黑姑娘,她拿了commonwealth的全奖学习MSC的研究课程,连生活费都不用自己掏。 她父亲是MP-议员。母亲是政治活动家。她可以说是他们国家少有的幸运儿,而其它乌干达女孩, 12岁结婚的有,和几个女人共同一个丈夫的有, 而且受教育比例非常之低。 她的志向就是努力进入一个有影响力的non-profit organization, 为改变这种男女不平等, 长期的总统政府贪污腐败,国家落后贫穷的状态出力。 我说你这个艰巨的任务非常inspiring,但你一定感觉压力很大吧。放松点哦,不要太大压力,你能行的。她说,一想到国民的现状,哪就能没压力, 有时晚上都睡不安稳。我突然觉得自己和她比起来, 还不成熟许多, 没能有清晰的目标,远大的理想。
月 于 2018-01-09 05:18:18 编辑
 
旧帖 2018-01-09 03:04:23
Post #29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1128
我们的校长因为薪资在全英高校中最高,比梅首相还高不少,从而引来质疑和调查。 在舆论的导向下,校长的去留成了近期的焦点。 坐在4个巨大的写着投票下午2点半开始的大屏幕前,听学生会主席开场白关于校长这件事。 然后同学开始辩论校长该不该走。 这些很多还是本科学生,就已经很有辩才,可能和英国的议会辩论体制的引导也有关系吧。 席间不少发言精彩绝伦,引来阵阵鼓掌。

 
辩论散场不久收到这封邮件:
Comms Team <comms@bath.ac.uk>
周三 2017/11/29 1:20
收件人:
all-students-on-campus@lists.bath.ac.uk;
MessageHeaderAnalyzer
Our President and Vice-Chancellor, Professor Dame Glynis Breakwell DBE, has decided to step down at the end of this academic year on 31 August 2018. She will then take a sabbatical to further her academic research for a semester and retire from the University on 28 February 2019. This time frame will enable an orderly transition as the University prepares to start the search for a new Vice-Chancellor.
 Dame Glynis commented: “I will be standing down as Vice-Chancellor on 31 August 2018. On that day, I will have been in post 17 years which is one third of the lifetime of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at time, I have served the University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y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until the day I leave office. 
 “Since 2001 the University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t has almost tripled in size and is now among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the UK. It has had many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first 51 years and it will go on to be even greater. Over the next few months, I hope to have occasions to thank the man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who have made this possible during my time here.”
 On 31 August 2018, the Vice-Chancellor will cease to reside at 16 Lansdown Crescent and will then take a sabbatical until 28 February 2019.
 Consistent with what was agreed on her appointment, a car loan (current value £31,489) made available to her as a contractual commitment in 2001 will be written off at the end of her employment. No payments for loss of employment or office will be made to her. 
 Thomas Sheppard, Chair of Council, the University’s governing body, said: “Dame Glynis Breakwell has given outstanding service to the University of Bath, which has seen the University’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ofile grow enormously under her leadership.
 “She will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at ongoing success during her remaining months and through her academic work during her sabbatical. This is the time for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s a whole to come together to f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这个结局对校长来说也还不错,毕竟她年龄大了,虽然功绩坦白说也显赫,今天学校在英国卫报综合排名第五,泰晤士报也进入前十名,前两年是全英体验最佳大学, 今年又得了个体育体验最佳。 按理一年得个46万英镑的换在中国不算啥,但毕竟也六十多,也该到了退下的时候,让年轻人有点盼头。
 
旧帖 2018-01-09 03:13:49
Post #30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说泰国同学和对我的启迪
班上亚洲人口比西方人口略多。 亚洲人口中泰国同学还比中国同学多了3个 开始有些烦恼, 一个我16年前就去过的小国, 从这些小年轻身上, 自己能交流什么呢。而且他们泰国人常常就结成一伙旁人很难融入。 但慢慢的, 随着不同组合的group work的开展, 接触了几个泰国人。 却发现自己的认知是有偏见的, 放下偏见 你会发现泰国人来自一个独特的民族, 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们很爱国很团结。 我们班的中国同学大家往往走不到一块, 甚至在有一些强势的同学间容易产生一些小误会小矛盾及隔阂。 而泰国团队甚至看不见哪里有不和谐的地方。 可能和他们的信仰有关。 对人比较宽容。 即使他们不怎么和其它国家的人交流, 但也是默默地倾听,很少和人正面交锋。 记得上一次一个营运管理的课业,一个英国本地女孩jessi和一个美国人criss吵起来, 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个jessi一冲动, 竟然说,“你一个美国人, 跑到我英国干什么。”过了两三天, 有意思的是, 这个美国人和一个英国人订婚了。 于是英国同学哑巴了, 干什么, 我过来抢你们国家的帅哥啊。 哈哈。
再说回泰国人的团结, 不久前在泰国国王逝世的那个晚上,他们半夜到了abbey广场, 燃起了蜡烛, 围着国王的雕像默哀很久,而且是全校的泰国人都去了!更别说我们班的, 那天把facebook封面全部临时换成泰国国王的追思会。
有时候在在茶水间碰到他们排队微波, 饭盒打开, 几乎每个泰国人都做得一手好菜。 尤其班上一个从honda辞职出来求学的叫做peter的,他的每道菜基本上都是五星级酒店的色香味, 成了每次聚餐必邀的大师。
开始对学校准入那么多泰国人不解,原来所有的泰国人都来自泰国的“清华大学” 即泰国排名第一的历史悠久的“朱隆攻国立大学”。大部分都是在四大投行工作后出来的。 鉴于其它同学的职业都是各行各业,而这部分同学显然更加专业化,况且还年轻正是事业上升期,可以提高学校MBA的就业和薪资指数。从而他们宁可放弃经验丰富的中国学生转而录取这一部分学生。从这点看,渊渊大国是没有用的, 还得用水平说话。
最开头看见泰国同学是在他们的facebook上, 几乎每个泰国同学都是facebook的活跃用户, 当你用了就会发现facebook会成功的原因,它和那些拉皮条一样所谓的交友网站不一样, 更多地是分享亲情友情和爱。 前不久他的软件调用每个用户的朋友圈相片生成了一个亲人朋友回顾视频中间穿插煽情温馨的说明文字,真的是把用户给感动了。 在facebook上, 泰国同学们都系着同样的领巾穿着同样的镶着金边的白纱袍。 我一般不主动在facebook上加朋友, 但他们即使看起来不怎么不愿意和群体外的人打交道, 仍然陆续地主动加了我。 不得不提的是有一个叫做sommy的女孩。 第一次group workteam member, 她很有自己的特都见解,但又很尊重别人的意见。 默默地搜索奉献, 看到别的组员偷懒也不会抱怨。 一看就是那种亲切友好的女孩。 今天她主动加了我的facebook, 当她的所有过往的相片跃然网上 如此丰富多彩和充满感情色彩, 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 不禁感染到我。 她是泰国石油公司sponsor她出来读书的。 她和朱隆攻大学的校友男友认识9年, 就像老夫老妻那样, 每年都上一个认识的纪念照,张张背景温馨浪漫, 除了男友的关爱, 她毫不避讳地晒她和各种男人和女人的相片, 大多是在他们生日的时候, 可以说是人缘真的很好。 哥们姐们都愿意和她一起,而情侣间也有自己各自的亲密朋友圈, 大家自由自在又紧密相守。 这些都得益于她充满爱的家庭。 一对恩爱的父母还有关怀她的哥哥姐姐,可以说是她的爱享不尽了, 所以满溢出来从而别人也能感受到。 这时候会感到爱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情商多么重要。 当我看到sommy的相片, 会觉得我的十几年的年华虚度,在该恋爱的时候没恋爱,在该出国的时候没出国,在不该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彼此不爱的人,这9年间更没有真正快乐地笑过,更多的是心酸和泪水。 然而生活靠悔恨是没用的, 需要更珍惜尚有的时光, 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烦恼, 如果过不下去之前的日子,就勇敢走出来,只有自己自立并快乐了,才能想方设法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然后, 看着别人那么幸福, 羡慕也是没用的, 唯有自己一定要幸福。 只有自己寻找到幸福了, 才能给身边的人更多能量, 一起拥抱这个本真美好的世界。 忍辱负重并不是英雄,轻装前进才是智者。

英国同学,南美同学,日本同学, 印度同学。。。 (待有时间再续)
月 于 2018-01-09 05:24:40 编辑
 
旧帖 2018-01-09 03:16:16
Post #31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1225
圣诞第一天,过节街上比较冷清。11点在abbey参加了教堂的祈祷新年和弥撒。 所有的程序都写在每个人面前的册子里。 我四周环顾下只有我一个中国人。 有亚洲旅客混进来拍照被请出去了。座无虚席,有的是为教堂分散在群众中领唱牧师预留的。 好容易望见一个座位,老太太微笑地对我点点头。把我让进去,左手边则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穿着丝袜和超短裙,低胸的衣裳,一条吊坠项链及挂着一副明泽泽亮晶晶的耳环,让我恍然大悟,进教堂也可以如此宽容。每个英国人都是唱着圣诗长大的。 所以前后左右高亢美妙的歌声不绝以耳。圣坛上的唱诗班更是仙乐动听,管风琴绕梁萦绕。 一时间以为醉入了天堂。让我辨认自己在人间的是旁边老太太伴着唱诗班的韵律在教堂长椅木地板上轻快地踏出滴答滴答的节奏。。。
1个半小时散场,老太太特意转过头来微笑地看着我,It is good to see you.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优雅的老年天使! 出了abbey大门,很多神职人员在恭送来客。 我和主教合了影,和圣诞树合了影,还和一个幸福的英国家庭合了影。 圣诞第一天圆满了。
月 于 2018-01-20 08:34:50 编辑
 
旧帖 2018-01-09 03:19:29
Post #32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1228
连续两天陷入题海,终于有点沉闷。起身推开宿舍后门走几步是一条运河。平时觉得它在那里从不曾走,只今天无聊才想起它来。不时有自行车呼呼地颠簸而过。共同的特征都是一身的泥浆,好像是骑了长途而来。
走几分钟就是悉尼公园,不论大人小孩遛狗的多。空气非常干冷,户外读书是不成了。下午两三点的太阳是暖暖的,照得墙体金黄,松针灿灿。这里的月亮似乎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天上执勤。
这片普通的草地浅浅的沟渠其实是个迷宫即labyrinth,是简奥斯丁在巴斯城的时候热衷的游戏,在生活里她也仿若走入这个迷宫,结果把她的达西走丟了。只好把爱倾注笔端,功成名就却郁郁而终。不免让人为之遗憾。
这里的树又高又大,情人们若是闹个别扭啥的,来到大树下,新鲜空气一呼一吸的,又能看到松鼠到处招摇,大抵心情就好了罢。
邻居间运河桥下见到,Merry Chrismas,淡淡的温馨也是美好。
走在桥头我有时想起翡冷翠的Porte Vecchio老桥,那座意大利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闭拱肩圆弧拱桥。那里的店铺远远看过去像那种违章钉子户 。 还是没有而今普特尼桥优雅。
 
回到宿舍,正逢两位舍友都带了女朋友过来。正课宿舍一套5个房间。2个男孩,1个跟了她女朋友过来留学,只是他的女友在兰卡斯特,所以圣诞节假期两地各过一半时间。另一个不到一个月便找到女朋友。 而我所遇的女孩大部分单身。足见男人是比较耐不住寂寞的物种。 而剩下的女子, 要不耐寂能力特别好。 要不就是被动寂寞。 也许会叫的孩子才有奶吃。 恋爱也是如此。 不能太有耐饥能力。 总归要找个男子,阿挪多姿地骑到他宽厚的肩膀上看伦敦新年的焰火, 在下雪的街头巷尾,把小手伸到他的裤兜里。让他把她像粽子一样裹在热血的怀里。 互相间彼此哈口气,盈盈的目光交流心灵的信息。 这一切都不该在年轻时候错过。 年轻时候总觉得这个点没到,那个时刻没来, 有完不成的工作, 有生活的细节要去料理, 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边角料,唯有尊品之真爱不能错过。 错过的, 有的人一辈子没有醒悟只觉得不幸福。 有的人在半辈子醒了,就得用点力气去摸索。
月 于 2018-01-20 08:32:09 编辑
 
旧帖 2018-01-09 03:27:20
Post #33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18
圣诞及元旦的结束意味着考试季到来,24小时开着的图书馆上下五层座无虚席。很多commons room 都爆满。很多同学奋战通宵,吃喝拉撒都在图书馆解决。 市中心的大学分支图书馆也开到凌晨。 平时不多见常翘课的各个专业的帅哥靓女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塞满每个角落,为了考试不挂科而埋头苦干。 我们班也组成了peer to peer 学习小组,有的题目太费解了, 只能倚靠团队的力量。一个小组就是个小小的联合国,8个人来自8个国家,分别是英国,中国, 希腊,智利,墨西哥,印度,韩国,日本。 一半是最低起点一等学士背景,另一半则是一个博士生和三个硕士生,可以说五花八门,三教九流。
无有不担心考试的, 毕竟出来校园那么久了。西方高校的考试制度又很严格。worryanxioustired,sleepless是近期whatsapp交谈的热门词。

图书馆,24小时通宵达旦
市中心大学分馆也开到凌晨以迎接考试季

连普通学习室(Commons Room),也爆满了, 除了有人忍不住上个厕所外
就连咱班,夜幕降临后还在讨论难题。 中间高个子的是个韩国同学,能源博士,在日本和美国做交换学者多年后,突然有一天想从商, 于是带了老婆和孩子一起来到巴斯求学。
课题讨论小组,小小联合国,一小组8个人,8个国家。
月 于 2018-01-20 08:36:23 编辑
 
旧帖 2018-01-13 10:54:12
Post #34
Re: 游英记
 
麦秆 离线 麦秆 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不得不承认一点,国内读MBA的,一般大概是三种目的,1.增加社交圈,为今后财富增加做基础,至于学什么和怎么学,用不用上课,无关紧要,这类人,占了大概60%;2. 学习管理知识,为今后工作做准备,这类人,大概占了30%;3.MBA是比较容易的研究生文凭,无论是入学或者毕业,也可以借此再读个博士,这类人,占了大概10%。
加上,国内的MBA老师,不少依旧用本科的教学方法,空对空,所以,即便出现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只要可以考试及格,谁管他水平如何。
而偶有一两个从国外邀请来的授课老师,遇到这么一帮不求上进的学生,也只能懒得理会了。
月 wrote:

可能毕竟还是讲师,还是因为亚洲人比较内敛,讲课和西方教授有差。西方人从小受辩论及勇于发表见解熏陶,做演讲水到渠成,激情澎湃,而咱中国人太内敛那种激情不能发挥,一到break想问问题也不见踪影,课程安排时间因重点没有,多次有逻辑计算错误,而且不像西方教授那是很耐心地在白板上写满计算使得你与之同步。中国人太依赖ppt演示,懒得动mark笔。
最后同学们不来的不来,break就呆在茶水间迟到。且有人投诉到admin team那里去。大家都觉得这些课的钱不值。有用的课程被快速过掉,很想deb重新上过。

----------------------------------------
个人公众号:庭台集

 
旧帖 2018-01-20 10:19:26
Post #35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同意麦轩,国外和国内的确太不同了。全职MBA没有多少是纯为人脉来的,EMBA有点可能。体验超出预期,首先压力真的很大,课程爆满。现在凌晨2点,我刚看完几十页的预习课件。教授也是一流的,我们的教授可能流动到牛津剑桥,牛津剑桥的也好多教授流动到我们这里。英国比较知名的学校,MBA相当于学校的招牌之一。它的生源和质量比一般研究生课程受重视。选的都是一流的教授,而这些教授也为能教MBA为荣。他们很多还拥有自己的企业或者是政府的资深顾问或名企的股东。50名学生,除了两大间固定环形教室,8间MBA专用的小组讨论室配备电脑和白板等,还有一间换换胃口用的教室在管院另一栋楼,更加先进,还有专用的小卖铺和茶水间,咖啡牛奶免费,经常有免费的糕点水果等。
很多对PHD和教职员工开放的论坛和专家讨论会也对我们开放。这是刚刚收到的邮件,教授/PHD/MBA被邀请参加的两个研讨会分别在2月14日和2月15日正课结束后, 正是咱们的春节啊, 今年我没有春节了呵呵。





1月15日-19日  考试周
第一次在英的正式考试体验。老师们都非常尽职,在复习周都过来重新把概述讲了一遍。 越到后面,老师们不是把任务都由我们自己承受而去休假什么的, 而是更加精神气地同我们同甘共苦,最赞的是deb教授挺着病弱的身体为我们做最后的金融概要总结,还专门请了摄影师把教学进程全程摄影,然后把视频放到moodle上以便有事没来的同学观看或者重温课件。
考试教室提前一周就准备好了,分散到校园的不同教室。有的上面上了封条只有考试当天才能准入。每科考试地点和旁边坐的同学或非同学都不一样。 直至考试当天, 提前一点进入考室, 每个座位早已分好姓名, 考号和不到时间不能打开的试卷。 试卷不仅是彩色的, 竟然每一题就有一份, 里面的格子页足够多,神学生也写不完的页数。 每一份都用一种很科学的办法封住姓名,阅卷老师无法看到答题者姓名, 这就更大限度保证了评卷的公平。 根据考室大小,二个或三个乃至四五个监考老师, 一切都是按照类似雅思托福那么严格的国际考试通用做法操作。 考试远远比我想象要严格很多。

如下是刚刚过去的考试, 杜绝了一切作弊可能性。因为座位间距需要拉大,许多专业又同时考试,教室都不够用了, 其中一个篮球馆被临时squash成考点。


月 于 2018-01-20 10:49:38 编辑
 
旧帖 2018-02-01 08:18:12
Post #36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the Edge的第二学期

进入第二学期不少小组讨论活动。最近分成不同小组和当地及附近城市的公司进行实际项目的咨询活动。每天头脑风暴和讨论。
从管院的环形教室相应换到了最新的楼the Edge. the Edge很摩登,由爱德华王子专门在里头举行了开幕式宣布开业。BBC也再这里录制一些专题。 它的一楼室咖啡厅演出厅国际交流研讨厅。二楼是我们专有的固定教室之一, 每天有茶点饼干供应。三楼舞蹈厅瑜伽厅,同时有好几间浴室,每天骑车上山的走路上山出汗的可以很舒服地冲个凉再上课。设备很先进,今天发现都是用的我十年前老东家施耐德的场景灯光控制系统,进门出门都不用考虑开关设备和灯具, 自动感应。
顺便想起整个校园里,除了高级教授的私人办公室或秘密的实验室,其余的地方大部分拿着被授权的library card到处都可以进,我们专业的授权可以任意使用到处都有的计算机和从来不卡纸的复印机,有点做主人的感觉。


本想这个Consulting Project课程可以喘口气,结果每天头脑风暴和接收不同人的主意和海量信息累趴。美国小妞给这种累取个名字叫做MBA pains.  日本小妞給画了个今天的总结图如下:
 
旧帖 2018-02-01 10:51:17
Post #37
Re: 游英记
 
风的叹息 离线 风的叹息 好久不见,很开心你现在的状态,突然也好想重返校园。。。

----------------------------------------
就算注定是流浪的一生 让我随你这旅程 要你永远感动我最深处的灵魂

 
旧帖 2018-02-06 06:40:23
Post #38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叹息,好久不见。仍然忘记不了你和小灵核在我心情低落时给我的关怀。抱抱祝好!
 
旧帖 2018-02-06 10:03:01
Post #39
Re: 游英记
 
echoooooo 离线 echoooooo
月 wrote:
Dr.Mathewreception meeting聊的时候说他在语言班上完后打算回到中国任教(他曾经在中国呆过10年,娶了个山东太太,有两个混血儿女,办有旨在提高中国幼儿英语水平的蘑菇工作室),英国工作不好找且工资低, 可见中国发展之速度。而竟然英国人在英国都不好找工作, 更别提中国人,除非是一些理工类的博士后及一些出类拔萃的学霸,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很难留下来。 实习不算的话,正式留下工作的几率以千分之一计。 所以我一开始就知道以后自己留不了英国,而由于传统文化差异,也不会以找婚恋为手段,目前还具体没有去哪里以后做什么的打算。这里的教授一早强调,人只有做自己兴趣的东西, 而不是为钱而做,才会开心,才会长远。爱情和婚姻也一样,他们的衡量方法比较简单, 就是,are you happy? 


好久不见~有一阵子老在茶舍的各贴子里和月MM打照面。现在再见到你的文字是你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真好。

----------------------------------------
Life is a journey.

 
旧帖 2018-02-06 10:08:34
Post #40
Re: 游英记
 
echoooooo 离线 echoooooo
雪夜孤灯 wrote:
合适就移民吧


雪夜这个回贴显得很无脑。tongue  
一见到有人去个某个西方“发达”国家就说:移民吧~
这什么年头了啊?

----------------------------------------
Life is a journey.

 
旧帖 2018-02-06 19:59:11
Post #41
Re: 游英记
 
麦秆 离线 麦秆
echoooooo wrote:
雪夜这个回贴显得很无脑。tongue  
一见到有人去个某个西方“发达”国家就说:移民吧~
这什么年头了啊?


雪夜这建议也不错啊,合适就移民,那就是说,不合适就不用了。
这么多年了,echo还是很热辣。

----------------------------------------
个人公众号:庭台集

 
旧帖 2018-02-06 21:57:03
Post #42
Re: 游英记
 
echoooooo 离线 echoooooo
麦秆 wrote:
雪夜这建议也不错啊,合适就移民,那就是说,不合适就不用了。
这么多年了,echo还是很热辣。


tongue 调戏一下他。老脸老皮,不怕。grin

----------------------------------------
Life is a journey.

 
旧帖 2018-02-11 12:32:00
Post #43
Re: 游英记
 
青青湖畔 离线 青青湖畔 月儿加油,10分好评,提前祝新年越快。

----------------------------------------
英伦慢生活--2018年05-06英国旅行记录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599835,0,0,0.html
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越-2017年行走在奥地利、斯洛伐克、捷克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2574384,0,0,0.html
2016 秋行新西兰

 
旧帖 2018-02-13 20:30:34
Post #44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校园偶拾
水面结冰,鸟儿站在冰线上照镜子。不一会儿开始下雪,雪花漫天飞舞编织着美丽的校园。

在等待和咨询课导师Mike Lewis小组review时候,在另一栋管院建筑east building的大堂火热遇见冬天里的一抹红。

下面这条走廊是我最喜欢经过的地方之一。这么冷的天气,找个阳光普照的桌子坐下,任温暖落定。或者懒懒地看着走廊内或外面草地上经过的俊男靓女。坐累了,就起身端详下斑驳阳光墙上建筑系的毕业设计,这里的建筑系不愧全英第一,真正满墙的才华横溢。

从落地玻璃墙向外赏景,这里的云追美女一般走得飞快。

这两天Musk和他的SpaceX在朋友圈火了。问美国同学他们怎么看,一脸无所畏,no feeling,  他们只相信自己。
今天早上8点就开始忙碌,下午完成了向咨询项目公司的client交报告,他们的打分占本咨询课程30%比重。他们一部分其实是我们的前几届校友,雅酷广告的创始人Ajaz Ahmed还捐了书<Limitless>。


离开the Edge 时遇到了风口浪尖今年即将退休的女校长,比相片气质佳,六十多岁的人举止神态一副四十多的模样,她正在送别外宾(哪个中国大学的校领导)。并没有很郑重的仪式,只是轻轻一握手,像送老朋友。同学们继续喝咖啡吃下午茶,头也没抬。这里没有名人效应,因为比较相信自己。
 
旧帖 2018-02-13 20:33:33
Post #45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echo,青青湖畔,麦轩,雪夜孤灯,风的叹息,偶遇该贴的所有朋友,祝你们春节愉快!
 
旧帖 2018-02-14 17:04:54
Post #46
Re: 游英记
 
Bruckner 离线 Bruckner 有追求真好
 
旧帖 2018-02-26 04:24:56
Post #47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2月16日
为英国获得第一枚本届韩国平昌冬奥会奖牌(俯式冰橇)的是我们学校的PHD,既是学霸又是体霸在咱学校非常多,英国人非常注重体育和健身。


看到了新闻狂google了一把skeleton这项陌生运动。哦,原来校体育村还有这个设施。汗。。。英国高校的体育设施真是完善得很。




2月17日
今晚终于吃到新年火锅。隔壁这位老先生女儿和我同龄,已70仍然坚持每天骑行二十公里。


教会特意给咱中国学生腾的场地。今天还和这些来自各个专业phd一年级的学生包了饺子。我包的饺子最好看。这是我对面的英国65岁单身汉说的。我问他为什么不结婚,他说其实自己年轻时挺帅的工作也好,不知为什么就是没碰上愿意嫁给他的人。可能是他找的大部分是英国本地女孩的原因。本地女孩都很高傲,特别追求独立,要房子要车子等等还不够。哈哈,他说其实他特别想结婚特别喜欢孩子可惜错过了,早知道就找个外国人。Marriage is so economic that you can share many things. 也许这就是你们中国人说的destiny。 想想英国女王和女首相,看来是真的女人当家的多。




2月21日 指导老师谈她的个人生活
 
 
今天的leadership coach的老师仍然是我们学校的DBA学习的administrator- elena
 
 
比起上次晦涩的谈话。 这次因为我人格更加自信,已经定好了目标,所以对于她问的关于目标的问题,我侃侃而谈。 而Elena也谈了很多她私人的事情。比如先谈她的partner是个introvert的人,她的老公是extrovert的人。而且不止一次这么提。我渐渐觉得英国真的是一个蛮开放的地方,一反我来前名著看多英国人保守的印象。后来她继续说她来自西班牙,西班牙其实也像中国那样家庭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但英国人大多数就很独立。特别是英国女人。关于英国女人的proud。她说她的partner其实很疼他妈妈,所以就想他90岁的孤独的妈妈搬过来一起住。结果老人家不同意。 宁愿孤独地住在一个老人公寓里。还有一个是她阿姨都80岁了,住伦敦,有一次搬家,她当时就在伦敦,就提出给她帮忙,结果人家拒绝她帮忙。然后elena说不赞成我提到的年纪大了精力不太够所以野心不能太大。 她说这个年龄其实是最好的年龄,小孩长大了不太需要照顾,能有更多的个人活动空间,情感也更成熟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为伍。不存在精力能量不够的说法。我看来需要反省这一懒惰的借口。
 
 
然后很巧的是, 我看学校的主页有我们人事管理课老师的访谈。最后一句话摘录下来反应的大概也是我这类人:
 
 
What would people be surprised to learn about you?
 
 
I’m a social person but I like to be introverted at times. I do like being extrovert but sometimes I just need time to be by myself. Usually when I’m writing and reading. I also like taking long walks by myself to order my thoughts.
月 于 2018-02-26 05:09:32 编辑
 
旧帖 2018-02-26 04:42:12
Post #48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2月23日 巴斯春晚
巴斯春晚由巴斯大学和巴斯spa大学联合举办。 我参加了其中一个汉服古装秀,虐了把古装,圆了小时候一直有的古装梦。 我倒乐意多参加两个节目无奈课程比较紧张,也就做罢,参加了个只需要临场发挥的走秀。下午上完图书馆课后过去都已经5点了。 化妆室内各个节目的演员都在化妆。我呢拍拍玩玩一副没正经的样子,其实最老就最颠。
 
特别喜欢的是bath spa的交响乐团演奏咱中国的《春节序曲》和《茉莉花》。学联专程在伦敦请的专业舞蹈团队丽人行演绎丝绸之路,伦敦华人知名女高音武赫老师为我们带来中英文的歌剧。 快结束的时候学校salsa社团表演的男女队伍salsa,老外们贴身舞起来热辣热辣的。
 
旧帖 2018-02-26 04:56:01
Post #49
Re: 游英记
 
月 离线 2月25日
 
 
今天第一次参加app “meetup”的巴斯和布里斯托地区登山徒步活动。 是最后有人退出后我候补上的。 从11.30到2.30,三个小时,领队叫做simon一个至少190个子的老实巴交的男生时间掐得很准。3个老头,其余十几个竟然都是中老年女性(meetup上相当于我们磨房的FB活动,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多数玩刺激的去了),有的从bristol开车过来。donation只需要20p。山上高大的树木,经过美丽的乡间别墅,因为霜冻后被踩而无比湿滑和muddy的几个meadows,巴斯城不同角度的landscape。还参观了一个crescent联排别墅的花园。她们说crescent的房子甚至比detached house贵。 也就是说联排单元比独立别墅贵。 可能是因为位置和历史价值。 还参观了两个公墓,然后大家竟然就坐在躺着的墓石上用起午餐来。 招呼我坐,我不敢坐,出于timid or respectful吧。和最开始认识并一路同行的Noelene聊天,她的女儿正在中国旅行,儿子在bounemouth工作,和他的法国漂亮女友快结婚了。而她独自一人居住在一个独立house里,有5个房间,4个房间租给了学生。我说那你几乎都不要工作就有收入了。 她说她的收入比房租高多了而且她非常enjoy她在Bath Royal Hospital的护士工作。 我问她那你看到病人受苦乃至死亡是同情还是也觉得painful呢。 她说她更多的是觉得尽力make the death or suffering beautiful. 再看看她,该有颗多么strong的内心。50岁的年龄上,皮肤还嫩得像能弹出朵玫瑰来。
这是最近接触的第三例enjoy工作的人了。 边走边想我都过了20年不enjoy工作没有恋爱及快10年有名无实婚姻的时光,自己曾经活得真是窝囊。
 
再看看另外一个已经做了grandmother的Molerene,63岁,一身户外打扮加上一副精致到无可挑剔的妆容。原来户外也可以如此从容。 一群十多个女人把另外4个男人落在那里,很少和他们搭腔,取笑着别的男人,谈论着烹饪食谱和插画技术。 难怪英国那么多单身女人和男人。 他们到了中年后都不愿意再受婚姻约束了,我问noelene,你是否还想找个partner呢,她坚决地说不,受不了不自由的生活,况且她的活动满满,有时候还带些朋友到她家花园party,没有时间拍拖。 哈哈。 也许人的发展阶段国家的文化也太不一样吧。 英国很多人到最后 pass away lonely and proudly. 总之我目前为止觉得这种老年lonely对我来讲还是不太能接受,更接受地道地像中国人一样,可以子女及后代一起经常齐聚一堂,虽然未必需要每天住在一起。
 
 
 
后来走过超大片美丽的草地,从这片草地上山就是巴斯大学,下山就是wibcombe的位置,到了wibcombe,沿着一条美丽的野鸭游弋,阳光闪烁的运河走一段,就回到了出发点bath spa station。结束了美丽的徒步,回去预习明天innovation management的功课。我的宿舍就在这座金光灿灿的建筑后面。
 
旧帖 2018-02-27 11:56:41
Post #50
Re: 游英记
 
麦秆 离线 麦秆 在英国过春节都比在深圳过春节有意思些

----------------------------------------
个人公众号:庭台集

 
» 论坛 » 异域之旅 » 游英记 43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